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4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D3算法的光伏电站参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策略
1
作者 张建华 陶莹 赵思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针对光伏电力输出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对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构成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快速频率调节方法,该方法无须依赖特定的机理模型,适用于解决与光伏发电相关的强不确定性问题。首先,构建了一个简... 针对光伏电力输出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对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构成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快速频率调节方法,该方法无须依赖特定的机理模型,适用于解决与光伏发电相关的强不确定性问题。首先,构建了一个简化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其次,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频率控制器;最后,将所提控制策略与传统下垂控制、滑模控制及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分别施加负荷单次阶跃扰动和负荷连续阶跃扰动的两种场景中,基于所提控制策略的频率偏差均明显低于其他3种控制算法,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比性能最差的下垂控制分别减小了41.7%和31.8%,充分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调频过程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一次调频 深度强化学习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听觉技术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2
作者 翟永杰 杨旭 +1 位作者 彭雅妮 王新颖 《广东电力》 2019年第9期24-32,共9页
保障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基于计算机听觉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等特点,对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当前研究现状介绍了计算机听觉技术的范畴、研究内容及通... 保障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基于计算机听觉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等特点,对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当前研究现状介绍了计算机听觉技术的范畴、研究内容及通用技术框架。其次,分析了计算机听觉技术在音频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同时总结了国内外计算机听觉技术对不同种类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与故障分类方法。最后,探讨了计算机听觉技术在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中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听觉技术 电力设备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华北电网考核指标的飞轮储能参与调频划分电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海山 徐宪龙 +2 位作者 魏书洲 逄亚蕾 洪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6-1184,共9页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以风光为主体的具有明显随机性和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接入电网后容易造成电网频率波动,严重威胁电网安全。储能技术辅助调频主力的火电机组参与发电侧一次调频可以有效提升电网安全性和机组运行经济性。...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以风光为主体的具有明显随机性和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接入电网后容易造成电网频率波动,严重威胁电网安全。储能技术辅助调频主力的火电机组参与发电侧一次调频可以有效提升电网安全性和机组运行经济性。为充分利用飞轮储能辅助电网调频的优势,考虑储能当前电量对调频影响,建立火-储联合模型,分析火电-飞轮联合系统调频能力。本工作针对电网频率特性及机组调频特点,以满足调频指标为要求,充分考虑储能当前电量对调频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提升华北电网考核指标的飞轮储能参与调频划分电量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飞轮储能当前电量进行计算,在不同电量时采用不同出力时间限制,以尽力满足电网一次调频考核指标。同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分析了在负荷扰动下系统的调频效果及调频资源的出力情况。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飞轮储能电量处在不同状况时,利用不同放电时间来有效改善机组调频性能,提高机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一次调频 小规模储能 划分电量 量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计算机病毒扩散的方法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俞胜宝 林碧英 《现代电力》 2003年第5期82-86,共5页
介绍了一种限制恶意移动代码迅速扩散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对病毒复制扩散的观测 ,得出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以尽可能大的请求频率连接到许多其它计算机 ,而未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之间以低频连接 ,且连接请求互相关联的结论。论文描述了一种简... 介绍了一种限制恶意移动代码迅速扩散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对病毒复制扩散的观测 ,得出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以尽可能大的请求频率连接到许多其它计算机 ,而未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之间以低频连接 ,且连接请求互相关联的结论。论文描述了一种简单技术 :限制连接到“新”计算机的频率。在不影响正常网络流量的情况下 ,这种技术对减慢并阻止病毒扩散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 恶意移动代码 电子邮件病毒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无损检测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永光 刘良玉 +1 位作者 王璋奇 吴勃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8-101,共4页
从声波理论出发,提出了采用单步跟踪法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模拟采用了动源法来提高计算速度,实现了超声波在介质环境内传播过程的可视化,这使对波谱的分析更加直观。
关键词 超声波无损检测 计算机模拟 单步跟踪法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4
6
作者 庞春江 孟建良 王晓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5-107,共3页
该文系统概述了现代计算机的两种主要体系结构CISC体系和RISC体系,指出了基于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的现代计算机体系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计算机体系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机 体系结构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 指令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PWM变流器飞轮系统母线电压LADRC二次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乐 周子宇 +1 位作者 房方 王冰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250,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飞轮储能系统直流母线电压二次控制策略来应对飞轮储能系统频繁充放电切换带来的母线电压波动问题,其将母线电压及微分值分别视为状态变量,负载功率、参数不确定性等内外干扰视为扩展状态量进... 提出一种基于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飞轮储能系统直流母线电压二次控制策略来应对飞轮储能系统频繁充放电切换带来的母线电压波动问题,其将母线电压及微分值分别视为状态变量,负载功率、参数不确定性等内外干扰视为扩展状态量进行扰动观测器设计。该策略能将工况切换造成电压波动的观测扰动量实时补偿至控制量中,实现扰动补偿。加入二次控制解决LADRC面对非常值扰动会存在稳态误差的问题,保证飞轮储能系统在充放能切换过程中母线电压具备较好的快速响应和抗干扰性能的同时实现无差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 储能 整流电路 电压控制 线性自抗扰控制 二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对铜合金高温变形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静 甘秀娜 +1 位作者 胡朝举 刘立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4,共5页
用TTS 820热/力学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压缩试验,测试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混合稀土的铜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用计算机模拟混合稀土对铜合金高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稀土可细化铜合金组织、避免高温压缩孪晶、缩减动态形核再结晶时间... 用TTS 820热/力学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压缩试验,测试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混合稀土的铜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用计算机模拟混合稀土对铜合金高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稀土可细化铜合金组织、避免高温压缩孪晶、缩减动态形核再结晶时间;增加混合稀土含量可提高铜合金晶界强度,减少脆化相,提升高温抗拉强度、伸长率,改善中温脆化现象,混合稀土含量越多,效果越显著;混合稀土可增加铜合金位错阻力,提升高温压缩抗力。与相关文献结论相近,可作为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 铜合金 计算机模拟 高温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学方法研究人体运动的计算机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石敏 林碧英 《现代电力》 2002年第5期82-87,共6页
详细论述了逆运动学方法实现的人体走、跑运动。运动模型是基于人体步态实验多次观察的实验数据构建的。运动控制主要分 3个层级 :首先根据输入参数 (速度、步态 )确定控制运动所需参数 (步长、周期等 ) ;第二层 ,用曲线拟合脚踝及质心... 详细论述了逆运动学方法实现的人体走、跑运动。运动模型是基于人体步态实验多次观察的实验数据构建的。运动控制主要分 3个层级 :首先根据输入参数 (速度、步态 )确定控制运动所需参数 (步长、周期等 ) ;第二层 ,用曲线拟合脚踝及质心在笛卡尔空间中的运动轨迹 ;第三层 ,用逆运动学方法求出人体模型在关节空间中的状态。控制中高层参数的调节可以生成同一种运动的不同运动姿态 ;同时 ,逆运动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运动的实时性。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方法 人体运动 计算机 逆运动学 人体动画 计算机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的一次调频优化研究
10
作者 张国斌 沈烨昱 +3 位作者 霍红岩 郭瑞君 牛玉广 柳双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8,共10页
为了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的一次调频优化方法。首先为了准确预测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频率变化特征,分析频率偏差的产生机理,选取切机等功率不平衡事件的相关影响变量,结合极限学... 为了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的一次调频优化方法。首先为了准确预测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频率变化特征,分析频率偏差的产生机理,选取切机等功率不平衡事件的相关影响变量,结合极限学习机(ELM),建立基于ELM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频率最低点预测模型,并采用蜣螂算法(DBO)对ELM优化输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降低ELM随机生成参数的不稳定性。然后设计基于预测信号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在IEEE 39节点上开展仿真试验,结果显示DBO-ELM算法在预测频率最低点时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更强的泛化能力以及更高的预测精度,所提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能有效提升频率稳定性,可为电力系统大频差扰动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电力系统 一次调频 极限学习机 蜣螂算法 频率最低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干湿转态柔性协调控制
11
作者 邓拓宇 田亮 +2 位作者 贾梦颖 刘鑫屏 刘吉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56-3066,I0017,共12页
直流锅炉机组在超低负荷灵活运行时面临干态和湿态间转换的控制难题。干态和湿态运行时的汽水流程差异导致控制对象结构不同,因此需要建立适用于干、湿态的机组动态模型;干态和湿态运行时的控制目标不同,导致干态和湿态的基本控制结构... 直流锅炉机组在超低负荷灵活运行时面临干态和湿态间转换的控制难题。干态和湿态运行时的汽水流程差异导致控制对象结构不同,因此需要建立适用于干、湿态的机组动态模型;干态和湿态运行时的控制目标不同,导致干态和湿态的基本控制结构不同。因此,针对干、湿态转换时对象结构、控制结构和控制目标均发生变化的特性,提出一种2层柔性协调控制系统。柔性控制底层沿用干、湿态运行的基本控制方式,顶层采用优化算法实时计算柔性因子,实现基本方式间的柔性切换。顶层算法的关键是给出转态不同阶段的响应矩阵和控制目标,并根据柔性因子分段优化。仿真实验表明,柔性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系统干态、湿态间的自动转换,被控参数满足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锅炉 干湿态转换 柔性协调控制 柔性因子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协同与能量平衡的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策略
12
作者 王玮 徐颖 +4 位作者 谢欣言 蔚伟 胡勇 杨健 曾德良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8-886,共9页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对供热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协同与能量平衡的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策略。首先,将供热抽汽调节作为机组发电负荷的主调节回路;进一步,将电热负荷转换信号引入汽机主控,设计了汽...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对供热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热协同与能量平衡的供热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策略。首先,将供热抽汽调节作为机组发电负荷的主调节回路;进一步,将电热负荷转换信号引入汽机主控,设计了汽机侧电热能量一体化响应回路;最后,设计了锅炉侧精准能量平衡回路。以某300 MW机组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可使机组初期的变负荷速率达到额定负荷的5.3%/min,整体变负荷速率达到额定负荷的2.6%/min,机组的AGC综合性能指标相较于传统协调控制策略提升2.2倍;同时,机组热负荷的偏离度小于0.15%,可有效保证供热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包炉 供热机组 能量平衡 电热协同 变负荷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区间宽度广义预测控制的供热机组灵活协调控制策略
13
作者 王玮 谢欣言 +2 位作者 蔚伟 胡勇 曾德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73-5184,I0020,共13页
充分利用热网蓄热实施供热抽汽调节是提升供热机组(cogeneration,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性能的有效方案,为克服供热抽汽调节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变区间广义预测... 充分利用热网蓄热实施供热抽汽调节是提升供热机组(cogeneration,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性能的有效方案,为克服供热抽汽调节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变区间广义预测控制的供热机组灵活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引入热负荷柔性区间控制,实现了基于电负荷快速响应和热负荷自适应恢复的电热协同优化。首先,通过模型仿真数据建立了直流炉供热机组的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CARIMA)模型;进一步,引入了双曲正切函数,设计了基于机组电热负荷的动态区间优化函数,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确定被控量权重系数,构建了基于热负荷柔性区间控制的滚动优化目标;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算法进行预测模型在线辨识实现反馈校正,与所设计的滚动优化目标,协调配合求取最优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保障热负荷供应的同时,使机组AGC综合指标提升了62%,满足电网的调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CHP) 广义预测控制 变区间宽度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磁控制的飞轮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技术
14
作者 魏乐 朱春霞 +1 位作者 周子宇 房方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5-3353,I0096,共10页
在飞轮系统背靠背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流器电路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模型中,电机侧控制采用传统飞轮系统控制方法在充电、保持和放电运行3个阶段切换中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为避免上述情况,首先介绍了考虑... 在飞轮系统背靠背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流器电路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模型中,电机侧控制采用传统飞轮系统控制方法在充电、保持和放电运行3个阶段切换中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为避免上述情况,首先介绍了考虑转子结构材料和实时储能量的飞轮本体模型;然后针对背靠背双PWM变流器电路使用了弱磁控制策略来维持飞轮工作状态切换时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最后采用改进的金豺算法对模型进行了PI控制器参数整定,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机理建模 弱磁控制 金豺算法 直流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飞轮储能辅助火电二次调频控制策略
15
作者 王玮 赵俊杰 +1 位作者 高嵩 房方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2-1062,共11页
飞轮储能辅助调频是改善火电机组调频性能和运行稳定性的有效方案之一。为提升飞轮储能参与二次调频的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模态分解改进鲸群优化算法的飞轮辅助火电机组二次调频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飞轮储能单元机侧和网侧控... 飞轮储能辅助调频是改善火电机组调频性能和运行稳定性的有效方案之一。为提升飞轮储能参与二次调频的综合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模态分解改进鲸群优化算法的飞轮辅助火电机组二次调频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飞轮储能单元机侧和网侧控制机理,建立了适配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飞轮储能阵列控制系统模型,以及飞轮储能系统与超超临界机组协同控制的二次调频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鲸群优化算法的改进变模态分解方法,实现了火电机组和飞轮系统响应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的优化分配;最后,针对分配结果设计了一种提升飞轮系统荷电状态(SOC)充放电裕度的控制策略,发展了综合考虑调频性能和飞轮可靠性的飞轮辅助火电二次调频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减弱飞轮储能SOC和火电机组主蒸汽压力波动的同时,可使机组的AGC性能考核指标提升1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飞轮储能 二次调频 AGC指令 鲸鱼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运行差异的风火储协调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16
作者 杨婷婷 李浩千 +2 位作者 吴鑫彦 柳玉 康静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0-439,共10页
针对系统运行差异,提出一种风火储协调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针对风力机运行状态差异的一次调频功率分配策略,定义调频裕度因子量化风力机实时调频能力,确保风力机安全、有效地参与调频;其次,针对风电调频面临的系统频率二... 针对系统运行差异,提出一种风火储协调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针对风力机运行状态差异的一次调频功率分配策略,定义调频裕度因子量化风力机实时调频能力,确保风力机安全、有效地参与调频;其次,针对风电调频面临的系统频率二次跌落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火储协同转速恢复策略,以快速且经济地实现转子转速的恢复。仿真结果显示,该策略有效地实现风火储的协调一次调频,在确保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充分利用风电的调频容量,有效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频率响应 转子动能 二次频率跌落 转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劣化下控制系统性能评价及寿命预测
17
作者 王印松 闫鑫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968,共8页
由于控制系统中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劣化,进而导致整个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性能不断下降,直至最后因无法完成预期控制目标而寿命终止。为准确评估控制系统性能及进行健康管理,提出了一种改进巴氏距离指标的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由于控制系统中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劣化,进而导致整个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性能不断下降,直至最后因无法完成预期控制目标而寿命终止。为准确评估控制系统性能及进行健康管理,提出了一种改进巴氏距离指标的控制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引入权重系数减少数据中的各类噪声对评价值的干扰,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获取系统性能评价值。此外,在仅考虑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发生劣化的情况下,以新指标作为性能评价准则,确定控制系统的性能失效阈值与寿命阈值;采用非线性Wiener过程进行建模并预测其剩余寿命分布。通过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劣化 改进巴氏距离 反馈控制系统 性能评价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匿名凭证与区块链的V2G网络电力交易隐私保护认证方案
18
作者 李元诚 胡柏吉 黄戎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8,共14页
针对传统车网互动(V2G)电力交易认证中用户隐私泄露导致的身份伪造、交易行为分析及位置追踪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匿名凭证和区块链的V2G网络隐私保护认证方案。该方案设计了基于CL签名和零知识证明的匿名凭证,在不暴露任何隐私信息下实... 针对传统车网互动(V2G)电力交易认证中用户隐私泄露导致的身份伪造、交易行为分析及位置追踪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匿名凭证和区块链的V2G网络隐私保护认证方案。该方案设计了基于CL签名和零知识证明的匿名凭证,在不暴露任何隐私信息下实现身份认证。在此基础上,该方案将安全、去中心化身份认证嵌入区块链,消除对可信第三方的依赖,避免在交易认证过程中暴露EV隐私的同时,增强抵御内、外部安全威胁的能力,实现安全、可追溯的EV充放电交易。通过安全分析与性能评估证明,所提方案能够保障EV在电力交易中的隐私安全,处理计算和通信开销满足实时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隐私保护身份认证 电动汽车 零知识证明 CL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CDiff的分布式电源调度控制系统FDIAs防御方法
19
作者 李元诚 孙鹤洋 +2 位作者 张桐 张贺方 杨立群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8-586,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布式电源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其在高效能源利用和绿色环保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由于系统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分布式电源调控更易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s)的安全威胁。FDIAs篡改实时量...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布式电源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其在高效能源利用和绿色环保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由于系统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分布式电源调控更易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s)的安全威胁。FDIAs篡改实时量测数据干扰状态估计和调度决策,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失误,甚至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为确保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提出一种针对分布式电源调控FDIAs的DACDiff防御方法,该模型基于改进的条件扩散模型,采用DACformer作为去噪网络,采用双重注意力机制捕捉时间序列中的依赖性,通过上采样和多尺度设计更好保留数据特征,用高度逼真的生成数据替换受攻击影响的数据,以保证状态估计的连续性和调控指令的正确性。在电力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ACDiff模型在数据生成质量和防御能力方面表现优异,能够有效恢复受到FDIAs影响的分布式电源调控系统,提供了更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调控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主动防御 扩散模型 双重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误差自抗扰控制与优化
20
作者 黄从智 蒋茜茜 谭祥帅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6,共13页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其高参数、高效率的优点,已成为电网深度调频调峰、抑制电网波动的有力支撑,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改造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自抗扰控制策...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其高参数、高效率的优点,已成为电网深度调频调峰、抑制电网波动的有力支撑,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改造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自抗扰控制策略和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控制策略。首先,在基于误差的自抗扰控制策略框架中,根据单元机组机炉耦合过程运行特性,简化机炉耦合过程被控对象模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来实时估计并补偿机组的未建模动态特性和外部扰动。其次,构建奖励函数并利用柔性演员-评论家算法来实现控制器参数自适应调整。最后,基于某超超临界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实际历史运行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误差自抗扰控制 强化学习 参数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