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素养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基于2021年CHFS-SCAU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展凯 吴金迅 +1 位作者 刘倩 米运生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9,共17页
本文使用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开发的“普惠金融与三农研究”调研数据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搜集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 本文使用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开发的“普惠金融与三农研究”调研数据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搜集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有助于缩小消费不平等,减缓收入不平等、缓解流动性约束、优化家庭资产配置、地位寻求是数字金融素养降低消费不平等的重要作用渠道;数字金融素养对改善低学历、中老龄人群和低收入、低资产、乡村地区家庭消费不平等状况的作用效果更大;数字金融素养不仅可以缩小消费机会的不平等,还能缓解消费能力的不平等。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为更好地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助力高质量发展,应当在持续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数字金融素养教育体系,强化对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减少因“数字鸿沟”而产生的“金融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 金融素养 普惠金融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机会不平等与共同富裕--基于代际职业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利 尤济红 冯大威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29,共19页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本文深入探究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职业格局,突破传统代际职业流动的界限,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结合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本文评估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本文深入探究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职业格局,突破传统代际职业流动的界限,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结合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本文评估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所推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对代际职业流动的积极作用。理论上,本文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打破时空限制,增加就业机会,从而赋能代际职业流动。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理论假设,表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显著促进了代际职业流动,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促进代际职业流动的三个关键途径:降低机会不平等、促进信息传递及提升社会资本。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代际职业流动影响的异质性,发现这种影响在个体禀赋、家庭迁移背景及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代际职业流动 共同富裕 机会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企业异质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结构效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卢垚 战明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7,共19页
本文围绕数字金融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可能产生的结构扭曲效应问题,通过在信贷市场存在异质摩擦的经济环境中构建数字金融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中国微观企业和宏观时序样本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 本文围绕数字金融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可能产生的结构扭曲效应问题,通过在信贷市场存在异质摩擦的经济环境中构建数字金融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中国微观企业和宏观时序样本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效果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2)数字金融弱化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结构扭曲效应;(3)数字金融的作用存在扩张与紧缩政策下的非对称性,并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促进“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期优化货币政策操作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异质 货币政策利率渠道 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