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 收获 提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简介
1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华中科技大学 医院护理部 收获 部属医院 协和医院 护理队伍 人员结构 护理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
2
作者 王红霞 殷咏梅 +11 位作者 胡夕春 李恒宇 李曼 李薇 刘赟 罗婷 史艳侠 唐雷 王碧芸 姚静 周晓燕 朱玮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0-734,共25页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遗传性乳腺癌占5%~10%,BRCA1/2基因突变是最主要的遗传易感因素。近年来,尽管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应用改善了BRCA突变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遗传性乳腺癌占5%~10%,BRCA1/2基因突变是最主要的遗传易感因素。近年来,尽管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应用改善了BRCA突变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突变检测的规范化、精准治疗策略的优化及长期管理的完善等。针对这些临床问题,本共识专家组基于《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及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特点,对BRCA1/2基因检测的适用人群、检测方法、结果解读、治疗策略和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评估和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主要更新内容包括:①增加BRCA1/2基因突变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的关系,以及BRCAness类型的相关内容;②规范基因检测的应用,如增加临床检测的意义、时机及样本选择、优化BRCA检测人群;③更新治疗策略,如BRCA1/2基因突变的非药物治疗、BRCA1/2基因突变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治疗、BRCA1/2基因突变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PARP抑制剂的临床使用及不良反应管理;④增加长期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如涵盖随访管理、预防性手术指征、新增基因检测的质量控制与要求、更新基因检测流程、报告内容及解读等。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指导,推动BRCA基因突变乳腺癌的精准医疗发展,最终改善患者生存及预后。随着研究的深入,本共识今后将持续更新以纳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注册,注册号为PREPARE-2025CN1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2基因 治疗 预防 检测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运营模式探析——以龙源期刊网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英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65,共2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运用,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日趋坚定。网络出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弥补纸质出版的不足。从国内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现状看,虽然绝大部分科技期刊先后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但期刊社本身并未真正介入网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运用,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日趋坚定。网络出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弥补纸质出版的不足。从国内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现状看,虽然绝大部分科技期刊先后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但期刊社本身并未真正介入网络出版,而主要由网络出版运营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出版 科技期刊 运营商 期刊网 网络信息技术 数字化发展 出版领域 纸质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经导管栓塞治疗 被引量:24
4
作者 任建庄 梁惠民 +2 位作者 吴汉平 郑传胜 周国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肾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2例肾出血患者中肾癌姑息治疗2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3例,肾损伤12例,肾血管畸形7例,肾动脉瘤2例。临床表现均有肉眼血尿。先行动脉造影,了解出血原因、部位、程度及... 目的探讨肾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2例肾出血患者中肾癌姑息治疗2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3例,肾损伤12例,肾血管畸形7例,肾动脉瘤2例。临床表现均有肉眼血尿。先行动脉造影,了解出血原因、部位、程度及血供情况;然后超选择插管至病变处,灌注化疗药物和(或)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方法及栓塞剂的种类、剂量根据病变性质、造影表现及插管具体位置进行选择。结果62例患者均通过动脉造影获得了明确的诊断,19例可见对比剂外溢。介入治疗后43例患者12h内肉眼血尿消失,17例24h后肉眼血尿消失;2例肾癌术后肉眼血尿术后明显减轻,持续到1周后消失。随防1~48个月,除4例肾癌患者栓塞后1个月左右又出现血尿外,其余患者均无肾出血复发,CT示栓塞满意。结论经导管血管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是肾出血的可靠诊疗方法,创伤小、止血快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并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出血 血管造影 栓塞 治疗性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祥 户富栋 +2 位作者 谢志江 钟禹成 何传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并观察果糖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500ml5%果糖...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并观察果糖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500ml5%果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3h输完,1次/d,共3d。静脉滴注第0h、1h、2h、3h测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连测3d;给药前和停药后1d定时测空腹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并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等。结果静脉滴注过程中,试验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呈轻缓上升趋势,2h左右达峰值,平均升高值分别为0.03mmol/L和0.50mU/L,随后均缓和下降;而对照组静脉滴注开始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就缓慢持续下降,并在静脉滴注结束时达谷值,血糖与胰岛素平均下降值分别为0.06mmol/L和0.22mU/L。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糖及胰岛素变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收缩压较干预前升高(4.2±10.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显效5例,改善16例,无效9例,对照组分别为3、9、18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果糖注射液不引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明显波动,并对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型 果糖 血糖 胰岛素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薛飞 张小洺 +1 位作者 杨东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79-780,共2页
关键词 外周神经阻滞 大隐静脉曲张 手术中 单侧 神经刺激仪 术后镇痛效果 术后恶心呕吐 下肢手术 麻醉效果 椎管内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基因对ApoE-knockout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治校 林静 +3 位作者 陈彬 何少林 马絮明 李大主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FOXP3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FOXP3-siRNA慢病毒载体,免疫磁珠分选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利用Westernblot方法对构建的载体进行功能性研究。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FOXP3-siRNA... 目的:研究FOXP3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FOXP3-siRNA慢病毒载体,免疫磁珠分选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利用Westernblot方法对构建的载体进行功能性研究。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和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注射组。比较各组小鼠的斑块面积和不同组织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脾细胞炎性因子浓度;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不同组织中FOXP3转录水平和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注射组比较,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小鼠斑块面积明显增加(P<0.05);Foxp3+ CD4+ CD25+Treg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P<0.05),功能下降;Foxp3蛋白表达和FOXP3转录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比较,输注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组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1);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目显著增加(P<0.01),功能增强;Foxp3蛋白表达和FOXP3转录水平增高(P<0.01)。结论:FOXP3可能通过调控体内炎症反应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APOE-/-小鼠 siRNA 慢病毒载体 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龙 孙宗全 +4 位作者 董念国 杜心灵 苏伟 叶芬 王国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9-721,共3页
目的总结70岁以上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选择70岁以上患者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2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 目的总结70岁以上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选择70岁以上患者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2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加三尖瓣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二尖瓣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整形1例。共旁路移植67支,平均1~5(3.1±1.7)支。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59~163(91.6±35.9)h,机械通气时间12~96(43.8±26.1)h,术后住院时间15~44(21.3±9.2)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明显降低[(50.5±7.7)mmvs(56.5±10.2)mm,P<0.01)],LVEF较术前明显升高[(52.6±10.6)%vs(47.9±10.2)%,P<0.05]。术后随访6个月~1年,死亡2例。结论老年患者同期施行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效果满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恰当处理瓣膜病变、心肌充分再血管化、良好心肌保护和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手术后医护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诊治术后尿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晶 韩雅玲 +6 位作者 陈绍良 曾秋棠 马业新 江洪 王效增 李毅 徐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目的评估介入诊治围术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CKD)2期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0月53家中心共同参研的TRACK-D研究中T2DM合并CKD 2期患者2360例,其中瑞舒伐他汀组(n=1185)和对照... 目的评估介入诊治围术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CKD)2期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0月53家中心共同参研的TRACK-D研究中T2DM合并CKD 2期患者2360例,其中瑞舒伐他汀组(n=1185)和对照组(n=117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从入选开始每晚顿服瑞舒伐他汀10mg,术前至少2剂,并持续应用至术后3剂。对照组患者术前至术后72h内不服用任何他汀类药物。患者于术前48h、术后72h测定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Scr)水平,同时观察对比剂肾病(CIAKI)的发生率,随访观察术后30d时患者心功能恶化、全因死亡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术前、术后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0.25±0.38、0.19±0.31mg/L),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0.28±0.41、0.22±0.38mg/L),术前、术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74、P=0.08)。瑞舒伐他汀组72h内CIAKI的发生率[1.5%(18/1185)]明显低于对照组[3.4%(40/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30d随访时发现,瑞舒伐他汀组有28例发生心功能恶化大于1级(发生率2.4%),对照组49例(发生率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瑞舒伐他汀组1例死亡(死亡率0.3%);对照组3例死亡(死亡率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瑞舒伐他汀组有13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对照组15例(发生率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结论在T2DM合并轻度CKD患者围术期连续应用瑞舒伐他汀可使CIAKI的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降低,同时不增加T2DM合并CKD 2期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糖尿病 2型 瑞舒伐他汀 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脱敏剂治疗超声龈下刮治所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戴琳 程波 周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价极固宁、G lum a脱敏剂、75%氟化钠甘油治疗超声龈下刮治所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9例龈下刮冶术所致的774颗根面牙本质过敏症患牙随机分为3组,即极固宁脱敏组、G lum a脱敏剂组和氟化钠甘油... 目的:评价极固宁、G lum a脱敏剂、75%氟化钠甘油治疗超声龈下刮治所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9例龈下刮冶术所致的774颗根面牙本质过敏症患牙随机分为3组,即极固宁脱敏组、G lum a脱敏剂组和氟化钠甘油脱敏组,分别进行脱敏治疗,观察即刻、1个月疼痛的VAS值。结果:极固宁脱敏组和G lum a脱敏剂的即刻有效率分别为94.32%、93.41%,显著优于氟化钠甘油脱敏组(71.83%),而脱敏后1个月,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极固宁、G lum a脱敏剂对治疗龈下刮治后产生的牙本质过敏有着较为理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下刮治术 极固宁 GLUMA脱敏剂 氟化钠甘油 根面牙本质敏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心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与开腹手术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汤绍涛 曹志清 +4 位作者 阮庆兰 毛永忠 王勇 李时望 童强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99-701,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能及费用并与1999年8月之前的48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168±59)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38±43)min,(f=2.903,P=0.005);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为(12 030±1 050)元,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10 500±1 500)元(t=6.019,P=0.000);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统计学上差异无明显性(χ2=2.86,P=0.091);伤口感染和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腹腔镜组较少,而尿潴留的发生率比开腹组高.腹腔镜组直肠肛管反射恢复率55.6%,直肠肛管角为83.4°±10.4°,排便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1.1%,便秘和污粪各占50%,与开腹组相近.肛管直肠压差与肛管高压区长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性(t=-0.979,P=0.334;t=-0.234,P=0.816).结论LHSC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排便功能与开腹手术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玲利 王新房 +4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杨亚利 王静 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评价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特征的可行性,并比较QTVI与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应用QTVI和STI成像模式,结合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分别于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 目的评价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特征的可行性,并比较QTVI与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应用QTVI和STI成像模式,结合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分别于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观评价3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32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QTVI技术以收缩期左室心尖部与心底部侧壁间隔位移差(SD1-s)的差值来计算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STI技术以左室心尖部旋转值减去基底部旋转值来定义左室扭转峰值(Ptw)。结果从左室心尖来看,正常人LVtw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DCM患者LVtw运动于收缩期仍维持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收缩期逆时针方向的扭转运动,但其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8.43±2.27vs12.33±3.29)及扭转峰值Ptw(6.56±2.19vs14.44±1.55)均显著减低。TMI与Ptw显著正相关。结论DCM患者组收缩期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及扭转值减低对于左室收缩功能有很大影响。高帧频的QTVI技术为简便、客观地评估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定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斑点追踪成像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泽富 梁惠民 +3 位作者 冯敢生 郑传胜 吴汉平 周国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介入治疗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入路对12例TRAS患者行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患者从肾移植术后至出现肾动脉狭窄症状平均5.5个月(4~15个月),以手术前后血压、...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介入治疗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入路对12例TRAS患者行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患者从肾移植术后至出现肾动脉狭窄症状平均5.5个月(4~15个月),以手术前后血压、血肌酐、动脉狭窄程度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结果本组4例行单纯球囊(长20~40mm,直径5~7mm)扩张,5例于PTA后置入支架,3例直接置入支架。PTA术后2例(17%)复发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支架术后3例再发狭窄,再次行PTA后无复发。12例患者先后共置入9枚球囊扩张式支架,1枚为自膨式支架。介入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65%~95%,术后狭窄率降为10%~25%;平均血压由术前175/105mmHg,降至术后140/80mmHg;平均血肌酐水平由术前475.5μmol/L降至术后118.5μmol/L;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9个月),12例中最终治愈4例,改善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发生血栓、出血、移植肾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TRAS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选择恰当入路,合理选择和组合运用PTA与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提高TRAS的远期疗效和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肾动脉狭窄 肾移植 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凌云 王思元 +2 位作者 徐可树 邓涛 曾繁典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评价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和对照的试验方法。选择具有 2种或 2种以上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 138例 ,二甲硅油组 6 9例 ,服用复方二甲硅油咀嚼片 ,每次 ... 目的 :评价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和对照的试验方法。选择具有 2种或 2种以上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 138例 ,二甲硅油组 6 9例 ,服用复方二甲硅油咀嚼片 ,每次 2片 ,1日 4次 ;铝碳酸镁对照组 6 9例 ,服用威地美铝碳酸镁片 ,每次 2片 ,1日 4次。总疗程均为 7d ,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各项指标。结果 :二甲硅油组的痊愈率为 33.3% ,总有效率为 85 .5 % ;铝碳酸镁组的痊愈率为 36 .2 % ,总有效率为 89.8%。二甲硅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 .35 % ,铝碳酸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4 5 %。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 ,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和国产的铝碳酸镁片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疗效相似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急性消化系统症状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二甲基硅油咀嚼片 铝碳酸镁片 临床试验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的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勇 杨述华 +2 位作者 谢辉 徐荣明 阮永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寰枢关节骨性标本上置换自行设计的人工寰齿关节的可行性,为经口咽入路置换人工寰齿关节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具正常成年人尸体寰枢关节湿性标本上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测量寰椎前弓骨窗宽、枢椎椎体骨窗宽、寰椎部件... 目的:探讨在寰枢关节骨性标本上置换自行设计的人工寰齿关节的可行性,为经口咽入路置换人工寰齿关节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具正常成年人尸体寰枢关节湿性标本上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测量寰椎前弓骨窗宽、枢椎椎体骨窗宽、寰椎部件上位进钉点间距、寰椎部件下位进钉点间距、枢椎部件上位进钉点间距、枢椎部件下位进钉点间距等。结果:寰椎前弓骨窗宽为16.5±1.9mm、枢椎椎体骨窗宽为14.5±1.9mm、寰椎上位进钉点间距和下位进钉点间距分别为36.0±2.4mm和30.0±2.1mm;枢椎上位进钉点间距和下位进钉点间距分别为18.0±1.0mm和16.0±1.4mm。结论:自行研制的人工寰齿关节在形态学上具有置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寰齿关节 人工关节 寰枢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12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曹国庆 汤绍涛 +3 位作者 杨瑛 李时望 毛永忠 王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经验和近远期疗效.方法 2001~2010年本院收治直肠乙状结肠型HD患儿122例,年龄15 d至12岁.均应用3个或4个Trocar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拖出术.先在腹腔镜下行浆肌层活检明...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经验和近远期疗效.方法 2001~2010年本院收治直肠乙状结肠型HD患儿122例,年龄15 d至12岁.均应用3个或4个Trocar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拖出术.先在腹腔镜下行浆肌层活检明确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有神经节细胞肠段,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切除病变肠段,对长肌鞘分离,短肌鞘吻合,后壁"V"形切除.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例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平均失血量25 mL左右.术中并发症包括肠扭转1例(0.8%),出血3例(2.5%).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肛周湿疹12例(9.8%);吻合口瘘2例(1.6%),其中1例行结肠造口术;小肠结肠炎3例(2.5%);吻合口狭窄5例(4.1%);无肌鞘感染、无括约肌痉挛病例.远期并发症包括肛周湿疹7例(5.7%);粘连性肠梗阻2例(1.6%);肛门狭窄3例(2.5%);便秘复发2例(1.6%);小肠结肠炎5例(4.1%);无尿失禁病例.术后住院时间7 ~ 15 d,101例(82.8%)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8年,平均4年6个月,术后2周大便2 ~ 12次/日,术后3个月大便2 ~ 5次/日,5例出现污粪(4.1%).结论 腹腔镜下长肌鞘分离、短肌鞘吻合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型H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HIRSCHSPRUNG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