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两系列三水平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心理学创新型研究与应用人才 被引量:7
1
作者 莫雷 张卫 +1 位作者 王瑞明 刘学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7,160,共5页
针对当前国内心理学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问题,以原创性的学习双机制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构建两系列三水平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心理学创新型研究与应用人才"的整体思路。其中"两系列"分别指研究技能训练系列和应用技能训... 针对当前国内心理学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问题,以原创性的学习双机制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构建两系列三水平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心理学创新型研究与应用人才"的整体思路。其中"两系列"分别指研究技能训练系列和应用技能训练系列;"三水平"是指无论研究能力的训练还是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目标都应明确为三个逐步递进的层次,即基本技能层次、综合能力层次和创新能力层次。根据这一思路通过实验教学的系列改革培养能更好胜任当前心理学职业工作的创新型研究与应用人才,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关系模型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桃 张敏强 +2 位作者 王小婷 黄兆锋 焦璨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0-528,共9页
社会关系模型(SRM)将个体在双方关系中的行为和人际知觉的变异分解为个体和关系两个层次,适用于研究行为和社会知觉的复杂性和多重性问题,弥补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缺乏生态效度的缺陷。SRM的研究设计包括循环设计和区组设计,多种数据分析... 社会关系模型(SRM)将个体在双方关系中的行为和人际知觉的变异分解为个体和关系两个层次,适用于研究行为和社会知觉的复杂性和多重性问题,弥补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缺乏生态效度的缺陷。SRM的研究设计包括循环设计和区组设计,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及相应软件可供研究者在处理成对互动关系数据时选择,SRM在心理学各分支领域有各自的应用特点、优点及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拓展SRM区组设计的应用、参数估计方法的进一步比较以及向多变量SRM分析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模型 成对互动关系 人际互动 社会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燕贞 苏萍 +1 位作者 叶苑秀 甄霜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1,共6页
以87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非适应性认知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非适应性认知显著中介性别、父母专制教养、教师支持、冲动性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2)性别、父... 以87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非适应性认知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非适应性认知显著中介性别、父母专制教养、教师支持、冲动性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2)性别、父母专制教养、同伴侵害和教育未来取向对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3)年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亲子关系、婚姻冲突、同学支持、越轨同伴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非适应性认知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间接效应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游戏成瘾 非适应性认知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卫 胡谏萍 +2 位作者 甄霜菊 曾毅茵 张燕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3,163,共6页
网络游戏成瘾所引发的个体及社会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开发了网络游戏成瘾的测量工具,并对游戏成瘾的心理与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及判断标准仍... 网络游戏成瘾所引发的个体及社会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开发了网络游戏成瘾的测量工具,并对游戏成瘾的心理与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及判断标准仍不清晰,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和神经实质,揭示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为网络游戏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心理机制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代际传递:心理需求满足与心理资本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喻承甫 王华华 +2 位作者 郑圆皓 王立昆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9,206,共10页
采用问卷法对25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父母国家认同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心理需求满足和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父母国家认同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显著正相关;心理需求满足可显著中介父母国家认同与大学... 采用问卷法对25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父母国家认同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心理需求满足和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父母国家认同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显著正相关;心理需求满足可显著中介父母国家认同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系,即父母国家认同可增进大学生心理需求满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这一中介路径受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节,即父母国家认同通过增加心理需求的满足进而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间接效应,在高心理资本大学生中显著强于低心理资本大学生。这些结果表明,心理需求满足是父母国家认同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中介过程,而高心理资本有利于促进国家认同的代际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认同 代际传递 心理需求满足 心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早期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企图的预测研究
6
作者 喻承甫 倪星灿 +1 位作者 廖晓妍 王华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5,共13页
调查研究表明,早期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企图流行率高,危害严重。然而,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企图的传统识别方法准确度不高。机器学习方法有助于显著提升预测准确性。采用问卷法对56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两次追踪调查。采用... 调查研究表明,早期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企图流行率高,危害严重。然而,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企图的传统识别方法准确度不高。机器学习方法有助于显著提升预测准确性。采用问卷法对56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两次追踪调查。采用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LightGBM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并选取最优模型进一步进行SHAP解释性分析。研究发现,LightGBM模型对于预测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具有最佳性能。此外,SHAP解释性分析表明,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的关键预测因素存在差异。具体而言,早期青少年自杀意念最关键的前十个预测因素依次为父母体罚、焦虑抑郁、父母心理控制、未来受教育取向、自杀意念史、父母行为控制、学校参与、性别、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和社区物理环境,而自杀企图最关键的前十个预测因素依次为父母行为控制、父母心理控制、父母体罚、未来受教育取向、焦虑抑郁、学业自我效能感、性别、冲动控制、网络游戏成瘾和学业成绩。本研究发现有助于为预防和干预早期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企图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青少年 自杀意念 自杀企图 机器学习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20年国内心理统计方法研究回顾 被引量:25
7
作者 温忠麟 方杰 +3 位作者 沈嘉琦 谭倚天 李定欣 马益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31-1344,共14页
新世纪头20年,国内心理学11本专业期刊一共发表了213篇统计方法研究论文。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类(按论文篇数排序):结构方程模型、测验信度、中介效应、效应量与检验力、纵向研究、调节效应、探索性因子分析、潜在类别模型、共同方... 新世纪头20年,国内心理学11本专业期刊一共发表了213篇统计方法研究论文。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类(按论文篇数排序):结构方程模型、测验信度、中介效应、效应量与检验力、纵向研究、调节效应、探索性因子分析、潜在类别模型、共同方法偏差和多层线性模型。对各类做了简单的回顾与梳理。结果发现,国内心理统计方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增加,研究热点在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但综述类论文比例较大,原创性研究论文比例有待提高,研究力量也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统计 文献计量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研究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叶素静 唐文清 +1 位作者 张敏强 曹魏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85-1994,共10页
追踪研究中普遍存在缺失数据,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影响统计推断的精度及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首先,阐述缺失机制及判断方法,比较追踪研究中主要的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特点、及实际应用中的缺失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软件实现。其次,对国内心... 追踪研究中普遍存在缺失数据,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影响统计推断的精度及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首先,阐述缺失机制及判断方法,比较追踪研究中主要的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特点、及实际应用中的缺失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软件实现。其次,对国内心理学中92篇追踪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有59篇(64.13%)报告不同程度缺失,其中仅39篇报告了处理方法且均为删除法。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现有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应用研究中缺失数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研究 缺失数据 缺失机制 缺失数据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不同时间进程下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征 被引量:93
9
作者 苏斌原 叶苑秀 +1 位作者 张卫 林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94,共16页
为了解民众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征和时间进程特点,对2020年1月29日—3月3日5周间6278名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求助者采用心理健康症状量表(SCL-90)进行了在线评估。疫情期间民众心理症状的各因子均分和阳性症状检出率... 为了解民众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征和时间进程特点,对2020年1月29日—3月3日5周间6278名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求助者采用心理健康症状量表(SCL-90)进行了在线评估。疫情期间民众心理症状的各因子均分和阳性症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疫情期的参照水平;女性、所在社区有人感染、自身有疑似症状等群体的心理症状均值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群体。5周时间里SCL-90各因子均值降低了3%—6%,每周的时间进程在心理症状减轻变化中起1%—3%的解释作用。SCL-90的9个因子各自的均值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焦虑症状减轻最多,时间进程在焦虑反应减轻变化中起3%的解释作用,属中效应;敌对情绪变化最少,时间进程在敌对情绪减轻变化中起1%的解释作用,属小效应;抑郁、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在各阶段均表现较突出。疫情期间民众心理反应可能经历恐慌期、防御期、适应期和恢复期。恐慌期的突出心理症状是直接由疫情引起的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防御期的主要心理症状是由居家隔离等现实压力引起的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心理症状 SCL-90 时间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心理需求满足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建平 喻承甫 +1 位作者 甄霜菊 曾姝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9,共10页
同伴侵害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重要风险预测因素,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采用问卷法对1347名初中生进行研究,考察心理需求满足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 同伴侵害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重要风险预测因素,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采用问卷法对1347名初中生进行研究,考察心理需求满足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亲子关系、感觉寻求等之后,心理需求满足可显著中介同伴侵害与青少年身体、关系攻击的关系;(2)意向性自我调节可显著调节中介过程“同伴侵害→心理需求满足→青少年言语、身体和关系攻击”;具体而言,同伴侵害可削弱高意向性自我调节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满足,进而增加其言语、身体和关系攻击,然而,这些中介效应在低意向性自我调节青少年中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同伴侵害 攻击行为 心理需求满足 意向性自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体罚、心理需求满足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喻承甫 李婷婷 +1 位作者 林霜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75,190,共6页
采用问卷法对3 13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心理需求满足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亲子关系在这一中介路径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父母体罚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攻击行为;(2)心理需求... 采用问卷法对3 13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心理需求满足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亲子关系在这一中介路径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父母体罚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攻击行为;(2)心理需求满足显著中介父母体罚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风险效应;(3)亲子关系对间接路径"父母体罚→心理需求满足→攻击行为"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即相较于低亲子关系青少年而言,这一间接效应在高亲子关系青少年中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父母体罚 心理需求满足 亲子关系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大学生的颜色词联想研究——兼与中国大学生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喜珊 张积家 +2 位作者 张琳 盐见邦雄 郑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以191名日本大学生为被试,用6个基本颜色词研究了日本大学生的颜色词联想。结果表明,日本大学生的颜色联想词分为正价和负价两种类型,包括感觉、情绪、人格特质3个维度。日本大学生对基本颜色词的具象联想、感觉和情绪维度的词汇多于中... 以191名日本大学生为被试,用6个基本颜色词研究了日本大学生的颜色词联想。结果表明,日本大学生的颜色联想词分为正价和负价两种类型,包括感觉、情绪、人格特质3个维度。日本大学生对基本颜色词的具象联想、感觉和情绪维度的词汇多于中国大学生,人格维度的词汇远少于中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对红、紫表现出更多和更丰富的积极联想,对黄色的正负价联想词均多于日本大学生。日本大学生对白表现出更多的正价联想,对粉红和紫表现出更多与性有关的联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词 联想 日本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韦臻 王若彤 +3 位作者 胡燕 阮中强 何婷昕 周子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为了探究在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群体的心理应激反应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以及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以线上问卷的形式,采用心理应激反应筛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情绪管理能力量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为了探究在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群体的心理应激反应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以及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以线上问卷的形式,采用心理应激反应筛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情绪管理能力量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功能评估工具,在疫情期间对国内195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在心理应激反应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情绪管理能力的调节:情绪管理能力越强,消极应对方式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弱.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反应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存在着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消极应对方式是其中的中介变量,情绪管理能力是其中的调节变量,后者能够降低前者对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心理应激反应 应对方式 情绪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追踪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
14
作者 方杰 温忠麟 +1 位作者 董育铭 王晓洁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28,共12页
随着密集追踪数据在社科领域的广泛运用,如何对密集追踪数据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注意。如果还是按通常追踪数据一样对待,采用多水平模型和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则既忽略了变量之间的先后顺序,也无法探究... 随着密集追踪数据在社科领域的广泛运用,如何对密集追踪数据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注意。如果还是按通常追踪数据一样对待,采用多水平模型和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则既忽略了变量之间的先后顺序,也无法探究变量之间动态变化的关联。本文以1-1-1密集追踪中介模型为例,详述了基于多水平自回归模型(MAM)及其变式(残差MAM)、动态结构方程模型(DSEM)及其变式(残差DSEM、交叉分类的DSEM)的密集追踪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并总结出一个分析流程。用示例演示如何进行密集追踪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Mplus和R程序。最后讨论了密集追踪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的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追踪数据 中介效应 多水平自回归模型 动态结构方程模型 去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敏睿 李丹 +1 位作者 何美慧 高瑞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4-1051,共8页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口学、慢性疾病、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思维等变量纳入考量,聚焦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接受中医儿科治疗。方法2023年7—9月,使用自搭建的DiggMind在线心理测评平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广东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对717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户籍、患慢性疾病),采用6级Likert量表(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自身情况”)测量UTAUT模型的6个维度及3个影响因素变量(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和科学思维)。使用路径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6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4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药疗法 调查和问卷 卫生服务管理 技术接受整合模型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追踪设计的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文清 张敏强 +2 位作者 黄宪 张嘉志 王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加速追踪设计(ALD)是一种选择相邻多个群组同时进行短期追踪研究,获得在测量上有重叠的多个群组追踪数据,对多个群组数据进行合并建构一条在时间跨度上较长的发展趋势或增长曲线的方法。ALD结合真追踪和横断设计的特征,既保持真追踪设... 加速追踪设计(ALD)是一种选择相邻多个群组同时进行短期追踪研究,获得在测量上有重叠的多个群组追踪数据,对多个群组数据进行合并建构一条在时间跨度上较长的发展趋势或增长曲线的方法。ALD结合真追踪和横断设计的特征,既保持真追踪设计的大部分优点,克服真追踪研究中由于重测效应和被试缺失导致的问题,又尝试分离年龄、群组和历史时间效应,在发展心理研究有重要应用。已有研究探讨ALD的数据分析方法、ALD的有效性及设计特征。未来研究应关注拓展设计条件下ALD的适应性,探索非线性假设或群组效应显著时的数据分析方法和ALD中缺失数据处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研究 加速追踪设计 数据分析方法 设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谏萍 严正 +1 位作者 喻承甫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60,163,共7页
网络成瘾是一种世界性的心理行为问题,中美比较对于揭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率明显高于美国青少年;这一差异部分缘于中美两国研究者所采用的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以及诊断... 网络成瘾是一种世界性的心理行为问题,中美比较对于揭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率明显高于美国青少年;这一差异部分缘于中美两国研究者所采用的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以及诊断标准不一致,而更多的可能是中美鲜明而独特的文化差异所致,这些文化差异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影响、上网地点以及法律监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成瘾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对青少年学校参与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一年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甄霜菊 喻承甫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0,192,共8页
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和问卷法对236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年的追踪研究,在自然情境下考察个体喜欢的同伴对青少年学校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个体的初始学校参与水平/学业自我... 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和问卷法对236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年的追踪研究,在自然情境下考察个体喜欢的同伴对青少年学校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个体的初始学校参与水平/学业自我效能及学业成绩的调节。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后:(1)喜欢同伴的行为参与对个体T2行为参与的影响受到个体T1学业成绩的调节;(2)喜欢同伴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对个体T2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没有影响;(3)喜欢同伴的学业自我效能对个体T2学业效能的影响受到个体T1学业成绩和学业效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同伴影响 学校参与 学业自我效能 学业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甄霜菊 谢晓东 +1 位作者 胡丽萍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3,160,共7页
采用空间线索任务,以身体攻击图片和表情图片两类实验材料,对暴力游戏玩家的注意偏向机制及其时间进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玩家对于他们所熟悉的身体攻击图片,在线索仅呈现100 ms时即产生对攻... 采用空间线索任务,以身体攻击图片和表情图片两类实验材料,对暴力游戏玩家的注意偏向机制及其时间进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玩家对于他们所熟悉的身体攻击图片,在线索仅呈现100 ms时即产生对攻击信息的注意警觉,在500 ms时该注意偏向消失;对于表情图片,暴力游戏玩家在线索呈现500 ms时表现出对负性表情和愉快表情的注意回避,在1 250 ms时注意回避消失。从而表明,暴力游戏经验与个体对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的改变有关,且这种改变依赖于刺激内容及加工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游戏 注意偏向 注意警觉 注意解脱 注意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双语者部件搜索任务中非目标语言加工的ERP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际 王瑞明 +2 位作者 范梦 李利 陈丽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607-611,共5页
采用ERP技术探讨中英双语者在部件搜索任务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情况。被试为某师范大学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16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实验结果发现,中文作为非目标语言时出现了词频效应,表现在非目标语言中文的高低频词在P2波幅上出现显著差异... 采用ERP技术探讨中英双语者在部件搜索任务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情况。被试为某师范大学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16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实验结果发现,中文作为非目标语言时出现了词频效应,表现在非目标语言中文的高低频词在P2波幅上出现显著差异,说明非目标语言中文能自动激活;而当英文作为非目标语言时在波幅上没有发现任何词频效应,说明非目标语言英文不能自动激活。总的结果表明部件搜索任务中双语者的非目标语言会自动激活,但这种激活会受到语言熟练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 非目标语言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