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F和bFGF对脐血单个核细胞τ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鄢文海 曹孟德 +5 位作者 王建枝 刘计荣 龚光明 许燕 韩雪飞 邢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作用下τ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mRNA的表达。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H-DMEM培养瓶内。以不加任何生长因子的培养为对照组,其余3组分别加入细胞因子EGF+b...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作用下τ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mRNA的表达。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H-DMEM培养瓶内。以不加任何生长因子的培养为对照组,其余3组分别加入细胞因子EGF+bFGF、bFGF、EGF,终浓度均为20μg/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方法检测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前后τ蛋白及MAP2mRN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τ蛋白及MAP2阳性细胞。结果培养前,脐血单个核细胞胞体小呈圆形;培养后EGF+bFGF组细胞胞体较大,突起粗而长,EGF组细胞胞体呈梭形,有1-2个长突触,bFGF组细胞胞体较小、有多个细长突起,形似星形细胞,对照组细胞形态类似于bFGF组,但数量较少。RT-PCR检测未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MAP2mRNA表达阳性而τ蛋白mRNA呈阴性,培养后MAP2mRNA表达增强,τ蛋白mRNA亦呈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可检测MAP2及τ蛋白阳性细胞在EGF+bFGF组、EGF组、bFGF组、对照组分别为335%、256%、196%、144%和298%、214%、153%、13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的神经元特异性分子,经培养和生长因子调控后表达增强,联合使用bFGF、EGF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表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对磷酸化tau蛋白截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段萍 李夏春 +2 位作者 邓艳秋 张蕲 王建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5,共5页
磷酸化tau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蒺s disease,AD) 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 的主要组成部分. 最近的研究显示:NFT存在Glu391和Asp421位点被截断的tau片段,然而,tau蛋白的磷酸化是否会影响c... 磷酸化tau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蒺s disease,AD) 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 的主要组成部分. 最近的研究显示:NFT存在Glu391和Asp421位点被截断的tau片段,然而,tau蛋白的磷酸化是否会影响caspase-3的切割作用尚不清楚. 首先纯化重组tau 蛋白,然后利用蛋白激酶A (PKA)、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乳鼠海马组织抽提液对其磷酸化,并用caspase-3对不同磷酸化的tau 蛋白进行切割,比较caspase-3对非磷酸化和不同蛋白激酶磷酸化的tau 蛋白的切割特性. 结果显示:除切割非磷酸化tau蛋白外,caspase-3在体外可分别切割被PKA、CaMKⅡ和乳鼠海马组织抽提液磷酸化的tau蛋白. 这一结果提示:磷酸化修饰的tau蛋白仍然是caspase-3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au片段 磷酸化 胱天蛋门水解酶-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心酮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内脂素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代娟 刘同美 +4 位作者 崔晓栋 刘江月 郭军堂 王建英 叶笃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观察青心酮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与内脂素的关系。方法:取8只8周龄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取24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成3组:动脉硬化组(n=8,im,等量生理盐水);青心酮治疗组(n=8,im,10mg·kg-1&... 目的:观察青心酮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与内脂素的关系。方法:取8只8周龄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取24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成3组:动脉硬化组(n=8,im,等量生理盐水);青心酮治疗组(n=8,im,10mg·kg-1·d-1);辛伐他汀治疗组(n=8,im,10mg·kg-1·d-1)。所有实验小鼠均饲以"西方类型膳食"饲料至12周。取血检测内脂素、血脂;剪取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剪取主动脉根部斑块组织,观察斑块中内脂素的分布情况;行电镜切片,观察青心酮对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结构影响。结果:青心酮治疗组血清内脂素减少,血脂降低,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减少,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斑块中内脂素含量减少。结论:青心酮能减少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可能通过抑制内脂素生成而降低血脂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羟基苯乙酮 内脂素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抗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邓艳秋 赵纲 +1 位作者 赵政 王建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6-969,共4页
目的研究NFκB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抗细胞凋亡中作用。方法采用开颅方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通过脑梗塞体积分析及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脑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采用TUNEL的方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度。免疫组化染色和细胞... 目的研究NFκB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抗细胞凋亡中作用。方法采用开颅方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通过脑梗塞体积分析及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脑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采用TUNEL的方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度。免疫组化染色和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的表达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预处理未引起脑组织神经元的病理性损伤,相对于未经预处理的缺血组,经预处理的脑缺血组脑组织梗塞体积显著减小,半影区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且细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脑组织SOD的活性亦明显增大,MDA值明显减小(均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够减轻再次的缺血性损伤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NF-κB可能是缺血预处理保护中抗凋亡信号调节的关键步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细胞凋亡 NF-ΚB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额叶白质损害的DTI与临床执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珲 唐荣华 +5 位作者 朱文珍 方思羽 占传家 胡伟 夏友华 王建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6-589,共4页
目的分别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FAB)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额叶白质损害与执行功能,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对15例AD组和1... 目的分别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FAB)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额叶白质损害与执行功能,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对15例AD组和15例对照组应用FAB测得评分,并且进行DTI扫描,测量额叶白质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两组额叶白质区域的FA值和ADC值及FAB评分进行比较,并评价额叶白质的FA值和ADC值与临床执行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D患者FAB值及额叶白质F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额叶白质FA值与FAB值呈正相关(r=0.678,P=0.003)。结论FAB能够实用且有效的检测AD患者额叶执行功能的改变,FA值可反映AD患者额叶白质受损程度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执行功能障碍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额叶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和谷氨酸转运体的改变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曲忠森 田青 +4 位作者 周新文 王小川 王群 张蕲 王建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皮层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Aβ)以及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检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DM+NaCl组、DM+LiCl组糖原合酶激酶-3(GSK-3)的活性、谷氨酸转运...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皮层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Aβ)以及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检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DM+NaCl组、DM+LiCl组糖原合酶激酶-3(GSK-3)的活性、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及Aβ水平。结果DM组与对照组相比,GSK-3活性(P<0.05)和Aβ40生成(P<0.01)显著增加,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显著减弱(P<0.05);GSK-3的抑制剂LiCl能显著降低糖尿病鼠Aβ40水平(P<0.01)和改善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皮层Aβ40生成增加、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降低、GSK-3升高在这一病理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氯化锂 糖原合酶激酶-3 Β-淀粉样蛋白 谷氨酸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花萼海绵诱癌素诱导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夏春 张军霞 王建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诱导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给予CA处理,或同时给予不同浓度Mel或维生素E(Vit E)处理,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细丝磷酸化...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诱导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给予CA处理,或同时给予不同浓度Mel或维生素E(Vit E)处理,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细丝磷酸化水平和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含量,32P-特异底物标记技术检测PP-2A活性。结果①CA可在N2awt细胞引起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同时伴有PP-2A含量和活性降低。②Mel对CA引起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有保护作用,且强于Vit E;Mel同时对抗CA诱导的PP-2A活性和含量降低。结论Mel可通过调节细胞内PP-2A的含量和活性而减轻CA引起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花萼海绵诱癌素 褪黑素 神经细丝 过度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花萼海绵诱癌素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夏春 王建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给予CA处理,或同时给予50μmol/L Mel处理,用免疫荧光检测tau蛋白磷酸化水平,32P-特异底物标记...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给予CA处理,或同时给予50μmol/L Mel处理,用免疫荧光检测tau蛋白磷酸化水平,32P-特异底物标记技术检测GSK-3活性,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Ser9-GSK-3β和GSK-3β的表达水平,计算P-Ser9-GSK-3β/GSK-3β的比率。结果①CA可在N2awt细胞使tau蛋白在Ser396/404位点和Ser198/202位点过度磷酸化,同时伴有GSK-3活性升高和P-Ser9-GSK-3β表达水平降低。②Mel对CA引起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保护作用;Mel同时对抗CA诱导的GSK-3活性升高和P-Ser9-GSK-3β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el可减轻CA引起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内P-Ser9-GSK-3β的表达水平和改变GSK-3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萼海绵诱癌素 tau褪黑素 过度磷酸化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50多肽在膀胱癌细胞系BIU-87中的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伍庄 陈忠 +1 位作者 叶章群 叶仕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06-308,311,F004,共5页
目的:研究CH50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体外转染膀胱癌细胞系BIU87以及CH50多肽的表达和鉴定。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timineTM2000为介导,将pCH510质粒体外转染给BIU87细胞,用免疫组化S P法、WesternBlot法鉴定CH50多肽的表达,RT PCR法鉴... 目的:研究CH50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体外转染膀胱癌细胞系BIU87以及CH50多肽的表达和鉴定。方法:以脂质体LipofectimineTM2000为介导,将pCH510质粒体外转染给BIU87细胞,用免疫组化S P法、WesternBlot法鉴定CH50多肽的表达,RT PCR法鉴定导入基因的表达。结果:转染pCH510质粒的BIU87细胞明显阳性表达CH50多肽,对照组则不表达。结论:BIU87细胞体外转染pCH510质粒后能表达CH50多肽,改变了癌细胞的黏附属性,为临床治疗膀胱癌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50多肽 BIU-87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7(IL-7)选择性剪接变异体的筛选和序列测定
10
作者 潘德顺 吴培诚 +1 位作者 孔凡虎 王迪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寻找人肿瘤细胞选择性的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 in-7)剪接变异体。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IL-7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离正常肝组织、原发肝癌组织、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IL-7 mRNA,再对电泳所获条带进行克隆、... 目的:寻找人肿瘤细胞选择性的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 in-7)剪接变异体。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IL-7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离正常肝组织、原发肝癌组织、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IL-7 mRNA,再对电泳所获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正常肝组织、原发肝癌组织、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都能检测到IL-7 mRNA,而且从肝癌组织、胃癌组织中各分离出一条新带,经亚克隆及测序,证实这两条带分别是人IL-7基因cDNA第四外显子(肝癌组织)和第五外显子(胃癌组织)缺乏所致。结论:肝癌组织和胃癌组织存在不同选择性IL-7剪接变异体。这些变异体的发现,为肿瘤病人的免疫调节紊乱以及肿瘤病人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7 克隆 分子 序列分析 肿瘤 剪接变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3在阿尔茨海默病样细胞骨架蛋白过度磷酸化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靖 邓艳秋 +4 位作者 杨莹 张家玉 张业平 张少华 王建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神经原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酯酶失衡可导致骨架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 ,而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和神经丝 (neurofilament,NF)是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组成部分 .在众多激酶中 ... 神经原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酯酶失衡可导致骨架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 ,而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和神经丝 (neurofilament,NF)是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组成部分 .在众多激酶中 ,糖原合酶激酶 3(glycogensynthasekinase 3,GSK 3)可能是AD神经退行性变起重要作用 .为深入探讨GSK 3在AD样神经退行性变中的作用 ,以磷酯酰肌醇三磷酸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 ,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 (wortmannin ,WT)处理野生型鼠成神经瘤细胞株 (wildtypemouseneuroblastomacelllines,N2awt) ,系统观察WT处理N2awt不同时间点 (1h、 3h、 6h)细胞代谢率、细胞形态、细胞骨架蛋白tau和NF的磷酸化状态改变以及细胞的命运 ,并分析了GSK 3活性与上述参数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 :1μmol/LWT处理细胞 1h ,GSK 3活性与未经WT处理的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 ,并伴有Ser9磷酸化的GSK 3水平的降低 ;NF磷酸化程度增强 ,tau在Ser198/Ser199/Ser2 0 2位点的磷酸化增强 .1μmol/LWT处理细胞 3h ,GSK 3活性与对照组和处理 1h组相比明显下降 ,NF磷酸化程度较 1h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 1μmol/LWT处理细胞 6h ,细胞形态、GSK 3活性、Ser9磷酸化形式的G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渥曼青霉素 糖原合酶激酶-3 神经细丝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heimer样磷酸酯酶缺陷导致神经细丝异常磷酸化和聚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先涛 王群 +2 位作者 魏泽兰 袁予辉 王建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样蛋白磷酸酯酶缺陷与神经细丝异常的关系,探讨神经细丝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磷酸酯酶抑制剂冈田酸(OA)处理人成神经瘤细胞(SY5Y)后,用倒置显微镜,免疫组化,生物化学等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神经细丝的表达...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样蛋白磷酸酯酶缺陷与神经细丝异常的关系,探讨神经细丝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磷酸酯酶抑制剂冈田酸(OA)处理人成神经瘤细胞(SY5Y)后,用倒置显微镜,免疫组化,生物化学等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神经细丝的表达、磷酸化和细胞定位以及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未经处理的SY5Y细胞中被SMI32识别的非磷酸化神经细丝在细胞体和突起中均被检测,但在胞体中的含量特别丰富;被SMI34识别的磷酸化神经细丝则主要在细胞的表层和突起部分被检测。用OA处理后,非磷酸化神经细丝的显色反应随OA浓度增加而显著减弱;而磷酸化神经细丝的显色则随OA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强,并由轴丘向胞体聚积。免疫印迹结果显示:OA处理使SMI34显色呈剂量依赖性增高。OA在引起神经细丝异常改变的同时,对细胞产生剂量依赖性毒性作用:15nmol/LOA使SY5Y细胞光泽度降低,数目减少,轴突长度缩短,细胞活性降低;当OA浓度增加至30nmol/L时,上述细胞毒性作用增强,并出现大量无光泽,无突起的圆形细胞;当OA浓度达45nmol/L时,全部细胞均漂浮死亡。结论蛋白磷酸酯酶缺陷导致神经细丝的异常磷酸化和聚积,这一过程很可能参与AD神经原纤维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冈田酸 神经细丝 磷酸化 聚积 磷酸酯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