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社区老年人关怀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官春燕 黄垒 +9 位作者 张丰健 张丽华 廖露露 王洁玉 丰明姣 胡梦云 游妍婕 常鸿薇 何笑笑 王双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老年人关怀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关怀感知量表,选取我国中部4个城市498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基于安德森模型对影响因素分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老年人关怀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关怀感知量表,选取我国中部4个城市498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基于安德森模型对影响因素分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关怀感知总分(94.73±22.91)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倾向因素中的原职业和愿意帮助其他老人,使能因素中的与直系亲属居住、双亲去世、子女数量、享有政府补贴,需求因素中的健康状况是城市社区老年人关怀感知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关怀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关怀相对较好,社会关怀较差。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以提升其关怀感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社区 老年人 关怀感知 安德森模型 家庭关怀 健康状况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术前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2
作者 杨赛 刘云访 +1 位作者 熊照玉 曾舒倩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初步应用并探讨该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专家函询构建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将9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按照...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初步应用并探讨该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专家函询构建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将9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合并衰弱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按照构建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合并衰弱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前、术前1 d和出院前收集两组患者的BMI、血清生化指标,同时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及Edmonton衰弱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构建的老年消化肿瘤患者合并衰弱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包括4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56个三级条目。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完成研究。观察组BMI和血清生化指标、主观整体评估量表及衰弱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构建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合并衰弱术前营养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消化道肿瘤 胃癌 结直肠癌 衰弱 营养护理 德尔菲法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五) 被引量:44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13 位作者 赵玉沛 黄宇光 陈向东 杜晓辉 冯艺 刘骞 律峰 闵苏 孙晶 陶凯雄 王权 杨建军 姚宏伟 张卫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58-665,共8页
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外科团队于1995年报道了ERAS在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随后,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应用E... 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外科团队于1995年报道了ERAS在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随后,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应用ERAS的经验报道,但具体措施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年来,随着对ERAS理念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开展,使得ERAS在结直肠外科的应用有了较多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2018版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文献的复习总结,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经验与国情修订本指南,以促进ERAS在我国结直肠外科的规范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手术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基于中国多中心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越 季刚 +12 位作者 陶凯雄 梁晖 雷三林 钟晓刚 王小忠 俞金龙 陈超 赵景林 郑权 王强 罗喻文 李勇 王俊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8-1834,共7页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156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共52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4例,腹腔镜...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1569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共52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4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患者共43例。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主要研究终点是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后30 d内因并发症再入院情况等。结果1569例患者中,男性1037例(66.1%),女性532例(33.9%),发病年龄58.4±11.3岁。近端胃切除术105例(6.7%),远端胃切除术877例(55.9%),全胃切除术587例(37.4%)。患者手术时间274.7±80.7 min,中位出血量为150(20~13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29.9±13.5枚。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3±1.2 d,首次排气时间3.4±1.6 d,首次排便时间4.8±1.8 d,首次进食全流时间5.5±3.1 d,术后住院时间11.4±5.0 d。术后按Clavien-Dindo分级≥Ⅱ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术后30 d因并发症再入院率为1.1%。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腹腔镜中转开腹病例归为开腹手术)。两组患者胃切除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相较于开腹手术能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进食全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可获得同样的肿瘤学根治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红 黄潇 +4 位作者 张鹏 刘丽 陈荷芬 宫竹君 韩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8-1103,共6页
靶向药物在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而且有望使GIST逐步进入“慢性病”范畴。然而,靶向药物常以固定剂量给药,药动学个体差异大,导致部分患者耐药或疾病进展,而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靶向药物在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而且有望使GIST逐步进入“慢性病”范畴。然而,靶向药物常以固定剂量给药,药动学个体差异大,导致部分患者耐药或疾病进展,而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研究表明,GIST靶向治疗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可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优化剂量调整。因此,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和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委会于2021年联合发布《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对GIST靶向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目标人群、技术方法、结果解读以及个体化剂量调整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推荐意见。该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共识内容进行具体论证分析,以加深临床医生、药师等对GIST靶向药物TDM的认识和理解,推动GIST靶向药物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靶向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专家共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肠造口护理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瑶 汪欢 +4 位作者 张思思 刘云访 汪丽萍 占乐 曾舒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肠造口护理研究现状及热点方向,为护理人员深入研究肠造口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6.1.R2软件对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发表在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中肠造口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文文献2... 目的分析国内外肠造口护理研究现状及热点方向,为护理人员深入研究肠造口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6.1.R2软件对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发表在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中肠造口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文文献2362篇,英文文献1948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外肠造口护理研究热点包括生活质量、并发症、延续护理、健康教育、肠内营养、造口管理等方面。结论肠造口护理发展迅速,未来肠造口护理将朝着个性化护理、高技术创新、数字与信息化应用、规范化指南应用和培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护理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延续护理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连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谭翠莲 刘潋 +1 位作者 喻姣花 彭秀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Miles手术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性护理,即将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和出院后延伸护... 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Miles手术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性护理,即将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和出院后延伸护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连续性的专业护理。术后6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5个功能维度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全程连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术 临床护理路径 延伸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教育在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69
8
作者 袁金蓉 刘义兰 杨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对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45名实习护生进行叙事教育,包括欣赏文学作品、音乐、人文励志电影,书写反思日记,分享人文关怀故事等。分别于临床实习前、后对其人文关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对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45名实习护生进行叙事教育,包括欣赏文学作品、音乐、人文励志电影,书写反思日记,分享人文关怀故事等。分别于临床实习前、后对其人文关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采用多种方式的叙事教育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叙事教育 人文关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颖 龙跃平 +1 位作者 刘涛 张维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7-849,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次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协和医院2002~2007年接受次全结肠切除术的4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开腹组(21例)和腹腔镜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次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协和医院2002~2007年接受次全结肠切除术的4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开腹组(21例)和腹腔镜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疗效评价。结果48例均行次全结肠切除术,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便秘症状改善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引流管引流量、伤口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行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次全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8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楠 金倩娜 +4 位作者 黄永明 石亮 吴柯 王国斌 陶凯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检测ADAM8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胃癌的生物学特征与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100例胃癌组织、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ADAM8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ADAM8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胃癌的生物学特征与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100例胃癌组织、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ADAM8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ADAM8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率为30%(6/20),而胃癌组织中ADAM8的表达率为86%(86/100),提示ADAM8基因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在胃癌标本中ADAM8 mRNA的表达水平为(0.767±0.129),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192±0.1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胃癌组织中ADAM8蛋白表达水平为(0.659±0.027),而正常胃黏膜标本中其表达水平为(0.236±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伴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ADAM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分析ADAM8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其表达与肿瘤的直径、临床分期、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转移等显著相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 ADAM8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有关,提示ADAM8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成为胃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DAM8 侵袭 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三维CT血管成像评估肠系膜下动脉解剖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鹏 陈鑫 +7 位作者 张兰 林曜 吕剑波 曾新宇 王征 李欣 金曜 陶凯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0-535,共6页
目的 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CTA)评估分析直肠癌患者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及解剖特点,为直肠癌手术血管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IMA CTA检查的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 目的 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CTA)评估分析直肠癌患者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及解剖特点,为直肠癌手术血管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IMA CTA检查的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重建IMA图像。对IMA进行分类并测量统计肠系膜下血管各解剖参数。结果 26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187例,女性79例。111例(41.7%)左结肠动脉(LCA)从主干独立发出,112例(42.1%)LCA和乙状结肠动脉(SA)共干发出,33例(12.4%)LCA、SA及直肠上动脉(SRA)共干,10例(3.8%)缺乏LCA。全组IMA主干长度(L)为(39.1±10.1)mm、IMA根部至髂血管分叉距离(D)为(44.1±7.4)mm、IMA根部与肠系膜下静脉(IMV)水平距离为(24.6±8.9)mm、IMA分支点与IMV水平距离为(13.0±5.3)mm。LCA走行包括:122例(47.6%)高位型,88例(34.4%)中位型,46例(18.0%)低位型。65例(25.4%)LCA紧贴IMV内侧,136例(53.1%)LCA紧贴IMV外侧,55例(21.5%)LCA外侧远离IMV。结论 术前利用三维CT血管成像可准确评估IMA分型及肠系膜下血管的形态走行关系,为直肠癌手术中血管处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肠系膜下动脉 三维CT血管成像 血管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砂提取物联合环孢菌素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青 蒋文 +1 位作者 巴点点 金润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蚕砂提取物联合环抱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大鼠模型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粒系增殖分化PU.1和红系增殖分化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蚕砂提取物联合环抱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大鼠模型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粒系增殖分化PU.1和红系增殖分化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蚕砂组、CsA组、联合组,共5组。体外提取各组大鼠造血干细胞,定向诱导其向粒单核系、红系分化,对各组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计数。提取粒单核系祖细胞总RNA和蛋白,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U.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提取红系祖细胞总RNA,采用qPCR技术检测细胞JAK2、STAT5、GATA1 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各治疗组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erythrocyte,C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cyte,BFU-E)和粒单核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granulocyte macrophage,CFU-GM)数目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联合组CFU-E、BFU-E、CFU-GM升高明显(均P<0.05)。②各治疗组粒单核系细胞PU.1 mRNA和蛋白含量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联合组升高明显(均P<0.05)。③各治疗组红系细胞JAK2、STAT5、GATA1 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升高,联合组表达高于其他各干预组。结论蚕砂提取物可能通过增加PU.1 mRNA和蛋白表达及JAK2、STAT5、GATA1 mRNA表达促进AA大鼠骨髓造血作用,且蚕砂提取物联合CsA对AA大鼠骨髓造血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砂提取物 环孢菌素A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E-4031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清 卢晓明 +3 位作者 舒晓刚 孙仁虎 崔静 王国斌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Ⅲ类抗心律失常药E-4031,即钾离子通道蛋白(HERG K+)特异性阻断药对胃癌细胞SGC-7901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是否具有阻止胃癌发生、发展的功能。方法应用逆反应-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胃癌细胞... 目的研究Ⅲ类抗心律失常药E-4031,即钾离子通道蛋白(HERG K+)特异性阻断药对胃癌细胞SGC-7901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是否具有阻止胃癌发生、发展的功能。方法应用逆反应-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herg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特异性钾离子通道蛋白阻断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E-4031阻断胃癌细胞HERG K+通道,研究E-4031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等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调节作用。结果herg1基因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呈现过度表达,当其表达HERG K+通道蛋白被Ⅲ类抗心律失常药E-4031阻断后,胃癌细胞增殖降低,G0/G1细胞增多,凋亡增加(P<0.01),并且其侵袭转移能力降低。结论HERG K+通道蛋白在胃癌中表达过度,而其特异性阻断药E-4031具有调节胃癌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4031 抗心律失常药 HERG K+通道蛋白 胃癌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训练预防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障碍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翠莲 喻姣花 +3 位作者 孙新 杨俊玲 彭秀琴 熊丹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0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5 d开始进行生物反馈训练,采用测压装置测量膀胱内压力,必要时按压腹...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5 d开始进行生物反馈训练,采用测压装置测量膀胱内压力,必要时按压腹部,以训练排尿;训练时让患者亲身感受尿液的排出,同时反复进行膀胱控制练习。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情况、残余尿及拔管后3 d内尿频、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易发生排尿困难,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提高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自主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排尿障碍 生物反馈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双腔免缝合引流管在肠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培芳 代利 +1 位作者 岳婷 管敬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37-38,共2页
目的改进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腹腔引流的工具,提高引流效果。方法将3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自制双腔引流管行腹腔冲洗引流;观察组于B超引导下置入自制双腔免缝合引流管进行... 目的改进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腹腔引流的工具,提高引流效果。方法将3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自制双腔引流管行腹腔冲洗引流;观察组于B超引导下置入自制双腔免缝合引流管进行腹腔冲洗与引流。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换药次数及住院总费用显著少于/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双腔免缝合引流管的应用可提高冲洗引流效果,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肠瘘 双腔免缝合引流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课堂家长会对预防白血病患儿跌倒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瑶 孙新 +1 位作者 吴丽芬 何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51-53,共3页
目的探索举办安全课堂家长会对预防白血病患儿跌倒的效果。方法将600例住院白血病患儿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院内预防跌倒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参加安全课堂家长会活动。比较两组患儿家长预防跌倒知识知晓... 目的探索举办安全课堂家长会对预防白血病患儿跌倒的效果。方法将600例住院白血病患儿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院内预防跌倒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参加安全课堂家长会活动。比较两组患儿家长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遵医性及患儿出院半年内跌倒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预防跌倒知识知晓情况、患儿遵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半年内跌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安全课堂家长会能有效提高家长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患儿遵医性,预防白血病患儿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患儿 安全课堂 家长会 跌倒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勇 纪金童 +2 位作者 黄曙光 陶凯雄 王国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0-722,726,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其形态,Zetapal无机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分布,利用紫外-Sephadex G-50法测定其包封率,... 目的探讨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纳米级磁性阿霉素脂质体,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其形态,Zetapal无机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分布,利用紫外-Sephadex G-50法测定其包封率,利用磁测仪测量其磁响应性。用比色法分析其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磁性阿霉素脂质体在电镜下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293.4±20.6)nm,包封率为(30.8±3.3)%,磁响应性50.28emu,其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阿霉素无显著差异。结论用反相蒸发法制备的磁性阿霉素脂质体平均粒径小,达到纳米级,磁响应性高,抑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阿霉素纳米脂质体 反相蒸发法 制备 胃癌细胞 体外细胞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径路切除患者排便功能评估与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翠莲 王瑛 卢晓明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排便功能评估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采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患者,术后着重做好排便功能的评估、肛周皮肤护理、排便功能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追踪与随访...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排便功能评估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采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患者,术后着重做好排便功能的评估、肛周皮肤护理、排便功能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追踪与随访等。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有66.7%、82.4%、91.2%的患者排便功能达到良好;术后6个月患者均能区分排便与排气,无需长期使用抗泻药和严格控制饮食。结论合理的术后排便功能评估及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排便功能 评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吉西他滨隐形纳米脂质体体内磁控靶向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童强 舒晓刚 +4 位作者 卢晓明 黎维勇 陶凯雄 陈道达 王国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研究制备磁性吉西他滨隐形纳米脂质体(MGSL)的最佳条件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以及体内靶向治疗裸鼠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通过逆相蒸发法制备MGSL,采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态进行观察;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MGSL粒径大小和粒度分... 目的研究制备磁性吉西他滨隐形纳米脂质体(MGSL)的最佳条件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以及体内靶向治疗裸鼠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通过逆相蒸发法制备MGSL,采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态进行观察;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MGSL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通过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使用专业磁性测试仪进行体外磁响应性测定,并且对MGSL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另外以裸鼠作为实验对象,制成裸鼠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对该模型尾静脉注射MGSL,移植瘤表面定时给予三维立体梯度磁场作用,观察MGSL靶向治疗裸鼠乳腺癌的效果。结果MGSL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一致,其平均粒径为206.6nm,粒度分布窄,大小均匀。MGSL载药量为(10.4±0.7)%,包封率为(81.7±5.1)%。另外以乳腺癌荷瘤裸鼠为模型,MGSL在肿瘤部位磁场的作用下可以显著抑制裸鼠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肿瘤体积从第2天开始,与其它组别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肿瘤生长速度较其它各组明显降低。第11天处死动物后剥离瘤体称重,MGSL加磁场组瘤重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抑瘤率最高,可达87.3%。结论该法制备的MGSL符合纳米磁控靶向给药系统的条件,其在动物体内可以显示良好的抑瘤作用,可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隐形纳米脂质体 乳腺癌 抑瘤作用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分化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减轻小鼠皮肤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劲 吴轲 陈忠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CD4+CD25-T细胞分化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通过体内输注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分选获取CD4+CD25-T细胞,根据诱导条件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无TGF-β1刺激组和T... 目的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CD4+CD25-T细胞分化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通过体内输注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分选获取CD4+CD25-T细胞,根据诱导条件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无TGF-β1刺激组和TGF-β1组。检测CD4+CD25+T细胞比例,并用RT-PCR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于0、1、2、3 d输注上述细胞,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并检测移植物的病理改变和受鼠外周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TGF-β1组中CD4+CD25+T细胞比例与无TGF-β1刺激组相近,但高表达Foxp3 mRNA(P<0.05)。将培养的细胞输注给受鼠后发现,输注无TGF-β1刺激组细胞的受鼠其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ean survival time,MST)为(7.3±1.6)d,低于对照组(P<0.05);而输注TGF-β1组细胞小鼠MST为(24.1±2.5)d,较对照组和无TGF-β1刺激组明显延长(P<0.05)。病理检测亦显示TGF-β1组受鼠移植物结构完整,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用Alamar Blue法检测受鼠外周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示,TGF-β1组受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被明显抑制,低于对照组。进一步检测外周血中IL-4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GF-β1组小鼠体内IL-4和IFN-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TGF-β1刺激组。结论 TGF-β1可诱导CD4+CD25-T细胞分化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将诱导后的调节性T细胞进行过继输注可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调节性T细胞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