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足背动脉的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凯丽 王建社 +1 位作者 林卡莉 李光千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405,共2页
目的:研究国人足背动脉的直径和管壁厚度,为足背动脉置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体视显微镜分组测量31具尸体60侧足背动脉近端、中点和远端的内、外径。结果:足背动脉中点的外径、内径和管壁厚度分别为(2.47±0.49)mm、(1.28±... 目的:研究国人足背动脉的直径和管壁厚度,为足背动脉置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体视显微镜分组测量31具尸体60侧足背动脉近端、中点和远端的内、外径。结果:足背动脉中点的外径、内径和管壁厚度分别为(2.47±0.49)mm、(1.28±0.50)mm和(0.60±0.16)mm,与近端和远端比较,3组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处足背动脉的内、外径及管壁厚度无侧别差异;男性管壁厚度大于女性;50岁以上者的外径和管壁厚度大于中、青年组。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华南地区国人足背动脉的解剖学相关资料,其结果对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术的开展与应用等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动脉 内径 外径 管壁厚度 足背动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表面阵列电极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琦 胡能宇 +1 位作者 周厚纶 王熠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7,共9页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其中电极设计和刺激波形对于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采用大小电极触点交叉排列的表面阵列电极,对人体前臂组织实施直流阴极刺激;基于人体前臂的...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其中电极设计和刺激波形对于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采用大小电极触点交叉排列的表面阵列电极,对人体前臂组织实施直流阴极刺激;基于人体前臂的简化层次模型,通过有限元法仿真人体前臂组织的电场分布,使用神经纤维激励函数表征外加电场对神经轴突电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前臂深层神经纤维激励函数的峰值和半宽度乘积之比作为靶向性能评价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表面阵列电极的触点尺寸和间距进行优化设计。结果发现,当大、小触点尺寸分别为9.80和10.72 mm时,阵列电极的靶向性能最优,靶向性能评价函数最大值为11 252.68 V/m4。对比不同刺激波形作用下随时间变化的人体前臂深层神经纤维激励函数最大值,发现矩形波刺激下神经纤维激励函数最大值可达3.448 V/m2,稍高于其他刺激波形,有利于神经纤维的激活,从而为表面阵列电极设计和制定刺激处方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阵列电极 激励函数 优化设计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NOS表达与细胞凋亡及复方丹参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建社 李凯丽 +4 位作者 董大翠 朱庆生 李丽军 王霞 张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中药复方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法造模,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中药复方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法造模,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并做图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h后缺血侧大脑皮层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nNOS、iNOS表达升高,并出现神经细胞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缺血侧大脑皮层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iNOS表达明显增强,凋亡神经细胞数逐渐增多,至24h达高峰,但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增强不如iNOS表达明显。复方丹参保护组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和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大脑皮层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增强,尤其是iNOS的表达显著升高,使NO产生增加可能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复方丹参具有下调神经细胞nNOS、iNOS表达,减少NO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大脑皮层 一氧化氮合酶 凋亡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建社 董大翠 +4 位作者 袁显忠 李丽军 李凯丽 张霞 张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和...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 mRNA的表达并做图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神经细胞主要位于缺血侧海马CA1、CA3区,齿状回凋亡细胞较少。3个区神经细胞Bcl-2mRNA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2 h后升高,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复方丹参组神经细胞Bcl-2 mRNA的表达明显强于缺血再灌组,而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较低。结论:复方丹参可通过上调神经细胞Bcl-2 mRNA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海马 齿状回 凋亡 BCL-2 复方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表面阵列电极的人体前臂电刺激仿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涛 徐琦 +2 位作者 何际平 周厚纶 王熠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6-421,共6页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而触点大小和间距是对刺激范围和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在建立前臂同心圆柱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直流阴极表面电刺激下前臂组织内神经纤维...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而触点大小和间距是对刺激范围和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在建立前臂同心圆柱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直流阴极表面电刺激下前臂组织内神经纤维的胞外电势分布,采用神经纤维激励函数表征外加电场对神经轴突电活动的影响。通过仿真研究不同触点尺寸和排列方式的阵列电极设计,采用激励函数峰值和半宽度评价刺激效果。结果表明,当阵列电极触点尺寸由12 mm增大到14 mm,间距由6 mm减小到2 mm时,被激活的靶组织区域面积增大了169.36 mm2,使得刺激选择性变差;而大小触点交叉排列的结构设计能使激活的靶组织区域面积减小至少89.52mm2,有助于提高刺激选择性能,从而为表面阵列电极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表面阵列电极 激励函数 刺激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彭俊忠 朱家祥 +1 位作者 童逸龄 魏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刺激及TNF 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马桑内酯 (CL)刺激纯化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 ,将上述两种条件培养基提取液 (ACM)分别注入正常大鼠侧脑室 ,观察动物行...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刺激及TNF 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马桑内酯 (CL)刺激纯化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 ,将上述两种条件培养基提取液 (ACM)分别注入正常大鼠侧脑室 ,观察动物行为与脑电图的变化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与海马中生长抑素 (SS)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侧脑室注射TNF α刺激后的条件培养基提取液可引起大鼠Ⅲ级癫痫样发作及典型的尖波、棘波、棘 慢波癫痫样脑电图表现 ,侧脑室注射TNF 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由马桑内酯刺激的条件培养基提取液 ,大鼠无癫痫样行为发生。结论 :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 α可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癫痫发作 大鼠 分泌 马桑内酯 反义寡核苷酸 条件培养基 动物行为 侧脑室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小武 祝善乐 +1 位作者 范玉华 赵小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8-410,424,共4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建立去卵巢 (OVX)和雌激素替代疗法动物模型 ,2个月后用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方法观察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hAT)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1)的变...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建立去卵巢 (OVX)和雌激素替代疗法动物模型 ,2个月后用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方法观察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hAT)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1)的变化。结果 :在OVX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ChAT和NOS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 ,雌激素 (E2 )替代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OVX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TAM)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 ,但与OVX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雌激素能上调大鼠 (OVX)心内神经节细胞中ChAT和NOS1的表达 ,雌激素可能够通过对心内神经节细胞中神经递质的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卵巢摘除 大鼠 心内神经节细胞 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心血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NR1亚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少容 刘能保 +5 位作者 张敏海 刘少纯 孙臣友 李辉 刘向前 汪薇曦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 :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NMDA受体亚基NR1表达的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w ,然后作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作业测试 ,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分... 目的 :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NMDA受体亚基NR1表达的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w ,然后作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作业测试 ,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海马CA1、CA3和齿状回区内NR1的表达变化。结果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学会躲避电击的正确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海马内NMDA受体亚基NR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学习与记忆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NMDA受体 海马 NR1 学习与记忆 表达 大鼠 亚基 应激 体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浆内非聚集型突变亨廷顿蛋白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叶翠芳 李和 +1 位作者 汪薇曦 张亦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4-248,F003,共6页
目的 :探讨胞浆内非聚集型突变亨廷顿蛋白 (huntingtin ,Htt)对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利用磷酸钙沉淀法在培养的小鼠成神经瘤细胞 (N2a细胞 )瞬时或稳定转染编码正常或突变Htt的氨基末端片段的cDNA ,观察突变Htt对视黄酸 (retinoi... 目的 :探讨胞浆内非聚集型突变亨廷顿蛋白 (huntingtin ,Htt)对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利用磷酸钙沉淀法在培养的小鼠成神经瘤细胞 (N2a细胞 )瞬时或稳定转染编码正常或突变Htt的氨基末端片段的cDNA ,观察突变Htt对视黄酸 (retinoicacid ,RA)和无血清培养刺激N2a细胞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 :在瞬时转染的N2a细胞中 ,2 0Q的正常Htt氨基末端片段弥散分布在胞浆内 ,1 5 0Q的突变Htt氨基末端片段在多数细胞胞浆内形成聚集物。在稳定表达 1 5 0Q的N2a细胞部分克隆中 ,1 5 0Q弥散分布在胞浆内。无论是含突变Htt聚集物的瞬时转染细胞还是仅在胞浆中表达非聚集型突变Htt的稳定转染细胞 ,其突起生长能力均较表达正常Htt的瞬时转染细胞和稳定转染细胞差。结论 :胞浆内非聚集型突变Htt也能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浆 非聚集型突变 亨廷顿蛋白 神经细胞 HTT N2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内神经节雄激素受体和神经生长因子的共存
10
作者 刘晓柳 杨洁 +1 位作者 李光千 赵小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7-279,316,共4页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 (AR)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表达 ,证实它们在心内神经节共存的可能性。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技术。结果 :切片上观察到 3种细胞 :( 1 )AR单标细胞 ,胞核呈棕褐色 ;( 2 )NGF单标细胞 ,胞浆呈红色 ;( 3 )AR/...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 (AR)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表达 ,证实它们在心内神经节共存的可能性。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技术。结果 :切片上观察到 3种细胞 :( 1 )AR单标细胞 ,胞核呈棕褐色 ;( 2 )NGF单标细胞 ,胞浆呈红色 ;( 3 )AR/NGF双标细胞 ,胞核棕褐色 ,胞浆为红色。双标细胞占全部阳性标记细胞的 5 0 %~ 60 %。结论 :AR和NGF可共存于同一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内神经节 雄激素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 NGF AR 免疫组织化学 心脏神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心内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刘晓柳 李光千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6-818,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卵巢切除大鼠心房后壁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雌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正常组、卵巢切除组、卵巢切除后雌二醇替代组,各组动物室温下饲养3周后,进行NGF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卵巢切除大鼠心房后壁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雌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正常组、卵巢切除组、卵巢切除后雌二醇替代组,各组动物室温下饲养3周后,进行NGF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NGF阳性神经元,该类神经细胞胞体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大、中、小型细胞均有发现。正常组和卵巢切除后雌二醇替代组NGF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全部神经节细胞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1%和64%,但卵巢切除组大鼠心内神经节NG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表达明显降低,NGF免疫阳性细胞约占全部神经节细胞总数的比例为28%。结论:心内神经节细胞内含NGF;雌激素可能影响心内神经节细胞的N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雌激素 心内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舌乳头神经结构的乙酰胆碱受体亚型配布
12
作者 李莉 徐莉萍 +1 位作者 李光千 刘烈炬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索味觉的传递机制是否系味蕾细胞所接受的信息直接通过神经递质受体作用于舌乳头的感觉神经来完成。方法:免疫组化SABC技术对大鼠舌粘膜各部位各种乳头内神经结构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8种亚型(VR1、α2、α3、α4A、α4H、α7... 目的:探索味觉的传递机制是否系味蕾细胞所接受的信息直接通过神经递质受体作用于舌乳头的感觉神经来完成。方法:免疫组化SABC技术对大鼠舌粘膜各部位各种乳头内神经结构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8种亚型(VR1、α2、α3、α4A、α4H、α7、β1及β2)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除丝状乳头外,其他3种乳头的支配神经束及纤维分支不同程度地分布有AchR的各亚型受体。阳性反应的AchR自乳头中轴上的神经束(干)起,并沿其分支分布,在临近味蕾前即中止,未见受体阳性的神经纤维终末到达味蕾细胞。结论:味觉感受的传递机制并非由AchR阳性感觉神经纤维直接从味蕾细胞“接力”上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乳头 乙酰胆碱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