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85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及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密斯 张荣花 +5 位作者 王琳 孔艺璇 冯雪研 刘志勇 甄永占 章广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18-1923,共6页
目的探讨miR-185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185过表达载体、合成miR-185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经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利用CCK-8和Transwel... 目的探讨miR-185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185过表达载体、合成miR-185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经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利用CCK-8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结合基因芯片结果确定miR-185的候选靶基因NR1D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85对细胞中NR1D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荧光报告载体实验验证miR-185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185在人肝癌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肝细胞(P<0.01);过表达miR-185使人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下调肝癌细胞中NR1D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荧光报告载体实验证明miR-185可以通过作用于NR1D1 mRNA的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下调其表达水平(P<0.05)。结论 miR-185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NR1D1是miR-185的直接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5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通过抑制AICD维持T细胞自稳(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姗 田枫 +9 位作者 千晔 刘颖 李会婷 张爱红 侯志宏 刘亚楠 李娟 张艳淑 赵勇 郑全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 FAS FAS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刺破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振刚 高建亮 +6 位作者 孙林林 郭鑫 王萌 庞智寅 付爱军 李建民 田景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45,共9页
目的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改进并创新模型,使其能更好的模拟临床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采用颈内动脉颅外段穿入颈内段法,建立SD雄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 目的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改进并创新模型,使其能更好的模拟临床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采用颈内动脉颅外段穿入颈内段法,建立SD雄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用呼吸、瞳孔、大小便及留置纤芯解剖大鼠头颈等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观察死亡率和临床表现,探讨模型的可控性、可重复性。结果实现了刺破血管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且纤芯到达的位置能准确的刺破所需要的血管。结论此法制作模型稳定,方法通俗易懂,操作精巧灵活,可重复性强,理解后短时间内就可造模成功,且成功造模所形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更好地模拟临床动脉瘤突然破裂出血,非常适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害及其血管痉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穿刺法 模型 大鼠 纤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抗生素siomycin A放线菌株13-12抗菌活性探究及菌种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卫 王彬 +4 位作者 刘爱华 王茜 邢朝斌 解云英 袁丽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采用平板纸片法测定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放线菌菌株13-12发酵液抑菌活性及稳定性;PCR扩增、克隆并测序分析菌株活性物质合成相关功能基因;并通过生理生化、培养特征及16SrRNA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3-12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采用平板纸片法测定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放线菌菌株13-12发酵液抑菌活性及稳定性;PCR扩增、克隆并测序分析菌株活性物质合成相关功能基因;并通过生理生化、培养特征及16SrRNA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3-12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草分枝杆菌、MRS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4~20℃、pH6.0~8.0及光照48h条件下发酵液抑菌活性稳定;菌株基因组含有NRPS、Halo基因;通过菌株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初步鉴定该放线菌为游动单胞菌属(Planomonospora)有效发表种球形浮游动单胞菌(Planomonospora sphaerica)的一个菌株。菌株有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多种活性物质的潜能,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内生放线菌 抗菌活性 稳定性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T细胞发育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姗 郑全辉 +6 位作者 田枫 闫振宇 孙贺军 王佳骥 左蓉洁 刘遄 陈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9-984,共6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发育、成熟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小鼠胸腺不同发育阶段NKT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和预扩增后利用Taq Man低密度microRNA表达谱分析阵列检测NKT发育、成熟过程中发生表...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发育、成熟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小鼠胸腺不同发育阶段NKT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和预扩增后利用Taq Man低密度microRNA表达谱分析阵列检测NKT发育、成熟过程中发生表达变化的microRNAs,并采用real-time PCR进一步验证。结果:NK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共有92个microRNAs表达发生显著变化。表达显著增加的microRNAs有71个,其中有36个表达持续增加;而表达显著降低的microRNAs有21个,其中有12个表达持续降低。选取Let-7f、miR-150、miR-155、miR-223、miR-24和miR-29进行real-time PCR,发现Let-7f、miR-150、miR-24、miR-29在NK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增加,而miR-223和miR-155表达降低,其表达变化趋势与表达谱分析一致。结论:NK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伴随大量特异microRNAs的不同表达变化,提示特异microRNA调控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性T细胞 MICRORNA 细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素与肾上腺髓质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鑫 王静 +5 位作者 王萌 路月英 贾娜娜 刘振刚 田景瑞 苑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6-72,共7页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与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构建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CI)大鼠模型,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脑缺血模型+生理盐水[C...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与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构建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CI)大鼠模型,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脑缺血模型+生理盐水[CI+NS(normal saline,NS)]组、CI模型+ADM处理(CI+ADM)组与CI模型+IMD处理(CI+IMD)组,采用激光多普勒测定仪监测脑表面微循环灌注量的变化。结果 CI+NS组、CI+ADM组与CI+IMD组大鼠脑表面微循环灌注量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事后多重比较发现,CI+IMD组大鼠脑表面微循环灌注量均高于CI+NS组与CI+ADM组。结论 IMD可以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微循环,且疗效优于A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素 肾上腺髓质素 脑缺血 微循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对炎性因子MRP-14(S100A9)的调节在硅肺大鼠纤维化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邓海静 王瑾 +2 位作者 侯晓丽 高学敏 杨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否通过抑制炎性因子髓系相关蛋白14(myeloid-related protein14,MRP-14)以及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抑硅肺大鼠纤维化病变中硅结节的形成和胶原蛋白的沉积。方法采用一次性支...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否通过抑制炎性因子髓系相关蛋白14(myeloid-related protein14,MRP-14)以及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抑硅肺大鼠纤维化病变中硅结节的形成和胶原蛋白的沉积。方法采用一次性支气管灌注二氧化硅(SiO 2)粉尘的方法制备大鼠硅肺动物模型,60只SPF级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4周组、对照8周组、硅肺模型4周组、硅肺模型8周组、Ac-SDKP预防治疗组和Ac-SDKP抗纤维化治疗组,每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RP-14蛋白在硅肺模型组织内的定位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RP-14以及胶原蛋白在硅肺模型组织内的表达。结果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硅肺模型组大鼠硅肺纤维化区域MRP-14和胶原蛋白的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硅肺模型8周组相比,给予Ac-SDKP干预后MRP-14和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DKP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MRP-14的表达而发挥其抗硅肺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 髓系相关蛋白14 胶原蛋白 硅结节 硅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