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多司坦片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祛痰作用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晓菊 辛建保 +4 位作者 张建初 金阳 张劲农 杨卫兵 熊先智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评价福多司坦片祛痰作用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以盐酸氨溴索片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30例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福多斯坦组16例和盐酸氨溴索组14例。福多司坦组给予福多司坦片,每次400 mg,t... 目的评价福多司坦片祛痰作用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以盐酸氨溴索片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30例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福多斯坦组16例和盐酸氨溴索组14例。福多司坦组给予福多司坦片,每次400 mg,tid,饭后服用;盐酸氨溴索组给予盐酸氨溴索片,每次60 mg,tid,饭后服用。均连续用药7 d。结果福多司坦组临床有效率93.75%,盐酸氨溴索组92.8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盐酸氨溴索组中有1例出现胃酸增多,数小时后消失。结论福多司坦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多司坦片 氨溴索 盐酸 祛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实施分级管理效果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丽 熊莉娟 +2 位作者 彭昕 杨霞 周文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 建立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设立16个科护士长岗位,建立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分层管理.实施6个月后选取呼吸专科和骨科评价效果.结果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目的 建立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设立16个科护士长岗位,建立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分层管理.实施6个月后选取呼吸专科和骨科评价效果.结果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与实施后,呼吸专科7项基础护理质量和6项专项质量评分从89.5~99.5分上升至95.5~100.0分;骨科上述质量评分从96.8~100.0分上升至97.0~100.0分.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护理质量 分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伪麻那敏片与氨酚伪麻那敏片治疗上呼吸道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薛成 蒋静涵 +4 位作者 王伟华 张建初 熊盛道 张伟 刘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28-932,共5页
目的:评价布洛伪麻那敏片治疗由普通感冒或感冒所致的上呼吸道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共完成的病例数为226例。其中A组112例,B组114例,分别予以布洛伪麻那敏片和氨酚伪麻那敏片治疗,... 目的:评价布洛伪麻那敏片治疗由普通感冒或感冒所致的上呼吸道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共完成的病例数为226例。其中A组112例,B组114例,分别予以布洛伪麻那敏片和氨酚伪麻那敏片治疗,药物用法为每日3次,每次1片,疗程3~5d。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总显效率为98.21%;B组的总有效率为99.12%,总显效率为97.37%。表明A组和B组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非劣效性检验显示,A组非劣效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20.18%和24.79%(P>0.05)。结论:布洛伪麻那敏片和氨酚伪麻那敏片均系对症治疗感冒所致上呼吸道症状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伪麻那敏片 氨酚伪麻那敏片 感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大鼠ET-1、COX-2、CD5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凌 白明 +1 位作者 夏蕾 高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动态观察内皮素-1(ET-1),环氧合酶-2(COX-2)和黏附分子CD54在肺内的表达及血浆中前列腺素代谢产物血栓烷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变化,并探讨中药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动态观察内皮素-1(ET-1),环氧合酶-2(COX-2)和黏附分子CD54在肺内的表达及血浆中前列腺素代谢产物血栓烷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变化,并探讨中药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TE模型组和川芎嗪治疗组。采用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肺内ET-1,COX-2和CD54蛋白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TXB2和6-K-PGF1α的浓度变化。结果病理检查显示PTE组肺组织炎症损伤明显,川芎嗪治疗组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模型组7d后ET-1、COX-2和CD54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川芎嗪治疗7d后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射免疫检测显示模型组7d后TXB2与6-K-PGF1α血浆浓度之比(T/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川芎嗪治疗7d后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可明显减少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大鼠ET-1、COX-2、CD54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提示在肺栓塞常规溶栓治疗时,可结合中药治疗,以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川芎嗪 内皮素1 环氧合酶-2 CD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诱导吸烟肺纤维化的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劲农 汪铮 +4 位作者 施维 王小溶 赵婷婷 向敏 付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337,共5页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长期干预对慢性吸烟动物肺组织病理表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吸烟组、假吸烟组、吸烟加服PTX组和假吸烟加服PTX组。第16周末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长期干预对慢性吸烟动物肺组织病理表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吸烟组、假吸烟组、吸烟加服PTX组和假吸烟加服PTX组。第16周末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和IFN-γ因子水平。结果:单纯吸烟组小鼠表现为肺气肿样病理表型;而吸烟加服PTX组小鼠肺组织表现为肺纤维化样病理表型;假吸烟组和假吸烟加PTX组动物既无明显肺气肿也无明显肺纤维化。吸烟加服PTX组小鼠肺纤维化评分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实验组。单纯吸烟组与吸烟加服PTX组小鼠BALF中Th2细胞因子IL-4与Th1细胞因子IFN-γ比值分别为20.3±25.5和70.7±59.9,表明PTX导致吸烟性炎症向Th2极化转化。结论:PTX长期干预可导致慢性吸烟性肺纤维化形成,Th1/Th2炎症极化趋势的变化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吸烟 肺气肿 肺纤维化 TH1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条件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及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建初 张晓菊 +3 位作者 杨卫兵 夏蕾 陶晓南 白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45-1846,1849,共3页
目的:观察红花含药血清在缺氧复氧条件下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Ps)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培养、RT-PCR、Western blotting、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技术,观察在常氧、缺氧... 目的:观察红花含药血清在缺氧复氧条件下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Ps)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培养、RT-PCR、Western blotting、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技术,观察在常氧、缺氧、复氧及红花含药血清干预等不同条件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缺氧组1、6和12h各个时点P-选择素及ICAM-1 mRNA及蛋白水平与同时点常氧组明显差异。缺氧1h后再给氧(缺氧复氧组)1、6和12h后P-选择素及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时点缺氧组及常氧组;缺氧1h后再给氧同时给予红花含药血清干预各个时点P-选择素及ICAM-1 mRNA及蛋白明显低于单纯缺氧复氧组(P<0.05)。结论:缺氧复氧条件下P-选择素及ICAM-1过度表达,可能参与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红花注射液对其有显著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胞间黏附分手1 血管内皮细胞 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分散片健康人体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亚妮 吕永宁 +2 位作者 舒舟 辛建保 陈华庭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头孢克洛浓度测定方法,进行头孢克洛分散片人体药动学研究与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4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和参比头孢克洛分散片5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头孢克洛浓度,计算其人体药动学参数,并... 目的建立人血浆头孢克洛浓度测定方法,进行头孢克洛分散片人体药动学研究与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4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和参比头孢克洛分散片5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头孢克洛浓度,计算其人体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头孢克洛线性范围0.150 4 ~24.060 0 mg·L^-1(权重=1/CC,r=0.999 0),最低定量浓度0.150 4 mg·L^-1,低、中、高浓度平均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1.82%,85.31%,86.58%,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4.20%,98.43%,101.40%。试验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2.882±2.494)和(12.578±3.143) mg·L^-1;tmax分别为(0.615±0.165)和(0.663±0.345)h ;t1/2分别为(0.824±0.164)和(0.808±0.175) h ;AUC0→t分别为(16.039±2.666)和(15.367±2.776) mg·h·L^-1;AUC0→∞分别为(16.301±2.729)和(15.646±2.874) mg·h·L^-1。以AUC0→t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6±13.8)%。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准确,灵敏度适宜;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人体内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生物等效性 药动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熊先智 蔡淑清 +2 位作者 金阳 张建初 白明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组织胞浆菌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8例确诊并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组织胞浆菌病特点如下:患者长期发热,多系统损害,消化、血液和呼吸系统常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贫血貌、消... 目的分析总结组织胞浆菌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8例确诊并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组织胞浆菌病特点如下:患者长期发热,多系统损害,消化、血液和呼吸系统常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贫血貌、消瘦、皮肤出血点和肝脾肿大等体征;轻度贫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比例<0.73,杆状核粒细胞偏高,淋巴细胞减少或正常,单核细胞比例偏高,C-反应蛋白增高程度明显高于血沉,血IgG升高,血浆清蛋白/球蛋白(A/G)比值降低;特殊检查以肝脾和腹腔淋巴结肿大为主,肝CT密度值下降疑似脂肪肝。结论具有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进行油镜下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巨噬细胞内发现组织胞浆菌,并经骨髓真菌培养,见双相生长的真菌而确诊。治疗用两性霉素B,总剂量约350 mg,疗效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发热 肝大 脾大 两性霉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中CD_4^+ CD_(25)^+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菊 金阳 +3 位作者 熊先智 刘红菊 陶晓南 白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并探讨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局部免疫机制。方法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于... 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并探讨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局部免疫机制。方法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于第1次抽液时留取胸腔积液,ELISA法检测sIL-2R及TGF-β1的浓度,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抗体标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与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7±0.6)%(、21.1±2.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中sIL-2R浓度分别为(563.2±92.61)ng/ml,(390.12±101.12)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胸腔积液中TGF-β1的水平(88.4±16.7mg/L),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40.3±3.6mg/L),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IL-2R、TGF-β1浓度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CD4+ CD25+调节性T细胞,sIL-2R及TGF-β1可作为判定结核或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GF-β1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红玲 苏远 +2 位作者 伍三兰 黄怡菲 师少军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抗凝和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兼顾了抗凝与抗感染治疗,避...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抗凝和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兼顾了抗凝与抗感染治疗,避免了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事件。患者症状缓解,疗效满意。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抓住监护要点、优化治疗方案等,有效促进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肺部感染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FOXP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菊 张劲农 +3 位作者 金阳 张建初 陶晓南 白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FOXP3在不同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病变肺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组织中FOXP3表达的异同。方法:使用RT-PCR及W estern b lotting方法,检测21例肺癌、7例支气...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FOXP3在不同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病变肺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组织中FOXP3表达的异同。方法:使用RT-PCR及W estern b lotting方法,检测21例肺癌、7例支气管扩张、5例炎性假瘤、3例结核球以及15例病灶旁手术切除正常肺组织共153份标本中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肺良性病变及病灶旁正常肺组织FOXP3mRNA及蛋白的表达阳性分别为41/63、8/45、0/45(P<0.05),肺癌与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有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其平均吸光度A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病灶旁正常肺组织FOXP3 mRNA及蛋白无表达。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织中均有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平均吸光度A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OXP3可作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一种标志物。肺癌与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有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FOXP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强于肺良性病变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肺肿瘤 转录因子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参与肺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菊 张建初 +3 位作者 张劲农 金阳 陶晓南 白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GF-β1 肺癌病变 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 免疫耐受机制 免疫抑制因子 肿瘤患者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不同浓度NO对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妍雯 张建初 +3 位作者 白明 张蕾 包滨 梁海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3-586,701,共5页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气道Toll样受体4(TLR4)的分布及脂多糖(LPS)对大鼠气道TLR4分布的影响,以及吸入不同浓度NO对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气管内滴注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6h后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气道内TLR4的变化,以及分别吸...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气道Toll样受体4(TLR4)的分布及脂多糖(LPS)对大鼠气道TLR4分布的影响,以及吸入不同浓度NO对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气管内滴注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6h后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气道内TLR4的变化,以及分别吸入10×10-6,20×10-6,40×10-6,100×10-6mg/L的NO对大鼠气道内TLR4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LR4在正常组大鼠气道内有广泛分布和表达。LPS急性肺损伤组大鼠病理检查显示支气管、肺内炎症程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主支气管和肺内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TLR4表达明显升高。NO20×10-6mg/L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气管和主支气管的炎症程度明显减轻,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肺内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TLR4的表达量较LPS损伤组明显降低。结论TLR4在大鼠气道内广泛分布,LPS刺激可使TLR4的表达增加,吸入适当浓度NO可降低由LPS引起的肺内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TLR4表达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急性肺损伤 一氧化氮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vin蛋白在肺癌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评估晚期肺癌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军平 彭赖水 +4 位作者 徐慧 牛琳霞 杨梅 袁世洋 陶晓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99-2103,共5页
目的检测晚期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livin蛋白水平,并评估其对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72例,良性肺部病变伴胸腔积液患者6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胸腔积液中livin蛋白水平。结果肺癌组中胸... 目的检测晚期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livin蛋白水平,并评估其对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72例,良性肺部病变伴胸腔积液患者6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胸腔积液中livin蛋白水平。结果肺癌组中胸腔积液livin蛋白水平为(2.58±0.0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0.89±0.04)ng/mL,livin蛋白水平对诊断肺癌的最佳切分值为2.43 ng/mL,其敏感性为67.00%,特异性为73.10%。肺癌患者胸腔积液livin蛋白≤2.43 ng/mL者总生存期明显比胸腔积液livin蛋白>2.43 ng/mL者长。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高livin蛋白水平是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胸腔积液livin蛋白水平可作为肺癌伴胸腔积液诊断及预后评判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蛋白 诊断 预后 肺癌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对肺动脉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及CaMKⅡ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莉萍 金肆 +1 位作者 苏远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68-1972,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肺动脉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钙-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活细胞计数法(CCK-8法)检测H2O2处理肺动脉内皮细胞后的细胞活性,采用RT-PCR检测COX-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对肺动脉内皮细胞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钙-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活细胞计数法(CCK-8法)检测H2O2处理肺动脉内皮细胞后的细胞活性,采用RT-PCR检测COX-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H2O2增强COX-2表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0μmol/L H2O2处理肺动脉内皮细胞4 h,COX-2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OX-2 mRNA水平为正常对照组的256.01%±22.36%(P<0.05),蛋白质水平为正常对照组的216.65%±21.52%(P<0.05)。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能抑制H2O2的这一效应。结论:H2O2可增强肺动脉内皮细胞COX-2基因的表达,CaMKⅡ是H2O2增强肺动脉内皮细胞COX-2基因表达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类 过氧化氢 环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红菊 李元桂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肺炎 衣原体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16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
17
作者 张晓菊 金阳 +1 位作者 陶晓南 白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9-561,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抑癌基因 p16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 分别将转染和未转染p16基因的肺腺癌细胞系H4 6 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 (p16治疗B组和模型组 ) ,再将模型组裸鼠 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脂质体对照组及p16...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抑癌基因 p16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 分别将转染和未转染p16基因的肺腺癌细胞系H4 6 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 (p16治疗B组和模型组 ) ,再将模型组裸鼠 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脂质体对照组及p16基因治疗A组。瘤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脂质体以及脂质体 p16混合物 ,定期测量瘤体体积 ,连续观察 6周 ,免疫组化检测荷瘤组织 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基因治疗A、B组其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减缓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P <0 0 5 ) ,p16基因治疗B组生长受抑作用更为显著。免疫组化结果提示两治疗组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两对照组。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 p16基因转染可抑制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但与瘤体内直接转染比较 ,先转染再致瘤的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P16基因 裸鼠移植瘤 人肺腺癌 转染 瘤体 对照组 生长抑制 脂质体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h2 shRNA增强肺腺癌细胞A549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18
作者 苏远 朱莉萍 +3 位作者 金阳 张晓菊 周琼 白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3,177,共5页
目的观察短发夹状RNA沉默泛素连接酶pirh2(P53 induced RING-H2 protein)基因表达后,肺腺癌细胞A549对顺铂敏感性及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表达的变化。方法构建靶向pirh2基因的短发夹状RNA(psiRNA-Pirh2)及... 目的观察短发夹状RNA沉默泛素连接酶pirh2(P53 induced RING-H2 protein)基因表达后,肺腺癌细胞A549对顺铂敏感性及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表达的变化。方法构建靶向pirh2基因的短发夹状RNA(psiRNA-Pirh2)及阴性对照RNA(psiRNA-Con),并转染A549细胞,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细胞中pirh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设立顺铂组(5μg/ml)、psiRNA-Pirh2转染组和顺铂(5μg/ml)+psiRNA-Pirh2组,CCK-8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肺耐药蛋白的表达,以正常A549细胞为对照。结果psiRNA-Pirh2特异性抑制了A549细胞pirh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P<0.05)。顺铂及psiRNA-Pirh2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46.82±6.14)%和(37.45±6.83)%,均P<0.05,但均高于二者联合组[(28.24±6.49)%],且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最高,达(19.8±5.1)%,S期细胞最少,为(15.5±1.6)%(P<0.05)。顺铂处理组A549细胞LRP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P<0.05),但联用psiRNA-Pirh2后,LRP蛋白水平有所下降(P<0.05)。结论靶向pirh2的shRNA可特异性降低A549细胞中pirh2的表达,抑制A549细胞增殖,使其阻滞在G2/M期,诱导凋亡,下调肺耐药蛋白的表达并增强其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涉 PIRH2 泛素 肺肿瘤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的激动剂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张敏 邹萍 +3 位作者 白明 陶晓南 郭荣 何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9-1003,共5页
目的 研究肺癌细胞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 γ)的表达及其经配体 (激动剂 )活化后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 以RT 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肺癌细胞上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MTT和细胞计数检测经PPAR γ的激动剂作用后... 目的 研究肺癌细胞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 γ)的表达及其经配体 (激动剂 )活化后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 以RT 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肺癌细胞上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MTT和细胞计数检测经PPAR γ的激动剂作用后的细胞增殖情况 ,以TUNEL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两种细胞上均有PPAR γ的表达 ;PPAR γ的配体作用后明显抑制细胞生长 ,且与时间和剂量有关 ;经配体活化的PPAR γ能诱导细胞凋亡 ,使其增殖受抑。结论 作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PPAR γ在肺癌细胞上表达 ,且经配体活化后能通过诱导凋亡而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激动剂 肺癌细胞生长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在人肺癌细胞中的表达
20
作者 张敏 邹萍 +2 位作者 白明 金阳 陶晓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 γ)在人非癌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PPAR γ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 15例非癌肺组织和 6 4例肺癌组织中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图像分析...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 γ)在人非癌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PPAR γ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 15例非癌肺组织和 6 4例肺癌组织中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PPAR γ在肺癌和非癌肺组织中均有表达 ,且肺癌组织的吸光度值较非癌肺组织为高 ;各型肺癌中PPAR γ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小细胞肺癌、鳞癌、大细胞肺癌、腺癌 ;PPAR γ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术后TNM分期有关 ,而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PAR γ在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