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9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硝化甘油挥发物在固体表面的凝结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
作者 黄超然 潘葆 +6 位作者 李果 王玉 谢林生 刘所恩 赵俊波 刘云章 谭凯鑫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4,共9页
针对推进剂压延过程中产生的含硝化甘油(NG)挥发物在多种固体表面凝结积聚、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构建含NG挥发物和固体表面的混合体系模型,开展含NG挥发物在固体表面的凝结行为研究,探讨了NG质量分数、固体... 针对推进剂压延过程中产生的含硝化甘油(NG)挥发物在多种固体表面凝结积聚、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构建含NG挥发物和固体表面的混合体系模型,开展含NG挥发物在固体表面的凝结行为研究,探讨了NG质量分数、固体表面材质、固体表面粗糙度对含NG挥发物在混合体系中的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相对密度分布等分子动力学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G质量分数的增加,挥发物在固体表面的凝结物团簇尺寸逐渐减小,然而挥发物凝结比例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NG质量分数为70%时,扩散系数为0.0364,挥发物凝结比例最大;当采用不同材质固体表面时,含NG挥发物在二氧化硅(SiO_(2))表面的凝结量明显大于材质为铜(Cu)、氧化钙(CaO)和铁(Fe)的表面,但SiO_(2)表面凝结物团簇的均匀性较差;表面粗糙度因素的引入对于SiO_(2)表面和Fe表面挥发物凝结量的影响相反,当SiO_(2)表面从光滑到粗糙度为0.4 nm时,扩散系数从2.1228增加到10.7156,挥发物在表面的凝结量上升;然而,当Fe表面从光滑到粗糙度为0.4 nm时,扩散系数从17.5673减小至1.8462,其表面挥发物的凝结量则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甘油(NG)挥发物 固体表面 凝结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推进剂中水氧扩散及键合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茜茜 王卫泽 +2 位作者 杨敏 苏雅琪 轩福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52,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H_(2)O和O_(2)在三氟化硼三乙醇胺络合物(T313)中的扩散行为进行模拟,并研究了叠氮聚醚聚氨酯(PU_(PBT))/T313/高氯酸铵(AP)复合体系在不同界面层间的结合能和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扩散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温...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H_(2)O和O_(2)在三氟化硼三乙醇胺络合物(T313)中的扩散行为进行模拟,并研究了叠氮聚醚聚氨酯(PU_(PBT))/T313/高氯酸铵(AP)复合体系在不同界面层间的结合能和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扩散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H_(2)O在T313中的扩散系数逐渐降低,O_(2)在T313中的扩散系数逐渐增大,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在键合剂膜层中的扩散现象有显著差异。PU_(PBT)加入键合剂T313后,与AP颗粒之间的结合将更加紧密。PU_(PBT)/T313体系的界面黏附能力主要由PU_(PBT)体系中的原子与T313中各原子之间的强范德华相互作用或氢键相互作用提供,而T313/AP体系的界面黏附能力主要由AP和PU_(PBT)体系中原子之间的强范德华相互作用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推进剂 分子动力学 扩散 界面间相互作用 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点阵夹芯结构冲击损伤的近场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洋 王肇喜 +3 位作者 翟师慧 盛鹏 王者蓝 朱明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8,共15页
为了有效模拟3D打印点阵材料夹芯结构在弹丸冲击下的损伤破坏行为,在近场动力学微极模型中引入塑性键,构建了适用于点阵材料夹芯结构的模型和建模方法,在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低速和高速弹丸冲击下点阵材料夹芯结构的损伤... 为了有效模拟3D打印点阵材料夹芯结构在弹丸冲击下的损伤破坏行为,在近场动力学微极模型中引入塑性键,构建了适用于点阵材料夹芯结构的模型和建模方法,在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低速和高速弹丸冲击下点阵材料夹芯结构的损伤模式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低速冲击下3D打印点阵夹芯结构的破坏模式以局部塑性变形为主;高速冲击下,破坏模式表现为溃裂、孔洞贯穿和碎片喷射,并伴随着大范围的塑性变形。低速冲击下塑性变形范围随冲击速度升高而增大,而高速冲击下则相反。高速冲击下,点阵夹芯结构的贯穿过程分为面板接触、局部屈服、芯材压溃、穿透4个阶段,弹丸经历了急-缓-急3段减速过程,并对应2个加速度高峰,第2个加速度峰值低于第1个加速度峰值的50%;低速冲击过程中,弹丸仅有1次减速过程,加速度峰值随冲击速度的升高而增大,最终弹丸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材料 夹芯结构 近场动力学 弹丸冲击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故障诊断中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子龙 赵佳瑶 吴清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9期21-24,共4页
针对我国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尚未实现完全数字化、智能化,大多情况为损坏后进行人工检修的现状,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状态检测。通过调查农业机械常用的故障类别,模拟其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并采用时频特... 针对我国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尚未实现完全数字化、智能化,大多情况为损坏后进行人工检修的现状,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状态检测。通过调查农业机械常用的故障类别,模拟其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并采用时频特征分析振动信号。基于此搭建了一个小型农业机械,并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孪生体模型,利用Unity 3D建立孪生体场景。使用C#将传感器收集的参数传输给数字孪生体,调用MySQL数据库中已有的轴承、齿轮等传动件的训练模型,并比较BP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等多种神经网络的优缺点。基于开源数据集,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进行故障诊断,对断裂、磨损的故障诊断率准确率达到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农业机械 故障诊断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DGNN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相位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颜建军 许赢家 +2 位作者 林越 金理 江金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利用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的有向图神经网络(Channel Attention Enhanced Directed Graph Neural Network,CA-DGNN)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相位预测方法,提高了步态相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研制了人体下肢姿态信息采集装置,... 利用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的有向图神经网络(Channel Attention Enhanced Directed Graph Neural Network,CA-DGNN)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相位预测方法,提高了步态相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研制了人体下肢姿态信息采集装置,采集人体下肢的行走步态数据并构建人体下肢的骨架模型;之后,建立了基于CA-DGNN步态相位的预测模型,提取人体步态相位的运动特征,并基于当前时刻数据预测未来时刻的步态相位;最后,探讨了滑动窗口大小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本文提高了外骨骼机器人步态相位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此方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相位预测 惯性传感器 骨架 时空图卷积网络 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合金高温蠕变变形行为与本构模型研究
6
作者 王弘昶 侯鑫阳 +6 位作者 王煦嘉 龙瑶 李玲 石悠 李强 张宇翾 宫建国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为了研究230合金(UNS N06230合金)蠕变变形行为与演化规律,保障热管堆、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高温部件的安全运行。开展了230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的单轴蠕变试验,分析了230合金蠕变特性与温度和应力水平的关系,建立了基于Kachanov-... 为了研究230合金(UNS N06230合金)蠕变变形行为与演化规律,保障热管堆、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高温部件的安全运行。开展了230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的单轴蠕变试验,分析了230合金蠕变特性与温度和应力水平的关系,建立了基于Kachanov-Rabotnov模型与θ投影法的蠕变本构模型。结果表明:230合金的蠕变变形特性与温度有很强的相关性,温度为750℃时,存在较明显的蠕变第一阶段;温度为900℃时,蠕变第一阶段基本消失,蠕变变形曲线主要由第二、三阶段主导。Kachanov-Rabotnov蠕变损伤力学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230合金高温下的蠕变变形行为。研究结果可以为采用230合金的高温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0合金 蠕变 本构模型 损伤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反演方法的25Cr2Ni2MoV钢焊接接头疲劳失效分析
7
作者 郭素娟 罗甘霖 +1 位作者 金鑫 司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1,共6页
以25Cr2Ni2MoV钢焊接接头为对象,开展了不同应变幅水平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得到了其低周疲劳强度特征,并对失效试样的疲劳失效位置进行了规律统计。结合纳米压痕试验和有限元反演方法,获取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对比和相关参量,反... 以25Cr2Ni2MoV钢焊接接头为对象,开展了不同应变幅水平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得到了其低周疲劳强度特征,并对失效试样的疲劳失效位置进行了规律统计。结合纳米压痕试验和有限元反演方法,获取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对比和相关参量,反演出其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3个区域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得到了焊接接头的局部轴向应变分布特征,揭示了焊接接头疲劳失效位置随载荷水平变化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应变水平下,焊接接头的最大轴向应变主要集中在靠近热影响区的母材,低周疲劳失效位置也集中在这里;当载荷水平居中时,热影响区附近母材和焊缝中心轴向应变相当,低周疲劳失效位置在两处随机出现;当载荷水平较大时,最大轴向应变出现在焊缝中心处,疲劳失效位置也主要出现在焊缝中心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低周疲劳 失效机理 纳米压痕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家翔 陈瑞 曹军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2,共6页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在制冷循环系统运行中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冷却性能不稳定,为保证制冷系统冷负荷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文中利用数值模拟和SVR(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构建冷却器影响因素与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响应关系,样本数...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在制冷循环系统运行中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冷却性能不稳定,为保证制冷系统冷负荷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文中利用数值模拟和SVR(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构建冷却器影响因素与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响应关系,样本数据通过实验和数值模型训练获得,同时通过MATLAB和TRNSYS联合仿真,构建蒸发冷却+机械补冷模式的机房制冷系统模式,分析回归预测模型对该系统运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SVR模型准确地构建了冷却器影响因素和出口温度的响应关系,R^(2)和E_(MSE)分别为0.9889、0.0671,平均绝对误差为0.1699℃。SVR模型能够更好地根据响应关系控制系统运行策略,以达到更为节能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 数值模拟 支持向量回归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机械系统的微小化与节能 被引量:22
9
作者 涂善东 周帼彦 于新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261,共9页
简述了化学机械系统小型化的趋势,提出微小型化学机械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小型换热装置、微型换热装置、微型反应装置的结构、性能及应用情况,并分别结合具体的工程应用案例,通过与传统装置的比较,综合说明了微小型化学机械系统具有极大... 简述了化学机械系统小型化的趋势,提出微小型化学机械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小型换热装置、微型换热装置、微型反应装置的结构、性能及应用情况,并分别结合具体的工程应用案例,通过与传统装置的比较,综合说明了微小型化学机械系统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还简要介绍了微小化制造技术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化 微通道 微型化学机械系统(MCMS) 换热器 反应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机械设备智能状态预测 被引量:16
10
作者 董振兴 史定国 +1 位作者 张东山 杨汝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2-394,共3页
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并与神经网络有机结合的机械设备智能状态预测方法。着眼于机械设备“内在”规律的研究 ,根据机械设备自身历史数据建立动态微分方程 ,并预测自身的发展 ,具有数据量小、计算简单、预测准确的特点。该方法已在实际工... 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并与神经网络有机结合的机械设备智能状态预测方法。着眼于机械设备“内在”规律的研究 ,根据机械设备自身历史数据建立动态微分方程 ,并预测自身的发展 ,具有数据量小、计算简单、预测准确的特点。该方法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状态预测 故障诊断 神经网络 机械设备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分配集箱非线性水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峻晔 章明川 +1 位作者 范浩杰 吴东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8-272,275,共6页
修正后的光滑管摩阻系数可用于表示锅炉分配集箱的摩阻系数.动量交换系数也被表示为流速的函数.引入一个描写分配集箱流动行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变摩阻和变动量交换系数的条件下获得了控制方程的分析解,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修正后的光滑管摩阻系数可用于表示锅炉分配集箱的摩阻系数.动量交换系数也被表示为流速的函数.引入一个描写分配集箱流动行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变摩阻和变动量交换系数的条件下获得了控制方程的分析解,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其分析解比以往的常系数解更符合实验结果和物理现象,常系数解成为变系数解的一个特例.还获得了表示集箱流动特性的无量纲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器 再热器 集箱 锅炉 分配集箱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余热回收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影响机理及[火用]分析
12
作者 王洋 杨雁 +3 位作者 张伟 王红涛 张莉 曹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技术是一种电解高温蒸汽制氢的电化学技术,其性能受多个操作参数影响,需在合理的操作条件下运行电堆以保证高效产氢。利用Matlab Simulink模块建立了基于电化学理论的SOEC电堆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电堆温度...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技术是一种电解高温蒸汽制氢的电化学技术,其性能受多个操作参数影响,需在合理的操作条件下运行电堆以保证高效产氢。利用Matlab Simulink模块建立了基于电化学理论的SOEC电堆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电堆温度、电流密度和蒸汽浓度对SOEC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总电压和过电位减小,反应所需的总能耗略微增加,但对电能需求降低;电流密度增大导致过电位和电池电压增加;提高阴极蒸汽浓度可改善电堆制氢效率。当操作温度1173K、电流密度6000A/m^(2)和蒸汽体积分数90%时,电堆效率可达97%。以该工况为制氢流程模拟的初始条件,编写m文件建立了包括系统平衡组件和电气设备的热力学模型,便于对制氢系统整体效率进行分析。系统中工业废热为SOEC电解反应提供热能,对各废热回收设备进行夹点温差分析验证了换热布局有效性。[火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火用]破坏最大的为蒸汽发生器,其次为电堆,系统[火用]效率可达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余热回收 制氢系统 夹点温差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助力机械腿结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恒 牛思捷 +2 位作者 王瑜 孟宪伟 朱军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0-343,共4页
为研究助力机械腿的步态周期,提出采用虚拟动力学软件仿真模型行走过程的方法.结合人体结构和行走规律,研究助力机械腿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实现,对助力机械腿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并建立助力机械腿和与之相配合的数字人的三维模型,利用ADAM... 为研究助力机械腿的步态周期,提出采用虚拟动力学软件仿真模型行走过程的方法.结合人体结构和行走规律,研究助力机械腿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实现,对助力机械腿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并建立助力机械腿和与之相配合的数字人的三维模型,利用ADAMS对人体行走步态进行仿真模拟控制.试验验证了建立的助力机械腿符合人体行走的要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为实体样机试验提供了参考,对研究助力机械腿控制算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力机械腿 数字人 仿真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6
14
作者 殷勇辉 高志 章兰珠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59,共3页
机械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本文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共性知识提炼,以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为主线,适时地从引入和拓展新知识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具体内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 机械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本文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共性知识提炼,以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为主线,适时地从引入和拓展新知识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具体内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机械原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原理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运行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严丽红 王洋 +4 位作者 杨雁 张伟 王红涛 张莉 曹军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共7页
SOEC(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是一种电解高温蒸汽制氢的电化学技术。由于SOEC性能受运行温度、电流密度等操作参数复合影响,故需综合选择出较优的多参数条件运行以保证高效产氢。文中利用Matlab Simulink模块建立基于电化学理论的SOEC模型并... SOEC(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是一种电解高温蒸汽制氢的电化学技术。由于SOEC性能受运行温度、电流密度等操作参数复合影响,故需综合选择出较优的多参数条件运行以保证高效产氢。文中利用Matlab Simulink模块建立基于电化学理论的SOEC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温度、压力、电流密度和蒸汽摩尔分数对SOEC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温度能够降低极化损失和电池电压,电流密度升高能够提高蒸汽利用系数但也会造成极化损失增加,提高阴极蒸汽摩尔分数可改善电解池制氢效率,而压力对电解池的特性影响不明显。最后综合考虑利用系数和能效筛选出较优组合参数为温度1273 K、压力506.625 kPa、电流密度3500 A/m^(2)、蒸汽摩尔分数90%,此时SOEC总效率和电效率可分别达到92%和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操作参数 运行特性 制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呼吸裂纹转子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长利 谢朋儒 +2 位作者 周邵萍 李诚 郑建荣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89,265,共5页
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含裂纹Jeffcott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应变能释放率方法得到了裂纹单元的刚度矩阵,采用应力强度因子为零法模拟了裂纹的呼吸效应。计算分析了在一个稳态旋转周期内裂纹开闭的规律,以及直斜裂纹转子振动响应的特点... 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含裂纹Jeffcott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应变能释放率方法得到了裂纹单元的刚度矩阵,采用应力强度因子为零法模拟了裂纹的呼吸效应。计算分析了在一个稳态旋转周期内裂纹开闭的规律,以及直斜裂纹转子振动响应的特点。计算结果表明,斜裂纹开始张开以及闭合的时间迟后于直裂纹,斜裂纹处于全闭与全开状态所经历的时间比直裂纹长。直斜裂纹转轴的1X和2X倍频响应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3X倍频分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直裂纹 斜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为零法 不平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DEM耦合模拟方法在啮合型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杨文明 谢林生 +2 位作者 王玉 马玉录 李果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8-3756,共9页
为探究啮合型双螺杆挤出机内固液两相物料的流动方式、颗粒受力及两相混合过程,本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与离散单元法(DEM)耦合的方法进行了仿真模拟。由于其无网格特性,SPH方法能够有效克服有限元方法在针对啮合型双螺杆这一... 为探究啮合型双螺杆挤出机内固液两相物料的流动方式、颗粒受力及两相混合过程,本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与离散单元法(DEM)耦合的方法进行了仿真模拟。由于其无网格特性,SPH方法能够有效克服有限元方法在针对啮合型双螺杆这一特殊结构上划分网格困难的问题。基于所建立的流体单元模型、流体黏度模型和固体颗粒模型、颗粒接触模型等,对啮合型双螺杆的螺纹段和捏合块段内固液两相物料的流动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固液两相物料分别在挤出机输送段和混合段的受力行为以及流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流体包裹固体颗粒的混合物料在挤出机中的流动方式为随螺杆作周向转动的同时沿轴向方向缓慢推进,在加料12s后混合物料到达出口;混合物料在捏合块段的受力明显大于螺纹段,颗粒受到的法向力、切向力和流体力最大值均出现在第一个捏合盘区域;固液两相物料在捏合块段的填充程度和混合效果均高于螺纹段,混合后物料的Lacey混合指数高达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DEM耦合方法 啮合型双螺杆 固液混合 颗粒受力 多相流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和准则研究
18
作者 谷文斌 蒋文春 +3 位作者 王金光 徐彤 李军 涂善东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2,共13页
针对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温度均匀性难以控制和残余应力难以消除的问题,提出单加热和主副加热两种局部热处理方法,并建立工艺准则和理论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仅需焊缝性能恢复,对消除残余应力要求不高的承压设备,当内外壁保温时,加热... 针对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温度均匀性难以控制和残余应力难以消除的问题,提出单加热和主副加热两种局部热处理方法,并建立工艺准则和理论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仅需焊缝性能恢复,对消除残余应力要求不高的承压设备,当内外壁保温时,加热带宽度(HB)为6t,梯度控制带宽度(GCB)为2HB。对于既考虑焊缝性能恢复又兼顾残余应力消除效果的承压设备,当内外壁保温时,HB至少为3√Rt;当内壁不保温,仅外壁保温时,HB应大于5√Rt,GCB为2HB。当单加热局部焊后热处理加热带宽度过宽,推荐采用主副加热局部焊后热处理方法。本研究可为大型承压设备局部焊后热处理提供理论和实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设备 局部焊后热处理 加热带 梯度控制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盘双呼吸型裂纹转子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长利 周邵萍 +2 位作者 江君 李诚 郑建荣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6-140,156,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双盘双呼吸型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应变能释放率方法得到了裂纹单元的刚度矩阵,采用应力强度因子为零法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研究了双裂纹转子振动响应的特点,以及在一个稳态旋转周期内裂纹轴刚度时变规律...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双盘双呼吸型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应变能释放率方法得到了裂纹单元的刚度矩阵,采用应力强度因子为零法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研究了双裂纹转子振动响应的特点,以及在一个稳态旋转周期内裂纹轴刚度时变规律,分析了不同裂纹深度和裂纹夹角对转子振动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转子 振动 有限元 呼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间隙的齿轮柔性转子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崔立 宋晓光 郑建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1-178,198,共9页
考虑齿侧间隙、轴承径向间隙,推导时变啮合刚度和时变轴承刚度,使用有限元法建立质量、刚度、阻尼矩阵并使用整体法组装,建立能够适用于复杂载荷的齿轮滚动轴承柔性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使用FPA修正法确定求解周期,采用Runge-Kutt... 考虑齿侧间隙、轴承径向间隙,推导时变啮合刚度和时变轴承刚度,使用有限元法建立质量、刚度、阻尼矩阵并使用整体法组装,建立能够适用于复杂载荷的齿轮滚动轴承柔性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使用FPA修正法确定求解周期,采用Runge-Kutta法、Newton-Raphson法对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求解,求解最大Lyapunov指数判断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转速、齿侧间隙、转轴刚度、轴承径向间隙等参数对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齿侧间隙增大,齿轮系统会出现脱齿和挤齿现象,临界转速附近由拟周期运动进入混沌运动。随着转轴刚度降低,弯扭耦合振动临界转速减小,脱齿、挤齿和冲击现象逐渐减轻。随着径向间隙增大,轴承的非线性振动对系统的影响逐渐增大,轴承变刚度激励的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 齿轮柔性转子系统 混沌 齿侧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