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招生考试标准的元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远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5,共7页
招生标准是价值存在与价值活动策略及方法的统一体。维稳能力、发展状态与发展能力、包容能力、可及性及科学性五个标准构成了我国招生标准的元评价体系。以这五个标准及其计量模型为基础所建立的公共政策质量意义上的招生标准质量指数... 招生标准是价值存在与价值活动策略及方法的统一体。维稳能力、发展状态与发展能力、包容能力、可及性及科学性五个标准构成了我国招生标准的元评价体系。以这五个标准及其计量模型为基础所建立的公共政策质量意义上的招生标准质量指数,以及考试制度所确定招生标准系统的公共政策综合质量指数,能为发现、改进、完善、建构我国现行招生标准体系的对策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考试 标准 元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考核:意义、困境及管理之改进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会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4,共5页
合理的课程考核有利于学习的持续深化和学习效果的准确检验,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功效。然而,现阶段,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管理比较松散、成绩评定不够严格、评价反馈基本缺失,这些现实的困境制约着通识教育课程... 合理的课程考核有利于学习的持续深化和学习效果的准确检验,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功效。然而,现阶段,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管理比较松散、成绩评定不够严格、评价反馈基本缺失,这些现实的困境制约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实现。伴随数字化校园进程的推进,整合现有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增设论文提交及检测、考核评价反馈(含同伴互评)等模块,同时利用各类考核培养学生学会和使用自我测试的学习策略,有助于课程考核管理机制的健全及优化,并进而提高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通识教育 课程考核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评价框架和行为测评指标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娅梅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3-96,共4页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出现了模型思想,模型思想是数学素养的十大核心词汇之一.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建模能力评价框架和行为测评指标,该测评体系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提供了...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出现了模型思想,模型思想是数学素养的十大核心词汇之一.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建模能力评价框架和行为测评指标,该测评体系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提供了具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 评价框架 数学化 测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为自己教学的研究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兼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研究的促进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会杰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99,113,共7页
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念。高校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是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成长为卓越教师的必经之路。虽有独特优势,但当前阶段,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 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念。高校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是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成长为卓越教师的必经之路。虽有独特优势,但当前阶段,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的自觉意识和专业能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把促进教师成为自己教学的研究者作为未来工作的一个探索方向,积极引导教师们以专业眼光反观并审视自身的教学,基于教师教学研究的实际发展水平提供专业咨询服务、适时组织教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培训与训练,如高水平教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等研修活动以提升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自己的教学 教学发展 教学发展中心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视域下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付玉媛 韩映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10,F0003,共9页
打造"金课"体现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对高质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追求。教师有效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有效学,因此,对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也要聚焦到是否能够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上。以通识课程中的深度学习作为学生高质量... 打造"金课"体现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对高质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追求。教师有效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有效学,因此,对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也要聚焦到是否能够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上。以通识课程中的深度学习作为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切入点,采取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发现教师讲授、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通识课程中的深度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没有促进作用。这一研究结论为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性、现代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了循证依据。因此,要重点关注深度学习在衡量教学方法有效性中的作用,从通识教育目标来理解教师讲授在通识课程中的本源价值,了解学生群体多学科特征决定小组合作在通识课程中的作用限度,并特别关注师生互动在通识课程中的情境创设,以助力通识教育"金课"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金课” 教师讲授 小组合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内涵、价值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绯烨 洪成文 萨莉.扎帕达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教师领导力理论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美教育改革,并在随后的几十年内得到美国教育界的广泛研究和认同。在美国,该理论已经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为各个层级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在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尚处... 教师领导力理论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美教育改革,并在随后的几十年内得到美国教育界的广泛研究和认同。在美国,该理论已经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为各个层级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在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另外,被认为是(当然的)教师领袖的中国骨干教师的理念和实践推进,目前似乎尚处于复杂的混合模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领导力 教师领袖 骨干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被引量:47
7
作者 陈玉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16,共14页
2022年底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它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冲击,未来教育应当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时代主流的教学样态,班级授课制将渐次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老师的主要职能将从教书转向育人,一批“超级教师”将脱颖而... 2022年底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它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冲击,未来教育应当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时代主流的教学样态,班级授课制将渐次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老师的主要职能将从教书转向育人,一批“超级教师”将脱颖而出;纸质教材将被清理出书包,无纸化校园不再是梦想;有意义的学习将首次取代有效的学习,成为学校与家长最关心的用语,成为教育研究工作者主要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 教学 教育变革 超级教师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评教的信度、效度、影响因素及应用风险 被引量:38
8
作者 韩映雄 周林芝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81,共8页
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国外大学教学评价研究领域内的文献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发现,学生评教是国外大学教学评价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在这些有关学生评教的研究文献中,学生评教的信度、效度、影响因素以及评教结果的应用问题是学者... 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国外大学教学评价研究领域内的文献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发现,学生评教是国外大学教学评价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在这些有关学生评教的研究文献中,学生评教的信度、效度、影响因素以及评教结果的应用问题是学者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很难说学生评教就是大学教学评价的最佳手段,但在人们尚未找到最佳手段之前,学生评教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而存在。即使如此,保持清醒、理性和谨慎的态度应用学生评教结果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评教结果在应用中存在系统性风险和误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容忍的。误用性风险的危害远大于系统性风险,是需要在实践中注意防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学生评教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的内涵与变迁 被引量:9
9
作者 韩映雄 李超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教育监测评估实质上是教育评估和教育监测在新世纪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状态,它脱胎于教育评估与教育监测,但是,与教育评估和教育监测在组织者、实施对象、角色以及目的与功能等结构要素上又有所不同。教育监测评估如今已成为一项独立的教... 教育监测评估实质上是教育评估和教育监测在新世纪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状态,它脱胎于教育评估与教育监测,但是,与教育评估和教育监测在组织者、实施对象、角色以及目的与功能等结构要素上又有所不同。教育监测评估如今已成为一项独立的教育政策或教育改革项目而不仅仅是教育质量保障的一种手段。教育监测评估制度是实施教育监测评估时要求该系统相关机构和人员共同遵守的有关规程和行动准则,它包括制度依据、适用对象、实施主体、主要任务和内容、实施方式、实施人员与机构、评估监测信息化、结果使用等基本构成要素。1985年至今,中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经历了前法制化时期、法制化时期和独立的教育改革时期三个发展阶段。未来,有必要通过颁布《教育监测评估条例》来完善中国教育监测评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监测评估 教育监测评估制度 教育评估 教育监测 教育督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科之美”
10
作者 刘冬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0-64,共5页
"学科之美"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价值关系,但又高于价值关系,发生在具有主体特性的学科对象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具有"人化"的价值取向和动态发展的过程两个特征。"学科之美"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 "学科之美"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价值关系,但又高于价值关系,发生在具有主体特性的学科对象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具有"人化"的价值取向和动态发展的过程两个特征。"学科之美"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即学科内容的内在美和内容表达的形式美,二者都包括存在型载体和性质型载体两大类。学科内容美和形式美共同构成"学科之美"的整体。"学科之美"的研究以"情感是目的"作为其理论之基,旨在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情知融合和学生的自我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之美 美的本质 美的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主体参与:英国校园欺凌治理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付玉媛 韩映雄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74,共15页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且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效的校园欺凌治理措施可超越文化的限制,为我国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提供借鉴。作为较早关注校园欺凌行为的西方国家,英国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政府为校园欺凌治理工作...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且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效的校园欺凌治理措施可超越文化的限制,为我国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提供借鉴。作为较早关注校园欺凌行为的西方国家,英国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政府为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提供详尽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且这些保障和政策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作出调整和完善;学校在英国校园欺凌治理中处于责任主体地位,每个学校都要建立各自的校园欺凌治理方案,且要告知每位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多个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为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提供预防校园欺凌的咨询,并有相应的基金会为学校培训具有专业知识的反校园欺凌人员;高等院校则对校园欺凌治理进行基于证据的指导,使中小学校的校园欺凌治理工作从经验总结上升到实证依据。可见,英国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力量都在校园欺凌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起了综合性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这为我国完善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提供了启发,政府一方面可将校园欺凌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调查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校园欺凌治理的法律体系;学校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及家长等利益主体在校园欺凌治理中的作用,也要制订详细的校园欺凌治理方案且为各个利益主体熟知;最后,社会力量更加不容忽视,不仅要提高高校科研对校园欺凌治理工作的指导性,也要积极创建专门反校园欺凌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校园欺凌 中小学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