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肿瘤科护士科内轮转现状与需求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凡 黄钦 杨纯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科内轮转现状与需求情况,为护士轮转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2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科内轮转现状及需求调查。结果 64.0%护士参与过轮转;68.8%护士认同轮转的必要性,不同年龄和学历护士对轮转必...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科内轮转现状与需求情况,为护士轮转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2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科内轮转现状及需求调查。结果 64.0%护士参与过轮转;68.8%护士认同轮转的必要性,不同年龄和学历护士对轮转必要性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始轮转的时间多为入职后1年(58.8%),轮转周期以2年以上(38.8%)居多;41.6%护士希望入职1年后开始轮转,轮转周期1年的需求最大(44.0%);影响肿瘤科护士选择轮转院区和专科的因素主要有与住址的距离(89.6%)、科室氛围(77.6%)、院区环境(62.4%);护士轮转期间面临的困难主要来源于对工作流程不习惯(78.8%)、工作节奏不适应(57.5%)和专科知识不了解(55.0%)。结论需提升肿瘤科护士对轮转的认知,根据护士需求合理制定轮转计划,以充分发挥轮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多院区 规范化培训 轮转 现状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疗理念在肿瘤护理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与思考
2
作者 王冰花 刘莉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1,112,共4页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1]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接近2000万,死亡病例近1000万,尽管相较于2020年有所下降,但疾病负担依然沉重,恶性肿瘤仍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5年,美国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这一举措为肿瘤治疗领域开启了...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1]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接近2000万,死亡病例近1000万,尽管相较于2020年有所下降,但疾病负担依然沉重,恶性肿瘤仍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5年,美国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这一举措为肿瘤治疗领域开启了新的篇章[2]。借助分子生物技术、分子影像技术、信息技术等尖端科技的融合,精准医学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肿瘤的驱动靶基因及癌细胞特异性新抗原,在肿瘤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为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带来了希望[3]。随着精准医学的迅猛发展,“精准护理”逐渐成为护理研究与实践的“新热点”。然而,部分国内护理学者对精准护理的实践界定模糊,将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模式[4]或仅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实践误认为是精准护理,这与基于精准医疗理念的研究与实践存在偏差[5]。因此,本文将围绕精准医疗的概念及实践特点、基于精准医疗理念的肿瘤精准护理研究进展,以及对肿瘤护理临床实践的思考与启示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精准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肿瘤护理 精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111B基因在卵巢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婉莹 韦芳 张莉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妇科肿瘤之首。肿瘤免疫微环境由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成分组成,这些成分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卵巢癌是免疫“冷肿瘤”,因为它能产生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由于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妇科肿瘤之首。肿瘤免疫微环境由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成分组成,这些成分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卵巢癌是免疫“冷肿瘤”,因为它能产生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由于卵巢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特点,免疫治疗对卵巢癌的疗效有限。具有序列相似性111的家族成员B(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111 member B,FAM111B)蛋白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有关,也与卵巢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有关。该文就FAM111B对卵巢癌肿瘤免疫微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FAM111B 肿瘤免疫微环境 PD-L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丽 陈凤菊 +1 位作者 侯奎 黄海珊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9期44-46,共3页
目的建立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统,实现出院患者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法在Windows XP环境下使用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利用电话语音卡、语音合成平台、短信平台等技术,建立一套能实现出院患者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 目的建立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统,实现出院患者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法在Windows XP环境下使用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利用电话语音卡、语音合成平台、短信平台等技术,建立一套能实现出院患者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统。结果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统实现了定时提醒管理员需随访患者名单,进行自动满意度调查,发送和接收短信并自动存入对应患者资料库中等主动随访功能;并实现了记录出院患者的来电、录音及自动提示随访护士等被动随访功能;系统还提供了健康资料管理、统计报表、多条件数据检索、导出Excel等辅助功能。结论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统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规范了肿瘤患者随访工作,可提高随访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双模式随访系统 出院患者 随访 健康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儿照护者对选择长期静脉导管置管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阳 刘美 +2 位作者 冯丽娟 杜美晨 曾铁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照护者对选择中心静脉置管的决策体验,为制定决策辅助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肿瘤患儿照护者17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照护者对选择中心静脉置管的决策体验,为制定决策辅助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肿瘤患儿照护者17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6个亚主题,分别为决策前积极准备与消极应对共存(迷茫无助、积极应对)、决策中医生主导与共享决策共存(医生主导决策、共享决策)、决策后获益庆幸与反思后悔共存(获益庆幸、后悔担心)。结论肿瘤患儿照护者在选择静脉导管置入时的决策体验复杂、决策参与度不高;医护人员应关注其参与共享决策意愿及影响因素,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提升其共享决策参与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儿 中心静脉导管 照护者 父亲 母亲 决策 共享决策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思宇 但敏 姜永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是非肿瘤患者的4~7倍。静脉血栓栓塞成为肿瘤患者除肿瘤进展或复发之外的首要死亡原因。静脉血栓栓塞的出现会导致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延迟以及死亡率的增加。目前...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是非肿瘤患者的4~7倍。静脉血栓栓塞成为肿瘤患者除肿瘤进展或复发之外的首要死亡原因。静脉血栓栓塞的出现会导致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延迟以及死亡率的增加。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对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该文对目前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比洛芬酯对中重度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严鹏 晁腾飞 +1 位作者 梅齐 胡广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9-542,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中重度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和生活的影响。方法对128例患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强度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进行评估,经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比...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中重度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和生活的影响。方法对128例患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强度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进行评估,经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疼痛控制的有效率、显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128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26例,明显缓解53例,疼痛控制的有效率为90.6%,显效率为61.7%;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腹胀、头晕、厌食,均可耐受。通过HDRS、HAMA和WHOQOL-100量表评估,治疗后疼痛患者在心理及生活质量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并且重度疼痛组患者获得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疼痛缓解率较高,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也较好,且能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氟比洛芬酯 骨转移 癌痛 心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预前指示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4
8
作者 周雯 毛靖 +2 位作者 闻曲 陈凤菊 倪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26-30,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预前指示现况,分析影响肿瘤患者制定预前指示的因素。方法便利抽取肿瘤科出院患者381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病情告知情况及死亡态度、预前指示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肿瘤患...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预前指示现况,分析影响肿瘤患者制定预前指示的因素。方法便利抽取肿瘤科出院患者381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病情告知情况及死亡态度、预前指示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肿瘤患者制定预前指示的因素。结果87.5%的肿瘤患者未听说过预前指示,经过解释后55.0%的肿瘤患者愿意在意识清楚时制定预前指示。愿意接受心肺复苏、输血、手术、机械通气、鼻饲的患者依次为50.8%、50.0%、48.3%、36.7%、33.3%。32.5%、25.8%患者认为应该由自己、配偶决定是否接受这些抢救措施。肿瘤患者在昏迷时选择的医疗委托人主要有配偶(46.7%)、子女/孙子孙女/父母/兄弟姐妹(25.9%)、自己(5.8%)、医生/护士(5.8%)。63.3%患者希望与家属及医生一起制定决策。医生曾告知了治疗相关效果和风险,听说过预前指示,曾与他人讨论过临终问题的肿瘤患者更愿意制定预前指示((娟值3.641~9.462,均P〈0.01)。结论肿瘤患者对预前指示的认识较差,但态度积极,有认识预前指示需求;应提供和加强预前指示的教育,提高肿瘤患者对预前指示的正确认知,从而选择符合自我意愿的医疗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预前指示 现状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舒丹 刘茜 +1 位作者 冯丽娟 喻思红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告知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是否告知以及如何进行病情告知的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对临床工作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 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告知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是否告知以及如何进行病情告知的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对临床工作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情告知问题的关注,为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文化的病情告知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儿童 青少年 病情告知 知情权 自主权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刘小红 吴梅利洋 +2 位作者 邱林凤 陈凤菊 曾铁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生命走向终结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善终的理解期望,为临终关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就死亡和善终的话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善终的认...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生命走向终结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善终的理解期望,为临终关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就死亡和善终的话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善终的认知包括3个主题13个副主题:生理方面为没有躯体疼痛、避免过度医疗、保持身体完整;心理方面为社交需求、保持尊严、拥有自主、心愿达成、后事交代、家庭和谐、精神慰藉;社会方面为经济状况、医疗资源、医疗照护。结论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感受和身心需求,做到合理病情告知,适度医疗,减轻痛苦;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善终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加临终关怀病房和宁养机构,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实现善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善终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分析发泡胶个体化头枕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付秀根 袁响林 +4 位作者 郑祖安 肖志平 王俊峰 尹龙斌 黄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进行589次锥形束CT(CBCT)扫描,其中44例患者采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体位固定(个体化组),进行了252次CBCT扫描,48例患者采用标准...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在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进行589次锥形束CT(CBCT)扫描,其中44例患者采用发泡胶个体化头枕体位固定(个体化组),进行了252次CBCT扫描,48例患者采用标准化头枕体位固定(标准组),进行了337次CBCT扫描。分析摆位误差,对误差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成小结供以后摆位时参考,记录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体化组在X、Y和Z轴的线性误差分别为(0.85±0.68)mm、(1.17±0.87)mm和(1.00±0.81)mm,旋转误差分别为(0.52±0.45)°、(0.72±0.49)°和(0.57±0.47)°;标准组在X、Y和Z轴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15±0.90)mm、(1.48±1.20)mm和(1.08±0.81)mm,旋转误差分别为(0.68±0.52)°、(0.77±0.55)°和(0.60±0.44)°;个体化组在X、Y轴的线性误差、X轴的旋转误差小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小结前标准组Y轴的线性误差大于小结后(P=0.001),个体化组小结前与小结后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标准化头枕,个体化头枕可以减少X、Y轴的线性误差及X轴的旋转误差,个体化头枕体位固定稳定,摆位可重复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胶 个体化头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钟伟伟 郑祖安 +3 位作者 刘庆 董克湉 廖景龙 李君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SRT的37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个体化头热塑网罩联合发泡胶制作的个体化头枕与碳纤维底板固定,CT模拟定位获取治疗计划参考图像,每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 目的:探讨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SRT的37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个体化头热塑网罩联合发泡胶制作的个体化头枕与碳纤维底板固定,CT模拟定位获取治疗计划参考图像,每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CBCT图像采用骨窗模式与计划参考图像配准,采用Varian Edge直线加速器机载CBCT影像引导,用六维治疗床在线校正摆位误差。误差校正后再次行CBCT扫描,将CBCT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进行再次配准,记录配准结果,比较六维床校正前后的误差结果。结果:颅内肿瘤首次摆位误差中,三个平移方向X、Y、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14±0.071)cm、(0.096±0.077)cm、(0.090±0.069)cm.,3个旋转方向Rx,Ry,R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737±0.451)°、(0.748±0.384)°、(0.701±0.381)°。六维床在线校正后获得残余误差结果,3个平移方向X、Y、Z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20±0.016)cm、(0.012±0.012)cm、(0.014±0.011)cm,3个旋转方向Rx,Ry,Rz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80±0.080)°、(0.076±0.075)°、(0.076±0.075)°,6个方向上校正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影像引导下的六维治疗床对颅内肿瘤SRT的摆位误差有明显的纠正作用,建议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采用六维方向在线校正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六维床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头颈部肿瘤继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觉平 方静 +4 位作者 林梅 王亚萍 李敏 余学峰 于世英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顺铂(DDP)为基础的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与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44例以DDP化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空腹血糖进行分析。结果排除化疗前6例糖尿病(DM),138例患者参加分析。其中9例(6.5%)患者... 目的探讨顺铂(DDP)为基础的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与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44例以DDP化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空腹血糖进行分析。结果排除化疗前6例糖尿病(DM),138例患者参加分析。其中9例(6.5%)患者在化疗期间继发DM,2例患者化疗前空腹血糖受损(IFG),7例患者化疗前空腹血糖正常;7例(5.1%)化疗前IFG的患者中,除2例在化疗期间演变为DM外,5例仍保持IFG状态;化疗期间出现IFG 10例。9例继发DM的患者化疗前后的平均血糖值分别为(5.45±0.59)和(11.44±4.52)mmol.L-1,化疗期间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继发DM时的中位DDP累积剂量为320 mg.(m2)-1,中位周期数为4周期。结论常规剂量的DDP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可诱发DM的发生,化疗期间应密切监控血糖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头颈部 肿瘤 恶性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L-PBL教学法在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孟贤 桂玲 +1 位作者 刘东 韩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提高临床药师培养质量。方法采用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肿瘤专科临床药师进行培训。结果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训后,理论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提高临床药师培养质量。方法采用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肿瘤专科临床药师进行培训。结果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训后,理论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结论 LBL与PBL相结合,适用于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培养,有效提高临床药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L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19所三级医院出院计划开展现况调查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冰花 汪晖 +2 位作者 王颖 尹世玉 杨纯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6-50,共5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三级医院出院计划的实践现况,为完善工作流程、构建本土化可操作性实践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19所三级医院共417个病房的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对其所在科室是否开展出院计划,开展过程中制度构建、... 目的了解湖北省三级医院出院计划的实践现况,为完善工作流程、构建本土化可操作性实践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19所三级医院共417个病房的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对其所在科室是否开展出院计划,开展过程中制度构建、运作细节、结果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9所医院的417个病房中仅101个(24.22%)开展出院计划,其中76.24%的病房组建了出院计划实施小组;96.00%以上的病房表示有对患者进行综合需求评估、出院指导和院外随访,但31.68%病房无标准化需求评估工具、25.74%病房的评估工具为科室自制,仅48.51%的病房提供了出院转介服务;71.29%的病房有出院计划评价指标,使用最多的指标是出院计划服务人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使用较少。结论出院计划开展率有待提高,评估与评价意识较强,出院指导与随访实践较多,但相关工作规范及机制有待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并进行循证研究,健全机构间联动和多学科合作机制,完善关键任务及相关辅助工具,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计划!延续护理 制度构建:运作 结果评价 实践模式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诱导因子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兰兰 袁响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0-392,共3页
肿瘤细胞在乏氧环境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包括肿瘤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增加,其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actor1α,HIF-1α)起关键作用。HIF-1α可作用于多个环节促进肿瘤转移。在细胞运动方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 肿瘤细胞在乏氧环境中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包括肿瘤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增加,其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actor1α,HIF-1α)起关键作用。HIF-1α可作用于多个环节促进肿瘤转移。在细胞运动方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c-Met在乏氧时增加,能促进细胞活动性并通过与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而增加细胞的侵袭性;基质降解方面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MMPs的能力密切相关,HIF-1可引起MMPs的表达增加,进而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细胞黏附方面HIF-1α可通过对肿瘤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而促进肿瘤转移;血管生成方面乏氧能引起VEGF表达的上调,在肿瘤发生早期向血管生成型转变过程中,HIF-1α介导了VEGF的上调;细胞凋亡方面HIF-1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抑制凋亡,从而增强肿瘤转移力。HIF-1α亦可上调凋亡抑制因子p21,从而抑制凋亡使肿瘤恶性程度增加易于转移。对HIF-1α的研究可能是治疗肿瘤、减少恶性肿瘤转移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诱导因子 转移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为主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邦顺 胡国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74例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胃癌45例,醛氢叶酸(CF)200mg/m2,第1~5天;5-氟脲嘧啶(5-FU)500mg/m2,第1~5天;顺铂(DDP)40mg/m2,第1~3天,DDP应用当天水化;羟基喜树碱(HCPT)10mg/m2,...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74例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胃癌45例,醛氢叶酸(CF)200mg/m2,第1~5天;5-氟脲嘧啶(5-FU)500mg/m2,第1~5天;顺铂(DDP)40mg/m2,第1~3天,DDP应用当天水化;羟基喜树碱(HCPT)10mg/m2,第1~5天或隔日1次,连用7次;结、直肠癌29例,除不用DDP外,余同上。3~4周为1个周期。结果:74例中CR4例(5.4%),PR34例(46.%),SD14例(18.9%),PD22例(29.7%),总有效率为51.4%。中位缓解时间5.5个月。初治、复治有效率分别为67.9%和41.3%,P<0.05。胃癌,结、直肠癌有效率分别为53.3%及48.3%,P>0.05。不同病理类型有效率为20%~75%,P>0.05。不同转移部位有效率为0~71.4%,P<0.01。本观察组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16.2%)、外周血粒细胞下降(10.8%);其它有Ⅳ度化学性膀胱炎1例;Ⅲ度口腔炎2例。结论:HCPT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肠道肿瘤 羟基喜树碱 综合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对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肿瘤转移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涛 袁响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75-1078,共4页
乏氧是实体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能引起肿瘤细胞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如促进肿瘤转移,在此过程中乏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 ib le factor-1,H IF-1)起着核心的作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 lar m atrix,ECM)的降解是肿瘤细胞... 乏氧是实体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能引起肿瘤细胞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如促进肿瘤转移,在此过程中乏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 ib le factor-1,H IF-1)起着核心的作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 lar m atrix,ECM)的降解是肿瘤细胞转移的前提,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s,MMPs)能降解ECM,在肿瘤转移这一关键步骤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乏氧是否会影响MMPs来促进肿瘤转移,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H IF-1和MMPs在肿瘤转移中作用及相互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乏氧诱导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饮食结构变化的调查 被引量:18
19
作者 唐秋君 张利琼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饮食结构的变化,了解患者对日常饮食禁用的情况,为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自制问卷对101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饮食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查。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对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 目的研究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饮食结构的变化,了解患者对日常饮食禁用的情况,为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自制问卷对101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饮食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查。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对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36.6%患者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蔬菜,28.7%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水果;57.4%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海产品类食物;41.6%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菌类食物;公认发物类食物,完全禁用或减少食用次数的患者比例最高,达86.1%。患者增加食用某类食物的原因主要归为患者认为该类食物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的作用;患者完全禁用某类食物及减少食用次数的原因是认为该类食物属于发风发物之类,易加重病情。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对日常各类饮食的摄入有明显减少和过度禁用的情况。临床上给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避免饮食给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带来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饮食 菌类 蔬菜 水果 海产品 禽兽类 发物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陵 于世英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301-130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对肿瘤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认识,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医学的发展方向。其中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为治疗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受到国内外肿瘤界的普遍关注。它的ErbB受体家族通过基因扩增、...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对肿瘤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认识,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医学的发展方向。其中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为治疗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受到国内外肿瘤界的普遍关注。它的ErbB受体家族通过基因扩增、过度表达和突变导致信号传导的增加与很多肿瘤及其不良预后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