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江苏省13个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滕堂伟 林利剑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3期61-66,共6页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间的变动关系入手,选取江苏省13个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两者...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间的变动关系入手,选取江苏省13个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关系,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除了区域经济水平外还有其他因素。文末选取变异系数指标对非均等化程度进行测度,发现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基本公共服务的变化趋势不够稳定,并且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差异要小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区域经济 相关性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空间下城市竞争力的潜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曙华 沈玉芳 李非 《热带地理》 200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在新经济空间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与城市竞争力有关的一系列空间因素,认为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城市主体总是试图通过空间关系的改善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总结了城市在比较优势驱动下的竞争,认为城市发展... 在新经济空间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与城市竞争力有关的一系列空间因素,认为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城市主体总是试图通过空间关系的改善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总结了城市在比较优势驱动下的竞争,认为城市发展中政府的调控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探讨合作的潜在利益,论述了不同层次的合作是城市增强竞争力的有利手段。阐释了城市合作的模式和相互学习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城市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和持续是城市面临区域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挑战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空间 城市竞争力 竞争优势 合作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向云波 王圣云 彭秀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50-56,共7页
城市发展的实质是城市人地关系各组成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城市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和地域空间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大城市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以上海... 城市发展的实质是城市人地关系各组成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城市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和地域空间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大城市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以上海市为例,本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上海1990年以来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城市人地关系呈现出逐年优化的发展态势;城乡二元人地关系趋于改善;核心区人地关系不断优化;边缘区人地关系日趋协调;近郊区人地关系开始紧张;远郊区人地关系较为协调。并提出了几点大城市人地关系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依据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引导城市开发合理布局;注重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步伐;基于产业空间转移时序,促进产业空间结构优化;依照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城市发展 空间结构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模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8城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洋 徐长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5-21,共7页
以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8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方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进行协调度定量评价后得出:9年间该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经历了失调到逐渐协调的转变过程,但地区内各城市的协调程度有所不同。区域协调度的提升主要由... 以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8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方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进行协调度定量评价后得出:9年间该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经历了失调到逐渐协调的转变过程,但地区内各城市的协调程度有所不同。区域协调度的提升主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环境的拉动。协调度的地区差异则是由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和城市本身的基础共同作用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质量改善中起到的支撑作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具有对立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 协调发展 可变模糊识别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南经济带“城市走廊”战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邵士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城市走廊是区域发展的一种重要空间布局方式和发展策略。鲁南经济带规划的科学、高效实施对于鲁南地区加快发展,摆脱落后局面具有重大意义。规划建设鲁南"城市走廊"无疑是实施鲁南经济带规划的必然选择,更是关键措施。鲁南经... 城市走廊是区域发展的一种重要空间布局方式和发展策略。鲁南经济带规划的科学、高效实施对于鲁南地区加快发展,摆脱落后局面具有重大意义。规划建设鲁南"城市走廊"无疑是实施鲁南经济带规划的必然选择,更是关键措施。鲁南经济带"城市走廊"的空间结构基本呈"之"字形态,组团式发展,可以形成区域1个核心增长极5、个圈层型中小城市群、6个三角形特色小城市经济增长带;城市走廊的轴线发展趋势为"三纵两横"。建设鲁南"城市走廊",需要优化产业分工,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培育核心增长极,打造小城市群,尤其需要精心打造兖州—曲阜—邹城—滕州—微山—薛城—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核心经济走廊,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发展的良好体系;尽快建设南部东西方向快速交通干线,建立区域共建互动机制,使鲁南"城市走廊"成为区域发展、产业振兴的动力和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南经济带 城市走廊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孔翔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1,共4页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文章认为,传统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能改善地域...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文章认为,传统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能改善地域文化环境,对区域在特定产业竞争优势的增强具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降低区域经济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并可能阻碍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因此,地方政府应为集群的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技术和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产业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殷为华 沈玉芳 杨万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5,47,共5页
回顾总结了西方国家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演化过程,并重点阐释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区域主义所积极倡导的"多种涵义的区域空间、多层治理的决策方式、多方参与的协调合作机制"等主要论点。在此基础上,应对于自1990年... 回顾总结了西方国家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演化过程,并重点阐释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区域主义所积极倡导的"多种涵义的区域空间、多层治理的决策方式、多方参与的协调合作机制"等主要论点。在此基础上,应对于自1990年代起我国空间发展呈现出的"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趋势特点以及区域规划领域存在问题,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有益理论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新一轮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主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区域观念和更新区域规划理论依据、改变自上而下的传统规划思维、协调各类区域规划及其相关政策的空间效应,来加快推进区域规划实现功能、模式及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战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区域规划 转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马仁锋 沈玉芳 刘曙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117,共8页
系统地回顾了建国后国内与海外学者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重点梳理了动力机制演进规律、研究特色及问题。认为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垄断阶段;西学引介与国内实证并举,建构二... 系统地回顾了建国后国内与海外学者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重点梳理了动力机制演进规律、研究特色及问题。认为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垄断阶段;西学引介与国内实证并举,建构二元工业化理论阶段(1978-1990);21世纪前后基于实证建构制度变迁诱致型工业化驱动阶段。而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集中于人口、政府和市场驱动三方面实证研究,21世纪前后重点讨论FDI为代表的新生要素驱动机理等。总体上,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呈现1978、2000两个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制度改革造就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渐变转型。最后,从制度改革的深入、资源环境问题、人口结构转型、全球化与信息化深度发展等共同挑战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演进 特色与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仁锋 王筱春 +1 位作者 张猛 刘修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5,共6页
主体功能区划对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挑战。在研习区划理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省实践的基础上发现:(1)主体功能区划既是综合性区域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又是其结果,同时,还是地域空间管制的科学方法之一。(2)现有方法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对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挑战。在研习区划理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省实践的基础上发现:(1)主体功能区划既是综合性区域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又是其结果,同时,还是地域空间管制的科学方法之一。(2)现有方法研究集中在实践层面的具体方法上,且仍停留在实证主义和结构主义相融合的哲学基础上,缺乏对区划方法的人本主义探讨。(3)现有研究虽初步形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程序,但区域功能判别和功能区域定界及指标体系构建仍未取得突破。基于此,首次提出了由区划哲学层次方法论、区划科学层次基本方法、区划实践层次具体方法构成三层一体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深入阐述了方法体系中每层的功能及逻辑关联,各层方法的内涵、基本内容,梳理出区划实践层次具体方法的方法路线、区划技术程序及其关键步骤常用方法等一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省级主体功能区划 方法体系 方法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技园与地方全面融合发展案例解读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仁锋 张海燕 袁新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6,共5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学园、新竹科学园、筑波科学园与地方全面融合发展的得失,发现前三者与地方融合发展较为成功,其共同点是三方均具有战略远见和卓有成效的激励、规范措施,并且在美、英大学科技园成长中,市场对... 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学园、新竹科学园、筑波科学园与地方全面融合发展的得失,发现前三者与地方融合发展较为成功,其共同点是三方均具有战略远见和卓有成效的激励、规范措施,并且在美、英大学科技园成长中,市场对要素配置功能和科技园企业的本土根植性、网络化关联或集群是其成功的核心,新竹则科学园是政府在市场机制中规范和激励各方的科学决策;而筑波科学城失败的根源是科技园与政府战略意识不到位,且过于依赖政府运作,对各方缺乏有效激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全面融合发展 斯坦福研究园 剑桥科学园 新竹科学园 筑波科学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5
11
作者 孙斌栋 吴雅菲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0,共8页
回顾了1986年至2007年之间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领域的155篇学术论文及部分代表性专著,将我国该领域研究总结划分为3个阶段,梳理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最新动态,评述了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研究成果、发展水平... 回顾了1986年至2007年之间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领域的155篇学术论文及部分代表性专著,将我国该领域研究总结划分为3个阶段,梳理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最新动态,评述了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研究成果、发展水平等的阶段性特点与变化,剖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针对研究中遇到的瓶颈,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可能重点与方向,以期有助于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获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中国 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创意产业区空间创新特点和趋势研究——一个“新经济空间”的视角 被引量:16
12
作者 肖雁飞 刘友金 沈玉芳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12期40-44,共5页
创意产业的勃兴是21世纪新经济发展的亮点,并落地在城市衰败地区形成创意产业区而带来空间和区域创新,表现出一种"新经济空间"创新的新特点。本文以"新经济空间"理论为着眼点,分析了上海创意产业区空间布局和创新特... 创意产业的勃兴是21世纪新经济发展的亮点,并落地在城市衰败地区形成创意产业区而带来空间和区域创新,表现出一种"新经济空间"创新的新特点。本文以"新经济空间"理论为着眼点,分析了上海创意产业区空间布局和创新特点,认为其主要沿河岸、CBD边缘、高校等集聚形成四个主要创意圈层,对城市旧区改造、竞争力形成和城市创意圈培育等都有积极作用,今后的发展应加强空间"形态"向产业"业态"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创意产业区 空间创新 新经济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浅谈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飞 丰志勇 陈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1,共3页
从低碳经济实践情况看,英国是世界上低碳经济发展最早且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文章在分析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取经验:第一,政府重视,不断完善低碳转型政策与配套措施,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第二,加... 从低碳经济实践情况看,英国是世界上低碳经济发展最早且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文章在分析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取经验:第一,政府重视,不断完善低碳转型政策与配套措施,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第二,加大研发投入,大力促进商用技术研发推广,占领低碳产业的技术制高点;第三,"政府投资,企业运作"成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有效模式;第四,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第五,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实现低碳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低碳经济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浙江嘉兴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可德 秦月 +1 位作者 徐长乐 辛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3-47,共5页
只有准确理解制造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制造产品空间网络动态分布,才能把握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路径。以浙江嘉兴市制造业为例,分析了由第三次产业革命所导致的制造业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指出若要突破现已形... 只有准确理解制造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制造产品空间网络动态分布,才能把握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路径。以浙江嘉兴市制造业为例,分析了由第三次产业革命所导致的制造业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指出若要突破现已形成的制造业附加价值低端锁定,就必须认清区域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产业集群中的位置,并对下一个相邻可能性区域作出准确判断,最后从4个方面就如何促进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深度全球化 相邻可能性区域 产生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马仁锋 王筱春 刘修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8,共5页
选择云南省为实证区域,建构了主导影响因素—基于层次聚类的空间叠加法,评价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全省县域综合发展潜力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外围低,交通干线与城镇节点区域高、乡村区域低的特点;且滇中初步形成中心—外围格局,滇东... 选择云南省为实证区域,建构了主导影响因素—基于层次聚类的空间叠加法,评价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全省县域综合发展潜力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外围低,交通干线与城镇节点区域高、乡村区域低的特点;且滇中初步形成中心—外围格局,滇东南、滇西与滇南初步形成点状。区域发展潜力与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呈高度正相关,综合评价将云南省分为高、中、低3类潜力区域,其发展模式分别为:技术与体制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有序化、高效益"的城市群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县域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集聚城镇密集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城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发展潜力 发展潜力区划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地旅游需求驱动的旅游地空间系统重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华 王洁 +1 位作者 明庆忠 王峰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9期40-45,共6页
旅游地空间系统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系统,易受空间内外部各种因素特别是市场要素变化的影响。文章在对以外来旅游需求为牵引的传统旅游空间系统及其不足和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民休闲和内需扩大战略背景下本地旅游需求不... 旅游地空间系统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系统,易受空间内外部各种因素特别是市场要素变化的影响。文章在对以外来旅游需求为牵引的传统旅游空间系统及其不足和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民休闲和内需扩大战略背景下本地旅游需求不断提升的现实变化,重构了内外需求更为平衡条件下的新旅游地空间系统。该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空间外部环境、通畅高效的信息流、域面平滑流畅的旅游地发育、便捷立体的旅游通道、趋向均衡互补的内外部旅游市场等内涵,从而对传统旅游空间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空间系统 本地旅游需求 外来旅游需求 O—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郇亚丽 徐长乐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8期10-11,共2页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潜能的改变。经济潜能模型可以形象地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文章在研究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时引入经济潜能模型。文章选取了嘉兴、苏州、无锡、镇江、常...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潜能的改变。经济潜能模型可以形象地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文章在研究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影响时引入经济潜能模型。文章选取了嘉兴、苏州、无锡、镇江、常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普通列车和动车组列车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下这些城市的经济潜能的情况。结果得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潜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交通一体化 经济潜能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进中的竞争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攀 徐长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116,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地方行政力量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正经历着变革性的演变,城市群竞争力的塑造也面临着诸如行政力量变动、基础设施消长、生态控制等突出的问题。而从国外城市群空间开发和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地方行政力量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正经历着变革性的演变,城市群竞争力的塑造也面临着诸如行政力量变动、基础设施消长、生态控制等突出的问题。而从国外城市群空间开发和竞争力提升的经验来看,空间结构扁平化、空间联系多向性和城市群空间特性服务于地域综合开发的趋势是竞争力得以获得的途径所在。因此,未来的长三角城市群在借鉴国外经验解决自身发展障碍、参与全球竞争时的具体策略在于制度整合国际化、经济发展空间均衡化、竞争永续性和核心边缘地区统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空间演进 竞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 被引量:11
19
作者 毛宽 曾刚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4期20-26,共7页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健康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采取合理的城市管治路径以提高城市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城市建设,是各大城市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首先...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健康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采取合理的城市管治路径以提高城市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城市建设,是各大城市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首先对健康城市问题作了一些介绍,接着介绍城市管制的内涵,最后对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指导下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城市管治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治理:一个概念性框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马海龙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1期73-76,共4页
本文在分析区域治理产生的背景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治理的内涵和研究内容,并根据我国的区域治理的实践总结出区域治理的发展历程:即从行政区行政——区域行政——区域治理。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行政区行政 区域行政 复合行政 区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