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的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双型”培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叶飞 田鹏 尹珺瑶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年第1期72-77,共6页
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剖析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系统的特性,并对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双型”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通过理顺管理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多维协同培养、融合信息... 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剖析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系统的特性,并对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双型”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通过理顺管理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多维协同培养、融合信息技术等手段推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改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非全日制 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实践理念下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以“学前儿童保育学”课程为例
2
作者 任春茂 杨益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49-153,160,共6页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职前幼儿教师的主阵地。基于全实践理念的系统性、实践性、主体性及反思性等特点,结合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及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从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职前幼儿教师的主阵地。基于全实践理念的系统性、实践性、主体性及反思性等特点,结合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及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从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环节“实践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四个方面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提升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实践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儿童保育学 保教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全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三十周年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雷江华 孙玉梅 +7 位作者 余品纹 陈影 贾玲 李静郧 刘礼兰 罗司典 潘娇娇 王艳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第22期76-80,共5页
2016年10月12日-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十堰市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三十周年研讨会在湖北十堰如期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 2016年10月12日-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十堰市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三十周年研讨会在湖北十堰如期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师范院校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培智中心学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等基层学校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周年 教育学科 特殊教育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市石景山区 专业委员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合大学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之启示——兼论南方科技大学探索之路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宝权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2年第2期43-48,118,共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所出现的"西南联合大学",秉承"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办学精神,培养了大批的杰出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至今所无法逾越的一个典范。在高等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重新审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所出现的"西南联合大学",秉承"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办学精神,培养了大批的杰出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至今所无法逾越的一个典范。在高等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重新审视和研究"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实践和经验,无疑会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高教改革 教授治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教育理论奇葩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坤庆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共4页
叶澜教授以其精当的人生和学术智慧、炽热的情怀和胆识过人的学术勇气向诸多蔑视教育学科的"他者"甚至轻慢自己的教育学同行展开了不懈的抗争与努力,为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争取必须的地位和尊严发出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呐喊,在思... 叶澜教授以其精当的人生和学术智慧、炽热的情怀和胆识过人的学术勇气向诸多蔑视教育学科的"他者"甚至轻慢自己的教育学同行展开了不懈的抗争与努力,为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争取必须的地位和尊严发出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呐喊,在思维断裂处寻找教育学的逻辑和教育学人的自信。"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准确理解和定位的基础上创立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派,是汲取了人类教育智慧并融合当代中国社会和教育实际的教育思想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教育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回归科学本真和教育本真的大学精神 被引量:3
6
作者 薛忠祥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10,共6页
大学精神是大学成为大学存在的本质规定性,大学精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精神植根于人类对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自由幸福的追寻中,植根于科学的本性。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职能。中国当代大学新精神建构的途径是坚持中国... 大学精神是大学成为大学存在的本质规定性,大学精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精神植根于人类对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自由幸福的追寻中,植根于科学的本性。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职能。中国当代大学新精神建构的途径是坚持中国古代大学之善路径,汲取西方现代大学之新精神。大学精神要回归科学本真和教育本真,生成充实和健全的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大学存在 科学本真 教育本真 充实健全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一级学科建设:问题与建议
7
作者 田友谊 盛茜 +1 位作者 张书 张素雅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2年第3期56-59,共4页
2011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全体成员和全国24家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40... 2011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全体成员和全国24家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科 学科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华中师范大学 高层论坛 评审组 教育学院 学位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中国教育治理研究热点与未来前瞻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洪宇 余江涛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3期5-16,共12页
2023年,中国教育治理研究成果丰富、重点和特点突出,回应了中国教育的时代问题,体现了教育治理研究的学术特色和优势。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教育治理研究文献,文章发现:2023年的教育治理研究密切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主... 2023年,中国教育治理研究成果丰富、重点和特点突出,回应了中国教育的时代问题,体现了教育治理研究的学术特色和优势。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教育治理研究文献,文章发现:2023年的教育治理研究密切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内容是基础教育治理、高等教育治理、教师教育治理、全球教育治理;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治理、以教育数字化开启教育现代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治理、“双减”政策落地两周年省思、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教育治理等学术热点;聚焦教育治理概念厘定、教育治理学科建设、教育法体系化与法典化等研究前沿,深化了教育治理热点研究。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将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注重教育治理政策与立法研究,加强教育治理比较研究,深化教育治理实践研究,以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 教育治理学 教育数字化 教育现代化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洛尼亚进程下欧洲十国非大学高等教育变革趋势
9
作者 陈瑶 王建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84-88,共5页
二战后,欧洲多国非大学高等教育获得了发展的良机。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提速进行。在此背景下,非大学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通过加强学位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加大学术课程比重等不断谋求... 二战后,欧洲多国非大学高等教育获得了发展的良机。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提速进行。在此背景下,非大学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通过加强学位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加大学术课程比重等不断谋求新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地位。借鉴欧洲经验,我国应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其职业教育特色,赋予高职教育机构更高的学位授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洛尼亚进程 欧洲十国 非大学高等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下自考生培养质量探析——基于W学院的个案研究
10
作者 陈彬 李明星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8期14-16,共3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使高校实现了规模上的扩张。当前,我国正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为探索数量的扩张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选取经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自考学生为对象,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加以考察。研究发现,其培养质量还存... 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使高校实现了规模上的扩张。当前,我国正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为探索数量的扩张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选取经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自考学生为对象,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加以考察。研究发现,其培养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入学机会不均等与投入—收益失衡;经济后发型导致的人均教育资源占有量下降;政府主导教育资源分配下趋同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意识缺乏与群体同化效应,并进行了对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自考生 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大学教育系科建设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来兵 冯露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第4期70-78,共9页
民国政府成立后,允许并鼓励社会力量办理大学,私立大学与国立大学在数量上基本持平。陈氏家族创办的中华大学是近代国人自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为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建设实践留下了历史经验。中华大学教育系科在30年的办学过程中呈现出以... 民国政府成立后,允许并鼓励社会力量办理大学,私立大学与国立大学在数量上基本持平。陈氏家族创办的中华大学是近代国人自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为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建设实践留下了历史经验。中华大学教育系科在30年的办学过程中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教师队伍建设以引进德才兼备的海内外人才为主;课程设置以新教育思想为中心;教学管理以提高学生质量为理念;课外活动以增进学识锻炼能力为目的。中华大学教育系科的办学经历是曲折的,动荡不安的社会和分裂的政权严重阻碍了它的健康发展,但是回顾历史,我们也能够从中吸取有益经验: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学 教育系科 历史发展 一流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友参与学校治理的行动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国昌 赵路华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7,I0004,共13页
在国家政策倡导、高水平大学建设需求和校友自我实现三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校友在学校民主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术研究、文化育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治理参与作用。大学校友参与学校治理在实践逻辑上体现为在共同治理... 在国家政策倡导、高水平大学建设需求和校友自我实现三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校友在学校民主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术研究、文化育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治理参与作用。大学校友参与学校治理在实践逻辑上体现为在共同治理中走向“共同实现”,是一种基于治理目标基础上的有效行动。在治理实践中,校友参与学校治理面临思想困境、行动困境和保障不足,迫切需要聚焦“交往动员”“组织动员”“科学动员”强化动员机制建设,聚焦“民主治理”“全面治理”“创新治理”提升内部治理效能,聚焦“合作共赢”“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拓展外部治理效能,划定“权责边界”、着眼“共创共享”构建校友与学校的健康关系,以新时代校友参与学校治理有效行动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友 大学治理 大学内部治理 大学外部治理 校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旨在改变教育世界
13
作者 涂艳国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5,共3页
叶澜教授的研究是一种力求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扎根式研究,通过教育实验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理论,这种基于本土的教育理论成果中处处晃动着"人"的身影,到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关注、在意、提升。
关键词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 “新基础教育” 教育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湖北省特殊教育发展状况
14
作者 朱楠 孙玉梅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第12期71-80,共10页
本研究主要基于2001-2013年湖北省特殊教育相关数据,从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状况、教师队伍发展状况、特殊教育经费方面对湖北省2013年度特殊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层次逐步完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本研究主要基于2001-2013年湖北省特殊教育相关数据,从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状况、教师队伍发展状况、特殊教育经费方面对湖北省2013年度特殊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层次逐步完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条件有所改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数量逐步增长,学历不断提升,专科及以上教师占九成,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七成。但是,特殊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均衡;城乡、地区、校际间发展不平衡,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滞后;师资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特殊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特殊教育 发展状况 挑战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特殊教育学校社会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
15
作者 刘文丽 黄建中 雷江华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第24期8-12,共5页
特殊教育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利用国家财政性拨款以外,还应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的社会资助体系。特殊教育学校对经费的特殊需求以及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来源体系的缺陷对社会资助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要求。建立社会资助体系... 特殊教育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利用国家财政性拨款以外,还应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的社会资助体系。特殊教育学校对经费的特殊需求以及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来源体系的缺陷对社会资助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要求。建立社会资助体系的前提是要内外兼修,既要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又要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在操作层面应提倡项目化运作,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社会资助的内容多样,应积极开发其在教育、康复以及职业训练设备设施、扶贫助弱以及奖教奖学等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办学经费 社会经费 社会资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有的精神立场——以孔子学院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坦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44,I0003,I0004,共13页
开办孔子学院是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自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落户韩国以来,孔子学院发展状况为:迅猛扩张,集中欧美;文化桥梁,联通欧美;逐渐减速,发自欧美文明冲突是导致孔子学院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 开办孔子学院是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自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落户韩国以来,孔子学院发展状况为:迅猛扩张,集中欧美;文化桥梁,联通欧美;逐渐减速,发自欧美文明冲突是导致孔子学院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外部文化的强势——西方中心主义;自身文化的特性——礼不往教;传统文化的式微——儒学衰落。文化自卑心理是导致孔子学院“降速”的根本原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近现代文化的历史源泉,中华近现代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再现,两者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国人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石和重要资本,构建文化自觉:和而不同;文化互鉴:求同存异;文化引领:殊途同归的三个版本的孔子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孔子学院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16年《中国教育学刊》载文分析
17
作者 贾亚丹 王邦权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中国教育学刊》创刊30余年,对刊发在它上面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发文量持续增长;研究的空白点或薄弱点较多;核心作者发文量多,但是合作频次少;研究机构区域失调,基金项目级别高。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刊》 文献计量学 合作 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校长角色与行动逻辑及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启示——基于王亚南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建 董泽芳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本研究依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路,从组织领导学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首任校长王亚南的角色扮演、行为表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厦门大学发展目标厘定、结构再造、技术提升的实践工作中分别扮演了擘画人、设计师、开拓者三种角色。... 本研究依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路,从组织领导学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首任校长王亚南的角色扮演、行为表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厦门大学发展目标厘定、结构再造、技术提升的实践工作中分别扮演了擘画人、设计师、开拓者三种角色。这对我国当下高水平大学从“985”“211”工程形塑的既有形态转向“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有样态具有一定的启示:在高校类型与主体优势的根本遵循中呈现不同类型大学的应有功能;在教学改进与科研提升关系的平衡中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的复合再造;在教师评价与知识生产的方式改革中重塑一流学术研究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转型发展 王亚南 校长角色 行动逻辑 组织领导学 “双一流”建设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悦 刘宏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9-82,共4页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协同性,但也面临“信息茧房”“技术依赖”“数据孤岛”等问题所带来的现实桎梏。对此,可以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基座以及构建...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协同性,但也面临“信息茧房”“技术依赖”“数据孤岛”等问题所带来的现实桎梏。对此,可以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基座以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育人平台三方面着手,让数字技术全方位、深层次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学习与混合学习融合——以成人本科学历教育课程为例
20
作者 付东兵 程红艳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93-99,共7页
混合学习日益成为成人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但学习者主动性不强、学习内容吸引力不够、师生交流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影响学习质量。参与式学习能够通过问题情境唤醒主体意识,实践活动整合学习内容,情感交流发展学习共同体,实践反思激活创新... 混合学习日益成为成人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但学习者主动性不强、学习内容吸引力不够、师生交流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影响学习质量。参与式学习能够通过问题情境唤醒主体意识,实践活动整合学习内容,情感交流发展学习共同体,实践反思激活创新意识,有助于解决混合学习面临的问题。为了探索提升混合学习质量的新方法,验证参与式学习与混合学习融合的具体效果,融合参与式学习的内涵特征和学习共同体理论,构建了“社会、认知、情感”三维一体的混合学习环境,设计了支持学习者参与的学习活动任务、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策略,并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成人本科学历教育课程开展融合学习实践。研究发现,参与式学习与混合学习融合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习者交流协作,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学习 混合学习 主体意识 学习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