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地区HCFC-142b排放清单建立及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大宇 吴婧 +3 位作者 王彤 刘泽华 胡冬梅 彭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7-2852,共6页
选择华北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该区域2000~2060年HCFC-142b排放清单,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行业开展了排放结果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2000~2019年HCFC-142b累计排放量为34.0kt.其中,江苏、山东和河... 选择华北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该区域2000~2060年HCFC-142b排放清单,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行业开展了排放结果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2000~2019年HCFC-142b累计排放量为34.0kt.其中,江苏、山东和河南是排放量最大省份,累计排放量分别为595.1t、267.6t和196.5t.XPS泡沫排放最大,其次是ICR行业,两个行业对排放结果最敏感的因子分别是初始排放因子和设备废弃率.排放预测显示,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下,该地区2020~2060年的累计减排潜力为151.9kt(9.9kt CFC-11-eq;350.9mt CO_(2)-e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类消耗 全球变暖 华北平原地区 排放清单 减排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IF-VMD二次分解的NGO-CNN-LSTM电力负荷短期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琳 高胜强 +2 位作者 宋煜 卜帅羽 余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83-4597,共15页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负荷波动变化趋势明显、随机性强,以及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不合理导致的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IF-VMD(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二次分解和北方苍...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负荷波动变化趋势明显、随机性强,以及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不合理导致的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IF-VMD(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二次分解和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 NGO)优化CNN-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long short-term memory)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在使用交叉映射收敛方法(convergent cross-mapping, CCM)准确识别电力负荷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联合使用ALIF、基于NGO的VMD和模糊熵(fuzzy entropy, FE)对原始负荷序列进行组合分解和必要的重组;针对分解和重组后生成的模态分量,结合NGO确定的CNN-LSTM模型最优超参数组合,建立预测精度高、训练时间短、收敛速度快的NGO-CNN-LSTM日前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与其他基准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可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序列分解与重组 北方苍鹰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碘的吸附及转化等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3
作者 段恩喆 王敏 +4 位作者 孟璐瑶 温彩媚 姚一杰 王祥学 金洁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68,共13页
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也是人类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碘和过量摄入碘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土壤环境中碘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和评估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壤中碘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地理... 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也是人类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碘和过量摄入碘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土壤环境中碘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和评估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壤中碘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质、铁锰铝氧化物等;总结了近几年土壤中碘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的前处理方式;讨论了碘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转化等环境行为.通过主成分分析双标图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吸附无机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碘在土壤中的转化包括氧化还原、有机化、挥发、生物代谢及植物根部吸收,碘分子和低碘酸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中间产物,它们与有机质结合生成不同种类的有机碘;微生物和植物根部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碘并在体内将其转化为有机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吸附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苏金坡 尹连庆 +1 位作者 张亚琴 檀素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166-168,共3页
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论述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渗透汽化、液膜、集成膜技术等膜分离技术及特点,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反渗透 液膜 超滤 集成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南部山丘区和平原区某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被引量:8
5
作者 许佩瑶 楚秀杰 +1 位作者 张凡 翟雅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年第1期56-58,64,共4页
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其侵蚀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本论文以华北南部山丘区和平原区某500kv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类比法计算出该工程原地貌情况下水土流失量为830.69t,因工程建设可... 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其侵蚀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本论文以华北南部山丘区和平原区某500kv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类比法计算出该工程原地貌情况下水土流失量为830.69t,因工程建设可能引起水土流失量为1 975.39t。结合该工程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并对水土保持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 水土保持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环境修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恒新 韩亚南 +1 位作者 马欣洁 艾玥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8-1530,共13页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ionic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iCOFs)材料是框架内或孔道中带有电荷的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除了具有低密度、易于调节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大、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传统优点外,其内部的离子基团作...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ionic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iCOFs)材料是框架内或孔道中带有电荷的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除了具有低密度、易于调节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大、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传统优点外,其内部的离子基团作为作用位点能与电性相反的基团结合,从而在质子传导、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尤其在环境修复领域,iCOF已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本文从iCOF的结构与合成方法出发,综述了其对环境污染物的选择性吸附,并对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究,最后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 材料吸附 有机污染物 放射性核素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竞文 孙乐乐 +3 位作者 刘健 齐铁月 李蔷薇 汪黎东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有机胺CO_(2)捕集技术由于高再生能耗限制了其大范围工业应用,而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可通过降低显热、汽化热和反应热,实现有机胺高效再生及高纯CO_(2)低温解吸。综述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 有机胺CO_(2)捕集技术由于高再生能耗限制了其大范围工业应用,而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可通过降低显热、汽化热和反应热,实现有机胺高效再生及高纯CO_(2)低温解吸。综述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解吸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剂作用下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的机理,并对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有机胺 再生 催化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CCM和改进GRA的PSO-BiLSTM光伏出力预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胜强 张琳 +5 位作者 王海鹏 宋煜 燕灏 刘紫凝 周维维 卜帅羽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82,共14页
为了显著提高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CM-IGRA-PSO-BiLSTM的光伏出力智能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收敛交叉映射(convergent cross mapping,CCM)算法提取影响光伏出力的关键气象要素,并将其作为相似日选取的重要评判指标... 为了显著提高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CM-IGRA-PSO-BiLSTM的光伏出力智能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收敛交叉映射(convergent cross mapping,CCM)算法提取影响光伏出力的关键气象要素,并将其作为相似日选取的重要评判指标和后续搭建的预测模型的重要输入变量;其次,运用基于熵权法的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improved grey relation analysis,IGRA)筛选与待预测日气象特征相近的历史相似日;接下来,分别将选定相似日的关键气象参数和光伏发电序列作为训练样本集的输入和输出变量,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确定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最优超参数组合,建立待预测日的高精度光伏出力预测模型;最后,以云南省某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建立四个季节的典型日的日前光伏出力组合预测模型,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作为模型性能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以夏季的晴天天气为例,所提模型的MAPE、MAE和RMSE分别达到了0.38%、0.06和0.07 MW,均优于基准模型,可为电站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电力市场参与策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出力预测 粒子群优化 收敛交叉映射 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边缘侧事件解析的工业电力负荷非侵入式感知辨识 被引量:32
9
作者 武昕 于金莹 +2 位作者 彭林 王庆华 闫雨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7,共9页
考虑工业生产的持续、安全等因素,避免在高压生产区对负荷进行直接测量,采用非侵入式感知模式在低压总用电计量端进行监测,通过分离解析总信号获取各负荷详细的运行情况。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事件波形解析的辨识方法,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生... 考虑工业生产的持续、安全等因素,避免在高压生产区对负荷进行直接测量,采用非侵入式感知模式在低压总用电计量端进行监测,通过分离解析总信号获取各负荷详细的运行情况。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事件波形解析的辨识方法,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生产门类及流水工艺的差异,将事件解析下沉至用户边缘。首先,利用工业负荷单体功率大的特点,结合不同投切形式分离事件波形。然后,在用户边缘形成该用户的解释空间,构建有效描述事件波形的结构化特征空间,建立映射规则实现特征空间与解释空间的对应,并通过类别判定完成事件解析与负荷辨识。最后,利用聚类对群体事件进行分类辨识以优化验证辨识结果。通过实际采集的钢铁工业用电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实现其用电感知与事件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负荷 用电感知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负荷辨识 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SIS在电力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莉 赵磊 +1 位作者 华伟 牛东晓 《现代电力》 2003年第6期96-100,共5页
首先根据电力上市公司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评价其财务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 ,然后引入多目标决策中的逼近理想解法 (TOPSIS法 )建立了电力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能力的TOPSIS评价模型 ,最后用实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信度与实用性。该方法还可以推... 首先根据电力上市公司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评价其财务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 ,然后引入多目标决策中的逼近理想解法 (TOPSIS法 )建立了电力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能力的TOPSIS评价模型 ,最后用实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信度与实用性。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问题的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经营管理 电力上市公司 财务综合能力 评价 TOPSIS 经济效益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某市夏季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来源识别及健康风险评估
11
作者 曹元明 邓喜红 +5 位作者 魏雪峰 刘硕 解姣姣 苑春刚 郭凤艳 邓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2-511,共10页
采集了天山北坡某市开发区(A)、市区(B)和工业区(C和D)4个代表性点位的夏季PM_(2.5)和PM_(10)样品,分析了大气颗粒物及Cd、Sb、Pb等11种重金属浓度,结合富集因子、皮尔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大气颗粒物重金属的来源识别,并采... 采集了天山北坡某市开发区(A)、市区(B)和工业区(C和D)4个代表性点位的夏季PM_(2.5)和PM_(10)样品,分析了大气颗粒物及Cd、Sb、Pb等11种重金属浓度,结合富集因子、皮尔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大气颗粒物重金属的来源识别,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该市不同区域和人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大气颗粒物重金属Co、Cd、Sb浓度较低,均低于1 ng/m^(3),而Mn、Ni、Zn、As重金属浓度较高,均超过15 ng/m^(3);市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严重,开发区最低;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与其周围污染源具有相关性,工业区Zn、As、Ni、Pb、Cu浓度高于开发区和市区;大气V、Mn、Co主要来自自然源,而Ni、Cu、Zn、As、Cd、Sb、Pb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其中As和Cd达到中度富集,受人为影响较大;该市夏季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分别为以工业、燃煤、交通尾气为主的混合源,自然及扬尘源,轮胎或刹车磨损产生的非尾气交通源;大气颗粒物中Mn非致癌指数最高(0.299~1.46),As和Ni致癌风险最高,且PM_(2.5)相比于PM_(10)具有更高的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重金属 源识别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农村冬季细颗粒物中重金属来源及健康风险的研究
12
作者 马肖华 李志勇 +10 位作者 朱语哲 邵梓涵 方昱顺 苗玉玲 刘晨 任壮壮 陈岚 韩斌 田宝娟 马会春 王佳琦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16-4224,共9页
基于2020~2022年望都县采暖季的观测数据,评估了PM_(2.5)中重金属的来源、源特异性金属及其健康风险等方面的年际变化,旨在评估“煤改气”对农村地区大气质量的影响.“煤改气”持续发挥正面作用,PM_(2.5)及其16种重金属(Cr、Pb、Tl、Ba... 基于2020~2022年望都县采暖季的观测数据,评估了PM_(2.5)中重金属的来源、源特异性金属及其健康风险等方面的年际变化,旨在评估“煤改气”对农村地区大气质量的影响.“煤改气”持续发挥正面作用,PM_(2.5)及其16种重金属(Cr、Pb、Tl、Ba、Sb、Sn、Cd、Sr、As、Zn、Cu、Ni、Co、Fe、Mn和V)的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年均分别下降30.4%和43.4%.利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解析重金属来源,燃煤(CC)贡献年均下降11.8%,而生物质燃烧(BB)逐年上升,并一跃成为2022年冬季的最大贡献源(33.7%),农村天然气短缺和供暖成本增加成为主要诱因.CC标识元素As和Pb浓度年均减少20.7%和48.5%,CC对其贡献率年均下降15.6%和13.5%.相应地,BB标识元素K的浓度和贡献率分别年均增长20.6%和7.4%.工业排放(IE)、交通排放(VE)和扬尘(FD)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单一元素仅有As和Cr致癌风险超过阈值,且As和Cr来源于CC和IE,因此,CC和IE被识别为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单一元素均未超过非致癌风险的阈值,但总风险在2020~2022年致癌风险持续存在.具体来讲,儿童存在的总致癌风险为64%,远远高于成人的36%,成人仅在2020年存在非致癌风险,而儿童始终面临非致癌风险.As作为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由于煤炭燃烧对As排放的年均贡献大幅下降了15.6%,使得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重金属 健康风险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淑勤 李超 赵学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8,131,共5页
针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但流程复杂、设备抽象、公式和难点多的特点,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法,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利用Flash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集成在一起,对设备... 针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但流程复杂、设备抽象、公式和难点多的特点,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法,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利用Flash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集成在一起,对设备结构和运行流程产生了很好的、逼真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利用Flash制作了一系列中英双语动态教学软件,引导和启发了学生对不同水质的水处理工艺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加强了专业英语的学习。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多维教学模式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 仿真模拟 教学模式 FLASH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毅 秦冬莉 +1 位作者 钟统林 马天忠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89,共5页
主要介绍了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中主体氧化物种自由基及污染物去除机理,讨论了自由基在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技术中的应用及自由基的检测方法,展望了自由基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术中 自由基 检测方法 大气 氧化物 等离子体技术 环境污染控制 高级氧化技术 污染物去除 水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洛方程在环境污染损失评估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建国 李斌 +1 位作者 梁怀涛 赵毅 《技术经济》 2011年第6期46-49,共4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种将索洛方程用于评估环境污染损失价值的新方法———静态索洛方程法。该方法将环境视为新的生产要素,认为一个系统的产出是资本、劳动力(以及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以某热电厂为例,对其环境污染损失...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种将索洛方程用于评估环境污染损失价值的新方法———静态索洛方程法。该方法将环境视为新的生产要素,认为一个系统的产出是资本、劳动力(以及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以某热电厂为例,对其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了计算,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生产要素 损失评估 环境评估 索洛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碳球负载铋电极CO_(2)电化学还原产甲酸性能
16
作者 任明叶 韩世豪 +3 位作者 胡靖斌 赵坤 高攀 杨少霞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8-247,共10页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Carbon dioxid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CO_(2)RR)在缓解CO_(2)引起的环境问题和实现产品增值方面前景突出。甲酸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和化工中间体,并且CO_(2)RR产甲酸可以在温和的条件进行,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Carbon dioxid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CO_(2)RR)在缓解CO_(2)引起的环境问题和实现产品增值方面前景突出。甲酸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和化工中间体,并且CO_(2)RR产甲酸可以在温和的条件进行,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CO_(2)RR活性低、产甲酸速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中空纳米碳球负载氧化铋催化剂(Bi_(2)O_(3)@HCS)用于CO_(2)RR产甲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Bi_(2)O_(3)@HCS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电化学测试方法比较了Bi_(2)O_(3)@HCS催化剂的电子转移能力。在“H”形电解槽中,研究了Bi_(2)O_(3)@HCS催化剂用于CO_(2)RR产甲酸性能,考察了Bi负载量、阴极电位、KHCO_(3)电解液浓度和溶液p H对产甲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尺寸均一的Bi_(2)O_(3)@HCS催化剂在Bi负载量为2.0 mmol/L时,Bi_(2)O_(3)@HCS-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电子转移能力;阴极电位为-1.1 V vs.RHE和电解液浓度为0.1 mol/L KHCO_(3)的条件下,Bi_(2)O_(3)@HCS-2催化剂反应2 h甲酸产率可达1 108.11μmol/L/h/cm^(2),其甲酸法拉第效率(F_(E))可达50%以上,并且Bi_(2)O_(3)@HCS-2催化剂在CO_(2)RR产甲酸中表现出良好的电极局部p H适应性和稳定性。具有限域作用的中空纳米碳球有效限制了活性组分Bi^(0)与Bi_(2)O_(3)的团聚,丰富的Bi_(2)O_(3)提高了CO_(2)RR产甲酸的反应动力学,并且Bi^(0)与Bi_(2)O_(3)之间存在的金属价态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电子转移能力,从而实现了高的CO_(2)RR产甲酸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电化学还原 甲酸 铋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案例教学法在“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淑勤 尹大琪 苏金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9-173,177,共6页
针对"废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性强、流程复杂、设备抽象的特点,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法,并充分发挥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设备结构和运行流程真实展现,让教学内容更具有吸引力,同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不同水质的废... 针对"废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性强、流程复杂、设备抽象的特点,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法,并充分发挥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设备结构和运行流程真实展现,让教学内容更具有吸引力,同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不同水质的废水处理工艺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提高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生学习的效率,还有助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工程 工程案例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钴基小球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去除水中含羰基VOCs
18
作者 刘帅 王亚囡 +7 位作者 袁航 张海洋 李贞 焦燕麟 王健 于广飞 代琴 汪黎东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91-3798,共8页
本研究通过离子交换和成型工艺(干燥、粘结、滚压和煅烧)成功制备了球形钴基催化剂(Co-BC),其中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Co(NO_(3))_(2)为活性组分.该催化剂具有超低钴含量(0.94wt.%).通过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电感耦合... 本研究通过离子交换和成型工艺(干燥、粘结、滚压和煅烧)成功制备了球形钴基催化剂(Co-BC),其中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Co(NO_(3))_(2)为活性组分.该催化剂具有超低钴含量(0.94wt.%).通过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证实Co-BC可高效活化PMS降解液相丙酮(羰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模型污染物).在丙酮初始浓度为5×10^(-6)(pH=7)、PMS为7.5mmol/L、催化剂为10g/L条件下,2h内丙酮去除率达100%(伪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077min^(-1)).淬灭实验和ESR分析表明,其优异性能源于自由基(SO_(4)^(·-)、·OH、O_(2)^(·-))和非自由基(^(1)O_(2))的协同作用.Co-BC在宽pH值(3~11)范围内保持70%~100%的去除率,循环使用5次后仍达90%,且钴浸出量仅0.61mg/L(低于国标1mg/L限值),较粉末催化剂(9.86mg/L)显著降低,展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钴基催化剂 含羰基挥发性有机物 PMS激活 工业应用 高效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相似日选取的SO-CNN-LSTM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煜 许野 +2 位作者 刘锋平 王旭 李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1-312,共12页
针对当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相似日选取标准单一、形状相似判定结果有误、组合预测模型的参数选取不合理导致的预测精度偏低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利用综合相似度选取相似日、蛇优化算法(SO)优化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 针对当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相似日选取标准单一、形状相似判定结果有误、组合预测模型的参数选取不合理导致的预测精度偏低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利用综合相似度选取相似日、蛇优化算法(SO)优化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模型关键参数组合的日前光伏发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选取关键气象因素,然后使用欧式距离相似和孪生图形相似的综合相似日选取法选定待预测日的相似日和生成高质量的模型训练样本集,最终构建基于蛇优化算法的CNN-LSTM日前光伏出力组合预测模型。以春季为例,相较于单一的欧式距离相近和孪生形状相似的相似日选取方法,基于综合相似日选取的SO-CNN-LSTM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0.15和0.13;另外,与基于综合相似日选取的LSTM和CNN-LSTM两种模型相比,SO-CNN-LSTM模型在夏季、秋季和冬季的MAE值分别降低0.73和0.15、0.36和0.24,以及0.42和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相似度 蛇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新污染物快速检测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20
作者 马静 张艺严 +3 位作者 张文韬 李鱼 杜晶晶 孙振丽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6-1538,共13页
新污染物(ECs)是指在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可检测到,且即使以低剂量存在,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风险的一类化学物质。当前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ECs主要包括受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 新污染物(ECs)是指在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可检测到,且即使以低剂量存在,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风险的一类化学物质。当前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ECs主要包括受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与无损检测等优势,在ECs的高效识别与定量分析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该文系统综述了SER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增强机制,重点分析了提升基底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实用性的关键策略与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SERS在超灵敏检测各类ECs方面的研究动态,尤其关注了人工智能算法在SERS光谱数据处理与ECs识别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当前技术在复杂环境样品中检测ECs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ECs)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增强策略 基底实用性 人工智能(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