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时相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智勇 王春友 +3 位作者 熊炯炘 陶京 许逸卿 刘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 ,探讨HMGB1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 5 %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 ,探讨HMGB1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 5 %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n =8)、假手术组 (Sham组 ,n =8)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组 ,n =8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NF α、IL 1β水平。用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结果 SAP组大鼠血清TNF α和IL 1β水平在建模后迅速升高 ,约在 4~ 6h达高峰 ,之后迅速下降 ,在建模 12h即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一直维持至 2 4和 4 8h。SAP组大鼠血清HMGB1水平在建模后 12h开始有明显升高 ,至 2 4和 4 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SAP的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SAP 血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42例 被引量:6
2
作者 熊炯炘 黄鹏 王春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无法行根治手术患者42例,术中植入125I粒子及姑息性手术。结果: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无...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无法行根治手术患者42例,术中植入125I粒子及姑息性手术。结果: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无明显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76.7%、33.3%。其中Ⅱ期6个月、12个月生存率为90.0%、55.5%,Ⅲ期6、12个月生存率为68.2%、13.6%(P<0.05)。结论:125I组织间放射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方法简单、安全,能较好改善疾病相关症状,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 组织间放疗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4和Erb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炯炘 李晓辉 +4 位作者 杨智勇 刘涛 韩保卫 田元 王春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MUC4和Erh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MUC4和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MUC4和Erb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较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织均明显升高(P<0... 目的 探讨MUC4和Erh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MUC4和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MUC4和Erb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较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织均明显升高(P<0.01);ErbB2随胰腺癌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MUC4和ErbB2在临床Ⅲ~Ⅳ期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在伴淋巴结转移的39例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亦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MUC4可能是一个特异的胰腺癌肿瘤相关标志物.与ErbB2共同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UC4蛋白 ErbB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胰腺干细胞标记物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明 王春友 +3 位作者 刘涛 汪洋 刘炜 黎明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0-547,共8页
探索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胰腺干细胞的标记物.通过大鼠胰腺大部分切除(Px)的方法建立胰腺增生模型,采用双向电泳(2DE)分离比较Px术后第3天大鼠增生胰腺组织与假手术(Sx)非增生胰腺组织蛋白质的表达谱差异,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 探索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胰腺干细胞的标记物.通过大鼠胰腺大部分切除(Px)的方法建立胰腺增生模型,采用双向电泳(2DE)分离比较Px术后第3天大鼠增生胰腺组织与假手术(Sx)非增生胰腺组织蛋白质的表达谱差异,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肽质量指纹图谱(PMF)的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进一步经生物信息学检索,筛选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相关的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印迹分析蛋白质HSP47、Vimentin在Px大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以验证2DE的结果.2DE显示Sx和Px大鼠胰腺组织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369±31)和(1315±28)个,其中共有91个蛋白质点出现1.5倍以上的表达差异.所有差异蛋白质点PMF鉴定出53种蛋白质,其中Vimentin,cytokeratin8(CK8),lymphocytecytosolicprotein1(L-plastin),heterogeneousnuclearribonucleoproteinA2/B1(hnRNPA2/B1)和L-arginine:glycineamidinotransferase(AGAT)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有关,这些蛋白质可能是胰腺干细胞潜在的候选标记物.总之,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利用其高通量的特点能有效发现潜在的胰腺干细胞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胰腺干细胞 胰腺增生 分子标记物 VIMEN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早期肠道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平衡和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辉 熊炯炘 +2 位作者 王春友 陶京 杨智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 评价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大鼠血浆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2 4h组、SAP对照组、传统肠外营养组 (TPN组 )、增强型肠外营养组 (S TP... 目的 评价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大鼠血浆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2 4h组、SAP对照组、传统肠外营养组 (TPN组 )、增强型肠外营养组 (S TPN组 )、传统肠内营养组 (EN组 )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 (S EN组 ) ,胰胆管逆行注射2 5 %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检测各时点血浆TNF α、IL 10水平及T细胞分类情况。结果 建模第 4天 ,与EN组比较 ,S EN组TNF α、IL 10水平高 ,IL 10 /TNF α比值低 (P均 <0 0 5 ) ;第 7天 ,S EN组上述指标较其它各组均低 (P均 <0 0 5 )。S EN组外周血CD3+ 、CD4 + 计数及CD4 + /CD8+ 比值在各时点均高于EN组及肠外营养组 ,CD8+ 变化不大。结论 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在调节SAP大鼠促抗炎平衡及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肠外和传统肠内营养 ,但过早应用可能不利于炎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先兆早产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莉 丁洪琼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76-77,共2页
对1例先兆早产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20d后行剖宫产术加胰周引流术,术后母子未发生并发症。提出术前应严密观察产程及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产褥期、腹腔引流管等护理。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先兆早产 胰周引流术 腹腔引流管 剖宫产术 保守治疗 患者实施 心理护理 基础护理 病情变化 并发症 产褥期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4 mRNA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辉 熊炯炘 王春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4-627,共4页
目的研究MUC4mRNA在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PCR法检测20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及8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UC4mRNA的表达。结果MUC4mRNA在慢性胰腺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 目的研究MUC4mRNA在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PCR法检测20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及8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UC4mRNA的表达。结果MUC4mRNA在慢性胰腺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无表达,20例胰腺癌患者中有12例表达,其阳性表达率(60%)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MUC4mRNA阳性表达率有随胰腺癌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增高的趋势,在临床TNMⅢ~Ⅳ期中的阳性表达率(76.92%)明显高于Ⅰ~Ⅱ期(28.57%)(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MUC4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具有高度相关性,可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UC4 MRNA 诊断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TRAIL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涛 魏洪吉 +1 位作者 胡晓青 田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研究TRAIL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CMV-TRAIL,体外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强度,确定最佳转染条件。MTT法检测Ad-CMV-TRAIL转染对MSC... 目的研究TRAIL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CMV-TRAIL,体外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强度,确定最佳转染条件。MTT法检测Ad-CMV-TRAIL转染对MSC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携带TRAIL的MSC和胰腺癌细胞Panc-1,联合应用吉西他滨,AnnexinⅤ-FITC双标法检测凋亡的发生。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Ad-CMV-TRAIL以MOI=10体外感染MSC 24h,显微镜下观察80%以上的MSC表达绿色荧光,转染组细胞高表达TRAIL。Ad-CMV-TRAIL转染之后的MSC仍然可以增殖,活力无明显改变。携带TRAIL的MSC与Panc-1细胞共培养之后,可诱导部分Panc-1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达(13.38±3.42)%。而携带TRAIL的MSC与Panc-1细胞共培养之后可以增强吉西他滨的杀伤效果,与单独吉西他滨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52.10±3.41)%vs.(29.68±1.71)%,P=0.00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SC-TRAIL和吉西他滨共同处理可以诱导凋亡相关的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活化。结论 MSC可能作为TRAIL的肿瘤靶向载体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莉 丁洪琼 左晓艳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7期39-40,共2页
对23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儿经综合性保守治疗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等措施,住院4~11d均治愈出院。提示针对患儿病情及年龄特征的护理可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胰腺炎 儿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素-2配体对胰腺癌细胞PC3和Panc1作用研究
10
作者 陈鑫 王春友 余康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目的 了解凋亡素 2配体 (又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PC3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TRAIL对Panc1和PC3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TRAIL可诱导胰腺...  目的 了解凋亡素 2配体 (又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PC3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TRAIL对Panc1和PC3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TRAIL可诱导胰腺癌细胞Panc1和PC3的凋亡 ,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PC3的凋亡率明显高于Panc1。结论 TRAIL可以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 ,胰腺癌细胞系对TRAIL的敏感性有差异 ,TRAIL可能为胰腺癌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2 配体 胰腺癌 癌细胞PC3 PANC1 TRAIL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减少呼叫铃声之举措 被引量:29
11
作者 左晓艳 丁洪琼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减少病区内呼叫响铃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胰腺外科采取增加护理人员,调整床护比;科学分组排班,调整工作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主动服务;简化护... 目的探讨减少病区内呼叫响铃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胰腺外科采取增加护理人员,调整床护比;科学分组排班,调整工作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主动服务;简化护理文件书写;跟踪管理,及时反馈等措施,以减少病区呼叫铃,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示范工程前后每日响铃次数、不同时段响铃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及工作量,可减少病区内各种呼叫响铃,营造安静、和谐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呼叫铃 噪声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木酰苯胺氧肟酸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理 昌盛 +1 位作者 刘涛 王春友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软木酰苯胺氧肟酸(SAHA)对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①淋巴细胞增殖的检测:取CFSE标记的淋巴细胞、CD4+或CD8+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SAHA及CD3/CD28单抗作为刺激原培养,设阴性对照组(仅加...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软木酰苯胺氧肟酸(SAHA)对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①淋巴细胞增殖的检测:取CFSE标记的淋巴细胞、CD4+或CD8+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SAHA及CD3/CD28单抗作为刺激原培养,设阴性对照组(仅加入CD3/CD28单抗)和空白对照组,96 h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②以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SAHA及CD3/CD28单抗作为刺激原培养,设阴性对照组(仅加入CD3/CD28单抗)和空白对照组。96 h后检测各组CD4+Foxp3+T细胞比例。结果①SAHA剂量依赖性抑制CD3/CD28单抗诱导的淋巴细胞、CD4+和CD8+T细胞增殖(均P<0.05);②CD3/CD28单抗不能诱导CD4+Foxp3+T细胞比例增高,1μmol.L-1SAHA也未能诱导CD4+Foxp3+T细胞比例上调。但给予3和5μmol.L-1SAHA后,CD4+Foxp3+T细胞比例显著提高,组内和组间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体外实验表明,SAHA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不仅能抑制效应性T细胞增殖,而且一定浓度药物作用能够促使调节性T细胞比例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酶乙酰化酶抑制药 软木酰苯胺氧肟酸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腹腔腹膜后减压手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祥英 丁洪琼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8期30-32,共3页
对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病人采取液体复苏,维护各脏器功能治疗,其中4例行腹腔腹膜后减压手术病人治愈出院,2例保守治疗病人死亡。提示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加强术前、术后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迟发性腹腔室隔综... 对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病人采取液体复苏,维护各脏器功能治疗,其中4例行腹腔腹膜后减压手术病人治愈出院,2例保守治疗病人死亡。提示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加强术前、术后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 腹腔腹膜后减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