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后”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调查——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
谢守成
吴俊文
杨朝清
|
《高校教育管理》
|
2010 |
13
|
|
2
|
日常观念与专业知识:知识类型与知识社会学的基本结构 |
许松影
李钧鹏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
郑军
阳光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5 |
24
|
|
4
|
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
周琼
张慧玲
冯兰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5
|
历史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路径 |
李钧鹏
王东猛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当前青年群体中非主流社会思潮评析与应对 |
赵靓
简繁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迈向反思性评估:社会工作第三方评估模式转换的理论内核、实践逻辑与生成机制 |
张鹏飞
吴佳峻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从个人体验到社会知识——以小红书的乡村旅行建议为例 |
李钧鹏
杨太文
|
《学海》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社会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
娄章胜
袁校卫
陈薇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0
|
|
10
|
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过程机制的调查研究--以社会学越轨理论为视角 |
金小红
陈明香
王艳云
白睿智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1
|
论“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贡献 |
夏玉珍
刘小峰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12
|
群体性“冷漠行为”的社会结构成因分析:一种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
陈静
徐晓军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3
|
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 |
符平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8
|
|
14
|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与城市基层共同体的重构——社会学视野下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1986-2012) |
彭莉莉
黄家亮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5
|
市场社会学的逻辑起点与研究路径 |
符平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16
|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 |
夏玉珍
姜利标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7
|
社会学如何想象——有关社会学基础的思考 |
姚德薇
郑杭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8
|
从嵌入性到关系运作: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两重取向 |
魏海涛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19
|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主体范式与社会学的超越 |
符平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20
|
理论自觉与社会学学术生态的“美美与共” |
缑文学
闭伟宁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