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孟祥林 曲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60,共6页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办大学科技园,相比发达国家晚了近40年。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首,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创办大学科技园,目标是在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同时,解决学校办学经费问题。40年间,很多发达国家逐渐创办了众多的大...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办大学科技园,相比发达国家晚了近40年。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首,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创办大学科技园,目标是在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同时,解决学校办学经费问题。40年间,很多发达国家逐渐创办了众多的大学科技园。我国大学科技园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办园经验,在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高效的三元互动机制,促进了高校开门办学。但是,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科技园不应该只是"大学的科技园",让科技园走向社会才是发展科技园的正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发达国家 发展经验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主体归属问题探究——基于对我国小学生灾难知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魏彤儒 祝明银 张小燕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4,共7页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研数据,综合利用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和logit回归模型,对我国小学生灾难知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对小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教育...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研数据,综合利用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和logit回归模型,对我国小学生灾难知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对小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教育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作用机制不具备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主体是家庭、学校、媒体、自我和社区;可以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社区教育"五位一体"、多元联动的小学生灾难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灾难教育主体 灾难知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新能源产业激励政策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谭琪 及月如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111,114,共5页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而政府的政策激励也被相关国家实践证实将有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系统地归纳相关国家在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概况,总结相关经验,对地方政府激励政策的制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基于对地方...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而政府的政策激励也被相关国家实践证实将有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系统地归纳相关国家在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概况,总结相关经验,对地方政府激励政策的制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基于对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具体以河北B市光伏产业为样本,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地方新能源产业现行激励政策的研究,提出现行地方激励政策体系中存在结构性、内容性、配套性以及沟通性四个问题。结合新能源产业发展良好国家的经验,针对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激励政策中的问题,构建了包括宏观政策、中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的新能源激励政策体系框架,并分别针对框架中的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激励政策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灾难知识影响因素分析——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彤儒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0,共4页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4个层面中13种因素对我国大学生自然和社会灾难知识掌握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呈显著正向... 基于全国性问卷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4个层面中13种因素对我国大学生自然和社会灾难知识掌握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呈显著正向影响;社区教育对大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媒体教育对于大学生掌握社会灾难知识的影响较为显著,但作用机制不具备普遍性;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母亲受教育水平、城乡因素等对我国大学生灾难知识的掌握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学校、家庭、自我、社区、媒体等5种教育有机联动的大学生灾难教育体系;不断增强家庭灾难教育意识和能力;高度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强化媒体在大学生灾难教育中的推动作用;深入挖掘社区灾难教育功能;针对农村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开展差异化教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灾难知识 影响因素 ORDERED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灾难教育体系实施效果的计量检验评估——基于五省市小学生的调研数据
5
作者 魏彤儒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汶川地震后,中国灾难教育体系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但该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仍存在争论,文章旨在利用客观数据和计量方法评估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基于全国代表性小学生问卷调研数据,利用logit和orderedprobit回归技术,对灾难教... 汶川地震后,中国灾难教育体系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但该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仍存在争论,文章旨在利用客观数据和计量方法评估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基于全国代表性小学生问卷调研数据,利用logit和orderedprobit回归技术,对灾难教育体系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五位一体的灾难教育体系显著促进了学生灾难知识水平的提高,这项公共政策的实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灾难教育体系政策效果的政策建议,包括重视自我教育、深入挖掘社区灾难教育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教育体系 实施效果 公共政策 计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庆保 张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7-53,共7页
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采用具体列举的立法模式,并将其适用的对象限定于著作财产权,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未来应将其适用的对象扩充至著作人身权,改采概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制定合理使用的一般条款,修订现有具... 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采用具体列举的立法模式,并将其适用的对象限定于著作财产权,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未来应将其适用的对象扩充至著作人身权,改采概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制定合理使用的一般条款,修订现有具体列举条款,增加新的具体列举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合理使用 适用对象 立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生命哲学观的“生生”之维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振纲 张乃芳 魏彤儒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周易》中,"生生"之"道"意指"援天道证人事"之道和"阴阳"之道;"生生"之"德"重在指导人生价值的取舍;"生生"之"情"具体是圣人的忧患之情和常人的人... 《周易》中,"生生"之"道"意指"援天道证人事"之道和"阴阳"之道;"生生"之"德"重在指导人生价值的取舍;"生生"之"情"具体是圣人的忧患之情和常人的人伦之情;"生生"之"境"的具体化为"时"、理想化为"境界",这四个方面相依相成,构筑了《周易》有道可依、有德可彰、有情可显、有境可待的"生生"的生命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 《周易》 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社会发展“尺度纠结”的科学化解及当代启示——以东方社会中、印、俄大国崛起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聚芹 苑英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6,共4页
在阶级社会,因为生产力的落后性、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社会动力机制的自发整合性等原因,人类历史总是按照发达国家侵略落后国家、统治阶级压榨被统治阶级的方式无情前进,人道主义者难以科学解释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而产生"尺... 在阶级社会,因为生产力的落后性、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社会动力机制的自发整合性等原因,人类历史总是按照发达国家侵略落后国家、统治阶级压榨被统治阶级的方式无情前进,人道主义者难以科学解释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而产生"尺度纠结"之苦恼意识。马克思承认历史自发发展必然性中潜藏的巨大代价,但反对用伦理道德谴责历史。马克思晚年分析中、印、俄东方社会三大国的国内外局势后指出,如果它们能够在坚持历史必然性与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方面实现有效结合,找到变革世界历史场域属性、迅猛提升生产力、降低发展代价的突破口,就有和谐而持久崛起的可能。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中、印、俄东方社会三大国当代崛起依然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社会 中国 印度 俄国 和谐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悖论命题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聚芹 苑英科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有些学者以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有不一致的情形就推断出两者存在着难以相容的"悖论"。不能否认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这只是两者关系的一面,其另一面则是,它们不仅都由实践决定并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而且,... 有些学者以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有不一致的情形就推断出两者存在着难以相容的"悖论"。不能否认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这只是两者关系的一面,其另一面则是,它们不仅都由实践决定并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而且,历史尺度是价值尺度的现实化,价值尺度是历史尺度的终极目标,二者有着现实的统一表现,并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认为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存在"悖论"的片面解读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论证对应性原则、历史性原则、辩证性原则相抵触,直接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尺度 价值尺度 尺度悖论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海之内: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樊良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镶嵌了"自然框架"。地域优势利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动力。辽阔疆域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抗御风险能力。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你来我去、...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镶嵌了"自然框架"。地域优势利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动力。辽阔疆域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抗御风险能力。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已经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展望未来,如何在剧烈的环境变迁中保存各民族固有文化,使各民族居住地域与"美丽中国"相得益彰,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多元一体 中央平原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维权“中国式困境”的解决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樊良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3,共4页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群体事件高发期,环境维权引发出新型群体事件。由于相关解决制度和处理机构并未同步完善,环境维权往往简化成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对立,使整个维权过程谣言滋生、骚乱频发,甚至即使信息公开透明也未必一定能消解民众...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群体事件高发期,环境维权引发出新型群体事件。由于相关解决制度和处理机构并未同步完善,环境维权往往简化成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对立,使整个维权过程谣言滋生、骚乱频发,甚至即使信息公开透明也未必一定能消解民众的疑虑,影响因素之多、监管难度之大使整个社会背负巨大的治理成本。当前环境维权的传统治理手段只会导致更深层次的"中国式困境"。加快服务型政府转型,严格夯实环境准入门槛,构建全民环保科普体系,建设多元化利益表达渠道,建设"企业—地方民众"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统筹兼顾,使环境维权的"中国式困境"得到根本性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维权 理性 社会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的跨学科概念平台——信用的基本问题研究系列之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红 张月想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3,共6页
各学科的信用研究一直没能实现很好的进展。一个重要根源是,传统的信用解释不能为各学科的信用研究提供一个统一的概念平台,以促成各个学科的研究形成合力。通过对信用本身特性的分析可以发现,信用的本质性规定可重新界定为"信用... 各学科的信用研究一直没能实现很好的进展。一个重要根源是,传统的信用解释不能为各学科的信用研究提供一个统一的概念平台,以促成各个学科的研究形成合力。通过对信用本身特性的分析可以发现,信用的本质性规定可重新界定为"信用即信任之效用"。这一新界定能够使多学科的信用概念找到一个统一的基础,能够消解传统信用概念使用中的矛盾,能够很好地理顺信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从而可以成为多学科信用研究的概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 信用研究 概念平台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解放的瓶颈问题与化解路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聚芹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7,共3页
书本凝化、认知僵化、权威泛化、从众普化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四大思想瓶颈问题,当今的"洋教条主义"情结、"伦理型"社会视角、"上置型"贯彻路径、"情感型"理念导向是我们的思想依然没有... 书本凝化、认知僵化、权威泛化、从众普化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四大思想瓶颈问题,当今的"洋教条主义"情结、"伦理型"社会视角、"上置型"贯彻路径、"情感型"理念导向是我们的思想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放的表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坚持"自我"与"他者"的横向共时性协调,历史、现实、未来的纵向历时性贯通、构成要素的空间立体性运转和谐、构成单元的主体自由性共在是化解思想瓶颈问题、确保思想解放科学前行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解放 瓶颈 化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百年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5-110,共16页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的时评、论文和专著可谓是汗牛充栋。本文对其从辛亥革命人物史研究、过程史研究、意义史研究、地方史研究、学科史研究、文献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海外研究以及问题与展望等9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的时评、论文和专著可谓是汗牛充栋。本文对其从辛亥革命人物史研究、过程史研究、意义史研究、地方史研究、学科史研究、文献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海外研究以及问题与展望等9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对于我们还原辛亥革命,正确认识辛亥革命,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孙中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发展的基本规律——信用的基本问题研究系列之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红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6,共8页
信用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尚待充分认识的规律,分析货币发展演变的历史材料就可以发现这一规律。通过依次分析考察早期货币发展演变中的信用规律、古代金属铸币发展演变中的信用规律和纸币发展演变中的信用规律,最终发现并验证了信... 信用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一个尚待充分认识的规律,分析货币发展演变的历史材料就可以发现这一规律。通过依次分析考察早期货币发展演变中的信用规律、古代金属铸币发展演变中的信用规律和纸币发展演变中的信用规律,最终发现并验证了信用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交换的深入发展,人们为了减少交换的复杂性,会逐渐寻找使信任基础的形成和信任效用的衡量简单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手段。换言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用的载体和形式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化、统一化、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 发展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可能性、存在问题及科学化路径
16
作者 王聚芹 苑英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随着中国和印度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对两国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显学。中印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共性成为对它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前提,但学界在比较研究中存在着简单对比的倾向、成见干扰太强、数量比较视域泛化等问题... 随着中国和印度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对两国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显学。中印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共性成为对它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前提,但学界在比较研究中存在着简单对比的倾向、成见干扰太强、数量比较视域泛化等问题。这些非科学性因素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比较研究结果的失真,甚至会贻误现代化进程。中印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亟待科学化。把具有全球化意识作为模式比较研究的视野定位、把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作为模式比较研究的立足点定位、把优先安排并确保人的发展作为模式比较研究的目标定位、把全面贯彻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模式比较研究的实践定位、把确保社会运转状态优良作为模式比较研究的性质定位,这些成为中印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科学化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印度模式 模式 比较研究 科学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在世界历史辩证否定发展问题上的三重超越——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
作者 王聚芹 屈朝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在世界历史辩证否定发展问题上,马克思对黑格尔实现了三重超越:一是将"思辨的否定"改造为"现实的否定",确立了改造现实的实践路向;二是探索出国家间历史成就分享的"大历史观",建构起跨越发展案例的辩证... 在世界历史辩证否定发展问题上,马克思对黑格尔实现了三重超越:一是将"思辨的否定"改造为"现实的否定",确立了改造现实的实践路向;二是探索出国家间历史成就分享的"大历史观",建构起跨越发展案例的辩证否定图示;三是破除"欧洲中心论"神话,确立了发达与落后国家间相互沟通的"大空间观",从而将辩证否定原则在"一体化世界"中贯穿到底。实践证明,马克思的辩证否定法则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推进必须破除各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 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瓶颈与化解路径研究
18
作者 王聚芹 李宝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9107-9109,共3页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专业技能差、思想道德素质低等问题,指出农民素质瓶颈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可行路径,即:加快城镇化发展、巩固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开辟提...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专业技能差、思想道德素质低等问题,指出农民素质瓶颈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可行路径,即:加快城镇化发展、巩固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开辟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途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瓶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化育与主体博弈:中印社会发展道路差异原因探析
19
作者 王聚芹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46,共6页
中印社会发展道路差异的产生导源于民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特有方式和过程,历史混沌期成为蕴生社会发展道路差异的宏大场所,中印社会发展道路晚近差异的生发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中叶这一时段。中印相似的四重混沌存... 中印社会发展道路差异的产生导源于民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特有方式和过程,历史混沌期成为蕴生社会发展道路差异的宏大场所,中印社会发展道路晚近差异的生发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中叶这一时段。中印相似的四重混沌存在构架为两国社会发展道路差异的产生提供了原初始基;中印独特的文明气质、政治气质、现实期待的三重筛检造就了两国迥然不同发展道路选择意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领导阶级主体间博弈成为中印发展道路差异的重要推手,因此,中印社会发展道路差异是历史化育与主体博弈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发展道路 差异 历史化育 主体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时代批判理论的现实可能
20
作者 徐岿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6,共6页
英国社会学家斯各特.拉什在《信息批判》一书中,认同晚期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漠视当代实践多维有序、积极互生的综合发展趋势,构建了一个"全面信息内在性"的符号世界——晚期资本制度性的抽象展拓,与媒介讯息的技术化、商业... 英国社会学家斯各特.拉什在《信息批判》一书中,认同晚期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漠视当代实践多维有序、积极互生的综合发展趋势,构建了一个"全面信息内在性"的符号世界——晚期资本制度性的抽象展拓,与媒介讯息的技术化、商业性膨胀相互交织,使符号的混沌淹没了生产、生活一切领域,信息字节互为踪迹的无根漂泊熔化了现实与超越的现代性区分——批判理论因此而失去了外在性本体超越基底,消融在媒介讯息的即时流通之中。拉什批判思想的悖谬在于:以一元、单维、抽象的符号逻辑否定实践信息多维、全面、深刻的综合现实性,以抽象批判之形上超越维度的丧失否定实践信息非本体论的现实理性超越,以媒介讯息"内在"性、"平面"性的"反馈循环"否定大境域综合现实反馈的信息倍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资本 信息 媒介讯息 批判理论 大实践境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