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性回归和灰狼优化的电力工程成本及工期预测方法
1
作者 徐宁 李维嘉 +2 位作者 洪崇 刘云 周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被引入成本和工期预测中,但由于电力工程领域的数据集规模较小,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易出现过拟合问题,预测性能受限。基于该背景提出了一种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ART)、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LR)和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混合模型,通过改进更新策略和参数搜索方法,以提升模型在小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法】方案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和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搭建了一个高效的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框架。采用支持向量回归、分类与回归决策树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基线机器学习方法,并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上述模型的参数进行搜索以防止过拟合,同时提出两项改进措施:采用混沌序列初始化狼群位置,确保种群多样性;优化灰狼位置的更新策略,通过周围群体信息共享提升搜索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混合模型在成本和工期预测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训练和测试集上的性能结果对比显示,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导致泛化能力不足,而结合GWO的模型改善了该问题。其中,MLR+GWO混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模型。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混合模型的收敛速度显著加快,仅需6~8次迭代即可达到较优的适应度,而传统GWO算法需迭代11~12次才能达到类似效果。此外,改进算法有效避免了传统GW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结论】所提出基于线性回归和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混合模型在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领域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通过优化初始化序列及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提出的混合模型泛化性能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预测精度和训练效率方面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成本预测 工期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决策树 线性回归 灰狼优化算法 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优化RL的电力工程造价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文静 刘云 +2 位作者 周波 洪崇 王立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4-759,共6页
针对现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数据预测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优化RL的相关预测算法。通过分析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因素,将其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分级,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加以筛选,并采用筛选后的影响因素特征向量作为预测... 针对现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数据预测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优化RL的相关预测算法。通过分析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因素,将其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分级,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加以筛选,并采用筛选后的影响因素特征向量作为预测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数据。同时,将电力工程造价预测问题转化为输电线路规划问题,再使用强化学习优化蚁群算法的参数来构建电力工程造价预测模型。经过实验对照,综合两种栅格尺寸结果,所提方案比两种对照组算法的电子工程造价分别降低了2.97%、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工程造价 随机森林 强化学习 蚁群算法 输电线路规划 数据预测 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类型极端天气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案全场景风险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文霞 刘佳怡 +4 位作者 万海洋 王雅姝 张帅 冯伟 杨天蒙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8,共14页
在多类型极端天气频发叠加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为保障未来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类型极端天气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案全场景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从历史信息筛选出造成实际区域电网风险的潜在极... 在多类型极端天气频发叠加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为保障未来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类型极端天气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案全场景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从历史信息筛选出造成实际区域电网风险的潜在极端天气,分析气象因素与电网状态映射关系,并提出基于极端气象条件的电网风险场景识别方法;其次,针对极端天气及其影响下的源荷功率和设备故障等要素,建立风险场景多重不确定性模型,生成风险场景及其概率;同时,考虑未来电网特性及极端天气影响,从充裕性、灵活性及安全稳定性维度,提出了一套面向规划方案的针对性风险后果指标体系,并针对未来实际电网风险评估面临运行状态难以准确高效模拟的问题,提出基于国家电网规划仿真分析计算平台的实用化电网后果计算方法;最后,对2025年中国东北规划电网开展评估,并分析其在高温无风和暴风雪天气下的高风险地区及风险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新型电力系统 极端天气 全场景 气象因素 多重不确定性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计及灵活性资源协同均衡的电力系统黑启动动态分区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艳 袁可心 +2 位作者 顾雪平 刘玉田 王洪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4-2096,I0004,共14页
研究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黑启动动态分区策略对于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助力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计及灵活性资源均衡约束,建立了最大化分区凝聚度和机组加权发电量以及最小化子系统重构进度差异的黑启动动态分... 研究规模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黑启动动态分区策略对于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助力电力系统安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计及灵活性资源均衡约束,建立了最大化分区凝聚度和机组加权发电量以及最小化子系统重构进度差异的黑启动动态分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收缩时域预测控制方法建立黑启动动态分区滚动优化框架,进一步采用广义Benders分解,通过机组分区主问题与系统分区子问题的交互迭代实现模型求解。最后,以接入规模风电和储能的IEEE 39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通过分区优化过程中灵活性资源的协同均衡支撑新能源机组的运行安全,实现系统分区重构过程对新能源机组出力的高效利用,有效提升了系统重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黑启动 动态分区 规模风电 灵活性资源 收缩时域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顾雪平 魏佳俊 +2 位作者 白岩松 李少岩 刘玉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1486,共16页
在“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的风电渗透率不断提升,风电机组对大停电后系统恢复过程的影响日益显著。为应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首先,为满足不同的恢复决... 在“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的风电渗透率不断提升,风电机组对大停电后系统恢复过程的影响日益显著。为应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首先,为满足不同的恢复决策需求,引入分层控制结构,将恢复任务解耦,以动态更新的风电预测信息为基础,提出基于两种滚动机制的双层滚动优化策略:上层考虑元件恢复次序的后效性,采用前瞻到底滚动机制进行元件恢复次序决策;下层考虑风电预测精度近高远低的实际,采用滑动时间窗口滚动机制进行发电机组出力计划和负荷恢复计划决策。然后,在反馈校正环节,根据实测风电数据,建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实时调度模型并修正风电功率预测。最后,通过修改的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和实际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大停电 风电不确定性 滚动机制 在线恢复 实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税和需求响应的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调度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海平 李世航 +3 位作者 谢鑫 王金英 苏海锋 牛胜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3,共12页
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电量的平衡问题,新型电力系统中往往会配置一定的储能,将风光储联合考虑,从而实现新能源的高效消纳,减少系统碳排放。在风光储联合运行的基础上,需求侧参与电力系统低碳调度能进一步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 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电量的平衡问题,新型电力系统中往往会配置一定的储能,将风光储联合考虑,从而实现新能源的高效消纳,减少系统碳排放。在风光储联合运行的基础上,需求侧参与电力系统低碳调度能进一步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首先,以碳排放流理论为基础对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优化问题构建碳排放流计算模型;其次,建立以碳排流理论为基础、碳税为需求响应的激励信号的新型电力系统双层低碳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规划(MIP)算法与改进型樽海鞘群算法协同求解上述双层模型。通过算例仿真,对比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经济性能和碳排放,验证所提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现了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碳排放流 碳税 樽海鞘群算法 低碳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力-通信-交通耦合网络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1
7
作者 潘超 李梓铭 +3 位作者 龚榆淋 叶宇鸿 孙中伟 周振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55-4769,共15页
电力-通信-交通耦合网络中,虚拟电厂(VPP)通过先进的控制、通信、信息采集技术对分布式资源进行规模化聚合调控并积极响应电网需求,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然而,现有VPP优化调度方法忽略了电力-通信-交通耦合网络中不确定性因素对VP... 电力-通信-交通耦合网络中,虚拟电厂(VPP)通过先进的控制、通信、信息采集技术对分布式资源进行规模化聚合调控并积极响应电网需求,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然而,现有VPP优化调度方法忽略了电力-通信-交通耦合网络中不确定性因素对VPP需求响应优化调度的影响,导致调度成本高、鲁棒性差。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该文构建电力-通信-交通耦合网络模型,并以最小化网损、节点电压偏差、VPP经济成本的加权和为目标建立优化问题;其次,分析来自电力-通信-交通三个网络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构建计及电力-通信-交通耦合网络不确定性的VPP鲁棒优化调度问题;然后,提出一种基于联邦对抗深度Q网络(DQN)的VPP鲁棒优化调度求解算法,通过双智能体之间的不断迭代,实现鲁棒最优策略的对抗求解;最后,对所提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对VPP优化调度的影响,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交通 虚拟电厂 不确定性 鲁棒优化调度 联邦对抗深度Q网络(DQ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电力现货市场体系的结构设计理论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粒子 李雲建 +1 位作者 张洪 陈皓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3-1358,I0010,共17页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近年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成为热点问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以全国统一电力现货市场体系为核心,市场体系的结构设计是对其宏观架构的精细表达,也是市场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该文阐释...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近年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成为热点问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以全国统一电力现货市场体系为核心,市场体系的结构设计是对其宏观架构的精细表达,也是市场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该文阐释统一电力现货市场体系的内涵和时间、空间、主体、客体四方面结构的外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力现货市场绩效评价理论,提出统一电力现货市场体系的空间结构设计、时间结构与客体结构协同细化设计和主体结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欧洲统一电力现货市场体系的结构设计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理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电力现货市场体系 市场绩效 市场架构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洪山 王惠东 +5 位作者 刘婧萱 杨伟新 李忠航 林诗雨 余洋 吕廷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9,共11页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缺乏对设备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考虑导致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GAN聚合网络的电力设备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移位卷积设计电力设备局部特征提...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缺乏对设备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考虑导致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GAN聚合网络的电力设备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移位卷积设计电力设备局部特征提取模块,在不增加参数情况下扩展卷积的感受野,提取电力设备局部纹理及其周围不同空间维度特征的信息。然后,引入全局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深度卷积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捕捉图像不同区域间温度分布的关联性。最后,采用UNet编解码器网络融合各层局部特征和全局表示,生成清晰自然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和视觉信息保真度(visual information fidelity,VIF)三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同时它具有良好的主观视觉效果,泛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局部纹理特征 全局温度分布 Transformer-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含氢储能电力系统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 王建涛 王文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I0002-I0004,共15页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处于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清洁低碳化加速转型阶段。针对电力系统接入规模风电后存在的调度灵活性不足及潜在的静态电压稳定安全风险,以最小化风电消减率和火电机组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并引入阶梯型碳排放权价格...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处于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清洁低碳化加速转型阶段。针对电力系统接入规模风电后存在的调度灵活性不足及潜在的静态电压稳定安全风险,以最小化风电消减率和火电机组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并引入阶梯型碳排放权价格计及火电机组的碳交易成本,建立了计及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含氢储能的双目标电力系统鲁棒优化调度模型。经过线性化处理并使用多目标优化中的ε-约束模型转换,将所建模型转变为单目标优化模型并调用CPLEX进行求解。以接入规模风电及氢储能的IEEE 39节点系统为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经天然气管道耦合的氢储能系统有效提升了风电消纳水平,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加入可以在保证风电消纳水平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提升系统运行安全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能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风电消纳 静态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通信的电力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智雄 刘宗山 +1 位作者 金鑫 冯俊豪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8-1680,共13页
为了满足物联网与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吞吐量、灵活接入等要求,电力线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多媒质并行通信或中继转发等技术进行设计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增强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基于此,对现有的电力线和无线... 为了满足物联网与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吞吐量、灵活接入等要求,电力线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多媒质并行通信或中继转发等技术进行设计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增强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基于此,对现有的电力线和无线协作通信的研究进行整理,从物理层技术、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硬件设计及通信标准等主要方向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最后从中继系统性能分析、中继机器学习优化处理、多模通信MAC接入机制、中继系统跨层设计、感知和通信协同等5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协作通信 中继 M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退役再建和煤电灵活性改造的低碳电力系统多阶段协同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艳波 董华玉 +3 位作者 佘永康 黄阮明 李灏恩 张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8-58,共11页
加快风电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是实现“双碳”战略的关键路径。但随着“十四五”末期风电退役潮的到来,我国将面临大规模风电退役和再建的问题,这将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供电充裕性与灵活性。在此背景下,煤电仍是电力保供和灵活调节的重要基石... 加快风电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是实现“双碳”战略的关键路径。但随着“十四五”末期风电退役潮的到来,我国将面临大规模风电退役和再建的问题,这将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供电充裕性与灵活性。在此背景下,煤电仍是电力保供和灵活调节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统筹协同发展风电与煤电。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退役再建和煤电灵活性改造的低碳电力系统多阶段协同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系统供电充裕性的风电直接退役和延寿改造有序退役模型,并提出“以大代小-等容改造和扩容改造”的风电场多路径原址再建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煤电灵活性改造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构建了内嵌系统运行模拟的风电和煤电改造协同规划模型。最后,以改进IEEE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给出保障系统供电充裕性的风电退役和再建方案,且通过煤电灵活性改造能有效满足风电场扩容后的灵活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退役再建 煤电灵活性改造 多阶段协同 供电充裕性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BIM与CNN的电力工程造价优化算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林峰 张文静 +2 位作者 刘云 陈志宾 王立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电力工程造价在精准化、动态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BIM与CNN的电力工程造价优化算法。利用BIM技术的特点进行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实现了造价的动态化管控。并且采用Levenberg-Marquardt规则算法...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电力工程造价在精准化、动态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BIM与CNN的电力工程造价优化算法。利用BIM技术的特点进行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实现了造价的动态化管控。并且采用Levenberg-Marquardt规则算法改进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改进后的CNN网络对每个工程环节的造价完成预测,从而优化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结合相关的电力工程造价数据,基于Matlab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学习率为0.010时CNN网络的性能最佳,所提算法的预测准确率为94%,并且与造价的真实值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造价 BIM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大数据环境 Levenberg-Marquardt规则算法 全生命周期 动态化管控 预测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的配电网工程造价预测模型
14
作者 徐宁 李维嘉 +2 位作者 周波 刘云 李洁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65,共8页
【目的】配电网工程造价受规模容量、设备材料成本、地理条件等多维度因素影响,传统统计方法难以有效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而现有机器学习方法虽引入特征降维技术,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成分分析(PCA)虽能降低维度却牺牲了预测精度,而灰... 【目的】配电网工程造价受规模容量、设备材料成本、地理条件等多维度因素影响,传统统计方法难以有效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而现有机器学习方法虽引入特征降维技术,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成分分析(PCA)虽能降低维度却牺牲了预测精度,而灰色关联分析(GRA)忽略了特征间的交互作用。因此,亟须构建一种既能保留关键特征信息、又能兼顾特征间复杂关系的预测方法。通过融合递归特征消除(RFE)法与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RFE-RF预测模型,旨在解决特征冗余与非线性建模难题。【方法】采用“特征选择-模型构建-实验验证”技术路线,选用RFE法进行特征选择,通过迭代训练模型逐步剔除对预测贡献最小的特征并保留最优特征子集。采用RF算法进行模型构建,基于集成学习思路构建多棵决策树,通过平均化输出结果有效抑制过拟合,提升模型鲁棒性。RF对噪声数据不敏感且能量化特征重要性,可为RFE提供可靠的特征排序依据,从而可将RFE嵌入RF训练流程形成闭环优化过程。【结果】选用某电网公司190个配电网工程项目数据,数据涵盖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设备价格等21个初始特征,对分类型特征进行数值化映射并保留原始分布特征。通过五折交叉验证与均方根误差优化,确定包括线路长度、电缆综合价格、电压等级等关键因素的12个最佳特征子集。与传统线性回归(LR)算法、随机森林算法、基于互信息的随机森林(MI-RF)算法相比,RFE-RF算法在测试集上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8.6579,预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6.97%,显著优于其他算法。RFE-RF算法在测试集的平均绝对误差仅比训练集增加约4.5%,其过拟合风险低于其他算法,表明可以通过特征选择有效提升算法稳定性。【结论】特征选择成为提升配电网造价预测精度的关键,RFE法能够通过动态迭代来剔除冗余特征,显著降低数据维度与噪声干扰。RFE-RF模型兼具高精度与强解释性,其平均绝对误差相比传统模型大为降低,且能够清晰量化不同特征对造价的影响权重。将RFE与RF结合应用于配电网造价预测,能够解决特征交互与冗余筛选难题,可为复杂工程系统的数据建模提供新范式。RFE-RF模型可为电网企业提供精准造价预测工具,辅助投资决策与成本控制,推动配电网工程建设的智能化与精细化,并可通过揭示特征选择对机器学习模型泛化能力的影响机制,为高维非线性数据的特征优化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工程 造价预测 特征维度 非线性 数据冗余 特征选择 递归特征消除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装备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庆民 于万水 +2 位作者 刘超 魏凡朔 王健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6-4162,共17页
电力装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是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为此系统梳理了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分析了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基本理论,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标准体系与数据库发展现状,总结了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的基... 电力装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是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为此系统梳理了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分析了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基本理论,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标准体系与数据库发展现状,总结了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框架,针对关键发电、变电装备开展案例研究并提出碳减排技术路径。结果表明,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新能源发电装备的碳足迹主要源于原材料获取和生产制造等上游环节;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变电装备的碳足迹主要集中在使用阶段,损耗电量和六氟化硫逸散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进一步提出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评价面临的5个关键挑战:构建适用于电力装备的碳足迹标准体系、完善跨产业链碳足迹数据库、开发电力装备精细化碳足迹量化方法、深化多工况运行动态碳排放特性研究、探索碳足迹国际互认路径。该文为电力装备碳足迹认证和低碳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助力电力行业“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电力装备 生命周期评价 产品碳足迹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机理
16
作者 李增辉 王超 +4 位作者 许丹 顾雪平 董时萌 蔡宇 刘翔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030-7044,I0002,共16页
该文基于大电网运行实践,聚焦于全网电力平衡资源的统一优化,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integrated power balancing,IPB)机理。首先,构建IPB的数学模型,其中涉及“平衡区域”、“输电通道”和“输电路径”等关键要素。基... 该文基于大电网运行实践,聚焦于全网电力平衡资源的统一优化,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integrated power balancing,IPB)机理。首先,构建IPB的数学模型,其中涉及“平衡区域”、“输电通道”和“输电路径”等关键要素。基于数学模型,推导IPB的网络方程,用以描述网络结构约束;其次,将电力平衡目标如电力供应和新能源消纳等与网络方程结合,推导作为IPB基本数学原理的动态方程,方程由4种过程形式组成——自然互济供电、成本互济供电、自然互济新能源消纳和成本互济新能源消纳;再次,将实际工程条件引入动态方程,分析总结工程实践用一体化电力平衡基础模式及其衍生的8种子构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平衡 电力调度 全网一体化电力平衡 电网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MAC层接入算法
17
作者 陈智雄 詹学滋 左嘉烁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针对无线和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的信道竞争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的MAC接入算法。双模节点根据网络广播信息和信道使用等数据自适应接入双媒质信道。首先建立了基于双模通信网络交互和统计信息的双... 针对无线和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的信道竞争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线与无线双模通信的MAC接入算法。双模节点根据网络广播信息和信道使用等数据自适应接入双媒质信道。首先建立了基于双模通信网络交互和统计信息的双模通信节点数据采集模型;接着定义了基于协作信息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设计了联合α-公平效用函数和P坚持接入机制的节点决策流程,实现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network,DDQN)的双模节点自适应接入算法;最后进行算法性能仿真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接入算法能够在保证双模网络和信道接入公平性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双模通信节点的接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无线通信 双模节点 深度强化学习 双深度Q网络 MAC层接入 公平效用函数 P坚持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贪心算法的电力分布式调度通信拓扑优化
18
作者 何玉钧 张棋峰 +2 位作者 牛宇宏 范浩然 吕依诺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94-104,共11页
在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算法的电力分布式经济调度中,发电单元间的信息交互依赖于通信网络,因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调度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下的调度系统,为进一步提升算法收敛速率,同时减轻系统通信负担的... 在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算法的电力分布式经济调度中,发电单元间的信息交互依赖于通信网络,因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调度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下的调度系统,为进一步提升算法收敛速率,同时减轻系统通信负担的增加,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通信网络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引入特征比作为性能评价指标来兼顾一致性算法收敛速率和系统通信频率,并通过逐步向通信网络拓扑中加边的方式确保每次特征比的增量最大化,从而实现通信拓扑的优化,提升调度系统的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仅考虑系统通信频率的拓扑优化方法相比,一致性算法收敛速率提升了19.1%;与仅考虑一致性算法收敛速率的拓扑优化方法相比,系统通信频率节约了5.6%;这表明本文方法在兼顾一致性算法收敛速率与系统通信频率方面更为均衡。此外,仿真实验还验证了拓扑优化后调度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经济调度 拓扑优化 贪心算法 事件触发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碳交易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方法
19
作者 黄敬尧 张扬 张丙旭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9,共9页
电动汽车兼具源、荷双重属性,为凸显其在调节电网负荷、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方面的积极作用,文章构建了计及电动汽车碳交易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基于电动汽车充电场景,对充电模式进行细分并提出可调度能力的量化分析方法... 电动汽车兼具源、荷双重属性,为凸显其在调节电网负荷、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方面的积极作用,文章构建了计及电动汽车碳交易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基于电动汽车充电场景,对充电模式进行细分并提出可调度能力的量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参照传统燃料汽车的碳排放,分析电动汽车的碳配额并构建了电动汽车碳交易机制;以系统发电成本和系统碳排放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优化模型。借助灰狼优化算法,并引入动态步长演进策略和纵横交叉策略进行改进,实现了经济调度模型的高效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迭代效率和更高的求解精度;模型可以减小负荷峰谷差,实现“削峰填谷”;模型中的碳交易机制可以引导电动汽车充电时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同时降低系统的碳排放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模式 可调度能力 碳配额 碳交易 灰狼算法 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佳泽 王灿 王增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7,共14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构筑背景下,“源荷互动新模式”成为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多样性、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场景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 在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构筑背景下,“源荷互动新模式”成为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多样性、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场景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规划至关重要。为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负荷预测领域取得的进展与突破,以新型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为着眼点,总结归纳当今负荷预测必要性与实用性,分类介绍五个典型负荷预测场景,针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模型进行系统化分析,结合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集成学习算法对比单一预测模型及组合预测模型的特点,详细阐述各类模型在负荷预测领域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源荷互动的新模式构建提供合理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