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及其促进技术 被引量:36
1
作者 孙连荣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964,共14页
基于群体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整合医患关系的结构表征与动态建构过程,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综合模型,主张和谐医患关系的结构可以医疗满意度、医患信任以及医疗方案服从性作为基本的观测指标;和谐医患关系的动态建构过... 基于群体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整合医患关系的结构表征与动态建构过程,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综合模型,主张和谐医患关系的结构可以医疗满意度、医患信任以及医疗方案服从性作为基本的观测指标;和谐医患关系的动态建构过程经由就医前零接触的群际医患关系和医患互动过程中即时性的人际医患关系两大递进性成分相互作用后逐步形成。其中,群际层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主要受到医患舆情传播、医疗制度信任以及医患群际关系因素(如群际认知偏差、群体认同等)的影响,人际层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主要受到医患人际信任水平和医患沟通模式(包括信息互动模式与沟通交往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验证并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促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医患关系 群际医患关系 人际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数学技能干预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子云 陈祎妮 柳笛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4,共6页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技能干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对他们的数学技能开展干预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技能干预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认知加工干预,包括视觉表征干预(如图式干预、具体和虚拟操...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技能干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对他们的数学技能开展干预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技能干预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认知加工干预,包括视觉表征干预(如图式干预、具体和虚拟操作物干预、图式与操作物结合干预)和认知或元认知策略干预;二是行为强化干预,主要包括提示/示范干预、触点干预.今后应将认知加工干预和行为强化干预有机结合,重视视频技术的应用并检验其干预效果,加强对自闭症儿童解决应用题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图式 数学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风险婴儿前瞻性纵向研究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识别 被引量:10
3
作者 毕小彬 范晓壮 +1 位作者 米文丽 贺荟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3-455,共13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早期识别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实施,对于改善ASD儿童发育结果至关重要。高风险前瞻性纵向研究以高风险婴儿(ASD儿童的年幼同胞,入组年龄小于12个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ASD高风...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早期识别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实施,对于改善ASD儿童发育结果至关重要。高风险前瞻性纵向研究以高风险婴儿(ASD儿童的年幼同胞,入组年龄小于12个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ASD高风险婴儿(24至36个月之间诊断为ASD的高风险婴儿)的早期发育轨迹的描绘和核心症状早期表现的识别,为ASD早期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未来可以增加被试数量、延长观察时间并密集观察时间点、关注伴发障碍、综合考虑遗传、环境和文化因素影响,并结合早期干预研究进行深入探索。未来在中国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早期识别 前瞻性纵向研究 高风险婴儿 发育轨迹分类号R3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动机理论视角下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缺陷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磊 贺荟中 +2 位作者 毕小彬 周丽 范晓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09-2223,共15页
社交缺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以往研究更多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指出该症状是心理理论损伤所致,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在获得心理理论之前已表现出社会动机不足的特质,且部分能通过心理理论测试的个体依旧表现出社会动机不足的特点... 社交缺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以往研究更多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指出该症状是心理理论损伤所致,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在获得心理理论之前已表现出社会动机不足的特质,且部分能通过心理理论测试的个体依旧表现出社会动机不足的特点。社会动机理论指出社会动机是促进人类进化、激发和维持个体社会性活动的重要内部动力,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缺陷是由于社会动机不足所致。该理论从行为表现、神经科学和生物学三个方面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缺陷进行解释。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动机的神经机制研究,明确社会动机理论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群体中的适用范围,探究社会动机理论在评估诊断和临床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动机理论 自闭症谱系障碍 社交缺陷 奖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语言训练对唐氏综合征儿童词汇理解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青 武慧多 +1 位作者 张静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语言训练对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儿童词汇理解能力的效果。方法以15例10~18岁(平均13.89±2.42岁)DS儿童为实验组,15例10~18岁(平均13.56±1.81岁)DS儿童为对照组,通过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评估两组儿... 目的探讨阶梯式语言训练对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儿童词汇理解能力的效果。方法以15例10~18岁(平均13.89±2.42岁)DS儿童为实验组,15例10~18岁(平均13.56±1.81岁)DS儿童为对照组,通过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评估两组儿童的智力水平,通过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revised,PPVT-R)评估两组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两组儿童生理年龄、智力水平、干预前词汇理解能力相匹配,实验组以小组干预的方式进行阶梯式语言训练,每周2次,每次45 min,共16次;对照组儿童不进行此训练,比较训练后两组儿童词汇理解能力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训练前PPVT-R得分(39.6±11.04分)与对照组(39.93±10.61分)无差异(P>0.05),训练后得分(48.53±1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0.2±10.63分)(t(28)=2.086,P<0.05);极其显著高于训练前(39.6±11.04分)(t(14)=-8.956,P<0.001);对照组DS儿童两次PPVT-R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468,P>0.05);实验组训练后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得分均高于80%,极显著高于训练前(P<0.001)。结论阶梯式语言训练可显著提升DS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语言训练 唐氏综合征 词汇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相似性与共享标签知识对智障儿童数量表征的影响
6
作者 柳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6-491,共6页
采用给数取物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考察表面相似性与共享标签知识对96名7-16岁智障儿童数量表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智障儿童数量表征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11-13岁和14-16岁智障儿童完成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7-10岁;... 采用给数取物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考察表面相似性与共享标签知识对96名7-16岁智障儿童数量表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智障儿童数量表征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11-13岁和14-16岁智障儿童完成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7-10岁;(2)智障儿童在高表面相似物体下完成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低表面相似物体下的正确率;(3)擅长使用数字标签的智障儿童,在数量比较任务的表现显著优于不擅长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障儿童 数量表征 表面相似性 共享标签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治疗的研究热点——基于美国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庞焯月 席居哲 左志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2-1196,共15页
为了解近10年(2006~2016)来美国18岁及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治疗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利用Bicomb 2.0软件和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查询到的363篇论文进行了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 为了解近10年(2006~2016)来美国18岁及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治疗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利用Bicomb 2.0软件和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查询到的363篇论文进行了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美国儿童青少年PTSD治疗研究可分为两个大的研究领域。领域一为儿童青少年PTSD的精神科和神经生物学相关的治疗,包括了两个小的研究热点:(1)儿童青少年PTSD精神科药物治疗相关的研究;(2)儿童青少年PTSD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等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疗法。领域二为儿童青少年PTSD的心理学治疗,包括了两个小的研究热点:(1)家庭暴力导致的儿童青少年PTSD心理学治疗研究;(2)儿童青少年PTSD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其中关于儿童青少年PTSD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但关于儿童青少年PTSD治疗效果的长期纵向研究还较为缺乏,未来研究者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PTSD治疗效果的追踪研究,并开展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疗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治疗 知识图谱 信息可视化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中心沟通方式对医疗满意度的影响:信息的视角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沛 刘思雨 +1 位作者 陈宇杰 柏涌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7-802,共6页
医患互动中,患者中心沟通方式强调对患者的关怀和患者对治疗决策的参与。由于知识经验的不同,医患双方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特征,沟通过程中疾病信息和治疗信息的数量及质量关系着患者对沟通效果的满意程度。医患沟通需要根据疾病的... 医患互动中,患者中心沟通方式强调对患者的关怀和患者对治疗决策的参与。由于知识经验的不同,医患双方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特征,沟通过程中疾病信息和治疗信息的数量及质量关系着患者对沟通效果的满意程度。医患沟通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此外,风险信息的对称性也影响着患者治疗的满意度。今后还需要从医患间信息匹配、患者信息认知心理机制及沟通促进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中心沟通方式 疾病信息 治疗信息 信息框架 风险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风险沟通:角色与信息匹配的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静 孙庆洲 吴宝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7,共9页
医患沟通失真常引发高误诊率、医患冲突。现有风险具体观和抽象观各自提出风险沟通模型,但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通过引入角色与信息匹配视角,从建构水平理论提出事件体验(事件吸引力)和概率体验(概率敏感性)解释,有助于调和矛盾并提... 医患沟通失真常引发高误诊率、医患冲突。现有风险具体观和抽象观各自提出风险沟通模型,但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通过引入角色与信息匹配视角,从建构水平理论提出事件体验(事件吸引力)和概率体验(概率敏感性)解释,有助于调和矛盾并提出建议:为医生匹配抽象风险信息、患者匹配具体风险信息,能减少沟通失真,提高风险沟通质量。未来需进一步深究个体差异对匹配效应的影响、探索匹配效应的生态效度、开发科学有效的沟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沟通 建构水平 医患角色 信息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能自闭症个体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11
10
作者 范晓壮 毕小彬 +1 位作者 谢宇 贺荟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2-1186,共15页
高功能自闭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 HFA)个体智力正常,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与HFA个体社会功能的发展密切相关。梳理相关研究发现, HFA个体在自动加工阶段和情绪目标参与阶段,不存在威胁性情... 高功能自闭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 HFA)个体智力正常,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与HFA个体社会功能的发展密切相关。梳理相关研究发现, HFA个体在自动加工阶段和情绪目标参与阶段,不存在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而在任务与情绪无关的控制加工阶段,存在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针对HFA个体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杏仁核理论、强烈世界理论和执行功能理论等。神经生理机制方面,HFA个体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可能与其异常的皮下及皮层通路功能有关,同时可能会受5-羟色胺系统基因及催产素水平等的影响。未来研究可在综合考虑研究方法及个体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加工特征及神经生物机制,着力开发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能 自闭症 威胁性 情绪面孔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脑电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安文军 李金花 王和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4-318,共5页
脑电研究、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等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上取得一些积极成果。脑电研究发现,患者的α、β、δ和θ波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中的P300、P200、N100、... 脑电研究、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等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上取得一些积极成果。脑电研究发现,患者的α、β、δ和θ波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中的P300、P200、N100、N200等显著区别于常人,皮质激活区域不均衡;TCD、磁共振、PET和SPECT研究均发现,抑郁症患者额叶和颞叶等脑血流异常;磁共振研究发现,患者额叶、左侧梭状回、背前扣带皮质等脑结构和代谢异常,N-乙酰天冬氨酸盐、肌酸、胆碱和谷氨酸等可能是引起抑郁症发病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抑郁症 脑电图 影像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卜晓鸥 王耀 +1 位作者 杜亚雯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92-2105,共14页
发展性阅读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机器学习因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挖掘能力逐渐被应用到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中,在标准化心理教育测试、眼动追踪、游戏测试、脑成像等多个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 发展性阅读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机器学习因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挖掘能力逐渐被应用到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中,在标准化心理教育测试、眼动追踪、游戏测试、脑成像等多个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获得了更加精准高效、灵活可靠的分类结果。然而,机器学习在对象选取、数据采集、转化潜力和安全隐私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学龄前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系统的科学性,同时积极构建多模态数据库、在多种算法中寻找最佳算法以获取最优参数,最终实现临床实践中的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机器学习 早期筛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240例5~12岁正常儿童的言语流利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万勤 李金花 惠芬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的言语流利性特征,为临床干预言语不流利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240例5~12岁正常儿童,1岁为一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男、女各15例,在做家务看图说话任务中,指导受试者说出有哪些物、哪些人、在做什么...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的言语流利性特征,为临床干预言语不流利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240例5~12岁正常儿童,1岁为一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男、女各15例,在做家务看图说话任务中,指导受试者说出有哪些物、哪些人、在做什么,同步采集声样,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的语速、停顿平均时长、停顿平均次数、拖延平均时长、拖延平均次数、重复平均次数等6个指标,评价其言语流利性特征。结果在做家务看图说话任务中,5~12岁正常儿童语速和停顿平均次数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停顿平均时长和拖延平均时长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缩短,拖延平均次数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重复平均次数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减后增趋势,8~9岁为拖延平均次数和重复平均次数变化的转折点;性别对上述6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语速和停顿平均时长呈强负相关,停顿平均时长和次数呈中等程度负相关。结论年龄对儿童言语流利性特征有显著影响,8~9岁是5~12岁儿童言语流利性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性别对5~12岁儿童言语流利性特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儿童 言语流利性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聋人外周视觉加工优势及其原因探究——从行为到脑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荟中 苏朦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对于缺乏听觉信息输入的聋人个体而言,视觉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成年聋人在外周视觉上存在优势,表现在运动觉察、定位以及更大的视野范围等方面。究其原因,从行为层面来看,长期的听觉损伤改变了成年聋... 对于缺乏听觉信息输入的聋人个体而言,视觉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成年聋人在外周视觉上存在优势,表现在运动觉察、定位以及更大的视野范围等方面。究其原因,从行为层面来看,长期的听觉损伤改变了成年聋人的注意机制,使其将更多的注意资源分配至外周视觉,并具有更加有效而快速的注意转换能力;在脑的跨通道重组的研究中,发现成年聋人在进行外周视觉加工的过程中,视觉和听觉区域无论在从初级皮层到高级皮层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重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聋童外周加工特征的行为与脑的研究、聋人外周视觉的眼动研究、视觉刺激对聋人听觉皮层跨通道重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聋人 外周视野 视觉注意 跨通道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类型和位置对儿童不同时期面孔加工的作用
15
作者 贺荟中 张云翔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1-748,共8页
采用多维面孔任务(face dimensions task)探讨了信息类型和位置对7~17岁儿童面孔加工的作用。该任务通过改变面孔的类型信息(特征和结构)和位置信息(眼部和嘴部),要求儿童对同时呈现的面孔图片进行"相同"或"不同"... 采用多维面孔任务(face dimensions task)探讨了信息类型和位置对7~17岁儿童面孔加工的作用。该任务通过改变面孔的类型信息(特征和结构)和位置信息(眼部和嘴部),要求儿童对同时呈现的面孔图片进行"相同"或"不同"的判断。研究发现,儿童面孔加工水平随年龄提高,13~14岁表现最好;对面孔特征的加工好于结构加工,而眼部和嘴部的加工差异从11~12岁开始出现;类型信息和位置信息共同作用于面孔加工,表现为儿童在嘴部的特征和结构加工上未出现显著差异,但眼部的特征加工显著好于眼部的结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加工 儿童 特征-结构加工 位置信息 类型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唐氏综合征儿童辅音识别的偏侧化研究
16
作者 林青 张静 +1 位作者 刘巧云 赵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究汉语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儿童在识别辅音时大脑的偏侧化特征。方法以17例10~18岁(平均14.07±2.26岁)DS儿童、17例智力水平相匹配的10~18岁(平均13.89±2.09岁)智力落后儿童(mental retardation,MR)和17名智... 目的探究汉语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儿童在识别辅音时大脑的偏侧化特征。方法以17例10~18岁(平均14.07±2.26岁)DS儿童、17例智力水平相匹配的10~18岁(平均13.89±2.09岁)智力落后儿童(mental retardation,MR)和17名智力水平相匹配的3~6岁(平均4.73±0.48岁)普通儿童(typically developing,TD)为研究对象,以单音节词为材料,采用双耳分听的实验范式,分析每组儿童两耳对目标词识别率的差异以及偏侧化程度。结果①DS儿童左耳对目标词的识别率极显著高于右耳(P<0.01),MR儿童和TD儿童左耳对目标词的识别率均极其显著低于右耳(P<0.001);②DS儿童与MR儿童、TD儿童的偏侧化指数的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语DS儿童在辅音识别中表现出左耳优势,即右侧化现象,且这一现象与其智力落后无关;DS儿童辅音识别的偏侧化程度与MR儿童和TD儿童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辅音识别 偏侧化 双耳分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