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15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刘佳莹 刘翠 +3 位作者 吴钧华 李惠珍 聂秀 肖桂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atypical fibroxanthoma,AF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5例AFX及3例误诊为AFX的多形性皮肤肉瘤(pleomorphic dermal sarcoma,PDS)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atypical fibroxanthoma,AFX)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5例AFX及3例误诊为AFX的多形性皮肤肉瘤(pleomorphic dermal sarcoma,PDS)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AFX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57岁。发生于头颈部4例,躯干及四肢11例。3例曾误诊为AFX的PDS患者年龄56~60岁,平均58岁,肿瘤位于躯干及四肢。15例AFX及3例曾误诊为AFX的PDS镜下见肿瘤均由增生的多形性及非典型性梭形细胞构成,其内散在数量不等的多核细胞。15例AFX的肿瘤位置表浅,位于真皮;3例曾误诊为AFX的PDS,1例肿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1例存在浅表的皮下延伸,另1例基底切缘阳性。两组病例免疫表型基本一致,所有病例均表达CD10,大多数病例CD68阳性,少数病例SMA阳性,极少数病例desmin灶状阳性,所有病例S-100、SOX10、CD34、HMB-45、Melan A、STAT6及CK(AE1/AE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30%。15例AFX患者随访12~108个月,1例患者因基底切缘阳性于术后1年和3年肿瘤复发,其余大部分病例于确诊后行扩大切除,现一般情况好,无肿瘤复发及转移。3例曾误诊为AFX的PDS患者随访31~78个月,1例患者2年后发生肺转移,1例患者术后4次复发,另1例患者4次复发后死亡。结论AFX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与PDS具有相似的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肿瘤体积小,完全局限于真皮内方可诊断AFX;当瘤体最大径>3 cm,或出现任何形式的皮下延伸时需高度警惕PDS。AFX与PDS谨慎的区分以及正确的分类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 多形性皮肤肉瘤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EB扩增肾细胞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李媛 黄博 +6 位作者 雷萍 罗丹菊 翁密霞 范军 高蓓蓓 聂秀 杨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探讨TFEB扩增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TFEB扩增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FISH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4和73岁,均因腰痛检查发现左肾上极占位。... 目的探讨TFEB扩增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TFEB扩增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FISH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4和73岁,均因腰痛检查发现左肾上极占位。例1肿瘤切面灰黄间褐,边界不清,侵及肾周脂肪。例2术中见左肾上极囊实性包块。镜下2例肿瘤均形似乳头状肾细胞癌,肿瘤细胞胞质粉染,核仁明显。2例免疫表型基本一致,肿瘤细胞TFEB、CK(AE1/AE3)弥漫阳性,Cathepsin K部分阳性,黑色素细胞标志物Melan A和HMB-45阴性。FISH检出TFEB基因扩增。TNM分期:例1病理T分期为pT3a。术后随访,例1术后恢复尚可,未经辅助治疗,复查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例2未经辅助治疗,患者状态尚可。结论TFEB扩增肾细胞癌是罕见的高级别侵袭性肾细胞癌,其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于TFEB重排肾细胞癌,诊断时应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TFEB 基因扩增 临床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周迪炜 雷萍 +7 位作者 谢玲玲 郑琴 罗丹菊 翁密霞 李雪飞 曹沁 聂秀 杨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组织化学染色、FISH、二代测序(NGS)及随访,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16~59岁,平均28.2岁。肿瘤最大径3.0~6.0 cm(平均4.7 cm)。发病部位:右侧肾脏3例(其中1例发生胸椎转移),左侧输卵管间质与圆韧带之间1例,盆腔部位1例。组织学上,肿瘤由丰富的纤维血管网分隔成巢状、腺泡状结构,胞质透亮或嗜酸性、颗粒样,胞质内不同程度的出现黑色素聚集;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浸润;4例检出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3个/10 HPF;2例检出个别脉管内瘤栓,其余3例均未检出脉管内瘤栓及神经侵犯。免疫表型:5例TFE3均弥漫强阳性,HMB45及Melan A不同程度阳性;CK(AE1/AE3)、CK7、EMA、PAX8、TFEB、S-100、SOX10、SMA、desm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0%。FISH检测:TFE3分离探针显示4例存在明确的TFE3分离信号,1例因信号不典型判读为阴性,经NGS检测证实为RBM10-TFE3基因融合。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0个月,患者均存活,4例无瘤生存,1例胸椎转移患者情况稳定且未进展。结论伴有色素分化的Xp11易位性肿瘤/“伴有黑色素分化的TFE3基因重排的软组织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建议作为一种独立的恶性间叶性肿瘤实体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易位性肿瘤 黑色素分化 TFE3 基因重排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常见恶性肿瘤单病种病理报告规范实践
4
作者 许霞 聂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3-1126,共4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医院管理的要求,单病种临床路径逐渐受到重视,展示出提供标准化诊疗流程以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优势。常见恶性肿瘤单病种病理报告的规范,对临床医师诊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虽然国内肿瘤病理诊断规...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医院管理的要求,单病种临床路径逐渐受到重视,展示出提供标准化诊疗流程以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优势。常见恶性肿瘤单病种病理报告的规范,对临床医师诊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虽然国内肿瘤病理诊断规范(总则)与常见恶性肿瘤病理诊断规范已制定并相继发表[1-4],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存在落实不到位、病理报告不规范的情况,仍应强调重视常见恶性肿瘤单病种病理报告规范化实践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湖北省实践经验,以乳腺癌手术标本病理报告规范化实践为例,重点阐述常见恶性肿瘤单病种病理报告规范作业指导书(简称SOP文件)的制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相关规范化培训、考核和质控,加强病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全省病理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恶性肿瘤 乳腺癌 单病种 病理报告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脱落细胞蜡块在尿路上皮癌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继伟 谭艳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蜡块用于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及用于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2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术前尿液样本,其中5例用于比较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结果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蜡块用于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及用于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2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术前尿液样本,其中5例用于比较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结果尿脱落细胞和细胞蜡块检测TWIST1基因甲基化结果一致性为100%,同时TWIST1和内标基因GAPDH扩增曲线的C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一致性为50.00%,细胞蜡块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一致性为81.82%。结论尿脱落细胞蜡块可以用于包括膀胱癌在内的尿路上皮癌早期筛查的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路上皮癌 细胞蜡块 TWIS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6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秀萍 聂秀 贺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 6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 ,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随访。结果  6例平均年龄 4 7岁 ,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妇检示宫颈重度糜烂或息肉。镜检... 目的 探讨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 6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 ,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随访。结果  6例平均年龄 4 7岁 ,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妇检示宫颈重度糜烂或息肉。镜检示致密的大淋巴细胞与多量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分叶核白细胞混合存在 ,核分裂象活跃。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淋巴组织为多克隆性增生 ,大淋巴细胞CD30和CD2 0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结论 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是一种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需要注意与恶性淋巴瘤鉴别。病变特有的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样病变 子宫颈淋巴瘤 免疫组化染色 临床病理观察 淋巴细胞 鉴别诊断 CD20 结论 收集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肉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艳 郑丽端 +1 位作者 李家文 王椿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9例上皮样肉瘤患者资料,观察和分析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S-100蛋白、CD34及平滑肌肌动...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9例上皮样肉瘤患者资料,观察和分析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S-100蛋白、CD34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结果:该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异形性,可以表达CK、EMA、Vim、S-100蛋白、CD34及SMA。结论:上皮样肉瘤是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有助于确定肿瘤是上皮细胞来源。在临床和组织病理上本病需与其他肿瘤和肉芽肿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临床分析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靶向治疗胃癌的病理改变观察
8
作者 聂秀 杨秀萍 +4 位作者 陶凯雄 陈道达 王国斌 邵俊 田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5-106,110,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联合外磁场靶向疗法后胃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 对3 0例术前应用靶向疗法的胃癌手术标本和 3 0例对照标本进行组织切片 ,观察癌组织的病理变化 ,根据标准判断病理改变分级。结果 靶向治...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联合外磁场靶向疗法后胃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 对3 0例术前应用靶向疗法的胃癌手术标本和 3 0例对照标本进行组织切片 ,观察癌组织的病理变化 ,根据标准判断病理改变分级。结果 靶向治疗组的细胞变性坏死分级高于对照组。靶向组中组织学类型不同的癌细胞改变分级也不同 ,中 -低分化腺癌改变分级较高 ,中重度改变达 5 7.9% ,而粘液细胞型腺癌均为 0级改变。结论 靶向疗法可加重癌组织的变性坏死 ,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联合外磁场作为胃癌的术前辅助性化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阿霉素 抗肿瘤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桂香 刘翠 +3 位作者 黄邦杏 陈烁 吴钧华 聂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避免过度治疗。方法对4例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常规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检...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避免过度治疗。方法对4例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常规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及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患者年龄53~67岁,平均61.5岁,4例患者均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镜下见癌组织由形态单一、分化良好的基底样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小巢状或条索状。癌巢周边见栅栏状排列的细胞核,部分癌巢中央形成囊性腔隙,也可见腺样或鳞状分化。4例患者均伴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5/6、CK8/18、CK19、p16、p40、p53、BCL-2和p63均阳性,ER、CK7、CEA、CD117和S-100均阴性。原位杂交检测:HPV16/18阳性。4例患者随访19~62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属于罕见但预后较好的肿瘤,因预后不同,需与腺样囊性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及腺鳞癌鉴别。治疗可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锥切术,不推荐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腺样基底细胞癌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极向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明 陈烁 +7 位作者 雷萍 焦万举 郑琴 王娜 翁密霞 罗丹菊 聂秀 黄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极向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papillary renal neoplasm with reverse polarity,PRN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5例PRNRP进行检测,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PRNRP患者年龄54~67岁(... 目的探讨伴有极向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papillary renal neoplasm with reverse polarity,PRN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5例PRNRP进行检测,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PRNRP患者年龄54~67岁(平均年龄60.4岁)。肿瘤最大径0.1~2.5 cm(平均1.4 cm)。3例发生于右肾下极,2例发生于左肾下极,所有病例均合并肾囊肿。眼观:肿块切面呈囊性,其内充满松散的灰黄色乳头状物。镜检:肿瘤界限清楚,形成包裹性或囊性改变,其内可见伴有血管轴心的分支状乳头或管状乳头状结构。乳头表面被覆立方状或柱状肿瘤细胞,细胞均匀一致,胞质嗜酸性,形态温和,细胞核远离基膜位于细胞质顶端,即出现特征性极向反转的形态学特点。核仁不清晰(WHO/ISUPⅠ级)。局部血管轴心可见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砂砾体及肿瘤性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L1CAM、GATA3、CK7、MUC1及EMA均弥漫阳性。MUC1出现极向反转的染色模式,P504S和vimentin弱阳性或阴性,1例CD10腔缘阳性,CAIX阴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3例KRAS发生错义突变。所有病例T分期均为pT1a期(AJCC pTNM分期)。术后随访,4例预后良好,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PRNRP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且预后良好,提示PRNRP与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Ⅱ型)不同,建议作为一种独立的组织学亚型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乳头状 嗜酸性 极向反转 KRAS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中肾管腺癌1例病理报道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琴 聂秀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5-366,共2页
子宫颈中肾管腺癌发生于宫颈侧壁的深部,也就是中肾管残余的部位,发病年龄为34~72岁,最常见的症状是异常阴道出血。大部分病例在大体上可见外生性息肉样肿块,也可仅在宫颈肌层浸润,使宫颈增厚。1临床资料1.1病史及手术所见患者,女,42岁... 子宫颈中肾管腺癌发生于宫颈侧壁的深部,也就是中肾管残余的部位,发病年龄为34~72岁,最常见的症状是异常阴道出血。大部分病例在大体上可见外生性息肉样肿块,也可仅在宫颈肌层浸润,使宫颈增厚。1临床资料1.1病史及手术所见患者,女,42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月余"入院,外院宫颈赘生物活检提示(宫颈)腺癌。我院病理会诊:(宫颈)腺癌。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中肾管残余 中肾管增生 中肾管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7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娜 高雨彤 +1 位作者 肖述兵 陈从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BRAF V600... 目的探讨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NI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眼观:肿瘤最大径0.6~3.0 cm,可见薄层包膜或界清。镜检:肿瘤均由大小不等的滤泡组成,细胞核增大、重叠、有核沟,局部呈毛玻璃样,无发育良好乳头,无包膜、血管侵犯。免疫表型:Galectin-3、CK19、CD56表达各异,BRAF V600E阴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均无突变。结论NIFTP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学检查,需严格遵循临床病理诊断标准,BRAF V600E免疫组化或分子检测阴性有助于NIFTP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滤泡 乳头样核特征 非浸润性 BR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切片和蜡块的管理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程功 陈星 +1 位作者 李凤 翁密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1-482,共2页
随着精准医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病理会诊的需求不断增加,存档切片和蜡块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1]。在会诊借片时,患者常会提出外借蜡块的需求,前台工作人员多以“国家/医院规定”婉拒,但难以消除患者“我身上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拿走”的... 随着精准医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病理会诊的需求不断增加,存档切片和蜡块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1]。在会诊借片时,患者常会提出外借蜡块的需求,前台工作人员多以“国家/医院规定”婉拒,但难以消除患者“我身上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拿走”的疑虑。本文结合法律文献、指南规范、现代研究等内容,从归属、保管、借阅等方面对切片和蜡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片 蜡块 管理 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中表达浆细胞标志物1例
14
作者 鄢哲成 潘华雄 +4 位作者 范军 翁密霞 贺骏 聂秀 杨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5-896,共2页
患者男性,30岁,因头痛入院,PET-CT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胸壁皮下、腰腹部皮下及左侧大腿内侧肌间隙多发软组织结节,胃大弯、左肾上极及右肾下极、双侧第8、9后肋间隙水平胸膜下结节代谢增高,提示恶性肿瘤病变,考虑为淋巴瘤。取腹壁... 患者男性,30岁,因头痛入院,PET-CT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胸壁皮下、腰腹部皮下及左侧大腿内侧肌间隙多发软组织结节,胃大弯、左肾上极及右肾下极、双侧第8、9后肋间隙水平胸膜下结节代谢增高,提示恶性肿瘤病变,考虑为淋巴瘤。取腹壁皮下结节送活检。病理检查眼观:肿物大小2.0 cm×2.0 cm×1.5 cm,切面灰白间褐色,质地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肉瘤 浆细胞标记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前体药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陆鹏 童强松 +5 位作者 姜凤超 陈方敏 郑丽端 张胜民 曾甫清 董继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 制备姜黄素前体药物,使其在肿瘤细胞内高选择性活化,为进一步开展肿瘤靶向性化疗奠定基础。方法 以姜黄素分子结构为基础,化学合成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N-马来酰-甘氨酸酯姜黄素,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定;MTT比色分析法比... 目的 制备姜黄素前体药物,使其在肿瘤细胞内高选择性活化,为进一步开展肿瘤靶向性化疗奠定基础。方法 以姜黄素分子结构为基础,化学合成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N-马来酰-甘氨酸酯姜黄素,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定;MTT比色分析法比较两种姜黄素前体药物作用6~24h后,人膀胱癌EJ细胞及肾小管上皮HKC细胞生长抑制的差异。结果 20~40μmol·L^-的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N-马来酰-甘氨酸酯姜黄素作用6~24h后,EJ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71%~65.13%(P〈0.05)、10.96%~73.01%(P〈0.05),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与同浓度姜黄素比较,两种前体药物对HKC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均降低(P〈0.01)。结论 本研究成功的合成了两种姜黄素的前体药物,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N-马来酰-甘氨酸酯姜黄素;二者均能体外抑制人膀胱癌EJ细胞增殖,其对人肾小管上皮HKC细胞的抑制毒性作用低于姜黄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前体药物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c和Caspase-3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童强松 郑丽端 +3 位作者 阮庆兰 郭筱兰 汤绍涛 刘春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CASPASE-3 SMAC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诱导卵巢癌细胞株A2780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丽端 童强松 +1 位作者 吴翠环 曾甫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卵巢癌细胞株 A2 780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0~ 5 0μm ol/ L姜黄素作用 6~2 4 h后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变化 ,末端 Td T酶标记技术和 DNA L adder检测细胞凋亡 ;透...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卵巢癌细胞株 A2 780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0~ 5 0μm ol/ L姜黄素作用 6~2 4 h后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变化 ,末端 Td T酶标记技术和 DNA L adder检测细胞凋亡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姜黄素能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株 A 2 780的体外生长 ,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细胞周期阻滞于 G0 / G1 期 ;部分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 ,凝胶电泳可见“梯形”条带 ,凋亡率为 6 .4 1%~ 2 8.4 8% (P<0 .0 1)。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A2780细胞株 姜黄素 中药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春萍 潘华雄 +2 位作者 杨帆 明洁 黄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6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38例经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均...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6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38例经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MRI检查评估肿瘤大小,术后病理检查再次评估肿瘤大小。结果39.5%(15/38)肿瘤呈向心性缩小,其中10.5%(4/38)肿瘤向心性缩小周围无病灶残留,29.0%(11/38)肿瘤向心性缩小但周围仍有癌灶残留;60.5%(23/38)肿瘤呈筛状缩小。对肿瘤大小的评估,MRI检查肿瘤大小与病理切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P<0.01)。结论MRI可以较准确评估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大小,在保乳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乳房切除术 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睾丸特异表达基因TSEG-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朝辉 童强松 +5 位作者 曾甫清 刘媛 王智宇 郑丽端 蔡嘉斌 蒋国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2-358,共7页
从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数据库ZooDDD中获得小鼠正常睾丸表达的EST,通过dbEST数据库检索出与其高度同源的EST序列,构建EST叠加群(contigs),Biolign软件拼接,GeneScan软件预测contigs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中的外... 从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数据库ZooDDD中获得小鼠正常睾丸表达的EST,通过dbEST数据库检索出与其高度同源的EST序列,构建EST叠加群(contigs),Biolign软件拼接,GeneScan软件预测contigs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中的外显子、内含子 针对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序列,采用RT-PCR从小鼠睾丸组织中克隆新基因的cDNA,分析该基因在小鼠各脏器中的mRNA表达,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鼠X染色体的1668~2011kb间克隆出一新基因TSEG-1,全长为510bp,开放阅读框为336bp,编码111氨基酸,分子量12.84258kDa,等电点11.4000。RT-PCR证实该基因开放阅读框正确,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且与小鼠其他cDNA无同源性,获得GenBank登录号EU079024。功能区分析发现TSEG-1蛋白可能为一种跨膜蛋白,跨膜区位于第41~61氨基酸残基。TSEG-1基因与人类睾丸特异性组蛋白2α变异体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在TSEG-1基因5′-端非编码侧翼预测发现存在1个启动子区域,范围为680bp。TSEG-1蛋白可能有4个抗原性位点,2个特异性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位点,其亚细胞定位可能位于线粒体。小鼠睾丸特异性基因TSEG-1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睾丸 表达序列标签 TSEG-1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浆膜下间皮囊肿误诊附件包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闵洁 聂秀 +1 位作者 赵虹 王泽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9-649,共1页
关键词 子宫浆膜 囊肿 附件包块 误诊 临床分析 术前诊断 临床医生 超声表现 患者 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