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拉伸吹塑中型坯再加热阶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邓艳红 黄汉雄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1-95,共5页
介绍了拉伸吹塑的相关理论。从型坯的取向和结构、红外辐射在拉伸吹塑再加热阶段的应用、型坯的温度分布对再加热拉伸吹塑制品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对塑料拉伸吹塑中型坯再加热阶段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塑料 拉伸吹塑 型坯 再加热 聚合物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辅助注塑制品水穿透长度和残留壁厚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邓志武 黄汉雄 +2 位作者 曲杰 刘旭辉 何建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59,共5页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水辅助注塑设备以及一款经过大量实验后得到的新型喷嘴,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短射法成型聚丙烯弯管时工艺参数对制品水穿透长度和沿水道的残留壁厚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注射量对水穿透长度影响最大,当其增加13.5...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水辅助注塑设备以及一款经过大量实验后得到的新型喷嘴,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短射法成型聚丙烯弯管时工艺参数对制品水穿透长度和沿水道的残留壁厚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注射量对水穿透长度影响最大,当其增加13.5%时水穿透长度减小了153mm;沿水道上制品注水后充填部分比注水前充填部分的残留壁厚减小约0.5~1.0 mm;提高注水压力与增加注水延迟时间时注水后填充部分的残留壁厚略有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辅助注塑 聚丙烯 弯管 水穿透长度 残留壁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淀粉/聚乳酸的制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水洞 黄汉雄 +1 位作者 颜斌玉 蒋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7-391,共5页
采用自设计的双螺杆结构挤出制备聚乳酸(PLA)/醋酸淀粉(AS)的全生物降解材料,考察材料的AS的含量和取代度对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S含量明显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黏度和储能模量:当AS含量从45%... 采用自设计的双螺杆结构挤出制备聚乳酸(PLA)/醋酸淀粉(AS)的全生物降解材料,考察材料的AS的含量和取代度对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S含量明显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黏度和储能模量:当AS含量从45%增加到70%,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复数黏度和储能模量则提高。随着AS取代度由1.0上升为3.0,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和储能模量下降,拉伸强度由12.0MPa上升为15.5MPa。对复合材料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发现,AS以海岛结构形式分散在PLA的连续相中,取代度2.0的AS与PLA相容性最好,当其质量含量达到70%,材料的拉伸强度仍然不低于10.0MPa,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淀粉 聚乳酸 取代度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红飞 黄汉雄 王建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共混改性是改善聚丙烯(PP)发泡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以PP聚/苯乙烯(PS)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高压釜装置进行发泡,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通过比较泡孔形态、泡孔密度和泡孔直径等,分析了PP/PS共混物组份比... 共混改性是改善聚丙烯(PP)发泡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以PP聚/苯乙烯(PS)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高压釜装置进行发泡,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通过比较泡孔形态、泡孔密度和泡孔直径等,分析了PP/PS共混物组份比对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P中加入PS可以改善泡孔结构;随着PS含量的增加,泡孔平均直径逐渐增大,泡孔密度逐渐减小;PS分散相分布较均匀时,更有利于产生均匀分布的泡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发泡 聚丙烯 聚苯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螺杆挤出机内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物形态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汉雄 李晓静 黄有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59,共3页
在测定聚丙烯(PP)/聚酰胺6(PA6)共混物各组分剪切黏度的基础上,通过自制的在线取样装置从单螺杆挤出机沿程取样,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获取PP/PA6共混物样品的微观形态,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分散相的形态。结果表明:螺杆沿程存... 在测定聚丙烯(PP)/聚酰胺6(PA6)共混物各组分剪切黏度的基础上,通过自制的在线取样装置从单螺杆挤出机沿程取样,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获取PP/PA6共混物样品的微观形态,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分散相的形态。结果表明:螺杆沿程存在层状纤维生成与破裂以及液滴的变形与破裂两种现象。形成的层状结构长厚比最大约为9:1,最终分散相球状液滴的平均等价直径约为2.7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螺杆挤出机 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物 形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注拉吹制品壁厚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尹沾松 黄汉雄 刘吉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25,共4页
通过注射拉伸吹塑实验分析了二次吹胀压力、拉伸杆速度以及吹胀延迟时间对瓶子轴向壁厚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吹胀压力的改变对瓶子轴向壁厚分布影响不大,拉伸杆速度与吹胀延迟时间的变化对瓶子轴向壁厚分布有显著影响。吹胀延迟时... 通过注射拉伸吹塑实验分析了二次吹胀压力、拉伸杆速度以及吹胀延迟时间对瓶子轴向壁厚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吹胀压力的改变对瓶子轴向壁厚分布影响不大,拉伸杆速度与吹胀延迟时间的变化对瓶子轴向壁厚分布有显著影响。吹胀延迟时间的改变会形成不同的型坯轮廓发展模式,在注拉吹可视化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应力和温度场两方面的因素解释了型坯轮廓发展模式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拉伸吹塑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壁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挤出吹塑中型坯成型模拟采用的本构方程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松 黄汉雄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9-42,共4页
型坯成型是塑料挤出吹塑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型坯成型阶段的数值模拟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型坯机头内的聚合物熔体看作牛顿流体 ,另一种是将其看作粘弹性流体。在对粘弹性流体进行分析时 ,用到了微分型和积分型的本构方程 ,对此进... 型坯成型是塑料挤出吹塑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型坯成型阶段的数值模拟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型坯机头内的聚合物熔体看作牛顿流体 ,另一种是将其看作粘弹性流体。在对粘弹性流体进行分析时 ,用到了微分型和积分型的本构方程 ,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吹塑 型坯成型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微孔发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桂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0,14,共3页
介绍了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微孔塑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PLA微孔塑料的泡孔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聚乳酸 微孔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乙烯醇挤出吹塑型坯膨胀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苏安喜 黄汉雄 +1 位作者 张昊 王琪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3,共4页
采用在线流变仪对改性聚乙烯醇(PVA)进行剪切粘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测试的剪切速率范围内(50—650s^-1),改性PVA熔体的剪切粘度为200~600Pa·s,与吹塑级高密度聚乙烯的剪切粘度相当,因而可用于吹塑中空容器。研究了模口间... 采用在线流变仪对改性聚乙烯醇(PVA)进行剪切粘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测试的剪切速率范围内(50—650s^-1),改性PVA熔体的剪切粘度为200~600Pa·s,与吹塑级高密度聚乙烯的剪切粘度相当,因而可用于吹塑中空容器。研究了模口间隙、挤出流率和模口温度对改性PVA型坯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流率增加、模口间隙减小、模口温度降低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型坯的直径膨胀和壁厚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乙烯醇 挤出吹塑 型坯膨胀 在线剪切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辅助注塑制品残留壁厚和穿透长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润恒 黄汉雄 +1 位作者 刘旭辉 何建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能水辅助注塑成型壁厚较小且较均匀的聚丙烯弯管,设计了一种自锁式喷嘴,既满足高流量的要求,又可防止熔体堵塞喷嘴。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分别使用自锁式喷嘴和孔形喷嘴,对成型的弯管壁厚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孔形喷嘴相比,使用自锁式... 为能水辅助注塑成型壁厚较小且较均匀的聚丙烯弯管,设计了一种自锁式喷嘴,既满足高流量的要求,又可防止熔体堵塞喷嘴。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分别使用自锁式喷嘴和孔形喷嘴,对成型的弯管壁厚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孔形喷嘴相比,使用自锁式喷嘴时制品的残留壁厚更小更均匀。此外,使用该自锁式喷嘴,研究了水辅助注塑中注水压力和延迟时间对制品残留壁厚和水穿透长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辅助注塑 注水喷嘴 聚丙烯 水穿透长度 残留壁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内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共混物形态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娟娟 黄汉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1,共5页
采用性能优良的聚己内酯型聚氨酯弹性体(TPU)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以增韧PLA。考察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动态流变性能和相形态。结果表明:TPU显著改善了PLA的韧性,质量分数为30%的TPU可使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提高到602.5%,常温冲击测... 采用性能优良的聚己内酯型聚氨酯弹性体(TPU)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以增韧PLA。考察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动态流变性能和相形态。结果表明:TPU显著改善了PLA的韧性,质量分数为30%的TPU可使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提高到602.5%,常温冲击测试无法将缺口冲击样条冲断;共混物的Cole-Cole曲线显示,随着TPU用量的增加,TPU在PLA中的分布均匀性降低,储能模量-频率曲线偏离典型末端行为;TPU在PLA基体中呈小球状分散,当其质量分数为30%时,TPU液滴间出现以"丝"状物相连接现象,揭示了共混物韧性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氨酯弹性体 共混物 性能 流变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压缩精密成型制品收缩率均匀度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沙 黄汉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8,7,共6页
基于MoldFlow软件针对注射-压缩成型长方形制品的收缩率均匀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数值模拟。基于正交试验,对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压缩距离、延迟时间、压缩力、压缩速度7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显著性进行评估;... 基于MoldFlow软件针对注射-压缩成型长方形制品的收缩率均匀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数值模拟。基于正交试验,对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压缩距离、延迟时间、压缩力、压缩速度7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显著性进行评估;基于单因素试验,分析重要的工艺参数对制品收缩率均匀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压缩 收缩率均匀度 正交试验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发泡聚丙烯(PP)挤出胀大行为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剑明 王喜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9,共5页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发泡聚丙烯(PP)挤出胀大行为,观察了压力、温度等参数与膨胀率的关系,分析加入不同的AC发泡剂和CaCO3后其膨胀率不同的变化情况,指出这不仅仅是因为发泡体系弹性的变化,气泡的存在也对其膨胀率影响很大。
关键词 聚丙烯 发泡 毛细管流变仪 挤出胀大 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醋酸淀粉/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秀玲 黄汉雄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醋酸淀粉/有机蒙脱土(PLA/AS/O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OMMT对纳米复合材料热性能、流变行为和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OMMT降低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醋酸淀粉/有机蒙脱土(PLA/AS/O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OMMT对纳米复合材料热性能、流变行为和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OMMT降低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温度;位于相界面的OMMT增强了PLA和AS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并降低了界面张力,使分散相AS颗粒的尺寸减小、尺寸分布变窄,有效抑制了AS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醋酸淀粉 有机蒙脱土 热性能 相形态 流变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螺杆挤出机中PP/PS共混物微观结构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
15
作者 宋玉国 黄汉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37,68,共5页
采用熔融挤出方法并利用自制的在线取样装置制备了质量比为95/5的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共混物。考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沿螺杆挤出方向,共混物球晶数均直径逐渐减小,PS液滴分散相尺寸逐渐减小,共混物Han曲线在... 采用熔融挤出方法并利用自制的在线取样装置制备了质量比为95/5的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共混物。考察了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沿螺杆挤出方向,共混物球晶数均直径逐渐减小,PS液滴分散相尺寸逐渐减小,共混物Han曲线在低频处的斜率沿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丙烯 微观结构 流变 复数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发泡体系挤出胀大模型的研究
16
作者 周剑明 王喜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1,共3页
运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和数学回归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聚丙烯发泡体系剪切速率与切应力的关系,以及胀大比与毛细管数的关系表达式。通过结果检验可知,本文确立的胀大模型可以用于预测聚丙烯发泡体系胀大比。
关键词 聚丙烯发泡体系 胀大比 毛细管数 剪切速率 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DP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汉雄 王建康 孙晓辉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间歇法制备了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孔塑料。用扫描电镜对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粒子的类型和含量对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25%的HDPE可改善泡孔结构;在PP/HDPE共... 通过间歇法制备了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孔塑料。用扫描电镜对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粒子的类型和含量对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25%的HDPE可改善泡孔结构;在PP/HDPE共混物中加入纳米粒子可使泡孔的直径减小、密度增加、泡孔分布更均匀;泡孔直径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会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发泡 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对聚乳酸流变性能及其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婧婧 黄汉雄 黄耿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252-4257,共6页
在研究交联剂对聚乳酸(PLA)流变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发泡方法研究交联PLA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交联剂可提高低频区PLA的损耗角正切和复数黏度以及PLA的熔体强度和拉伸黏度。交联PLA的复数黏度高,使泡孔长大初期的长大速... 在研究交联剂对聚乳酸(PLA)流变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发泡方法研究交联PLA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交联剂可提高低频区PLA的损耗角正切和复数黏度以及PLA的熔体强度和拉伸黏度。交联PLA的复数黏度高,使泡孔长大初期的长大速率较低;泡孔长大后期泡孔壁被拉伸时,熔体强度和拉伸黏度的急剧提高使泡孔壁强度增加而不会被撕裂,大大减小泡孔的合并,形成较均匀且较规则的泡孔结构。交联PLA高的熔体强度可明显减少发泡时二氧化碳扩散至空气中的量,从而增加PLA发泡样品的体积膨胀率;加入0.4 phr的交联剂时,样品的体积膨胀率最大(达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超临界流体 聚合物加工 交联剂 流变学 泡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螺杆挤出机连续脱硫制备再生胶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晓龙 吕柏源 +1 位作者 黄汉雄 姜庆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614-4619,共6页
利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单螺杆挤出机,对废旧轮胎胶(GTR)粉进行连续脱硫制备再生胶(DGTR),并对DGTR进行再硫化制成DGTR硫化试样。结果显示,随螺杆转速增加,DGTR凝胶含量和DGTR硫化试样交联密度逐渐降低,DGTR硫化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 利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单螺杆挤出机,对废旧轮胎胶(GTR)粉进行连续脱硫制备再生胶(DGTR),并对DGTR进行再硫化制成DGTR硫化试样。结果显示,随螺杆转速增加,DGTR凝胶含量和DGTR硫化试样交联密度逐渐降低,DGTR硫化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有所提高;螺杆转速设定为40 r·min-1时,在205℃脱硫温度下取得了最好的脱硫效果,DGTR硫化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分别约为11 MPa和386%。从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能谱的分析结果推测,在单螺杆挤出机的剪切和热等的共同作用下,GTR粉中部分S—S键和C—S键发生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胶粉 再生 脱硫 挤出 制备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中黏弹性对泡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建康 黄汉雄 林登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62,共5页
密度低、刚度-质量比高、冲击强度高等优点使微孔发泡塑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工程领域,然而微孔塑料加工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解决,尤其是如何控制泡孔形态。文章采用4种不同熔体指数的聚乙烯(PE)分别对PP进行共混改性,并测量其流变性... 密度低、刚度-质量比高、冲击强度高等优点使微孔发泡塑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工程领域,然而微孔塑料加工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解决,尤其是如何控制泡孔形态。文章采用4种不同熔体指数的聚乙烯(PE)分别对PP进行共混改性,并测量其流变性能,然后利用高压釜进行微孔发泡,旨在研究不同发泡压力下,熔体黏弹性对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熔体强度和黏度低会使泡孔结构变差,尤其在较高的发泡压力下;而较大的熔体弹性和熔体强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泡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发泡 聚丙烯 聚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