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盐胁迫对竹柳幼苗生理响应及结构解剖的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洪文君
申长青
+1 位作者
庄雪影
黄久香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9-496,共8页
为了解盐胁迫对竹柳(Salix spp.)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土培方法,对NaCl胁迫下半年生竹柳扦插苗的成活率、生理响应和根叶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25%Na Cl胁迫(轻度盐胁迫)下竹柳能正常生长,而在>0.5%NaCl(中度、重度盐胁迫)下...
为了解盐胁迫对竹柳(Salix spp.)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土培方法,对NaCl胁迫下半年生竹柳扦插苗的成活率、生理响应和根叶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25%Na Cl胁迫(轻度盐胁迫)下竹柳能正常生长,而在>0.5%NaCl(中度、重度盐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推断竹柳的耐盐阈值是0.5%。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b均呈下降趋势;但叶绿素b含量、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呈升高趋势。在轻度盐胁迫下,叶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在中、重度盐胁迫下显著下降。从根叶解剖结构来看,叶片、角质层、栅栏组织厚度和根部周皮和直径在轻度盐胁迫时最大,但在中度盐胁迫时叶片栅栏组织细胞长度减小且排列越来越疏松,根部输导组织细胞不正常。这表明竹柳在轻度胁迫时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但在中高度盐胁迫下生长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柳
盐胁迫
幼苗
生理特性
叶片
根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竹柳在珠海沿海区的生长及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洪文君
甄学宁
+4 位作者
温秀军
李吉跃
刘强
王盼
庄雪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应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比较研究了珠海市不同林龄竹柳(Salix hybrid)的树高、胸径生长、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竹柳1.5~3.5 a生扦插苗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93~3.42 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51~2.58 cm,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2 8...
应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比较研究了珠海市不同林龄竹柳(Salix hybrid)的树高、胸径生长、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竹柳1.5~3.5 a生扦插苗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93~3.42 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51~2.58 cm,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2 8~0.019 6 m3;3.5 a生扦插竹柳林分生物量为30.25 t/hm^2,林分净生产力为10.08~15.90 t/(hm^2·a)。竹柳的早期胸径、树高、材积、生物量生长和生产力均低于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但高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竹柳能适应珠海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生长良好,但病虫害对其规模化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柳
生长
生物量
生产力
适应性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背天葵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苏洋
刘璐冰
+3 位作者
蔡欣哲
朱楚萌
梁京威
唐光大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6期8-14,共7页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是集营养保健和特殊风味为一身的野生高档蔬菜之一,也是南方传统中药材,但人工栽培尚存在较大的技术障碍。以紫背天葵为研究对象,对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植株根际土丛枝...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是集营养保健和特殊风味为一身的野生高档蔬菜之一,也是南方传统中药材,但人工栽培尚存在较大的技术障碍。以紫背天葵为研究对象,对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植株根际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孢子、菌根侵染率和土壤营养元素等开展研究,以期对后期的菌根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紫背天葵根际土中AMF种类丰富,孢子密度大,菌根侵染率较高,共统计真菌孢子26种,主要属为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盾孢囊霉(Scutellospora)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根际土孢子密度和菌根侵染率在不同采样点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均与土壤的全K含量呈负相关,与交换性Ca含量呈正相关,另外,AMF孢子丰富度与速效K呈负相关,菌根侵染率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可见紫背天葵野生根际土的真菌孢子在K含量较低时,多样性较高,主要为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孢子密度
菌根侵染率
紫背天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激素处理诱导的转录组改变揭示铁皮石斛β葡糖苷酶在多糖合成中的关键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志才
赵美丽
+10 位作者
张晓捷
张镇梁
李素珍
李健
崔洪秋
李午佼
刘艳春
王玉
李利强
谷丽丽
王美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51-1762,共12页
目的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其药用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黄酮和生物碱。这些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通常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的广泛使用促进了许多兰科植物的大量快繁,然而植物激素对活性成分...
目的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其药用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黄酮和生物碱。这些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通常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的广泛使用促进了许多兰科植物的大量快繁,然而植物激素对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常用的两种植物激素NAA和(/或)6-BA处理铁皮石斛幼苗,测定活性化合物含量并对相应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激素处理影响多糖、生物碱和类黄酮等活性化合物的积累水平,同时引起较多的差异基因表达。统计分析表明,6-BA较NAA处理引起更多的转录本改变,β葡糖苷酶编码基因BGLU表达与多糖积累密切相关。进一步功能研究表明,包括激素种类、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材料生长时期等因素均能明显影响BGLU表达及相应多糖积累水平,从而在分子层面部分回答了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关键问题,即为什么药材经组织培养后活性成分相对不稳定。结论本研究明确提出了BGLU在激素处理后多糖的积累过程中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转录组分析
多糖
Β-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茂兰自然保护区四药门花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晓熹
申长青
+3 位作者
洪文君
曾思金
周玉洁
黄久香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8,共7页
2015年10月,应用样方调查法对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群落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42种,隶属60科104属;群落以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桑科Mo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
2015年10月,应用样方调查法对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群落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42种,隶属60科104属;群落以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桑科Mo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紫金牛科Myrsinaceae为优势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7.02%的种子植物属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最为丰富,占22.34%。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均匀度指数以灌木层最高,乔木层最低。调查显示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四药门花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弱,小苗数量少,表现为衰退型种群,在演替过程中很可能被其它阔叶树种取代,致使该种群面临灭绝的威胁。建议适当疏林、开林窗改善林下生境,提高四药门花幼苗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药门花
种群结构
物种多样性
茂兰自然保护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省雷州半岛风水林斑块的植物多样性
6
作者
黄锐洲
许涵
+2 位作者
刘家辉
马海宾
唐光大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4期44-53,共10页
【目的】以雷州半岛的10个风水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风水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探讨风水林森林斑块面积对物种存留的贡献与影响。【方法】每个风水林建立1个40 m×40 m的样地,分析群落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森林斑块面积对风水林植物...
【目的】以雷州半岛的10个风水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风水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探讨风水林森林斑块面积对物种存留的贡献与影响。【方法】每个风水林建立1个40 m×40 m的样地,分析群落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森林斑块面积对风水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雷州半岛10个风水林中保存着190种植物。乔木层与草本层均由1个或若干优势种与较多的稀有种组成;且均以出现频次为1的物种丰富度比例最高,分别占其物种总丰富度的39.26%与48.48%。2)乔木层与草本层种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值仅为31.29%与15.46%,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均值仅为25.62%与11.38%;乔木层与草本层间的物种Jaccard相似性指数与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仅为22.77%与12.12%。3)风水林斑块面积与风水林植物多样性保存水平无显著相关关系,且森林斑块面积对风水林植物乔木层与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组成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虽然雷州半岛风水林保存着丰富的植物,且风水林森林斑块面积大小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因风水林呈现破碎化,林内大部分植物种类为稀有种,仅有部分种子转化为幼苗,群落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林
雷州半岛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瓶内接种菌根真菌对毛棉杜鹃生长与抗性酶的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周玉洁
洪文君
+1 位作者
黄久香
唐光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87-2692,共6页
【目的】研究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的接种效应,筛选较佳的菌种,为毛棉杜鹃高效育种提供参考,并初步揭示菌根提高植株抗性的机理。【方法】选用7种从野生毛棉杜鹃中分离并鉴定的杜鹃类真菌回接到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中,定...
【目的】研究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的接种效应,筛选较佳的菌种,为毛棉杜鹃高效育种提供参考,并初步揭示菌根提高植株抗性的机理。【方法】选用7种从野生毛棉杜鹃中分离并鉴定的杜鹃类真菌回接到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中,定期观察生长情况,测定苗高与生物量增长率、菌根侵染率、病情指数、PAL酶与LOX酶活性。【结果】(1)对照组2周后枯萎,而接菌组均生长良好。(2)7号菌组苗高生长率与生物量增重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1.81%与83.62%,其次是17号与14号处理组。(3)16号的菌根侵染率最高,1号菌种最低。7号的病情指数最低,5号、3号病情指数最高。各接菌处理组的PAL酶和LOX酶活性均高于CK组,16号PAL酶、LOX酶活性最高,为4.82与0.88 U/mg,1号、5号、17号PAL酶活性最低,为1.90~2.20 U/mg,1号、3号LOX酶活性最低,为0.29~0.38 U/mg。相关性分析表明,侵染强度与PAL酶活性和LOX酶活性均有显著正相关,而病情指数与侵染强度、PAL酶活性和LOX酶活性均呈负相关。【结论】7种真菌均可与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形成菌根共生体,但不同菌种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影响有差异,7号(Bionectria ochroleuca)为最优的菌种,14号(Aspergillus sydowii)与17号(Paecilomyces javanicus)菌种为次优菌种。菌根侵染强度越大更加有益于PAL酶和LOX酶的产生,对植物的抗性与生长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与真菌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棉杜鹃
杜鹃类真菌
菌根化育苗
生长效应
抗病性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种光合菌和菌根菌对圆叶乌桕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洪文君
莫惠芝
+4 位作者
方素琴
刘强
吴永彬
许建新
庄雪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可促进圆叶乌桕生长的共生细菌或真菌及其共生效应,为华南石灰岩地区乡土树种壮苗培育提供理论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法,以不施菌为对照组(CK),比较研究光合菌(Rubrivivax gelatinosus,RG)2个稀释浓度(RG50,RG100)和2种AM菌...
本文研究了可促进圆叶乌桕生长的共生细菌或真菌及其共生效应,为华南石灰岩地区乡土树种壮苗培育提供理论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法,以不施菌为对照组(CK),比较研究光合菌(Rubrivivax gelatinosus,RG)2个稀释浓度(RG50,RG100)和2种AM菌根菌[疣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tuberculata(AT),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及其混合菌剂(Mix)对圆叶乌桕幼苗菌根侵染率、生长及根系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光合菌可显著提高圆叶乌桕幼苗生长及生物量,以RG50对幼苗的促进效果最佳;接种菌根菌也可提高圆叶乌桕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但与对照组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光合菌比菌根菌能更大比例地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综上分析可知,不同菌剂促进圆叶乌桕幼苗生长效果从大到小排序为:RG50>RG100>AT>Mix>GM>CK;2种菌根菌AT和GM均能促进宿主植物生长,但对促进圆叶乌桕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乌桕
光合菌
AMF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
20
9
作者
杨新东
陈流保
+6 位作者
曾献兴
谢冲林
黄清华
陈晓熹
许涵
李群
黄久香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5-573,共9页
为探讨广东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适应性和竞争机制,对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的重要值之和为49.01,其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重要值最大,毛竹(Phyllostachy...
为探讨广东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适应性和竞争机制,对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的重要值之和为49.01,其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重要值最大,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变异系数最大。优势种的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较为一致,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栲(Castanopsis fargesii)、木荷(Schima superba)、鼠刺(Itea chinensis)和罗浮锥(C.faberi)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而毛竹、杉木、黧蒴锥(C.fissa)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的生态位宽度相对较窄。所有物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相似性较小,表明共存物种的种间竞争不激烈,因而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的关系不显著,而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重要值变异系数是影响生态位宽度的重要因素。这为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云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位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州半岛风水林中无患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联性
被引量:
9
10
作者
谢锭淇
黄锐洲
+2 位作者
许涵
蔡继醇
唐光大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0,共10页
为探讨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在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在广东湛江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无患子风水林设置1 hm;样地,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并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结合完全随机零模型和异质泊松零模型,分析无患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
为探讨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在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在广东湛江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无患子风水林设置1 hm;样地,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并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结合完全随机零模型和异质泊松零模型,分析无患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结果表明,样地中胸径≥1 cm的乔木共计28科60属73种3 585株,其中单属科、单种科、单种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寡属科、寡种科、寡种属。无患子总体在0~25 m研究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交替出现的现象;在小尺度上,幼树呈聚集分布,成年树呈均匀分布,但随着尺度增大,3个龄级个体主要呈随机分布;幼树与中龄树呈微弱的空间正关联,而幼树与成年树呈空间无显著关联;中龄树与成年树呈周期性变化,由空间无显著关联(0~4.5m)到空间正关联(4.5~10.0 m)再到空间无关联(10.0~25.0 m)。无患子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从小尺度上的聚集分布过渡为大尺度上的随机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邻体竞争和密度制约;幼树和中龄树共存比例高;幼树和成年树则相对独立;中龄树和成年树在局部尺度共存比例也较高。因此,在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无患子可小范围聚集栽培,大面积分散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空间格局
风水林
种内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
被引量:
16
11
作者
陈晓熹
李群
+5 位作者
黄久香
黄清华
陈流保
杨新东
王发国
许涵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5,共9页
[目的]研究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参照CTFS的调查技术规范,于2016年在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14个40 m×40 m的森林固定样地...
[目的]研究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参照CTFS的调查技术规范,于2016年在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14个40 m×40 m的森林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结果]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216种、13630株,分属52科110属;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8.70%和43.98%。样地以杉木、木荷、罗浮柿、毛棉杜鹃花、黧蒴锥、栲、罗浮锥、米槠、华润楠、鼠刺、毛竹和甜槠为优势种,以樟科、山茶科、大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蔷薇科、壳斗科、禾本科为优势科。52个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科数的65.39%,温带性质占总科数的15.38%;110个属可分为12个分类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属数的70.00%,温带性质占总属数的26.36%。样地内所有个体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有丰富的小径级植株;记录到的物种数随起测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无明显断层现象,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呈稳定增长型。[结论]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并处于演替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云山自然保护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固定样地
群落结构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胁迫对竹柳幼苗生理响应及结构解剖的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洪文君
申长青
庄雪影
黄久香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
南方
石灰岩
植物
研究
中心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三亚市林业科学
研究
院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9-496,共8页
基金
华南农业大学与珠海市地方合作项目(4400-H14342)资助~~
文摘
为了解盐胁迫对竹柳(Salix spp.)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土培方法,对NaCl胁迫下半年生竹柳扦插苗的成活率、生理响应和根叶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25%Na Cl胁迫(轻度盐胁迫)下竹柳能正常生长,而在>0.5%NaCl(中度、重度盐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推断竹柳的耐盐阈值是0.5%。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b均呈下降趋势;但叶绿素b含量、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呈升高趋势。在轻度盐胁迫下,叶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在中、重度盐胁迫下显著下降。从根叶解剖结构来看,叶片、角质层、栅栏组织厚度和根部周皮和直径在轻度盐胁迫时最大,但在中度盐胁迫时叶片栅栏组织细胞长度减小且排列越来越疏松,根部输导组织细胞不正常。这表明竹柳在轻度胁迫时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但在中高度盐胁迫下生长不良。
关键词
竹柳
盐胁迫
幼苗
生理特性
叶片
根
解剖结构
Keywords
Salix spp.
Salt stress
Seedling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Leaf
Root
Anatom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S792.1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竹柳在珠海沿海区的生长及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洪文君
甄学宁
温秀军
李吉跃
刘强
王盼
庄雪影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
南方
石灰岩
植物
研究
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基金
珠海市幸福村居项目"粤海竹柳种苗培植及应用研究"(H14342)
文摘
应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比较研究了珠海市不同林龄竹柳(Salix hybrid)的树高、胸径生长、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竹柳1.5~3.5 a生扦插苗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93~3.42 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51~2.58 cm,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2 8~0.019 6 m3;3.5 a生扦插竹柳林分生物量为30.25 t/hm^2,林分净生产力为10.08~15.90 t/(hm^2·a)。竹柳的早期胸径、树高、材积、生物量生长和生产力均低于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但高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竹柳能适应珠海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生长良好,但病虫害对其规模化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关键词
竹柳
生长
生物量
生产力
适应性
珠海市
Keywords
Salix hybrid
growth
biomass
productivity
adaptability
Zhuhai city
分类号
S792.1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背天葵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苏洋
刘璐冰
蔡欣哲
朱楚萌
梁京威
唐光大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石灰岩植物研究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6期8-14,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厅科技项目(粤财农[2017]83号)
文摘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是集营养保健和特殊风味为一身的野生高档蔬菜之一,也是南方传统中药材,但人工栽培尚存在较大的技术障碍。以紫背天葵为研究对象,对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植株根际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孢子、菌根侵染率和土壤营养元素等开展研究,以期对后期的菌根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紫背天葵根际土中AMF种类丰富,孢子密度大,菌根侵染率较高,共统计真菌孢子26种,主要属为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盾孢囊霉(Scutellospora)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根际土孢子密度和菌根侵染率在不同采样点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均与土壤的全K含量呈负相关,与交换性Ca含量呈正相关,另外,AMF孢子丰富度与速效K呈负相关,菌根侵染率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可见紫背天葵野生根际土的真菌孢子在K含量较低时,多样性较高,主要为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种类。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孢子密度
菌根侵染率
紫背天葵
Keywords
AMF
diversity
spore density
mycorrhizal infection rate
Begonia fimbristipula
分类号
S718.8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激素处理诱导的转录组改变揭示铁皮石斛β葡糖苷酶在多糖合成中的关键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志才
赵美丽
张晓捷
张镇梁
李素珍
李健
崔洪秋
李午佼
刘艳春
王玉
李利强
谷丽丽
王美娜
机构
深圳兰科
中心
兰科
植物
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深圳兰科
中心
深圳市濒危兰科
植物
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石灰岩植物研究中心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新疆
农业
大学
草业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
深圳
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深圳
大学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广东省
植物
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51-1762,共12页
基金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mmission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JCYJ20210324123005016)
The Research Grants for Postdocs Settle in Shenzhen from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of Shenzhen
文摘
目的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其药用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黄酮和生物碱。这些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通常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的广泛使用促进了许多兰科植物的大量快繁,然而植物激素对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常用的两种植物激素NAA和(/或)6-BA处理铁皮石斛幼苗,测定活性化合物含量并对相应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激素处理影响多糖、生物碱和类黄酮等活性化合物的积累水平,同时引起较多的差异基因表达。统计分析表明,6-BA较NAA处理引起更多的转录本改变,β葡糖苷酶编码基因BGLU表达与多糖积累密切相关。进一步功能研究表明,包括激素种类、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材料生长时期等因素均能明显影响BGLU表达及相应多糖积累水平,从而在分子层面部分回答了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关键问题,即为什么药材经组织培养后活性成分相对不稳定。结论本研究明确提出了BGLU在激素处理后多糖的积累过程中有重要调控作用。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转录组分析
多糖
Β-葡萄糖苷酶
Keywords
Dendrobium officinal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polysaccharide
β-glucosidase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Q4 [生物学—生理学]
Q7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茂兰自然保护区四药门花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晓熹
申长青
洪文君
曾思金
周玉洁
黄久香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
南方
石灰岩
植物
研究
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乳源瑶族自治县林业局
三亚市林业科学
研究
院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8,共7页
基金
中山市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四药门花的拯救保护研究项目(项目代码:ZX134081)
文摘
2015年10月,应用样方调查法对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群落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42种,隶属60科104属;群落以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桑科Mo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紫金牛科Myrsinaceae为优势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7.02%的种子植物属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最为丰富,占22.34%。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均匀度指数以灌木层最高,乔木层最低。调查显示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四药门花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弱,小苗数量少,表现为衰退型种群,在演替过程中很可能被其它阔叶树种取代,致使该种群面临灭绝的威胁。建议适当疏林、开林窗改善林下生境,提高四药门花幼苗的存活率。
关键词
四药门花
种群结构
物种多样性
茂兰自然保护区
调查
Keywords
Loropetalum subcordatum
community structure
species diversity
Maol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省雷州半岛风水林斑块的植物多样性
6
作者
黄锐洲
许涵
刘家辉
马海宾
唐光大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石灰岩植物研究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热带林业
研究
所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4期44-53,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8KJCX010)
广东省林业局科技项目(2023KJCX001)。
文摘
【目的】以雷州半岛的10个风水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风水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探讨风水林森林斑块面积对物种存留的贡献与影响。【方法】每个风水林建立1个40 m×40 m的样地,分析群落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森林斑块面积对风水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雷州半岛10个风水林中保存着190种植物。乔木层与草本层均由1个或若干优势种与较多的稀有种组成;且均以出现频次为1的物种丰富度比例最高,分别占其物种总丰富度的39.26%与48.48%。2)乔木层与草本层种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值仅为31.29%与15.46%,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均值仅为25.62%与11.38%;乔木层与草本层间的物种Jaccard相似性指数与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仅为22.77%与12.12%。3)风水林斑块面积与风水林植物多样性保存水平无显著相关关系,且森林斑块面积对风水林植物乔木层与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组成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虽然雷州半岛风水林保存着丰富的植物,且风水林森林斑块面积大小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因风水林呈现破碎化,林内大部分植物种类为稀有种,仅有部分种子转化为幼苗,群落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相对较弱。
关键词
风水林
雷州半岛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Fengshui forest
Leizhou Peninsula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S719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瓶内接种菌根真菌对毛棉杜鹃生长与抗性酶的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周玉洁
洪文君
黄久香
唐光大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石灰岩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87-2692,共6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1C12100776/L1110887)
文摘
【目的】研究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的接种效应,筛选较佳的菌种,为毛棉杜鹃高效育种提供参考,并初步揭示菌根提高植株抗性的机理。【方法】选用7种从野生毛棉杜鹃中分离并鉴定的杜鹃类真菌回接到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中,定期观察生长情况,测定苗高与生物量增长率、菌根侵染率、病情指数、PAL酶与LOX酶活性。【结果】(1)对照组2周后枯萎,而接菌组均生长良好。(2)7号菌组苗高生长率与生物量增重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1.81%与83.62%,其次是17号与14号处理组。(3)16号的菌根侵染率最高,1号菌种最低。7号的病情指数最低,5号、3号病情指数最高。各接菌处理组的PAL酶和LOX酶活性均高于CK组,16号PAL酶、LOX酶活性最高,为4.82与0.88 U/mg,1号、5号、17号PAL酶活性最低,为1.90~2.20 U/mg,1号、3号LOX酶活性最低,为0.29~0.38 U/mg。相关性分析表明,侵染强度与PAL酶活性和LOX酶活性均有显著正相关,而病情指数与侵染强度、PAL酶活性和LOX酶活性均呈负相关。【结论】7种真菌均可与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形成菌根共生体,但不同菌种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影响有差异,7号(Bionectria ochroleuca)为最优的菌种,14号(Aspergillus sydowii)与17号(Paecilomyces javanicus)菌种为次优菌种。菌根侵染强度越大更加有益于PAL酶和LOX酶的产生,对植物的抗性与生长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与真菌的种类有关。
关键词
毛棉杜鹃
杜鹃类真菌
菌根化育苗
生长效应
抗病性
抗逆性
Keywords
Rhododendron moulmainertse
Ericoid myeorrhizal fungi
Seedling of myeorrhizal fungi
Growth effect
Disease resistance
Stress resistance
分类号
S685.2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种光合菌和菌根菌对圆叶乌桕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洪文君
莫惠芝
方素琴
刘强
吴永彬
许建新
庄雪影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
南方
石灰岩
植物
研究
中心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
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2KJCX014-01,2015KJ CX021)
文摘
本文研究了可促进圆叶乌桕生长的共生细菌或真菌及其共生效应,为华南石灰岩地区乡土树种壮苗培育提供理论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法,以不施菌为对照组(CK),比较研究光合菌(Rubrivivax gelatinosus,RG)2个稀释浓度(RG50,RG100)和2种AM菌根菌[疣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tuberculata(AT),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及其混合菌剂(Mix)对圆叶乌桕幼苗菌根侵染率、生长及根系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光合菌可显著提高圆叶乌桕幼苗生长及生物量,以RG50对幼苗的促进效果最佳;接种菌根菌也可提高圆叶乌桕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但与对照组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光合菌比菌根菌能更大比例地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综上分析可知,不同菌剂促进圆叶乌桕幼苗生长效果从大到小排序为:RG50>RG100>AT>Mix>GM>CK;2种菌根菌AT和GM均能促进宿主植物生长,但对促进圆叶乌桕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强。
关键词
圆叶乌桕
光合菌
AMF
生长性状
Keywords
Triadica rotundifolia
Photosynthetic bacterium
Arbuscular myeorrhizal fungi
Growth trait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
20
9
作者
杨新东
陈流保
曾献兴
谢冲林
黄清华
陈晓熹
许涵
李群
黄久香
机构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
南方
石灰岩
植物
研究
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热带林业
研究
所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5-573,共9页
基金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综合检测系统建设项目(QYSBHQ-2020-016)资助。
文摘
为探讨广东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生境适应性和竞争机制,对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的重要值之和为49.01,其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重要值最大,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变异系数最大。优势种的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较为一致,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栲(Castanopsis fargesii)、木荷(Schima superba)、鼠刺(Itea chinensis)和罗浮锥(C.faberi)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而毛竹、杉木、黧蒴锥(C.fissa)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的生态位宽度相对较窄。所有物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相似性较小,表明共存物种的种间竞争不激烈,因而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的关系不显著,而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重要值变异系数是影响生态位宽度的重要因素。这为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青云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位
优势种
Keywords
Qingyunshan Nature Reserve
Niche
Dominant species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州半岛风水林中无患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联性
被引量:
9
10
作者
谢锭淇
黄锐洲
许涵
蔡继醇
唐光大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石灰岩植物研究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热带林业
研究
所
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
农业
学院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0,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局项目(粤财农[2019]51号)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8KJCX010,粤财资环[2020]130号)资助。
文摘
为探讨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在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在广东湛江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无患子风水林设置1 hm;样地,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并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结合完全随机零模型和异质泊松零模型,分析无患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结果表明,样地中胸径≥1 cm的乔木共计28科60属73种3 585株,其中单属科、单种科、单种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寡属科、寡种科、寡种属。无患子总体在0~25 m研究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交替出现的现象;在小尺度上,幼树呈聚集分布,成年树呈均匀分布,但随着尺度增大,3个龄级个体主要呈随机分布;幼树与中龄树呈微弱的空间正关联,而幼树与成年树呈空间无显著关联;中龄树与成年树呈周期性变化,由空间无显著关联(0~4.5m)到空间正关联(4.5~10.0 m)再到空间无关联(10.0~25.0 m)。无患子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从小尺度上的聚集分布过渡为大尺度上的随机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邻体竞争和密度制约;幼树和中龄树共存比例高;幼树和成年树则相对独立;中龄树和成年树在局部尺度共存比例也较高。因此,在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无患子可小范围聚集栽培,大面积分散栽培。
关键词
无患子
空间格局
风水林
种内联结
Keywords
Sapindus saponaria
Spatial pattern
Fengshui forest
Intraspecies association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
被引量:
16
11
作者
陈晓熹
李群
黄久香
黄清华
陈流保
杨新东
王发国
许涵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
南方
石灰岩
植物
研究
中心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中国科学院
华南
植物
园
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
院热带林业
研究
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5,共9页
基金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GD-201603-199078-0001)。
文摘
[目的]研究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参照CTFS的调查技术规范,于2016年在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14个40 m×40 m的森林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结果]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216种、13630株,分属52科110属;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8.70%和43.98%。样地以杉木、木荷、罗浮柿、毛棉杜鹃花、黧蒴锥、栲、罗浮锥、米槠、华润楠、鼠刺、毛竹和甜槠为优势种,以樟科、山茶科、大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蔷薇科、壳斗科、禾本科为优势科。52个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科数的65.39%,温带性质占总科数的15.38%;110个属可分为12个分类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属数的70.00%,温带性质占总属数的26.36%。样地内所有个体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有丰富的小径级植株;记录到的物种数随起测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无明显断层现象,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呈稳定增长型。[结论]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并处于演替初期。
关键词
青云山自然保护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固定样地
群落结构
植物区系
Keywords
Qingyunshan Nature Reserve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permanent plot
community structure
plant flora
分类号
Q948.157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盐胁迫对竹柳幼苗生理响应及结构解剖的研究
洪文君
申长青
庄雪影
黄久香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竹柳在珠海沿海区的生长及适应性研究
洪文君
甄学宁
温秀军
李吉跃
刘强
王盼
庄雪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紫背天葵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苏洋
刘璐冰
蔡欣哲
朱楚萌
梁京威
唐光大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植物激素处理诱导的转录组改变揭示铁皮石斛β葡糖苷酶在多糖合成中的关键作用
王志才
赵美丽
张晓捷
张镇梁
李素珍
李健
崔洪秋
李午佼
刘艳春
王玉
李利强
谷丽丽
王美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茂兰自然保护区四药门花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陈晓熹
申长青
洪文君
曾思金
周玉洁
黄久香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广东省雷州半岛风水林斑块的植物多样性
黄锐洲
许涵
刘家辉
马海宾
唐光大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瓶内接种菌根真菌对毛棉杜鹃生长与抗性酶的影响
周玉洁
洪文君
黄久香
唐光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接种光合菌和菌根菌对圆叶乌桕幼苗生长的影响
洪文君
莫惠芝
方素琴
刘强
吴永彬
许建新
庄雪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广东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
杨新东
陈流保
曾献兴
谢冲林
黄清华
陈晓熹
许涵
李群
黄久香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雷州半岛风水林中无患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联性
谢锭淇
黄锐洲
许涵
蔡继醇
唐光大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
陈晓熹
李群
黄久香
黄清华
陈流保
杨新东
王发国
许涵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