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负荷工况下锅炉对流受热面污染的监测 被引量:24
1
作者 阎维平 朱予东 +2 位作者 谭蓬 高正阳 鲁许鳌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1,129,共5页
针对在线监测大型电站锅炉受热面污染的需要,讨论了稳定负荷的计算模型无法用于变负荷工况监测的原因,分析了变负荷过程中各物理参数的变化机理,从热量平衡出发,考虑了金属管壁蓄热及蒸汽蓄热对受热面污染计算的影响,推导了变负荷工况... 针对在线监测大型电站锅炉受热面污染的需要,讨论了稳定负荷的计算模型无法用于变负荷工况监测的原因,分析了变负荷过程中各物理参数的变化机理,从热量平衡出发,考虑了金属管壁蓄热及蒸汽蓄热对受热面污染计算的影响,推导了变负荷工况下的污染监测模型及实时计算方法。以某电厂300 MW机组锅炉的低温对流过热器为计算对象,采用现场实时数据进行了变负荷工况下受热面污染监测计算。提出了考虑金属及工质蓄热的锅炉变负荷污染监测模型与计算方法,基本能够消除负荷变化对受热面实际污染率计算的影响,得到比较合理的污染率计算结果,对改进现有的根据热平衡算法的锅炉受热面污染在线监测模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锅炉 受热面污染 在线监测 变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设计及校核计算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立军 杜小泽 +1 位作者 杨勇平 刘登瀛 《现代电力》 2006年第6期50-53,共4页
掌握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设计和校核计算方法并进行性能分析,对于提高我国直接空冷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600MW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为例,在传热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设计和校核计算过程进行了讨论,对直接空... 掌握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设计和校核计算方法并进行性能分析,对于提高我国直接空冷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600MW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为例,在传热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设计和校核计算过程进行了讨论,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设计过程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尤其是环境大风的影响、换热要求和空冷电站的平面布局,而校核计算则需充分考虑凝汽器积灰的影响,并建立汽轮机背压和凝汽器积灰厚度之间的关系,为凝汽器清洗提供理论依据。冷却空气流量、凝汽器凝结蒸汽量、空冷凝汽器积灰会显著影响空冷凝汽器的性能,进而影响汽轮机背压,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 性能分析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富氧燃烧电站锅炉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55
3
作者 阎维平 米翠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4-191,共8页
以30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加入能量回收系统的富氧燃烧脱碳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并与空气燃烧+单乙醇胺(MEA)脱碳技术和常规富氧燃烧脱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燃烧+MEA技术导致电厂效率降低最多,而能量回... 以30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加入能量回收系统的富氧燃烧脱碳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并与空气燃烧+单乙醇胺(MEA)脱碳技术和常规富氧燃烧脱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燃烧+MEA技术导致电厂效率降低最多,而能量回收系统的加入可使在富氧燃烧方式下电厂的净效率提高2.59%;脱碳工艺的加入使得发电成本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发电成本增幅最大的是空气燃烧+MEA燃烧方式,其发电成本较参照电厂(0.2700元/(kW.h))增至0.3975元/(kW.h),而加入能量回收系统的富氧燃烧方式可使发电成本降为0.3464元/(kW.h);采用MEA化学吸附法的脱碳费用(154.841元/t)远高于富氧燃烧电厂(30.365元/t),而能量回收系统的加入可使富氧燃烧电厂的CO2脱除费用进一步降低至23.322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富氧燃烧 能量回收系统 经济性分析 脱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远程振动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何青 李红 何子睿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结合CAN总线与网络技术,研究了基于CAN总线的网络数据采集以及数据传输技术;采用分布式现场总线结构和B/S模式的网络架构,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振动监测系统;实现了从单台设备到多台设备直至整个工厂全部设备的分布式振动数据采集与... 结合CAN总线与网络技术,研究了基于CAN总线的网络数据采集以及数据传输技术;采用分布式现场总线结构和B/S模式的网络架构,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振动监测系统;实现了从单台设备到多台设备直至整个工厂全部设备的分布式振动数据采集与网络化监测。本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远程监测,应用表明该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高效,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监测分析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振动监测 数据采集 CAN总线 B/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特性的一种工程建模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志勇 芮晓明 康传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85,共4页
风速的大小、方向和湍流强度等反映风特性的特征量计算是风能利用过程的重要工作,这些参数是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以及零部件受风脉动影响分析的重要参数。根据工程需求,研究直观、简便的小时间尺度风特性建模和计算方法;以风脉动为矢量,分... 风速的大小、方向和湍流强度等反映风特性的特征量计算是风能利用过程的重要工作,这些参数是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以及零部件受风脉动影响分析的重要参数。根据工程需求,研究直观、简便的小时间尺度风特性建模和计算方法;以风脉动为矢量,分析反映风特性关系的“湍流圆”;并通过对实测风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包括风速度和方向参变量的湍流和湍流强度计算方法。采用实测数据的验证表明,这种建模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小尺度气流的变化。与经典湍流强度等特征量计算方法比较,风特征量的数值分析方法具有足够的工程精度,且实时性更强,可以用于确定风力机动态及静态设计过程的基本设计参数,同时也可以为风力机运行过程提供控制基础参数,对确定捕获风能与偏航角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脉动 湍流强度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燃煤电站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玉亮 李亚琼 +2 位作者 王珍和 房方 顾煜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9-183,共5页
针对燃煤电站生产过程复杂,运行安全难以准确评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电站安全评价证据的不精确性和不完全性。在构建燃煤电站安全评价多属性决策树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和定性证据相结合的方法,分别... 针对燃煤电站生产过程复杂,运行安全难以准确评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电站安全评价证据的不精确性和不完全性。在构建燃煤电站安全评价多属性决策树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和定性证据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定性和定量两种安全决策知识的获取和转化方法。建立了决策树安全评价模型,给出了证据推理算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某2×600 MW燃煤电站的安全评价,充分利用电站运行与维护数据、安全检查结果,确定了电站运行安全状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解决了部分证据不精确和不完全的安全评价问题,评价结果为运行与维修决策和安全整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燃煤电站 证据理论 层次分析法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干燥对电厂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阎维平 马凯 +2 位作者 李春启 付志新 佟义英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7,共3页
褐煤中水分较高,若直接用于电厂锅炉燃烧,将导致锅炉热效率和电厂净效率降低,经干燥后的褐煤燃烧对提高电厂经济性有很重要的意义。以某300MW燃煤粉锅炉机组为例,计算和分析了燃用干燥前与干燥后的褐煤时锅炉内燃烧、受热面换热、烟风... 褐煤中水分较高,若直接用于电厂锅炉燃烧,将导致锅炉热效率和电厂净效率降低,经干燥后的褐煤燃烧对提高电厂经济性有很重要的意义。以某300MW燃煤粉锅炉机组为例,计算和分析了燃用干燥前与干燥后的褐煤时锅炉内燃烧、受热面换热、烟风系统阻力以及磨煤机出力的改变,得出褐煤干燥对锅炉热效率、燃煤量、风机电耗及制粉系统电耗的影响,对电厂燃用未经干燥及干燥后的褐煤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燃用干燥后的褐煤不仅可大大减少入炉煤量,而且还可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送、引风机及制粉系统等辅机的电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干燥 锅炉效率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空冷系统空冷散热器运行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0
8
作者 杨立军 杜小泽 杨勇平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4-599,共6页
以某6×1000 MW间接空冷电厂主要建筑物和空冷塔平面布局为例,通过CFD模拟,得到了冷却空气流场、温度场,分析了机组热负荷、环境气温、风速、风向对空冷散热器进口空气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环境风上游的空冷散热器单元,其迎面... 以某6×1000 MW间接空冷电厂主要建筑物和空冷塔平面布局为例,通过CFD模拟,得到了冷却空气流场、温度场,分析了机组热负荷、环境气温、风速、风向对空冷散热器进口空气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环境风上游的空冷散热器单元,其迎面风速最大,空气温度最低,冷却效果最好;而处于侧面的空冷散热器单元,迎面风速最小,空气温度最高,冷却效果最差.随机组热负荷增加,空冷散热器冷却空气流量增加,随环境气温、风速增加,空冷散热器冷却空气流量减小.风向的改变也会影响散热器的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运行特性 CFD 间接空冷 空冷散热器 风速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回热系统损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 被引量:43
9
作者 李永华 李庚生 闫顺林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5-598,603,共5页
根据平衡方程,首次导出了火电机组回热系统损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利用这一方程可方便地得出不同机组回热系统的损分布规律,同时这一方程也为建立回热系统乃至整个机组与损分布通用矩阵方程相关的通用的分析模型、经济学分析模型、经济... 根据平衡方程,首次导出了火电机组回热系统损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利用这一方程可方便地得出不同机组回热系统的损分布规律,同时这一方程也为建立回热系统乃至整个机组与损分布通用矩阵方程相关的通用的分析模型、经济学分析模型、经济学优化模型和经济学故障诊断模型奠定了基础。利用这一方程还可以方便地开发出实时监测回热系统损分布的计算机程序,为降低机组能耗提供一个实用化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火电机组 回热系统 [火用]损分布 通用矩阵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锅炉燃烧器区膜式水冷壁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春燕 阎维平 +1 位作者 梁秀俊 黄景立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681,共5页
基于有限元法对某电厂600 MW机组锅炉在不同超临界工况下燃烧器区膜式水冷壁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采用双线性四边形单元对水冷壁温度场进行剖分,分区段计算了向火侧的热流密度.依据水冷壁入口和出口工质的实际温度和压力,确定了管... 基于有限元法对某电厂600 MW机组锅炉在不同超临界工况下燃烧器区膜式水冷壁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采用双线性四边形单元对水冷壁温度场进行剖分,分区段计算了向火侧的热流密度.依据水冷壁入口和出口工质的实际温度和压力,确定了管内工质温度及管内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了超临界压力下不同工况的水冷壁温度分布,并对造成水冷壁超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误差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超临界锅炉 膜式水冷壁 有限元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2/CO2燃烧方式下锅炉对流传热系数的修正算法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米翠丽 阎维平 +1 位作者 李皓宇 张广忱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7-421,共5页
采用热力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富氧燃烧方式下锅炉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富氧气氛受热面对流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由此提出了对流传热系数的修正算法.采用该算法,以某电厂300 MW锅炉为例,分别对空气燃烧方式和O2/... 采用热力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富氧燃烧方式下锅炉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富氧气氛受热面对流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由此提出了对流传热系数的修正算法.采用该算法,以某电厂300 MW锅炉为例,分别对空气燃烧方式和O2/CO2燃烧方式下的各受热面进行了热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两者相吻合,表明修正算法是可行的.分析结果还表明:富氧气氛下烟气的传热能力增强,即相同的受热面积传热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O2/CO2气氛 烟气传热 传热系数 修正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组轴系扭振智能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青 杜冬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8-713,共6页
本文从汽轮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测量精度和使用环境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开发完成了一种新型智能化扭振测量分析系统。系统配置了2个测量机组轴系两端扭振的扭振通道和8个模拟量输入通道,由下位智能采集卡和上位PC及监测分... 本文从汽轮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测量精度和使用环境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开发完成了一种新型智能化扭振测量分析系统。系统配置了2个测量机组轴系两端扭振的扭振通道和8个模拟量输入通道,由下位智能采集卡和上位PC及监测分析软件组成。上下位机通过FIFO存储器交换数据,使扭振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可以同时进行,充分发挥了微处理器的实时测控功能和PC的快速数据处理能力。智能采集卡采用20MHz的80C196单片机,并充分利用该芯片的高速输入的特点,实现了扭振的在线高精度测量,扭角分辨率达到0.014°。信号处理电路全部采用程控方法,提高了采集卡的适应能力,可以应用到各种测量场合。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操作使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振 智能测量 PC总线 单片机 汽轮机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E PTC 4-1998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的主要特点 被引量:27
13
作者 阎维平 云曦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78,188,共6页
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颁布的新版锅炉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1998的主要特点,讨论了新增补的内容,重点分析了与ASME PTC 4.1-1964年版本及我国国标《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 10184-1988)的若干重要区别。对我国火... 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颁布的新版锅炉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1998的主要特点,讨论了新增补的内容,重点分析了与ASME PTC 4.1-1964年版本及我国国标《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 10184-1988)的若干重要区别。对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锅炉机组的设计、制造、运行、调试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使用ASME PTC 4-1998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性能试验 ASME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风特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芮晓明 马志勇 康传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35-1338,共4页
根据工程需求,研究了一种直观、简便的小时间尺度风运动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根据风脉动为矢量的事实基础,分析了一种反映风特性关系的"湍流圆",并通过对实测风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包括风速和风向两个参变量的湍流和湍流强度... 根据工程需求,研究了一种直观、简便的小时间尺度风运动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根据风脉动为矢量的事实基础,分析了一种反映风特性关系的"湍流圆",并通过对实测风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包括风速和风向两个参变量的湍流和湍流强度计算。采用实测数据的验证表明,这种建模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小尺度气流的变化。与经典湍流强度等特征量的计算方法相比,风特征量的数值分析方法具有足够的工程精度,且实时性更强,可以用于确定风电机组动、静态设计过程的基本设计参数,同时也可以为风电机组运行过程提供控制基础参数,对确定捕获风能与偏航角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脉动 小时间尺度 湍流强度 风力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快速裂解油蒸汽催化重整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璐 董长青 杨勇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5-750,共6页
介绍了生物质快速裂解油制氢的研究发展过程并对其工艺过程、重整机理及催化剂研究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并进一步阐明目前该制氢方法存在的技术难点、研究重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质油 快速裂解 蒸汽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热力系统矩阵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邢德山 阎维平 刘亚芝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1,共5页
为了使分析方法应用于火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评价和在线监测中,对火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评价进行更加全面合理,寻找提高经济性的有效途径,基于加热器热交换过程中的平衡关系分析,得出了火电厂回热系统各级加热器平衡方程组,并在... 为了使分析方法应用于火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评价和在线监测中,对火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评价进行更加全面合理,寻找提高经济性的有效途径,基于加热器热交换过程中的平衡关系分析,得出了火电厂回热系统各级加热器平衡方程组,并在此基础上,经数学推导,得到了与回热系统特征密切对应的矩阵方程。该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各元素有明显的规律性,对于给定回热系统,可以直接写出矩阵方程。解该矩阵方程可得到符合平衡关系的各级回热加热器抽汽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求得各级加热器的效率,从而简化了运用分析方法求解抽汽系数的过程。利用矩阵方程结合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的分析,可以建立火电厂热力系统分析通用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热力系统 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混比例对生物质和煤流化床共气化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鲁许鳌 阎维平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77-983,共7页
采用新型床料在鼓泡流化床中进行了2种典型的木本和草本生物质与烟煤的空气-水蒸气气化试验,研究了生物质掺混比例对燃气组分和热值、气化效率及碳转化率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松木屑的掺混比例从0%增大到100%时,H2和CO的体积含... 采用新型床料在鼓泡流化床中进行了2种典型的木本和草本生物质与烟煤的空气-水蒸气气化试验,研究了生物质掺混比例对燃气组分和热值、气化效率及碳转化率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松木屑的掺混比例从0%增大到100%时,H2和CO的体积含量分别增加了4.6%和4.4%,CO2的体积含量减少了3%,CH4和CnHm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当稻秸的掺混比例从0%增大到100%时,CO的体积含量先从25.8%上升至27.5%,再下降至25.3%,其他燃气组分的变化趋势与松木屑和煤气化的相类似;随着生物质掺混比例的增加,2种生物质和煤共气化的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均有所提高,且在共气化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气化 流化床 松木屑 稻秸 烟煤 空气-水蒸气 掺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灰对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熵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予东 阎维平 张婷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4,245,共5页
建立了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熵产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传热熵产生数的计算公式.对1台600 MW机组燃煤锅炉进行了不同吹灰模式的试验.结合采集的实时数据,利用建立的传热熵产模型计算了各对流受热面吹灰前后的传热熵产,得出了吹灰对各受热面... 建立了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熵产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传热熵产生数的计算公式.对1台600 MW机组燃煤锅炉进行了不同吹灰模式的试验.结合采集的实时数据,利用建立的传热熵产模型计算了各对流受热面吹灰前后的传热熵产,得出了吹灰对各受热面传热熵产的影响曲线,分析了该锅炉各吹灰模式的利弊,提出了吹灰模式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锅炉 对流受热面 熵产 吹灰 污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关联k模型的气体辐射特性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7
19
作者 阎维平 米翠丽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5-1122,共8页
针对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中高浓度H2O和CO2混合气体的辐射换热问题,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宽带关联(IWBCK)分布模型.为了验证IWBCK模型计算的有效性,首先选取不同配比的H2O/CO2混合气体进行计算分析,并与逐线计算和基于指数的宽带关联k分布模... 针对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中高浓度H2O和CO2混合气体的辐射换热问题,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宽带关联(IWBCK)分布模型.为了验证IWBCK模型计算的有效性,首先选取不同配比的H2O/CO2混合气体进行计算分析,并与逐线计算和基于指数的宽带关联k分布模型进行对比,表明IWBCK模型对H2O/CO2混合气体的处理较合理,与逐线计算的结果更加接近;以某电站300MW燃煤锅炉为例,采用IWBCK模型计算了空气燃烧方式下三原子气体的辐射特性,并与前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IWBCK模型对空气燃烧方式也是有效的.基于分区段热力计算的方法,采用IWBCK模型分别计算了该锅炉在空气燃烧方式和富氧燃烧方式(30%O2/70%CO2)下各区段三原子气体的吸收系数和发射率,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富氧燃烧方式下三原子气体的吸收系数和发射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辐射换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气体辐射 宽带关联k分布模型 分区段 吸收系数 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的数值解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阎维平 李皓宇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1-845,共5页
根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把金属蓄热元件视为某一假想的流体,将非稳态传热与金属蓄热元件的机械运动等同于稳态换热过程,采用控制容积法建立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流体动力学传热微分方程组与对应的差分方程组,详... 根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把金属蓄热元件视为某一假想的流体,将非稳态传热与金属蓄热元件的机械运动等同于稳态换热过程,采用控制容积法建立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流体动力学传热微分方程组与对应的差分方程组,详细给出了数值解法的计算过程,并以某220 MW锅炉机组的三分仓冷、热分段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结合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校核热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值解法合理、收敛快且具有合理的计算精度,可以得到空气预热器运行中金属蓄热元件、烟气与空气的温度分布;经与实际运行参数校核,与设计工况参数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三分仓 数值解法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