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5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驱避作用
被引量:
15
1
作者
张方平
刘红芳
+2 位作者
罗永强
金启安
符悦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室内进行了25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驱避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大部分对比哈小爪螨成螨及其产卵有明显的驱避作用,24 h后有20种对比哈小爪螨成螨的驱避率高达80%以上,其中山芝麻驱避效果最好,驱避...
在室内进行了25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驱避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大部分对比哈小爪螨成螨及其产卵有明显的驱避作用,24 h后有20种对比哈小爪螨成螨的驱避率高达80%以上,其中山芝麻驱避效果最好,驱避率高达97.78%;有23种对比哈小爪螨产卵的驱避率达80%以上,其中山橙、翻白叶树、山芝麻、洋金花4种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的产卵驱避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提取物
比哈小爪螨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次生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0
2
作者
覃伟权
彭正强
刘济宁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60-68,共9页
综述了植物次生物质的种类、提取方法、对昆虫的防御作用特点(即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和毒杀作用)、在植物源农药开发上的应用等方面研究的成果与进展。
关键词
植物次生物质
种类
提取方法
植物源农药
开发
毒杀作用
拒食作用
抑制生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健华
王运勤
+2 位作者
吉训聪
刘志昕
郑服丛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71-75,共5页
综述了植物病毒鉴定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生物学、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PCR、NASH、FISH、ds-RNA、芯片检测等)方面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的特点、发展应用方向等。
关键词
植物病毒
检测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果树毒蛾类害虫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
3
4
作者
朱俊洪
张方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0,42,共5页
关键词
热带果树
毒蛾类害虫
防治
鳞翅目
棉古毒蛾
大茸毒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食料植物对棉古毒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6
5
作者
朱俊洪
朱稳
张方平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在恒温(28±1)℃、恒湿(80±5)%RH条件下,研究了莲雾、芒果、荔枝、龙眼、毛叶枣、木菠萝等6种食料植物对棉古毒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棉古毒蛾能在这6种食料植物上完成其世代循环。其发育历期、雌蛹重、存活率...
在恒温(28±1)℃、恒湿(80±5)%RH条件下,研究了莲雾、芒果、荔枝、龙眼、毛叶枣、木菠萝等6种食料植物对棉古毒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棉古毒蛾能在这6种食料植物上完成其世代循环。其发育历期、雌蛹重、存活率、成虫繁殖力和寿命等,在6种寄主植物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莲雾和芒果是最适宜的寄主植物,荔枝和龙眼是不适宜的寄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古毒蛾
食料植物
寄主植物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椰心叶甲啮小蜂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
被引量:
18
6
作者
周祥
黄光斗
+2 位作者
马子龙
赵松林
周焕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研究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2h(L):12h(D)条件下,椰心叶甲啮小蜂主要选择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选择系数、平均寄生率分别...
研究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2h(L):12h(D)条件下,椰心叶甲啮小蜂主要选择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选择系数、平均寄生率分别为0.2276,0.2116,0.1951和77.78%,77.22%,66.67%,高于其他日龄蛹。不选择6日龄蛹,末龄幼虫只有近预蛹时才被选择。寄主被寄生后,其虫态、日龄不影响小蜂生长发育历期的长短,而对其出蜂率、出蜂量以及性比影响较大。测定这3项指标,结果表明: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最适合啮小蜂的生长发育。其功能反应方程为:Na=0.3388N/(1+0.0715N),其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高,但寄主密度达一定范围时,寄生量保持一定水平。椰心叶甲啮小蜂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为:a=1.62116P-0.7264,表明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寄生效果下降。因此,在大量培养繁殖或田间释放该蜂时,应选择适当的密度,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
椰心叶甲
选择性
适宜性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哥钝绥螨对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和数值反应
被引量:
13
7
作者
程立生
张先敏
+2 位作者
沙林华
卢安能
陈攀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52-59,共8页
研究了拉哥钝绥螨捕食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进行了拉哥钝绥螨雌成螨捕食量与猎物荔枝瘤瘿螨密度、捕食量与拉哥钝绥螨自身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雌成螨产卵量与荔枝瘤瘿螨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发育历期与捕食量等成对便量之...
研究了拉哥钝绥螨捕食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进行了拉哥钝绥螨雌成螨捕食量与猎物荔枝瘤瘿螨密度、捕食量与拉哥钝绥螨自身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雌成螨产卵量与荔枝瘤瘿螨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发育历期与捕食量等成对便量之间的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随着猎物密度的增长,拉哥钝绥螨成螨捕食量逐渐增加,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在室温为25℃、相对湿度为80% ̄85%的实验条件下,其对荔枝瘤瘿螨成螨的日捕食量上限为37头;当猎物密度不变时,拉哥钝绥螨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个体的捕食量减少;当猎物密度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时,其平均产卵量也相应增加,而其发育历期则随捕食猎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而相应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哥钝绥螨
荔枝瘤瘿螨
功能反应
数值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
11
8
作者
蒲金基
王向社
+1 位作者
梁活华
刘晓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研究了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随着芒果叶片由最初的古铜色向淡绿色和深绿色叶片的逐渐成熟老化,抗病性逐渐增强。对芒果叶片表面蜡质层和叶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
研究了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随着芒果叶片由最初的古铜色向淡绿色和深绿色叶片的逐渐成熟老化,抗病性逐渐增强。对芒果叶片表面蜡质层和叶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淡绿色叶片和老叶相比较,古铜色叶片含有较少的表面蜡质、叶内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及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推断古铜色叶片对病害的易感性可能与其叶面蜡质和叶内总酚含量较少、叶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比值(C/N比)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叶片
炭疽病菌
阶段抗性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地螟滞育和非滞育幼虫抗寒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21
9
作者
李朝绪
罗礼智
潘贤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4,共4页
对草地螟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的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幼虫滞育的深度以及虫体含水量均可以影响草地螟幼虫的抗寒能力。长光照(16 h)条件下发育成的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冰点均显著低于短光照(10 h)发育而成的滞育幼虫;无论是非滞育...
对草地螟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的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幼虫滞育的深度以及虫体含水量均可以影响草地螟幼虫的抗寒能力。长光照(16 h)条件下发育成的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冰点均显著低于短光照(10 h)发育而成的滞育幼虫;无论是非滞育幼虫还是滞育幼虫,经低温处理后抗寒能力都会上升。经4℃处理1 d的非滞育幼虫冰点为-2.28℃,而处理25 d的则降低到-4.76℃,过冷却点可从-13.97℃降低到-21.47℃;经4℃处理25、35 d的滞育幼虫,其过冷却点分别为-25.82、-26.79℃,冰点分别为-5.59-、9.13℃。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与其体重不相关,但与其体内的含水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滞育
抗寒性
过冷却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激发子对西瓜枯萎病的诱抗作用
被引量:
9
10
作者
蒲金基
刘晓妹
+1 位作者
曾会才
林青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47-50,共4页
分别测定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细胞壁来源的水溶性、热稳定激发子对西瓜枯萎病的诱抗作用。结果表明:2种来源的激发子均有明显的诱导西瓜苗细胞壁木质化的作用,但来源于香蕉枯萎病菌的激发子对木质化的诱导活性比来源...
分别测定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细胞壁来源的水溶性、热稳定激发子对西瓜枯萎病的诱抗作用。结果表明:2种来源的激发子均有明显的诱导西瓜苗细胞壁木质化的作用,但来源于香蕉枯萎病菌的激发子对木质化的诱导活性比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要高;西瓜苗分别经2种激发子处理后,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均有异常的增加,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激发子对这3种防御酶的诱导速度比来源于香蕉枯萎病菌的要快;经激发子诱导处理后瓜苗对枯萎病菌的抗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激发子的诱抗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激发子
诱抗抗性
细胞壁木质化
防御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黄灯笼辣椒顶死病病原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
12
11
作者
王健华
刘志昕
+3 位作者
王运勤
吉训聪
肖敏
郑服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96-102,共7页
从海南省黄灯笼辣椒顶死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能通过汁液磨擦接种侵染供试植物中的4科11种植物,可由桃蚜传播;提纯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28 ̄30nm,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28ku;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在EL...
从海南省黄灯笼辣椒顶死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能通过汁液磨擦接种侵染供试植物中的4科11种植物,可由桃蚜传播;提纯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28 ̄30nm,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28ku;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在ELISA测定中呈阳性反应;提取病毒分离物RNA,应用RT-PCR方法克隆了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CP基因675bp,编码218个氨基酸。对C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分离物的同源性均在92.1%以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6.3%以上,而与亚组Ⅱ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77.3%,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80.7%。据此将该病毒分离物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归属于亚组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灯笼辣椒
顶死
黄瓜花叶病毒
亚组Ⅰ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种杀菌剂对杧果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
5
12
作者
胡美姣
郭立佳
+2 位作者
刘燕霞
杨凤珍
郑服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80,共4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杧果炭疽病菌和杧果蒂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咪鲜胺·异菌脲对炭疽菌的毒力最高,EC50和EC75分别为0.12 μg/mL和0.27μg /mL、其次为咪鲜胺.而与杧果炭疽病菌相比,4种杀菌剂对杧果蒂腐病菌生...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杧果炭疽病菌和杧果蒂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咪鲜胺·异菌脲对炭疽菌的毒力最高,EC50和EC75分别为0.12 μg/mL和0.27μg /mL、其次为咪鲜胺.而与杧果炭疽病菌相比,4种杀菌剂对杧果蒂腐病菌生长影响差异并不明显,异菌脲对蒂腐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和EC75分别为0.35μg /mL和0.82 μg /mL.采后病害防治试验表明,267μg/mL咪鲜胺·异菌脲常温浸果3~5 min,贮藏15 d,对炭疽病的防效达91.07%,防治效果最佳.供试4种杀菌剂对蒂腐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仅有1 250μg/mL异菌脲常温浸果1 min对蒂腐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经综合评价,咪鲜胺·异菌脲对控制杧果采后病害发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杧果炭疽病
杧果蒂腐病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忌避及毒杀作用
被引量:
11
13
作者
陈泽坦
符悦冠
骆焱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51-53,共3页
用不同浓度蟛蜞菊甲醇抽提物对花生蚜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忌避作用进行测定,并采用喷雾法进行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的毒杀试验。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忌避试验中,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具明显的忌避作用,最高忌避率达90.1%,而在非选择性忌避...
用不同浓度蟛蜞菊甲醇抽提物对花生蚜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忌避作用进行测定,并采用喷雾法进行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的毒杀试验。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忌避试验中,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具明显的忌避作用,最高忌避率达90.1%,而在非选择性忌避试验中忌避作用中等;2.5 g/L浓度蟛蜞菊抽提物喷雾处理花生蚜,第5天死亡率达93.7%,第1,3,5天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1.2,0.9 g/L。蟛蜞菊抽提物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
抽提物
花生蚜
忌避作用
毒杀作用
农业害虫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椰心叶甲啮小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
11
14
作者
周祥
李世平
+2 位作者
黄光斗
马子龙
赵松林
《昆虫天敌》
CSCD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Ferriere在实验室内,相对湿度75±5%,光周期L∶D=12∶12,温度16℃,20℃,24℃,28℃条件下,世代平均历期分别为53.7天,28.0天,21.2天,16.2天。其卵、幼虫、蛹及整个世代的发育起始点温度分别为1...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Ferriere在实验室内,相对湿度75±5%,光周期L∶D=12∶12,温度16℃,20℃,24℃,28℃条件下,世代平均历期分别为53.7天,28.0天,21.2天,16.2天。其卵、幼虫、蛹及整个世代的发育起始点温度分别为13.15±0.49℃,10.25±0.44℃,12.41±0.57℃,10.50±0.89℃;有效积温分别为15.35±0.76日度,107.21±3.76日度,113.60±6.22日度,281.50±7.05日度。椰心叶甲啮小蜂生长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与温度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y=226.19667e-0.096991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材线虫捕食真菌——少孢节丛孢HNQ11菌株初步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鄢小宁
郑服丛
伍素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从海南岛香蕉根围土壤分离得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PWN)捕食真菌HNQ11菌株,鉴定为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研究了HNQ11菌株的捕食作用及影响HNQ11捕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HNQ11菌株对松线虫表现出较好的捕...
从海南岛香蕉根围土壤分离得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PWN)捕食真菌HNQ11菌株,鉴定为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研究了HNQ11菌株的捕食作用及影响HNQ11捕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HNQ11菌株对松线虫表现出较好的捕食作用。HNQ11在含20g/L玉米粉的CMA培养基上捕食率最高;20 ̄28℃,pH6.5 ̄7.5条件下均能捕食松材线虫,25℃,pH6.5条件下捕食率最高,为87%;在不加入诱饵松材线虫或仅加入线虫洗液时不能产生捕食器官,在加入诱饵松材线虫和线虫磨碎液时能产生捕食器官,但线虫磨碎液诱导的菌环数比PWN诱导的菌环数少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捕食真菌
少孢节丛孢
HNQ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张荣意
谭志琼
林兴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47-51,共5页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琼山、儋州等市红掌栽培地发生的一种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以及血清学反应,将病原菌鉴定为菇假单胞菌红掌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g...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琼山、儋州等市红掌栽培地发生的一种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以及血清学反应,将病原菌鉴定为菇假单胞菌红掌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garici Young pv.anthur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细菌性叶枯病
症状
菇包菌红掌致病变种
形态
染色反应
寄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鹤望兰叶斑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14
17
作者
谢昌平
洪玉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91-95,共5页
鹤望兰(Strelitziareginae)叶斑病菌鉴定为柯氏帚梗柱孢霉菌(Cylindrocladiumcolhouniipeerallcolhounii)。该病原菌的菌丝在不同培养基里生长情况不一致,其中以Richards培养基最佳。在5种培养基中Richards培养基和PCA培养基不产孢。菌...
鹤望兰(Strelitziareginae)叶斑病菌鉴定为柯氏帚梗柱孢霉菌(Cylindrocladiumcolhouniipeerallcolhounii)。该病原菌的菌丝在不同培养基里生长情况不一致,其中以Richards培养基最佳。在5种培养基中Richards培养基和PCA培养基不产孢。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5℃,适宜pH是5.01~6.49,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病原菌分生孢子在碳源的利用上,D-葡萄糖、蔗糖、淀粉明显优于麦芽糖、D-果糖和乳糖;对氮源的利用以酵母浸膏、牛肉浸膏、硝酸铵明显优于蛋白胨、L-天冬氨酸和硫酸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望兰
帚梗柱孢霉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蕉园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初报
被引量:
10
18
作者
朱俊洪
张方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香蕉害虫
斜纹夜蛾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莲雾毒蛾实验种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奎
彭正强
+3 位作者
符悦冠
何书海
蔡鹰
陈丽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莲雾毒蛾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莲雾毒蛾各虫态的存活状况,并就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羽化率、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等指标与温度的关系进...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莲雾毒蛾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莲雾毒蛾各虫态的存活状况,并就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羽化率、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等指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莲雾毒蛾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83℃,有效积温为810.48日度;该虫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产卵量与温度的关系均能较好的拟合抛物曲线,其回归关系分别为:SE=-7.7966+0.7612X-0.0164X2;SL=-0.0067X2+0.3053X-3.0686和E=-6.7819X2+310.66X-31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莲雾毒蛾
实验种群
桃金娘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岛香蕉寄生线虫的调查
被引量:
10
20
作者
鄢小宁
林旺贤
郑服丛
《热带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13-16,20,共5页
调查了澄迈、三亚、临高、乐东、东方、文昌、昌江、琼海、海口等9个县(市)香蕉寄生线虫的种类。从采集到的40份根样和40份土样中,分离到根结属(MeloidogyneGoeldi)、螺旋属(HelicotylenchusSteiner)、肾状属(RotylenchulusLinford&...
调查了澄迈、三亚、临高、乐东、东方、文昌、昌江、琼海、海口等9个县(市)香蕉寄生线虫的种类。从采集到的40份根样和40份土样中,分离到根结属(MeloidogyneGoeldi)、螺旋属(HelicotylenchusSteiner)、肾状属(RotylenchulusLinford&Oliverira)、盘旋属(RotylenchusFilipjev)、滑刃属(AphelenchoidesFischer)、长针属(LongidorusFilipjev)、纽带属(HoplolaimusvonDaday)、拟盘旋属(PararotylenchusBaldwin&Bell)、刺属(BelononlaimusSteiner)、垫刃属(TylenchusBastian)、茎属(DitylenchusFilipjev)与短体属(PratylenchusFilipjev)共12属寄生线虫。其中,根结属分布最广泛,纽带属、肾状属、螺旋属、滑刃属次之;此5属线虫是危害海南岛香蕉生产的重要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线虫
香蕉
海南岛
种类
分布
危害
采集
调查
根结
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5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驱避作用
被引量:
15
1
作者
张方平
刘红芳
罗永强
金启安
符悦冠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环境与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基金
海南重点科技项目资助(01203)
文摘
在室内进行了25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驱避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大部分对比哈小爪螨成螨及其产卵有明显的驱避作用,24 h后有20种对比哈小爪螨成螨的驱避率高达80%以上,其中山芝麻驱避效果最好,驱避率高达97.78%;有23种对比哈小爪螨产卵的驱避率达80%以上,其中山橙、翻白叶树、山芝麻、洋金花4种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的产卵驱避率达到100%。
关键词
乙醇提取物
比哈小爪螨
驱避作用
Keywords
alcohol extracts
Oligonychus biharensis Hirst
repellent effect
分类号
S482.3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次生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0
2
作者
覃伟权
彭正强
刘济宁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椰子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60-68,共9页
文摘
综述了植物次生物质的种类、提取方法、对昆虫的防御作用特点(即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和毒杀作用)、在植物源农药开发上的应用等方面研究的成果与进展。
关键词
植物次生物质
种类
提取方法
植物源农药
开发
毒杀作用
拒食作用
抑制生长作用
Keywords
plant secondary chemicals
ext racted method
pest control
botan ical in secticide
分类号
TQ45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S482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健华
王运勤
吉训聪
刘志昕
郑服丛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热带
生物技术研究所
热带
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
农业
科
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71-75,共5页
文摘
综述了植物病毒鉴定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生物学、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PCR、NASH、FISH、ds-RNA、芯片检测等)方面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的特点、发展应用方向等。
关键词
植物病毒
检测技术
综述
Keywords
plant virus
virus detection
review
分类号
S432.41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果树毒蛾类害虫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
3
4
作者
朱俊洪
张方平
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0,42,共5页
关键词
热带果树
毒蛾类害虫
防治
鳞翅目
棉古毒蛾
大茸毒蛾
分类号
S436.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食料植物对棉古毒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6
5
作者
朱俊洪
朱稳
张方平
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华南
热带
农业
大学
农
学院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环境与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出处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文摘
在恒温(28±1)℃、恒湿(80±5)%RH条件下,研究了莲雾、芒果、荔枝、龙眼、毛叶枣、木菠萝等6种食料植物对棉古毒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棉古毒蛾能在这6种食料植物上完成其世代循环。其发育历期、雌蛹重、存活率、成虫繁殖力和寿命等,在6种寄主植物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莲雾和芒果是最适宜的寄主植物,荔枝和龙眼是不适宜的寄主植物。
关键词
棉古毒蛾
食料植物
寄主植物
生长发育
繁殖
Keywords
Orgyia postica
food plant
host plant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椰心叶甲啮小蜂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
被引量:
18
6
作者
周祥
黄光斗
马子龙
赵松林
周焕起
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椰子研究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科研课题[琼科函(2003)290号]资助
文摘
研究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2h(L):12h(D)条件下,椰心叶甲啮小蜂主要选择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选择系数、平均寄生率分别为0.2276,0.2116,0.1951和77.78%,77.22%,66.67%,高于其他日龄蛹。不选择6日龄蛹,末龄幼虫只有近预蛹时才被选择。寄主被寄生后,其虫态、日龄不影响小蜂生长发育历期的长短,而对其出蜂率、出蜂量以及性比影响较大。测定这3项指标,结果表明: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最适合啮小蜂的生长发育。其功能反应方程为:Na=0.3388N/(1+0.0715N),其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高,但寄主密度达一定范围时,寄生量保持一定水平。椰心叶甲啮小蜂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为:a=1.62116P-0.7264,表明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寄生效果下降。因此,在大量培养繁殖或田间释放该蜂时,应选择适当的密度,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
椰心叶甲
选择性
适宜性
功能反应
Keywords
TetrastichusbrontispaeFer. 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 host preference host suitability functionalresponse
分类号
Q969.54 [生物学—昆虫学]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哥钝绥螨对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和数值反应
被引量:
13
7
作者
程立生
张先敏
沙林华
卢安能
陈攀
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52-59,共8页
文摘
研究了拉哥钝绥螨捕食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进行了拉哥钝绥螨雌成螨捕食量与猎物荔枝瘤瘿螨密度、捕食量与拉哥钝绥螨自身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雌成螨产卵量与荔枝瘤瘿螨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发育历期与捕食量等成对便量之间的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随着猎物密度的增长,拉哥钝绥螨成螨捕食量逐渐增加,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在室温为25℃、相对湿度为80% ̄85%的实验条件下,其对荔枝瘤瘿螨成螨的日捕食量上限为37头;当猎物密度不变时,拉哥钝绥螨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个体的捕食量减少;当猎物密度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时,其平均产卵量也相应增加,而其发育历期则随捕食猎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而相应缩短。
关键词
拉哥钝绥螨
荔枝瘤瘿螨
功能反应
数值反应
Keywords
functional response numerical response Amblyseius largoensis Aceria litchii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
11
8
作者
蒲金基
王向社
梁活华
刘晓妹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环境与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基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基金项目
文摘
研究了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随着芒果叶片由最初的古铜色向淡绿色和深绿色叶片的逐渐成熟老化,抗病性逐渐增强。对芒果叶片表面蜡质层和叶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淡绿色叶片和老叶相比较,古铜色叶片含有较少的表面蜡质、叶内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及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推断古铜色叶片对病害的易感性可能与其叶面蜡质和叶内总酚含量较少、叶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比值(C/N比)较低有关。
关键词
芒果叶片
炭疽病菌
阶段抗性
生理生化
Keywords
Mango leaves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Age-related resistance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667.7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地螟滞育和非滞育幼虫抗寒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
21
9
作者
李朝绪
罗礼智
潘贤丽
机构
中国
农业
科
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植物
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4,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平台重点项目(2003DIA6N004)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004BA509B18)
文摘
对草地螟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的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幼虫滞育的深度以及虫体含水量均可以影响草地螟幼虫的抗寒能力。长光照(16 h)条件下发育成的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冰点均显著低于短光照(10 h)发育而成的滞育幼虫;无论是非滞育幼虫还是滞育幼虫,经低温处理后抗寒能力都会上升。经4℃处理1 d的非滞育幼虫冰点为-2.28℃,而处理25 d的则降低到-4.76℃,过冷却点可从-13.97℃降低到-21.47℃;经4℃处理25、35 d的滞育幼虫,其过冷却点分别为-25.82、-26.79℃,冰点分别为-5.59-、9.13℃。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与其体重不相关,但与其体内的含水量显著相关。
关键词
草地螟
滞育
抗寒性
过冷却点
Keywords
Loxostege sticticalis
diapause
cold-hardiness
super cooling points
分类号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激发子对西瓜枯萎病的诱抗作用
被引量:
9
10
作者
蒲金基
刘晓妹
曾会才
林青萍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植物保护
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47-50,共4页
文摘
分别测定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细胞壁来源的水溶性、热稳定激发子对西瓜枯萎病的诱抗作用。结果表明:2种来源的激发子均有明显的诱导西瓜苗细胞壁木质化的作用,但来源于香蕉枯萎病菌的激发子对木质化的诱导活性比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要高;西瓜苗分别经2种激发子处理后,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均有异常的增加,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激发子对这3种防御酶的诱导速度比来源于香蕉枯萎病菌的要快;经激发子诱导处理后瓜苗对枯萎病菌的抗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来源于西瓜枯萎病菌的激发子的诱抗效果相对较好。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激发子
诱抗抗性
细胞壁木质化
防御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Keywords
Fusarium oxysporum cell-wallelicitors induced resistance lignifications defense enzymes
分类号
S436.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黄灯笼辣椒顶死病病原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
12
11
作者
王健华
刘志昕
王运勤
吉训聪
肖敏
郑服丛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热带
生物技术研究所
海南省
农业
科
学院
植保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96-102,共7页
基金
海南省2003年科学事业费项目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年校基金项目
文摘
从海南省黄灯笼辣椒顶死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能通过汁液磨擦接种侵染供试植物中的4科11种植物,可由桃蚜传播;提纯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28 ̄30nm,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28ku;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在ELISA测定中呈阳性反应;提取病毒分离物RNA,应用RT-PCR方法克隆了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CP基因675bp,编码218个氨基酸。对C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分离物的同源性均在92.1%以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6.3%以上,而与亚组Ⅱ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77.3%,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80.7%。据此将该病毒分离物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归属于亚组Ⅰ。
关键词
黄灯笼辣椒
顶死
黄瓜花叶病毒
亚组Ⅰ
序列分析
Keywords
Capsicum chinense tip necrosis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subgroup Ⅰ sequencing
分类号
S436.418.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杀菌剂对杧果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
5
12
作者
胡美姣
郭立佳
刘燕霞
杨凤珍
郑服丛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环境与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80,共4页
基金
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2003-10-02A)
文摘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杧果炭疽病菌和杧果蒂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咪鲜胺·异菌脲对炭疽菌的毒力最高,EC50和EC75分别为0.12 μg/mL和0.27μg /mL、其次为咪鲜胺.而与杧果炭疽病菌相比,4种杀菌剂对杧果蒂腐病菌生长影响差异并不明显,异菌脲对蒂腐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和EC75分别为0.35μg /mL和0.82 μg /mL.采后病害防治试验表明,267μg/mL咪鲜胺·异菌脲常温浸果3~5 min,贮藏15 d,对炭疽病的防效达91.07%,防治效果最佳.供试4种杀菌剂对蒂腐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仅有1 250μg/mL异菌脲常温浸果1 min对蒂腐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经综合评价,咪鲜胺·异菌脲对控制杧果采后病害发生效果最好.
关键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杧果炭疽病
杧果蒂腐病
杀菌剂
分类号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忌避及毒杀作用
被引量:
11
13
作者
陈泽坦
符悦冠
骆焱平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环境与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51-53,共3页
文摘
用不同浓度蟛蜞菊甲醇抽提物对花生蚜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忌避作用进行测定,并采用喷雾法进行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的毒杀试验。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忌避试验中,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具明显的忌避作用,最高忌避率达90.1%,而在非选择性忌避试验中忌避作用中等;2.5 g/L浓度蟛蜞菊抽提物喷雾处理花生蚜,第5天死亡率达93.7%,第1,3,5天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1.2,0.9 g/L。蟛蜞菊抽提物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关键词
蟛蜞菊
抽提物
花生蚜
忌避作用
毒杀作用
农业害虫
杀虫活性
Keywords
Wedelia chinensis Merr. extract Aphis medicaginis Koch, repellency poisoning effect
分类号
S43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2.3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椰心叶甲啮小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
11
14
作者
周祥
李世平
黄光斗
马子龙
赵松林
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椰子研究所
出处
《昆虫天敌》
CSCD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科研课题
文摘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Ferriere在实验室内,相对湿度75±5%,光周期L∶D=12∶12,温度16℃,20℃,24℃,28℃条件下,世代平均历期分别为53.7天,28.0天,21.2天,16.2天。其卵、幼虫、蛹及整个世代的发育起始点温度分别为13.15±0.49℃,10.25±0.44℃,12.41±0.57℃,10.50±0.89℃;有效积温分别为15.35±0.76日度,107.21±3.76日度,113.60±6.22日度,281.50±7.05日度。椰心叶甲啮小蜂生长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与温度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y=226.19667e-0.096991x。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Keywords
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ere
development duration
the threshold temperature for development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分类号
Q969.54 [生物学—昆虫学]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材线虫捕食真菌——少孢节丛孢HNQ11菌株初步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鄢小宁
郑服丛
伍素娟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环境与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基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从海南岛香蕉根围土壤分离得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PWN)捕食真菌HNQ11菌株,鉴定为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研究了HNQ11菌株的捕食作用及影响HNQ11捕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HNQ11菌株对松线虫表现出较好的捕食作用。HNQ11在含20g/L玉米粉的CMA培养基上捕食率最高;20 ̄28℃,pH6.5 ̄7.5条件下均能捕食松材线虫,25℃,pH6.5条件下捕食率最高,为87%;在不加入诱饵松材线虫或仅加入线虫洗液时不能产生捕食器官,在加入诱饵松材线虫和线虫磨碎液时能产生捕食器官,但线虫磨碎液诱导的菌环数比PWN诱导的菌环数少78%。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捕食真菌
少孢节丛孢
HNQ11
Keywords
pine wood nematode trapping fungi A rthrobotrys oligospora HNQ11
分类号
S763.306.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张荣意
谭志琼
林兴祖
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省三亚
植物
检疫站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47-51,共5页
文摘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琼山、儋州等市红掌栽培地发生的一种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以及血清学反应,将病原菌鉴定为菇假单胞菌红掌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garici Young pv.anthurii)。
关键词
红掌
细菌性叶枯病
症状
菇包菌红掌致病变种
形态
染色反应
寄主范围
Keywords
Anthurium andraeanum bacterial blight pathogenic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436.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2.4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鹤望兰叶斑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14
17
作者
谢昌平
洪玉凤
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91-95,共5页
文摘
鹤望兰(Strelitziareginae)叶斑病菌鉴定为柯氏帚梗柱孢霉菌(Cylindrocladiumcolhouniipeerallcolhounii)。该病原菌的菌丝在不同培养基里生长情况不一致,其中以Richards培养基最佳。在5种培养基中Richards培养基和PCA培养基不产孢。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5℃,适宜pH是5.01~6.49,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病原菌分生孢子在碳源的利用上,D-葡萄糖、蔗糖、淀粉明显优于麦芽糖、D-果糖和乳糖;对氮源的利用以酵母浸膏、牛肉浸膏、硝酸铵明显优于蛋白胨、L-天冬氨酸和硫酸铵。
关键词
鹤望兰
帚梗柱孢霉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Strelitzia reginae Cylindrocladiu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蕉园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初报
被引量:
10
18
作者
朱俊洪
张方平
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环境与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香蕉害虫
斜纹夜蛾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防治
分类号
S436.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莲雾毒蛾实验种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奎
彭正强
符悦冠
何书海
蔡鹰
陈丽霞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华南
热带
农业
大学
研究生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文摘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莲雾毒蛾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莲雾毒蛾各虫态的存活状况,并就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羽化率、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等指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莲雾毒蛾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83℃,有效积温为810.48日度;该虫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产卵量与温度的关系均能较好的拟合抛物曲线,其回归关系分别为:SE=-7.7966+0.7612X-0.0164X2;SL=-0.0067X2+0.3053X-3.0686和E=-6.7819X2+310.66X-3197.2。
关键词
温度
莲雾毒蛾
实验种群
桃金娘科
Keywords
Cifuna sp.experimental population temperature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岛香蕉寄生线虫的调查
被引量:
10
20
作者
鄢小宁
林旺贤
郑服丛
机构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
学院
环境与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13-16,20,共5页
文摘
调查了澄迈、三亚、临高、乐东、东方、文昌、昌江、琼海、海口等9个县(市)香蕉寄生线虫的种类。从采集到的40份根样和40份土样中,分离到根结属(MeloidogyneGoeldi)、螺旋属(HelicotylenchusSteiner)、肾状属(RotylenchulusLinford&Oliverira)、盘旋属(RotylenchusFilipjev)、滑刃属(AphelenchoidesFischer)、长针属(LongidorusFilipjev)、纽带属(HoplolaimusvonDaday)、拟盘旋属(PararotylenchusBaldwin&Bell)、刺属(BelononlaimusSteiner)、垫刃属(TylenchusBastian)、茎属(DitylenchusFilipjev)与短体属(PratylenchusFilipjev)共12属寄生线虫。其中,根结属分布最广泛,纽带属、肾状属、螺旋属、滑刃属次之;此5属线虫是危害海南岛香蕉生产的重要种类。
关键词
寄生线虫
香蕉
海南岛
种类
分布
危害
采集
调查
根结
海口
Keywords
nematode
banana
Hainan Island
分类号
S436.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668.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5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比哈小爪螨驱避作用
张方平
刘红芳
罗永强
金启安
符悦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物次生物质研究进展
覃伟权
彭正强
刘济宁
《热带农业科学》
200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健华
王运勤
吉训聪
刘志昕
郑服丛
《热带农业科学》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热带果树毒蛾类害虫及其防治技术
朱俊洪
张方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食料植物对棉古毒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朱俊洪
朱稳
张方平
《华东昆虫学报》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椰心叶甲啮小蜂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
周祥
黄光斗
马子龙
赵松林
周焕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拉哥钝绥螨对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和数值反应
程立生
张先敏
沙林华
卢安能
陈攀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芒果叶片生化特性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蒲金基
王向社
梁活华
刘晓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草地螟滞育和非滞育幼虫抗寒能力的研究
李朝绪
罗礼智
潘贤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种激发子对西瓜枯萎病的诱抗作用
蒲金基
刘晓妹
曾会才
林青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海南黄灯笼辣椒顶死病病原病毒的分离鉴定
王健华
刘志昕
王运勤
吉训聪
肖敏
郑服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4种杀菌剂对杧果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
胡美姣
郭立佳
刘燕霞
杨凤珍
郑服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蟛蜞菊抽提物对花生蚜忌避及毒杀作用
陈泽坦
符悦冠
骆焱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椰心叶甲啮小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周祥
李世平
黄光斗
马子龙
赵松林
《昆虫天敌》
CSCD
200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松材线虫捕食真菌——少孢节丛孢HNQ11菌株初步研究
鄢小宁
郑服丛
伍素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张荣意
谭志琼
林兴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鹤望兰叶斑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谢昌平
洪玉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香蕉园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初报
朱俊洪
张方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温度对莲雾毒蛾实验种群影响的研究
刘奎
彭正强
符悦冠
何书海
蔡鹰
陈丽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海南岛香蕉寄生线虫的调查
鄢小宁
林旺贤
郑服丛
《热带农业科学》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