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晶琼 李慧玉 +4 位作者 欧阳为相 胡丽 卢聪 张兰男 陈莉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研究由脐带华通胶组织(Wharton’s jelly)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以下简称UC-MSCs)的方法,并进行UC-MSCs的各项鉴定。方法脐带华通胶组织采用胶原酶以及胰酶... 目的研究由脐带华通胶组织(Wharton’s jelly)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以下简称UC-MSCs)的方法,并进行UC-MSCs的各项鉴定。方法脐带华通胶组织采用胶原酶以及胰酶序贯消化法分离得到UC-MSCs,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特征,向成骨、成脂以及成神经元细胞诱导分化并鉴定。结果由人脐带华通胶可以有效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细胞培养24~48h内细胞开始贴壁生长,5~7d左右可以传代培养,在2~3周时间内可以迅速扩增至107到108数量级。各项分化鉴定试验证实UC-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成骨、成脂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UC-MSCs在体外培养传至20~30代仍保持稳定的细胞表面标记。结论由人脐带华通胶可以有效地获得间充质干细胞,这种UC-MSCs能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生物学特性稳定,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是今后细胞治疗很有前景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华通胶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血干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移植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东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75-879,共5页
已有多种免疫缺陷动物被用于人造血干 /祖细胞的检测。理想的免疫缺陷动物应具有完整的免疫缺陷 ,能高效的移植人造血干 /祖细胞 ,又有足够长的寿命能适于观察。通过介绍Nude、SCID、Nod/SCID、NOD/SCID β 2mnull等一系列免疫缺陷小鼠... 已有多种免疫缺陷动物被用于人造血干 /祖细胞的检测。理想的免疫缺陷动物应具有完整的免疫缺陷 ,能高效的移植人造血干 /祖细胞 ,又有足够长的寿命能适于观察。通过介绍Nude、SCID、Nod/SCID、NOD/SCID β 2mnull等一系列免疫缺陷小鼠的遗传及免疫学特点及其在造血干细胞研究中的贡献。本文综述了小鼠移植模型的发展 ,评价了免疫缺陷移植模型在造血干细胞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小鼠移植模型的新进展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免疫缺陷小鼠 异种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兴兵 姚军霞 +8 位作者 郑金娥 刘隽 李小青 贺艳丽 喻竞明 杨晶 魏君 刘仲萍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50-253,共4页
免疫表型检测已成为白血病诊断和分类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表型特征,利用 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15例AML患者幼稚细胞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 合FAB分类,比较AML不同亚型中抗... 免疫表型检测已成为白血病诊断和分类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表型特征,利用 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15例AML患者幼稚细胞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 合FAB分类,比较AML不同亚型中抗原表达的差异,并对其诊断价值加以探讨。结果显示:在AML患者中,CD33、 CD38和CD13的表达最常见,分别达94.8%、91.3%、89.6%。在淋系抗原中,CD7的表达最为常见(20.2%),其次是 CD19(16.5%)和CD2(15%)。某些免疫表型特征与FAB分类具有相关性,包括M3中缺乏表达HLA-DR、CD34和 CD56,但CD2的表达增加;M2中CD19,M5中CD14和CD56的表达增加,而M0中未见MPO的表达。结论:多参数 流式细胞术是诊断AML的一项可靠技术,AML某些免疫表型特征与FAB分类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U937细胞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熊芳 王兴兵 +5 位作者 张佳华 刘伟 孙思 刘黎琼 王萍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49-453,共5页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治疗中以Toll样受体(TLRs)为靶点的可能性,研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TLR的表达及TLR8受体激动剂ssRNA40/LyoVec对其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U937细胞TLR1-9...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治疗中以Toll样受体(TLRs)为靶点的可能性,研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TLR的表达及TLR8受体激动剂ssRNA40/LyoVec对其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U937细胞TLR1-9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8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TLR8激动剂ssRNA40/LyoVe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表明:U937细胞表达TLR1-9,TLR8激动剂ssRNA40/LyoVec作用于U937细胞明显地抑制了U937细胞生长,抑制率可达70%,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作用后处于G0/G1期细胞比例由(44.67±1.05)%增高到(54.08±1.19)%,但凋亡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TLR1-9可在U937细胞中表达,TLR8激动剂ssRNA40/LyoVec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但无明显的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TLR8激动剂 U937细胞 ssRNA40/Lyo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抑制剂STI571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SARI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庆 李小青 +1 位作者 杨琰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65-868,共4页
为了探讨抑癌基因SARI(suppressor of AP-1regu lated by IFN)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表达调控可能的分子机制,收集了46名CML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品,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组人群中SARI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在体外以CML细... 为了探讨抑癌基因SARI(suppressor of AP-1regu lated by IFN)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表达调控可能的分子机制,收集了46名CML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品,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组人群中SARI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在体外以CML细胞株K562为研究模型,使用BCR-ABL抑制剂STI571(im atinib)处理K562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ARI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ML患者外周血中SARI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2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使用STI571(2.5μm o l/L)处理K562细胞24小时后SARI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K562细胞,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CML患者外周血SARI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联,而且SARI基因表达下调与BCR-ABL抑制作用有关。本研究为CML患者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SAR/基因 STI571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Mel 18基因表达抑制U937细胞生长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黎琼 李玥莹 +3 位作者 刘伟 刘隽 李小青 黄士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研究Mel18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表达情况及其对U937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RT-PCR方法检测Mel18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用亚克隆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Lenti6/V5-Mel18,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Lenti6/V5-Mel18和对照质粒pLenti... 目的研究Mel18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表达情况及其对U937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RT-PCR方法检测Mel18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用亚克隆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Lenti6/V5-Mel18,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Lenti6/V5-Mel18和对照质粒pLenti6/V5-LacZ分别导入U937细胞,以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转染后Mel18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U937细胞中未检测到Mel18的表达。成功构建了Mel18的正义真核表达质粒pLenti6/V5-Mel18,并将其成功导入U937细胞。pLenti6/V5-Mel18质粒转染U937细胞24h后,流式检测Mel1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3.75±2.32)%。相对于亲代细胞,转染pLenti6/V5-Mel18组与转染pLenti6/V5-LacZ组的24h增殖活性分别为(70.86±1.08)%和(95.89±1.26)%,48h增殖活性为(46.93±1.12)%和(95.43±1.63)%,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U937细胞不表达Mel18基因,上调Mel18的表达能明显抑制U937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18基因 U937细胞 急性白血病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军霞 刘莉 黄士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0-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62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CD25high Treg...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62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CD25high Treg占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9.61%±8.17%和4.20%±1.90%,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和P<0.001),它们与NK细胞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61和-0.306)。随疾病进展,CD4+ CD25+Treg水平升高,肿瘤进展期(IV期)与前3期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CD4+CD25high 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率逐渐升高,中期(Ⅲ期)患者与早期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晚期患者与中期患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25high Treg水平的升高,与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CD4^+CD25^+/CD4^+CD25^high调节T细胞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线诱导的HtrA2基因表达对人葡萄膜黑色素OCM-1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雷荣 李娟 +1 位作者 余天 张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背景与目的: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放射治疗是多年来葡萄膜黑色素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辐射抗性和受照部位正常组织的损伤是长期困扰UM放疗的问题。本实验运用放... 背景与目的: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放射治疗是多年来葡萄膜黑色素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辐射抗性和受照部位正常组织的损伤是长期困扰UM放疗的问题。本实验运用放射线可调控的HtrA2基因联合疗法,探讨其对UM的抑制作用。方法:含Egr1启动子的pIRES-Egr1-Omi/HtrA2(pEgr1-HtrA2)质粒体外转染入OCM-1细胞,转染后的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的放射线中。将移植瘤模型小鼠分为对照组、放射组、基因组和基因放射组,每组10只。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trA2基因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处理后的OCM-1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trA2基因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在动物实验中测量联合治疗后肿瘤体积。结果:转染pEgr1-HtrA2质粒后,放射组HtrA2 mRNA表达在8 Gy达到高峰,且HtrA2蛋白表达较放射前明显增加(P<0.05),OCM-1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克隆形成实验显示,HtrA2基因可增强OCM-1细胞放射敏感性。与对照组相比,基因放射组肿瘤生长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转染pEgr1-HtrA2质粒后可在放射线调控下增加HtrA2基因表达,并能增强OCM-1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HtrA2基因 基因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I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系生物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平 陈祥俊 +6 位作者 郑金娥 杜雯 刘伟 张佳华 姚军霞 李小青 贺艳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7-641,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SARI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SARI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并重组p LOV.CMV.GFP质粒,构建pLOV.CMV.GFP-SARI表达载体。通过测序鉴定、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后,获得阳性病毒颗粒,... 目的:通过构建SARI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SARI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并重组p LOV.CMV.GFP质粒,构建pLOV.CMV.GFP-SARI表达载体。通过测序鉴定、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后,获得阳性病毒颗粒,并以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系。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验证感染后K562细胞SARI基因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CCK-8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利用RT-PCR方法获得SARI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含SARI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从分子及蛋白水平验证了其在感染后K562细胞中的高表达;与空白组和感染空载体的Mock组相比,过表达SARI载体组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细胞凋亡率增加,而细胞周期无显著变化。结论:SARI基因过表达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提示诱导SARI基因过表达可能对于抑制CML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I 病毒感染 凋亡 增殖 C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强化CIK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小梅 李慧玉 +2 位作者 曲涛 高萌 徐向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18-1324,共7页
目的探讨金丝桃素(Hyp)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PDT)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CIK细胞,以不同剂量Hyp-PDT诱导MCF7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AnnexinV/PI双染... 目的探讨金丝桃素(Hyp)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PDT)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CIK细胞,以不同剂量Hyp-PDT诱导MCF7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将Hyp-PDT诱导的MCF7细胞上清液加入CIK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CIK细胞免疫表型,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共培养后CIK细胞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Hyp-PDT诱导MCF7细胞ICD后上清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钙网蛋白(CRT)3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的含量。结果经不同剂量Hyp-PDT诱导的MCF7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经Hyp-PDT诱导的MCF7细胞的上清液加入CIK细胞共培养使CIK细胞中CD^(+)_(3)、CD^(+)_(8)、CD16/56^(+)效应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共培养后CIK细胞对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上清液中HMGB-1、HSP70、CRT含量与Hyp-PDT剂量呈正相关(均P<0.05),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则可以减轻Hyp-PDT对MCF7细胞造成的损伤。结论Hyp-PDT与CIK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其效应可能与Hyp-PDT诱导MCF7细胞ICD并释放较高水平的DAMPs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光动力学疗法 乳腺癌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2A激活剂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体内PP2A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琰 李小青 +1 位作者 黄庆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94-597,共4页
本研究探讨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otase2A,PP2A)激活剂或抑制剂对体外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体内单个核细胞中PP2A的活性变化。单独使用PP2A激活剂FTY720或FTY720联合冈田酸(OA... 本研究探讨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otase2A,PP2A)激活剂或抑制剂对体外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体内单个核细胞中PP2A的活性变化。单独使用PP2A激活剂FTY720或FTY720联合冈田酸(OA)处理HL-60细胞24小时,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状况;同时选取20例初发或复发的AML患者,使用PP2A免疫沉淀磷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AML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P2A活性,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TY720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TY720+OA组细胞增殖受到轻微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FTY720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ML患者单个核细胞PP2A的活性(453.67±102.52pmol磷酸盐)与正常人(673.29±96.32pmol磷酸盐)比较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P2A的激活或抑制能影响HL-60细胞的增殖;AML患者单个核细胞中PP2A的活性有所降低。PP2A蛋白与A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AML的诊断及治疗可能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2A FTY720 冈田酸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23/骨髓抑制因子1(MPIF-1)对于U937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
12
作者 龚晴 郑金娥 +3 位作者 刘伟 刘黎琼 李玥莹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96-500,共5页
CCL23/MPIF-1是人类趋化因子CC家族的一员,在血细胞中仅在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中持续表达,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对人、鼠的髓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CCL23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和外周血样本均有... CCL23/MPIF-1是人类趋化因子CC家族的一员,在血细胞中仅在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中持续表达,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对人、鼠的髓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CCL23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和外周血样本均有高表达。为了了解CCL23的高表达在白血病进展、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选用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加入人类重组CCL23培养72小时,用CCK-8试剂盒测细胞增殖,FITC-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观察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分化情况及CCL23受体CCR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单独的CCL23对于U937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无明显作用(P>0.05);但在U937受PMA诱导分化的过程中,CCL23有明显的促分化作用,同时发现此过程中CCR1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CCL23对U937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能与PMA产生协同诱导分化作用,而且该作用的出现可能与CCL23受体CCR1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23/MPIF-1 U937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对巨核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反义寡核苷酸的抗病毒活性
13
作者 姚军霞 刘莉 +1 位作者 刘仲萍 黄士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巨核系祖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HCMV反义寡核苷酸(ASON)的抗病毒感染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悬浮培养巨核系细胞,观察HCMV AD169株对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MV感染巨核系细胞...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巨核系祖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HCMV反义寡核苷酸(ASON)的抗病毒感染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悬浮培养巨核系细胞,观察HCMV AD169株对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MV感染巨核系细胞上HCMV pp65抗原的表达。用HCMV感染经ASON预处理的巨核细胞,计数存活巨核细胞数,用FACS检测巨核细胞上HCMV pp65蛋白表达,并用MTT法测定ASON的细胞毒性。结果HCMV AD169株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悬浮培养第12天,与对照组相比,HCMV感染组的巨核细胞数减少了67.86%(P<0.05)。HCMV感染的巨核系细胞有HCMV pp65抗原的表达,其表达率为(24.5±3.1)%。0.08μmol/L的UL36反义寡核苷酸(UL36Anti)能对抗HCMV的作用,使巨核细胞数保持在未被感染时的水平,与HCMV感染组巨核细胞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UL36Anti组巨核细胞上几乎无HCMV pp65蛋白的表达。MTT结果表明UL36Anti显著影响细胞生长的浓度为90μmol/L。结论HCMV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与其抑制巨核系祖细胞增殖有关。特异的ASON有一定的抗HCMV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手段用于HCMV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巨核系祖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34^+ CD38^-细胞水平JunB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娟 李娟 +3 位作者 傅冰洁 郭林林 张佳华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405-1408,共4页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的克隆性疾病,在CML患者细胞水平由于JunB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而使这2个抑癌基因的表达受损。为了探讨正常人和CML患者CD34+ CD38-细胞水平JunB和CDH13(cadhe rin-13)基因启动子区域...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的克隆性疾病,在CML患者细胞水平由于JunB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而使这2个抑癌基因的表达受损。为了探讨正常人和CML患者CD34+ CD38-细胞水平JunB和CDH13(cadhe rin-1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34+ CD38-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5例正常人和8例CML患者骨髓CD34+ CD38-细胞JunB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JunB和CDH1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JUNB和CDH13基因在正常人骨髓CD34+ CD38-细胞中呈完全性非甲基化状态,CML患者骨髓CD34+ CD38-细胞中JunB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比例分别为87.5%(7/8)和50%(4/8),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CML患者骨髓CD34+ CD38-细胞中JunB和CDH13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的相比明显降低(2-??CT分别为1/5.21和1/10.63)。结论:在CML患者骨髓CD34+ CD38-细胞中JunB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都发生了高度的甲基化,它们的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JunB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在CML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甲基化检测对CML的靶向治疗及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NB CDH13 DNA甲基化 慢性髓系白血病 CD34^+CD38^-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和Mel-18基因在MG-132诱导的人HL-60细胞系凋亡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睿 王萍 黄士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8,182,共4页
目的研究Bmi-1和Mel-18基因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将HL-60细胞用Proteasome抑制剂MG-132进行处理后,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Bmi-1和Mel-18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同... 目的研究Bmi-1和Mel-18基因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将HL-60细胞用Proteasome抑制剂MG-132进行处理后,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Bmi-1和Mel-18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同时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NF-κB活性。结果MG-132处理前HL-60细胞Mel-18表达水平很低,而Bmi-1表达水平较高;处理后Mel-18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而Bmi-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同时观察到HL-60细胞内NF-κB活性明显抑制。结论MG-132抑制NF-κB活性的过程中很可能通过下调Bmi-1的表达,诱导了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BMI-1基因 Mel-18基因 白血病细胞 MG-1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p39基因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16
作者 李玥莹 刘黎琼 +5 位作者 杨晶 刘伟 陈祥俊 李小青 杜雯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33-737,共5页
为了探讨一种新发现的p21调控蛋白WISp39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构建了WISp39的真核表达质粒pLenti6/V5-WISp39,并导入了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转染后用定量PCR检测了WISp39表达的变化,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为了探讨一种新发现的p21调控蛋白WISp39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构建了WISp39的真核表达质粒pLenti6/V5-WISp39,并导入了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转染后用定量PCR检测了WISp39表达的变化,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结果显示:pLen-ti6/V5-WISp39转染48小时后,实验组中WISp39mRNA表达上升了(5.5±1.2)倍,同时U937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抑制率为37.6%;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实验时间内,WISp39表达的升高不能明显诱导U937细胞的凋亡,但G0/G1期细胞比例由(40.59±0.7)%上升到(49.79±1.1)%。结论:WISp39对于U937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但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使停滞在G/G期的细胞增多,从而抑制了U937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p39 P21CIP1/WAF1 U937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P标记的hVEGF_(165)重组腺病毒构建新方法及其相关特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仲照东 邹萍 +3 位作者 黄士昂 胡中波 刘凌波 卢运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快速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标记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6 5(hVEGF165)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体外研究。首先将hVEGF165cDNA亚克隆到含EGFP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pAdTrack CMV中 ,然后与...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快速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标记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6 5(hVEGF165)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体外研究。首先将hVEGF165cDNA亚克隆到含EGFP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pAdTrack CMV中 ,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 1共同电击转化大肠杆菌BJ5183 ,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 pAd EGFP/hVEGF165,鉴定后通过脂质体法转染HEK2 93细胞 ,产生重组腺病毒Ad EGFP/hVEGF165。通过体外试验观察病毒的形态、均一性和安全性 ,靶细胞的感染效率及hVEGF165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通过细菌内质粒间同源重组法在短期内成功地构建了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 EGFP/hVEGF165;借助于EGFP的表达 ,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靶细胞的感染效率和外源基因的表达。经纯化的病毒颗粒在电镜下成分均一 ,滴度可达 2× 10 12 pfu/ml。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经多次传代未见细胞病变。以感染复数 (MOI) =10 0感染hUVEC可获得最大增殖刺激作用。同样浓度感染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效率达 2 7.3% ,培养上清中hVEGF165蛋白含量达 1385± 332 pg/ 10 6cells。结论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载体具有高效、省时、省力的特点 ,辅以EGFP为标记基因可以直观检测靶细胞感染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腺病毒 造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通道——一个治疗癌症的新靶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慧玉 刘黎琼 黄士昂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7期678-679,共2页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是离子进出细胞的必经之路,对细胞功能的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钾离子(K+)通道是膜蛋白的一种,最近的研究显示K+通道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抑制和调控K+通道可遏制癌细胞的增殖。目前尚没有将K+通道抑制药用...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是离子进出细胞的必经之路,对细胞功能的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钾离子(K+)通道是膜蛋白的一种,最近的研究显示K+通道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抑制和调控K+通道可遏制癌细胞的增殖。目前尚没有将K+通道抑制药用于临床试验,但K+通道作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已初具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通道 癌症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hVEGF_(165)基因转移促进小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
19
作者 仲照东 游泳 +3 位作者 刘凌波 邹萍 陈智超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69-672,共4页
本研究探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重组腺病毒AdEGFP/hVEGF165经尾静脉注射给同基因骨髓移植BALB/c小鼠;在移植后10、20和30天时检测hVEGF165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同时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和骨... 本研究探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重组腺病毒AdEGFP/hVEGF165经尾静脉注射给同基因骨髓移植BALB/c小鼠;在移植后10、20和30天时检测hVEGF165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同时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对分离移植后30天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脾集落形成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成功介导了hVEGF165在骨髓移植小鼠各脏器和血浆中的长期表达;移植后各时间点,接受hVEGF165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及骨髓单个核细胞数虽然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移植后30天时hVEGF165治疗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形成的脾集落数(21.4±2.67)恢复正常水平(19.50±2.46)(P>0.05),较其它实验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转移具有促进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腺病毒 基因转移 骨髓移植 造血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