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腹腔镜外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欣 陈道达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9-42,46,共5页
关键词 小儿 腹腔镜 新生儿黄疸 慢性腹部疼痛 急腹症 阑尾切除术 幽门肌切开术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隐睾 精索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顺铂协同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忠强 郑启昌 +2 位作者 黄文广 段秋红 王西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 研究褪黑素 (melatonin ,MLT)、顺铂 (cisplatinumum ,DDP)联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顺铂及二者联用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目的 研究褪黑素 (melatonin ,MLT)、顺铂 (cisplatinumum ,DDP)联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顺铂及二者联用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 ;通过酶解可见光底物DEVD pNp测定Caspase3的活性 ;Westernblot分析p2 7Kip1蛋白表达。结果 ①褪黑素、顺铂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均能抑制SMMC 772 1生长 ,且低浓度联合应用可达到甚至超过单用高浓度顺铂的抑制效果。②褪黑素无论与顺铂联用与否均能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 ,而顺铂单独使用无此效应。③褪黑素与顺铂均可导致细胞周期阻滞 ,二者联用更明显。④褪黑素无论与顺铂联用与否均明显诱导p2 7Kip1的表达 ,而顺铂单独使用无此作用。结论 褪黑素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p2 7Kip1表达协同增强顺铂抑制肝癌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褪黑素 SMMC-7721 人肝癌细胞株 表达 CASPASE3 诱导 底物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纳米级Fe_3O_4磁流体的急性毒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国斌 夏泽锋 +4 位作者 陶凯雄 周立国 刘敬伟 肖勇 李剑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2-454,458,共4页
目的 检测医用纳米级Fe3 O4磁流体的急性毒性 ,为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毒性以及载附药物的临床试验打下基础。方法 按不同浓度不同容积分别通过口服法、静脉注射法及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医用纳米级Fe3 O4磁流体 ,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 目的 检测医用纳米级Fe3 O4磁流体的急性毒性 ,为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毒性以及载附药物的临床试验打下基础。方法 按不同浓度不同容积分别通过口服法、静脉注射法及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医用纳米级Fe3 O4磁流体 ,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小鼠口服半数致死剂量LD50 >2 10 4 8mg/kg ,最大无毒性剂量ED0 为 32 0 10mg/kg ;静脉注射LD50 >4 38 5 0mg/kg ,ED0 为 16 0 0 5mg/kg ;腹腔注射LD50 >15 78 6mg/kg ,ED0 为 32 0 10mg/kg。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医用纳米级Fe3 O4磁流体在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很低 ,可以考虑作为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 FE3O4 磁流体 急性毒理学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辛建 陶凯雄 +3 位作者 夏泽锋 刘兴华 陈少飞 赵建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9年收治的211例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118例)和开腹组(93例),比较两组间手术中及手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9年收治的211例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118例)和开腹组(93例),比较两组间手术中及手术后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开腹组,平均住院总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AST、ALT和GGT的变化明显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AL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 A,B级)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的治疗具有明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肝硬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基因转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勇 胡文君 +2 位作者 王尧 夏耘 郑启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8-572,共5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2(mfn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线粒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mfn2基因荧光表达载体(pEGFP-mfn2)转染肝细胞株L02,并采用油酸诱导L02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细胞模型,RT-PCR及Western blo...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2(mfn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线粒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mfn2基因荧光表达载体(pEGFP-mfn2)转染肝细胞株L02,并采用油酸诱导L02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细胞模型,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mfn2mRNA和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ADP/ATP发光法检测各组细胞内ATP水平,荧光探针DCFH-DA测定细胞活性氧(ROS)生成水平;JC-1标记细胞线粒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转染mfn2基因的L02可以稳定高表达mfn2mRNA及蛋白,转染后L02内ATP浓度及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而ROS生成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经油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后,L02mfn2表达受抑制,各组细胞内ATP浓度及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显著下降(P<0.01),而ROS生成水平较前均显著升高(P<0.01),但转染组细胞内ATP下降水平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未转染组,而未转染组ROS升高程度则显著高于转染组(P<0.01)。结论:外源性mfn2基因转染可以抑制油酸诱导的肝细胞内ATP浓度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以及ROS生成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线粒体融合蛋白 线粒体 活性氧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与一氧化氮/内皮素-1系统有关 被引量:17
6
作者 吕平 陈道达 +2 位作者 田源 张景辉 吴毅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01-905,共5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内皮素 - 1(NO/ET - 1)失衡与肝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关系以及肝缺血预处理 (IPC)对NO/ET - 1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鼠肝I/R模型 ,比较I/R组和IPC +I/R组NO/ET - 1系统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I/R损伤的关系。用R...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内皮素 - 1(NO/ET - 1)失衡与肝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关系以及肝缺血预处理 (IPC)对NO/ET - 1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鼠肝I/R模型 ,比较I/R组和IPC +I/R组NO/ET - 1系统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I/R损伤的关系。用RT -PCR检测再灌注 2h内肝组织中是否有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 :再灌注急性期血浆NO代谢产物 (NO-2 /NO-3 )降低、ET - 1升高致NO/ET - 1比值降低 ,血浆ALT、AST、LDH、TNF -α含量及肝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增高 ,而肝组织ATP含量降低 ,肝损伤加重 ;肝IPC的保护作用与其升高NO-2 /NO-3 、降低ET - 1,升高NO/ET - 1比值有关 ;在上述肝组织中未测出有iNOSmR NA表达。结论 :肝I/R损伤与NO/ET - 1失衡有关 ,IPC对I/R急性期肝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对NO/ET - 1系统的调节作用而介导的 ,此时NO来源于原生性一氧化氮合酶 (cN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肝缺血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nm2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9
7
作者 许天文 陈道达 +1 位作者 郑勇斌 连彦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66 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66 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 05), 与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 P<0. 05, P<0 .01)。nm23 蛋白在结直肠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组(P<0. 01) , 其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且, 在淋巴结转移组中C -erbB -2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nm23 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C-ERBB-2蛋白 NM2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宋自芳 郑启昌 +4 位作者 朱林 胡安斌 李毅清 舒晓刚 田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 :构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由我们构建的重组质粒pGEM -Arr中扩增出arresten基因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 ,将该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RSET中 ... 目的 :构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由我们构建的重组质粒pGEM -Arr中扩增出arresten基因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 ,将该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RSET中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用IPTG诱导表达 ,并对表达产物行SDS -PAGE分析。结果 :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arresten基因正确地插入表达载体中。重组arresten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其分子量约为 2 6kD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30 %。结论 :Arreste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和重组arresten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ARRESTEN 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ING4转染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科 张波 +2 位作者 王国斌 陈剑英 童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研究转染抑癌基因ING4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携带ING4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ING4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以转染pcDNA3.0(+)空载体和未转染的MDA-MB-435S作为阴性对照和空白... 目的研究转染抑癌基因ING4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携带ING4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ING4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以转染pcDNA3.0(+)空载体和未转染的MDA-MB-435S作为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转染72 h后,RT-PCR检测转染前后ING4基因mRN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TUNE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转染ING4基因的MDA-MB-435S细胞ING4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细胞增殖活力较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下降(P<0.05);细胞发生G2/M期阻滞(P<0.05);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1)。结论 ING4基因通过G2/M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因子-4 抑癌基因 乳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的制备及体外激活苦杏仁甙靶向杀伤LoVo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连彦军 陈道达 +4 位作者 郑勇斌 许天文 柯茂林 黄韬 沈关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9-243,共5页
目的:制备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检测其免疫反应性及酶活性,并观察其体外激活苦杏仁甙前药对 LoVo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方法: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N-琥珀酰亚胺-间(N-马来酰亚胺基)苯甲酸酯(MBS)将抗CEA单 克隆抗体与β-葡萄... 目的:制备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检测其免疫反应性及酶活性,并观察其体外激活苦杏仁甙前药对 LoVo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方法: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N-琥珀酰亚胺-间(N-马来酰亚胺基)苯甲酸酯(MBS)将抗CEA单 克隆抗体与β-葡萄糖苷酶交联,制备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ELISA法检测偶联物的抗体亲和力及酶活性,MTT 法检测其对苦杏仁甙前药激活后对表达CEA的大肠癌细胞株LoVo和无CEA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杀伤作用。结 果: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既保持了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性又保持了酶活性,体外能有效激活苦杏仁甙前 药,对LoVo细胞产生剂量依赖性靶向杀伤作用,而对对照乳腺癌MCF-7细胞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抗CEA单抗-β-葡萄 糖苷酶偶联物具有良好的体外结合大肠癌LoVo细胞的能力,并能有效激活苦杏仁甙前药发挥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该方法有可能进一步用于大肠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轭合物 单克隆抗体 苦杏仁甙 前药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粘连大鼠血清、腹腔灌洗液中IL-6、IL-8及TNF-α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勇 陈道达 +1 位作者 田元 张锦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粘连大鼠血清、腹腔灌洗液中白介素 - 6 (IL- 6 )、白介素 - 8(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变化。方法 通过造成腹壁和盲肠浆膜的均一缺损制成大鼠腹腔粘连模型。术后 1、 3、 5、 7d取外周血和腹腔灌洗液测定 IL... 目的 探讨腹腔粘连大鼠血清、腹腔灌洗液中白介素 - 6 (IL- 6 )、白介素 - 8(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变化。方法 通过造成腹壁和盲肠浆膜的均一缺损制成大鼠腹腔粘连模型。术后 1、 3、 5、 7d取外周血和腹腔灌洗液测定 IL- 6、 IL- 8和 TNF- α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术后血清及腹腔灌洗液 IL- 6、IL- 8和 TNF- α升高 (P<0 .0 5或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粘连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12
作者 陈冬娥 胡德英 +1 位作者 董英莉 张香兰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17-18,共2页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按腹部外科手术进行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按摩、音乐疗法等措施,术后7d采用Prince-...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按腹部外科手术进行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按摩、音乐疗法等措施,术后7d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患者 效果观察 腹部手术患者 腹部外科手术 术后疼痛程度 综合干预 Henry 观察组 疼痛护理 心理指导 常规护理 音乐疗法 疼痛评估 对照组 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核苷酸抑制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庆先 孙念峰 +1 位作者 王国斌 王春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基因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寻找胰腺癌基因治疗新途径。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HMGB1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antisense HMGB1,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NC 1,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目的 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基因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寻找胰腺癌基因治疗新途径。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HMGB1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antisense HMGB1,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NC 1,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转染 4 8h后胰腺癌细胞HMGB1基因表达和体外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 pcDNA3 1/antisense HMGB1反义真核表达载体。所获反义表达载体 pcDNA3 1/antisense HMGB1转染可使PANC 1细胞HMGB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反义 pcDNA3 1/antisense HMGB1的导入能有效抑制PANC 1增殖活性 (P <0 0 1)。 结论 应用反义RNA技术阻断HMGB1基因的表达 ,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苷酸 HMGB1 高迁移率族蛋白1 PCDNA3 胰腺癌细胞 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 基因 体外增殖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素-2对裸鼠移植瘤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夏耘 罗智勇 +2 位作者 郑启昌 龚建平 吴亚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vivo-jetPEITM/pEGFP Mfn2复合物对裸鼠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质粒pEGFPMfn2的构建及检测,将MCF-7细胞异种移植到裸鼠体内,建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用vivo-jetPEITM试剂制备vivo-jetPEITM/DNA复合物,实验共分为实验...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vivo-jetPEITM/pEGFP Mfn2复合物对裸鼠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质粒pEGFPMfn2的构建及检测,将MCF-7细胞异种移植到裸鼠体内,建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用vivo-jetPEITM试剂制备vivo-jetPEITM/DNA复合物,实验共分为实验组、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瘤内多点注射,RT-PCR检测肿瘤组织线粒体融合素-2(Mfn2)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pEGFPMfn2构建成功并测序证实,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值为(1.12±0.05)高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6±0.05)和空白对照组(0.17±0.07)(P<0.05),Ki-67在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为(0.25±0.06)高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1±0.02)和空白对照组(0.12±0.03)(P<0.05),而VEGF在实验组的相对平均吸光度为(0.09±0.01)低于空载体对照组的(0.14±0.08)和空白对照组的(0.13±0.03)(P<0.05)。结论:vivo-jetPEITM试剂能成功将Mfn2基因转染进瘤体细胞,Mfn2基因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成瘤后的Ki-67和VEGF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转位酶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病小鼠的异常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 被引量:13
15
作者 袁璟 廖玉华 +4 位作者 汪朝晖 张景辉 刘仲萍 董继华 王金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T细胞信号分子的表达,探讨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Balb/c小鼠,建立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DCM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T细胞内P56lck的... 目的:通过研究T细胞信号分子的表达,探讨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Balb/c小鼠,建立自身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DCM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T细胞内P56lck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h细胞内IFN-γ和IL-4的含量,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ANT自身抗体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其T细胞表面CD45的表达。以不含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试验期6个月。结果:DCM组小鼠P56lck的基因表达(1369·51±874·05vs47·93±10·21,P<0·01)、IFN-γ和IL-4的百分含量(尤其是IL-4)(8·27±1·29vs5·58±0·59,P<0·01;9·93±1·53vs2·05±0·21,P<0·01)、抗ANT自身抗体的水平(0·105±0·015vs0·006±0·002,P<0·01)、CD45的表达强度(0·154±0·021vs0·026±0·008,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异常的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在ANT肽诱导扩张型心肌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T细胞信号转导 心肌病 腺嘌呤核苷酸移位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书政 黄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6-519,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其分布、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强化、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8例乳腺癌病例,手术前均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病灶中心、边缘的早期强化率(ΔSI)以及强化表现。对术后病理证...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其分布、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强化、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8例乳腺癌病例,手术前均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病灶中心、边缘的早期强化率(ΔSI)以及强化表现。对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31例,以正常乳腺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VD值在肿瘤中心及其边缘的分布,分析MRIΔSI与MVD的相关性。根据MRI乳腺癌的强化表现分为边缘强化组、非边缘强化组,结合各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析乳腺癌不同MRI强化形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MVD边缘>MVD中心,ΔSI边缘>ΔSI中心。ΔSI随MVD值增高,ΔSI与MVD值有明显相关性。MRI边缘强化的11例,病灶边缘部分MVD高于中心部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非边缘性强化组20例,虽然病灶边缘部分MVD高于中心部分,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边缘强化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2%(8/11),非边缘强化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5%(7/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VD值的大小和分布与MR动态增强早期强化率和强化均匀性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特性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MRI动态增强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脂肪酸对胰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维康 钱晓辉 +2 位作者 龙跃平 张景辉 王春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55-858,共4页
背景与目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饮食中高ω-3脂肪酸摄入的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其抗肿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目前对其是否具有抗胰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甚少。本研究探讨ω-3脂肪酸对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 背景与目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饮食中高ω-3脂肪酸摄入的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其抗肿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目前对其是否具有抗胰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甚少。本研究探讨ω-3脂肪酸对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E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采用EPA、DHA作用于胰腺癌细胞株SW19900~48h,MTT法检测对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40μg/mlDHA和EPA作用于0~48h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mRNA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技术观察DHA和EPA处理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EPA、DHA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SW1990细胞的生长(P<0.01,见表1);EPA、DHA还能显著抑制cyc-linEmRNA的表达,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见图1C);不同浓度的EPA和DHA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SW1990细胞发生凋亡(P<0.01)。结论:ω-3脂肪酸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ω-3脂肪酸对cyclinE表达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 CYCLINE 凋亡 培养的肿瘤细胞 MTT FCM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复发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杜寒松 王国斌 +3 位作者 秦青平 夏玉春 陶荣盛 司徒光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结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Dukes分期、梗阻、生长方式、化疗与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相关 (均为P <... 目的 探讨影响结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Dukes分期、梗阻、生长方式、化疗与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相关 (均为P <0 0 5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按作用强度Dukes分期、梗阻、术后化疗依次为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结论 Dukes分期、梗阻、术后化疗为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独立复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患者 DUKES分期 梗阻 多因素回归分析 癌复发 根治术后 生长方式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金波 田元 +1 位作者 张景辉 柴新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1-303,319,共4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处理人胃癌细胞AGS,采用MTT法观察处理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TRA显著...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处理人胃癌细胞AGS,采用MTT法观察处理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TRA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0.5、1.0和5.0μmol/L浓度ATRA作用下,胃癌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ATRA 5.0μmol/L处理细胞72 h后,胃癌细胞凋亡率为15.32%,而对照组为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TRA处理后可观察到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PARP)的剪切降解,以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8和-9的激活。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Caspases的活化有关。全反式维甲酸在胃癌的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胃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vin和Survivin基因联合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高雄 蔡明 +2 位作者 王国斌 陶凯雄 蔡昌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目的构建Livin和Survivin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探讨用RNA干扰方法同时下调Livin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前期的实验,分别从靶向Livin基因和Survivin基因的siRNA序列中各挑选出1对最有效的siRNA序列,然后采用1个... 目的构建Livin和Survivin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探讨用RNA干扰方法同时下调Livin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前期的实验,分别从靶向Livin基因和Survivin基因的siRNA序列中各挑选出1对最有效的siRNA序列,然后采用1个载体编码2个shRNA技术,将其构建到同一个真核表达载体上,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Livin和Survivin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Livin和Survivin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 SURVIVIN RNA干扰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