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在银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陶青霄 曾祥彬 +1 位作者 明章银 陈宏翔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3,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疾病,特征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晰、覆盖银色鳞屑的红斑或斑块。除了皮肤损害外,银屑病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中重度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银屑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作为重要的血... 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疾病,特征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晰、覆盖银色鳞屑的红斑或斑块。除了皮肤损害外,银屑病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中重度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银屑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作为重要的血液成分,不仅在血栓形成和止血中发挥关键作用,还参与免疫调节和血管生成等过程。本文综述了银屑病中血小板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期望为未来研究血小板在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小板 炎症 免疫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继转输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脾细胞介导心肌损伤 被引量:24
2
作者 陶荣 廖玉华 +3 位作者 程翔 胡燕 王敏 王朝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42-644,共3页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AMI大鼠模型和假手术作对照 ,6周后将 10 0× 10 6 ~ 15 0× 10 6 脾细胞过继转输给同源近交大鼠 ;4周后检测受者大鼠血流动力学、组织病理和抗肌...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AMI大鼠模型和假手术作对照 ,6周后将 10 0× 10 6 ~ 15 0× 10 6 脾细胞过继转输给同源近交大鼠 ;4周后检测受者大鼠血流动力学、组织病理和抗肌球蛋白重链 (MHC)抗体。结果 :AMI大鼠和转输大鼠 (AMI T组 ) (8 2 2只 )血清中检测到抗MHC抗体 ,假手术大鼠和转输大鼠(Sham T组 ) (0 2 0只 )均为阴性 (P <0 0 5 ) ;AMI T组 (n =10 )大鼠发生心脏特异性炎症反应和心功能受损 ,Sham T组心脏无异常变化。结论 :AMI T大鼠发生了淋巴细胞介导心肌损伤和心功能下降 ,心肌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AMI后心室重塑的新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大鼠 脾细胞 心肌损伤 自身免疫 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大鼠主动脉舒张作用及其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其礼 班翊 +2 位作者 张俊红 叶少剑 王嘉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 研究中药何首乌中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 (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 葡萄糖苷 ,THSG)与结构相似的白黎芦醇 (resveratrol)是否有类似的血管舒张作用。方法 采用血管张力记录法及NO比色法 ,观察THSG对大鼠主动脉环张力... 目的 研究中药何首乌中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 (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 葡萄糖苷 ,THSG)与结构相似的白黎芦醇 (resveratrol)是否有类似的血管舒张作用。方法 采用血管张力记录法及NO比色法 ,观察THSG对大鼠主动脉环张力及NO含量的影响。结果 ①在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及去内皮主动脉环上 ,THSG 0 .1~ 30 .0 μmol·L- 1浓度依赖性舒张主动脉环 ,其Emax分别为 75 %和5 2 % ,EC50 分别为 0 .86和 2 .70 μmol·L- 1。②在内皮完整的血管上 ,THSG 0 .1μmol·L- 1能增强乙酰胆碱1μmol·L- 1依血管内皮的舒张作用。③NO前体物L 精氨酸 1μmol·L- 1可增强THSG 1μmol·L- 1的血管舒张作用 ;而NOS抑制药Nω 硝基L 精氨酸甲酯0 .5 μmol·L- 1可部分削弱之。④鸟苷酸环化酶抑制药亚甲兰 1μmol·L- 1可部分削弱THSG 1μmol·L- 1的血管舒张作用。⑤THSG 30mg·kg- 1,iv ,可短暂降低麻醉大鼠动脉血压 ,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⑥THSG 1μmol·L- 1显著提高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组织NO含量。结论 THSG对大鼠主动脉具有舒张作用 ,此作用主要是依血管内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主动脉 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炘 马嵘 +3 位作者 马珂 胡本容 向继洲 李亦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探讨rhaFGF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创伤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探讨rhaFGF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创伤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情况;采用羟脯氨酸测试法检测伤口中胶原纤维的含量,并对照观察创面应用rhaFGF后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外用rhaFGF后创面组织中伤后第8天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数量显著多于单纯创伤组,伤后第14天,经rhaFGF治疗的大鼠创面的再上皮化明显强于单纯创伤组。创面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外用rhaFGF后第14天和第21天的caspase-3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创伤组。伤口中羟脯氨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外用rhaFGF后第8天和第14天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单纯创伤组。结论:外用rhaFGF在创伤愈合的前期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使得愈合周期缩短。在创伤愈合的后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维持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伤修复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5
5
作者 何蔚 刘奕明 +1 位作者 陈汇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 2h ,再灌注 2 4h模型。再灌注后 1h分别ip灯盏花素 5 0或...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 2h ,再灌注 2 4h模型。再灌注后 1h分别ip灯盏花素 5 0或 75mg·kg- 1,再灌注后 2 2h重复给药 1次。再灌注 2 4h后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 ,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区大脑皮质和尾壳核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大脑皮质和尾壳核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 ,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 ,缺血区大脑皮质及尾壳核MPO活性和ICAM 1表示显著增加 ,灯盏花素 5 0和75mg·kg- 1治疗用药能减轻脑水肿 ,降低MPO活性和抑制ICAM 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脑缺血 脑水肿 中性粒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育牛黄镇痛作用的电生理机制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韶辉 张延琳 +3 位作者 王文权 曹雪红 赵立波 王嘉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育牛黄(calculus bovis sativus,CBS)镇痛作用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在蟾蜍坐骨神经干和培养大鼠三叉神经节(TRG)细胞上,分别记录复合动作电位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电流。结果CBS(〉0.4g.L-1)可以抑制复合神经动作电位,4... 目的探讨体外培育牛黄(calculus bovis sativus,CBS)镇痛作用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在蟾蜍坐骨神经干和培养大鼠三叉神经节(TRG)细胞上,分别记录复合动作电位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电流。结果CBS(〉0.4g.L-1)可以抑制复合神经动作电位,4g.L-1CBS对其抑制率为(42.5±17.6)%。CBS(0.2-20mg·L-1)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大鼠TRG细胞电压依赖性总钠通道电流(INa-T)和TTX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INa-TTX-r),20mg.L-1CBS对INa-T和INa-TTX-r的抑制率分别为(55.8±7.8)%和(39.3±5.7)%。结论CBS对钠电流的阻滞作用可能是其镇痛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育牛黄 膜片钳 钠离子通道 三叉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对血管舒缩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黄琳 李琴 +2 位作者 王维亭 陈蔚江 郭莲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hydroxyl fasudil,HF)对犬脑血管痉挛的舒张作用,并采用兔离体胸主动脉环进一步探讨其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经十二指肠给予麦角胺咖啡因片(0.5mg+50mg).kg-1建立犬脑血管痉挛模型,观察给予HF后2h内脑血流量、...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hydroxyl fasudil,HF)对犬脑血管痉挛的舒张作用,并采用兔离体胸主动脉环进一步探讨其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经十二指肠给予麦角胺咖啡因片(0.5mg+50mg).kg-1建立犬脑血管痉挛模型,观察给予HF后2h内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股动脉血流量、股动脉血管阻力、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观察HF对血管舒缩作用的影响。结果①犬脑血管痉挛模型中,HF1mg.kg-1给药后脑血管阻力降低,5~120min脑血流量增加;但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影响较轻微。②离体血管实验中,HF对甲氧明(methoxamine,Met)及氯化钾(postassium,KCl)引发的收缩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且作用在去内皮与内皮完整的血管标本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对犬痉挛脑血管HF静脉给药可明显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对外周股动脉血管亦有扩张作用,但作用较弱。HF的舒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相关,此作用为非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 脑血管痉挛 离体血管环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卵叶五加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马世玉 吴基良 +2 位作者 向继洲 陈金和 胡本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8,156,共5页
目的 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SAOH)对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后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 in,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结扎前 10 min注射 SAOH5 0m g/ kg、 10 0 mg/ kg,... 目的 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SAOH)对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后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 in,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结扎前 10 min注射 SAOH5 0m g/ kg、 10 0 mg/ kg,测定心肌再灌注 6 h血浆乳酸脱氢酶 (L DH)、磷酸肌酸激酶 (CK)和一氧化氮 (NO)、内皮素(ET)的含量 ,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左室心肌 Bcl- 2和 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给予 SAOH5 0 m g/ kg、 10 0 mg/ kg组较 IRI组 ,能明显减少心肌酶的漏出 (P<0 .0 1) ,显著提高血浆 NO含量 (P<0 .0 1) ,减少 ET的生成 (P<0 .0 1) ,血浆 NO与 ET比值也明显升高 (P<0 .0 1) ;SAOH亦能减少心肌 Bax蛋白、增加心肌 Bcl- 2蛋白的表达 ,Bax和 Bcl-2的比值也随之下降。结论  SAOH有明显保护心肌的作用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提高血浆 NO含量、减少 ET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中药 BCL-2蛋白 BAX蛋白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罗璨 郭莲军 殷光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牛磺酸 (2 5 0mg·kg-1·d-1)治疗组 ,持续缺血 6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 ,脑梗死...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牛磺酸 (2 5 0mg·kg-1·d-1)治疗组 ,持续缺血 6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 ,脑梗死体积 ,脑组织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 ,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etase,NOS)含量及表达 ,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的表达。结果 ①牛磺酸可以改善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 ,减少脑梗死体积 ;②可以提高脑组织SOD活性 ,但对MDA水平未见明显影响 ;③对脑组织NOS含量及表达未见明显影响 ;④明显减少ICAM 1阳性血管计数。结论 牛磺酸可通过增强脑组织SOD活性 ,提高清除氧自由基能力 ,以及减少脑缺血引起的ICAM 1表达 ,从而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NOS ICAM-1 SOD MDA 神经保护作 局灶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和维生素C联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媛 李晶晶 +3 位作者 胡本容 汤强 付琴 向继洲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 it C)与三氧化二砷(As2O3)促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以As2O3,V it C,以及它们不同浓度组合孵育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来观察各组... 目的探讨维生素C(V it C)与三氧化二砷(As2O3)促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以As2O3,V it C,以及它们不同浓度组合孵育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来观察各组的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流式软件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As2O3与V it C联用能显著提高单用As2O3的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P<0.05),V it C能显著增强As2O3诱导细胞集中于S期的作用,从而增强其促细胞凋亡作用。结论V it C增强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维生素C 肝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组分对大鼠脑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先菊 郭莲军 +2 位作者 曲玲 吕青 徐旭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仙人掌多糖对H_2O_2所致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脑片氧化应激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离体皮质和海马脑片与2mmol·L-1H_2O_2共孵育30min造成脑片的氧化应激损伤,分别于加入H_2O_2前加入仙人掌多糖作用30min,与H2O2同时加... 目的研究仙人掌多糖对H_2O_2所致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脑片氧化应激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离体皮质和海马脑片与2mmol·L-1H_2O_2共孵育30min造成脑片的氧化应激损伤,分别于加入H_2O_2前加入仙人掌多糖作用30min,与H2O2同时加入仙人掌多糖作用30min或在H2O2损伤之后加入仙人掌多糖作用2h。TTC染色法检测脑片活性,并检测脑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H2O2孵育30min明显损伤大鼠海马和皮质脑片,TTC染色A490nm值下降,LDH释放增加,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加入H_2O_2前预先加入仙人掌多糖0.333和1.67mg·L-1作用30min显著抑制上述H2O2所致脑片损伤,使受损脑片孵育液中GSH含量增加,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升高。结论仙人掌多糖能够减轻H2O2所致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脑片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 多糖类 脑片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乳酸脱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急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氨基酸和钙离子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2
作者 欧阳昌汉 郭莲军 +1 位作者 吕青 曲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γ 氨基丁酸 (GABA)类药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大鼠不完全性全脑缺血模型 ,高效液相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脑组织氨基酸和钙离子含量。结果 脑缺血 4h显著增加大鼠海马和皮... 目的 进一步探讨γ 氨基丁酸 (GABA)类药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大鼠不完全性全脑缺血模型 ,高效液相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脑组织氨基酸和钙离子含量。结果 脑缺血 4h显著增加大鼠海马和皮层区的谷氨酸 (Glu)和天冬氨酸 (Asp)含量及海马GABA含量 ,增高皮层细胞钙离子水平和含水量。脑缺血前 30min给予GABA 10 0mg·kg- 1,iv ,能逆转缺血诱导的Glu和Asp等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 ,减轻脑组织含水量。此外尚能增加内源性GABA含量。结论 外源性给予GABA可逆转脑缺血诱导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 ,升高抑制性氨基酸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急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 大鼠 脑组织 氨基酸 钙离子 GABA 脑水肿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皮质神经元急性氧糖缺失所致损伤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璨 郭莲军 +2 位作者 戴支凯 吴芹 石京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已证实牛磺酸对在体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本研究观察其对缺失氧糖的离体神经元是否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氧糖缺失模型。在氧糖缺失前20 h及氧糖缺失4 h过程中,分别给予牛磺酸5,10和20 mmo... 目的已证实牛磺酸对在体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本研究观察其对缺失氧糖的离体神经元是否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氧糖缺失模型。在氧糖缺失前20 h及氧糖缺失4 h过程中,分别给予牛磺酸5,10和20 mmol·L-1。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的死亡率;Fura-2/AM负载检测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水平([Ca2 +]i);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培养基中谷氨酸水平。结果氧糖缺失可致神经元死亡增加,[Ca2 +]i和培养基中谷氨酸水平异常升高;牛磺酸处理可使氧糖缺失引起的神经元死亡率明显降低,抑制氧糖缺失引起的神经元[Ca2 +]i和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异常升高。结论牛磺酸可以减轻氧糖缺失引起的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胞内钙超载和抑制谷氨酸释放或漏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大脑皮质 神经元 氧糖缺失 细胞内 谷氨酸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致静脉损伤作用细胞水平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慧芬 徐戎 +1 位作者 谢莺 曾繁典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908-911,共4页
目的了解七叶皂苷钠(EscN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活性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原代培养的HUVEC中加入不同浓度EscN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孵育24 h后,采用MTT和中性红法对HUVEC活性进行定量分析,流式细胞技术对... 目的了解七叶皂苷钠(EscN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活性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原代培养的HUVEC中加入不同浓度EscN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孵育24 h后,采用MTT和中性红法对HUVEC活性进行定量分析,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结果MTT法和中性红法显示EscN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2.89±3.42)和(44.19±3.58) μg·mL^-1。10~80 μg·mL^-1浓度范围内的EscNa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UVEC生长,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结果也显示,EscNa可阻抑G0/G1期细胞向S期的转变,抑制HUVEC增殖。结论七叶皂苷钠通过降低HUVEC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对HUVEC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活性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轻度缺氧增加组胺刺激的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频率(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肆 陈建国 +3 位作者 朱莉萍 刘声远 王迪浔 胡清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1-556,共6页
钙振荡(calcium oscillation) 能以频率解码的形式调节基因转录,钙振荡的频率可反应基因转录的水平. 为探索持续缺氧是强化还是钝化肺动脉内皮细胞对组胺的反应,研究了24 h 亚急性轻度缺氧对组胺刺激的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频率的影响,... 钙振荡(calcium oscillation) 能以频率解码的形式调节基因转录,钙振荡的频率可反应基因转录的水平. 为探索持续缺氧是强化还是钝化肺动脉内皮细胞对组胺的反应,研究了24 h 亚急性轻度缺氧对组胺刺激的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频率的影响,并探索了其机制. 结果是:a. 24 h 亚急性轻度缺氧可显著增加组胺刺激的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频率;b.N A D PH 氧化酶抑制剂,diphenylene iodonium chloride (D PI,10 μm ol/L) 消除了组胺刺激的常氧和缺氧后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c.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oxypurinol,100 μm ol/L) 能显著降低组胺刺激的缺氧后肺动脉内皮细胞升高的钙振荡频率,但降低后的钙振荡频率仍高于常氧组,别嘌呤醇对组胺刺激的常氧组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频率无显著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在持续缺氧相关的肺疾患中,肺动脉内皮细胞对组胺反应的敏感性增加. N A D PH 氧化酶在组胺刺激的钙振荡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黄嘌呤氧化酶的激活是缺氧引起组胺刺激的钙振荡频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振荡 组胺 缺氧 肺动脉 MADPH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丝/苏氨酸磷酸酶1和2A抑制药对大鼠三叉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雪红 明章银 +2 位作者 付晖 潘建萍 刘烈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53,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蛋白丝/苏氨酸磷酸酶1和2A特异性抑制药冈田酸对大鼠三叉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的影响,探讨磷酸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在成年大鼠三叉神经元上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1μmol·L-1冈田酸显著抑制总钠电流(... 目的通过研究蛋白丝/苏氨酸磷酸酶1和2A特异性抑制药冈田酸对大鼠三叉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的影响,探讨磷酸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在成年大鼠三叉神经元上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1μmol·L-1冈田酸显著抑制总钠电流(INa-T) ,仅轻微抑制毒素不敏感型钠电流(INa-TTX-R) ,其抑制率分别为(20±13) %(n=9,P<0 .05)和(4±3) %(n=6, P<0 .05)。冈田酸对INa-T的激活曲线产生明显的超极化位移,半激活电压从给药前的-(13±8)mV升至给药后的-(16±7)mV(P<0 .05) ,但是对INa-TTX-R的激活曲线没有影响。结论①蛋白丝/苏氨酸磷酸酶参与了大鼠三叉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调节。②大鼠三叉神经元存在多种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它们对冈田酸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蛋白磷酸酶 钠通道 三叉神经节 膜片钳技术 全细胞 冈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纤维化及Th_1/Th_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乐 王照华 +2 位作者 李树生 杨光田 赵立波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对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辅助性T细胞(Th)亚群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行腹主动脉结扎构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以STS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STS对...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对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辅助性T细胞(Th)亚群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行腹主动脉结扎构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以STS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STS对心肌纤维化指标以及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可见明显胶原沉积,STS处理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外周血Th1类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IFN)-γ]水平下降,而Th2类因子(IL-4、IL-5)水平增加;STS处理组较模型组心肌I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STS能调控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机制与调节Th1/Th2类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心肌纤维化 Th1/Th2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急性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罗璨 郭莲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急性脑缺血后牛磺酸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和氧糖剥夺模型(OGD)复制在体和离体的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 e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急性脑缺血后牛磺酸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和氧糖剥夺模型(OGD)复制在体和离体的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 e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 erase chainreaction,real-tim e FQRT-PCR)检测Caspase-3/8的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 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用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intracellu larcalc ium concentrations,[Ca2+]i)变化。结果MCAO可以引起大鼠脑内caspase-3/8 mRNA表达上调,OGD使培养神经元[Ca2+]i上升,与OGD模型中凋亡神经元数量增多一致。牛磺酸可以减少细胞凋亡数量,抑制Caspase-3 mRNA表达上调及[Ca2+]i的升高。结论急性脑缺血后皮质神经元caspase-3/8的mRNA表达上调和[Ca2+]i增加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有关;牛磺酸可以减少急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该作用与影响凋亡相关蛋白酶Caspase-3/8的基因表达及[Ca2+]i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脑缺血 半胱天冬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对雾霾及其相关疾病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金晶 周绪红 曾繁典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0,共3页
人体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是人体抵抗雾霾的主要防御系统,但持续暴露于严重的污染空气中时,该系统也难以阻挡雾霾中有毒有害气体和致病微生物侵入支气管和肺泡,甚至入血入脑,从而危害人体健康。雾霾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甚... 人体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是人体抵抗雾霾的主要防御系统,但持续暴露于严重的污染空气中时,该系统也难以阻挡雾霾中有毒有害气体和致病微生物侵入支气管和肺泡,甚至入血入脑,从而危害人体健康。雾霾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甚至致癌。雾霾极易引起咽喉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气管/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新型黏液溶解性祛痰药桉柠蒎中的桉油精、柠檬烯及α-蒎烯具有抗菌、抗炎、止咳、祛痰和平喘等作用,当其作用于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时,可改善和恢复黏液纤毛系统功能,解除黏液纤毛清除系统障碍,促进黏痰稀释、溶解和排出。上述作用有助于雾霾中有害颗粒物的排出,有助于抵抗雾霾中致病微生物的侵袭,有助于雾霾相关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黏液溶解性祛痰药 桉柠蒎 雾霾 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在静脉血栓形成及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宋伟 明章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9-892,共4页
静脉血栓是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容易发展为致死性肺栓塞,现有的治疗手段有限。尽管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但是该病容易复发。近年来血小板在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诊断方面已有诸多进展,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在静脉血栓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这些新... 静脉血栓是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容易发展为致死性肺栓塞,现有的治疗手段有限。尽管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但是该病容易复发。近年来血小板在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诊断方面已有诸多进展,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在静脉血栓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这些新进展为我们以血小板为突破口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对近年来血小板在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在诊断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抗血小板策略在静脉血栓症方面的可能应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静脉血栓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诊断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