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生殖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云 张新科 +5 位作者 刘松柏 宋文静 孙宠博 陈瑶 陈昕怡 张守全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69-75,共7页
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_(3)经肝胆羟化后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动物体内激素合成及动物生殖也有显著影响。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 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_(3)经肝胆羟化后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动物体内激素合成及动物生殖也有显著影响。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生殖方面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主要就25-羟基胆钙化醇与维生素D的关系、通过相关代谢酶和受体发挥作用、调控雄激素合成和分泌以及提高精液质量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揭示25-羟基胆钙化醇提高雄性动物生殖能力的机制,为推进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胆钙化醇 维生素D 雄性动物 生殖 雄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34
2
作者 吴俊辉 曹丁壬 +5 位作者 刘艳婷 高凤磊 李莉 吴同山 张守全 卫恒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6-1833,共8页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是输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排卵时间及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家畜...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是输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排卵时间及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家畜的发情排卵受到体内生殖激素的精密调控,定时输精技术就是在利用生殖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同期排卵的基础上,通过调控母畜的发情和排卵来确定人工输精的最佳时间,以期达到提高家畜繁殖性能、减少发情鉴定工作量和促进养殖场批次化管理的目的。作者综述了家畜定时输精的原理及当前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畜牧业繁殖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人工授精 定时输精 生殖激素 发情 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猪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曾芳 李紫聪 +2 位作者 董锐 吴珍芳 王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4,共7页
转基因猪技术不仅可用于猪的育种,还可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该技术对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健康的改善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转基因猪制备所需的显微操作技术和介导外源基因整合方法两方面对转基因猪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转基因猪技术不仅可用于猪的育种,还可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该技术对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健康的改善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转基因猪制备所需的显微操作技术和介导外源基因整合方法两方面对转基因猪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要概括转基因猪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显微注射 基因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F_(2α)及其类似物对哺乳动物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雪丹 潘学情 +2 位作者 马君艳 周乐乐 张守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72-3082,共11页
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 F_(2α),PGF_(2α))是一种黄体溶解因子,广泛用于母猪的同期发情和分娩启动。近年来还陆续发现PGF_(2α)的新功能,内源性PGF_(2α)可作为哺乳动物的妊娠识别信号,与胎体和子宫内膜PGF_(2α)受体(PGF_(2α... 前列腺素F_(2α)(prostaglandin F_(2α),PGF_(2α))是一种黄体溶解因子,广泛用于母猪的同期发情和分娩启动。近年来还陆续发现PGF_(2α)的新功能,内源性PGF_(2α)可作为哺乳动物的妊娠识别信号,与胎体和子宫内膜PGF_(2α)受体(PGF_(2α)receptor,FP)结合,启动下游信号通路,对早期胚胎发育、着床、妊娠维持发挥重要作用,缺乏或合成不足会导致妊娠中断或流产。鉴于PGF_(2α)对母畜繁殖活动的促进作用,兽药中心研发了多种PGF_(2α)药物,如氯前列醇钠、地诺前列腺素F_(2α)等,被广泛用来启动分娩和促进发情。根据氯前列醇钠的旋光性,可分为D-型和L-型两种对映体,其中D-型结构是氯前列醇钠的主要活性成分。外源性PGF_(2α)药物不仅可以诱导母猪同期发情与同步分娩、促进产后健康,提高断奶母猪发情率,还可以改善母猪泌乳力与初乳质量,提高仔猪活力等生产性状。作者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PGF_(2α)的研究进展,包括PGF_(2α)对周期黄体的双重作用,PGF_(2α)对早期胚胎的发育、着床、分娩的影响,PGF_(2α)对母猪泌乳力及仔猪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同时也综述了几种PGF_(2α)及其类似物对母畜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PGF_(2α)及其类似物的合理运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F_(2α) 着床 分娩 早期胚胎发育 黄体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密度及其与哺乳动物生产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新科 朱雪丹 +1 位作者 陈云 张守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2-1433,共12页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骨骼健康的评估。近年来动物肢蹄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养猪业。骨密度水平的测定将有助于建立养殖场动物淘汰的预警标准,及时治疗或淘汰肢蹄疾病动物,降...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骨骼健康的评估。近年来动物肢蹄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养猪业。骨密度水平的测定将有助于建立养殖场动物淘汰的预警标准,及时治疗或淘汰肢蹄疾病动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场生产效益。鉴于骨密度水平可以预测肢蹄问题的发生,动物骨密度的活体测定将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利用年限有很大提升。哺乳动物体内骨密度水平受胎次、妊娠、哺乳及激素的影响,哺乳动物骨密度活体测定可以及时反映动物骨骼健康状况,从而提升动物体内骨密度水平,改善动物骨骼健康状况。作者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骨密度的研究进展,包括几种常用的骨密度活体测定方法,如双能X射线吸收法、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定量超声等,骨密度与骨骼健康之间的关系,骨密度与胎次、妊娠哺乳、激素之间的关系等,旨在为动物肢蹄病治疗或淘汰建立一个预警标准,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利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肢蹄问题 胎次 妊娠 哺乳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与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丁荣荣 杨明 +8 位作者 全建平 杨林雪 刘敬顺 刘佳 顾婷 刘德武 蔡更元 吴珍芳 杨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5-180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与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的多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分析不同品种和性别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平均日龄约180天的30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和213头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PDLY),按同一... 本研究旨在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与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的多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分析不同品种和性别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平均日龄约180天的30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和213头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PDLY),按同一饲养标准饲养并屠宰,测定了眼肌面积、背膘厚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及pH、电导率和滴水损失等肉质性状,进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DLY和PDLY的瘦肉率均大于55%、屠宰率均大于84%且变异系数均小于6.2%;与之相对的是,上述两种群体的电导率(24h)和滴水损失的变异系数均高于45%,提示通过品种内的选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两个品种的猪肉滴水损失,提高肉品质均一性;品种间的比较发现,PDLY的眼肌面积和眼肌厚度均高于DLY(P<0.01),而DLY的屠宰率则优于PDLY(P<0.001);就性别而言,两品种阉公猪的宰前活重均高于母猪(P<0.01),而母猪的瘦肉率更高且背膘厚更低(P<0.001)。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PDLY和DLY的胴体瘦肉率与宰前活重和背膘厚均极显著负相关(|r|>0.45,P<0.001),而眼肌面积与眼肌厚度则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P<0.001);此外,PDLY和DLY的眼肌pH24h与滴水损失及电导率(24h)均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5)。PDLY的胴体性状种质资源特性整体上优于DLY,而DLY的肉品质则优于PDLY;性别方面,PDLY和DLY母猪的胴体性状种质资源特性均优于阉公猪;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猪肉pH有利于降低滴水损失,进而增加猪肉的观感和新鲜度。本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DLY和PDLY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认识,为今后商品猪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长大 皮杜长大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精液稀释液室温贮存时间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陶剑 陈预明 +4 位作者 曹亚鸽 孟立 卫恒习 李莉 张守全 《养猪》 2017年第3期45-48,共4页
为解决因水质所致的猪精液稀释液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试验选用实验室研制的配方A和公开BTS两个配方配制成液态稀释液,过滤除菌,室温过夏天贮存后与某商业用的液态稀释液(液态B)做对照,观察3种液态稀释液室温贮存时间对精子活力和生存指数... 为解决因水质所致的猪精液稀释液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试验选用实验室研制的配方A和公开BTS两个配方配制成液态稀释液,过滤除菌,室温过夏天贮存后与某商业用的液态稀释液(液态B)做对照,观察3种液态稀释液室温贮存时间对精子活力和生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TS、配方A液态室温贮存396 d用于稀释猪精液,保存第3天精子活力和生存指数分别为0.85、0.75和40.80、39.60,优于液态B的0.2和24.60,仍能满足人工授精精子活力的要求。因此,BTS和配方A液态精液稀释液可以推广应用,液态室温贮存保持期可达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精液 稀释液 室温贮存 保存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猪受精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8
作者 陈志林 陈预明 +3 位作者 卫恒习 李莉 张守全 吴同山 《北方牧业》 2015年第4期17-17,19,共2页
受精蛋白是指参与受精过程的蛋白分子。在受精过程中,受精蛋白参与其中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随着蛋白组学的发展和应用,公猪精液中受精蛋白含量被发现与公猪的受精能力相关。本文主要对公猪受精蛋白的一些研究进行介绍,阐述相关蛋白分... 受精蛋白是指参与受精过程的蛋白分子。在受精过程中,受精蛋白参与其中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随着蛋白组学的发展和应用,公猪精液中受精蛋白含量被发现与公猪的受精能力相关。本文主要对公猪受精蛋白的一些研究进行介绍,阐述相关蛋白分子的功能作用以及与公猪受精能力的关系,并对其在提高公猪受精能力和育种水平上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精液 精蛋白 应用 受精过程 生理生化反应 受精能力 蛋白分子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猪受精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9
作者 陈志林 吴同山 +3 位作者 陈预明 卫恒习 李莉 张守全 《猪业科学》 2014年第8期108-109,共2页
受精蛋白是指参与受精过程的蛋白分子。在受精过程中,受精蛋白参与其中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随着蛋白组学的发展和应用,公猪精液中受精蛋白含量被发现与公猪的受精能力相关。本文主要对公猪受精蛋白的一些研究进行介绍,阐述相关蛋白分... 受精蛋白是指参与受精过程的蛋白分子。在受精过程中,受精蛋白参与其中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随着蛋白组学的发展和应用,公猪精液中受精蛋白含量被发现与公猪的受精能力相关。本文主要对公猪受精蛋白的一些研究进行介绍,阐述相关蛋白分子的功能作用以及与公猪受精能力的关系,并对其在提高公猪受精能力和育种水平上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精液 精蛋白 应用 受精过程 生理生化反应 受精能力 蛋白分子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中miR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德麟 陈婷 +4 位作者 黎梦 谢梅英 习欠云 孙加节 张永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9-1748,共10页
外泌体(Exosome)存在于动物的各种体液中,如乳汁、血液、尿液等,其中包含的蛋白质、mRNAs、microRNAs、脂类等物质,可进入受体细胞而发挥生理作用。近几年有不少关于动物体内各种miRNA的研究,而针对乳exosome中miRNA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外泌体(Exosome)存在于动物的各种体液中,如乳汁、血液、尿液等,其中包含的蛋白质、mRNAs、microRNAs、脂类等物质,可进入受体细胞而发挥生理作用。近几年有不少关于动物体内各种miRNA的研究,而针对乳exosome中miRNA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一些已有报道的收集整理,从整体上证实了乳汁中存在miRNA且富集于exosome中,并对比不同动物乳中高表达的miRNA的异同,重点关注exosome中高表达的miRNA,并得出一般性结论。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乳中miRNA的其他存在形式,并讨论miRNA在不同动物乳中的保守性及其可能的生理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系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庄站伟 付帝生 +5 位作者 丁荣荣 杨明 李绍云 吴珍芳 杨杰 郑恩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121-125,共5页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BH)和管围(CC)的加性遗传方差,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并估计体尺性状与达100 kg体重日龄(AGE)、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BF)和30~100 kg料重比(FCR)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场、年季和性别效应对各性状影响均达显著水平;BL、BH和CC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74、0.352和0.160;窝效应值变化范围介于0.184~0.221之间;体尺性状间遗传和表型相关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674、0.100~0.568;体尺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0.083、-0.333~0.039,在杜洛克种猪育种中,可通过对体尺性状的间接选择来加快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尺性状 生长性状 遗传相关 育种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潘荣杨 张哲 +3 位作者 高宁 陈赞谋 李加琪 张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24-131,共8页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一种新兴的畜禽遗传评定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近十几年来成为畜禽遗传评定研究热点。但基因分型成本较高,实际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致使某些经济价值较小物种实施GS受限...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一种新兴的畜禽遗传评定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近十几年来成为畜禽遗传评定研究热点。但基因分型成本较高,实际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致使某些经济价值较小物种实施GS受限。一步法(Single step procedure)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步法既能将全基因组遗传标记用于畜禽遗传评定,又能将未经基因分型的个体全部纳入遗传评定模型,在猪、鸡等群体的基因组选择中应用备受关注。介绍了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的原理,综述了其应用效果及相关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遗传评定 一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猪基因组选择在不同应用策略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林松 谈成 +1 位作者 蔡更元 吴珍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89-2097,共9页
目前,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技术已经在种猪育种中开展,但为获得较高的收益,还需研究一些应用策略,如确定仔猪基因分型个体比例和早期仔猪留种比例。本试验选择温氏集团出生于2011—2016年的大白种猪作为研究对象,共有超过4.... 目前,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技术已经在种猪育种中开展,但为获得较高的收益,还需研究一些应用策略,如确定仔猪基因分型个体比例和早期仔猪留种比例。本试验选择温氏集团出生于2011—2016年的大白种猪作为研究对象,共有超过4.5万条的生长测定记录,超过7万条繁殖记录,和2090个个体的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数据,其中,出生于2016年7~12月的440个体作为候选群体。研究性状包括两个生长性状(校正100 kg日龄和校正100 kg背膘厚)和一个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为对比预测效果,在候选群体进行育种值预测时,按照是否利用其基因型或表型信息分为4种预测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预测可靠性和个体选择指数的排名情况。结果显示,在预测候选群育种值时,利用其表型或基因型信息均比不利用时的预测结果更加可靠。对生长性状终测前、后进行基因组选择指数计算,发现,终测后指数排名前30%的个体都位于终测前指数排名前60%内。若仔猪出生后仅选择常规BLUP预测指数排名前60%的个体,会导致有接近15%的具有优秀潜力的个体被遗漏。本研究建议,对所有新生健康仔猪都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基因组选择指数,然后对指数排名靠前60%的个体进行性能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预测可靠性 育种策略 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筛选miR-125b-2敲除小鼠睾丸发育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龙龙 朱燕玲 +6 位作者 曾斌 何家建 孙加节 陈婷 罗君谊 张永亮 习欠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2-2031,共10页
旨在研究miR-125b-2对动物精子发生和成熟的调节作用,挖掘与miR-125b-2有密切靶向关系的功能基因及信号通路。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miR-125b-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将3只野生型(WT)小鼠和3只miR-125b-2敲除型(KO)小... 旨在研究miR-125b-2对动物精子发生和成熟的调节作用,挖掘与miR-125b-2有密切靶向关系的功能基因及信号通路。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miR-125b-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将3只野生型(WT)小鼠和3只miR-125b-2敲除型(KO)小鼠睾丸的总RNA样分别制成样品池,采用Illumina HiSeq TM 40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将组装得到的Unigene序列注释到Nr和KEGG数据库中注释,并进行睾丸差异表达基因(DEG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WT和KO组睾丸组织中共筛选出324个DEGs,其中被GO注释的180个DEGs显著富集到80个包括精子染色质缩合在内的生物学过程,22个含有线粒体内膜预序列转位酶复合物在内的细胞组成以及41个包括核糖体结构组成在内的分子功能。同时KEGG分析显示,所有被注释的DEGs显著富集到74条信号通路,其中排前3位极显著的信号通路依次为:RNA转运、信使RNA监视通路和合硒化合物新陈代谢。综上表明,敲除miR-125b-2主要影响睾丸中与精子染色质结构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与精子发生相关的3个基因Papolb、Tssk 1和Slc 22a14表达均显著上调。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iR-125b-2对精子生成的功能调节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2 转录组学 睾丸发育 精子发生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妊娠过程中胎盘发育及其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群 叶南 +5 位作者 史泽宇 顾婷 蔡更元 刘德武 吴珍芳 洪林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33-1638,共6页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营养物质、气体及废弃物交换的重要器官。妊娠过程中,猪胎盘功能是影响母猪产仔数、死胎数及断奶前死亡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者介绍了猪妊娠早期胎盘的建立过程及形态变化、妊娠中期胎盘褶皱的形成、妊娠后期胎...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营养物质、气体及废弃物交换的重要器官。妊娠过程中,猪胎盘功能是影响母猪产仔数、死胎数及断奶前死亡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者介绍了猪妊娠早期胎盘的建立过程及形态变化、妊娠中期胎盘褶皱的形成、妊娠后期胎盘的进一步发育,阐述了这3个妊娠阶段猪胎盘的形态变化与其对应的胎盘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目前所发现的调控猪胎盘建立和发育的相关基因,包括透明质酸酶(HYAL)、组织蛋白酶(CTSB和CTSL1)及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为提高母猪胎盘效率、增加母猪繁殖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胎盘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莎 李国玲 +1 位作者 吴珍芳 李紫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6-136,共11页
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有完善的真核表达系统,可以为多种外源蛋白提供正确的翻译后修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可以应用于人或动物的疾病治疗及预防,因其具有成本低、产出高、产品珍贵且需求高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有完善的真核表达系统,可以为多种外源蛋白提供正确的翻译后修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可以应用于人或动物的疾病治疗及预防,因其具有成本低、产出高、产品珍贵且需求高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目前,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多项成果与突破,以此生产的蛋白制品也有部分被权威机构批准上市应用,还有许多未上市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产业化发展做准备。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已成为重组药用蛋白生产的新趋势。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生物反应器类型、生产的蛋白种类、已获批应用的动植物生物反应器,讨论了利用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植物 生物反应器 药用蛋白 产业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猪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甘建宇 张芯 +2 位作者 蔡更元 洪林君 黄思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87-3295,共9页
猪的胚胎发育需要经历受精、卵裂、孵化、形态转变、附植、器官分化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阶段。虽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的严格表达与正确指导是胚胎能否正常发育的决定性条件,但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修饰对胚胎的发育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猪的胚胎发育需要经历受精、卵裂、孵化、形态转变、附植、器官分化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阶段。虽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的严格表达与正确指导是胚胎能否正常发育的决定性条件,但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修饰对胚胎的发育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虽然不改变DNA的一级序列,但也包含可遗传信息,并在基因的转录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在猪的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呈现出高度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孕期母体营养和发育环境条件影响。本文将从胚胎早期发育、体细胞核移植和孕期母体营养三个方面来阐述DNA甲基化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猪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机制和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胚胎发育 体细胞核移植 孕期营养 印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作用机制及其对动物肌肉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月琴 陈婷 +3 位作者 罗君谊 习欠云 张永亮 孙加节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70-2275,共6页
circRNA是一种不具有5′端帽子结构和3′端多聚(A)尾巴结构但能稳定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非编码RNA(ncRNA),是经过反向剪接构成的闭合环状分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明,circRNA对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 circRNA是一种不具有5′端帽子结构和3′端多聚(A)尾巴结构但能稳定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非编码RNA(ncRNA),是经过反向剪接构成的闭合环状分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明,circRNA对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组成不同,circRNA可分为外显子环状、内含子环状及内含子外显子共同组成的环状。同时circRNA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细胞定位,位于细胞核的circRNA主要在基因转录水平与RNA聚合酶Ⅱ结合调控寄主基因的转录活性;而位于细胞液中的circRNA主要发挥竞争性内源RNA的作用,通过竞争性抑制miRNA与靶基因mRNA 3′UTR的结合,发挥其对miRNA和靶基因的调控作用;circRNA还可翻译成蛋白质或多肽。目前,circRNA在畜禽肌肉生长发育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关于cir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发挥重要调控功能。文章就circRNA的发现、分类、生成机制、作用方式及对动物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前沿研究作一简要阐述,并提出circRNA对畜禽肌肉功能研究的展望,以期为今后circRNA相关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 产生机制 作用方式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与油脂对妊娠母猪糖脂代谢及其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敏霞 杨芸瑜 谭成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53-3964,共12页
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生长速度和乳腺发育加快,母猪机体代谢强度逐渐增加,机体糖脂代谢失衡,出现代谢紊乱。能量占整个日粮成分的70%以上,选择适当的日粮能量来源以调节糖脂代谢的平衡是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有效方法。淀粉与油脂作为母猪日... 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生长速度和乳腺发育加快,母猪机体代谢强度逐渐增加,机体糖脂代谢失衡,出现代谢紊乱。能量占整个日粮成分的70%以上,选择适当的日粮能量来源以调节糖脂代谢的平衡是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有效方法。淀粉与油脂作为母猪日粮主要能量来源,均可显著影响后备母猪的初情期启动或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但以母猪本身的糖脂代谢特征为出发点,评述不同来源与水平的淀粉或油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鲜有总结报道。文章首先综述了母猪妊娠期糖脂代谢特点和代谢机制,简述了妊娠期代谢紊乱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不良影响,介绍了淀粉与油脂在母体的吸收及代谢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水平与来源的淀粉和油脂对母猪产仔性能和泌乳性能的影响。最后,为最大化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根据实际生产目的,总结了选择合适能量来源的依据。该综述旨在选择日粮适宜水平和来源的淀粉和油脂以期为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油脂 糖脂代谢 繁殖性能 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排毒情况与gE、gB抗体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段 王磊 +4 位作者 梁鹏帅 张乐宜 刘燕玲 徐峥 宋长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采集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险场各阶段猪群的血清、乳汁、唾液等样品,用ELISA检测血清gE和gB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阳性场gE总阳性率为56.7%,其中只有哺乳母猪和1周龄仔猪群的gE呈阴性,6~24周龄猪群gE阳性率从52.9%上升至100%,经产和后... 采集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险场各阶段猪群的血清、乳汁、唾液等样品,用ELISA检测血清gE和gB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阳性场gE总阳性率为56.7%,其中只有哺乳母猪和1周龄仔猪群的gE呈阴性,6~24周龄猪群gE阳性率从52.9%上升至100%,经产和后备母猪群阳性率高达90%~100%;gB总体阳性率为88.8%,母猪群和公猪阳性率达100%,从1周龄仔猪阳性率100%逐渐降至10周龄育肥猪的40%,之后又快速升高到100%。阴性场gE阴性,gB总体阳性率为38.9%,2~12周龄猪群的gB逐渐转阴,14~20周龄猪群阳性率在20%~75%之间,母猪和公猪群gB阳性率达100%。用RT-PCR检测样品中的核酸,阳性场中脐带血的阳性率最高、达到80%,之后是初乳、为33.3%,其他拭子样品带毒率较低、0.55%~6.21%不等,阴性场样品均未扩增出gE基因片段。研究结果说明,阳性场与阴性场相比,PRV带毒、排毒途径多样,以母猪垂直传播为主,PRV排毒不仅与gE抗体存在相关性,还对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产生干扰,表现在母源抗体和免疫消退期gE和gB抗体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V 排毒 干扰 gE/gB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