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作通信的电力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智雄 刘宗山 +1 位作者 金鑫 冯俊豪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8-1680,共13页
为了满足物联网与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吞吐量、灵活接入等要求,电力线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多媒质并行通信或中继转发等技术进行设计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增强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基于此,对现有的电力线和无线... 为了满足物联网与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吞吐量、灵活接入等要求,电力线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多媒质并行通信或中继转发等技术进行设计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增强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基于此,对现有的电力线和无线协作通信的研究进行整理,从物理层技术、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硬件设计及通信标准等主要方向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最后从中继系统性能分析、中继机器学习优化处理、多模通信MAC接入机制、中继系统跨层设计、感知和通信协同等5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协作通信 中继 M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MAC层接入算法
2
作者 陈智雄 詹学滋 左嘉烁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针对无线和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的信道竞争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的MAC接入算法。双模节点根据网络广播信息和信道使用等数据自适应接入双媒质信道。首先建立了基于双模通信网络交互和统计信息的双... 针对无线和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的信道竞争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的MAC接入算法。双模节点根据网络广播信息和信道使用等数据自适应接入双媒质信道。首先建立了基于双模通信网络交互和统计信息的双模通信节点数据采集模型;接着定义了基于协作信息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设计了联合α-公平效用函数和P坚持接入机制的节点决策流程,实现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network,DDQN)的双模节点自适应接入算法;最后进行算法性能仿真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接入算法能够在保证双模网络和信道接入公平性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双模通信节点的接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无线通信 双模节点 深度强化学习 双深度Q网络 MAC层接入 公平效用函数 P坚持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式“通信电子电路”模块化实验方案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5
3
作者 余萍 韩东升 +2 位作者 李然 李星蓉 贾惠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通信电子电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课程组针对本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被动按步骤实验、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设计了案例式模块化实验方案。以无线收发系统各功能模块电路案例为例,对案例式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引导学... 通信电子电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课程组针对本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被动按步骤实验、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设计了案例式模块化实验方案。以无线收发系统各功能模块电路案例为例,对案例式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任务、运用课程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通信电子电路 实验教学 模块化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jax和MVC的电力通信告警系统的设计实现 被引量:10
4
作者 尼俊红 张丽 +1 位作者 张淼 张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6-227,282,共3页
阐述电力通信告警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简述系统的软件结构和功能实现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在.NET框架中采用MVC分层设计模式,结合Ajax提出的异步交互机制,利用其前端框架Ext JS,优化B/S架构,实现页面表示与业务逻辑的高效分离,增强... 阐述电力通信告警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简述系统的软件结构和功能实现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在.NET框架中采用MVC分层设计模式,结合Ajax提出的异步交互机制,利用其前端框架Ext JS,优化B/S架构,实现页面表示与业务逻辑的高效分离,增强客户端的响应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异步通信能力。系统操作简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为类似的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JAX MVC 通信告警 EXT J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的电力线数据传输通信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毛婕 高强 +1 位作者 侯思祖 余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0-83,共4页
介绍了电力线通信(PLC)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了基于 OFDM的技术,采用 16位定点 DSP-TMS320VC5402作为控制单元的电力线数传通信系统的方案,给出了系统的参数设计以及软件、硬件设计原理。
关键词 OFDM 电力线 数据传输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电子电路”团队合作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12
6
作者 余萍 程文清 车辚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
根据通信电子电路教学内容特点,为了加强学生对通信系统的调试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实验及创新能力,以无线射频收发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引入专用通信仪器,将原来的1人或2人1组的单元电路实验变为多人1组的团队系统实验。从实验内容设... 根据通信电子电路教学内容特点,为了加强学生对通信系统的调试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实验及创新能力,以无线射频收发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引入专用通信仪器,将原来的1人或2人1组的单元电路实验变为多人1组的团队系统实验。从实验内容设计、实验实施过程、实验效果、实验问题思考等方面,探讨了在通信电子电路综合实验中实施团队合作实验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团队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电子电路 团队合作实验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10kV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单子载波OFDMA电力线通信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正伟 谢志远 +1 位作者 郭以贺 黄怡然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7,共8页
针对10 kV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的电力线通信方法。该方法采用单子载波通信模式实现信号发送功率最大化,避免了多载波OFDMA系统中的峰均比(PAR)问题,减少了计算量。单子载波通信模式采... 针对10 kV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的电力线通信方法。该方法采用单子载波通信模式实现信号发送功率最大化,避免了多载波OFDMA系统中的峰均比(PAR)问题,减少了计算量。单子载波通信模式采用主子载波和辅子载波交替通信,以保证10 kV馈线系统能采用通信质量最高的子载波。为提高通信效率,采用可用子载波标识向量选择辅子载波,并根据实际电网运行情况实时刷新可用子载波标识向量。对通信成功率、子载波切换周期进行了分析。现场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单子载波通信模式的通信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馈线自动化 电力线 通信 频率切换 子载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继电保护业务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指标体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兴 赵振东 高勇 《广东电力》 2011年第11期70-73,共4页
通过对电力通信网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的介绍与分析,阐述了基于业务性能构建电力通信网可靠性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业务对电力通信网的要求,以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对电力通信网的继电保护业务传输... 通过对电力通信网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的介绍与分析,阐述了基于业务性能构建电力通信网可靠性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业务对电力通信网的要求,以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对电力通信网的继电保护业务传输性能指标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基于业务性能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指标体系的具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继电保护 可靠性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通信中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会生 戴雪娇 《广东电力》 201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数据采集与监控(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发展至今经历了4代产品,其中第三代SCADA系统技术最为成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最广,但同时也存在干扰问题、通信协议的安全问题和控制中心的安全问题。通过对这些... 数据采集与监控(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发展至今经历了4代产品,其中第三代SCADA系统技术最为成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最广,但同时也存在干扰问题、通信协议的安全问题和控制中心的安全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通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电力系统通信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电力通信告警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东蕊 刘晓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23-126,131,共5页
描述了张家口供电公司建立的开放、标准、通用的电力通信网告警综合管理系统,介绍了其软件结构和功能实现的相关技术。系统强调可扩充性和规范性,利用模拟代理建立管理模型,实现基于SNMP的告警综合管理系统,利用Trap传输告警信息。该系... 描述了张家口供电公司建立的开放、标准、通用的电力通信网告警综合管理系统,介绍了其软件结构和功能实现的相关技术。系统强调可扩充性和规范性,利用模拟代理建立管理模型,实现基于SNMP的告警综合管理系统,利用Trap传输告警信息。该系统已顺利投运,充当了电力通信网外部审计、监视的角色,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减轻了运行值班压力和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告警综合管理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模拟代理 故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模拟输出型电子式互感器误差调试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秋峰 赵梦莹 吕鹏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9-202,共4页
电子式互感器误差调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采用Lab VIEW软件设计了一个模拟输出型误差电子式互感器的调试系统,并完成了相应的界面设计。应用该系统可实现误差测试和分析,满足各项功能的设计及测试要求。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误差调试 傅里叶算法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技术的地区电力通信网管理信息系统
12
作者 戚宇林 翟学明 荆霜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6,共4页
从电力通信网的一般形式出发,对“地区”电力通信网的实际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电力通信网 层次管理的方法,并据此方法设计了便于实际生产管理的基于VEB技术的通信网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电 力系统内部局域网的特点,设计了通信网... 从电力通信网的一般形式出发,对“地区”电力通信网的实际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电力通信网 层次管理的方法,并据此方法设计了便于实际生产管理的基于VEB技术的通信网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电 力系统内部局域网的特点,设计了通信网运行信息网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分层管理技术 电力通信网 W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非理想传输的虚拟电厂设备异构通信网络接入选择算法
13
作者 陈智雄 唐逸凡 苏新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5-116,共12页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可利用异构网络实现分布式新能源聚合调度,实现综合效益提升。为了提高VPP在不同网络下的丢包与时延等非理想传输能力,提出面向异构通信网络的设备接入优化算法。首先,分析总结了VPP设备充放电容量、...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可利用异构网络实现分布式新能源聚合调度,实现综合效益提升。为了提高VPP在不同网络下的丢包与时延等非理想传输能力,提出面向异构通信网络的设备接入优化算法。首先,分析总结了VPP设备充放电容量、出力特性、接入网络时延、网络承载能力等约束条件,考虑异构网络下设备接入的丢包率和时延理论性能构建了以收益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分层求解和贪婪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获得设备的接入方式。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提高网络接入容量并降低系统收益损失,实现收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功率调度 无线接入 异构通信网络 数据丢包 通信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时延双模通信资源优化分配算法
14
作者 陈智雄 杨智慧 +1 位作者 窦增 毕彦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408-9416,共9页
基于无线和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的双模通信可以实现二者优势互补,被广泛用于智能计量和电力物联网中。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双模通信系统在新能源低时延业务接入等... 基于无线和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的双模通信可以实现二者优势互补,被广泛用于智能计量和电力物联网中。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双模通信系统在新能源低时延业务接入等应用,提出了一种计及非理想信道估计的OFDM子载波分集组合和功率自适应分配算法。首先建立了以业务数据量、传输功率等为约束,以总时延最小化为目标的功率自适应优化分配模型;接着在分集分组的基础上,利用鲸鱼优化算法和阈值回收进行功率优化分配,实现算法复杂度和性能的折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满足速率等约束条件下,减小传输平均时延和稳定性,为台区设备状态监测等实时业务数据采集提供更高的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通信 分集组合 低时延 非理想信道估计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波束成形的无人机群安全通信算法
15
作者 韩东升 赵逸朔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9,共13页
无人机群辅助通信系统可以改善现有无线通信网络,提升系统服务质量和通信服务覆盖范围,但无线信道的开放特性使无人机通信系统极易被非法用户窃听。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波束成形的无人机群安全通信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无人机群中各... 无人机群辅助通信系统可以改善现有无线通信网络,提升系统服务质量和通信服务覆盖范围,但无线信道的开放特性使无人机通信系统极易被非法用户窃听。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波束成形的无人机群安全通信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无人机群中各无人机的相对位置、能量,以及无人机群的整体移动和天线阵列的波束,实现最大化系统的保密率。由于该优化问题存在高度耦合的非凸项,将初始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并通过泰勒展开、凸松弛等方式,设计了一种循环迭代的逐次凸逼近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系统保密率,实现物理层安全通信,并能获得比其他算法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虚拟天线阵列 协作波束成形 安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和无线双媒质通信系统的自适应中继协议 被引量:12
16
作者 史燕平 王丽娇 +3 位作者 李秀彩 李朗 黄鑫 陈智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78,共8页
综合考虑混合媒质通信和中继协作技术,研究了无线移动接入、无线和电力线并行传输的系统。利用多维对数正态近似算法以及终端信噪比的矩生成函数,分别推导出系统采用放大前传(AF)和译码前传(DF)时中断概率的闭合解析式;为了有效克服AF... 综合考虑混合媒质通信和中继协作技术,研究了无线移动接入、无线和电力线并行传输的系统。利用多维对数正态近似算法以及终端信噪比的矩生成函数,分别推导出系统采用放大前传(AF)和译码前传(DF)时中断概率的闭合解析式;为了有效克服AF和DF中继协议的缺点,提出了自适应中继协议,即根据信道通信质量动态选择AF或者DF中继协议,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最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与AF和DF中继协议相比,所提出的自适应中继协议在低信噪比区域和高信噪比区域均能获得较好的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媒质通信 电力线通信 无线通信 分集合并 自适应中继协议 多维LogN近似算法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传输的电力通信中继系统性能分析与功率优化分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思佳 丛犁 +2 位作者 黄成斌 姜华 陈智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438-13447,共10页
利用电力线通信和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传输可提升室内电力物联网的边缘覆盖能力,有必要研究信道、RIS部署和功率分配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电力线接入和分布式RIS辅助传输的混合通信场景,采... 利用电力线通信和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传输可提升室内电力物联网的边缘覆盖能力,有必要研究信道、RIS部署和功率分配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电力线接入和分布式RIS辅助传输的混合通信场景,采用对数正态分布的电力线衰落模型、多个RIS模块独立且不同参数的Nakagami分布无线衰落模型,推导了系统中断概率和误码率等理论性能;考虑信道估计算法精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矩生成函数近似等算法建模分析了非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的系统中断概率性能;通过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系统功率优化分配,获得最佳功率分配值。仿真验证了理论性能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比分析了RIS数量及位置、双媒质信道参数、功率分配因子等影响中继系统性能的规律,为电力线通信和RIS在电力物联网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可重构智能表面 性能分析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力通信网最大不相交双路由配置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玉钧 陈冉 +2 位作者 张文正 刘毅 周生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8,共9页
针对现有电力通信网路由算法不能为业务分配双路由的问题,提出一种最可靠环路策略下的最大不相交双路由算法(the maximally disjoint routing algorithm under the most reliable loop strategy,MRMLS)。研究了公共通信网中三种类型的... 针对现有电力通信网路由算法不能为业务分配双路由的问题,提出一种最可靠环路策略下的最大不相交双路由算法(the maximally disjoint routing algorithm under the most reliable loop strategy,MRMLS)。研究了公共通信网中三种类型的双路由算法,考虑了双路由算法可能面临的网络结构,阐述了采用最大不相交双路由算法的必要性。分析了最大不相交双路由的可靠性,并采用最可靠环路策略完成最大不相交双路由的分配工作。改进了原有最大不相交双路由算法,使所提算法充分考虑节点与链路的可靠性。仿真实验将MRMLS与其他两种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MRMLS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双路由 最大不相交 可靠性 最可靠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估 被引量:24
19
作者 何玉钧 刘毅 周生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4-69,共6页
为了有效掌握电力通信网的风险状况并指导运维工作,需要剖析电力通信网的风险影响因素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通过系统分析电力通信网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三级递阶层次结构的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物元可拓理论及层次分析法构... 为了有效掌握电力通信网的风险状况并指导运维工作,需要剖析电力通信网的风险影响因素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通过系统分析电力通信网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三级递阶层次结构的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物元可拓理论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电力通信网风险定量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电力通信网风险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得到了该通信网各评估指标及网络整体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对于全面标识电力通信网运行过程中的脆弱环节,指导运维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电力通信网的差异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物元可拓模型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O/IEC 13335的电力通信网安全性能评估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强 张鑫林 +2 位作者 罗雪军 冉进文 肖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83-87,共5页
结合电力通信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ISO/IEC 13335的电力通信网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简要介绍了ISO/IEC 13335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关联度-熵法的基本概念,说明了根据ISO/IEC 13335对电力通信网进行安全性能评估的步骤,提出了结合... 结合电力通信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ISO/IEC 13335的电力通信网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简要介绍了ISO/IEC 13335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关联度-熵法的基本概念,说明了根据ISO/IEC 13335对电力通信网进行安全性能评估的步骤,提出了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关联度-熵法对电力通信网中的关键性基本构成进行计算识别的方法,减少了后续的评估和分析的工作量并节省了大量资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用于后续的评估工作和制定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IEC 13335(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 模糊综合评判 灰关联度 电力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