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动脉远侧段的解剖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凯丽 林卡莉 +1 位作者 李光千 王建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为桡动脉置管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体视显微镜测量31具尸体共62侧桡动脉远侧段的内径(ID)、外径(ED)。结果:⑴桡动脉平桡骨茎突上5cm处断面(SA):ED、ID和管壁厚度(WT)分别为(2.33±0.49)mm... 目的:为桡动脉置管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体视显微镜测量31具尸体共62侧桡动脉远侧段的内径(ID)、外径(ED)。结果:⑴桡动脉平桡骨茎突上5cm处断面(SA):ED、ID和管壁厚度(WT)分别为(2.33±0.49)mm、(1.31±0.45)mm和(0.51±0.13)mm。⑵桡动脉平桡骨茎突处断面(SB):ED、ID和WT分别是(2.71±0.45)mm、(1.52±0.54)mm和(0.59±0.16)mm,三者均大于SA(P<0.05)。⑶桡动脉的ID、ED及WT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P<0.05),但无侧别差异(P>0.05)。结论:本文结果对桡动脉穿刺置管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等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内径 外径 管壁厚度 桡动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及其受体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晓柳 李光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1,共3页
IL-6是一种具有分化和促进生长作用的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各种调节的重要细胞因子,IL-6与特异性IL-6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并激活心肌细胞丰富的信号转导受体复合物-gp130,发挥负性肌力和细胞毒作用,IL-6与动脉粥样硬化、冠... IL-6是一种具有分化和促进生长作用的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是参与机体各种调节的重要细胞因子,IL-6与特异性IL-6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并激活心肌细胞丰富的信号转导受体复合物-gp130,发挥负性肌力和细胞毒作用,IL-6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心衰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IL-6受体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表面阵列电极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琦 胡能宇 +1 位作者 周厚纶 王熠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7,共9页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其中电极设计和刺激波形对于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采用大小电极触点交叉排列的表面阵列电极,对人体前臂组织实施直流阴极刺激;基于人体前臂的...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其中电极设计和刺激波形对于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采用大小电极触点交叉排列的表面阵列电极,对人体前臂组织实施直流阴极刺激;基于人体前臂的简化层次模型,通过有限元法仿真人体前臂组织的电场分布,使用神经纤维激励函数表征外加电场对神经轴突电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前臂深层神经纤维激励函数的峰值和半宽度乘积之比作为靶向性能评价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表面阵列电极的触点尺寸和间距进行优化设计。结果发现,当大、小触点尺寸分别为9.80和10.72 mm时,阵列电极的靶向性能最优,靶向性能评价函数最大值为11 252.68 V/m4。对比不同刺激波形作用下随时间变化的人体前臂深层神经纤维激励函数最大值,发现矩形波刺激下神经纤维激励函数最大值可达3.448 V/m2,稍高于其他刺激波形,有利于神经纤维的激活,从而为表面阵列电极设计和制定刺激处方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阵列电极 激励函数 优化设计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蛋白性肿瘤相关抗原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彭跃华 袁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8期1490-1491,共2页
目的研究糖蛋白性肿瘤相关抗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癌抗原125(CA125)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97例CHF患者血清AFP、CEA及CA125水平,并对20例NY-HAIV级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CEA及CA125水平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糖蛋白性肿瘤相关抗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癌抗原125(CA125)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97例CHF患者血清AFP、CEA及CA125水平,并对20例NY-HAIV级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CEA及CA125水平进行比较,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1)各组患者血清AFP及CEA值均正常;血清CA125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与NYHAⅡ、Ⅲ级相比,NYHAⅣ级显著上升(P<0·05),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81,P<0·001)。(2)NYHAIV级患者治疗前、后AFP及CEA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CA125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血清CA125水平能预测CHF严重程度,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癌抗原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或IL-6对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晓琴 李正莉 +1 位作者 朱长庚 王效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6,共4页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培养新生大鼠的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获得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然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1β和IL6,在作用...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培养新生大鼠的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获得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然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1β和IL6,在作用6、12及24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IL1β、IL6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IL1β、IL6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周期的显著变化,表现为G1期细胞数减少,S期、G2/M期细胞数增多,以作用12h时变化最明显。提示IL1β、IL6可促进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周期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增殖 体外培养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亚基NR2A和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少容 刘能保 +5 位作者 张敏海 刘少纯 李辉 孙臣友 刘向前 汪薇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为了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A、NR2 B表达的变化。本研究将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周 ,用 Morris水迷宫和 Y迷宫作业测试其... 为了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A、NR2 B表达的变化。本研究将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周 ,用 Morris水迷宫和 Y迷宫作业测试其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 ,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海马 CA1 、CA3、齿状回区的 NR2 A和 NR2 B的表达。结果显示 :( 1) Morris水迷宫测试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Y迷宫测试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学会躲避电击的正确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 2 )慢性复合应激组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NR2 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学习与记忆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大鼠 学习 记忆 海马 NMDA受体 NR2A NR2B 表达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小武 祝善乐 +1 位作者 范玉华 赵小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9-512,共4页
本实验建立了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疗法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合图象分析方法,观察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Bcl-2和Bax的变化,探讨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去卵巢(OVX)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Bc... 本实验建立了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疗法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合图象分析方法,观察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Bcl-2和Bax的变化,探讨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去卵巢(OVX)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Bcl-2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大鼠心内神经节中Bcl-2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较卵巢摘除组显著增高(P<0.05);卵巢摘除后同时给予特异性雌激素受体阻断剂(TAM)和17β-雌二醇(OVX+TAM+ERT)组大鼠心内神经节中Bcl-2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弱(P<0.05),但与OVX组无显著性差异(P>.05)。各组中Bax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雌激素能上调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中Bcl-2的表达,但对Bax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BCL-2 心内神经节细胞 卵巢摘除 表达 对照组 正常 阻断剂 17Β-雌二醇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建社 董大翠 +2 位作者 李丽军 张霞 张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1-664,共4页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丹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mRNA表达的影响和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层...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丹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mRNA表达的影响和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细胞Bcl-2mRNA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神经细胞主要位于缺血侧大脑皮层缺血边缘区(半暗区);缺血侧大脑皮层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Bcl-2mRNA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2h后升高,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复方丹参保护组神经细胞Bcl-2mRNA的表达明显强于缺血再灌组(P<0.01),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上述结果说明复方丹参可通过上调神经细胞Bcl-2mRNA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凋亡 BCL-2 复方丹参 大脑皮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改善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能保 刘向前 +1 位作者 刘少纯 张敏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选用氢化可的松 (HC)慢性注射制备慢性应激致Wistar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通过用Y 迷宫测定学习记忆成绩观察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合用对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鼠的作用 ,并用H .E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数量... 选用氢化可的松 (HC)慢性注射制备慢性应激致Wistar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通过用Y 迷宫测定学习记忆成绩观察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合用对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鼠的作用 ,并用H .E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数量变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变化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合用能改善Wistar大鼠因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 ,尤其是n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六味地黄丸 慢性应激 学习记忆障碍 一氧化氮合酶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酮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及其Ca^(2+)/CaMKII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臣友 刘能保 +7 位作者 李宏莲 张敏海 刘少纯 刘向前 程少容 李晓恒 洪小平 李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在培养液中加入 10 7、10 6和 10 5浓度(mol/L)的皮质酮,采用MTT染色测定、Fura 2 /AM的荧光标记以及Western印迹的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皮质酮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和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及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i和CaMKII...  在培养液中加入 10 7、10 6和 10 5浓度(mol/L)的皮质酮,采用MTT染色测定、Fura 2 /AM的荧光标记以及Western印迹的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皮质酮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和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及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i和CaMKII表达的变化规律, 探讨其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Ca2+ /CaMKII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结果发现: 10 6、10 5浓度的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影响较大,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 [Ca2+ ]i分别为 113. 1022±16. 9716、155.3794±20. 7727;CaMKII的表达也明显减少;三者的变化均显著 (P<0. 01 ),而 10 7浓度的皮质酮对上述指标影响不大 (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 [Ca2+ ]i和CaMKII的表达呈现负相关(P<0. 05)。以上结果提示,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效应,浓度越高,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越大,同时也验证了皮质酮是啮齿类动物的主要的应激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CA^2+ 海马神经元 大鼠海马 表达 原代培养 细胞存活率 啮齿类动物 荧光标记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对谷氨酸致痫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内NMDAR_1免疫反应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争艳 周厚纶 +3 位作者 刘庆莹 朱长庚 童逸龄 魏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 IL -1β在促进癫痫发作中的机制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了单纯用致痫量谷氨酸钠致痫的大鼠和预先向侧脑室注射 IL-1β再用阈下剂量的谷氨酸钠共同致痫的大鼠脑内 NMDAR1 免疫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 ,IL-1β和谷氨酸钠... 为了进一步探讨 IL -1β在促进癫痫发作中的机制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了单纯用致痫量谷氨酸钠致痫的大鼠和预先向侧脑室注射 IL-1β再用阈下剂量的谷氨酸钠共同致痫的大鼠脑内 NMDAR1 免疫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 ,IL-1β和谷氨酸钠共同致痫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 CA3区 NMDAR1 免疫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P<0 .0 5 ) ,与单纯用谷氨酸钠致痫的大鼠没有明显区别。如果预先给予 IL-1ra或 D-AP5则 IL-1β和谷氨酸钠的共同致痫效果不出现 ,脑内 NMDAR1 免疫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增强 (P>0 .0 5 )。本实验结果表明 ,IL -1β具有促进癫痫发作的效应 ,这种促癫痫效应的发挥与谷氨酸受体具有协同作用 ,并与通道型 NMDA受体 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谷氨酸 癫痫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IL-1RA D-AP5 NMDAR1 侧脑室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及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艳玲 刘能保 +4 位作者 张敏海 李晓恒 陈鸿伟 洪小平 孙臣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4,共4页
为研究慢性复合应激对成年雄性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及齿状回(DG)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持续6周。应激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 为研究慢性复合应激对成年雄性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及齿状回(DG)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持续6周。应激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成绩。同时,采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方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DG内BrdU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和差异。结果显示:应激组动物的学习与记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DG内BrdU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慢性复合应激导致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加强,DG内BrdU阳性细胞增多,提示神经细胞数量增加可能是应激所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复合应激 学习和记忆 神经前体细胞 齿状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对IL-2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卫向红 李正莉 +2 位作者 姜昌富 朱晓琴 王效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3-655,共3页
为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内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了经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后致痫大鼠行为的改变与大脑皮质内NOS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1)侧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2(IL-2)可... 为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内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了经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后致痫大鼠行为的改变与大脑皮质内NOS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1)侧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2(IL-2)可引起大鼠明显癫痫发作症状,可使大脑皮质内NOS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环胞素-A(cyclos-porine,CsA)预处理可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并使NOS表达明显下降(P<0.05);(3)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注射组大鼠呈抑制状态,且其皮质内NOS表达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IL-2具有致痫效应和促进NOS表达的作用,免疫抑制剂具有明显的抑制NOS表达的作用和抗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抑制剂 Western BLOT 癫痫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LPS诱导的神经炎症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代玉桥 金道忠 +3 位作者 王春旭 刘正清 雷德亮 李明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8-652,共5页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甲素[10、25、50μg/(kg·d)]预处理5d后,海马注射内毒素(LPS,4μg)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蓖...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甲素[10、25、50μg/(kg·d)]预处理5d后,海马注射内毒素(LPS,4μg)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蓖麻凝集素-1(RCA-1)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LPS注射引起注射部位GFAP表达增加,RCA-1阳性细胞增多、变大。而雷公藤甲素[50μg/(kg·d)]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GFAP和RCA-1的表达,其抑制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雷公藤甲素对海马内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神经炎症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表面阵列电极的人体前臂电刺激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涛 徐琦 +2 位作者 何际平 周厚纶 王熠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6-421,共6页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而触点大小和间距是对刺激范围和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在建立前臂同心圆柱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直流阴极表面电刺激下前臂组织内神经纤维...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而触点大小和间距是对刺激范围和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在建立前臂同心圆柱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直流阴极表面电刺激下前臂组织内神经纤维的胞外电势分布,采用神经纤维激励函数表征外加电场对神经轴突电活动的影响。通过仿真研究不同触点尺寸和排列方式的阵列电极设计,采用激励函数峰值和半宽度评价刺激效果。结果表明,当阵列电极触点尺寸由12 mm增大到14 mm,间距由6 mm减小到2 mm时,被激活的靶组织区域面积增大了169.36 mm2,使得刺激选择性变差;而大小触点交叉排列的结构设计能使激活的靶组织区域面积减小至少89.52mm2,有助于提高刺激选择性能,从而为表面阵列电极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表面阵列电极 激励函数 刺激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雄性大鼠心内神经节雄激素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晓柳 吴秀卿 +2 位作者 李光千 张少春 胡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8,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成年(3月龄)大鼠和中老年(15月龄)大鼠心内神经节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和变化。结果显示:成年及中老年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AR阳性神经元和AR mRNA阳性神经元,但中老...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成年(3月龄)大鼠和中老年(15月龄)大鼠心内神经节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和变化。结果显示:成年及中老年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AR阳性神经元和AR mRNA阳性神经元,但中老年大鼠心内神经节AR阳性神经元和AR 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表达明显降低。这些结果为AR在心脏的存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并且证实心内神经节部分神经元能够合成AR,提示心内神经节可能受雄激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心内神经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端脑突触素表达和突触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靖 董大翠 +3 位作者 张艳 李国营 曾明辉 蒋裕芸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9-614,共6页
为了探讨突触素(SYN)在不同周龄阶段胎儿端脑额叶中的表达与胎儿额叶皮质突触发育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突触素在不同周龄阶段胎儿额叶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周龄阶段胎儿额叶突触素表达的平均光密... 为了探讨突触素(SYN)在不同周龄阶段胎儿端脑额叶中的表达与胎儿额叶皮质突触发育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突触素在不同周龄阶段胎儿额叶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周龄阶段胎儿额叶突触素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同时取材、常规电镜技术处理、透射电镜观察额叶突触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光镜下各组均可见SYN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胎儿的额叶皮层,其表达量随周龄的增加而增强,各组间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6~24周胎儿额叶的阳性产物位于神经元的胞浆内,呈均匀的浅黄色,神经元突起内未见阳性产物;25~29周额叶的阳性产物呈黄色,在胞浆和突起内均可见,但阳性产物的量却下降;而30~39周额叶的SYN阳性产物呈棕黄色的点状或颗粒状,主要位于神经元的突起内,神经元胞浆内未见阳性产物,阳性产物的量显著增加;(2)透射电镜下19~36周胎儿大脑额叶均可见到突触样结构,随着周龄的增加,突触的数量逐渐增多,结构逐渐清晰和完整。上述结果提示SYN的表达可以反映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程度,SYN的表达与突触的发育是一致的;SYN在胎儿大脑额叶的表达部位经历由神经元胞浆内表达为主到神经元终末表达为主的这一过程,可能是由于SYN先是在神经元胞浆内合成,再随着神经元的发育而逐步转移到神经元突起的末梢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 额叶免疫组织化学 突触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时空分辨的脑功能光学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珍 刘庆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8-495,共8页
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深入分析脑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脑的高级功能至关重要,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已经在神经科学研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有脑功能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断层成像(PET)、脑电... 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深入分析脑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脑的高级功能至关重要,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已经在神经科学研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有脑功能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断层成像(PET)、脑电图(EEG)、脑磁图(MEG)等等,虽然已被成功用于脑功能研究,但是目前这些方法也存在着时间或空间分辨率不够的局限.比较而言,光学成像方法表现出其独特魅力.激光散斑衬比成像和内源信号光学成像由于能提供空间取样、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三者的最佳组合和不需加入外源性标记物等特点,与其他脑功能成像技术相比其优势可能更为突出.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这两种脑功能光学成像技术及其应用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成为研究脑皮层功能构筑和脑病理生理的有力工具.但是目前这两种成像方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衬比成像 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脑血流速度 内源光学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转染GSK-3β引起tau蛋白在PHF-1位点的过度磷酸化(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宏莲 王少辉 +3 位作者 廖晓梅 王小川 王群 王建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转染GSK-3β对tau蛋白在PHF-1位点磷酸化的影响。方法:21只大鼠随机分为GSK-3β转染组、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0.1μg/3μLGSK-3β-HA质粒和空载体分别注射入大鼠大脑,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 目的:探讨在体转染GSK-3β对tau蛋白在PHF-1位点磷酸化的影响。方法:21只大鼠随机分为GSK-3β转染组、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0.1μg/3μLGSK-3β-HA质粒和空载体分别注射入大鼠大脑,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SK-3β的表达,并应用磷酸化位点特异性抗体PHF-1检测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转染48h后,GSK-3β-HA表达在转染组;并且在转染区域的神经元内异常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在PHF-1表位)聚积;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与GSK-3β共定位。结论:在体转染GSK-3β引起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机制相关的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这进一步证明了GSK-3β是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的一个关键激酶,并且可作为一个防治与tau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TAU蛋白质类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对大鼠心内神经节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晓柳 李光千 赵小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成年雄性大鼠、睾丸切除大鼠、睾丸切除后睾酮替代大鼠等的白细胞介素 -6(IL-6)在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 :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 IL-6阳性神经元 ,但睾丸切除组大鼠心内神经节 IL-6阳性神经元数量明...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成年雄性大鼠、睾丸切除大鼠、睾丸切除后睾酮替代大鼠等的白细胞介素 -6(IL-6)在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 :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 IL-6阳性神经元 ,但睾丸切除组大鼠心内神经节 IL-6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心房后壁心内神经节存在 IL -6,且受雄激素影响 ,提示睾酮可能影响心内神经节 IL -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大鼠 心内神经节 白细胞介素-6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