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劳动力市场摩擦与货币政策“稳就业”调控效应
1
作者 杨柳 彭海根 +1 位作者 易宇寰 冯源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5,共16页
人工智能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就业调控效应带来挑战。在引入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机制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纳入人工智能因素,着重探究其对货币政策“稳就业”调控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人... 人工智能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就业调控效应带来挑战。在引入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机制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纳入人工智能因素,着重探究其对货币政策“稳就业”调控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使就业受到双向影响;收入效应的滞后性致使短期内就业被明显挤出,还加剧了“高增长、高投资、低消费”并存态势;其资本偏向性导致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倾向于投资扩产而非招工,叠加劳动力市场摩擦,进一步削弱货币政策稳就业功效;将就业目标纳入货币政策会面临稳就业与稳增长的权衡,虽然能缓解宽松货币政策下人工智能过度替代就业的问题,却也造成投资和产出相对下降。据此提出应合理引导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将新形态就业群体纳入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技术冲击兜底措施,强化货币政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力市场 “机器换人” 稳就业 货币政策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