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构建两系列三水平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心理学创新型研究与应用人才 |
莫雷
张卫
王瑞明
刘学兰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2
|
社会关系模型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 |
徐桃
张敏强
王小婷
黄兆锋
焦璨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3
|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 |
张燕贞
苏萍
叶苑秀
甄霜菊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3
|
|
|
4
|
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研究 |
张卫
胡谏萍
甄霜菊
曾毅茵
张燕贞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
5
|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代际传递:心理需求满足与心理资本的作用 |
喻承甫
王华华
郑圆皓
王立昆
张卫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6
|
基于机器学习的早期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企图的预测研究 |
喻承甫
倪星灿
廖晓妍
王华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新世纪20年国内心理统计方法研究回顾 |
温忠麟
方杰
沈嘉琦
谭倚天
李定欣
马益铭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5
|
|
|
8
|
追踪研究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现状分析 |
叶素静
唐文清
张敏强
曹魏聪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
9
|
新冠肺炎疫情不同时间进程下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征 |
苏斌原
叶苑秀
张卫
林玛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3
|
|
|
10
|
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心理需求满足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作用 |
王建平
喻承甫
甄霜菊
曾姝倩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
11
|
父母体罚、心理需求满足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 |
喻承甫
李婷婷
林霜
张卫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5
|
|
|
12
|
日本大学生的颜色词联想研究——兼与中国大学生比较 |
黄喜珊
张积家
张琳
盐见邦雄
郑娟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3 |
1
|
|
|
13
|
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韦臻
王若彤
胡燕
阮中强
何婷昕
周子涵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
14
|
密集追踪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 |
方杰
温忠麟
董育铭
王晓洁
|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
张敏睿
李丹
何美慧
高瑞翔
|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6
|
加速追踪设计的方法和应用 |
唐文清
张敏强
黄宪
张嘉志
王旭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17
|
中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较研究 |
胡谏萍
严正
喻承甫
张卫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
18
|
同伴对青少年学校参与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一年的追踪研究 |
甄霜菊
喻承甫
张卫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
19
|
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影响的机制研究 |
甄霜菊
谢晓东
胡丽萍
张卫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20
|
中英双语者部件搜索任务中非目标语言加工的ERP研究 |
吴际
王瑞明
范梦
李利
陈丽华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
201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