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理哲学的对象、意义和研究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尚仁 《人文杂志》 1986年第6期61-67,共7页
张尚仁同志来信,建议我刊开辟“管理学与管理哲学”专栏。我们采纳他的建议,从本期起,开辟“管理哲学”专栏,同时发表他的来信和文章。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都来关心这一专栏,支持我们办好这一专栏,促进管理学和管理哲学的发展。
关键词 管理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管理 元哲学 管理学 管理实践 研究管理 研究方法 应用学科 管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冯友兰四组形而上学命题的分析和改进——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晓平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1期53-67,197,共16页
冯友兰赞成逻辑经验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摈弃,但不赞成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摈弃。为此,他提出一种逻辑分析的和不着实际的形而上学,主要包括四组命题和相应的四个观念,即理、气、道体和大全。冯友兰开创的这一语言分析的形而上学具有重大... 冯友兰赞成逻辑经验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摈弃,但不赞成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摈弃。为此,他提出一种逻辑分析的和不着实际的形而上学,主要包括四组命题和相应的四个观念,即理、气、道体和大全。冯友兰开创的这一语言分析的形而上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但其论证尚有一些缺陷,并留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冯友兰的四组命题及其论证改进的关键措施是区分语言世界和经验世界,让理、气、道体和大全存在于语言世界,从而把仅仅涉及语言世界的形而上学与经验世界隔离开来,实现形而上学的"语言学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形而上学 逻辑经验主义 语言学转向 本体论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主义与物理主义的趋同与分异--评当代心灵哲学的走向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晓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7,共9页
功能主义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似乎与物理主义有着不解之缘,被分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与还原的物理主义。一方面,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在理论上面临两难困境,使之在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之间不可得兼;另一方面,还原的物理主义在"... 功能主义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似乎与物理主义有着不解之缘,被分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与还原的物理主义。一方面,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在理论上面临两难困境,使之在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之间不可得兼;另一方面,还原的物理主义在"中文屋"论证和"感受性问题"面前遭受挫败,同样面临严重的困境。看来,作为物理主义的功能主义已经面临绝境,摆脱物理主义窠臼的出路只能是向二元论的某种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物理主义 二元论 “中文屋”论证 图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质在关系中——关于哲学结构主义的断想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怀君 《探索(浙江)》 1986年第2期45-47,共3页
中国哲学要彻底摆脱长期以来的“左”的思想禁锢就必须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人类思想文化成果进行历史的、现状的和未来的认真研究。在当今的中国,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的考察,还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无论是“应用哲学“的出现,还... 中国哲学要彻底摆脱长期以来的“左”的思想禁锢就必须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人类思想文化成果进行历史的、现状的和未来的认真研究。在当今的中国,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的考察,还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无论是“应用哲学“的出现,还是哲学体系的建设,都确实表现了中国哲学家对当代中国哲学形式的深切关注,都应该看作是对中国哲学出路和命运的冷静探索。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应用哲学 重于关系 矛盾认识 事物的本质 当代中国哲学 矛盾分析法 现代西方哲学 哲学认识 哲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哲学》创刊十周年暨“哲学的改革与改革的哲学座谈会”文摘
5
作者 余少波 粱庆寅 +16 位作者 章海山 王致远 张江明 梁钊 袁惠民 丘挺 施为民 梁渭雄 马中柱 李锦全 李辛生 孔庆榕 兰云 叶汝贤 李恒瑞 蔡茂生 黄瑗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庆祝《现代哲学》创刊十周年之际,座谈“哲学的改革与改革的哲学”这一主题,从哲学学科的整体层面上看,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哲学的真正使命,反思哲学的应有功能,正视哲学的现实状态,寻求哲学的变革之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在庆祝《现代哲学》创刊十周年之际,座谈“哲学的改革与改革的哲学”这一主题,从哲学学科的整体层面上看,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哲学的真正使命,反思哲学的应有功能,正视哲学的现实状态,寻求哲学的变革之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服务于人类文明建设的不断进化和深化。而从哲学学科的办刊层面上看,则有助于进一步沟通编者、作者和读者的心态,坚持刊物改革的正确导向,发挥本刊所处的“天然”优势,激励同仁的崇高责任,以便把老一辈哲学家们开创的《现代哲学》办得更好,让南国这一朵哲学之花在艰难困苦、风风雨雨中常开不败,芳香永驻,并在跨越世纪的伟大历程中,无愧于良心,无愧于读者,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在庆祝《现代哲学》创刊十周年之际,座谈“哲学的改革与改革的哲学”这一主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也可能有水火不容的争议,这包括对哲学学科和本刊是否需要改革的问题在内,也包括两者如何改革的问题在内。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关键性的。为了逐步搞清楚这些问题,这一次的讨论应该说是初步的。本刊计划从1996年开始,设专栏让有兴趣的同志发表高见。但要求话不在多,在于精,在于一针见血,最好是3000字以内,稿酬从优,有请同行方家踊跃赐稿,多谢支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哲学 现代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辩证法 哲学研究 经济学 哲学改革 座谈会 哲学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开展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
6
作者 张尚仁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6期42-48,共7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指出:“‘七五’期间,要围绕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的重要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力争拿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研究发展战略,包括理论研究和地区、部门、单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指出:“‘七五’期间,要围绕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的重要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力争拿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研究发展战略,包括理论研究和地区、部门、单位的发展战略研究两个方面。为了制定具体的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对发展战略的特点、含义、内容、制订程序等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认识,以求从理论上探讨有关发展战略的几个主要问题,为制订具体的发展战略作必要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重点 战略问题 发展战略研究 深入开展 规划设计 协调发展 新技术革命 社会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是的传统,创新的精神——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哲学教授治学之道
7
作者 余少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广东省及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素有传统。建国前就有何思敬、李达先生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事"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后来又有与艾思奇先生齐名(所谓"北艾南罗")的罗克汀先生薪火相传,1960年复系之后... 广东省及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素有传统。建国前就有何思敬、李达先生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事"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后来又有与艾思奇先生齐名(所谓"北艾南罗")的罗克汀先生薪火相传,1960年复系之后,以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等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学者,逐步铸就了这个学科的辉煌。为了纪念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教授对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总结经验,推动新的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哲学学会、广东马克思主义学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2010年12月1日联合召开了"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的学术贡献与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研讨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梁庆寅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丰博士、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以及刘嵘、高齐云、叶汝贤教授的同辈学者及其他中青年学者约50人出席。这里刊发4篇有代表性的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授 高齐云 治学之道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毛泽东哲学思想 传统 求是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解放思想的哲学基础
8
作者 余少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号召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一致的;它是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法宝。邓小平在重新... 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号召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一致的;它是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法宝。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文章着重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新唯物主义与辩证方法若干原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标准 解放思想 新唯物主义 科学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哲学中的基础主义与心理主义之争--从《算术基础》到《真之追求》
9
作者 刘钰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69,共7页
在《算术基础》中,弗雷格追溯了数学表达式之不变的逻辑基础的同时,清理了带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心理主义。但心理主义并没有因此销声匿迹,反而在蒯因那里得到复兴,而且蒯因还基于自然主义的心理主义,否定了弗雷格对数学基础的探寻。本... 在《算术基础》中,弗雷格追溯了数学表达式之不变的逻辑基础的同时,清理了带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心理主义。但心理主义并没有因此销声匿迹,反而在蒯因那里得到复兴,而且蒯因还基于自然主义的心理主义,否定了弗雷格对数学基础的探寻。本文试图借由解读弗雷格和蒯因的文本,展示数学哲学中的基础主义与心理主义之争,并借由弗雷格的文本对蒯因的心理主义做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主义 心理主义 分析性 整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客体及其对管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文彦 《人文杂志》 1987年第5期10-15,共6页
管理客体主要是围绕着管理性质、作用、功能的阐释而建立的。因此,管理客体是从另一个角度把握和理解管理理论的逻辑构造和历史发展的钥匙。一方面,管理理论的建立是以其对管理客体性质的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管理理论亦随管理客... 管理客体主要是围绕着管理性质、作用、功能的阐释而建立的。因此,管理客体是从另一个角度把握和理解管理理论的逻辑构造和历史发展的钥匙。一方面,管理理论的建立是以其对管理客体性质的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管理理论亦随管理客体的发展而演进。管理客体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物”;一类是“人”;一类是“人——物(或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客体 决策人 泰罗 管理学 人——机 管理理论 “物” 工具人 经济人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哲学式的科学之路——基于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的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琴 董国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后现代"现已成为当今哲学境域中的一个文化潮流。后现代哲学中弗朗索瓦·利奥塔和理查德·罗蒂的思想是对这一现象的反映,坚持差异的利奥塔哲学,不相信元叙事,认为语言具有不可公度性,从中导出了人们之间不存在合法... "后现代"现已成为当今哲学境域中的一个文化潮流。后现代哲学中弗朗索瓦·利奥塔和理查德·罗蒂的思想是对这一现象的反映,坚持差异的利奥塔哲学,不相信元叙事,认为语言具有不可公度性,从中导出了人们之间不存在合法性认识,走向了将人归为欲望的生物机器这一令人不能苟同的歧途;罗蒂的虚无中立的哲学立场,否定了所有的共相与范畴,最终将文化逼进了只是一堆无意义的语言游戏的死胡同。由此看来,回归中道式科学哲学探索之路,对世界进行一种规范性的、可公认的描述,寻求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带我们走出歧途的希望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后现代状况》 虚无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12
作者 余少波 《现代哲学》 CSSCI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关键词 无产阶级 政党 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世界观 思想武器 中国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全文增补中
论哲学的文化本质及其功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乐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0,共3页
●哲学是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了解哲学的文化本质及功能,应把它放在文化系统中去把握。 ●哲学的文化本质是人类的一种理性的文化思想和批判活动。 ●哲学的文化功能表现为:构建文化系统的深层价值取向,引导文化系统的整合和促进... ●哲学是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了解哲学的文化本质及功能,应把它放在文化系统中去把握。 ●哲学的文化本质是人类的一种理性的文化思想和批判活动。 ●哲学的文化功能表现为:构建文化系统的深层价值取向,引导文化系统的整合和促进文化系统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系统 文化本质 哲学作为 论哲学 文化元素 文化创造活动 哲学文化 文化功能 深层价值取向 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系统控制论——从感知控制到生态伦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华夏 颜泽贤 范冬萍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02-110,共9页
本文针对深层生态伦理的理论困难提出一个解决途径,这就是在W.T.Powers感知控制论的基础上,建立我们的价值系统控制论。它解构了笛卡儿的主客二分传统教条,从系统与环境的不对称关系上重构了我们的新的价值视野,从而为深层生态文明建立... 本文针对深层生态伦理的理论困难提出一个解决途径,这就是在W.T.Powers感知控制论的基础上,建立我们的价值系统控制论。它解构了笛卡儿的主客二分传统教条,从系统与环境的不对称关系上重构了我们的新的价值视野,从而为深层生态文明建立了较好的价值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控制论 基准信号 目的性与内在价值 休谟价值问题 自然的应该 道德的应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唐奈兰对罗素和斯特劳森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晓平 赵亮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7,159,共6页
唐奈兰指出,相对于不同的语境,同一个限定摹状词的功能可以区分为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罗素和斯特劳森的摹状词理论没有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因而忽略了对摹状词用法的区分。我们基本同意唐奈兰对罗素理论的批评,但认为唐奈兰对斯特劳... 唐奈兰指出,相对于不同的语境,同一个限定摹状词的功能可以区分为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罗素和斯特劳森的摹状词理论没有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因而忽略了对摹状词用法的区分。我们基本同意唐奈兰对罗素理论的批评,但认为唐奈兰对斯特劳森理论的批评是不适当的,有严重的曲解。斯特劳森先于唐奈兰提出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的区分,并据此指出罗素理论脱离语境的缺陷。唐奈兰的理论并未超出斯特劳森的理论框架,其主要贡献在于对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及其语境作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使之与归属性用法的区别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状词 专名 语境 归属性用法 指称性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休谟的道德愉悦感及其理论定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伟玲 陈晓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7,共6页
道德愉悦感是休谟道德哲学的理论核心。休谟认为,道德愉悦感根源于人性中的同情,同情心把个人愉悦和他人(社会)愉悦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道德愉悦感。尽管休谟宣称反对道德自爱论,但从他的论述中可看到,他实际上承认自爱是道德愉悦感的另... 道德愉悦感是休谟道德哲学的理论核心。休谟认为,道德愉悦感根源于人性中的同情,同情心把个人愉悦和他人(社会)愉悦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道德愉悦感。尽管休谟宣称反对道德自爱论,但从他的论述中可看到,他实际上承认自爱是道德愉悦感的另一个来源。同情和理性共同实现了自爱(个人愉悦)向道德愉悦感的转变。休谟道德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凸显了道德结构的三个要素即自爱、同情和理性;其不足之处是没有讲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摇摆于情感主义、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之间。道德理论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情感功利主义、理性功利主义、情感道义论和理性道义论,而休谟的道德理论基本上属于情感功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道德愉悦感 同情 自爱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康德与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之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晓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88,107,共11页
近代批判哲学发端于"笛卡尔式怀疑",著称于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笛卡尔从彻底的怀疑论入手却得出可知论的结论,而康德从不那么彻底的怀疑论入手却得出不可知论的结论。康德不问"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经验知识是否可能?"... 近代批判哲学发端于"笛卡尔式怀疑",著称于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笛卡尔从彻底的怀疑论入手却得出可知论的结论,而康德从不那么彻底的怀疑论入手却得出不可知论的结论。康德不问"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经验知识是否可能?",而只问"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经验知识如何可能?"。笛卡尔却首先关注前一个问题,为此他为哲学找到一个阿基米德点即"我思故我在"。事实上,康德对前一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以致他后来承认对于"先验统觉如何可能"的问题无法解答。笛卡尔理论的缺陷已由康德指出,即在一些方面让理智越过了界限,犯了超验的错误。笔者认为,如果把康德的先验范畴体系同笛卡尔确立的阿基米德点结合起来,那将可望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形而上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康德 不可知论 先验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定义与默会知识——从“盖梯尔问题”谈起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晓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3,共6页
传统知识定义JTB受到盖梯尔问题的困扰,试图解决盖梯尔问题的努力集中于修改JTB的辩护条件和真实条件,但却几乎都归于失败。消除盖梯尔的反例的另一个思路是指出JTB定义过窄,其对象只包括命题知识,而未包括非命题知识即"默会知识&q... 传统知识定义JTB受到盖梯尔问题的困扰,试图解决盖梯尔问题的努力集中于修改JTB的辩护条件和真实条件,但却几乎都归于失败。消除盖梯尔的反例的另一个思路是指出JTB定义过窄,其对象只包括命题知识,而未包括非命题知识即"默会知识"。本文对波兰尼的"默会知识"概念给以分析,并得出结论:"默会知识"实际上只是一种信念,而信念不等于知识。知识必须具有公共性,非语言的"默会知识"由于不具有公共性而失去作为知识的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梯尔问题 知识分析 命题知识 默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冯友兰形而上学体系的改进和补充——增加一组“形而中学”命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晓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9,177,共10页
冯友兰提出一种逻辑分析的和不着实际的形而上学,主要包括四组命题和相应的四个概念,即:理、气、道体和大全。冯友兰开创的这一语言分析的形而上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但其论证尚有一些缺陷,并留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对冯友兰的... 冯友兰提出一种逻辑分析的和不着实际的形而上学,主要包括四组命题和相应的四个概念,即:理、气、道体和大全。冯友兰开创的这一语言分析的形而上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但其论证尚有一些缺陷,并留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对冯友兰的形而上学体系给以分析和改进,并增加一组"形而中学"的命题。改进的关键措施是区分语言世界和经验世界,让理、气、道体和大全存在于语言世界,从而把仅仅涉及语言世界的形而上学与经验世界隔离开来,实现形而上学的"语言学转向"。然后通过一组形而中学的命题把形而上学与经验世界联系起来,以此解决冯友兰所面临的"存在"和"有"的关系问题,以及"理在事先""理在事上"和"理在事中"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形而上学 形而中学 语言学转向 语言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正义学说的发展与运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守昌 李进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74-78,共5页
西方正义学说的发展与运用王守昌李进文正义(justice)为正当公平之意,亦有人将其译为公正,为伦理学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念,无论是中国的伦理学,还是西方的伦理学,都把它作为社会中的个人理想的价值目标追求。中国儒家伦理思... 西方正义学说的发展与运用王守昌李进文正义(justice)为正当公平之意,亦有人将其译为公正,为伦理学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念,无论是中国的伦理学,还是西方的伦理学,都把它作为社会中的个人理想的价值目标追求。中国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正义诚意”、“君子喻于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自由主义 西方正义理论 罗尔斯 正义观 伦理学 正义原则 自然法 新兴资产阶级 个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