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吕晓芳 于世英 冷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定量检测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77例恶性肿瘤患者尿NTx和血ICTP水平。结果:骨转移组患者尿NTx和血ICTP均明显... 目的: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定量检测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77例恶性肿瘤患者尿NTx和血ICTP水平。结果:骨转移组患者尿NTx和血ICTP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以及正常值范围(P<0.01)。骨转移患者尿NTx与血ICTP成正相关(r=0.880,P<0.01)。尿NTx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5%、83.8%和83.2%(P<0.05)。血ICT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5%、73.0%和80.6%(P<0.05)。骨转移患者尿NTx与血ICTP水平与骨转移范围成正相关(r=0.453、0.475,P<0.01),与骨痛程度无显著相关(r=0.010、0.083,P>0.05)。结论:NTx和血ICTP对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协助及时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 Ⅰ型胺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骨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与临床T分期关系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崔巍 胡国清 +1 位作者 唐曦 胡广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与临床T分期之间的关系,为鼻咽癌合理分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行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3D-Doctortm影像学软件,勾画各层面原发肿瘤轮廓,计算原发肿瘤体积大小。结果:依照92'分期标准... 目的:探讨鼻咽癌原发肿瘤体积与临床T分期之间的关系,为鼻咽癌合理分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行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3D-Doctortm影像学软件,勾画各层面原发肿瘤轮廓,计算原发肿瘤体积大小。结果:依照92'分期标准,不同T分期肿瘤体积分别为:T115.99±4.20cm3、T229.95±6.61cm3、T340.62±8.11cm3、T456.56±8.23cm3,各期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37.60,P<0.01)。早期(T1+T2)和进展期(T3+T4)肿瘤体积具有显著性差异(t=6.38,P<0.01)。相邻T分期中肿瘤体积分布具有重叠情况。结论:92'分期标准能基本反映鼻咽癌肿瘤体积在不同T分期中的分布情况。建议将体积因素加入T分期,在单一分期中细分为不同亚型,区别预后,使分期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原发肿瘤体积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和MRI确定鼻咽癌原发肿瘤靶区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国清 唐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计划设计中CT和MRI确定肿瘤靶区(GTV)的价值比较。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N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T扫描采用GELightspeed型16层螺旋CT机,常规轴位平扫。MRI检查使用GESigna1.5Tesla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统计方法...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计划设计中CT和MRI确定肿瘤靶区(GTV)的价值比较。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N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T扫描采用GELightspeed型16层螺旋CT机,常规轴位平扫。MRI检查使用GESigna1.5Tesla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统计方法为配对t检验。结果:MRI组和CT组勾画的靶区中,肿瘤平均体积分别为(32.49±19.91)cm3,(29.06±18.75)cm3,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5.268,P=0.000)。早期和进展期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t=5.677,P=0.000;t=3.310,P=0.005)。在T1、T2、T3期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值分别为0.005、0.001和0.004),而在T4期中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146)。结论:MRI组勾画靶区较CT组精确。因此建议在鼻咽癌肿瘤靶区勾画中应以MRI较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肿瘤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黄丸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唐曦 胡娅 胡国清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757-759,共3页
目的研究西黄丸与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S180细胞接种于昆明种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建立S180实体瘤模型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灌胃并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西黄丸组(... 目的研究西黄丸与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S180细胞接种于昆明种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建立S180实体瘤模型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灌胃并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西黄丸组(2.0g.kg-1,ig)、5-Fu组(0.02g.kg-1,ip)、联合用药组(西黄丸,2.0g.k-g1,ig;5-Fu,0.02g.kg-1,ip)。小鼠接种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7d。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及体重变化。停药后第2天处死小鼠,称瘤重,计算瘤重抑制百分率。结果西黄丸组抑瘤率28.1%,5-Fu组抑瘤率35.3%,联合用药组抑瘤率55.4%,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抑瘤率高于单用西黄丸或5-Fu组(均P<0.05)。结论西黄丸和5-Fu联合应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氟尿嘧啶 S180肉瘤 抑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呼吸控制在肺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峻峰 黄章玲 +3 位作者 李定宇 刘飞 彭慧 胡国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8-880,共3页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FB)与主动呼吸控制(ABC)时肺部肿瘤靶区在单排螺旋CT慢速扫描中的成像规律,比较两种状态下肿瘤靶区在放射治疗中肺部吸收剂量的差异。方法:搜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例,采用单排螺旋CT慢速扫描分别在自由呼吸、主动呼...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FB)与主动呼吸控制(ABC)时肺部肿瘤靶区在单排螺旋CT慢速扫描中的成像规律,比较两种状态下肿瘤靶区在放射治疗中肺部吸收剂量的差异。方法:搜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例,采用单排螺旋CT慢速扫描分别在自由呼吸、主动呼吸控制下采集CT图像,勾画出两种呼吸状态下的大体肿瘤靶区(GTV),在GTV基础上外扩计划靶区(PTV),对比两种状态下计划靶区位置及形态的差异。针对13例患者制订放疗计划,计算双肺的V5(吸收剂量大于500cGY的肺百分体积)、V20(吸收剂量大于2000cGY的肺百分体积)及肺平均剂量(MLD)。对比ABC与FB两种状态下的剂量学差异。结果:ABC和FB状态下肿瘤PTV平均体积分别为(29.9±12.9)cm3和(81.2±35.4)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FB两种状态下对应的V5分别为(14.2±4.7)%与(21.6±6.1)%,V20分别为(7.3±3.2)%与(11.9±3.8)%,MLD分别为(564.2±175.8)cGy与(753.9±211.2)cGy,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排螺旋CT慢速扫描情况下,ABC与FB两种状态下肿瘤靶区的体积差异明显。呼吸控制可以有效减小靶区的体积,减轻肺部的副损伤,使进一步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控制 放射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非小细胞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肿瘤患者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凤菊 邱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肿瘤综合治疗患者的症状特点及与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症状评估量表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246例住院肿瘤患者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症状的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住院肿瘤综合治疗患者发生率... 目的探讨住院肿瘤综合治疗患者的症状特点及与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症状评估量表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246例住院肿瘤患者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症状的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住院肿瘤综合治疗患者发生率较高的症状有乏力、焦虑、抑郁、疼痛、失眠、厌食、恶心呕吐等。78.4%患者主诉症状在3种以上。住院期间除恶心呕吐及疼痛控制较佳以外,其他症状均控制不佳。76.0%患者对生活质量评价不满意。结论对于综合性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应加强乏力、抑郁、焦虑及失眠等症状的处理及控制,以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症状 住院患者 生活质量 综合性医院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肿瘤形成的催化分子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启军 陶振 陈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1-204,共4页
肽基脯氨酰异构酶1(peptidyl-prolyl isomerase1,Pin1)能特异性地催化磷酸化的丝/苏-脯氨酸基序发生异构,改变底物蛋白的构象,调节底物蛋白的功能。Pin1含有两个结构功能域:一个是N端的色氨酸-色氨酸中心区WW,另一个是C端的肽基脯氨酰... 肽基脯氨酰异构酶1(peptidyl-prolyl isomerase1,Pin1)能特异性地催化磷酸化的丝/苏-脯氨酸基序发生异构,改变底物蛋白的构象,调节底物蛋白的功能。Pin1含有两个结构功能域:一个是N端的色氨酸-色氨酸中心区WW,另一个是C端的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Plase活性区。Pin1在非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或无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过表达,并受到以E2F(腺病毒E2启动子相关细胞转录因子)为主的转录水平的调节。Pin1作用于多种底物如p53、c-Jun、cyclinD1等,通过催化异构改变底物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阻断它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调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PIN1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的不良反应及管理策略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诗民 陈元 褚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09-613,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是现今备受关注的肿瘤治疗新方法,其拓宽了肿瘤传统治疗的边界,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其在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同时减轻了免疫...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是现今备受关注的肿瘤治疗新方法,其拓宽了肿瘤传统治疗的边界,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其在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同时减轻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 AEs)。由于ICPIs全新的作用机理,且上市时间较短,其不良反应尚未有标准化的处理方案。随着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ir AEs日益获得关注。本文旨在对ir AEs的处理原则予以综述,为ICPIs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反应 处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1H—MRS与MR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肿瘤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欣 张婷婷 胡国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与联合应用1 H-MRS及DCE-MR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1 H-MRS及DCE-MRI表现,包括恶性肿瘤33例,良性肿瘤17例,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进行对比。对所有患者分别行常... 目的比较应用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与联合应用1 H-MRS及DCE-MR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1 H-MRS及DCE-MRI表现,包括恶性肿瘤33例,良性肿瘤17例,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进行对比。对所有患者分别行常规扫描、1 H-MRS扫描及注射对比剂后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和胆碱(Cho)峰的显示情况。结果以TIC类型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为100%(33/33),特异度为58.82%(10/17),准确率为66.00%(33/50);应用1 H-MRS联合DCE-MRI诊断的敏感度为100%(33/33),特异度为88.24%(15/17),准确率为96.00%(48/50),与单纯DCE-MRI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2)。结论 DCE-MRI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和准确率较低。1 H-MRS与DCE-MRI联合应用可提高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抗肿瘤支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璐 孙伊楠 +3 位作者 尹菡 陈心怡 李龙 袁响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3-448,共6页
肠道微生物群(gut microbiota,GM)由数以万亿计的细菌、真菌、古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组成,GM在机体内部和个体之间的组成因人而异,与饮食习惯、种族、宿主遗传、年龄和既往药物使用情况相关,并参与代谢、炎症、免疫和肿瘤等病理生理功... 肠道微生物群(gut microbiota,GM)由数以万亿计的细菌、真菌、古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组成,GM在机体内部和个体之间的组成因人而异,与饮食习惯、种族、宿主遗传、年龄和既往药物使用情况相关,并参与代谢、炎症、免疫和肿瘤等病理生理功能。GM作为肿瘤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及其对癌症支持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GM和癌症的关系复杂而密切,可作为生物标记物、诊断工具、治疗靶点,是癌症精准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不仅对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具有调节、诊断预测作用,也能在其他系统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起到生物标志物作用;提高GM的多样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有害菌群的丰度能有效提高肿瘤的预后、抗肿瘤治疗的疗效。本文旨在对GM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放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免疫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以及饮食通过GM对肿瘤的影响进行总结,为GM的精准化调控和检测对未来肿瘤治疗、肿瘤预测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支持治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抑制剂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全广 姜永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46,共7页
PI3K信号通路是肿瘤疾病中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它的突变或者过表达广泛存在于实体瘤及淋巴血液肿瘤中,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头颈肿瘤、淋巴瘤等。而且,在部分肿瘤中,PI3K突变与患者的生存期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PI3K抑制剂对多... PI3K信号通路是肿瘤疾病中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它的突变或者过表达广泛存在于实体瘤及淋巴血液肿瘤中,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头颈肿瘤、淋巴瘤等。而且,在部分肿瘤中,PI3K突变与患者的生存期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PI3K抑制剂对多种肿瘤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瘤活性;早期临床试验也获得了可观的疗效,尤其在淋巴瘤和乳腺癌,但有部分患者出现耐药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PI3K信号通路还涉及其它多个生理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如PARP、mTOR、DNA修复及细胞周期相关的信号通路等。选择性抑制这些信号通路的联合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探索,多个相关的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基于PI3K抑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该文对PI3K抑制剂涉及的多种常见恶性肿瘤相关临床研究进展和常见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 乳腺癌 淋巴瘤 恶性肿瘤 PI3K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姗 沈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对比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化疗、具有中高度肿瘤溶解综合征风险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其中包括非布司他组42例,别嘌醇组54例... 目的对比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化疗、具有中高度肿瘤溶解综合征风险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其中包括非布司他组42例,别嘌醇组54例。两组分别于化疗前2 d开始给予非布司他40 mg/d口服或别嘌醇100 mg,3次/d口服,共10 d。比较两组治疗方案降尿酸的效果、对肾功能的保护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非布司他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别嘌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均可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能更有效地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而两者的安全性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溶解综合征 非布司他 别嘌醇 肾损伤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基于临床和血液学标记物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事件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辉茹 冯慧晶 +1 位作者 任秀宝 张俊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95-606,共12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基于临床和血液学参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预测模型,如果经过验证,这些标记物的优点是易于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基于临床和血液学参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预测模型,如果经过验证,这些标记物的优点是易于整合到临床使用中,成本低廉。方法:本研究是对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至少一剂ICIs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收集了基线特征、治疗细节和不良事件的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确定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任何级别和3级及以上的irAEs发生率分别为16.03%(76/474)和2.32%(11/474),其中最常见的分别为内分泌毒性37.1%(39/105)和肺炎7.6%(8/105)。多因素分析显示,2线治疗irAEs发生的风险更大[比值比(Odds Ratio,OR)=3.302];球蛋白(OR=1.086)与irAEs的发生呈正相关,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OR=0.723)与其呈负相关(P<0.05)。最终建立了基于“ICIs类型、治疗线数、球蛋白、DBIL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的预测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5,95%CI:0.711~0.840,P<0.05,临界值为0.118,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56.6%。结论:基于ICIs类型、治疗线数、球蛋白、DBIL和LMR的预测模型对单纯接受ICIs的恶性肿瘤患者的irAEs预测效果较好,其中治疗线数、球蛋白和DBIL是irAE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ICIs作为2线治疗以及治疗前高球蛋白和低DBIL的人群发生ir-AEs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标志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肠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戴宇翃 孙黎 +1 位作者 黄婷婷 邱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45-948,共4页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肠癌三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44例采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三线肠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记录药物使...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肠癌三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44例采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三线肠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记录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数据。结果:全组44例患者中位无进展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mPFS)为3.93(2.72~5.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mOS)为7.77(5.36~10.18)个月。左半结肠及直肠癌患者mPFS为4.94个月,右半结肠癌患者mPFS为3.8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左半结肠及直肠癌患者mOS为12.5个月,右半结肠癌患者mOS为7.4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性别、既往是否使用过贝伐单抗以及是否存在肝转移对于mPFS及mOS无显著影响;初始治疗时ECOG评分0~1分及2分的患者mPFS分别为4.48个月及1.10个月(P<0.001),mOS分别为9.67个月及2.9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最普遍的为乏力(52.3%),其次为高血压(45%)、手足综合征(22.7%)、蛋白尿(15.9%)、白细胞下降(15.9%)、血小板下降(22.7%)、转氨酶升高(13.6%)、腹泻(15.9%)。结论: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用于肠癌的三线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方面安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替吉奥 阿帕替尼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增敏对宫颈癌放疗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健莉 于世英 +3 位作者 熊慧华 袁响林 杨金香 张孟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598,共3页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增敏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4 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 (Ⅱb期 ,Ⅲb期 ,Ⅳa期 )分成 2组 :A组 2 2例为放疗 +吉西他滨 (商品名 :健择 )组 ;B组 2 5例 ,行单纯放疗。每个病例在放... 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增敏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4 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 (Ⅱb期 ,Ⅲb期 ,Ⅳa期 )分成 2组 :A组 2 2例为放疗 +吉西他滨 (商品名 :健择 )组 ;B组 2 5例 ,行单纯放疗。每个病例在放疗前及放疗 (10Gy)后的 2 4h各取材 1次。免疫组化SP法测定微血管密度 (MVD) ,TUNEL法检测癌组织凋亡标记指数 (A LI) ,计算肿瘤消退 5 0 %所需时间 (T0 5 )。结果 ①A组MVD表达降低的程度 (16 0 0根 /mm2 )明显高于B组 (2 0 0根 /mm2 ) ,P <0 0 1;②A组诱导A LI增加 (0 5 7% )明显高于B组(0 2 4 % ) ,P <0 0 5 ;③A组T0 5 (9 0d)显著短于B组 (15 0d) ,P <0 0 5 ;④A组MVD表达降低程度与T0 5呈负相关 (r =- 0 6 2 8)。结论 吉西他滨增敏使宫颈癌放疗早期血管生成减少 ,细胞凋亡增加 ,局部肿瘤体积缩小的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放疗 微血管密度 细胞凋亡 中晚期宫颈癌 MVD 增敏 负相关 表达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诱导的自噬与肺腺癌放射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邹燕梅 熊华 +1 位作者 于世英 袁响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研究乏氧诱导的自噬与肺腺癌放射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肺腺癌A549细胞行常氧和乏氧培养。构建靶向抑制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乏氧A549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的克隆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Wes... 目的研究乏氧诱导的自噬与肺腺癌放射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肺腺癌A549细胞行常氧和乏氧培养。构建靶向抑制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乏氧A549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的克隆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HIF-1α、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乏氧细胞存活分数(SF2)为0.62,常氧细胞为0.43,提示乏氧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常氧下A549细胞HIF-1α和beclin1蛋白低表达,乏氧12、24、48 h时间点HIF-1α和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HIF-1α与be-clin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P<0.05)。A549/HIF-1α-shRNA的SF2为0.45,放射增益比(SER)为0.7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说明抑制HIF-1α表达明显提高乏氧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乏氧条件下HIF-1α的表达被抑制后beclin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24 h:t=5.69,P=0.01;48 h:t=5.13,P=0.01)。结论乏氧诱导的自噬参与肺腺癌的放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自噬 放射敏感性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抑制Ku80表达后促进宫颈癌SiH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庄亮 于世英 +2 位作者 黄晓园 熊华 徐慧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5-389,共5页
背景与目的:Ku80为细胞受辐射致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后的主要修复蛋白之一,Ku80的高表达预示着宫颈癌组织对放射线的抵抗,本研究运用RNAi技术抑制Ku80表达,观察宫颈癌Si-Ha细胞对X线敏感性的变化。方法:构建1个靶... 背景与目的:Ku80为细胞受辐射致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后的主要修复蛋白之一,Ku80的高表达预示着宫颈癌组织对放射线的抵抗,本研究运用RNAi技术抑制Ku80表达,观察宫颈癌Si-Ha细胞对X线敏感性的变化。方法:构建1个靶向抑制Ku80的siRNA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稳定转染入SiHa细胞后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Ku80表达变化;6 MV X线照射10 Gy后20 h、28 h和48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D0、SF2和α等值。结果:构建表达质粒转染SiHa细胞经筛选后获得2个稳定转染细胞株,Western blot和RT-PCR分析表明转染pKu80-siRNA的阳性克隆Ku80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X线照射28 h及48 h后,Ku80表达受抑细胞其凋亡率均显著高于转染阴性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Ku80受抑细胞的D0和SF2值分别为1.330和0.425,低于转染阴性质粒细胞(1.748和0.580)和空白对照细胞(1.835和0.597),α值为0.295,高于转染阴性质粒细胞(0.176)和空白对照细胞(0.188)。结论:运用RNAi技术可以有效抑制Ku80的表达从而促进SiHa细胞对X线的敏感性,Ku80可能是一个较理想的肿瘤分子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80 RNA干扰 宫颈癌 SIHA 放射敏感性 培养的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80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庄亮 于世英 +2 位作者 熊慧华 黄晓园 许三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7-589,共3页
研究Ku80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Ku80、ER、PR、HER-2和突变型p53表达水平。结果:65例乳腺癌标本中Ku80、ER、PR、HER-2、p53阳性率分别为78.5%、40.0%、53.8%、44.6%和32.3%... 研究Ku80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Ku80、ER、PR、HER-2和突变型p53表达水平。结果:65例乳腺癌标本中Ku80、ER、PR、HER-2、p53阳性率分别为78.5%、40.0%、53.8%、44.6%和32.3%。Ku80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ER、PR、HER-2和p53的表达水平有关(P<0.05),其中Ku80与HER-2密切相关(rs=0.319,P=0.010)。结论:Ku80表达水平与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特别是与HER-2关系密切;Ku80与HER-2之间可能存在调控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80 HER-2 乳腺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敏化发病机制 被引量:29
19
作者 黄露露 于世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463-465,共3页
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epain,NP)定义为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紊乱引起的疼痛^[1]。常见类型有三叉神经痛、幻肢痛、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疱疹后神经痛、... 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epain,NP)定义为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紊乱引起的疼痛^[1]。常见类型有三叉神经痛、幻肢痛、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疱疹后神经痛、脊髓空洞症、卒中后疼痛等。NP可为自发性和(或)诱发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发病机制 中枢敏化 糖尿病性神经病 中枢神经系统 疱疹后神经痛 继发性损害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石磊 蒋继宗 +4 位作者 刘青旭 张莉 夏曙 陈元 褚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NSCLC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4组,A组:一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36例;B组:一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GFR-TKI)联...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NSCLC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4组,A组:一线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36例;B组:一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7例;C组:二线及二线以上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30例;D组:二线及二线以上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5例。统计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D组疾病控制分别为34,6,26和4例;平均无进展时间(mPFS)为8.9,10.8,7.2和7.8个月,总生存时间数据尚不成熟。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与所联合的方案高度相关,包括骨髓抑制、疲乏、腹泻、高血压等,3或4级毒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5.2%(10/66)、腹泻4.5%(3/66)、疲乏7.6%(5/66)、高血压6.1%(4/66)。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2例(2/12)、皮疹3例(3/12)、腹泻5例(5/12)、无症状蛋白尿2例(2/12)、疲乏2例(2,12)。未观察到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化疗或EGFR-TKI联合贝伐珠单抗是晚期NSCLC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非小细胞 抗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