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审批和选用制度——以黑森州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周丽华 胡劲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5-78,共4页
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人们不仅将目光投向教科书的编写,认为它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也对教科书的组织和管理进行反思,希望从制度上保证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效能。德... 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人们不仅将目光投向教科书的编写,认为它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也对教科书的组织和管理进行反思,希望从制度上保证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效能。德国是“国家管理教育”模式的代表,在基本框架上与我国的教育管理模式有许多共同点。研究德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中小学 教科书 审批制度 选用制度 课程实施 黑森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以优秀教师标准重设教育硕士课程 被引量:6
2
作者 袁锐锷 易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8-61,共4页
美国全国教学专业委员会(NBPTS)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与程序来认定美国的优秀教师,成为重新设计教育硕士课程的指导框架。美国许多大学根据NBPTS的标准重设了教育硕士的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美国 大学 优秀教师标准 “全国教学专业委员会” 教育硕士课程 NBP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学城”:概念规划与概念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柯森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关键词 “大学城” 中国 概念规划 概念设计 高等教育 组织方式 运作方式 社区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英国大学课程改革与启示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彩燕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通过对英国著名大学的案例研究,发现英国大学课程改革呈现以下特点:课程设置注重层次性与逻辑联系;课程设置与生涯发展、就业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实施空间广阔;重视发挥生活、活动课程的作用。英国大学课程改革的优势在... 通过对英国著名大学的案例研究,发现英国大学课程改革呈现以下特点:课程设置注重层次性与逻辑联系;课程设置与生涯发展、就业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实施空间广阔;重视发挥生活、活动课程的作用。英国大学课程改革的优势在于以大视野促进大发展。这启发我们:一是转变课程观;二是系统规划各类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三是通过各种形式,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发展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大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走向多校园和巨型化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柯森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多校园 巨型化 办学目标 办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英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吴结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2001年第2期58-61,共4页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矛盾。本文道德简介英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演变历程,指出英国在处理这对矛盾关系上最大的经验是创建了一套缓冲机制,使其既体现政府的意见,又反映出大学的要求;接着对英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发展作出因素分...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矛盾。本文道德简介英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演变历程,指出英国在处理这对矛盾关系上最大的经验是创建了一套缓冲机制,使其既体现政府的意见,又反映出大学的要求;接着对英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发展作出因素分析。最后把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视为一个关系网络进行分析思考,试图揭示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关系网络 演变历程 英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被引量:1379
7
作者 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赫伯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94,共9页
讨论了Hu和Bentler(1998,1999)推荐的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 7个拟合指数准则 ,对这 7个指数的历史、特点和表现做了比较详细的述评。指出了他们基于这 7个指数的单指数准则和 2 -指数准则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超低显著性水平下的卡方准则 ,... 讨论了Hu和Bentler(1998,1999)推荐的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 7个拟合指数准则 ,对这 7个指数的历史、特点和表现做了比较详细的述评。指出了他们基于这 7个指数的单指数准则和 2 -指数准则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超低显著性水平下的卡方准则 ,并部分重复他们的模拟例子 ,将卡方准则与这 7个指数准则比较 ,结果说明新的卡方准则优于其中的 6个 ,与另一个相当。最后简要说明了应当如何检视拟合指数进行模型检验和模型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 模型检验 拟合指数 临界值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83
8
作者 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赫伯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3-599,共7页
简要回顾了分析显变量交互效应的常用方法。详细讨论了目前分析潜变量交互效应的主要方法,包括用潜变量的因子得分做回归分析、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入乘积项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两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比较和评价了这些方... 简要回顾了分析显变量交互效应的常用方法。详细讨论了目前分析潜变量交互效应的主要方法,包括用潜变量的因子得分做回归分析、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入乘积项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两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比较和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归纳了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的研究趋势,并介绍了新近进展(包括LMS方法和GAPI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 回归分析 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两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测试报告 被引量:71
9
作者 田丽丽 刘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建立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MSLSS) 的中文版.并测试其信、效度。方法:793名中学生完成了MSLSS,计算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总分与各因子间的相关系... 目的:建立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MSLSS) 的中文版.并测试其信、效度。方法:793名中学生完成了MSLSS,计算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总分与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MSLSS 中文版的Cronbach's a 系数为0.90; 重测信度为0.86;总分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71~0.80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36~0.57之间;条目对因子的标准负荷系数在0.35~0.89之间,5个潜变量在上一级潜变量的标准负荷系数介于0.55~0.74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指标:x^2、x^2/df、NFI、CFI、TLI、RMSEA 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结论:MSLSS 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我国也是一种较好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量表 学生生活 中文版 测试报告 多维 验证性因子分析 内部一致性信度 初步 相关系数 重测信度 心理测量学 生活满意度 Life 测评工具 潜变量 X^2 中学生 NFI CFI 青少年 效度 负荷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 被引量:58
10
作者 刘朝晖 扈中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8,共6页
从事实的角度看,“应试”仅仅是一个中性词,它既不必然是贬义的,也不必然是褒义的。但“应试教育”与“应试”不能混同。“应试教育”并不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应试”的“事实”,而是因为有其特定的“价值”,故“应试教育”在根本... 从事实的角度看,“应试”仅仅是一个中性词,它既不必然是贬义的,也不必然是褒义的。但“应试教育”与“应试”不能混同。“应试教育”并不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应试”的“事实”,而是因为有其特定的“价值”,故“应试教育”在根本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从价值判断的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贬义性概念。同理,对与之对应的“素质教育”的概念亦当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概念的把握方式以及怎样理解“对立”的内涵,是认识两种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试 应试教育 素质 素质教育 中性 价值 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 被引量:56
11
作者 扈中平 刘朝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53,共8页
本文认为,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难以走出困境,就德育工作自身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存在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中,而在于我们对道德内涵认识的错位。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公平是调节人与人关系最基本的准则。但长期以来,我... 本文认为,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难以走出困境,就德育工作自身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存在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中,而在于我们对道德内涵认识的错位。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公平是调节人与人关系最基本的准则。但长期以来,我们却把“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等视为道德的核心,而且往往是无条件的和不加前提的。这种道德价值观常常使“君子”吃亏,“小人”得利,不利于公平、公正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多年来,为什么我们的道德教育难以深入人心?我们所宣扬的道德标准为什么难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此。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合理利己的合理性。我们认为,我国道德教育应该确立两点认识: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二是,道德教育必须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中国 公平 利己主义 道德价值观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人学论纲 被引量:68
12
作者 扈中平 蔡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共9页
人学不应被理解为哲学的一种形态或一个分支,而应被理解为以一种自觉的方式表达人文世界观的方法论和信念。我们正是在此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去透视与把握教育人学世界观的树立:其一为人的存在与教育,其二为教育与人的生成。进而,从教育... 人学不应被理解为哲学的一种形态或一个分支,而应被理解为以一种自觉的方式表达人文世界观的方法论和信念。我们正是在此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去透视与把握教育人学世界观的树立:其一为人的存在与教育,其二为教育与人的生成。进而,从教育人学世界观的角度反观“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及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学 自我意识 教育观念 社会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智力论与课程评价 被引量:42
13
作者 黄黎明 胡中锋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8,共4页
课程评价总是基于一定的智力观。在传统智力观中,课程评价就是通过学业或者学科考试分数这一认知性指标作为学生学业优劣评价标准,导致“应试化”;在多元智力的视界中,智力是人的一种功能外显形式,是多元的,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 课程评价总是基于一定的智力观。在传统智力观中,课程评价就是通过学业或者学科考试分数这一认知性指标作为学生学业优劣评价标准,导致“应试化”;在多元智力的视界中,智力是人的一种功能外显形式,是多元的,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都是可育之才。课程评价具有新的意义:评价标准具有多无性;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依据来源是活动;核心是“全人观”;方法宜用档案袋和活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力论 课程评价 评价标准 问题情境 档案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档案袋评价之反思 被引量:47
14
作者 胡中锋 李群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40,共7页
档案袋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实体层面的;二是哲学层面的。档案袋有五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适合于不同的目的。档案袋评价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理论,而且满足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但是。档案袋评价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 档案袋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实体层面的;二是哲学层面的。档案袋有五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适合于不同的目的。档案袋评价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理论,而且满足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但是。档案袋评价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多种评价方法的整合才是我国课程评价的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类型 困境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模型的实质:命题符号与知觉符号之争 被引量:14
15
作者 伍丽梅 莫雷 王瑞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9-487,共9页
阅读理解中情境模型的建构是当今阅读研究的热点。传统命题符号理论认为情境模型是组相关命题,是非模式符号系统;随着知识表征理论的发展,知觉符号理论认为情境模型的建构包括模式符号系统,即含有知觉符号。文章对比了两种理论对情境模... 阅读理解中情境模型的建构是当今阅读研究的热点。传统命题符号理论认为情境模型是组相关命题,是非模式符号系统;随着知识表征理论的发展,知觉符号理论认为情境模型的建构包括模式符号系统,即含有知觉符号。文章对比了两种理论对情境模型的不同解释,并介绍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最后对未来验证两种理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模型 命题符号理论 知觉符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期书面语言习得对后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莫雷 陈新葵 +1 位作者 张金桥 徐艳萍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2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书面语言习得对其后续发展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从认识角度探讨了早期的识字阅读教育对后期语文学习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影响。实验3-5则从自信心、学习兴趣这两个非智力因素上对之做了进一步的探究。结果表明,幼儿书... 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书面语言习得对其后续发展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从认识角度探讨了早期的识字阅读教育对后期语文学习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影响。实验3-5则从自信心、学习兴趣这两个非智力因素上对之做了进一步的探究。结果表明,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书面语言习得 后续发展 识字阅读教育 后期语文学习 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 非智力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智力观及其对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8
17
作者 胡中锋 刘学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26,共5页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智力观的弊端日益明显,新的智力观应运而生。现代智力观中以多元智力观、成功智力理论和情绪智力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些现代智力观,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应民为我国当前教育课程改...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智力观的弊端日益明显,新的智力观应运而生。现代智力观中以多元智力观、成功智力理论和情绪智力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些现代智力观,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应民为我国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要对立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正确的评价观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要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智力培养可以培养情绪智力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观 多元智力 成功智力 情绪智力 课程改革 课程结构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性别角色分析——基于1998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结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朝晖 周桂香 阳晴晴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30,共5页
语文教材从图片到内容涉及的性别问题,对于学生建立一定的性别观和形成客观认识女性的态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虽然教材在性别问题方面已有重大改观,但仍需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丰富教科书中女性的角色;第二,完善... 语文教材从图片到内容涉及的性别问题,对于学生建立一定的性别观和形成客观认识女性的态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虽然教材在性别问题方面已有重大改观,但仍需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丰富教科书中女性的角色;第二,完善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第三,在图片的处理上应该增加女性角色的数量,直观地、全方位地展现女性的外在关和内在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性别角色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旺 田丽丽 Rich Gilman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9-32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采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对872名中、美两国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中国中学生的朋友、学校和一般生活满意度高于美国中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中国7、8、... 目的: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采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对872名中、美两国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中国中学生的朋友、学校和一般生活满意度高于美国中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中国7、8、9三个年级学生的学校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均高于美国同年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3)美国男生生活环境的满意度高于中国男生,中国男生的自我满意度高于美国男生,美国女生的自我满意度高于中国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4)中、美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都在各自国家内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年级差异,均表现为7年级学生在存在差异维度上的满意度高于本国其他年级的学生;(5)中、美中学生的生活满意都在各自国家内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性别差异,两国均表现为女生在存在差异维度上的满意度高于本国男生。结论:中美两国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中学生 跨文化研究 中美 社会文化背景 满意度量表 统计学 显著性 比较分析 学生生活 生活环境 年级差异 性别差异 中国 美国 男生 女生 青少年 学校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价:矛盾与分析——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观照下 被引量:45
20
作者 胡中锋 董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0,共5页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几对矛盾,即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与操作程序的矛盾,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矛盾,以及评价方法的“西化”与本土化的矛盾。独断地宣称一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无益于评价改革;简单地复制西方国家...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几对矛盾,即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与操作程序的矛盾,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矛盾,以及评价方法的“西化”与本土化的矛盾。独断地宣称一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无益于评价改革;简单地复制西方国家的评价方法,特剐是某些国外已淘汰的方法,对评价理论的创新不利;以特定情境为基础的、冷静的教育评价研究,具有长久的、普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量化评价 质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