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66
1
作者 黄正 范玮 +1 位作者 李谷 刘红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用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基摇床驯化污泥 ,选用聚乙烯醇 (PVA)作为包埋载体 ,添加适量粉末活性炭包埋固定化硝化污泥 ,制备固定化小球 ,驯化后处理废水中 NH+4 - N。结果表明 :经 6周驯化后 ,硝化细菌从最初的 13个 / ml增至 2 .7× 10 7... 用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基摇床驯化污泥 ,选用聚乙烯醇 (PVA)作为包埋载体 ,添加适量粉末活性炭包埋固定化硝化污泥 ,制备固定化小球 ,驯化后处理废水中 NH+4 - N。结果表明 :经 6周驯化后 ,硝化细菌从最初的 13个 / ml增至 2 .7× 10 7个 / m l;混凝沉淀处理可显著降低养殖的化学需氧量 (COD) ,但对 NH+4 - N无影响 ;应用固定化小球结合混凝沉淀处理合成废水 (COD=2 2 1m g/ L,NH+4 - N=40 mg/ L) 2 4h,COD去除率为 86 .4%,NH+4 - N去除率达 99.0 %;处理养殖废水 (COD=2 43mg/ L ,NH+4 - N=45 mg/ L ) 2 4h,COD去除率为 74.9%,NH+4 - N去除率达 8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硝化细菌 养殖废水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E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食管癌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石云 周新文 +1 位作者 周宜开 任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研究细胞色素 P45 0 2 E1基因 (CYP2 E1)、谷胱甘肽转硫酶 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及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应用 PCR- RFL P技术对 12 0例肺癌、 98例食管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肺癌组 GSTM1null基因型频率(6 1.7%)高于正常对照组 ... 研究细胞色素 P45 0 2 E1基因 (CYP2 E1)、谷胱甘肽转硫酶 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及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应用 PCR- RFL P技术对 12 0例肺癌、 98例食管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肺癌组 GSTM1null基因型频率(6 1.7%)高于正常对照组 (4 4.2 %) (χ2 =7.38,P<0 .0 1) ,食管癌组该基因型频率 (6 8.4%)亦高于正常对照组 (4 2 .9%)(χ2 =12 .92 ,P<0 .0 0 5 ) ,携带 GSTM1null基因型个体患肺癌和食管癌的危险性分别是非 GSTM1null基因型个体的 2倍和 3倍。CYP2 E1Rsa I多态性分析研究表明 ,突变基因型 (杂合子 +突变纯合子 )频率肺癌组 (35 %)和食管癌组(2 6 .5 %)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 (5 2 .5 %和 5 5 .1%,P<0 .0 1)。携带 CYP2 E1野生基因型个体发生肺癌和食管癌的危险性分别是携带 CYP2 E1突变基因型个体的 2倍和 3.5倍。认为 GSTM1和 CYP2 E1Rsa I多态性均是个体肺癌和食管癌的重要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M1 CYP2E1 基因多态性 肺癌 食管癌 肿瘤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人群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志强 吕斌 +2 位作者 邹立君 尚学兰 周宜开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0-632,共3页
目的 研究湖北人群Toll样受体 4 (TLR4 )Asp2 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 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ASPCR) 限制酶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检测TLR4Asp2 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所有的 2 5 3例... 目的 研究湖北人群Toll样受体 4 (TLR4 )Asp2 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 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ASPCR) 限制酶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检测TLR4Asp2 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所有的 2 5 3例中国湖北人群样本中 ,没有检测到TLR4Asp2 99Gly和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存在。 结论 TLR4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地区和人群发生的频率是不同的 ,与白种人相比 ,中国湖北人群的TLR4Asp2 99Gly和Thr399Ile的基因多态性非常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 TLR4基因 E基因 TOLL样受体4 基因多态性 罕见 白种人 片断长度 RFLP 限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病毒对饮水消毒剂抗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谷康定 唐非 +1 位作者 张水兵 王家玲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研究了饮水消毒剂有效氯 (Cl)、二氧化氯 (Cl O2 )、有效氯与二氧化氯联合 (Cl+Cl O2 )、臭氧水 (O3 )对模拟水样中甲型肝炎病毒 (HAV) Nj- 3株、脊髓灰质炎病毒 I型 (Polio V) Sabin株及大肠杆菌 f2 噬菌体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 :当 O3... 研究了饮水消毒剂有效氯 (Cl)、二氧化氯 (Cl O2 )、有效氯与二氧化氯联合 (Cl+Cl O2 )、臭氧水 (O3 )对模拟水样中甲型肝炎病毒 (HAV) Nj- 3株、脊髓灰质炎病毒 I型 (Polio V) Sabin株及大肠杆菌 f2 噬菌体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 :当 O3 为 1.2 2 m g/ L 时即可使 Polio V10 5空斑形成单位 (PFU) / m l在 10 min内灭活 ,而 Cl需要 16 mg/ L 才可达到同样效果。各种消毒剂消毒效果顺序依次为 :O3 >Cl O2 >Cl+Cl O2 >Cl。病毒对消毒剂的抵抗力则依次为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HAAg) >Polio V>f2 噬菌体。由于 HAAg不能反映病毒的感染性 ,因此 Polio V是一种较好的水中病毒灭活指示病毒。结果提示 :HAV Nj- 3株由于复制时间长 ,表达水平低 ,用于消毒感染试验尚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病毒 饮用水 消毒剂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项光亚 杨瑜 +1 位作者 阮金兰 周宜开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为研究金丝桃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金丝桃提取物对大鼠离体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及由 Fe2 + - H2 O2 体系、Fe2 + - Vit C体系和 Fe2 + - Cys体系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发现金丝桃提取物对大鼠肝、心、肾组织... 为研究金丝桃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金丝桃提取物对大鼠离体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及由 Fe2 + - H2 O2 体系、Fe2 + - Vit C体系和 Fe2 + - Cys体系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发现金丝桃提取物对大鼠肝、心、肾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和线粒体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 ,而且提取物 F0 0 3的抑制作用要强于 F0 0 4、 F0 0 5的抑制作用。认为金丝桃具有较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 丙二醛 脂质过氧化 抗脂质过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16S rDNA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正 赵芳 +2 位作者 刘红艳 徐伟斌 周宜开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 以活性污泥为材料 ,研究其中硝化细菌的分离及 16SrDNA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氨氧化细菌与亚硝酸氧化细菌富集、分离技术从武汉某啤酒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 2株纯培养菌株N1和N2 。分别提取 2株细菌的总DNA ,利用氨氧化细菌... 目的 以活性污泥为材料 ,研究其中硝化细菌的分离及 16SrDNA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氨氧化细菌与亚硝酸氧化细菌富集、分离技术从武汉某啤酒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 2株纯培养菌株N1和N2 。分别提取 2株细菌的总DNA ,利用氨氧化细菌与亚硝酸氧化细菌的 16SrDNA特异性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反应 (PCR)扩增 ;扩增产物经 2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anger末端终止法测序分析 ,用NCBI Blast软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等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 N1和N2 的DNA扩增产物片断大小分别为 5 2 6bp和 391bp ,测序结果经检索证实N1、N2 分别与标准菌株Nitrosomonassp DYS317和Nitrobactersp R6的保守性片段有 99%、 10 0 %的同源性。 结论 可以判定所分离得到的N1和N2 菌株分别为亚硝化单胞菌属和硝化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证 Blast软件 测序 多聚酶链反应 方法研究 DNA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 活性污泥 氨氧化细菌 硝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胺甲硫磷和甲基毒死蜱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龙 郑波 +1 位作者 宋瑞琨 刘毓谷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建立了生物组织中胺甲硫磷和甲基毒死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选用 YWG- C1 8H375 mm (内径 )× 2 0 0 mm柱作为分析柱 ,流动相选用 80∶ 2 0 (V/ V)的甲醇 /水二元体系 ,流速为 1.0 ml/ min,检测波长胺甲硫磷为2 5 2 nm,甲... 建立了生物组织中胺甲硫磷和甲基毒死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选用 YWG- C1 8H375 mm (内径 )× 2 0 0 mm柱作为分析柱 ,流动相选用 80∶ 2 0 (V/ V)的甲醇 /水二元体系 ,流速为 1.0 ml/ min,检测波长胺甲硫磷为2 5 2 nm,甲基毒死蜱为 2 90 nm。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其最小检出量为 2 .5× 10 - 8g,最小检出浓度为 0 .2 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甲硫磷 甲基毒死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杀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法处理化纤浆粕黑液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金辉 赵志耀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采用电解法对化纤浆粕黑液的处理进行了研究 ,发现进水 p H值的最佳范围为 8~ 10 ,最佳电解时间为 10m in,脉冲频率为 70 0 0~ 90 0 0 Hz,电流密度为 3 95 .2 A/m2 ,极距为 15 mm,极板厚度为 3 mm。当进水化学需氧量( CODcr)为 2 0 0 ... 采用电解法对化纤浆粕黑液的处理进行了研究 ,发现进水 p H值的最佳范围为 8~ 10 ,最佳电解时间为 10m in,脉冲频率为 70 0 0~ 90 0 0 Hz,电流密度为 3 95 .2 A/m2 ,极距为 15 mm,极板厚度为 3 mm。当进水化学需氧量( CODcr)为 2 0 0 0~ 4 0 0 0 mg/L 时 ,CODcr去除率平均为 4 5 % ,脱色率平均为 68%。结果表明 :电解法作为化纤浆粕黑液处理的前段工艺 ,可降低 CODcr负荷 ,是化纤浆粕黑液脱色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处理 液体 电解法 化纤浆粕黑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飞灰中苯并[a]芘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黑笑涵 李芳 +3 位作者 李柏生 孙唏 徐顺清 胡涌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3-244,247,共3页
用丙酮作溶剂超声波抽提垃圾焚烧炉飞灰中苯并[a]芘有机物,再用固相萃取纯化,然后利用配ODS3C18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以90%乙腈+10%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激发波长246nm和发射波长431nm的条件下测定了垃圾焚烧炉飞灰中的苯并[a... 用丙酮作溶剂超声波抽提垃圾焚烧炉飞灰中苯并[a]芘有机物,再用固相萃取纯化,然后利用配ODS3C18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以90%乙腈+10%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激发波长246nm和发射波长431nm的条件下测定了垃圾焚烧炉飞灰中的苯并[a]芘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为0.01ng/mL,苯并[a]芘的回收率90.8%,方法的RSD(相对标准偏差)为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垃圾焚烧炉飞灰 超声波提取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表达大鼠肌肉乙酰胆碱受体的方法学研究
10
作者 李传翔 姚尚龙 +2 位作者 聂辉 张玉芹 吕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 :建立适合于研究肌肉松驰药作用的乙酰胆碱受体的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磁珠技术从大鼠肌肉中提取多聚腺嘌呤mRNA ,注入去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表达为有功能的离子通道 ,并与未去膜和去膜未注射的卵母细胞比较 ,利用电压钳方法记... 目的 :建立适合于研究肌肉松驰药作用的乙酰胆碱受体的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磁珠技术从大鼠肌肉中提取多聚腺嘌呤mRNA ,注入去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表达为有功能的离子通道 ,并与未去膜和去膜未注射的卵母细胞比较 ,利用电压钳方法记录电压依赖性的离子通道电流 ,观察并分析三组电流特性。结果 :三组卵母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和钳制到 - 6 0mV时的补偿电流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通过去除卵母细胞的卵泡膜可以去除内源性受体的干扰 ,在注射大鼠肌肉mRNA的卵母细胞膜上记录到典型的N2 型ACh受体的电流。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模型可作为在细胞和蛋白水平研究肌松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乙酰胆碱受体 卵母细胞 MRNA 电压 钳技术 方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东湖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北威 唐非 施敏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55-57,73,共4页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结合色谱 质谱(GC/MS)联机分析方法,对武汉汉江、东湖水源水及其所制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学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C/MS联机分析分别鉴定出汉江、东湖水源水及其自来水中的非...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结合色谱 质谱(GC/MS)联机分析方法,对武汉汉江、东湖水源水及其所制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学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C/MS联机分析分别鉴定出汉江、东湖水源水及其自来水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物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酞酸酯)等30和20余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挥发性有机物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对非去极化肌松药与肌肉型乙酰胆碱受体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传翔 姚尚龙 +2 位作者 聂辉 张玉芹 吕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的机制.方法从大鼠肌肉提取多聚腺嘌呤mRNA,注入去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以表达有功能的离子通道, 利用电压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的离子通道电流.建立七氟醚、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分别抑制乙酰... 目的探讨七氟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的机制.方法从大鼠肌肉提取多聚腺嘌呤mRNA,注入去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以表达有功能的离子通道, 利用电压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的离子通道电流.建立七氟醚、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分别抑制乙酰胆碱所引起电流的量效曲线,再研究给予相当于50%抑制率浓度的七氟醚后,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抑制作用的变化.结果七氟醚、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均能产生快速、稳定、可逆、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达到50%抑制率的浓度分别是823 μmol·L-1(95% CI:681~997 μmol·L-1)、 33.4 nmol·L-1(95% CI:27.1~41.7 nmol·L-1) 和9.2 nmol·L-1(95% CI:7.9~12.3 nmol·L-1).联合使用七氟醚、非去极化肌松药时,七氟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抑制效应.结论七氟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在受体水平增加拮抗剂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非去极化肌松药 细胞膜 受体 胆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体氨氮去除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谷 黄正 +2 位作者 龙华 范玮 刘红艳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268,共7页
应用固定化技术 ,将富集培养的硝化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 ,对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条件下其硝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同时 ,采用摇瓶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小球和悬浮硝化活性污泥对养鳖污水氨氮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固定化小球具有明显抗... 应用固定化技术 ,将富集培养的硝化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 ,对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条件下其硝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同时 ,采用摇瓶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小球和悬浮硝化活性污泥对养鳖污水氨氮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固定化小球具有明显抗不利因素的能力 ,降解氨氮的效率稳定 ,对养殖污水氨氮的生物处理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水产养殖 氨氮去除率 固定化微生物 硝化活性污泥 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文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非 张水兵 +3 位作者 谷康定 汪亚州 运珞珈 张金荣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1-543,共3页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结合 Ames致突变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的东湖与汉江水源水及其所制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性。结果发现 :在加与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 (S9)的条件下 ,除枯水期外 ,其他水文时期东...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结合 Ames致突变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的东湖与汉江水源水及其所制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性。结果发现 :在加与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 (S9)的条件下 ,除枯水期外 ,其他水文时期东湖与汉江水源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对 TA98菌株的致突变试验为阳性结果 ;各水文期东湖与汉江自来水中有机物对 TA98和 TA10 0菌株均具有致突变性 ,且致突变比活性强度均明显高于水源水 ,各期水样致突变比活性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平水期 >枯水期 >丰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期 水源水 自来水 致突变性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螯合树脂可用于处理中药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46
15
作者 王先良 王小利 徐顺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利用大孔螯合树脂建立一种新的中药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方法:先对中药粗提物进行乳化和调节pH值至7,将其分别过3种大孔树脂(D401,D402,D001)柱,进而测定处理前后的中药粗提物中的5种重金属(Cu,Pb,Cd,Hg,As)和有效成分类黄酮的... 目的:利用大孔螯合树脂建立一种新的中药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方法:先对中药粗提物进行乳化和调节pH值至7,将其分别过3种大孔树脂(D401,D402,D001)柱,进而测定处理前后的中药粗提物中的5种重金属(Cu,Pb,Cd,Hg,As)和有效成分类黄酮的含量。结果:经D401和D402处理后,中药粗提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Cu的含量由0.500 mg.L-1降为0.117 mg.L-1和0.236 mg.L-1,Pb的含量由0.521 mg.L-1降为0.174 mg.L-1和0.165 mg.L-1,Cd的含量由0.078 mg.L-1降为0.024 mg.L-1和0.043 mg.L-1,Hg和As的含量分别由0.005 mg.L-1和0.002 mg.L-1降至检测限以下;但经过D001处理后,重金属含量的下降不明显。另外经过3种树脂处理后,类黄酮的量变化很小。我们还发现常温时,当中药提取物的流速为30 m/h和pH为7时,D401的处理效果最好。结论:大孔螯合树脂D401和D402可以用于中药粗提物中超标重金属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螯合树脂 重金属污染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受二噁英类化学物质诱导表达的萤光素酶肝癌细胞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志仁 徐顺清 +4 位作者 周宜开 任恕 刘志伟 吕斌 徐永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7-780,共4页
构建了一对二英类化学物质敏感的人肝癌细胞株 ,用于二英类化学物质生物筛选和快速半定量检测 .首先构建一在二英增强子调控下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 ,该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 .2 ,3,7,8 四氯代二苯... 构建了一对二英类化学物质敏感的人肝癌细胞株 ,用于二英类化学物质生物筛选和快速半定量检测 .首先构建一在二英增强子调控下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 ,该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 .2 ,3,7,8 四氯代二苯并二英 (TCDD)诱导稳定转染细胞株萤光素酶表达 ,发光检测萤光素酶活性 .该细胞株用于TCDD检测 ,检测下限为 1 1pmol L ,线性范围为 1~ 10 0pmol 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 报告基因质粒 萤光素酶诱导表达 肝癌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志仁 徐顺清 +1 位作者 周宜开 任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54,共8页
本文介绍了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色谱法、免疫法和生物法 ,并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各方法运用的适用范围 ,为建立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二恶英 检测 色谱法 免疫法 生物法 环境污染物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7
18
作者 鲁生业 郑丰 +1 位作者 刘金珍 邹家祥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5期21-24,51,共5页
回顾水利工程建设中发生的疾病流行等问题,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由于蓄水、灌溉引起水环境变化,施工人员聚集、移民安置、生活环境条件改变引发疾病的因素;论述与工程相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特点、传播... 回顾水利工程建设中发生的疾病流行等问题,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由于蓄水、灌溉引起水环境变化,施工人员聚集、移民安置、生活环境条件改变引发疾病的因素;论述与工程相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特点、传播途径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防疫、检疫、库底及施工区卫生清理、饮用水卫生、疾病防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人群健康 水环境 饮用水卫生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Ⅵ)诱导肝细胞凋亡与氧化损伤、p5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洪霞 钟才高 +1 位作者 徐顺清 李华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目的 探讨6价铬(Cr(Ⅵ))在不同暴露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有无差异。方法 L-02肝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Cr(Ⅵ)24h。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SOD,CAT活性与GSH含量;RT-PCR检测p53,caspase 3 mRN... 目的 探讨6价铬(Cr(Ⅵ))在不同暴露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有无差异。方法 L-02肝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Cr(Ⅵ)24h。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SOD,CAT活性与GSH含量;RT-PCR检测p53,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含量。结果 Cr(Ⅵ)诱导L-02肝细胞凋亡率浓度依赖性增加(r=0.997),6~12μmol·L^-1Cr(Ⅵ)处理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表现DNA特征性梯形条带;SOD与CAT活性和GSH含量均下降,Cr(Ⅵ)处理组GSH含量与CAT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9μmol·L^-1 Cr(Ⅵ)处理组细胞p53 mRNA,caspase 3 mRNA,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与SOD活性、CAT活性呈负相关(r分别为-0.952和-0.885);p53 mRNA表达与caspase 3 mRNA表达正相关(r=0.890);p53蛋白表达与GSH含量呈负相关(r=-0.929)。结论 氧化损伤即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平衡的破坏在Cr(Ⅵ)诱导肝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低浓度水平Cr(Ⅵ)诱导细胞凋亡具有p53和caspase 3依赖性,但在较高Cr(Ⅵ)处理水平,不排除非p53及caspase 3途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蛋白质P5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弓形虫P35重组蛋白IgM-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弓形虫急性感染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斌 吴少廷 +5 位作者 周宜开 徐顺清 张仁利 高世同 林敏 张志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为利用重组的完整弓形虫表面抗原P35 GST蛋白对弓形虫感染进行血清学诊断 ,构建了可表达P35 GST的JM10 9细胞株 .采用亲和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分析所表达... 为利用重组的完整弓形虫表面抗原P35 GST蛋白对弓形虫感染进行血清学诊断 ,构建了可表达P35 GST的JM10 9细胞株 .采用亲和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分析所表达的蛋白质 ,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IgM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IgM ELISA)检测不同病人血清中的抗 P35抗体 .SDS PAGE分析发现P35 GST重组蛋白的大小约 6 0ku ,为一亲水性蛋白 ,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弓形虫阳性感染病人的血清有特异性反应 .利用P35 GST为抗原 ,对 6 0例血清进行IgM ELISA分析 ,发现P35 GST可明显区分近期感染和既往感染 ,在弓形虫的诊断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弓形虫表面抗原 P35-GST蛋白 弓形虫感染 IgM-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