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与夜间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志军 张士博 +3 位作者 刘杰 李东琦 郑美佳 周建芝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12-2221,共10页
背景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型指标,已被证实与高血压存在关联,但目前缺乏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研究。目的探讨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关系。方... 背景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yG-BMI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型指标,已被证实与高血压存在关联,但目前缺乏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研究。目的探讨TyG-BMI指数与夜间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TyG-BMI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组(n=99)、Q2组(n=99)、Q3组(n=99)、Q4组(n=99)。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24 h ABPM结果。计算TyG-BMI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TyG-BMI指数分组与夜间ABPM参数的关联。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yG-BMI指数、TyG指数、TG/HDL-C与夜间血压指标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yG-BMI指数对夜间高血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Q1~Q4组年龄、BMI、T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降脂药、脑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1~Q4组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TyG-BMI指数分组是夜间平均收缩压(β=6.623,P=0.002)、夜间平均舒张压(β=4.553,P=0.001)的影响因素;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进行分层,在未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研究对象中TyG-BMI指数Q4组是夜间平均舒张压(β=8.462,P<0.001)的影响因素;在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研究对象中TyG-BMI指数分组与夜间平均收缩压(β=4.604,P=0.097)、夜间平均舒张压(β=1.988,P=0.285)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yG-BMI指数与高血压患者的夜间平均收缩压(rs=0.155,P=0.002)呈正相关,TG/HDL-C(rs=0.193,P<0.001)、TyG指数(rs=0.145,P=0.004)、TyG-BMI指数(rs=0.250,P<0.001)与夜间平均舒张压呈正相关。绘制TG/HDL-C、TyG指数、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ROC曲线,TG/HDL-C、TyG指数、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AUC分别为0.570(95%CI=0.513~0.627,P=0.017)、0.559(95%CI=0.502~0.616,P=0.046)、0.618(95%CI=0.563~0.673,P<0.001);患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研究对象中TG/HDL-C、TyG-BMI指数预测夜间高血压的AUC分别为0.578(95%CI=0.504~0.651,P=0.043)、0.627(95%CI=0.557~0.698,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TyG-BMI指数与夜间平均舒张压水平呈正相关。TyG-BMI指数对夜间高血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夜间高血压 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理抑郁状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志军 王伟 +3 位作者 周建芝 刁增利 黄宇玲 李素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148-3152,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患者心理抑郁状态,评价心理抑郁对P选择素(P-selec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影响,观察心理抑郁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1-01至2013-12-31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由...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患者心理抑郁状态,评价心理抑郁对P选择素(P-selec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影响,观察心理抑郁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1-01至2013-12-31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由于胸闷、胸痛症状就诊,以CAD收住院的患者538例,其中排除CAD者69例作为对照组,诊断为CAD者469例作为CAD组。CAD组患者又进一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亚组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222例、心肌梗死亚组20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受试者心理抑郁状态;并检测生化指标、血脂指标、hs-CRP、P-selectin水平。对CAD患者随访1年,记录其MACE发生及再住院情况。结果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为18.8%(13/69),CAD组为35.4%(166/469),CAD组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7.424,P=0.006)。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心肌梗死亚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06)。将CAD组心理抑郁患者作为抑郁亚组(166例),不存在抑郁的患者作为非抑郁亚组(303例)。两亚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亚组P-selectin、hs-CRP、收缩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病变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严重病变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均高于非抑郁亚组(P<0.05)。非抑郁亚组MACE发生率为23.8%(72/303),再住院率为14.2%(43/303);抑郁亚组MACE发生率为33.7%(56/166),再住院率为22.9%(38/166)。两亚组MACE发生率、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75,P=0.020;χ2=5.681,P=0.017)。结论抑郁不仅与CAD相关,而且与CA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老年、女性CAD患者心理抑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CAD心理抑郁患者不仅血小板活化水平高、炎性反应明显,而且聚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影响患者转归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预后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靶向miR-200c诱导DNA异常甲基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媛悦 王淑青 +3 位作者 刘岩 刘艳坤 李玉辉 李玉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0-1089,共10页
乙型肝炎病毒x(hepatitis B virus x,HBx)蛋白是导致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因素.但HBX在HCC形成过程中表观遗传机制尚有待阐明.本研究发现microRNA-200c(miR-200c)在过表达乙型肝炎病毒的HCC中下调,并且其直接靶向DN... 乙型肝炎病毒x(hepatitis B virus x,HBx)蛋白是导致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因素.但HBX在HCC形成过程中表观遗传机制尚有待阐明.本研究发现microRNA-200c(miR-200c)在过表达乙型肝炎病毒的HCC中下调,并且其直接靶向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此外,miR-200c和DNMT3A在HB诱发的肝癌组织中呈现负相关.乙型肝炎病毒诱导miR-200c下调,进而引起DNMT3A表达上调,导致细胞中肿瘤相关基因的启动子超甲基化.我们对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肝癌表观遗传学改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miRNA的靶向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0C 肝癌 DNMT3A 乙肝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和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志军 王硕 +5 位作者 王泽宇 周建芝 方晓明 李素新 黄宇玲 李海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125-4129,共5页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CHD患者270例,根据患者病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意愿,将患者分为非介入组12...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CHD患者270例,根据患者病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意愿,将患者分为非介入组124例(单纯药物治疗)、介入组146例(药物治疗+支架置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析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介入组患者6酮前列腺素F1a(PGF)较非介入组降低,P选择素(PS)、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d TP及hs-CRP较非介入组升高(P<0.05)。介入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劣于非介入组(P<0.05)。非介入组患者MACE发生率(28.2%,35/124)与介入组(32.2%,47/1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介入组患者再住院率(12.1%,15/124)与介入组(18.5%,27/1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促进血小板活化及炎性反应,诱发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但并未增加MACE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CHD患者应该强化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活化 随访研究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分析及随访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志军 王泽宇 +6 位作者 王硕 周建芝 刘宁 刁增利 黄宇玲 刘铁楠 李海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7-450,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及影响因素,评价CR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270例,记录患者临床情况及检查结果,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评价CR...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及影响因素,评价CR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270例,记录患者临床情况及检查结果,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评价CR。随访1年,记录MACE及再次住院情况.结果:NDM与DM患者CR分别为45(33.1%)例和78例(58.2%),P<0.001,差异有显著性。CHDDM患者CR的影响因素包括心率、TG水平、冠脉严重病变数。随访1年,CS及CR组MACE分别为35例(23.8%)和47例(38.2%),P=0.010,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再次住院患者分别为15例(10.2%)和27例(22.0%),P=0.008,差异有显著性。DM组中CR与CS患者MACE的发生分别为32例(41.0%)和12例(21.4%),再次住院病例分别为19例(24.4%)和5例(8.9%),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HD合并DM患者CR明显增高,CR与心率、TG水平、冠脉严重病变数有关,DM AR患者MACE及再次住院明显增加。对于CHD合并DM患者应该进一步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氯吡格雷抵抗 分析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志军 李立杰 +4 位作者 周建芝 刁增利 黄宇玲 刘铁楠 李素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045-3049,共5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_(1α))水平,随访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CHD患者27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合并...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_(1α))水平,随访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CHD患者27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n=134)和不合并糖尿病组(n=136)。记录患者临床情况,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测定两组患者6-K-PGF_(1α)水平。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MACE发生及再住院情况。结果两组性别、有无介入治疗、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冠状动脉病变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6-K-PGF_(1α)水平低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hs-CRP水平、收缩压与6-K-PGF_(1α)水平均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8、-0.155、-0.139、-0.120,P<0.05)。其中对于合并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数、BMI、hs-CRP水平、TC水平与6-K-PGF_(1α)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4、-0.179、-0.146、-0.126,P<0.05);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数、收缩压、hs-CRP水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数与6-K-PGF_(1α)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1、-0.193、-0.176、-0.175,P<0.05)。两组MACE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糖尿病组再住院率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合并糖尿病患者6-K-PGF_(1α)水平较低,再住院风险增加。因此,对于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进一步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6-酮前列腺素F1Α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