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诺4号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维甫 许永久 王进亚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22-123,共2页
为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性价比好的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螺,控制其危害,特进行不同药剂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爱诺4号每667m2用50mL、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00SC每667m2用20mL,均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防效。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 持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与患根腐病三七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子元 赵学强 +6 位作者 李宁 陈欣怡 孙玉婷 郑晓卫 李睿尧 夏冰 杨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151-157,共7页
[目的]研究三七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内及根际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其与三七根腐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文山连作3年的健康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根腐病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目的]研究三七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内及根际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其与三七根腐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文山连作3年的健康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根腐病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与根腐病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黄腐植株根际土中的优势微生物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周刺座霉属(Volutella),绿腐植株根际土中的优势微生物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短梗蠕孢属(Trichocladium)。黄腐植株根内优势微生物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木霉属(Trichoderma),绿腐植株根内优势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土赤壳菌属(Ilyonectria)和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结论]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与植株根际及根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腐病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康霉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丽 胡江春 +4 位作者 李晓茹 张仲良 薛德林 马成新 王书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宁康霉素是由海洋细菌BAC-9912发酵获得的生物农药,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发现宁康霉素强烈抑制玉米纹枯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菌丝,可使玉米纹枯病菌菌丝枯萎和产生畸形。比较宁康霉素与农利灵和速克灵对玉米纹枯... 宁康霉素是由海洋细菌BAC-9912发酵获得的生物农药,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发现宁康霉素强烈抑制玉米纹枯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菌丝,可使玉米纹枯病菌菌丝枯萎和产生畸形。比较宁康霉素与农利灵和速克灵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宁康霉素的抑菌效果优于两种化学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抗真菌物质 宁康霉素 玉米纹枯病菌 苹果轮纹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温度传感器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苏英 庞志锋 魏领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1-112,共2页
温度传感器正向单片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集成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 温度补偿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杨树木质部特异启动子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爽 武会 杜克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木质部纤维素合酶基因(CesA)在植物正常生长期的木质部特异表达,受到外界压力时可诱导在韧皮部表达,因而被用作杨树抗桑天牛转基因研究中的特异性表达启动子。将前期分离的CesA上游DNA片段JCesAP、YCesAP和MDCesAP分别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 木质部纤维素合酶基因(CesA)在植物正常生长期的木质部特异表达,受到外界压力时可诱导在韧皮部表达,因而被用作杨树抗桑天牛转基因研究中的特异性表达启动子。将前期分离的CesA上游DNA片段JCesAP、YCesAP和MDCesAP分别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中的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构建成新的植物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JCesAP-GFP、pYCesAP-GFP和pMDCesAP-GFP,然后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均得到完整的再生烟草植株。经PCR初步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荧光检测JCesAP、YCesAP和MDCesAP片段均能启动GFP蛋白的表达,在395 nm激发光下出现黄绿色荧光,显示3个CesA片段均具有在木质部特异表达的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特异启动子 载体构建 转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维菌素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志珺 胡晓敏 +3 位作者 李晓露 高月麒 任风芝 张雪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3期51-54,共4页
以阿维菌素为原料、甲苯为溶剂,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伊维菌素粗粉,再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伊维菌素精粉,并优化了阿维菌素加氢反应条件及伊维菌素粗粉纯化工艺。确定阿维菌素加氢反应条件为:料液比1∶(3~5)(g∶mL)、催化剂用量1.0%~1.5%... 以阿维菌素为原料、甲苯为溶剂,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伊维菌素粗粉,再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伊维菌素精粉,并优化了阿维菌素加氢反应条件及伊维菌素粗粉纯化工艺。确定阿维菌素加氢反应条件为:料液比1∶(3~5)(g∶mL)、催化剂用量1.0%~1.5%;再通过控制晶种粒度和梯度降温过程,有效改善了晶体外观和产品质量,所得伊维菌素精粉纯度大于99%,质量符合USP标准。该工艺简洁高效、质量可控,适用于伊维菌素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加氢反应 催化剂 结晶 伊维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基础虚拟实验室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仲祥 于新奇 +1 位作者 张世文 郑文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8-139,共2页
简要介绍了虚拟实验室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机械基础虚拟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利用仿真技术对机械基础虚拟实验室的开发过程,以组合机构为例介绍了机械基础虚拟实验室的应用。
关键词 仿真技术 虚拟实验 机械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云形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国君 马世民 +1 位作者 史洪中 侯东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498-8498,8520,共2页
介绍了水稻云形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控制水稻云形病的发生和流行。
关键词 水稻 云形病 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维菌素光降解杂质的分离与鉴定
9
作者 李晓露 任风芝 +4 位作者 高月麒 马志珺 林旸 张雪霞 胡晓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伊维菌素光降解杂质,为其储存条件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伊维菌素精粉通过光降解试验得到高比例目标杂质,然后采用色谱纯化技术分离制备目标杂质化合物,再通过波谱分析鉴定杂质结构。结果伊维菌素精粉在(4500±500)Lx条... 目的分离和鉴定伊维菌素光降解杂质,为其储存条件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伊维菌素精粉通过光降解试验得到高比例目标杂质,然后采用色谱纯化技术分离制备目标杂质化合物,再通过波谱分析鉴定杂质结构。结果伊维菌素精粉在(4500±500)Lx条件下放置120h,目标降解杂质占比大于5.0%。通过单体化合物的制备和波谱分析,确定目标杂质为8a-hydroperoxyivermectin B1a。结论建立了伊维菌素光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并通过杂质纯化和波谱分析,确定了杂质结构,为伊维菌素储存条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光降解杂质 制备色谱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维菌素氧化降解杂质的分离与鉴定
10
作者 马志珺 王克华 +4 位作者 任风芝 王月 张丽 李晓露 张雪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7期17-20,共4页
将伊维菌素原粉在含有H_(2)O_(2)的甲醇溶液中进行加速降解,得到伊维菌素氧化降解杂质粗品,利用色谱纯化技术对伊维菌素氧化降解杂质粗品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MS、NMR分析鉴定其结构,确定该氧化降解杂质为8a-oxo-H_(2)B_(1a)。
关键词 氧化降解杂质 结构鉴定 伊维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相机获取冬小麦冠层数字图像的氮素诊断与推荐施肥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夏莎莎 张聪 +3 位作者 李佳珍 李红军 张玉铭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8-546,共9页
本文利用不同型号手机、通过不同拍摄角度获取冬小麦拔节期冠层图像,并对其图像进行色彩参数的提取、处理与分析,与传统小麦氮素营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敏感色彩参数,对二者进行拟合建模,建立了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指标体系和推... 本文利用不同型号手机、通过不同拍摄角度获取冬小麦拔节期冠层图像,并对其图像进行色彩参数的提取、处理与分析,与传统小麦氮素营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敏感色彩参数,对二者进行拟合建模,建立了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指标体系和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为作物精准施肥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取冬小麦冠层图像时,适宜从逆光俯视的角度拍摄,不同型号的手机拍照获取的冠层图像色彩参数没有明显差异,冠层图像色彩参数中可见光大气阻抗植被指数(VARI)及红光标准化值[R/(R+G+B)]与传统诊断指标叶片SPAD值、茎基部硝酸盐浓度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VARI最为敏感,可作为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的色彩参数指标,诊断方程为冬小麦茎基部硝酸盐浓度=1.481×106×VARI4.987,依据此给出了不同VARI值下的冬小麦营养状况以及推荐施氮量。并基于此研究成果进行了手机软件开发,建立了一款针对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的软件,为基于手机相机开展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精准施肥 手机相机 冠层图像 色彩参数 氮素营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相机获取玉米叶片数字图像的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夏莎莎 张聪 +3 位作者 李佳珍 李红军 张玉铭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3-709,共7页
本文利用手机相机获取玉米6叶期和9叶期的冠层图像,对图像进行色彩参数的提取与处理,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品种间色彩参数的差异性,以及色彩参数与传统玉米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选择出适宜的敏感色彩参数,对色彩参数与氮素营养指... 本文利用手机相机获取玉米6叶期和9叶期的冠层图像,对图像进行色彩参数的提取与处理,分析了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品种间色彩参数的差异性,以及色彩参数与传统玉米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选择出适宜的敏感色彩参数,对色彩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进行拟合建模,建立了玉米氮素营养诊断体系,并推荐了不同产量目标下的施肥量,为实现利用智能手机田间拍照进行氮素营养诊断和精准推荐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玉米6叶期,冠层图像色彩参数与传统氮素营养指标间的相关性优于9叶期,可作为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诊断时期;不同品种玉米的冠层图像色彩参数间无显著差异。B/(R+G+B)和G/(R+G+B)与传统氮素诊断指标——叶片SPAD值、第1完全展开叶叶脉硝酸盐浓度均显著相关,且B/(R+G+B)更为敏感,因此可作为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色彩参数指标,诊断方程为:玉米叶脉硝酸盐浓度=1.73×10^(10)×[B/(R+G+B)]^(9.43)。并依此给出了不同B/(R+G+B)值下的玉米营养状况以及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推荐施氮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基于手机相机开展玉米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相机 叶片数字图像 色彩参数 氮素营养诊断 精准施肥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英 刘廷辉 +3 位作者 岳建明 卢曦 董文芳 何运转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66,共5页
为研究与开发安全性高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本试验用70%乙醇对何首乌进行粗提,粗提物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初步分离,50%乙醇洗脱馏分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洗脱馏分E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初步鉴定。50%... 为研究与开发安全性高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本试验用70%乙醇对何首乌进行粗提,粗提物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初步分离,50%乙醇洗脱馏分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洗脱馏分E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初步鉴定。50%乙醇洗脱馏分的生长抑制作用高于水洗脱馏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生长抑制作用高于水萃取物;洗脱馏分E对棉铃虫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好。何首乌中对棉铃虫具有杀虫活性的主要成分为E洗脱馏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天然产物 棉铃虫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氧测量在双丙氨磷(HB)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旭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4-174,共1页
发酵液中的氧含量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供氧对需氧微生物是必不可少的,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供给适量的无菌空气,菌体才能繁殖和积累所需要的代谢产物,不同菌种及不同菌龄、不同发酵阶段所需的氧是不同的。微生物只能... 发酵液中的氧含量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供氧对需氧微生物是必不可少的,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供给适量的无菌空气,菌体才能繁殖和积累所需要的代谢产物,不同菌种及不同菌龄、不同发酵阶段所需的氧是不同的。微生物只能从其生活的液体基质中获得氧,以供其生理活动。发酵液中所含氧的多少就显得很重要。氧是难溶气体,为满足发酵过程中菌体对氧的需求,必须采用强制供氧措施;另一方面,由于氧有时又可改变菌体的代谢方向,故又需要根据生产需要适时地调节控制供氧,因此需要按照工艺要求控制发酵液中的氧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需要 溶氧 需氧微生物 菌体生长 应用 测量 代谢产物 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维菌素合成产物中杂质的分离与鉴定
15
作者 高月麒 王克华 +3 位作者 马志珺 林旸 李晓露 任风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5期26-31,共6页
以阿维菌素为起始原料,经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伊维菌素粗品。采用二维色谱纯化技术对伊维菌素粗品中的关键杂质进行分离提纯,鉴定了4个杂质,其中杂质1为阿维菌素B_(1a),杂质2为3′-OH-H_(2)B_(1a),杂质3为EP9.0中有关物质H,杂质4为EP9.0中... 以阿维菌素为起始原料,经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伊维菌素粗品。采用二维色谱纯化技术对伊维菌素粗品中的关键杂质进行分离提纯,鉴定了4个杂质,其中杂质1为阿维菌素B_(1a),杂质2为3′-OH-H_(2)B_(1a),杂质3为EP9.0中有关物质H,杂质4为EP9.0中有关物质K(H_(4)B_(1a)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合成 杂质 色谱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跃锋 吴春柳 +1 位作者 孙海霞 童世和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1期40-41,共2页
田间试验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对番茄早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宜在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使用,使用剂量为67~87.5g/667m^2,防治效果达70%以上。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番茄早疫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甲霜灵·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坎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7年第6期51-54,共4页
建立一种同时分析甲霜灵和啶酰菌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一乙腈一水为流动相,使用ODS—C_(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30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甲霜灵和啶酰菌胺进行液相分离和定量分析。甲霜灵和啶酰菌胺的线性相... 建立一种同时分析甲霜灵和啶酰菌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一乙腈一水为流动相,使用ODS—C_(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30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甲霜灵和啶酰菌胺进行液相分离和定量分析。甲霜灵和啶酰菌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7;标准偏差为0.09%和0.06%;变异系数为0.45%和0.30%;回收率为99.4%和99.4%。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率高,可以满足甲霜灵和啶酰菌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霜灵 啶酰菌胺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阿维菌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逯凯霄 王栋良 +1 位作者 李学红 刘书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56-58,共3页
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阿维菌素的工艺。采用HPLC检测方法,从7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吸附阿维菌素性能最好的树脂并优化其吸附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大孔树脂HZ816吸附阿维菌素的效果最佳,其动态吸附量为62mg.mL-1,在吸附流速为1.5~2... 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阿维菌素的工艺。采用HPLC检测方法,从7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吸附阿维菌素性能最好的树脂并优化其吸附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大孔树脂HZ816吸附阿维菌素的效果最佳,其动态吸附量为62mg.mL-1,在吸附流速为1.5~2BV.h-1、90%乙醇作为洗脱剂的优化条件下,解吸收率大于90%、阿维菌素中B1a含量大于91%、总收率大于65%。该阿维菌素分离纯化方法工艺简单,分离效果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瑞霞 《河北畜牧兽医》 2003年第5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的 病因 症状 预防 环境 挤奶技术 营养 免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0.6%伊维菌素预混剂的诞生谈兽药及其制剂发展方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维锋 苏学展 《畜禽业》 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
兽药使用在畜禽养殖工作中必不可少,传统养殖方案中部分养殖户将抗生素的使用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手段,但长此以往,会造成耐药性的增加,导致药效不明显。因此亟待寻求并应用新型的安全、绿色、无害兽药,提高疫病防治效果。基于此,以0... 兽药使用在畜禽养殖工作中必不可少,传统养殖方案中部分养殖户将抗生素的使用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手段,但长此以往,会造成耐药性的增加,导致药效不明显。因此亟待寻求并应用新型的安全、绿色、无害兽药,提高疫病防治效果。基于此,以0.6%伊维菌素预混剂为研究重点,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查阅方法,总结该预混剂的应用优势和方法,探究兽药及其制剂今后的研制方向,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6%伊维菌素预混剂 兽药制剂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