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固体环境介质典型污染物含量数据集
1
作者 郭奕阳 吴小龙 +11 位作者 张寅生 孙艺凡 王金晨 方如莹 杨昕 王麓棋 苗林轩 彭冰洁 阳曼 肖昊 邓燕 李森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14,共12页
土壤和沉积物作为污染物富集和转化的关键固体环境介质,其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长期威胁。目前,针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的污染调查和研究更聚焦于部分特定地区、部分污染物和环境介质。为充分了解重金属和抗生素在... 土壤和沉积物作为污染物富集和转化的关键固体环境介质,其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长期威胁。目前,针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的污染调查和研究更聚焦于部分特定地区、部分污染物和环境介质。为充分了解重金属和抗生素在我国各省市的分布和含量,通过系统文献检索、数据整理统计、质量控制评估,将2021–2024年发表的1445篇相关文献汇编形成2021–2024年中国固体环境介质中典型污染物含量数据集。本数据集共收录了11,107条记录,其中重金属数据9,655条,涵盖锌、铜、铅、铬、镉、镍、砷、汞8种重金属污染物;抗生素数据1,452条,包含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其他类6类抗生素污染物。数据集详细记录了各类污染物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含量水平,为环境污染监测、风险评估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持。本数据集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探究、环境风险评估以及环境治理政策制定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沉积物 重金属 抗生素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工程原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 被引量:19
2
作者 董春桥 王秀萍 梁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4,19,共5页
结合智慧环境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以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项目为例,从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开发技术、教学实践等方面,探讨了“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项目中的应用方式和开发技术。教学实践表明,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仿真实... 结合智慧环境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以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项目为例,从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开发技术、教学实践等方面,探讨了“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项目中的应用方式和开发技术。教学实践表明,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不仅是疫情期间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也是后疫情时期实验教学的重要方式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互联网+”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与TBL组合式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旗 胡辉 +2 位作者 郑莹 牛晓庆 陈吉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4-207,共4页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学时较短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及目前单独应用LBL、TBL与PBL教学模式的不足,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目标,阐述了利用课外时间实施PBL与TBL组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设计;围绕环境监测、物理性污...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学时较短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及目前单独应用LBL、TBL与PBL教学模式的不足,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目标,阐述了利用课外时间实施PBL与TBL组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设计;围绕环境监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三门课程讨论了PBL与TBL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实践证明该组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下的教学相长,可为其他实践性较强课程和专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PBL TBL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有价金属资源化利用的转化过程和潜在环境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玉超 张凤姣 +5 位作者 娄伟 昝飞翔 王琳玲 盛安旭 吴晓辉 陈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1-1870,共10页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亟待处置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含量丰富,具有巨大的回收价值,但回收过程中也会产生潜在的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作业工人产生危害。本文根据废旧锂离子电...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亟待处置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含量丰富,具有巨大的回收价值,但回收过程中也会产生潜在的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作业工人产生危害。本文根据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结构,深入分析了正极材料有价金属在预处理、回收和再生三个环节中的转化历程和机制,讨论了杂质元素的干扰和响应对策。重点分析了预处理过程中电解质、有机黏结剂以及集流体铝箔对正极材料分离的影响,探讨了正极材料有价金属在回收和再生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包括传统的火法、湿法回收和新兴的再生工艺,从回收效率、能/物耗、环境影响等多个角度总结了工艺的特点。最后,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为正极材料有价金属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提供研究思路和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资源化 有价金属 反应机制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环境下泥岩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研究
5
作者 段国勇 徐广超 +1 位作者 罗文庆 李森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5,共8页
【目的】我国中西部地层中泥岩土石混合体分布较为常见,其抗剪强度特性决定着泥岩地基工程及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泥岩土石混合体的抗剪强度特性易受外界酸碱环境的影响,为探究酸碱浓度对泥岩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方法】... 【目的】我国中西部地层中泥岩土石混合体分布较为常见,其抗剪强度特性决定着泥岩地基工程及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泥岩土石混合体的抗剪强度特性易受外界酸碱环境的影响,为探究酸碱浓度对泥岩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试样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浸泡2 h后,分别在100 kPa、200 kPa、300 kPa围压下开展室内三轴剪切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其内部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结果】结果显示:泥岩土石混合体三轴应力-应变曲线与单纯泥岩和土体有明显的区别;随着酸碱浓度的增加,泥岩土石混合体峰值抗剪强度和残余强度均减小,黏聚力呈线性降低趋势,内摩擦角无明显变化;酸性环境下试样峰值抗剪强度、残余强度和黏聚力降幅大于碱性环境。【结论】结果表明:泥岩块石构成新的骨架系统;酸性环境较碱性环境对泥岩土石混合体的抗剪强度劣化效应更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泥岩土石混合体地基及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防灾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土石混合体 酸碱浓度 抗剪强度 力学性能 变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算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良才 毛文煜 +6 位作者 郑逸洁 戴泽军 胡启星 胡智泉 陈鹏 郑军 刘李侃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8,共8页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自动化水平低、运行成本高和出水不稳定等问题,优化算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水处理过程的处理效率和自动化控制水平。综述了污水处理系统几种主要的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G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随机森林(RF)、...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自动化水平低、运行成本高和出水不稳定等问题,优化算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水处理过程的处理效率和自动化控制水平。综述了污水处理系统几种主要的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G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随机森林(RF)、人工神经网络(ANN)、模糊逻辑控制(FLC)和混合优化算法,并介绍了各类优化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随后讨论了优化算法在水质异常数据监测与补偿、运行参数预测、控制参数优化和多目标优化控制等不同水处理环节中的应用。优化算法的应用提升了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出水质量,降低了运营成本,可有效预测和调节操作参数。最后,探讨了优化算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指出优化算法和系统集成技术仍存在局限,并为优化算法在水处理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优化算法 机器学习 模型预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预测的复合型污水厂水质异常预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舒垚荣 陈聆昊 +8 位作者 何洋 林晓宇 吴天明 宋梦婕 张文 陆谢娟 昝飞翔 毛娟 吴晓晖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复合型污水厂由于突发水污染事件而导致污水厂工艺冲击负荷大、达标排放有风险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某复合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算法构建进水水质预测及异常预警模型;结合自回归(ACF... 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复合型污水厂由于突发水污染事件而导致污水厂工艺冲击负荷大、达标排放有风险等问题,该研究以湖北省某复合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算法构建进水水质预测及异常预警模型;结合自回归(ACF)、偏自回归(PACF)和增强迪基-富勒测试(ADF)分别确定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预测模型的最佳参数,优化水质预测模型,并探究不同监测频率和预测步长对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自编码器(AE)和K-邻近值(KNN)算法构建水质预警模型,实现了水质的异常预警。该研究不仅为污水厂提前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污水处理厂智能化转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污水处理厂 时序预测 ARIMA 异常检测 异常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处理效果的中试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欣 王琼 +3 位作者 胡瑜 胡晓彬 申泽坤 谢鹏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4,151,共5页
基于武汉白鹤嘴水厂现有净水工艺,搭建三种不同活性炭层高度(600、700、800 mm)的炭砂滤池中试系统,对比研究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炭砂滤池的处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所有炭砂滤池和V型滤池均可有效降低出水浊... 基于武汉白鹤嘴水厂现有净水工艺,搭建三种不同活性炭层高度(600、700、800 mm)的炭砂滤池中试系统,对比研究炭砂滤池与V型滤池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炭砂滤池的处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所有炭砂滤池和V型滤池均可有效降低出水浊度(<0.6 NTU),但炭砂滤池出水浊度更加稳定;炭砂滤池对CODMn、UV254、TOC的平均去除率相对于V型滤池分别提高了40.7%、65.7%和36.1%,此外炭砂滤池出水中具有荧光特性的有机物浓度也显著低于V型滤池。为了进一步评估炭砂滤池去除嗅味物质的效果,同时向炭砂滤池进水中投加硫酸铵、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当水体中氨氮浓度为0.46~3.20 mg/L,土臭素浓度为5~40 ng/L,二甲基异莰醇浓度为15~50 ng/L时,炭砂滤池出水氨氮去除率总体可达50%以上,而各炭砂滤池出水中均难以检出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砂滤池 V型滤池 2-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1
9
作者 孙萍 肖波 +1 位作者 杨家宽 王秀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4,共4页
综述了当前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状况 ,着重介绍了微波技术在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微波技术 废气 废水 固体废弃物 处理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与UV-C灭藻的协同效果研究及工程实验 被引量:13
10
作者 景江 周明 +1 位作者 汪星 赵开弘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3,共5页
研究了UV-C/H2O2催化氧化去除鱼腥藻PCC7120的效果,探讨了各种因素如c(H2O2),pH,辐照度及反应时间对灭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对UV-C(紫外线C波段辐照)灭藻具有协同作用,UV-C/H2O2高级氧化体系对鱼腥藻PCC7120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 研究了UV-C/H2O2催化氧化去除鱼腥藻PCC7120的效果,探讨了各种因素如c(H2O2),pH,辐照度及反应时间对灭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对UV-C(紫外线C波段辐照)灭藻具有协同作用,UV-C/H2O2高级氧化体系对鱼腥藻PCC7120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藻液中c(H2O2)为1 mmol/L,反应温度为25℃,pH为6.8,紫外线辐照度0.54 mW/cm2及反应20 min的条件下,受试藻种的灭活率5 d后可以达到85%以上.将H2O2与浸没式UV-C流动除藻装置结合进行流动式的灭藻实验,灭藻效果显著,鱼腥藻PCC7120体内的SOD酶和POD酶的活性及C-PC藻蓝蛋白、叶绿素a的含量都有大幅度的下降,且灭活后的蓝藻不会重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C/H2O2高级氧化体系 鱼腥藻PCC7120 SOD酶 POD酶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引发的全民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思考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海滨 胡洋 +1 位作者 刘芳芳 李晓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5-78,共4页
在介绍国内外环境教育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将垃圾分类收集融入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垃圾分类收集的特点和难点,提出应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将多层次的学校环境教育和全方位的社会环境教育融合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 全民教育 环境教育 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分析方法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琳玲 黄卫红 +2 位作者 邵秀梅 陆晓华 沈韫芬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素的分析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并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 分析方法 样品预处理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卫生填埋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应发 陈朱蕾 +1 位作者 谢文良 吕志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8,共8页
垃圾卫生填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垃圾卫生填埋场高度和垃圾坝(或坑)深度的确定主要建立在岩土工程的稳定性理论基础上。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主要解决的防渗问题也是利用填埋场地质材料的渗透性质和现行... 垃圾卫生填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垃圾卫生填埋场高度和垃圾坝(或坑)深度的确定主要建立在岩土工程的稳定性理论基础上。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主要解决的防渗问题也是利用填埋场地质材料的渗透性质和现行的土工防渗技术,同时利用垃圾自身的物理力学特性解决填埋场排气等问题,而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从垃圾填埋场地质材料和垃圾自身的力学特性,结合某市垃圾卫生处理场实例对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卫生填埋 垃圾坝 稳定性 土工织物防渗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影响模拟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书忠 周敬宣 +1 位作者 李湘梅 肖人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22-1827,共6页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是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和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以采取措施从源头控制环境质量的恶化。城市环境属于复合多动态系统,传统的一些方法可以实现城市环境影响的...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是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和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以采取措施从源头控制环境质量的恶化。城市环境属于复合多动态系统,传统的一些方法可以实现城市环境影响的模拟预测,但参数调控方面的功能较不完善。文章将基于信息反馈控制理论的系统动力学引入城市环境影响模拟中,构建城市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环保投入、科技投入、经济增长速率以及单位能耗等系统变量,对武汉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污染物(SO2、COD)排放量和主要资源消耗量(能源、水)等进行了四种情景动态模拟。结果表明:(1)系统动力学适合于研究复杂系统行为,具有较强的模拟和调控能力,同时可以避免繁琐的计算和信息成本高等缺点;(2)"两型"发展模式(Ⅳ)下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低于其它3种情景,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武汉市污染物削减、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繁重,开发新的替代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 环境影响 系统动力学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改善居室环境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辉 李胜利 +1 位作者 王万林 李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1,共4页
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净化居室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文中综述了用于净化居室空气的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和类型 ,放电对除去居室空气中的微粒状物质、乙醛和臭气物质等的影响 ,以及放电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合用对净化居室环境的影响等... 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净化居室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文中综述了用于净化居室空气的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和类型 ,放电对除去居室空气中的微粒状物质、乙醛和臭气物质等的影响 ,以及放电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合用对净化居室环境的影响等。讨论了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净化居室环境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体 改善 居室环境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演变趋势的集对分析预测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湘梅 周敬宣 +1 位作者 陈雷 罗露琴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足迹作为生态环境承载状态测度的指标,受到社会、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集对分析(SPA)为不确定性问题的建模提出一条新的思路。在对1988...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足迹作为生态环境承载状态测度的指标,受到社会、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集对分析(SPA)为不确定性问题的建模提出一条新的思路。在对1988—2004年武汉市生态足迹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子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的集对分析动态模型,对武汉市2005—2020年总生态足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总生态足迹将由1810.925万hm2增长到2873.857万hm2,呈现出低于GDP和生态效率增长速率的趋势,但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对此就武汉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最后,指出SPA动态模型为城市生态系统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足迹 集对分析 动态模型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乐观 冯兴华 肖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7,共4页
论述了赤泥的基本特性,介绍了赤泥作为吸附剂或作为原料制备的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情况,以及赤泥在废气治理和土壤修复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对其处理机理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赤泥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赤泥 水处理 吸附剂 絮凝剂 废气治理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生物炭协同PMS去除4-氯酚性能及机理研究
18
作者 裘晶晶 李新瑞 +4 位作者 邹正康 梁莎 虞文波 段华波 杨家宽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共9页
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其高效资源化利用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以市政污泥为原料,采用KHCO3活化热解制备了分级多孔生物炭(PSB),将其协同过一硫酸盐(PMS)高效去除高浓度4-氯酚(4-CP),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制备工艺、PMS投加量等因素对PSB协同... 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其高效资源化利用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以市政污泥为原料,采用KHCO3活化热解制备了分级多孔生物炭(PSB),将其协同过一硫酸盐(PMS)高效去除高浓度4-氯酚(4-CP),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制备工艺、PMS投加量等因素对PSB协同PMS对500 mg/L 4-CP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去除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900℃制备的生物炭PSB-900比表面积达1476 m^(2)/g,对4-CP吸附能力最强,去除率为65%,吸附平衡后加入PMS,在较低的PMS投加量(PMS∶4-CP(摩尔比)=2)下,可在30 min内实现4-CP的100%去除。在PSB-900/PMS催化降解体系中,电子传递起主导作用,热解温度的升高增强了生物炭的导电性。此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也在催化降解4-CP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研究结果为污泥基分级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和废水中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热解 分级多孔生物炭 4-氯苯酚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氯苯的环境危害及其污染控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吴荣芳 解清杰 +1 位作者 黄卫红 陆晓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8期7-10,共4页
六氯苯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导致生物体内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发育紊乱以及癌症等严重疾病。详细介绍了环境中六氯苯的来源及其危害。并对目前国内外六氯苯环... 六氯苯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导致生物体内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发育紊乱以及癌症等严重疾病。详细介绍了环境中六氯苯的来源及其危害。并对目前国内外六氯苯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苯 危害 污染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S-SPME-GC技术分析环境水样中超痕量的六氯苯,DDT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7
20
作者 霍任锋 沈韫芬 徐盈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5-699,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检测技术,通过对三种不同的SPME萃取头(PDMS,PMPVS,PA)实验条件的优化,并参照液液萃取的方法,对水相中六氯苯,DDT及其代谢产物的萃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PME方法比液液萃取方法在检测限和回...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检测技术,通过对三种不同的SPME萃取头(PDMS,PMPVS,PA)实验条件的优化,并参照液液萃取的方法,对水相中六氯苯,DDT及其代谢产物的萃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PME方法比液液萃取方法在检测限和回收率上有很大的提高,其中PDMS对检测六氯苯,DDT及其代谢产物的效果较其它两种萃取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技术 六氯苯 DDT 聚二甲基硅氧烷 溶解度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