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光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模型的水光优化配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继清 龙健 刘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69,共11页
基于考虑系统负荷、新能源发电出力等时序变化特性的时序生产模拟法,建立了水光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模型;从系统结构性、经济性、灵活性与可靠性方面综合确定最佳水光容量配比,并通过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光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金... 基于考虑系统负荷、新能源发电出力等时序变化特性的时序生产模拟法,建立了水光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模型;从系统结构性、经济性、灵活性与可靠性方面综合确定最佳水光容量配比,并通过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光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光伏电站与水电站出力具有较好的年内、日内互补特性;对于2030年水平年,考虑枯期水电留存,913.6万kW水电配套400万kW光伏的方案综合性能更优,其新增非水可再生电量约60亿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互补特性 优化容量配比 时序生产模拟法 金沙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微能源自供电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俊杰 李美成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5-60,共6页
电源问题是制约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文章围绕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周期,以结点微能源自供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微能源采集、能量存储和能量供给3方面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微能源自供电技术展开讨论。分析了结点微能... 电源问题是制约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文章围绕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周期,以结点微能源自供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微能源采集、能量存储和能量供给3方面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微能源自供电技术展开讨论。分析了结点微能源采集及管理技术现状,提出解决无线传感器能源问题要从能量采集入手,通过高效存储和节能降耗等技术使传感器结点实现能量自给自足;同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种能量采集的原理与方法、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技术的运用及发展方向、微能源供给方案及降低能耗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网络 微能源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厘米级分辨率布里渊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欢 李永倩 +1 位作者 王虎 何青尔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3,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布里渊传感方法 -预激发声场法,分析了基于布里渊回波和动态光栅的两种预激发声场的传感技术,详细介绍了两种技术的传感原理及其传感系统,指出了此方法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突破空间分辨率只有1m的限制,具有高测量精度... 介绍了一种新的布里渊传感方法 -预激发声场法,分析了基于布里渊回波和动态光栅的两种预激发声场的传感技术,详细介绍了两种技术的传感原理及其传感系统,指出了此方法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突破空间分辨率只有1m的限制,具有高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最后探讨了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散射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布里渊回波 布里渊动态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继清 薛智明 汪定盼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38,46,共9页
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是解决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之间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模型,对水源区和受水区地方政府及上级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诉求与补偿行为进行... 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是解决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之间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演化博弈模型,对水源区和受水区地方政府及上级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诉求与补偿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具有复杂博弈关系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生态补偿实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无上级政府监管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难以实现最优稳定均衡策略(水源区保护,受水区补偿),只有引入上级政府监管,建立约束激励机制才能实现最优稳定均衡策略,达到社会效益最优;此外,引入加权移动平均法测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2014-2019年的排污权,明晰了水源区污染排放的变化情况,基于排污权交易法确定水源区整体2014-2019年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0.26、1.13、3.98、5.07、4.21、3.28亿元,补偿标准随着调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确定了2014-2019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现最优稳定均衡策略时生态补偿的约束激励范围,明确了上级政府给予水源区或受水区单方不履行义务博弈方的处罚越大,越容易实现最优稳定均衡策略,约束激励资金不低于水源区生态环保投入的两倍和受水区生态补偿费用是实现最优稳定均衡策略的必要条件,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决策依据和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演化博弈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排污权交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隙偏心时短路因素对发电机端部绕组振动的影响
5
作者 徐明星 何玉灵 +3 位作者 张文 代德瑞 刘翔奥 唐贵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2-121,共10页
端部绕组振动是导致绝缘磨损和退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同步发电机在转子匝间短路下的端部绕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不同于以往,该研究不仅考虑了转子匝间短路程度,还考虑了转子匝间短路位置和气隙偏心程度对端部绕组振动的影响。首... 端部绕组振动是导致绝缘磨损和退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同步发电机在转子匝间短路下的端部绕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不同于以往,该研究不仅考虑了转子匝间短路程度,还考虑了转子匝间短路位置和气隙偏心程度对端部绕组振动的影响。首先理论推导得出定子端部绕组的受力表达式;然后基于电磁-结构耦合模型得到了绕组电磁力及其力学响应特性,如变形、应变和应力;最后在CS-5故障模拟发电机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转子匝间短路会给绕组电磁力带来额外的50 Hz(基本频率)、150 Hz和200 Hz的谐波。随着气隙偏心程度/转子匝间短路程度/短路位置与大齿之间距离增大,端部绕组电磁力/振动加剧。此外,复合故障对端部绕组振动影响更为严重。在定子绕组电磁力作用下,定子绕组鼻端部位为最大变形位置,同时绕组直线段与端部的连接处易发生绝缘磨损,在制造及后期维护中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转子匝间短路 气隙偏心 电磁力 绕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云模型和减法集对势的河南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继清 邓世浪 张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开展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针对于集对分析中联系数的线性表达不能兼顾水资源评价系统中存在的模糊性以及随机性问题,引入云模型改进集对分析中联系数的计算,并通过方差最大化原则耦合层次分析法以及熵权法计算... 开展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针对于集对分析中联系数的线性表达不能兼顾水资源评价系统中存在的模糊性以及随机性问题,引入云模型改进集对分析中联系数的计算,并通过方差最大化原则耦合层次分析法以及熵权法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建立了融合权重的集对云模型,对2010-2019年河南省各地级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开展评价。同时,引进五元减法集对势对各城市水资源脆弱性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呈现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3个等级,分布上呈现南部、西部的城市整体水资源脆弱性较低,北部、中部的城市整体水资源脆弱性较高,主要是水资源自然禀赋的不足以及开发利用程度高所致;信阳、三门峡、驻马店系统态势多数年份处于均势或偏同势,水资源脆弱性状况较其余城市更好,发展形势健康;郑州、焦作、开封等城市系统态势所有年份均处于反势或偏反势,发展形势严峻,属于水资源脆弱性重点调控的地区;河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水资源脆弱性自2014年起呈现下降趋势,符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脆弱性评价 集对云模型 五元减法集对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五元联系数集对势排序法的长江上游洪水遭遇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继清 姜良勇 +1 位作者 张鹏 邓世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
长江上游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上游与下游的洪水遭遇现象加重了防洪的严峻形势,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沿岸地区的稳定发展,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洪水遭遇规律与发生态势。采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从洪水遭遇次数及遭遇时间... 长江上游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上游与下游的洪水遭遇现象加重了防洪的严峻形势,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沿岸地区的稳定发展,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洪水遭遇规律与发生态势。采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从洪水遭遇次数及遭遇时间、洪峰遭遇及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遭遇量级、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重叠天数等多个角度,分析长江上游流域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上游与下游十种不同组合的洪水遭遇规律。进而采用改进五元联系数集对势排序方法对洪峰遭遇、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遭遇的严重程度以及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遭遇的重叠程度进行了集对势级排序与分析。结果表明,发生洪水遭遇时,长江上游各种洪水组合洪峰、洪量的总体遭遇态势不严重,但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重叠程度处于较高水平,表现出洪水持续时间长、过程洪量大,尤其乌江与长江干流在宜昌站的最大7 d洪量重叠程度特别严重,给宜昌站及其下游的荆江分洪区带来较大的防洪压力。改进的五元联系数集对势排序方法保留了逻辑上成立的181种势级,从同势、均势、反势角度定量刻画了洪水遭遇指标与严重等级间的联系趋势,将洪水遭遇严重程度细致、准确地量化为不同势级,有助于快速判断防洪重点,为实施科学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遭遇 水文统计 集对势排序 五元联系数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参考FBG波长解调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倩 安阳 姚国珍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4,共4页
对利用波长标记法布里一珀罗标准具作为波长参考计算FBG波长的方法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数据采集卡的FBG波长解调系统硬件电路及软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与光路解调系统配合,可获得高质量法布里一珀罗标准具及FBG光... 对利用波长标记法布里一珀罗标准具作为波长参考计算FBG波长的方法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数据采集卡的FBG波长解调系统硬件电路及软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与光路解调系统配合,可获得高质量法布里一珀罗标准具及FBG光谱信号,在15℃~60℃测量区间内,系统测量误差小于1.6667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喇格光栅 波长解调 波长参考 F-P标准具 数据采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FBG解调系统中数据采集的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永倩 李晓菲 张静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66,70,共4页
为了实现FBG解调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提高FBG传感信号的采集精度,设计了一种用于小型化FBG解调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DSP和CPLD为硬件开发平台,应用高精度A/D转换芯片采集光电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完成了软硬件调试。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实现FBG解调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提高FBG传感信号的采集精度,设计了一种用于小型化FBG解调仪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DSP和CPLD为硬件开发平台,应用高精度A/D转换芯片采集光电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完成了软硬件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地采集FBG光谱信号,满足FBG传感系统波长分辨率、采集速度和数据存储容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 解调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BOTDR的500kV变压器绝缘监测系统设计
10
作者 李永倩 李欢 +1 位作者 李博 李荣伟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
针对传统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传感系统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基于双脉冲布里渊光时域反射(DP-BOTDR)的传感系统原理,并对DP-BOTDR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DP-BOTDR技术具有高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根据500kV电力变... 针对传统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传感系统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基于双脉冲布里渊光时域反射(DP-BOTDR)的传感系统原理,并对DP-BOTDR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DP-BOTDR技术具有高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根据500kV电力变压器绝缘性能在线监测需要和绕组结构,探讨了DP-BOTDR系统在500kV变压器绝缘监测中的应用方案,设计了基于DP-BOTDR光纤传感技术的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散射 温度 应变 变压器 绝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体积电缆管道打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11
作者 何玉灵 薛瑞 +4 位作者 代德瑞 庞子旺 孔凡坊 张翼 占鹭林 《现代电子技术》 2025年第8期93-99,共7页
地下电缆已成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施工过程中电缆易因管道错位问题而被划伤,亟需设计一款电缆管道边缘打磨机器人,提前排除电缆划伤隐患,其中机器人的软硬件控制系统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开发了一个基于STM32的硬... 地下电缆已成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施工过程中电缆易因管道错位问题而被划伤,亟需设计一款电缆管道边缘打磨机器人,提前排除电缆划伤隐患,其中机器人的软硬件控制系统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开发了一个基于STM32的硬件电路、软件控制系统的上位机操作界面。使用EDA软件设计系统部分硬件电路,包括最小系统板、降压电路、CAN通信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在Keil5软件中,应用串级PID控制算法设计了各模块的软件控制程序;基于C#语言,使用Visual Studio软件设计了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经过样机制作与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机器人整体功能完善,能够通过上位机界面实现图像传输、机器人行进以及管壁打磨等功能,完全能够满足小体积电缆管道打磨机器人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管道 打磨机器人 控制系统设计 硬件电路 STM32 串级PID 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