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协同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
1
作者 欧阳康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非常高兴能够应邀来参加这个“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座谈会,也特别祝贺这次会议以文化素质启动30周年为契机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问题。我觉得这个点选得特别好。也有些遗憾,因为... 非常高兴能够应邀来参加这个“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座谈会,也特别祝贺这次会议以文化素质启动30周年为契机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问题。我觉得这个点选得特别好。也有些遗憾,因为被安排接待美国国务院和美国驻汉总领馆的有关客人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参访,我将原来定好的机票退了,没有能够来到广州现场参加会议。今天上午完成接待,罗海鸥书记安排我下午来跟大家汇报交流一下,我觉得也非常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 美国国务院 汇报交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化素质 教育协同 三中全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实践哲学及其意义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欧阳康 张明仓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1,共6页
康德开创了主体论思维和研究方式,建构了西方近代第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转折意义的实践哲学。康德实践哲学以自由为核心,将主体性问题研究由认识论提升到主体论的高度,使之由纯粹的认识问题升华为道德实践问题,展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广阔... 康德开创了主体论思维和研究方式,建构了西方近代第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转折意义的实践哲学。康德实践哲学以自由为核心,将主体性问题研究由认识论提升到主体论的高度,使之由纯粹的认识问题升华为道德实践问题,展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广阔领域和深刻内涵。康德实践哲学对现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它的局限则暗示人们,建构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运用实践论思维方式,是建立合理形态的实践哲学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实践哲学 实践 道德法则 自由 人是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哲学的本体论转换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邹诗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6-102,共7页
当代哲学本体论转换的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转换为感性的、非实体性的生存论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内在地超越西方文化样态、并且在其发展进程中又不断融入了非西方文化体认与关怀的当代哲学思想就应该,也必然在实... 当代哲学本体论转换的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转换为感性的、非实体性的生存论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内在地超越西方文化样态、并且在其发展进程中又不断融入了非西方文化体认与关怀的当代哲学思想就应该,也必然在实现哲学本体的当代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马克思哲学既开启了、同时也参与并主导着当代哲学的本体论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哲学 实践哲学 传统本体论 生存论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思路 被引量:13
4
作者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72-77,共6页
本文回顾作者对于社会信息的认识历程,提出社会信息的基本规定,探讨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定位,透析社会信息科学的研究重点,提出开展社会信息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初步构想。
关键词 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科学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哲学思想溯源——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 被引量:5
5
作者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实践哲学发端于古代哲人在生活世界中对于生活实践的关注与反思。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促使了实践哲学思想的萌生。柏拉图在对理想国的构建中提出了早期的实践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把实践问题提升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借助... 实践哲学发端于古代哲人在生活世界中对于生活实践的关注与反思。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促使了实践哲学思想的萌生。柏拉图在对理想国的构建中提出了早期的实践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把实践问题提升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借助于对人性的理解来把握实践,分析了实践的若干特征,提出了古希腊实践哲学的基本构架。古希腊实践哲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界说和理解实践哲学具有积极的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柏拉图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哲学的功能定位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6,共6页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在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实践和不断反思自我的双向运动中透析研究对象,优化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具有...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在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实践和不断反思自我的双向运动中透析研究对象,优化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哲学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之源,并超越国界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哲学;又具有特殊性,是一种特殊性的哲学,因为马克思是作为个体人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关注世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一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哲学思想的支撑与引领。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应当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的精华,还应该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中华民族面临的极为复杂的世界格局以及与其需求相比所面临的智慧短缺状态,积极开展前提性批判和自我批判,在东西方文化的思想碰撞和实践激荡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内在结合,促进中华民族智慧的当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功能定位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巴哲学与文化感悟
7
作者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文化 古巴哲学 文化感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黑格尔实践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欧阳康 张明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41,共7页
黑格尔实践观集近代西方实践观点之大成,它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本前提和框架,把实践与逻辑联系起来,运用辩证法考察实践,强调实践是以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是不断扬弃异化趋向自由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它包含理论并高于... 黑格尔实践观集近代西方实践观点之大成,它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本前提和框架,把实践与逻辑联系起来,运用辩证法考察实践,强调实践是以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是不断扬弃异化趋向自由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它包含理论并高于理论。黑格尔实践观是前马克思的最为系统、完善的实践观,它是马克思实践观的最重要、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在有些地方已经接近实践唯物主义或有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重视并深入研究黑格尔实践观,不仅有助于全面解读黑格尔哲学,而且有助于厘清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关系,并进而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实现哲学实践转向的真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实践观 实践 辩证法 自由 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与多元之间的共识问题--引入“共识度”概念的考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玲琳 欧阳康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129,2,共7页
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和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信仰、价值和生活方式诸方面产生差异甚至是种种冲突。要合理地解决冲突,化解不宽容因素,就有必要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共识度的概念,是在分析多元主义与一元主义的基础上引入的,它是指共... 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和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信仰、价值和生活方式诸方面产生差异甚至是种种冲突。要合理地解决冲突,化解不宽容因素,就有必要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共识度的概念,是在分析多元主义与一元主义的基础上引入的,它是指共识主体之间达成共识的程度。考察共识度概念的可变性、多样性以及影响共识度的诸多因素,将为研究并解决多元与一元之间的共识以及其他社会共识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 多元 价值 共识 共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28
10
作者 欧阳康 郭永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33,241,共9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应在党的领导下科学推进生态治理的现代化。新时代推进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应在党的领导下科学推进生态治理的现代化。新时代推进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客观需要,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在界定"生态治理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生态治理现状,指出当前中国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突破困境的逻辑进路:加强主体建设,不断激发生态治理主体的活力;完善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打造智慧生态,努力实现生态治理技术的现代化;深化体制改革,消除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优化评估体系,以促进生态治理评估方法的现代化;明晰减碳目标,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 生态文明 智慧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5
11
作者 欧阳康 郭永珍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38,共8页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到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宏...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到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宏观论述了党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客观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治理理论所蕴含的治理理念、所倡导的治理方式及所追求的治理目标三个维度,探讨了党对社会治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升化,指出社会治理理论是党基于中国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和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理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反思与超越 被引量:12
12
作者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民族精神是所有民族生存发展的内核与灵魂。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 ,也使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本文从对全球化的多方位分析入手 ,考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与碰撞 ,探讨中华民族对于现... 民族精神是所有民族生存发展的内核与灵魂。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 ,也使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本文从对全球化的多方位分析入手 ,考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与碰撞 ,探讨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历程和相应产生的多种民族精神状态 ,探讨当代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挑战和我们的应对策略 ,提出了做好“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重大攻关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应当直面生存困惑 被引量:7
13
作者 欧阳康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在于是否能够直面生存困惑。从根本上说,人的生存困惑产生于人的生命所具有的过程性、自觉性和价值性特征。生存困惑有多种类型,包含着生命的自然进程中所带来的体验性困惑,生命的自我规范性过程所带来的理想性困惑;生... 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在于是否能够直面生存困惑。从根本上说,人的生存困惑产生于人的生命所具有的过程性、自觉性和价值性特征。生存困惑有多种类型,包含着生命的自然进程中所带来的体验性困惑,生命的自我规范性过程所带来的理想性困惑;生命的自主创造过程中所带来的挑战性困惑,生命的社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比较性困惑,生命作为自我反思过程所带来的认同性困惑等。生命教育应当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次上展开,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能够有针对性的解疑释惑,转化为困惑者的自我生命理解与自我生存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存困惑 自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之治”的演进逻辑与特色生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阳康 郭永珍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1,F0002,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永葆问题意识和不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中国之治"的逻辑主线。立足新时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永葆问题意识和不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中国之治"的逻辑主线。立足新时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本文聚焦"中国之治",从五个层面重点探讨了"中国之治"的演进逻辑与特色生成,即面向中国问题开展国家治理,借助制度体系规范治理行为,依托制度现代化助推治理现代化,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及吸纳国外有益经验用于中国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治理 演进逻辑 特色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德追寻与人格崇高
15
作者 欧阳康 《河北学刊》 2003年第5期40-44,共5页
对于美德和崇高人格的解读 ,离不开对于人性和人生境界的理解。本文综观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人性学说 ,提出超越性是人的最高本性 ;概览各种宗教与文化传统对于人生境界的不同理解 ,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对人生境界说... 对于美德和崇高人格的解读 ,离不开对于人性和人生境界的理解。本文综观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人性学说 ,提出超越性是人的最高本性 ;概览各种宗教与文化传统对于人生境界的不同理解 ,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对人生境界说的特别贡献 ;认为美德是对于人生的崇高价值和意义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行为规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美德 人生境界 人格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之治”及其世界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中国之治”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现实土壤,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治理效能,其根本目标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从历史发展视野和国际比较视野来看,中国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 “中国之治”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现实土壤,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治理效能,其根本目标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从历史发展视野和国际比较视野来看,中国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问题,中国治理汇聚了迄今为止人类现代化几乎所有模式的优点,不仅很好地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之治”为世界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带来方法论启示,即始终坚持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创新的哲学,始终面向现实问题来探寻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立足本国实际努力并行进在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之治 制度优势 现代化 世界意义 中国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几个核心要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欧阳康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4-27,共4页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思想上探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现代化的思想进步,从价值上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时代性创新,从制度上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思想上探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现代化的思想进步,从价值上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时代性创新,从制度上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变革与制度保障。正是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性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形成了强大的思想指导、价值引领和制度保障,引领中国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主义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升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18
作者 欧阳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8,共5页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精神升华。文章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史等多层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百...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精神升华。文章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史等多层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所具有的时代意义,从发生学、历史演进和后续发展等多维度探讨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及其特殊意义,深层探析伟大建党精神的深邃内涵,探讨如何在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庆典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建党精神 精神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构建思想探析
19
作者 欧阳康 李春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4,共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构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象定位、形象塑造、形象传播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构建思想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构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象定位、形象塑造、形象传播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构建思想是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深入研判人类社会发展态势,从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怎样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的科学回答。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构建思想,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创中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