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拔森 王良 +5 位作者 邓明 闵祥德 蔡杰 冯朝燕 可赞 王国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21-326,316+318,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RI,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评分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8例... 目的旨在探讨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RI,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评分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的MRI资料,其中前列腺癌7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48例、前列腺炎5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MRI扫描,获取完整的T2WI、DWI及DCE图像;由2名前列腺诊断医师在不知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的情况下采用PIRADS V2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分别记录;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病理穿刺,并由泌尿专业病理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对前列腺癌则进行Gleason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I-RADS V2评分与穿刺病理的相关系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PI-RADS V2评分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PI-RADS V2评分与穿刺病理呈正相关,r=0.887。PI-RADS V2评分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0.975,其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96.23%,准确性为94.51%,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91.07%。Gleason评分≥8分的前列腺癌的PI-RADS V2评分为5分。结论 PI-RADS V2评分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的相关性高,PI-RADS V2评分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军 蔡航航 王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4-839,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c-Kit/PDGFRA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85例GIST标本中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c-Kit基因突变中,外显子11突变...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c-Kit/PDGFRA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85例GIST标本中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c-Kit基因突变中,外显子11突变最常见,以缺失突变、点突变及混合突变为主,并见3例双外显子突变。外显子9在小肠GIST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胃GIST,且均为A502-Y503串联重复突变,提示小肠GIST有独特的基因型。PDGFRA在上皮样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GIST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梭形细胞型GIST。c-Kit基因外显子11缺失突变的中高危GIST易出现术后复发转移,且复发转移患者中发生二次突变率较高,表现为c-Kit基因外显子13、14、17或18点突变,以13号外显子V654A最为常见。CD117和DOG1的表达与基因突变之间无相关性,不能作为预测疾病基因突变的指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增殖指数、危险程度分级、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影响GIST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预后。c-Kit基因外显子11缺失突变和外显子9突变的GIST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c-Kit基因9号外显子在小肠GIST中突变率较高,PDGFRA基因在上皮样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GIST中突变率较高。c-Kit基因外显子11缺失突变的中高危GIST易发生二次突变导致术后复发转移,外显子11缺失突变可作为GIST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KIT基因 PDGFRA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小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军 蔡航航 王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45-1949,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小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小GIST和16例微小GIST和的临床病理及基因突变特征,并与58例直径2-5cm的临床显著性GIS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GIST和微小GIST好发于胃,其次是小肠和结直肠... 目的探讨胃肠小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小GIST和16例微小GIST和的临床病理及基因突变特征,并与58例直径2-5cm的临床显著性GIS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GIST和微小GIST好发于胃,其次是小肠和结直肠。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为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上皮样细胞型较为少见。小GIST和微小GIST中KIT基因突变率低于临床显著性GIST,而野生型GIST的比例高于临床显著性GIST(P<0.05)。小GIST和微小GIST的核分裂象、危险程度、Ki67增殖指数低于临床显著性GIST,但其伴发胃肠道癌的发病率高于临床显著性GIST(P<0.05)。结论大多数小GIST和微小GIST生物学行为表现为惰性,预后相对较好。但仍有极少数小GIST具有潜在恶性,临床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具有潜在恶性的小GIST,可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复发,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小间质瘤 胃肠道微小间质瘤 KIT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骨骼肌脓肿形成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4
作者 付圣灵 吴亮 +2 位作者 周晟 齐俊英 廖永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以骨骼肌脓肿为突出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例以骨骼肌脓肿为突出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坏死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行苏木精-伊红... 目的探讨以骨骼肌脓肿为突出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例以骨骼肌脓肿为突出表现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果坏死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见变异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弥漫性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肿瘤组织中CD30散在大细胞阳性、上皮膜抗原(EMA)散在大细胞阳性,CD3、CD45Ro、CD68阳性,CD20、CD79a、肌红蛋白阴性。结论伴骨骼肌脓肿形成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罕见报道,该患者为T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应与炎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鉴别,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是较好的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肿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蛋白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薇 周婷 +4 位作者 李连凤 卢芳菲 孔宪荣 秦灵芝 廖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肺组织内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肺腺癌切除术的235例患者基本信息、切除的肺组织样...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肺组织内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肺腺癌切除术的235例患者基本信息、切除的肺组织样本及肿瘤病理资料。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hh蛋白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Shh蛋白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联。结果肺腺癌组织中Sh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肺腺癌与癌旁组织中Shh蛋白表达量的差值(癌/癌旁Shh蛋白表达量差值)和肿瘤大小显著负相关,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阳性细胞率差值及染色强度评分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肿瘤发展为>7 cm的风险分别降低43%、4%和46%,其OR及95%CI分别为0.57(0.35,0.94)、0.96(0.94,0.99)和0.54(0.35,0.86);随着癌/癌旁Shh蛋白阳性细胞率差值的增加,肺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发展为>7 cm的风险逐渐降低(P趋势=0.01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肺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14%,其风险比(HR)为0.86,95%CI:(0.74,0.99);分层分析发现在中/高分化类型肿瘤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中,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可分别降低19%和38%,其HR(95%CI)分别为0.81(0.67,0.99)和0.62(0.41,0.94)。结论肺腺癌及癌旁组织内Shh蛋白表达量的差值与肺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及术后死亡风险显著负相关,提示其可能是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保护因素,为早期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音猬因子 肿瘤病理特征 预后 死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调控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蓝儒竹 胡志全 +4 位作者 庄乾元 刘继红 叶章群 陈春莲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3-706,709,共5页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微血管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取正常前列腺(NP)5例,前列腺增生症服用非那雄胺者(BPH+Finas)10例,前列腺增生症未服用非那雄胺者(BPH)30例的前列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微血管调节因...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微血管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取正常前列腺(NP)5例,前列腺增生症服用非那雄胺者(BPH+Finas)10例,前列腺增生症未服用非那雄胺者(BPH)30例的前列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微血管调节因子内皮生长抑素(endostatin)、血管生长抑素(angiostatin)、血管形成因子-2(an-giopoietin-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表达强弱。结果BPH组endostatin、angiostatin表达较NP组明显减弱,而BPH+Finas组表达较BPH组明显增强;BPH组VEGF表达较NP组明显增强,而BPH+Finas组表达较BPH组明显减弱。endostatin阳性细胞计数(个/10Hp)在NP、BPH、BPH+Finas 3组分别为(129.00±10.68)、(34.00±15.38)、(142.10±12.22);angiostatin阳性细胞计数(个/10Hp)分别为(151.00±21.64)、(54.63±28.93)、(162.30±21.81);VEGF(灰度值)分别为(139.38±8.90)(、83.81±25.73)(、108.09±7.77),以上3组测值NP组和BPH+Finas组与BPH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angiopoietin-2阳性细胞计数(个/10Hp)分别为(16.40±2.19)(、15.03±2.82)、(13.90±3.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微血管调节因子endostatin、angiostatin、VEGF作用于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可能在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非那雄胺通过影响局部组织微血管调节因子,而发挥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非那雄胺 微血管 内皮生长抑素 血管生长抑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ERβ在肺腺癌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外周血雌二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廖永德 赵金平 +3 位作者 马伦超 周晟 黄畦 Doris Mayer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2-574,581,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雌激素受体(ER)β在肺腺癌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吸烟和外周血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ERβ在26例肺腺癌和38例肺鳞癌(共有37例含癌旁肺组织)及15例良性肺病... 目的研究新型雌激素受体(ER)β在肺腺癌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吸烟和外周血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ERβ在26例肺腺癌和38例肺鳞癌(共有37例含癌旁肺组织)及15例良性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切片内阳性细胞数≥20%为ERβ阳性。结果ERβ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其表达率为48.4%(31/64),而在癌旁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明显表达。ERβ在鳞癌、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9%(11/38),76.9%(20/26),腺癌组织中ERβ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P=0.000 2)。吸烟组ERβ阳性表达率(67.6%,25/37)显著高于非吸烟组(22.2%,6/27)(P=0.000 5),ERβ阳性表达组外周血雌二醇水平(nmol/L)显著高于ERβ阴性组(225.7±75.2 vs 159.5±54.8,P=0.000 1)。结论新型ERβ在肺腺癌和鳞癌中过表达。ERβ与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关联。吸烟可能与ERβ过表达相关联。肺癌组织ERβ过表达与外周血雌二醇水平增高相一致,肺癌可能分泌雌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鳞癌 雌激素受体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NEL技术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春莲 蓝儒竹 +2 位作者 叶章群 吴翠环 周晟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4-276,共3页
探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标记技术 (TUNEL)的染色方法 ,以期提高特异性与敏感性。采用以去势 (经手术切除睾丸 )后天数不同的大白鼠前列腺 ,用 TUNEL 法染色 ,观察不同时期的细胞凋亡水平 ,对经典的 TUNEL 法进行改良 ... 探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标记技术 (TUNEL)的染色方法 ,以期提高特异性与敏感性。采用以去势 (经手术切除睾丸 )后天数不同的大白鼠前列腺 ,用 TUNEL 法染色 ,观察不同时期的细胞凋亡水平 ,对经典的 TUNEL 法进行改良 ,将染色结果与 TU NEL 经典法和 HE染色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采用改良法后 ,阳性细胞明显增加 ,而且着色深 ,凋亡指数明显增高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EL技术 去势 末端脱氧苷酸转移酶 凋亡指数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软骨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9
作者 廖永德 李静 +2 位作者 游良琨 周晟 付向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8-700,共3页
关键词 肺软骨瘤 肺错构瘤 Carney三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平对家兔血吸虫肝纤维化MMP-2、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琦 唐望先 +3 位作者 周晟 吴翠环 叶红 黄晓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4,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炎平抗家兔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作用, 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N组)、血吸虫感染+吡喹酮组(A组) 及血吸虫感染+吡喹酮+肝炎平治疗组(B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 观察肝组织病... 目的 研究肝炎平抗家兔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作用, 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N组)、血吸虫感染+吡喹酮组(A组) 及血吸虫感染+吡喹酮+肝炎平治疗组(B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 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各组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MP- 1) 的表达水平。结果 B组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低于A组(P<0 05); B组MMP 2、TIMP -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P<0 .01, P<0 .05)。结论 在抗血吸虫治疗后使用肝炎平,能通过减少肝组织MMP- 2、TIMP- 1的表达而发挥抗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平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肝纤维化 血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中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华雄 吴翠环 +4 位作者 周晟 徐毅 王秀红 黄邦杏 王智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研究肺鳞状细胞癌中HPV 16/18型感染状态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HPV 16/18 DNA,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形态学观察癌组织中的挖空细胞。结果44例肺鳞状细胞癌中,23例(52.27%)HPV 16/18型呈整合状态,9例(... 目的研究肺鳞状细胞癌中HPV 16/18型感染状态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HPV 16/18 DNA,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形态学观察癌组织中的挖空细胞。结果44例肺鳞状细胞癌中,23例(52.27%)HPV 16/18型呈整合状态,9例(20.45%)呈大部分游离少许整合状态,12例(27.27%)阴性。15例非肿瘤肺组织标本中未检测到HPV 16/18型,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7例肺鳞状细胞癌(61.36%)P53蛋白阳性,其表达与HPV16/18在癌细胞中的存在状态有关(P<0.05);19例(43.18%)可见挖空细胞。HPV的感染、挖空细胞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结论HPV感染可能是一部分肺鳞状细胞癌的致癌因素之一,这部分癌中P53的表达显著低于HPV阴性和存在游离状态HPV的病例。挖空细胞某种程度上预示HPV的感染,但不是确定HPV感染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P53蛋白 原位杂交 挖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廖永德 龙庆红 +3 位作者 周晟 赵金平 黄畦 Doris MAYER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IGF1在29例肺鳞癌和22例肺腺癌(25例含癌旁肺组织)及12例良性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IGF1在29例肺鳞癌和22例肺腺癌(25例含癌旁肺组织)及12例良性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检测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Log-rank检验IGF1表达与生存时间的关系,Cox模型作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IGF1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26/51),表达率和强度显著高于良性肺组织(P分别为0.0143和0.0039)。晚期肺癌(Ⅲ+Ⅳ)IGF1阳性表达率和强度显著高于早期肺癌(Ⅰ+Ⅱ)(P分别为0.0032和0.0094)。IGF1在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074)。IGF1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IGF1阴性者(12个月比35个月,P=0.0001),Cox模型分析表明,IGF1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IGF1过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IGF1表达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异常大鼠大脑皮层Alzheimer病样tau蛋白异常修饰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雁 胡蜀红 +2 位作者 许三鹏 张建华 张木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低状态大鼠大脑皮层tau蛋白部分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雌性Wistar大鼠分别以甲状腺片及丙基硫氧嘧啶片灌胃4周造模成甲状腺机能亢进组(甲亢组)及甲状腺机能减低组(甲减组),温度计记录大鼠直肠温度,葡萄...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低状态大鼠大脑皮层tau蛋白部分位点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雌性Wistar大鼠分别以甲状腺片及丙基硫氧嘧啶片灌胃4周造模成甲状腺机能亢进组(甲亢组)及甲状腺机能减低组(甲减组),温度计记录大鼠直肠温度,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放免法检测血浆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Western blot法分析大脑皮层内总tau蛋白、tau蛋白上部分位点(Ser199、Thr205、Thr212、Ser214、Ser396及Ser422)的磷酸化水平,免疫组化SP法分析tau蛋白Ser396/404位点上磷酸化水平。结果甲亢组大鼠直肠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甲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甲亢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甲减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显著下降。3组大鼠海马回总tau蛋白无差异,但在检测磷酸化位点Ser199、Thr212、Ser214、Ser396及Ser422的磷酸化程度上甲减组都显著高于甲亢组及对照组,而后两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差异。tau蛋白在Ser396/404位点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甲减组大鼠海马CA3区大量阳性表达细胞,而其他两组在此区呈弱阳性表达。结论①甲状腺功能减低大鼠大脑皮层tau蛋白呈Alzheimer样过度磷酸化改变。②低代谢可能参与了甲状腺功能减低大鼠tau过度磷酸化的形成。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虽代谢率及体温都升高,但不影响大脑皮层tau蛋白磷酸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异常 TAU蛋白 蛋白磷酸化 低温 葡萄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4在去势大鼠腹叶前列腺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儒竹 叶章群 +4 位作者 陈春莲 陈杰 杜广辉 刘继红 周惜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探讨 Par4在去势大鼠腹叶前列腺中表达的规律及其与前列腺凋亡的相关性 ,将 90只大鼠随机分为 9组 ,分别于去势后 0、 1、 2、 3、 5、 7、 10、 14、 2 1d处死 ,取前列腺石蜡包埋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检测 Par4和增殖抗原(PCNA ) ,末端... 为探讨 Par4在去势大鼠腹叶前列腺中表达的规律及其与前列腺凋亡的相关性 ,将 90只大鼠随机分为 9组 ,分别于去势后 0、 1、 2、 3、 5、 7、 10、 14、 2 1d处死 ,取前列腺石蜡包埋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检测 Par4和增殖抗原(PCNA )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末端标记术 (TUNEL )测定前列腺凋亡 ,并作连续切片 ,行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比较 Par4与凋亡及 PCNA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 :正常大鼠前列腺 Par4表达较少 ,去势后则显著增加 ,与凋亡的变化及分布规律相似 ,其表达的阳性率与凋亡阳性率呈正相关 (r=0 .76 0 5 ,P<0 .0 1)。 Par4的表达和 PCNA无明显相关 (r=- 0 .4894,P>0 .0 5 )。 Par4在去势大鼠腹叶前列腺表达增高 ,与凋亡呈正相关 ,提示有促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前列腺凋亡反应素4 前列腺 Par4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海栋 王仁法 +3 位作者 万捷 宋少辉 周俊芬 杨海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MRI表现。方法: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术前均进行MRI平扫,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2例行1H-MRS扫描。对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肿瘤形态、肿瘤的强化和1H-MRS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位于大腿4例,小...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MRI表现。方法: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术前均进行MRI平扫,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2例行1H-MRS扫描。对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肿瘤形态、肿瘤的强化和1H-MRS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位于大腿4例,小腿2例,上臂2例,臀肌和髂腰肌1例,8例肿瘤位于深部肌群;肿瘤体积平均大小5.1 cm×7.8 cm;5例呈分叶状;3例肿瘤周围有软组织结节;7例肿瘤的信号均匀,呈中等T1长T2信号,2例有囊变坏死;4例增强扫描者,瘤实质明显强化;2例1H-MRS均表现为3.2 ppm出现明显的Cho峰。结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肿瘤的恶性特点,对于术前肿瘤定性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软组织腺泡状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性室管膜瘤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易伟 Golwa FH +5 位作者 万婕 陈劲草 牛洪泉 王煜 雷霆 薛德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3-623,共1页
关键词 黑色素性室管膜瘤 病例分析 临床症状 病理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亮 蔡杰 +5 位作者 邓明 冯定义 彭莉 常慧芳 王良 刘继红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MRI表现特点。方法:8例经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行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8例患者病灶均为结节灶,以右侧前列腺中部...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MRI表现特点。方法:8例经病理证实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行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8例患者病灶均为结节灶,以右侧前列腺中部外周带多见(5/8)。病灶在T1WI上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上主要为低及稍低信号,DWI上表现为高及稍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呈局灶性低信号。4例患者行动态增强MRI检查,病灶明显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Ⅰ型(1例)或Ⅱ型强化(3例)。结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常规MRI检查缺乏特异性,而动态增强扫描可能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致肾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伟 曾甫清 +1 位作者 刘聪 何延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0-632,643,共4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牛磺酸组。分别测定ESWL前后外周血中损伤相关因子内皮素(ET-1)、丙二醛(MDA)及保护相关因子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探讨牛磺酸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牛磺酸组。分别测定ESWL前后外周血中损伤相关因子内皮素(ET-1)、丙二醛(MDA)及保护相关因子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两组在ES-WL后外周血ET-1、MDA含量均升高,NO和SOD的含量则均降低,同期牛磺酸组ET-1、MDA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牛磺酸组SOD、NO降低幅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牛磺酸可能通过减少肾组织氧自由基的产生,调节ET-1、NO水平之间平衡的机制,保护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体外冲击波 碎石术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MPRIN和MMP-9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爱国 胡群 +3 位作者 陶红芳 张柳清 周晟 胡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病理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以及两者表达... 目的探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病理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以及两者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47例NHL病理切片中的EMMPRIN和MMP-9的表达,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EMMPRIN表达与MMP-9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①EMMPRIN在儿童NHL的表达阳性率为81%(38/47),其中T细胞型NHL的强阳性率为76%(19/25),B细胞型NHL的强阳性率为36%(8/22),两者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②MMP-9在儿童NHL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9%(37/47),其中T细胞型NHL的强阳性率为72%(18/25),B细胞型NHL的强阳性率为23%(5/22),两者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③EMMPRIN的表达与MMP-9有显著正相关性(rs=0.913,P<0.05)。④Ⅲ期+Ⅳ期组以及存活时间<5年组EMMPRIN、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Ⅰ期+Ⅱ期组和存活时间≥5年组。结论儿童NHL细胞高表达EMMPRIN和MMP-9,且T细胞型NHL的表达明显高于B细胞型,两者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可能作为NHL预后判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非霍奇金淋巴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与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万婕 吴人亮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4-767,共4页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例,滤泡型乳头状癌29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上述病例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IF4E与p-4EBP1的表达。结果在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乳头状癌中,eIF4E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50.0%(10/20)和84.8%(56/66)(P<0.01);p-4E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1%(7/86)、40.0%(8/20)和66.7%(44/66)(P<0.01),并且p-4EBP1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P<0.01)。eIF4E在有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29/30)和100.0%(29/29),分别高于无腺外侵袭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后者阳性率分别为75.0%(27/36)和73.0%(27/37)(P<0.05)。而p-4EBP1在这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相比,eIF4E和p-4EBP1在乳头状癌中存在过表达;eIF4E的过表达与乳头状癌的侵袭与转移关系密切,在乳头状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