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基因组定点整合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国玲 钟翠丽 +5 位作者 莫健新 全绒 吴珍芳 李紫聪 杨化强 张献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9,共12页
传统转基因技术,如显微注射、转座子、慢病毒转染等将目的基因插入基因组内的整合方式是随机的,这些随机整合对后期转基因动物品系组建和育种带来诸多不利,因此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定点整合转基因技术。目前该技术的定点整合效率非常低,主... 传统转基因技术,如显微注射、转座子、慢病毒转染等将目的基因插入基因组内的整合方式是随机的,这些随机整合对后期转基因动物品系组建和育种带来诸多不利,因此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定点整合转基因技术。目前该技术的定点整合效率非常低,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靶位点产生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的效率;二是断裂后的靶位点与携带同源臂及外源基因的供体质粒发生同源重组的效率,其中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DR)是基因组定点整合最为依赖的修复机制。靶位点产生DSB后,机体的DNA修复既可能发生HDR,也可能发生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激活HDR或抑制NEHJ都可提高定点整合转基因的效率。本文结合影响定点整合的因素,对提高定点整合效率最新探索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修复 定点整合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谈成 边成 +3 位作者 杨达 李宁 吴珍芳 胡晓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3-1045,共13页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估计准确性仍然是GS研究的主要难题。本文从全基因组SNP分型策略和GEBV估计模型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GS技术在主要畜禽品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以期为GS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动物育种 基因分型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释放肽调控动物采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亮 王宇轩 +1 位作者 张永亮 陈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35-7646,共12页
生长素释放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胃部激素,在调节动物食欲及脂质和葡萄糖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生长素释放肽的作用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调节,通过激活脑部区域的生长素释放肽受体,最终导致生长素释放肽调控机体物质代谢并... 生长素释放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胃部激素,在调节动物食欲及脂质和葡萄糖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生长素释放肽的作用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调节,通过激活脑部区域的生长素释放肽受体,最终导致生长素释放肽调控机体物质代谢并产生食欲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动物采食、饲料转化率以及厌食症的治疗方面,生长素释放肽也表现出重要功能。本文总结了生长素释放肽在采食调控方面的相关功能,为生长素释放肽功能探索、养殖业的发展以及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释放肽 生长素释放肽受体 生物学功能 采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生殖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云 张新科 +5 位作者 刘松柏 宋文静 孙宠博 陈瑶 陈昕怡 张守全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69-75,共7页
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_(3)经肝胆羟化后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动物体内激素合成及动物生殖也有显著影响。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 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_(3)经肝胆羟化后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动物体内激素合成及动物生殖也有显著影响。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生殖方面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主要就25-羟基胆钙化醇与维生素D的关系、通过相关代谢酶和受体发挥作用、调控雄激素合成和分泌以及提高精液质量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揭示25-羟基胆钙化醇提高雄性动物生殖能力的机制,为推进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胆钙化醇 维生素D 雄性动物 生殖 雄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机理到改良:肉品风味的影响因素与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杰 黎欣欣 +7 位作者 吉叶标 李颢 姚泽锴 王莹 辛海云 李宝红 程蕾燕 孟繁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8-84,共7页
本文系统综述脂肪对肉品风味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途径。在肉品烹饪过程中,脂质氧化及其与美拉德反应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肉类风味的关键来源。本文概述脂肪酸组成、加工方式、贮藏条件等肉品风味的影响因素,并介绍... 本文系统综述脂肪对肉品风味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途径。在肉品烹饪过程中,脂质氧化及其与美拉德反应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肉类风味的关键来源。本文概述脂肪酸组成、加工方式、贮藏条件等肉品风味的影响因素,并介绍质谱技术、脂质组学和电子鼻技术等肉品风味检测手段,最后总结改良肉品风味的途径,以期为提高肉品品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肉品风味 产生机理 影响因素 改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精液耐冻蛋白标志物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鹏耀 杨文政 +2 位作者 陈伟东 洪林君 彭妙莲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7期54-65,共12页
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在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授精应用方面意义重大,但精子冻融后存在活率下降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不同个体精子耐冻性存在差异,可通过耐冻标志物筛选耐冻性高的精液来提高冷冻效率。该文对现有的水通道蛋白... 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在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授精应用方面意义重大,但精子冻融后存在活率下降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不同个体精子耐冻性存在差异,可通过耐冻标志物筛选耐冻性高的精液来提高冷冻效率。该文对现有的水通道蛋白、热休克蛋白等耐冻蛋白标志物的特性和应用情况展开系统综述,剖析其在精子冷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深入理解精子冷冻损伤的机制提供参考资料,进而为提高精液冷冻保存的效率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冷冻保存 蛋白质 耐冻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蓝塘猪遗传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7
作者 周荣 苏巧云 +8 位作者 罗绿花 麦然标 纪红美 余婉娴 梁涣连 石俊松 邹娴 孟繁明 蔡更元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4期17-21,66,共6页
该试验旨在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对蓝塘猪进行克隆,为我国优良地方猪种或濒危猪种的遗传资源保护提供新的有效途径。试验通过采集蓝塘猪耳组织进行体细胞克隆,比较了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对蓝塘猪体细胞建系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 该试验旨在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对蓝塘猪进行克隆,为我国优良地方猪种或濒危猪种的遗传资源保护提供新的有效途径。试验通过采集蓝塘猪耳组织进行体细胞克隆,比较了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对蓝塘猪体细胞建系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性别的蓝塘猪供体细胞制备的克隆胚胎在体外培养的发育效果,最后进行了克隆胚胎的体内移植。结果表明,与组织块法相比胶原酶法能更快的获得细胞及更多的细胞总量。不同性别的克隆胚胎在体外培养的卵裂率和囊胚细胞总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雄性胚胎的囊胚率显著高于雌性(P<0.05)。通过3个批次的蓝塘猪克隆胚胎体内移植,最终成功获得4头健康克隆仔猪。该研究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获得了国内首例体细胞克隆蓝塘猪,为蓝塘猪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猪 体细胞核移植 克隆 遗传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8
作者 袁晓龙 张豪 +2 位作者 顾婷 李加琪 张哲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2期27-30,共4页
尽管多个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慕课堂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但《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尚无利用慕课堂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案例。本文介绍基于慕课堂的《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学设计,以及利用慕课堂开展实时签到考勤、随堂练习、随机点名提问... 尽管多个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慕课堂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但《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尚无利用慕课堂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案例。本文介绍基于慕课堂的《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学设计,以及利用慕课堂开展实时签到考勤、随堂练习、随机点名提问、问卷调查和主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情况,并对这些教学活动是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做了问卷调查与分析,以期为《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提升《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慕课堂 教学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36
9
作者 吴俊辉 曹丁壬 +5 位作者 刘艳婷 高凤磊 李莉 吴同山 张守全 卫恒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6-1833,共8页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是输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排卵时间及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家畜...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是输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排卵时间及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家畜的发情排卵受到体内生殖激素的精密调控,定时输精技术就是在利用生殖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同期排卵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母畜的发情和排卵来确定人工输精的最佳时间,以期达到提高家畜繁殖性能、减少发情鉴定工作量和促进养殖场批次化管理的目的。作者综述了家畜定时输精的原理及当前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畜牧业繁殖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人工授精 定时输精 生殖激素 发情 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猪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芳 李紫聪 +2 位作者 董锐 吴珍芳 王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4,共7页
转基因猪技术不仅可用于猪的育种,还可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该技术对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健康的改善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转基因猪制备所需的显微操作技术和介导外源基因整合方法两方面对转基因猪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转基因猪技术不仅可用于猪的育种,还可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该技术对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健康的改善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转基因猪制备所需的显微操作技术和介导外源基因整合方法两方面对转基因猪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要概括转基因猪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显微注射 基因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表观遗传重编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旭琼 吴珍芳 李紫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9-1109,共11页
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是唯一能赋予体细胞基因组全能性的生殖工程技术,对动物种质资源保存、畜牧业发展和生物医学研究等具有重大意义。尽管该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但哺乳动物克隆胚胎的发育效率依... 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是唯一能赋予体细胞基因组全能性的生殖工程技术,对动物种质资源保存、畜牧业发展和生物医学研究等具有重大意义。尽管该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但哺乳动物克隆胚胎的发育效率依然很低,严重限制其在畜牧业和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导致克隆胚胎发育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体细胞重编程错误或重编程不完全,主要表现为:印记基因Xist表达异常、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修饰异常等。本文简要介绍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系统总结了哺乳动物克隆胚胎发育效率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体细胞克隆效率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核移植 XIST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言射 徐志谦 +3 位作者 蔡更元 吴珍芳 洪林君 黄思秀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83,共6页
目前,中国生猪养殖主要利用新鲜精液人工授精繁殖为主,但鲜精体外保存时间较短且精子质量下降较快,极大地影响了公猪精液的利用效率。为了降低冷冻过程中猪精子损伤、提高精子解冻后活力和受精能力,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精液稀释液、解冻... 目前,中国生猪养殖主要利用新鲜精液人工授精繁殖为主,但鲜精体外保存时间较短且精子质量下降较快,极大地影响了公猪精液的利用效率。为了降低冷冻过程中猪精子损伤、提高精子解冻后活力和受精能力,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精液稀释液、解冻剂、冷冻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文主要介绍了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发展简况、影响猪精液冷冻过程精子质量的因素、猪精液稀释液的机理,综述了猪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研究以及生产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冷冻保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鑫 杨化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6-702,共17页
精原干细胞是存在于雄性动物睾丸内曲细精管基底膜上的生殖系干细胞。精原干细胞一方面通过自我更新来维持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自身群体的数量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不断地分化成为各个阶段的生殖细胞并最终形成精子,从而将... 精原干细胞是存在于雄性动物睾丸内曲细精管基底膜上的生殖系干细胞。精原干细胞一方面通过自我更新来维持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自身群体的数量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不断地分化成为各个阶段的生殖细胞并最终形成精子,从而将亲代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目前在体外条件下可以进行精原干细胞的长期培养,并将其诱导分化为各级生精细胞。虽然对啮齿类动物精原干细胞的研究较为成熟,但是对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的研究对了解人类相关生理机制和疾病至关重要,并且猪、牛和羊等农业动物的精原干细胞的研究为优良种畜扩繁和制备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基因修饰家畜提供新的手段。本文在介绍精原干细胞的特征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其未来应用前景,以期为动物新型替代繁殖技术、转基因动物制备、治疗雄性不育以及服务于再生医学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大动物 细胞移植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CRISPR/Cas9介导的动物基因组精确插入效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国玲 杨善欣 +1 位作者 吴珍芳 张献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1-656,共16页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方式在基因组插入、缺失或替换特定碱基,对遗传物质进行精确修饰和定向编辑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锌指核酸内切酶(zinc-finger endonuclease, 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方式在基因组插入、缺失或替换特定碱基,对遗传物质进行精确修饰和定向编辑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锌指核酸内切酶(zinc-finger endonuclease, ZFN)、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 TALEN)、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特异性靶向修饰动物基因组序列成为可能。虽然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可以在细胞基因组高效产生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 DSB),但利用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y directed repair, HDR)介导的精确插入(knock in, KI)效率却十分低下。本文结合当前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目前提高CRISPR/Cas9介导的动物基因组KI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类疾病模型制备、基因治疗和家畜遗传改良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精确插入 同源定向修复 非同源末端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F_(2α)及其类似物对哺乳动物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雪丹 潘学情 +2 位作者 马君艳 周乐乐 张守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72-3082,共11页
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 F_(2α),PGF_(2α))是一种黄体溶解因子,广泛用于母猪的同期发情和分娩启动。近年来还陆续发现PGF_(2α)的新功能,内源性PGF_(2α)可作为哺乳动物的妊娠识别信号,与胎体和子宫内膜PGF_(2α)受体(PGF_(2α... 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 F_(2α),PGF_(2α))是一种黄体溶解因子,广泛用于母猪的同期发情和分娩启动。近年来还陆续发现PGF_(2α)的新功能,内源性PGF_(2α)可作为哺乳动物的妊娠识别信号,与胎体和子宫内膜PGF_(2α)受体(PGF_(2α)receptor,FP)结合,启动下游信号通路,对早期胚胎发育、着床、妊娠维持发挥重要作用,缺乏或合成不足会导致妊娠中断或流产。鉴于PGF_(2α)对母畜繁殖活动的促进作用,兽药中心研发了多种PGF_(2α)药物,如氯前列醇钠、地诺前列腺素F_(2α)等,被广泛用来启动分娩和促进发情。根据氯前列醇钠的旋光性,可分为D-型和L-型两种对映体,其中D-型结构是氯前列醇钠的主要活性成分。外源性PGF_(2α)药物不仅可以诱导母猪同期发情与同步分娩、促进产后健康,提高断奶母猪发情率,还可以改善母猪泌乳力与初乳质量,提高仔猪活力等生产性状。作者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PGF_(2α)的研究进展,包括PGF_(2α)对周期黄体的双重作用,PGF_(2α)对早期胚胎的发育、着床、分娩的影响,PGF_(2α)对母猪泌乳力及仔猪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同时也综述了几种PGF_(2α)及其类似物对母畜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PGF_(2α)及其类似物的合理运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F_(2α) 着床 分娩 早期胚胎发育 黄体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密度及其与哺乳动物生产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新科 朱雪丹 +1 位作者 陈云 张守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2-1433,共12页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骨骼健康的评估。近年来动物肢蹄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养猪业。骨密度水平的测定将有助于建立养殖场动物淘汰的预警标准,及时治疗或淘汰肢蹄疾病动物,降...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骨骼健康的评估。近年来动物肢蹄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养猪业。骨密度水平的测定将有助于建立养殖场动物淘汰的预警标准,及时治疗或淘汰肢蹄疾病动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场生产效益。鉴于骨密度水平可以预测肢蹄问题的发生,动物骨密度的活体测定将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利用年限有很大提升。哺乳动物体内骨密度水平受胎次、妊娠、哺乳及激素的影响,哺乳动物骨密度活体测定可以及时反映动物骨骼健康状况,从而提升动物体内骨密度水平,改善动物骨骼健康状况。作者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骨密度的研究进展,包括几种常用的骨密度活体测定方法,如双能X射线吸收法、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定量超声等,骨密度与骨骼健康之间的关系,骨密度与胎次、妊娠哺乳、激素之间的关系等,旨在为动物肢蹄病治疗或淘汰建立一个预警标准,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利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肢蹄问题 胎次 妊娠 哺乳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调控胚胎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永昌 甘建宇 +1 位作者 黄思秀 洪林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外泌体是胚胎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在胚胎和母体组织的交流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并对胚胎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在母胚交流、胚胎发育等不同生理阶段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介导作用。外泌体中的一些蛋白质... 外泌体是胚胎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在胚胎和母体组织的交流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并对胚胎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在母胚交流、胚胎发育等不同生理阶段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介导作用。外泌体中的一些蛋白质、RNA或其他因子通过调节胚胎微环境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该文综述了外泌体中RNA及蛋白影响胚胎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为深入探究外泌体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胚胎发育 蛋白质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子宫腔胞外囊泡的组分及功能研究进展
18
作者 高威 周臣 洪林君 《现代畜牧兽医》 2019年第6期53-59,共7页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间通讯的一种媒介,包含两个大亚类-微泡和外泌体。胞外囊泡能选择性地包裹着脂质、蛋白质、mRNAs、miRNAs以及DNA等物质,可以远距离的运输到靶细胞,通过调控靶细胞的转录、翻译等来影响细胞...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间通讯的一种媒介,包含两个大亚类-微泡和外泌体。胞外囊泡能选择性地包裹着脂质、蛋白质、mRNAs、miRNAs以及DNA等物质,可以远距离的运输到靶细胞,通过调控靶细胞的转录、翻译等来影响细胞的功能。哺乳动物子宫腔液中含有丰富的胞外囊泡,它们对精子获能,胚胎与母体子宫间的相互识别以及胚胎附植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子宫腔液中胞外囊泡的组分及其在胚胎附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子宫 胞外囊泡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与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丁荣荣 杨明 +8 位作者 全建平 杨林雪 刘敬顺 刘佳 顾婷 刘德武 蔡更元 吴珍芳 杨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5-180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与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的多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分析不同品种和性别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平均日龄约180天的30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和213头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PDLY),按同一... 本研究旨在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与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的多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分析不同品种和性别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平均日龄约180天的30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和213头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PDLY),按同一饲养标准饲养并屠宰,测定了眼肌面积、背膘厚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及pH、电导率和滴水损失等肉质性状,进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DLY和PDLY的瘦肉率均大于55%、屠宰率均大于84%且变异系数均小于6.2%;与之相对的是,上述两种群体的电导率(24h)和滴水损失的变异系数均高于45%,提示通过品种内的选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两个品种的猪肉滴水损失,提高肉品质均一性;品种间的比较发现,PDLY的眼肌面积和眼肌厚度均高于DLY(P<0.01),而DLY的屠宰率则优于PDLY(P<0.001);就性别而言,两品种阉公猪的宰前活重均高于母猪(P<0.01),而母猪的瘦肉率更高且背膘厚更低(P<0.001)。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PDLY和DLY的胴体瘦肉率与宰前活重和背膘厚均极显著负相关(|r|>0.45,P<0.001),而眼肌面积与眼肌厚度则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P<0.001);此外,PDLY和DLY的眼肌pH24h与滴水损失及电导率(24h)均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5)。PDLY的胴体性状种质资源特性整体上优于DLY,而DLY的肉品质则优于PDLY;性别方面,PDLY和DLY母猪的胴体性状种质资源特性均优于阉公猪;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猪肉pH有利于降低滴水损失,进而增加猪肉的观感和新鲜度。本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DLY和PDLY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认识,为今后商品猪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长大 皮杜长大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功能相关的蛋白质调控受精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志林 冯美莹 +4 位作者 陈预明 卫恒习 李莉 吴同山 张守全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7-755,共9页
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涉及到精子一系列的功能活动,如精子在雌性生殖道的运行、精子的超活化与获能、顶体反应以及精卵融合等。在精子经历的这一系列过程中,精子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蛋白分子的正常与否与雄性个体... 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涉及到精子一系列的功能活动,如精子在雌性生殖道的运行、精子的超活化与获能、顶体反应以及精卵融合等。在精子经历的这一系列过程中,精子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蛋白分子的正常与否与雄性个体的繁殖力高低密切相关,因此精子功能相关的蛋白质能够作为评定哺乳动物精液受精能力的生物标记。文章主要对哺乳动物精子功能相关的蛋白质进行了综述,以阐述相关蛋白分子对精子运动活力、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穿入和精卵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些蛋白分子在家畜遗传改良上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精子 蛋白质 生物标记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