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积累的光调控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建宗 韦程勇 +1 位作者 陈碧韶 王小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5-170,共6页
在介绍类胡萝卜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研究不同LED光质对采后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总量以及色角均有不同的影响,为建立辣椒提前采收、LED光源人工增色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辣椒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山区芳香植物资源区系分析及其园林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惠琴 王英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47-52,共6页
广东山区野生芳香植物资源丰富,初步统计共有111科311属763种(含变种),包含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4种生活型。区系成分分析显示:该地区芳香植物科的气候带分布类型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主产热带)和热带至温带分布(主产热带亚热带)成分为... 广东山区野生芳香植物资源丰富,初步统计共有111科311属763种(含变种),包含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4种生活型。区系成分分析显示:该地区芳香植物科的气候带分布类型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主产热带)和热带至温带分布(主产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分别有29科(占26.1%)和38科(占34.2%),主要集中于木兰科、樟科和芸香科等10个科;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多样,以热带成分为主(187属,占60.1%),同时兼有大量的温带成分(99属,占31.8%)。研究发现,本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园林开发前景的特色芳香植物有372种,隶属66科150属。本文对它们的应用前景与应用形式作初步探讨,并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山区 芳香植物 植物区系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菌属内生菌YMR3提高花生植株对几种病虫害生物胁迫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容钦 李玲 李晓云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蚜虫、叶螨、黄曲霉和黑曲霉的侵害。如何在花生生长过程中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等生物胁迫的侵害,是解决花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内生菌不仅可以促进花生的生长,还可提高花生对病虫害的抗性。本文探究从粤油... 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蚜虫、叶螨、黄曲霉和黑曲霉的侵害。如何在花生生长过程中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等生物胁迫的侵害,是解决花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内生菌不仅可以促进花生的生长,还可提高花生对病虫害的抗性。本文探究从粤油7号根系分离出来的内生菌YMR3对抗花生几种病虫害生物胁迫的作用。结果表明,使用OD600nm0.8的YMR3菌液喷施在四叶期花生叶片能够有效降低感染花生蚜虫和叶螨后叶片的损伤程度;使用OD600nm0.8的YMR3菌液注射在四叶期花生顶端叶片能够有效降低黄曲霉和黑曲霉对花生植株或叶片造成的损伤;进一步研究发现,接种YMR3能够提高花生叶片中AhRS1(白藜芦醇的关键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及AhRS1启动子的活性,以及提高花生叶片的白藜芦醇含量;外施100μg/mL白藜芦醇也可明显降低黄曲霉所造成的叶斑比例。以上的结果表明,YMR3可能通过调控花生叶片AhRS1启动子的活性进而调控AhRS1的表达,提高花生叶片白藜芦醇含量以响应黄曲霉对花生叶片的侵害,减轻蚜虫、叶螨、黑曲霉和黄曲霉等对花生叶片的侵害,研究结果为YMR3作为生物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内生菌 菌株YMR3 抗病虫害胁迫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筛选催化茶黄素合成的多酚氧化酶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仲华 张达 +1 位作者 倪贺 李海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7,共9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天然植物中筛选天然PPO酶源.用PPO保守序列从Uniport中检索到529条植物源PPO,除去重复的和不完整的序列后,得到178条PPO序列.用同源建模法,以甘薯PPO晶体结构(1BUG)为模板,构建各PPO的三维结构模型,经Procheck和Ver...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天然植物中筛选天然PPO酶源.用PPO保守序列从Uniport中检索到529条植物源PPO,除去重复的和不完整的序列后,得到178条PPO序列.用同源建模法,以甘薯PPO晶体结构(1BUG)为模板,构建各PPO的三维结构模型,经Procheck和Verify3D评价后,获得163个优质的PPO三维结构.用TM-score(空间拓扑)和RMSD(结构叠合)对163个PPO与茶PPO(A6N8J4)的三维结构进行了相似性比较.用Autodock Vina将163个PPO与茶中4种主要儿茶素进行分子对接,根据酶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Binding Affinity)预测各PPO的活性,发现酶与底物的亲和力与酶的一级结构序列同源性和酶的三维结构的重叠度之间无直接关系.从潜在的10种高PPO活性的植物材料中提取PPO、测定其茶黄素转化活性.10种植物材料中均有不同程度的PPO活性,其中沙梨和甘薯的PPO活性最高,且高于茶叶PPO活性.甘薯资源极其丰富,可从甘薯生产淀粉的废水中大量回收PPO,用于茶黄素的工业合成.本研究表明,利用生物信息学法可以从大量酶的序列信息中成功筛选出高活性的酶,与传统的酶活性筛选法比,可大大提高筛选范围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茶黄素合成 生物信息学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鳄鱼资源开发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海航 罗嘉玲 倪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7,共8页
鳄鱼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原始脊椎类两栖爬行动物,有强盛的生长、繁殖、抗病和抗逆境能力,是生物医学与生态环保等研究的重要物种.近年研究表明,鳄鱼血有强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癌活性,特别是对抗药性病源菌和人类艾滋病毒有较... 鳄鱼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原始脊椎类两栖爬行动物,有强盛的生长、繁殖、抗病和抗逆境能力,是生物医学与生态环保等研究的重要物种.近年研究表明,鳄鱼血有强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癌活性,特别是对抗药性病源菌和人类艾滋病毒有较强抗性,鳄鱼血的抗菌作用可能通过血清中的补体蛋白诱导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和产生多种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膜的抗菌肽而起作用;鳄鱼胆汁提取物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和肝癌细胞的生长,可能通过破坏线粒体膜电位和提高活性氧含量来诱导癌细胞凋亡;鳄鱼油有显著的抗菌、抗炎、防皮肤冻伤和促进皮肤烧伤愈合等作用.鳄鱼的工业利用价值和医药与功能食品开发价值,使其成为经济价值高的养殖动物,在广东、海南和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养殖.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鳄鱼驯养繁殖和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鱼 养殖 生物活性物质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脱落酸的药理作用与药用前景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海航 林佳 +1 位作者 曾广翔 凡薇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2,共6页
综述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存在和分泌、对各种组织细胞的作用及其信号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海绵动物到多种哺乳动物的各种白细胞、胰岛细胞和干细胞等都能产生或分泌ABA,通过激活质膜上的G蛋白偶联复合受体,... 综述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存在和分泌、对各种组织细胞的作用及其信号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海绵动物到多种哺乳动物的各种白细胞、胰岛细胞和干细胞等都能产生或分泌ABA,通过激活质膜上的G蛋白偶联复合受体,激活细胞内的腺苷二磷酸核糖环化酶,使细胞环腺苷二磷酸核糖升高,从而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诱导细胞内各种生理生化反应.ABA能刺激各种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刺激间质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增大和功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分化等.ABA是生物界广泛存在和通用信号因子,可能用于多种人类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哺乳动物 药理作用 信号途径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南无核黄皮胚囊异常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蕊 冯莉 李德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4,共4页
利用石蜡切片观察了郁南元核黄皮和有核鸡心黄皮胚囊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郁南无核黄皮胚囊发育存在败育现象,即表现为开花当日有91.9%的胚囊未发育达到受精的成熟状态,花后1~7d,仍有81.6%的胚囊未发育达到八核期成熟胚囊;而... 利用石蜡切片观察了郁南元核黄皮和有核鸡心黄皮胚囊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郁南无核黄皮胚囊发育存在败育现象,即表现为开花当日有91.9%的胚囊未发育达到受精的成熟状态,花后1~7d,仍有81.6%的胚囊未发育达到八核期成熟胚囊;而对照材料有核鸡心黄皮在开花当日和花后7d内发育到八核期成熟胚囊的比率分别为96.7%和100%.郁南无核黄皮胚囊受精前败育是导致其无核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其和有核黄皮混种能稳定保持无核性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南无核黄皮 胚囊 异常发育 细胞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氮素吸收与转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开新 王亚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17,共4页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基本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中植物所利用的主要氮素形式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不同的吸收和转运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分子机制。该文对植物吸收与转运氮素的生...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基本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中植物所利用的主要氮素形式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不同的吸收和转运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分子机制。该文对植物吸收与转运氮素的生理学特征、分子机制及涉及的相关基因等研究进行概括性综述,为研究水稻中氮素吸收、转运相关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转运 硝态氮 铵态氮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尖干细胞微环境的遗传调控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庞连 阳成伟 +1 位作者 李春鑫 袁东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9,共8页
干细胞微环境是平衡干细胞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压力响应的微环境.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突变体筛选和现代的影像技术,植物根尖干细胞微环境特化和维持的调控机制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着重概述转录因子网络、激素信号转导、染色质因子和基因... 干细胞微环境是平衡干细胞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压力响应的微环境.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突变体筛选和现代的影像技术,植物根尖干细胞微环境特化和维持的调控机制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着重概述转录因子网络、激素信号转导、染色质因子和基因组组织因子在调控根尖干细胞微环境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根尖分生组织 静止中心 干细胞微环境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的形态建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妙彬 王小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从控制细胞形态建成的通用机制,影响形态建成的因素和形态建成的调节3个方面介绍近年来植物细胞形态建成的进展。细胞壁组分和结构的修饰改变是细胞形态建成的关键;细胞骨架的组装和活性,以及膨压的变化对于细胞的形态建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形态建成 细胞壁 细胞骨架 膨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SIAK在植物抗盐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明 杨浪 阳成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0,共5页
AtSIAK基因在拟南芥中编码ABC1类蛋白激酶,RT-PCR检测AtSIAK基因在拟南芥的根、茎、叶、花、角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与利用AtSIAK基因的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的研究结果一致.AtSIAK基因受不同胁迫(MV和NaCl)和激素ABA、SA处理均有明显... AtSIAK基因在拟南芥中编码ABC1类蛋白激酶,RT-PCR检测AtSIAK基因在拟南芥的根、茎、叶、花、角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与利用AtSIAK基因的启动子驱动GUS报告基因的研究结果一致.AtSIAK基因受不同胁迫(MV和NaCl)和激素ABA、SA处理均有明显的上调表达,其中在NaCl处理下最明显.不同浓度NaCl处理使35S::AtSIAK过表达植株比野生型(Columbia)和siak1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和子叶变绿率高,表明AtSIAK基因参与抗盐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BC1类蛋白激酶 AtSIAK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光敏色素入核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春峰 陈由 王亚琴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3-538,共6页
光敏色素是植物感受外界环境变化的重要光受体,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介绍植物光敏色素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对不同光敏色素的入核机理以及核内定位进行了综述,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对光敏色素入核机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光敏色素 光受体 分子结构 入核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对NH4^+-N和NO3^--N的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静瑜 谷妍蓉 +1 位作者 田兴山 李伟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了阐明外来入侵植物是否对不同形态氮源具有偏向选择性,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对2种不同形态氮源(NH+4/NO-3)的响应.结果表明:(1)南美蟛蜞菊在全铵营养条件下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全硝营养条件;(2)南美蟛蜞菊... 为了阐明外来入侵植物是否对不同形态氮源具有偏向选择性,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对2种不同形态氮源(NH+4/NO-3)的响应.结果表明:(1)南美蟛蜞菊在全铵营养条件下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全硝营养条件;(2)南美蟛蜞菊在全铵营养和全硝营养条件下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SPAD)均显著高于本地种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3)在全铵营养条件下,南美蟛蜞菊根部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蟛蜞菊;与蟛蜞菊相比,在全硝营养条件下南美蟛蜞菊根部和叶部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升高,硝态氮累积显著减少.结果表明南美蟛蜞菊为喜铵植物,具有较强的铵态氮同化能力和硝态氮还原能力,对全铵或全硝的极端环境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这可能是南美蟛蜞菊入侵成功的重要机制之一,也说明NH+4-N占优势的土壤生境更易遭受南美蟛蜞菊入侵,可能是南美蟛蜞菊在定居和扩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蟛蜞菊 铵态氮 硝态氮 硝酸还原酶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大苞姜花药发育qRT-PCR内参基因筛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俊平 王英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3,共8页
qRT-PCR技术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对于准确分析实验结果非常重要。该研究以黄花大苞姜(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花粉母细胞时期(PMC)、四分体时期(TET)、成熟花粉时期... qRT-PCR技术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基因表达分析。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对于准确分析实验结果非常重要。该研究以黄花大苞姜(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花粉母细胞时期(PMC)、四分体时期(TET)、成熟花粉时期(MP)的花药组织为材料,基于3个阶段花药转录组表达谱数据以及常用传统内参基因,筛选出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Malate dehydrogenase(MDH)、α-tubulin3(TUA3)、β-tubulin7(TUB7)和Actin6(ACT6)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进行qRT-PCR分析;并运用BestKeeper、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综合分析5个候选内参基因在黄花大苞姜花药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MDH和TUB7的表达最稳定,ACT6的稳定性最差;分别以MDH和TUB7作为内参,分析GBE1在黄花大苞姜花药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并与该基因在花药转录组中的表达模式做相关系数分析,3种表达模式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MDH和TUB7的表达稳定性。这说明MDH和TUB7适合作为qRTPCR分析黄花大苞姜花药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内参基因。该研究结果为黄花大苞姜花药发育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姜科花药发育相关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大苞姜 花药 内参基因 QRT-PCR BestKeeper GENORM NORMFIN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姜属植物花粉活性检测及贮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麟懿 林佩兰 +1 位作者 王玮 王英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43-49,共7页
杂交育种过程中的异地授粉和花期不遇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科研工作者的难题。因此,亟需探究出一种能长时间保存花粉且能较好地保留花粉活性的方法。以光果姜、珊瑚姜和红球姜3种姜属植物花粉为试验材料,筛选花粉活性最佳检测方法、检测花... 杂交育种过程中的异地授粉和花期不遇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科研工作者的难题。因此,亟需探究出一种能长时间保存花粉且能较好地保留花粉活性的方法。以光果姜、珊瑚姜和红球姜3种姜属植物花粉为试验材料,筛选花粉活性最佳检测方法、检测花粉常温下的活性变化并探讨花粉最佳贮藏条件,以解决杂交授粉中异地授粉和花期不遇的问题。结果表明:MTT染色法能快速检测3种姜属植物花粉活性;在自然状态下,3种姜属植物在刚开花时花粉活性较高,花粉活性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光果姜花粉常温下的放置时间较其余2种花粉时间长;光果姜花粉和红球姜花粉的最佳贮藏方法为-80℃不干燥,珊瑚姜花粉最佳贮藏方法为-80℃干燥,最佳解冻方法均为直接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姜 珊瑚姜 红球姜 花粉检测 花粉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酸氧化酶和模式生物含有富苯丙氨酸的碱性蛋白
16
作者 曾广翔 陈佳 +5 位作者 陈雪敏 黄颖沂 谢莉 林子衍 陈梓谦 徐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7,共5页
作者在之前研究中已证实提取的乙醇酸氧化酶(GO)实际上是GO和富phe碱性蛋白(BP)的混合物,BP因在SDS-PAGE中向负极泳动而容易被忽略.该文再次提取比活为113.4 U/(min.mg)的GO和BP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呈现phe的258 nm特征吸收峰,表明BP可能... 作者在之前研究中已证实提取的乙醇酸氧化酶(GO)实际上是GO和富phe碱性蛋白(BP)的混合物,BP因在SDS-PAGE中向负极泳动而容易被忽略.该文再次提取比活为113.4 U/(min.mg)的GO和BP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呈现phe的258 nm特征吸收峰,表明BP可能位于GO外部.类似的BP也可能存在于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和大肠杆菌的粗蛋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酸氧化酶 富phe碱性蛋白 SDS-电泳 负极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绿叶粗蛋白在SDS-PAGE中向负极泳动的富含苯丙氨酸的碱性蛋白的测定
17
作者 梁秀文 黄丽霞 +8 位作者 黄城贵 葛晶 陈红梅 徐杰(1) 董宇亮 郭晋雅 杨净 曾秋莲 徐杰(2)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提取菜心(BrassicacampestrisL.ssp.chinensis(L.)Makinovar.utillisTsenetLee)和生菜(LactucasativaL.)绿叶粗蛋白,经SDS-变性后作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证实这两种蔬菜含有分别向负极泳动和向正极泳动的蛋白。菜心绿叶粗蛋白经SDS-PAGE... 提取菜心(BrassicacampestrisL.ssp.chinensis(L.)Makinovar.utillisTsenetLee)和生菜(LactucasativaL.)绿叶粗蛋白,经SDS-变性后作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证实这两种蔬菜含有分别向负极泳动和向正极泳动的蛋白。菜心绿叶粗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从负极电泳缓冲液中获得向负极泳动的蛋白,其苯丙氨酸含量为57.05%,碱性/酸性氨基酸残基的比例为3.04,表明是富含苯丙氨酸的碱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蛋白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负极泳动蛋白 SDS-PAGE 苯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姜属植物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昕洋 吴丹 +1 位作者 熊武建 王英强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54-58,共5页
分别以光果姜块茎幼芽、珊瑚姜组培苗茎尖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方式进行芽诱导、芽增殖,以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光果姜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5.0mg/L+TDZ0.2mg/L+NAA0.5mg/L+琼脂0.7%+蔗糖3%,此时丛生芽增殖系数相对最... 分别以光果姜块茎幼芽、珊瑚姜组培苗茎尖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方式进行芽诱导、芽增殖,以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光果姜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5.0mg/L+TDZ0.2mg/L+NAA0.5mg/L+琼脂0.7%+蔗糖3%,此时丛生芽增殖系数相对最大,为3.44,芽增殖时期在20d左右,平均每株新生幼苗株高为1.53cm,新叶展开数为1.80张,且均能自然生根;珊瑚姜增殖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TDZ0.1mg/L+NAA0.5mg/L+琼脂0.7%+蔗糖3%,此时芽增殖系数为5.47,较佳配方为MS+6-BA2.0mg/L+NAA0.1mg/L+琼脂0.7%+蔗糖3%,此时芽增殖系数为4.47,2个配方芽增殖诱导率均达到100%,外植体褐化死亡率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姜 珊瑚姜 快繁体系 生长调节剂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BLI基因调控植物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璐 黄瑞华 张盛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4,共6页
BLISTER(BLI)蛋白是多种应激反应的调节因子,可以促进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LI蛋白通过抑制IRE1蛋白以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缺失BLI蛋白的拟南芥植株出现多种发育缺陷表型.文章以拟南芥bli突变体为实验材料,通过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方法检... BLISTER(BLI)蛋白是多种应激反应的调节因子,可以促进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LI蛋白通过抑制IRE1蛋白以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缺失BLI蛋白的拟南芥植株出现多种发育缺陷表型.文章以拟南芥bli突变体为实验材料,通过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方法检测其衰老相关表征,发现bli突变体植株早期出现叶片黄化、叶绿素含量下降、离子渗透率升高等一系列衰老表型;与此同时,bli突变体体内衰老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表明BLI蛋白参与植物衰老过程;外源施加ROS导致野生型Col-0植株中BLI基因表达量减少;GUS显色结果表明BLI在植株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为进一步解析BLI调控衰老的分子网络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I 衰老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自交植物黄花大苞姜生殖分配的研究
20
作者 路国辉 王英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6-694,共9页
为了探讨自交植物黄花大苞姜(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对石壁附生这一特殊生境的生态适应,对其不同物候期和不同生境的生殖分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殖生长过程中,黄花大苞姜种群用于营养生长的生物量分配占有绝对优势,... 为了探讨自交植物黄花大苞姜(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对石壁附生这一特殊生境的生态适应,对其不同物候期和不同生境的生殖分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殖生长过程中,黄花大苞姜种群用于营养生长的生物量分配占有绝对优势,而用于生殖的生物量分配比例较小(<13%)。在黄花大苞姜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中,根茎和叶的比重较大(24.22%~43.25%)。在光线较弱生境中的种群,为了提高资源获取能力,黄花大苞姜分配到叶的比重明显高于光线较强的种群,而分配给根茎的比例却明显低于光线较强的种群。随着物候期的推移,黄花大苞姜生殖分配的比例不断增加,到果期达到最大值。不同种群间和年度间黄花大苞姜分配给生殖构件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推测其生殖分配可能受遗传因素控制。个体大小与根茎生物量呈极显著线性函数同速生长,而与生殖分配在云天海种群没有表现出相关性,在上坪和天堂顶种群表现为同速生长关系,但决定系数小于40%。因此,黄花大苞姜能有效调节其在不同生境的生物量分配以适应石壁附生的特殊生境,在光线较弱的种群提高叶的生物量分配并降低根茎的生物量分配以提高资源的获取能力。整体上投资到营养构件的生物量占比高达87%以上,生殖构件在居群间和年度间均保持稳定。这种繁殖策略,一方面较高的营养构件投资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稳定的生殖投资可以保证种群的延续,各构件相互协调以更好适应石壁这一资源匮乏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大苞姜 异速生长 繁育 生活史 光照 生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