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1
作者 魏新航 张玉琢 +4 位作者 白云龙 吴鹏 王小明 王永利 杨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208-7218,共11页
为全面深入分析省级层面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开展了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构建了考虑技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效益的主观权重进行确定,考... 为全面深入分析省级层面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开展了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首先,构建了考虑技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效益的主观权重进行确定,考虑到指标体系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基于直觉模糊数概念确定客观权重,通过合作博弈理论确定综合权重;最后,引入垂面距离的概念对传统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方法进行改进,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通过应用所提评价体系对不同省份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体系在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综合效益及多维度效益评价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综合效益评价 层次分析法 直觉模糊数 改进TOPSIS 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北京电力负荷中长期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庆友 王一博 刘力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8-241,共4页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准确预测电力负荷尤显重要。以北京市电力负荷为例,选取1953~2008年数据,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采用协整检验、指数曲线趋势外推法、皮尔曲线模型3种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预测了2015~2051年电力负荷。结果表明,北京市...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准确预测电力负荷尤显重要。以北京市电力负荷为例,选取1953~2008年数据,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采用协整检验、指数曲线趋势外推法、皮尔曲线模型3种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预测了2015~2051年电力负荷。结果表明,北京市电力负荷以级数增长的模式增长,必须尽快规划电能的开发与利用、牢固树立节电意识、通过智能电网建设等满足用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计量经济学模型 中长期 协整模型 趋势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转型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人均电力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森 段啸贤 赵浩然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0—202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新质生产力对人均电力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从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双重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显著降低了人均电力碳排放;(2)新质生产力的电力碳减排效应...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0—202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新质生产力对人均电力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从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双重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显著降低了人均电力碳排放;(2)新质生产力的电力碳减排效应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异质性,西部地区效果最为显著,中部地区减排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东部地区边际效应有限;(3)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强化环境规制,进而促使经济活动低碳化,实现人均电力碳排放的有效减少。该研究能够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地区电力碳减排路径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电力碳排放 新质生产力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考虑边际成本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策略
4
作者 王永利 张云飞 +3 位作者 赵伟博 马恺玮 李强 姜斯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5-1086,共12页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时,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交易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边际成本进行精细化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参与市场的最优调度策略...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时,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交易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边际成本进行精细化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参与市场的最优调度策略。首先,分析了外部现货市场环境下市场价格不确定性典型场景处理方法,并研究了综合能源系统内部多种源荷可调资源及运行成本结构;其次,建立了在电力市场价格不确定性条件下考虑系统边际成本交易优化模型,并提出沙猫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可以降低IES的运行成本,还能增强其对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为综合能源系统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运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实现能源系统参与市场调度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双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现货市场 边际成本 综合能源系统 沙猫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气候适应性的探索、挑战与展望
5
作者 袁家海 彭可欣 +1 位作者 张浩楠 张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72,共17页
气候加速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带来高频次、大范围、强破坏的停电事故和缺电事件,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敲响了警钟。随着温控负荷迅速增长和新能源并网规模不断攀升,电力系统气候敏感性持续增强。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 气候加速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带来高频次、大范围、强破坏的停电事故和缺电事件,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敲响了警钟。随着温控负荷迅速增长和新能源并网规模不断攀升,电力系统气候敏感性持续增强。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促进电力低碳转型,提升电力系统气候适应性迫在眉睫。文中系统梳理了电力系统气候适应性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气候适应性分析框架,分析了源、网、荷侧电力资源的气候适应性特点,讨论了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中气候适应性提升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新型电力系统气候适应性提升路径。建议强化电力系统气候适应性的宏观政策引导,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关键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机制,通过多元化方式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气候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应性 新型电力系统 评估框架 运行调度 电力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态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量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汤明润 李若旸 +3 位作者 刘慕然 程晓钰 刘铫 杨淑霞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增加及各类不确定因素叠加对电力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可再生发电能源,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条件下影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量的因素,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及极端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boosting sys... 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增加及各类不确定因素叠加对电力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可再生发电能源,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条件下影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量的因素,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及极端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boosting system,XGBoost)算法筛选关键因素,构建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量预测模型,并以某地区电力系统为例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能为新型电力系统制定合理有效的电力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接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氢能多元需求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低碳运行
7
作者 杨家辉 闫庆友 郭红珍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2,共12页
针对日益增长且多元的氢能需求,提出一种计及氢能多元需求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低碳运行策略。首先探究工业园区中氢能需求的不同来源以及各类氢能需求用量与时间特性的差异,并建立工业园区储能系统模型;其次,构建工业园区综合能... 针对日益增长且多元的氢能需求,提出一种计及氢能多元需求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低碳运行策略。首先探究工业园区中氢能需求的不同来源以及各类氢能需求用量与时间特性的差异,并建立工业园区储能系统模型;其次,构建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模型,并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进行求解;最后,选取某地工业园区进行算例分析,比较3种场景下的运行结果。结果表明,在引入代理商调整新能源汽车充能负荷并配置储能系统后,工业园区的购电成本降低了15.8%,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的收益提高了6.85%,同时工业园区的碳排放量降低了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多元需求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双层优化模型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新型电力系统在线稳态调度
8
作者 赵莹莹 仇越 +5 位作者 朱天晨 李凡 苏运 邰振赢 孙庆赟 凡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12,共13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导致电网运行方式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给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严峻挑战.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等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对电网进行调控并进行辅助决策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导致电网运行方式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给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严峻挑战.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等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对电网进行调控并进行辅助决策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在线调度算法仍然面临高维决策空间难建模、调度策略难优化的问题,使得模型搜索效率较低、收敛较慢.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新型电力系统在线稳态调度方法,通过自适应选取关键节点调节以降低决策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状态上下文感知模块建模高维环境状态,综合运行成本、能源消纳以及越限情况为优化目标构建模型,并考虑各种运行约束.在IEEE-118、L2RPN-WCCI-2022和SG-126算例集上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运行调度 强化学习 分层决策 状态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碳交易和用能权交易的电力市场协同交易机制
9
作者 于源 呼斯乐 +4 位作者 王渊 刘向龙 许芳琳 陈紫菲 董福贵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研究提高清洁能源市场竞争力的体制机制十分必要。通过对融合碳交易以及用能权交易的电力市场协同交易机制的研究,首先提出考虑碳排放权、以年发电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发电企业双层竞价... 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研究提高清洁能源市场竞争力的体制机制十分必要。通过对融合碳交易以及用能权交易的电力市场协同交易机制的研究,首先提出考虑碳排放权、以年发电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发电企业双层竞价策略优化模型;其次针对碳市场、用能权市场和电能量市场的协调交易问题,构建可量化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结合仿真算例,对所提出的理论和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权购买及其在月度市场上的竞价策略受到碳排放处罚价格的影响;碳排放权和用能权交易制度实施后,系统内部能源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在制度实施的第一年内就提升了约2%并持续稳步增长;随着碳交易和用能权交易机制的深入运行,电力市场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发电企业的成本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其中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市场份额扩大了约5%。这不仅验证了所提理论和模型的有效性,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和新能源的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碳市场 用能权市场 协同交易机制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技改配置鲁棒优化研究
10
作者 李勇杰 席小娟 +1 位作者 李旭阳 李万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系统源荷双侧变革驱动电网开展设备改造更新,深化研究电网投资精准配置优化技术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系统分析电网技改投入影响因素,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挖掘电网技改投入关键影响指标;其次,基于得到的技改投入... 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系统源荷双侧变革驱动电网开展设备改造更新,深化研究电网投资精准配置优化技术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系统分析电网技改投入影响因素,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挖掘电网技改投入关键影响指标;其次,基于得到的技改投入关键影响指标及各地区电网的关键影响指标水平,计算各指标信息熵从而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电网技改投入基础分配模型;最后,以单位投入增供电量及单位投资可靠性提升为目标,考虑增供电量不确定性构建鲁棒优化模型,在基础分配结果上实现电网技改投入二阶段优化分配。算例分析表明,基于鲁棒优化的两阶段配置优化模型不仅显著提高了资源配置的精准度,还有效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和风险,为电网生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技改投入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性 信息熵 配置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戈丹 李永臣 +2 位作者 李婷婷 曾鸣 许文秀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213,共4页
针对营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企业面临现有营销系统运维管理的问题,顺应营销系统发展集中化要求,理清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从队伍建设、安全运维、应急管理、业务流程、建设技术支持平台等方面,建立科学、高效的运维管理体系,为营... 针对营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企业面临现有营销系统运维管理的问题,顺应营销系统发展集中化要求,理清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从队伍建设、安全运维、应急管理、业务流程、建设技术支持平台等方面,建立科学、高效的运维管理体系,为营销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营销系统 运维管理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牛东晓 嵇灵 +1 位作者 劳咏昶 路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边限协整检验比传统的协整检验更具稳健性,适合小样本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 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边限协整检验比传统的协整检验更具稳健性,适合小样本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将电力消费与GDP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两者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结论进一步说明了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电力建设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ARD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E碳税政策对北京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兴平 朱锦晨 +2 位作者 徐岸柳 郭正权 刘珊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798-6805,共8页
根据研究需要与北京市2010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划分情况,尽可能地对能源部门进行细分,并编制社会核算矩阵。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碳税政策对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碳税政策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对于化石能源... 根据研究需要与北京市2010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划分情况,尽可能地对能源部门进行细分,并编制社会核算矩阵。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碳税政策对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碳税政策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对于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产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于清洁能源、服务业等行业产出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严格限制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技术是减排的重要措施。由于碳税会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消费需求减少,碳税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福利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影响程度的相对量有限,但影响的绝对效果较大,应该避免较高的碳税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能源部门划分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军杰 田廓 +2 位作者 薛松 刘超 曾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6-188,共3页
为了动态地评价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选取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经济效益指标,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应用Matlab软件计算了不同时刻三家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值;然后基于时序几何平均算子评价法,应用... 为了动态地评价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选取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经济效益指标,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应用Matlab软件计算了不同时刻三家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值;然后基于时序几何平均算子评价法,应用LINGO软件计算时间权向量,并得到三家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排序。结果表明,这种动态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能为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经济效益 动态评价 档次评价法 时序几何平均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互联电力系统鲁棒经济调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栗然 周鸿鹄 +2 位作者 刘健 党磊 董哲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2,共8页
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共享是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将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电能,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输电网对电能的远距离传输,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共享。本文针对输电网,提出一种广域协调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出... 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共享是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将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电能,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输电网对电能的远距离传输,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共享。本文针对输电网,提出一种广域协调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出力的策略,实现可再生能源广域内的大规模共享。并运用鲁棒优化技术,有效控制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首先,给出了一种"传统关口调度结合风电消纳"的联络线调度模式,将日前联络线功率调度计划分为计划值和调整值;其次,建立两阶段零和博弈模型;最后,针对所建博弈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割平面"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能源广域协调消纳策略能够在保证互联系统鲁棒性的同时提高互联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鲁棒经济调度 互联电力系统 联络线调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中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模式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永利 厉艳 +3 位作者 叶嘉雯 孙昶辉 樊立沙 朱俊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5-81,88,共8页
2015年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之一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政府的主导下参与的主体主要有售电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电网企业以及行业协会。通过研究新形... 2015年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之一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政府的主导下参与的主体主要有售电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电网企业以及行业协会。通过研究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组织框架,并从合作伙伴网络、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结构等角度入手,研究了其未来电力DSM发展模式,旨在为加快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框架 发展模式 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电力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EC灰色模型的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趋势预测和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泓泽 郭森 王宝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1,共5页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十分密切,对两者之间未来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趋势预测和分析,对于我国电力产业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MREC),选取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评价指...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十分密切,对两者之间未来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趋势预测和分析,对于我国电力产业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MREC),选取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对2010~2015年各评价指标进行预测,然后计算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关联度及其耦合度,以此对两者的协调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在未来的几年里,其协调发展的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其耦合度将维持在0.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EC灰色模型 电力工业 国民经济 耦合度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全生明 朱晓丽 +1 位作者 薛松 李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183,共4页
为了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发展,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规划及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建立一个考虑全过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评估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在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的背景下,从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全过... 为了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发展,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规划及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建立一个考虑全过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评估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在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的背景下,从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及要素出发,结合全过程理论,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规划决策、启动实施、检测验收阶段的管理评估内容,提出了考虑全过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某公司电力系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进行了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 全过程 管理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长期电力需求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会茹 周佳 +2 位作者 郭森 韩新阳 薛万磊 《陕西电力》 2015年第8期71-77,81,共8页
电力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是经济、产业结构、人口、城市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能源电力、科技发展4个方面出发,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各因素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利用因子分析、变结构协整分析等... 电力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是经济、产业结构、人口、城市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能源电力、科技发展4个方面出发,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各因素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利用因子分析、变结构协整分析等方法筛选指标,全面、系统地论证了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构建影响中长期电力需求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变结构协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营销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解释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浩杰 赵长红 +1 位作者 徐燕 李存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在构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上,以营销人员的能力素质为研究对象,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营销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建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阶层结构图,对复杂的能力素质要素进行分层分类。通过该图不仅可... 在构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上,以营销人员的能力素质为研究对象,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营销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建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阶层结构图,对复杂的能力素质要素进行分层分类。通过该图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各要素间的层次及相互影响关系,还可以将各要素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分类、解释,帮助企业管理者对营销人员的能力要素进行有效识别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营销管理人员 能力素质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