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E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eLa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章杰 闫媛 +1 位作者 杨渝珍 杨业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TACE)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干扰TA-CE表达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TACE基因的4个shRNA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shR-NA1、shRNA2、shRNA3、shRNA4。通过酶切和... 目的构建靶向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TACE)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干扰TA-CE表达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TACE基因的4个shRNA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shR-NA1、shRNA2、shRNA3、shRNA4。通过酶切和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转染HeLa细胞后,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其对HeLa细胞TACE基因表达的影响;用ELISA检测细胞分泌的sTNF-α,间接反映干扰TACE的效果;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DNA ladde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和筛选出了针对TACE基因的3个有效的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且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HeLa细胞TACE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结果与Realtime PCR实验结果相符。同时发现干扰TACE基因后,HeLa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凋亡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转染shRNA1~3后72h可见特征性的基因组DNA ladder条带。结论所构建的TACEshR-NA真核表达载体能显著抑制TACE的表达。干扰TACE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 小发夹结构RNA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新基因nelin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震 刘冬青 +5 位作者 王茵 曹慧青 丁金凤 郭莲军 屈伸 孟宪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9,共5页
 目的 通过筛选能够与新基因nelin的心肌特异表达产物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从而揭示nelin的生物功能。方法 构建表达nelin阅读框全长的诱饵质粒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心脏cDNA文库, 以寻找与nelin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利用...  目的 通过筛选能够与新基因nelin的心肌特异表达产物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从而揭示nelin的生物功能。方法 构建表达nelin阅读框全长的诱饵质粒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心脏cDNA文库, 以寻找与nelin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筛选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功能结构域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3 个蛋白质分别为肌联蛋白 (Titin ) N2B亚型, 细丝蛋白 (Filamin ) C亚型即γ Filamin和α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前体 (inter alphatrypsin inhibitor heavy chain precursor, ITIH)。对这3种蛋白的C末端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Titin和Filamin均含有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Ig- like domain)。结论 实验结果揭示了新基因nelin很可能表达一个细胞骨架相关蛋白, 它可通过其蛋白质的C末端同Titin和Filamin的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发生相互作用而参与细胞骨架网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因 蛋白质 筛选 细胞骨架 免疫球蛋白 特异表达 酵母双杂交系统 结构域 相互作用 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96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廖宇圣 张姮 +1 位作者 黄曼玲 田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检测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A(FAM96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FAM96A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ep G2细胞和L02细胞中的mRNA及蛋... 目的检测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A(FAM96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FAM96A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ep G2细胞和L02细胞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比较其差异,并分析FAM96A蛋白表达差异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FAM96A在肝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低于癌旁组织(t=21.773,P<0.001),在Hep G2细胞中的表达低于L02细胞(t=26.153,P<0.001)。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与癌旁组织相比,FAM96A在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15.582,P<0.001),在Hep G2细胞中的表达同样低于L02细胞(t=14.478,P<0.001)。且FAM96A蛋白表达差异与本研究中48例肝癌患者肿瘤大小、是否合并门静脉癌栓、是否发生肝外转移、Child分级、巴塞罗那肝癌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1),然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个数、是否合并乙肝、是否合并肝硬化、血清甲胎蛋白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FAM96A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A 肝癌 表达 侵袭转移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H22肿瘤细胞肽复合物与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1 位作者 张桂梅 李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 - H2 2肽复合物与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成熟之间的关系。采用 GM- CSF、IL- 4刺激培养小鼠骨髓细胞 ,增殖产生大量 DCs;从 H2 2肝癌细胞中获取肿瘤细胞肽 ,体外与Hsp70进行结合 ,... 探讨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 - H2 2肽复合物与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成熟之间的关系。采用 GM- CSF、IL- 4刺激培养小鼠骨髓细胞 ,增殖产生大量 DCs;从 H2 2肝癌细胞中获取肿瘤细胞肽 ,体外与Hsp70进行结合 ,结合产物修饰 DC,通过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对修饰的 DCs上清液和 DCs膜表面分子进行检测。发现 Hsp70 - H2 2肽复合物修饰的 DCs大量分泌 IL- 12、TNF- α、IL- 1β等细胞因子 ,并且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 类抗原 (MHC 类 )、 CD80、 CD40等分子 ,而单独的 Hsp70或 H2 2肽则不具有此作用。结果提示 :Hsp70 - H2 2肽复合物可诱导 DC成熟 ,这种成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H22肿瘤细胞肽复合物 树突状细胞 细胞成熟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亚系u-PAR基因与蛋白质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廖国宁 李清芬 +1 位作者 冯友梅 邓耀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366,共4页
为研究与人前列腺癌细胞 (PC- 3M)侵袭能力相关的靶分子 ,采用有限稀释法分离单克隆细胞株 ,并应用单层细胞侵袭等实验鉴定各亚系的体外侵袭能力 ;借助 RT- 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 ,分别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检测 5株侵袭能力不同的 PC- 3M亚... 为研究与人前列腺癌细胞 (PC- 3M)侵袭能力相关的靶分子 ,采用有限稀释法分离单克隆细胞株 ,并应用单层细胞侵袭等实验鉴定各亚系的体外侵袭能力 ;借助 RT- 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 ,分别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检测 5株侵袭能力不同的 PC- 3M亚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 PAR)的表达。结果显示 :高侵袭亚系 u- PAR基因 m RNA的表达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高于低侵袭亚系。提示 :PC- 3M亚系 u- PAR的高表达与其较强的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侵袭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前列腺肿瘤 细胞亚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例出血型烟雾病的血肿特点及RNF213基因突变的烟雾病一家系报道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梁江 何永培 +3 位作者 毛志娟 易曦燕 盛鑫 张苏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出血型烟雾病的血肿特点及发病特征,并报道一个汉族烟雾病家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10例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出血部位、形态特点... 目的分析出血型烟雾病的血肿特点及发病特征,并报道一个汉族烟雾病家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10例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出血部位、形态特点及再出血情况,探究这一特殊病因导致的脑出血的特点。同时,报道一个伴环指蛋白(ring finger protein,RNF)213基因突变的汉族烟雾病家系的发病情况。结果 110例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60例,男女比例为1∶1.2。平均年龄为(38.65±7.85)岁。主要症状为头痛、意识障碍,部分患者有偏瘫。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的有82例(74.5%),脑叶出血有33例(30.0%),81例(73.6%)出血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有67例(60.9%)血肿形态不规则,15例(13.6%)合并有动脉瘤。发生反复出血的有21例(19.1%),其中6例属于急性期再发出血,另外15例在恢复期发生再出血。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血肿形态不规则与反复出血的发生有关(t=2.149,P=0.034;χ2=4.379,P=0.047)。在该烟雾病家系中,4代共7人发病,基因检测发现RNF213p.R4810K(rs112735431:G>A)突变,其发病形式以脑室出血及脑梗死为主,其中3人发生猝死,发病年龄早,症状呈反复发作特点,搭桥手术后发作频率降低。结论出血型烟雾病具有典型的血肿特点,再出血风险较高,年龄大、血肿形态不规则是再出血的高危因素。识别特殊的血肿特点有助于烟雾病的早期诊治。另在一家族性烟雾病中发现了RNF213p.R4810K突变,丰富了中国烟雾病家系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出血 血肿特点 家系 环指蛋白213基因 R4810K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C GTP酶的表达与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7
作者 贺晓琪 熊宇芳 +2 位作者 钱颖 蔡惠兰 王泽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研究RhoC GTP酶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人宫颈癌... 目的研究RhoC GTP酶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HeLa和C33a中RhoC mRNA和蛋白的表达,基质胶粘附实验、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比较3株宫颈癌细胞的粘附率、侵袭能力和运动能力。结果 RhoC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逐渐增高,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组织;RhoC在C33a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SiHa和HeLa细胞,C33a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粘附率、体外侵袭能力和运动能力明显低于其它2种细胞。结论宫颈癌组织中,RhoC GTP酶的表达与宫颈癌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宫颈癌细胞中,RhoCGTP酶的表达与细胞的粘附能力、侵袭能力和运动能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CGTP酶 宫颈癌 粘附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延伸PCR法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前体水解酶系列突变重组体及稳定转染HeLa细胞株的建立
8
作者 闫媛 章杰 +2 位作者 杨渝珍 过健俐 李禹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前体水解酶(TACE)系列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系。方法以THP1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人TACE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将其插入pMD18T载体中,构建出pMD18T-FL-TACE载体。在此基础上,... 目的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前体水解酶(TACE)系列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系。方法以THP1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人TACE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将其插入pMD18T载体中,构建出pMD18T-FL-TACE载体。在此基础上,应用重叠延伸PCR扩增出缺失解整合素区的TACE重组cDNA和缺失酶区的TACE重组cDNA,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分别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0-EGFP中,同时TACE全长也构建入pIRES20.-EGFP。这3种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经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株,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荧光法检测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IRES2.0-EG-FP/FL-TACE、pIRES20.-EGFP/disΔ-TACE、pIRES20.-EGFP/metΔ-TACE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株,成功地表达了目的基因。结论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稳定转染HeLa细胞株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TACE功能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坏死因子前体水解酶 解整合素 真核表达载体 重叠延伸PCR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吞循环运输通路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珑 史岸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1-468,共18页
内吞运输对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信息交流至关重要,其过程涉及对胞外大分子、膜磷脂、膜蛋白内吞及分选的精细调控。在内吞运输系统中,循环运输通路负责将膜蛋白和磷脂等送回质膜,维持质膜组成的稳定,保障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的正常进行,... 内吞运输对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信息交流至关重要,其过程涉及对胞外大分子、膜磷脂、膜蛋白内吞及分选的精细调控。在内吞运输系统中,循环运输通路负责将膜蛋白和磷脂等送回质膜,维持质膜组成的稳定,保障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的正常进行,如营养吸收、细胞极性形成、细胞迁移、细胞分裂、突触可塑性、免疫应答、生长因子受体调控等。真核细胞中存在两大类循环运输通路,分别是网格蛋白依赖内吞货物蛋白的循环运输(CDE货物循环)和非网格蛋白依赖内吞货物蛋白的循环运输(CIE货物循环)。在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转铁蛋白受体TfR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是CDE循环的代表性货物膜蛋白。近年,受CIE货物循环调控的重功能膜蛋白被逐步发现,如IL2受体α-亚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Ⅰ、葡萄糖转运因子GLUT4等。因而,对CIE货物循环调控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既有重要的细胞生物学理论意义,也能为诸如Ⅱ型糖尿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诊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潜在治疗线索。相较于CDE货物循环,学界对CIE货物循环的研究开展较晚,对其调控机制的了解也较少。为此,本文在介绍内吞循环运输通路类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关注CIE循环运输调控的分子基础,对CIE货物循环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研究体系进行了归纳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吞循环运输 网格蛋白依赖性内吞 非网格蛋白依赖性内吞 循环内体 RAB蛋白 Arf蛋白 磷酸肌醇 微丝 秀丽隐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顺铂协同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忠强 郑启昌 +2 位作者 黄文广 段秋红 王西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 研究褪黑素 (melatonin ,MLT)、顺铂 (cisplatinumum ,DDP)联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顺铂及二者联用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目的 研究褪黑素 (melatonin ,MLT)、顺铂 (cisplatinumum ,DDP)联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顺铂及二者联用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 ;通过酶解可见光底物DEVD pNp测定Caspase3的活性 ;Westernblot分析p2 7Kip1蛋白表达。结果 ①褪黑素、顺铂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均能抑制SMMC 772 1生长 ,且低浓度联合应用可达到甚至超过单用高浓度顺铂的抑制效果。②褪黑素无论与顺铂联用与否均能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 ,而顺铂单独使用无此效应。③褪黑素与顺铂均可导致细胞周期阻滞 ,二者联用更明显。④褪黑素无论与顺铂联用与否均明显诱导p2 7Kip1的表达 ,而顺铂单独使用无此作用。结论 褪黑素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p2 7Kip1表达协同增强顺铂抑制肝癌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褪黑素 SMMC-7721 人肝癌细胞株 表达 CASPASE3 诱导 底物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96B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且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15
11
作者 蔡逊 马丹丹 +2 位作者 田俊 张智勇 金炜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96,member B,FAM96B)在56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 目的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96,member B,FAM96B)在56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56例结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M96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构建含人FAM96B全长序列的pcDNA3.1-myc-FAM96B重组质粒,并通过脂质体质粒转染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FAM96B过表达对HCT-116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在56例结肠癌组织中,FAM96B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FAM96B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同样低于癌旁组织(P<0.05)。MTT细胞实验结果表明FAM96B组吸光度(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即过表达FAM96B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FAM96B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44.70±1.12)%vs.(4.30±0.91)%,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过表达FAM96B组在G_1期的细胞百分数[(51.58±0.97)%]显著低于对照组[(62.64±0.87)%,P<0.05],S期的细胞百分数[(35.35±0.58)%]显著高于对照组[(25.79±0.74)%,P<0.05]。结论 FAM96B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FAM96B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且诱导其凋亡。FAM96B可能作为一个潜在抑癌基因直接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并有可能成为结肠癌新的抗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 结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为 潘建青 +3 位作者 曾叶 任燕 王辉丽 杨业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酮(T7)对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T7进行培养,以Griess试剂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NO含量,以MTT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活...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酮(T7)对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T7进行培养,以Griess试剂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NO含量,以MTT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活性.结果 T7在浓度0.4~3.2 mg/L、时间4~24 h范围内对MΦ分泌的NO和TNF-α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T7可以抑制MΦ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酮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及海马内PKA-C_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洪小平 刘能保 +6 位作者 张敏海 李晓恒 王西明 刘少纯 刘向前 孙臣友 关中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复合应激对成年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内蛋白激酶A(PKAC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达6周,并测定应激第3周和第6周时两组动物的血清皮质酮... 目的研究慢性复合应激对成年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内蛋白激酶A(PKAC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达6周,并测定应激第3周和第6周时两组动物的血清皮质酮水平。应激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成绩,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海马各亚区PKACβ的表达。结果应激组大鼠的血清皮质酮水平在第3周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第6周两组差别不明显。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应激组动物寻找隐蔽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Y迷宫测试中,应激组动物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应激组大鼠的海马CA1和CA3区PKACβ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而齿状回(DG)内PKACβ的表达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结论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大鼠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能力,PKA可能参与了其增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复合应激 学习与记忆 蛋白激酶A 皮质酮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化疗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其耐药亚株联合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忠 杨为民 +3 位作者 杜广辉 叶章群 曾晓勇 杨业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1-303,共3页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阿霉素 (ADM)、足叶乙甙 (VP- 16 )、丝裂霉素 C(MMC)和羟基喜树碱 (HCPT)等药物联合应用于膀胱癌细胞株 BIU- 87及其耐药亚株 BIU- 87/ A、BIU- 87/ V,结果显示 :HCPT与MMC、 ADM联合应用对亲本...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阿霉素 (ADM)、足叶乙甙 (VP- 16 )、丝裂霉素 C(MMC)和羟基喜树碱 (HCPT)等药物联合应用于膀胱癌细胞株 BIU- 87及其耐药亚株 BIU- 87/ A、BIU- 87/ V,结果显示 :HCPT与MMC、 ADM联合应用对亲本及耐药细胞株都能取得较好抑制作用。联合用药能增强化疗药物对 BIU- 87细胞的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化疗 膀胱癌 细胞株 BIU-87 耐药亚株 抗肿瘤药 多药耐药性 实验研究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96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家欣 王世杰 +4 位作者 马丹丹 蔡逊 张智勇 张建新 田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96B)在8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差异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并探讨FAM96B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M96B蛋白在80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 目的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96B)在8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差异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并探讨FAM96B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M96B蛋白在80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FAM96B蛋白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FAM96B全长序列的pcD NA3.1-myc-FAM96B重组质粒转染至SGC7901细胞中,分别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FAM96B过表达对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AM96B在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组织(t=25.218,P<0.05)。胃癌组织中FAM96B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然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MTT细胞实验结果表明:FAM96B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示:过表达FAM96B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t=85.585,P<0.05)。结论 FAM96B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密切相关。过表达FAM96B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 胃癌 表达 增殖 凋亡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体外对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抑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旭芳 曾水清 +2 位作者 王宇哲 李晓青 胡燕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3-575,578,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抑素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RK 1)活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L Lysine耦联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从血浆中分离和纯化血管抑素。原代培养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目的 观察血管抑素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RK 1)活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L Lysine耦联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从血浆中分离和纯化血管抑素。原代培养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血管抑素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 ,Westernblot检测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ERK 1水平的影响。结果 血管抑素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其ED50 约为 16 0 μg/ml。VEGF刺激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后 ,ERK 1被迅速激活 ,而血管抑素能使其表达量降低 35 6 %。结论 血管抑素有望成为极有临床价值的防治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微血管内皮细胞 视网膜 体外 ERK 增生 抑制作用 分离和纯化 表达量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蛋白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毕昊 刘志国 +2 位作者 屈伸 王亚林 吴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9-702,706,共5页
目的从米糠蛋白酶解产物中提取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方法采用等电点沉淀的方法提取米糠中的蛋白质,先后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后,采用凝胶层析法分离酶解组分,检测各组分ACE抑制性,对活性较强的组分用阳离子交换树脂SP-... 目的从米糠蛋白酶解产物中提取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方法采用等电点沉淀的方法提取米糠中的蛋白质,先后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后,采用凝胶层析法分离酶解组分,检测各组分ACE抑制性,对活性较强的组分用阳离子交换树脂SP-Sephadex C-25作进一步的分离检测。结果获得的ACE抑制肽分子量为307.1,其等电点在5~6之间。它在消化液中具有稳定性。其IC50为0.061mg/ml。结论从米糠蛋白酶解产物中获取了ACE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分离和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96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叶家欣 马丹丹 +2 位作者 王世杰 张智勇 田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96,member B,FAM96B)在12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FAM96B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印迹... 目的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96,member B,FAM96B)在12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FAM96B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AM96B蛋白在120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FAM96B蛋白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FAM96B全长序列的pcDNA3.1-myc-FAM96B重组质粒转染至SGC7901细胞中,分别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FAM96B过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FAM96B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且FAM96B蛋白在癌旁组织与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75/120)和20.8%(25/12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7,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AM96B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组织[(1.54±0.48)vs.(0.53±0.20),t=10.395,P<0.05)]。胃癌组织中FAM96B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均P>0.05)。MTT细胞实验结果表明:FAM96B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示:FAM96B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49.5±1.0)%vs.(6.7±0.8)%,P<0.05]。结论 FAM96B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过表达FAM96B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 胃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及褪黑素抗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义香 王西明 +3 位作者 段秋红 鲁志强 卢涛 何善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265,273,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的途径和褪黑素(melatonin,MT)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代培养的SD乳鼠小脑颗粒细胞建立以缺氧缺糖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加不同浓度的MT(10-5、10-7、10-9mol/L)孵育。采用荧光比色法检测其线... 目的探讨模拟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的途径和褪黑素(melatonin,MT)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代培养的SD乳鼠小脑颗粒细胞建立以缺氧缺糖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加不同浓度的MT(10-5、10-7、10-9mol/L)孵育。采用荧光比色法检测其线粒体跨膜电位及细胞内的活性氧;用Westernblot及ELISA分别检测线粒体和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比色法检测胞质中Caspase3的活性。结果在模拟缺血再灌注小脑颗粒细胞模型中,细胞内的活性氧在缺氧缺糖后明显增加;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线粒体释放入胞质的细胞色素C增加,胞质的Caspase3活性增加;MT可显著减少活性氧和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线粒体跨膜电位的降低,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凋亡部分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②MT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和阻止线粒体凋亡而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小脑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颗粒细胞 缺血再灌注 活性氧 细胞色素C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DL-R中配体结合重复序列的结合特性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志国 屈伸 +2 位作者 宗义强 邓耀祖 冯宗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 研究VLDL R中 8个配体结合重复序列 (ligand bindingrepeats ,LBR)在配体结合中的作用并探讨结合位点的结构。方法 采用基因缺失诱变方法 ,构建不同LBR缺失的VLDL R重组体。将其分别导入无LDL R功能性表达的ldl A7细胞。配体结... 目的 研究VLDL R中 8个配体结合重复序列 (ligand bindingrepeats ,LBR)在配体结合中的作用并探讨结合位点的结构。方法 采用基因缺失诱变方法 ,构建不同LBR缺失的VLDL R重组体。将其分别导入无LDL R功能性表达的ldl A7细胞。配体结合实验观察转染细胞与荧光标记的VLDL、β VLDL的结合能力 ,并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预测受体N 端 32 8个氨基酸的配体结合域的空间结构。结果 配体结合实验显示LBR1和LBR2对受体结合VLDL、β VLDL最为重要 ;LBR3对结合VLDL也有重要作用 ,但对结合 β VLDL无明显影响。模型显示受体N 端32 8个氨基酸的配体结合域呈现弧形口袋样结构 ,前 3个LBR结构紧凑 ,呈棒状 ,负电荷相对集中 ,与功能特性吻合 ,LBR5与LBR6之间的连接区赋予口袋结构一定的伸缩性 ,适应配体大小的变化。结论 受体N 端的前 3个LBR含有与配体结合的位点。该区域特定的空间结构与理化特性是结合功能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DL 配体 LBR 受体结合 吻合 变方 实验观察 重复序列 同源建模 重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