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历程——纪念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创办20周年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运林 李克东 徐福荫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共5页
教育技术学是当代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是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自 1983年创办以来 ,经过 2 0年的艰苦努力 ,已把该专业从一个新办的本科专业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 教育技术学是当代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是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自 1983年创办以来 ,经过 2 0年的艰苦努力 ,已把该专业从一个新办的本科专业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回顾本专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经验 ,对推进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电化教育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与创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发展40年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运林 李克东 +2 位作者 徐福荫 张学波 柯清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11,共7页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与信息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教育数字化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自1983年创办以来,已砥砺奋进40载,该专...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与信息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教育数字化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自1983年创办以来,已砥砺奋进40载,该专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文章梳理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40年坚守本质与追求创新的发展历程,展望教育大变革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方向,旨在为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学大发展、大变革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学 学科建设 交叉学科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30年——纪念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30周年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运林 李克东 +4 位作者 南国农 徐福荫 胡钦太 许骏 黄慕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6,23,共13页
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介绍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学科专业30年以来在学科和学科专业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祈望30年后,由学科协同产生的信息化教育科学,能使得该学科与学科专业建设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协同 创新 电化教育 学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传播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纪念宣伟伯、余也鲁来华南师范大学讲学30周年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运林 李克东 徐福荫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6,共6页
美国传播学鼻祖宣伟伯(Wilbur Schramm,施拉姆本人用的中文名)1982年应邀来华讲学,他的"教育传播理论"不是在美国,而是首先在中国公开发表,之后又通过余也鲁教授多方面支持与帮助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理论"。... 美国传播学鼻祖宣伟伯(Wilbur Schramm,施拉姆本人用的中文名)1982年应邀来华讲学,他的"教育传播理论"不是在美国,而是首先在中国公开发表,之后又通过余也鲁教授多方面支持与帮助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理论"。近年,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教育传播理论还在可持续发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教育传播 宣伟伯 余也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og在小学网络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日新集”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秀芳 吴向东 李晓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2,共3页
Blog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网络沟通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Blog网络教学平台——"日新集"为例,在探讨Blog教学环境构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Blog在小学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 Blog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网络沟通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Blog网络教学平台——"日新集"为例,在探讨Blog教学环境构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Blog在小学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期对Blog支持下的小学网络教学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G 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校地帮扶实践设计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西藏林芝地区为例
6
作者 黄慕雄 张秀梅 +1 位作者 张学波 潘全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60,101,共8页
近几年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特别重视"教育扶贫"与"教育信息化"以及二者的结合。教育部2018年确定了新一周期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创新平台的建设,由多所高校为代表的七家单位对口支援"三区三州"深度贫... 近几年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特别重视"教育扶贫"与"教育信息化"以及二者的结合。教育部2018年确定了新一周期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创新平台的建设,由多所高校为代表的七家单位对口支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该研究即以华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西藏林芝地区为例,以创新当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机制为目标,将实践与研究紧密整合在一起,协同互促,系统扎实地推进当地的教育信息化。项目采用设计研究方法,从精准的需求分析开始,确立了帮扶指导理念,规划了实施路径,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通过多次迭代循环,不断贴合当地实际情况与需求,构建出了一套适用于"三区三州"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理念层、方法层和实践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创新平台 教育帮扶 设计研究 三区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福荫 黄慕雄 +2 位作者 胡小勇 张学波 吴鹏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面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面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政策要求,面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不匹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培训实践体系未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要求脱节的问题,培养机制未能很好融合校内外资源和创新力量、协同创新培养本专业人才的问题,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从2015年起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协同培养”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迭代构建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融合”培养模式:“五结合”高水平课程体系、“四位一体”培训实践体系、“六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同类型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推动与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技术应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述评 被引量:51
8
作者 柯清超 陈蕾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5-39,共5页
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展示了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在新时期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发展观念上,由微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改革阶段进入系统性... 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展示了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在新时期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发展观念上,由微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改革阶段进入系统性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发展阶段,从教育观念、课程教学、学校结构、政策等角度多方面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在技术应用上,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的重构,推动教育资源与教育大数据的汇聚与整合;在资源建设上,由重视支持教师教学的资源建设转向重视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建设;在教学模式上,技术推动学校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深度融合 学习终端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实施策略探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加军 舒波 +1 位作者 雷代勇 徐晓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7,共6页
近年来,有关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模式的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但一些研究并未指出其问题的关键。要建立有效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与模式,首先要把握现状及其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切的解决对策,这样... 近年来,有关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与模式的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但一些研究并未指出其问题的关键。要建立有效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与模式,首先要把握现状及其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切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药到病除。该文首先对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做了文献综述,从现存问题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接着对当前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培养策略与模式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开展"做中学",以达到提高教育技术能力之目的,并探讨了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培养模式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秀梅 张学波 +1 位作者 杨青 谢淑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
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系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问卷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广东省云浮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为云浮市政府制定《云浮市"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系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问卷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广东省云浮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为云浮市政府制定《云浮市"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政策依据。借助SPSS软件和Nvivo软件,本研究分别从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师拥有信息化设备及教学应用能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需求、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感受、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建议、教学点的总体情况等六个方面对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呈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总结了六个方面的问题:学校硬件设备设施支持服务是首要问题;教师对信息技术态度积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需求迫切;资源平台建设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三大问题;教学点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信息化投入较少,缺少示范创新应用;治理体系有待优化,缺乏统筹协调和改革创新。由此,文章提炼出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型,并在此框架下提出四点政策建议:完善政府治理机制;加强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云浮市 发展路径 教师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硬件环境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融入基础教育:助内卷抑或提新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小勇 刘雪旎 +2 位作者 陈丽诗 刘颜帆 刘晓红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深刻影响基础教育的育人图景。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人工智能的融入既可能推动教育新质发展,也可能助推教育内卷,呈双重效应。本研究首先溯源教育内卷成因,指出人工智能可能通过扩大教育内卷传...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深刻影响基础教育的育人图景。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人工智能的融入既可能推动教育新质发展,也可能助推教育内卷,呈双重效应。本研究首先溯源教育内卷成因,指出人工智能可能通过扩大教育内卷传播场域、强化资源分配不均、加剧教育评价异化和深化替代效应等助推基础教育内卷;其次,剖析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特征,包括指向全面发展与高阶能力的培养目标、优质均衡与跨学科的课程资源、人机协同与终身性的育人方式、素养导向与公平的教育评价、开放灵活的空间环境以及安全智能的服务管理,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意蕴;最后,提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破解教育内卷和促进教育提新质的策略建议,以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育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 教育内卷 新质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被引量:106
12
作者 郑云翔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6-132,共7页
信息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进度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促使学生个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非常符... 信息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进度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促使学生个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非常符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文在文献梳理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四个支撑作用,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三种典型方式,希望能有效推动高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同行专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大学生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徐福荫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8-32,共5页
人类已经步入 2 1世纪的信息时代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也正在进入运用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进行整合和优化、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影响并研究探索其规律 ,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 人类已经步入 2 1世纪的信息时代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也正在进入运用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进行整合和优化、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影响并研究探索其规律 ,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框架和专业体系 ,是摆在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提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适应学科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 ,并构建能体现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新课程体系 ,对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育技术与教育学技术学科专业、国内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规范、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等方面 ,研究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进程 教育技术学 专业建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刘繁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延伸移动数据方式,构建信息互动与协同教育资源整合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网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 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延伸移动数据方式,构建信息互动与协同教育资源整合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网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平台(网站)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协同教育 家校互联系统 平台(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及其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倩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15,共5页
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是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与美国联邦教师培训和评鉴委员会、联邦教育部等教育组织和机构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能有效使用技术的学生而联合制定的指导性标准。它还提供了与标准类别相联系的K-12教育四个年级段... 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是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与美国联邦教师培训和评鉴委员会、联邦教育部等教育组织和机构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能有效使用技术的学生而联合制定的指导性标准。它还提供了与标准类别相联系的K-12教育四个年级段的有技术素养学生的行为表现指标,以及帮助教师将技术的使用贯穿于课程教学中的个案。这些对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教育技术学生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 教师培训 中小学 评价标难 实施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一级中学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文祥 黎雪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80,共6页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在各中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广东省一级中学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广东省一级中学教育技术的应用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在各中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广东省一级中学作为省级重点中学,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广东省一级中学教育技术的应用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能促进广东省一级中学教育技术应用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应用现状 教师培训 资源库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中数字化何以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被引量:5
17
作者 柯清超 黄灿 +1 位作者 米桥伟 李伏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教育发展既体现出规模宏大、发展迅猛、制度优越的相对优势,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亟需在全面教育公平、高水平育人质量、卓越创新能力...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教育发展既体现出规模宏大、发展迅猛、制度优越的相对优势,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亟需在全面教育公平、高水平育人质量、卓越创新能力与一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塑造新的优势。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数字技术通过与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所关切的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结构、教育创新四大核心任务的实现。而且数字技术也能充分发挥其放大效应、叠加效应、倍增效应和溢出效应,持续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未来我国应在教育数字化领域加大供给侧投入,重点聚焦国家智慧教育大平台、教育专用大模型和教育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创新应用,以大平台提升教育服务供给适配性,以大模型支撑规模化因材施教,以大数据推动教育治理智能化,以深化数字教育合作构建国际竞争力,由此全面塑造我国教育发展的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数字化 教育新优势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治理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与信息·信息技术——四论“信息化教育”兼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运林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本文的目的是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首先分析了教育与信息的关系:教育是从事物和媒体中获取信息,经思维加工,成为人类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其次,分析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教育要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要培... 本文的目的是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首先分析了教育与信息的关系:教育是从事物和媒体中获取信息,经思维加工,成为人类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其次,分析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教育要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教育变革。最后,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尤其对教育信息化理论建设的影响,以及对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信息技术 教育发展 革命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模式探究——以广东省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调研为例 被引量:45
19
作者 彭雪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8-146,共9页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数字教材是一种优质、系统、科学的数字化媒体化的数字教育资源,其规模化的应用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数字教材是一种优质、系统、科学的数字化媒体化的数字教育资源,其规模化的应用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应用的一种有效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数字教材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支持,目前试点多在发达地区,对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地区还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本文以广东省作为研究对象,调研了全省590所学校中小学,全面覆盖了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对校内外基础设施条件、数字教材认同度、教学主体的应用需求以及运营保障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调研,对照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差异,对数字资源的规模化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以广东省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研究我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模式提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数字教材 规模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走进信息化教育——五论信息化教育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运林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1,共7页
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历史发展历程来看,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在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播音、电影、电视、计算机技术等)。进入信息时代,主要的现代信息技术是电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运用这些技术所做的事业,就是... 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历史发展历程来看,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在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播音、电影、电视、计算机技术等)。进入信息时代,主要的现代信息技术是电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运用这些技术所做的事业,就是当前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在教育中运用这些技术所做的学问,就是信息化教育学。在信息时代,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必然,也必须走进信息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学科 发展 信息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