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视域下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构建:指标要素及着力点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文杰 张珏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1,共8页
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是检验教育现代化程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完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功能、健全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制度、丰富大国教育现代化治理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是检验教育现代化程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完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功能、健全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制度、丰富大国教育现代化治理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的实践问题、监测技术的创新等对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提出了内涵升级、体系创新、工具与方法技术革新等诸多新挑战。为了适应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需求,促进教育现代化监测功能的完善,提高监测评估实效,未来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需要重点关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发展、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贡献度、国际影响力等指标,着力建立全国及区域性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评估系统、开发监测评估模型、重点支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预警预报与成果应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现代化 教育治理现代化 监测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北一 李杜彧 颜钰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6,共5页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能够适应产业技术变革和国际化趋势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立足实践、立德树人、面向未来、国际视野四个视角...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能够适应产业技术变革和国际化趋势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立足实践、立德树人、面向未来、国际视野四个视角明确育人目标,并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发展为方向进一步实现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中的若干缺陷与误会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大鸣 孙孝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1-33,共3页
1978年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目前存在于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研究缺陷和学术误会却制约着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果我们能在本世纪的最初几年中修补缺陷并消解误会,我国的教育管理研... 1978年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目前存在于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研究缺陷和学术误会却制约着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果我们能在本世纪的最初几年中修补缺陷并消解误会,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研究 缺陷 学术误会 管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皆笑 陈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58,共5页
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改革为高校学生组织的治理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视野。文章探讨了高校学生组织治理中管理熵的组成,建立了针对学生组织治理的管理熵集成评价体系,根据熵值法得出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中各评价指标的熵值... 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改革为高校学生组织的治理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视野。文章探讨了高校学生组织治理中管理熵的组成,建立了针对学生组织治理的管理熵集成评价体系,根据熵值法得出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中各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方法,基于Brusselator模型提出学生组织治理耗散结构的判断依据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的实现路径,为测度高校学生组织的治理绩效给出研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熵 高校学生组织 治理绩效 高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转型及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军 曹莹雯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2,共5页
在美国教育管理研究100多年的历程中,出现了两次重大的研究方法论转型,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美国教育管理学科的地位,也使美国成为国际教育管理研究的引领者。与美国相比,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借鉴其实证主义方法论研究,以提高我国的教育管理研... 在美国教育管理研究100多年的历程中,出现了两次重大的研究方法论转型,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美国教育管理学科的地位,也使美国成为国际教育管理研究的引领者。与美国相比,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借鉴其实证主义方法论研究,以提高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管理研究 方法论转型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分析的教育政策工具配置模型构建 被引量:18
6
作者 胡耀宗 马立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4,共7页
教育政策工具配置嵌入在生态环境系统、政策循环系统和工具操作系统等三种不同层次的系统网络中。从外部宏观环境看,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氛围、政治风险构成其刚性制度前提,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体制奠定其硬性物质基础,传统文... 教育政策工具配置嵌入在生态环境系统、政策循环系统和工具操作系统等三种不同层次的系统网络中。从外部宏观环境看,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氛围、政治风险构成其刚性制度前提,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体制奠定其硬性物质基础,传统文化基因、法律规范、道德伦理和价值信念形成其软性约束条件;从政策生命周期看,问题认定、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共同塑造着教育政策工具的配置方式;从工具操作层面看,决策主体的有限理性与价值负载、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偏好、政策工具对象的内在特征以及政策工具本身的作用阈限,也制约着教育政策工具配置的微观运作系统。这一分析框架为阐释政策工具配置的层次性和嵌套性、提升政策工具配置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供了新的逻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政策工具 政策环境 政策生命周期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管理:后现代研究视角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晓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1-55,共5页
教育管理研究的后现代取向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管理研究要根源于教育组织的特性 ,要在继续关注教育管理领域“事实问题”的同时 ,开拓研究领域 ,关注其中的价值、伦理问题 ,要注重质性研究和多视角观照 ,建立起开放、多元化的方法论群落 ... 教育管理研究的后现代取向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管理研究要根源于教育组织的特性 ,要在继续关注教育管理领域“事实问题”的同时 ,开拓研究领域 ,关注其中的价值、伦理问题 ,要注重质性研究和多视角观照 ,建立起开放、多元化的方法论群落 ,要认识到知识或理论具有“情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教育组织 质性研究 教育管理 后现代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权化对高校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海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0,共4页
高等教育管理的分权体制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这种改革形成了新的高等教育利益格局,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高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其对高校行为的影响分析,指出地方政府对于发展高等教育具有利益... 高等教育管理的分权体制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这种改革形成了新的高等教育利益格局,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高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其对高校行为的影响分析,指出地方政府对于发展高等教育具有利益激励和动力,不同类型的高校面临着不同的政府和市场环境,政府权力和市场机制对高校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混合产生综合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 分权 高等学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师范教育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皮文彬 童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对有关文献的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 ,近年来我国所进行的高等师范教育比较研究主要探讨了国外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课程、模式、质量影响因素、教师资格制度以及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等问题。虽然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比较研究还存在着一... 对有关文献的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 ,近年来我国所进行的高等师范教育比较研究主要探讨了国外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课程、模式、质量影响因素、教师资格制度以及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等问题。虽然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比较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其研究成果对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比较研究 综述 教育目标 课程 教育模式 教育质量 教师资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具专业品质的班级管理的教育思路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伟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9,共4页
班级管理应该是不亚于学科教学和传统德育活动的甚至比之更具综合性的专业性的教育活动。为了证明这一判断,需要清晰地辨别出其独到的教育思路。这一思路就是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在班级群体交往中得以成长的内在机制,即"学生个体的... 班级管理应该是不亚于学科教学和传统德育活动的甚至比之更具综合性的专业性的教育活动。为了证明这一判断,需要清晰地辨别出其独到的教育思路。这一思路就是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在班级群体交往中得以成长的内在机制,即"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在班级中得到"敞现-交流-辨析-提升"的过程。就其定位来说,它相当于各门学科中超越具体教学模式、教学技法的教学过程内在逻辑。因此,尽管这一教育思路可以参照一次班级活动的过程来理解,但运用它的最合适单位其实是学生成长中的某个事件、某个发展问题的解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管理 专业品质 教育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职业教育管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瑶 张万朋 《职教论坛》 2007年第12X期8-10,共3页
公共选择理论最大特点是将适用于经济分析的理论来分析政治领域的活动.拟采用此分析方法来理解我国的职业教育问题。利用公共产品属性问题、政府失灵、经济人假设等理论分析职业教育的提供、管理和学校内部问题.以试图找到相应的解决... 公共选择理论最大特点是将适用于经济分析的理论来分析政治领域的活动.拟采用此分析方法来理解我国的职业教育问题。利用公共产品属性问题、政府失灵、经济人假设等理论分析职业教育的提供、管理和学校内部问题.以试图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职业教育 市场失灵 经济人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去特殊优惠 养成文明习惯——品味美国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与管理的艺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大鸣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0-41,共2页
2005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周秦汉唐文明大赛”观后感征文赛中,20名中学生脱颖而出。暑假期间,他们有幸参加了上海博物馆组织的“周秦汉唐访遗踪”夏令营。在夏令营中,带队教师发现学生身上充满了“能识大理,却不懂小节”的矛盾... 2005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周秦汉唐文明大赛”观后感征文赛中,20名中学生脱颖而出。暑假期间,他们有幸参加了上海博物馆组织的“周秦汉唐访遗踪”夏令营。在夏令营中,带队教师发现学生身上充满了“能识大理,却不懂小节”的矛盾:他们纵论国际大事,口若悬河,会后却不去收拾吃剩的瓜皮;他们一路参观勤学好问,却不知向导游说声谢谢……《新民晚报》特约撰稿人吴玫感慨万千,写下了《上海小囡留下一桌雪白的馍皮》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习惯 行为规范 美国 上海博物馆 优惠 艺术 品味 中小学 养成教育 学校管理 校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家成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体现在: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学校管理 整体意识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继东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S期11-13,共3页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分析了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引入学校的必要性,提出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原则,阐述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职能,构想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与人员。
关键词 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教育与人类发展:新世纪的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伟 周鑫玥 蒋志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73,共18页
在促进人类发展的共同使命下,发展研究需以比较教育研究为基础。研究以《比较教育》期刊为主线,结合比较教育领域的整体进展,对比较涉及的国别、类型以及涌现出的概念、理论进行分析,发现新世纪比较教育研究开始关注“全球南方”,对南... 在促进人类发展的共同使命下,发展研究需以比较教育研究为基础。研究以《比较教育》期刊为主线,结合比较教育领域的整体进展,对比较涉及的国别、类型以及涌现出的概念、理论进行分析,发现新世纪比较教育研究开始关注“全球南方”,对南美洲、亚洲、非洲的教育研究开始增多,对欧洲的研究数量略有降低。比较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保持着深切的关注,“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被重新概念化;国际组织出现了新的治理形式,并参与到未来建构中;全球化与本土化在理论对话中有了新的内涵与关系;作为教育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学习在话语上迎合了不同国家的发展需求;而比较教育中的隐喻和流动的身份为知识生产和实践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争鸣与发展,这些均有助于比较教育完善自我,为人类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境脉 类型 主题 方法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效应研究——基于2010-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5
16
作者 范栖银 谢昊伦 姜孟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18,共13页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构成双向驱动的耦合关系。基于2010-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效应,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度与等级均有显著提升,从2010年的0.372(轻度失调)提...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构成双向驱动的耦合关系。基于2010-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效应,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度与等级均有显著提升,从2010年的0.372(轻度失调)提升到2022年的0.542(勉强协调);三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绝对值“东部>中部>西部”,年增长率“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格局,“东部引领”“西部崛起”与“中部塌陷”并存;耦合协调度的省际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引起,总体有所缩小,但以2018年为拐点开始反弹;耦合协调度呈全局空间正相关,邻近省份的发展水平相对一致,局部自相关以高—高集聚为主。据此,应树立系统思维,助力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实现两系统的和谐互促;统筹空间布局,精准规划不同地区与省份的发展战略,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共赢;把握时代机遇,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多链路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耦合协调 面板数据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9,共12页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形成了行政区实体性治理与功能区虚体性治理相结合的国家空间治理框架,推动了高等教育治理空间尺度的重构。在以高等教育对口支援、高校异地办学、大学城建设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跨行政区实践探索中,高等教育的发...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形成了行政区实体性治理与功能区虚体性治理相结合的国家空间治理框架,推动了高等教育治理空间尺度的重构。在以高等教育对口支援、高校异地办学、大学城建设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跨行政区实践探索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突破行政区划边界,在空间治理的维度上构建了一种新的秩序,形成了行政区与功能区并存的高等教育治理格局,治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未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打破领域和空间的边界,构建高等教育跨行政区治理格局。治理主体的关系优化是高等教育跨行政区治理的基础,政府应利用国家区域发展的政策契机,以项目制为依托探索纵向分权与横向合作相结合的府际关系优化路径,为高校跨行政区实践提供外部综合环境保障,行业企业通过与高校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跨行政区治理 行政区 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自主自律中主动发展——上海市闵行中学学生民主管理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范国睿 英政 汪一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1-69,共9页
学生民主管理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活动。为了适应当今时代教育民主化发展趋势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海市闵行中学积极推进学生民主管理改革,构建融学生自我管理、班级自治... 学生民主管理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活动。为了适应当今时代教育民主化发展趋势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海市闵行中学积极推进学生民主管理改革,构建融学生自我管理、班级自治自理、全员参与为一体,认知、践行、评价相统一,自主与责任相统一的学生民主管理的实践模式,从而,进一步弘扬了学生主体意识,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得以积极、主动、健康、持续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管理 实践模式 学生管理 上海 闵行中学 参与机制 师生关系 辅导员 任课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人的双创教育: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行 被引量:13
19
作者 阮平章 董辉 刘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111,共12页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下,教育和创新的关系被进一步拉近,如何通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成为十分迫切的现实命题。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依...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下,教育和创新的关系被进一步拉近,如何通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成为十分迫切的现实命题。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着机会分布不均、整体质量不高、育人实效不彰等现实问题。打造面向人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顺应高校自身变革以及回应时代技术变迁的不二选择。通过回溯国内外创造力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文献与案例资料,发现“人皆可创”在理论上趋于成熟、在实践上日渐可行。着眼未来,高校仍有必要通过推动教育过程“专创融合”的深度普及,营造多方协同“共创氛围”的生态环境,助力学生个体“创新自我”的持续生长等方式助力高校双创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强国 创造力 创新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 被引量:71
20
作者 张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52,共9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逻辑上并不严密,但在教育界却极受欢迎,为什么?本文回到原点,从一大一小两个角度,具体地讨论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从时代精神来看,多元智能理论契合了重视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精神;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多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逻辑上并不严密,但在教育界却极受欢迎,为什么?本文回到原点,从一大一小两个角度,具体地讨论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从时代精神来看,多元智能理论契合了重视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精神;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我国当前教育中较为忽视的一些重要层面,如通过强调人的感官开发与直觉学习而使人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立足点,通过强调身体动觉智能而开启了人的自主性,同时强调了常被人们忽视的社会认知与智能的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德纳 多元智能理论 后现代主义 教育心理学 直觉学习 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