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后”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调查——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守成 吴俊文 杨朝清 《高校教育管理》 2010年第1期69-74,共6页
"90后"大学生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这一代大学生政治观念上坚持主流价值体系,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人生观念上开拓进取、积极主动、灵活务实,但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和厌世情绪;道德观念上思... "90后"大学生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织中走向革新的一代。这一代大学生政治观念上坚持主流价值体系,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人生观念上开拓进取、积极主动、灵活务实,但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和厌世情绪;道德观念上思想开化,在坚持传统中创新;学习上主体意识鲜明,但学习风气有待提高;消费上个体差异大,新型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生活方式上健康向上,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但自我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恋爱方面注重实际经历,独立自主,深受女性主义影响。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没有绝对的界限,社会大众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包容的态度来看待"90后"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亚文化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观念与专业知识:知识类型与知识社会学的基本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松影 李钧鹏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239,共12页
“知识”定义的模糊性阻碍了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探索恰当的知识类型学,从研究对象角度将知识社会学加以系统化处理,有望改善这一问题。文章讨论社会学既有的多种知识分类,指出日常观念/专业知识的区分满足了系统化知识社会学的四条标准... “知识”定义的模糊性阻碍了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探索恰当的知识类型学,从研究对象角度将知识社会学加以系统化处理,有望改善这一问题。文章讨论社会学既有的多种知识分类,指出日常观念/专业知识的区分满足了系统化知识社会学的四条标准,进而考察日常观念/专业知识这组区分的不同形态,分析实用主义等流派对该区分的理解,总结其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细化日常观念/专业知识的区分,结合既有的知识社会学研究,对该领域的相关议题做系统性分类,简述其中的八个重点部分。通过知识分类呈现知识社会学的基本结构,不仅是学科自反性的要求,也对知识社会学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理论 知识社会学 知识类型 日常观念 专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军 阳光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在当代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潮”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象,因而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动因的不断探讨。以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考研动因进行分析,就是从微观层面的个人行为出发,通过微观向宏观的转... 在当代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潮”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象,因而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动因的不断探讨。以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考研动因进行分析,就是从微观层面的个人行为出发,通过微观向宏观的转变,使个人行动层次上升到系统行动层次,用合理化来说明大学生考研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研 社会学 理性选择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周琼 张慧玲 冯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13,共4页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角色理论、社会组织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角色进行了解读。在充分分析角色特点和成长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次上实践大学生党员角色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角色认知 角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路径
5
作者 李钧鹏 王东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40,共18页
结构主义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但究竟何为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界缺乏系统的梳理。以结构主义思潮长期占据主流的历史社会学为考察对象,从知识运动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三种结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化约式结构主义、多元结构主义和... 结构主义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但究竟何为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界缺乏系统的梳理。以结构主义思潮长期占据主流的历史社会学为考察对象,从知识运动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三种结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化约式结构主义、多元结构主义和关系结构主义。化约式结构主义肯定社会结构的客观性,关注静态的、长时段的宏观结构变迁进程,坚持用化约性的结构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变迁;多元结构主义强调文化的自主性和社会科学的建构性,侧重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研究领域和分析视角上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态势;关系结构主义主张以关系视角来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视社会网络分析为社会结构或关系研究的新范式。这三种辩证发展的结构主义路径彰显了经典社会分析传统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化约式结构主义 多元结构主义 关系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青年群体中非主流社会思潮评析与应对
6
作者 赵靓 简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3,共5页
进入新时代,青年群体中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主要传统错误思潮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同时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女权主义、个人主义、泛娱乐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非主流社会思潮开始滋长蔓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 进入新时代,青年群体中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主要传统错误思潮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同时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女权主义、个人主义、泛娱乐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非主流社会思潮开始滋长蔓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总体来看,当前青年群体中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呈现出泛意识形态化、极端化、杂糅化、网络化、圈层化等主要特征。要通过回应非主流社会思潮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背后反映的青年群体现实需要、压缩各类极端非主流社会思潮在青年群体中的生存空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辨析青年群体中不断杂糅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加强对青年群体聚集的网络平台上非主流社会思潮的监管、建设一支能破壁融入青年圈层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引导队伍等策略,妥善应对当前非主流社会思潮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意识形态 非主流社会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反思性评估:社会工作第三方评估模式转换的理论内核、实践逻辑与生成机制
7
作者 张鹏飞 吴佳峻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6,共15页
第三方评估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工作机构分别发挥着绩效审核和建设增能的复合型功能。但实践中,第三方评估的建设功能却悬浮于监管功能之上难以落地,第三方评估组织多扮演着政府技术治理的工具... 第三方评估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工作机构分别发挥着绩效审核和建设增能的复合型功能。但实践中,第三方评估的建设功能却悬浮于监管功能之上难以落地,第三方评估组织多扮演着政府技术治理的工具角色。过往研究大多从外部制度环境考量悬浮困局背后的制度限制,而本研究则试图从第三方评估组织内部的反思性视角出发,强调“第三方反思自身评估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评估身份反思、评估方法反思、评估结果反思三重实践逻辑,创新性地在不同评估阶段整合了政府绩效审核与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增能的复合评估需求。研究认为,外在制度环境的合作主义转向、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增能的社会性需求是促成第三方迈向反思性实践的重要外部因素,而第三方自身的实践自觉是其迈向反思性实践的内在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第三方评估 反思性评估 评估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个人体验到社会知识——以小红书的乡村旅行建议为例
8
作者 李钧鹏 杨太文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8,214,共13页
近年来,美团、大众点评、小红书等生活指南软件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解答疑惑的主要来源,但这些知识的生产过程却是一个“黑箱”。本文以小红书上的乡村旅行建议为例,考察了乡村旅行博主如何将个人体验转化为社会性知识的过程。首先,... 近年来,美团、大众点评、小红书等生活指南软件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解答疑惑的主要来源,但这些知识的生产过程却是一个“黑箱”。本文以小红书上的乡村旅行建议为例,考察了乡村旅行博主如何将个人体验转化为社会性知识的过程。首先,内化乡村体验的过程以及将个人体验转化为叙事、视频与攻略的外化过程构成了知识生产的“后台”;其次,经过外化处理的个人体验被发布到软件上,获得共享性、社会性和客观性,构成了知识生产的“前台”;最后,这种具有社会性的知识通过创造实用性和情感价值以生产合法性,或借助于历史故事、当地居民陈述等途径继承合法性,从而成为社会知识。这揭示出一个不同于伯格和卢克曼的现实建构过程:一是数字空间中的知识生产包括“前台”和“后台”两个环节;二是知识客体化过程无法产生稳定的制度化知识,而是在个人经验与社会知识之间摇摆;三是知识生产受数字平台逻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书 乡村旅行 知识生产 知识社会学 数字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40
9
作者 娄章胜 袁校卫 陈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72,共4页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政府的支持、保护机构的积极引导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在实践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却存在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政府职能失调、保护机构作用不突出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政府的支持、保护机构的积极引导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在实践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却存在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政府职能失调、保护机构作用不突出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本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创新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专业的保护队伍和保护机构以及健全法律法规等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 社会学视角 AGI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过程机制的调查研究--以社会学越轨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小红 陈明香 +1 位作者 王艳云 白睿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0,97,共7页
在对某省青少年犯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越轨理论对其犯罪的动态轨迹进行解读。研究显示:流动中所产生的生存风险带来了合法性手段和社会资源的缺失,流动中青少年在情感和规范上对越轨亚文化群体形成依赖,这对其... 在对某省青少年犯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越轨理论对其犯罪的动态轨迹进行解读。研究显示:流动中所产生的生存风险带来了合法性手段和社会资源的缺失,流动中青少年在情感和规范上对越轨亚文化群体形成依赖,这对其走上犯罪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犯罪青少年 社会资本 越轨理论 社会管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15
11
作者 夏玉珍 刘小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36,共6页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创造性提出"差序格局"来概括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新时期,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围绕这一概念作进一步厘清和阐释,揭示了该概念工具的学术生命力。研究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主要从...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创造性提出"差序格局"来概括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新时期,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围绕这一概念作进一步厘清和阐释,揭示了该概念工具的学术生命力。研究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贡献,即社会学本土化理论建构中理想类型的大胆尝试;类型比较与历史多样性方法的运用;对中国传统方法论精髓的巧妙融会。并由此说明,"差序格局"概念工具的理论贡献,无论是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实地调查抑或理论建构均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乡土中国 差序格局 中国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性“冷漠行为”的社会结构成因分析:一种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静 徐晓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5-160,共6页
近年来,群体性"冷漠行为"似乎成为中国城市社会的一种顽固的"社会病"。很多人将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道德败坏、缺乏诚信以及良知的丧失等,而忽视了其发生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近年来,群体性"冷漠行为"似乎成为中国城市社会的一种顽固的"社会病"。很多人将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道德败坏、缺乏诚信以及良知的丧失等,而忽视了其发生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从个体化社会缺少社会认同、陌生人社会丧失社会信任、"流动性社会"缺乏归属感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秩序失范等方面,系统地分析群体性"冷漠行为"发生的社会结构性原因,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冷漠行为” 个体化社会 陌生人社会 “流动性社会” 城市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 被引量:108
13
作者 符平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58,共23页
青年农民工适应城市的实践受到乡土世界、想象世界、城市世界和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的影响,其形态和逻辑被四个世界型塑。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都是其实践世界之社会与人际关系结构的直接反映。他们通过实践性惯习的生产与再生产方式,来寻求... 青年农民工适应城市的实践受到乡土世界、想象世界、城市世界和实践世界交互作用的影响,其形态和逻辑被四个世界型塑。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都是其实践世界之社会与人际关系结构的直接反映。他们通过实践性惯习的生产与再生产方式,来寻求一种界定并表达自身身份的社会适应性。这足以使他们应付城市的一般生活,并不一定需要获得现代性来适应城市。乡土性在他们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较大的路径依赖作用,获得一些现代性特征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适应、融入城市。青年农民工实践世界里诸多冲突关系和限制因素直接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和融入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城市适应 实践性 现代性 “脱根”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与城市基层共同体的重构——社会学视野下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1986-2012)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莉莉 黄家亮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6-65,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解体,我国城市社会实践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巨变,这使得旧有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制逐渐被新型社区体制所取代。相对于西方自下而上的社区发育实践来说,我国社区建设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解体,我国城市社会实践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巨变,这使得旧有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制逐渐被新型社区体制所取代。相对于西方自下而上的社区发育实践来说,我国社区建设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理论界必须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认真对待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特色的社区理论。本文从历史背景、历史使命、实践历程、实践模式等方面入手,梳理了我国社区建设的内在逻辑,并初步概括出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中国经验 国家治理单元 社会生活共同体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社会学的逻辑起点与研究路径 被引量:21
15
作者 符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105,158,共10页
围绕市场秩序何以可能的中心议题,社会学家摒弃了主流经济学里去历史性和非制度化的普遍市场模型,从市场的复杂性、历史性和制度化特征入手尝试去重新认识和解释市场现象,分析市场的社会建构过程和机制。这方面的努力促成了市场社会学... 围绕市场秩序何以可能的中心议题,社会学家摒弃了主流经济学里去历史性和非制度化的普遍市场模型,从市场的复杂性、历史性和制度化特征入手尝试去重新认识和解释市场现象,分析市场的社会建构过程和机制。这方面的努力促成了市场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起初,市场社会学沿着市场即网络、市场即制度和市场即文化三种主要研究路径分别往前推进。最近一些年,市场社会学在多元路径上继续发展的同时,呈现出视角交融的综合路径趋势。针对各自拟定的核心问题,综合路径糅合了以往处于分割状态或被忽视的若干维度,着力分析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特定的关联模式是通过何种机制建构了市场。这种综合路径与古典社会学时代的市场研究相契合,是试图更完备地解释市场现象且颇具竞争力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社会学 网络 制度 文化 综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玉珍 姜利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自社会学创立之初,中国也随后积极地加入了社会学的学科研究行列中,并在当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由于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国内的社会学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主流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内三代社会学家努力提倡的"社会学本土... 自社会学创立之初,中国也随后积极地加入了社会学的学科研究行列中,并在当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由于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国内的社会学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主流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内三代社会学家努力提倡的"社会学本土化"愿望中,社会学真正的本土化标志应该在于理论的本土化。但目前中国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历史发展的境遇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逻辑中寻找突破口,应是新时期我们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本土化 路径 历史境遇 人性和社会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如何想象——有关社会学基础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德薇 郑杭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社会学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问题在社会学中一直存在争议。社会学中多个传统或范式的存在,是效仿不同的学科标准、围绕"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核心假设建构社会学学科身份的结果。社会学发展历程中主题话语的变化,折射出特定时代旨... 社会学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问题在社会学中一直存在争议。社会学中多个传统或范式的存在,是效仿不同的学科标准、围绕"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核心假设建构社会学学科身份的结果。社会学发展历程中主题话语的变化,折射出特定时代旨趣对社会学研究问题域的强化与遮蔽效果,以及社会学对自身经典传统的重构。作为一门社会责任感与现实感都很强烈的学科,社会学经常需要在激进与保守的两极之间游走。在当代情形之下,社会学的意义将取决于它如何去想象。社会学理念的实现依赖于它能否既改变社会的现实,又改变社会的思想;在维护社会现实的同时,带领社会向下一个更为理想的目标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传统 研究对象 社会学想象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嵌入性到关系运作: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两重取向 被引量:13
18
作者 魏海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3-223,共11页
新经济社会学肇兴以来,嵌入性成为分析经济行动的主导范式。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嵌入性取向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学在新时期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丰富而优秀的成果。然而,嵌入性取向因概念抽象、形式嵌入、经济和社会对立等缺陷引起学者批... 新经济社会学肇兴以来,嵌入性成为分析经济行动的主导范式。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嵌入性取向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学在新时期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丰富而优秀的成果。然而,嵌入性取向因概念抽象、形式嵌入、经济和社会对立等缺陷引起学者批评。在对嵌入性取向的反思下,泽利泽从亲密关系和经济交易相互交织的研究中发展出关系运作视角,形成经济社会学新的学术取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嵌入性取向的不足。文章将分别阐述嵌入性和关系运作两种取向和它们的代表性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这两种学术取向,以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反思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 关系运作 经济社会学 格兰诺维特 泽利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主体范式与社会学的超越 被引量:14
19
作者 符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3,共6页
本文区分并分析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三种主体范式:信仰事象范式、象征/文化范式和社会过程范式。通过对以往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径的批判性检讨,本文指出了社会学超越目前主体范式的可能途径,即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剖析民间信仰与国家和社... 本文区分并分析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三种主体范式:信仰事象范式、象征/文化范式和社会过程范式。通过对以往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径的批判性检讨,本文指出了社会学超越目前主体范式的可能途径,即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剖析民间信仰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其它多对复杂关系的实践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信仰事象范式 象征/文化范式 社会过程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自觉与社会学学术生态的“美美与共” 被引量:2
20
作者 缑文学 闭伟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9,共8页
社会学本是"舶来品",因而国人对它的态度相当复杂。从早期比较盲目的模仿移植,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最初的本土化努力,再到建国初的武断拒斥,又到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过程的波折起伏,以及现今的理论综合诉求,都清晰地反映了社... 社会学本是"舶来品",因而国人对它的态度相当复杂。从早期比较盲目的模仿移植,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最初的本土化努力,再到建国初的武断拒斥,又到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过程的波折起伏,以及现今的理论综合诉求,都清晰地反映了社会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转型,社会学研究日渐活跃,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学学术共同体的"理论自觉"日益增强,一方面提高了对外来理论的鉴别和吸纳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本土理论的建构和完善能力。因此,对这种以反思本土理论和外来理论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理论自觉"的形成过程、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势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对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社会学的学术繁荣,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学术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自觉 社会学 学术生态 “美美与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