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P-1调控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红升 张庆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9,共7页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从而改变其免疫表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肠促胰素,具有降糖、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脓毒症时其水平急剧升高,并与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可阻断T淋巴细胞的糖酵解,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因此,脓毒症时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可能代表机体能量代谢向有氧糖酵解转换,反映的是PICS的一种病理状态。本文阐述GLP-1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作用,以为通过GLP-1R防治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脓毒症 免疫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D1B基因缺失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研究
2
作者 朱琳琳 张绪超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5,共11页
背景与目的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的异常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ARID1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B)是SWI/SNF复合物的核心亚基之一。ARID1B基因突变或拷贝数缺失与DN... 背景与目的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的异常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ARID1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B)是SWI/SNF复合物的核心亚基之一。ARID1B基因突变或拷贝数缺失与DNA损伤反应受损、染色质可及性改变有关。然而,ARID1B缺失是否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其分子机制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ARID1B基因缺失对NSCLC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分析ARID1B基因与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技术构建ARID1B基因稳定敲除(knockout,KO)的细胞株。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RNA-Seq进行差异基因的表达、富集分析。利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验证ARID1B基因敲除效果,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变化。构建裸鼠成瘤模型,并比较对照和ARID1B缺失细胞的成瘤能力。结果低ARID1B表达与肺癌患者不良预后有显著关联,其总生存期较短。ARID1B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细胞显著降低。ARID1B缺失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动物实验中,ARID1B基因缺失组成瘤速度加快。RNA-Seq结果进行富集分析可见差异基因主要在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等信号通路富集。WB证明ARID1B基因缺失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发生变化,MAPK、p-MAPK表达增加。结论成功建立A549-ARID1B KO和PC9-ARID1B KO细胞株,ARID1B缺失细胞株在体外、体内生物学行为水平和转录组测序水平均提示具有高迁移、侵袭、增殖潜能。EMT标志物表达的变化、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ARID1B缺失型NSCLC可能的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1B 肺肿瘤 增殖 迁移 MAPK 转录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应激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樊琪 吴瑶 +1 位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高尔基体(GA)是真核生物中不可或缺的膜细胞器,位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负责运输、修饰内质网产生的蛋白及脂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稳态对调控细胞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高尔基体无法承受蛋白质或脂质加工运输负荷时则进入高尔基体应激状... 高尔基体(GA)是真核生物中不可或缺的膜细胞器,位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负责运输、修饰内质网产生的蛋白及脂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稳态对调控细胞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高尔基体无法承受蛋白质或脂质加工运输负荷时则进入高尔基体应激状态,细胞感知并激活高尔基体相关质量控制机制,通过调节高尔基体结构及功能,为细胞提供重要保护或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称为高尔基体应激反应。了解细胞高尔基体应激机制与结局对于探索高尔基体动力学及其对人类疾病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理状态下高尔基体应激现象及高尔基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防治新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应激 高尔基体应激反应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决策研究
4
作者 刘亮 刘晓东 +1 位作者 林绵端 郝昱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7,共6页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缺乏定量分析手段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需求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法。首先,该方法结合概率分析,基于比赛场馆发生突发事件的不同组合方式生成对应的仿真算...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缺乏定量分析手段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需求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法。首先,该方法结合概率分析,基于比赛场馆发生突发事件的不同组合方式生成对应的仿真算例;其次,使用资源需求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满足资源需求效果的各种资源配置方案;最后,对资源需求模型生成的资源配置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实现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决策。结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实际背景,通过该方法分析研究救援资源配置决策问题,得到针对各种规模突发事件的资源配置方案,同时总结提出有关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突发事件 资源配置 整数规划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自噬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童森 董宁 +1 位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2-1072,共11页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分泌性蛋白折叠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器。来自细胞内外的多种因素可引起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积累,导致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异常,称之为内质网应激(ERS)。内质网自噬是缓解ERS的重要内生机制,常被...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分泌性蛋白折叠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器。来自细胞内外的多种因素可引起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积累,导致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异常,称之为内质网应激(ERS)。内质网自噬是缓解ERS的重要内生机制,常被认为是一种细胞保护性程序,参与代谢、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细胞增殖等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内质网自噬可通过清除冗余、失能的内质网以及大体积的蛋白复合体来恢复内质网稳态,对细胞的命运至关重要。本文就内质网自噬类型、受体、调节机制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自噬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1通道激活促进大鼠冠脉平滑肌细胞内钙浓度升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泳江 郑燕湘 +4 位作者 王梓帆 邝素娟 杨慧 饶芳 邓春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激活促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内Ca^(2+)浓度([Ca^(2+)]i)升高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代成年大鼠CASMCs为研究对象,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Piezo1在CASMCs中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激活促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CASMCs)内Ca^(2+)浓度([Ca^(2+)]i)升高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代成年大鼠CASMCs为研究对象,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Piezo1在CASMCs中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用si RNA敲减CASMCs中Piezo1和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后CASMCs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基于Flou-4 AM负载的细胞内Ca^(2+)成像技术,测量CASMCs[Ca^(2+)]i的变化。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iezo1在原代大鼠CASMCs中表达;Piezo1与肌浆/内质网Ca^(2+)-ATP酶2(SERCA2)、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和核膜蛋白lamin B1共定位程度较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i RNA转染后STIM1和Piezo1蛋白表达下调(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i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iezo1激动剂Yoda1诱导CASMCs的胞外Ca^(2+)内流增加(P<0.01),抑制L型钙通道不影响Yoda1诱导的Ca^(2+)内流;Yoda1诱导CASMCs胞内Ca^(2+)释放增加(P<0.01),抑制内质网上的钙通道(雷诺丁受体和1,4,5-三磷酸肌醇受体)不影响Yoda1诱导的胞内Ca^(2+)释放;使用毒胡萝卜素(TG)排空内质网中Ca^(2+)后,Yoda1仍能诱导CASMCs中其它细胞器的Ca^(2+)释放(P<0.01);抑制L型钙通道后,使用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OCC)抑制剂BTP2或敲减STIM1使Yo‐da1诱导CASMCs胞外Ca^(2+)内流减少(P<0.01);敲减Piezo1使TG诱导的CASMCs内质网Ca^(2+)释放增加(P<0.05),但不影响TG诱导的胞外Ca^(2+)内流;抑制L型钙通道和SOCC后,敲减Piezo1导致Yoda1诱导的CASMCs胞内Ca^(2+)释放以及胞外Ca^(2+)内流均减少(P<0.01)。结论:Piezo1激动剂诱导CASMCs胞外Ca^(2+)内流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Piezo1通道和间接激活的SOCC,也可触发胞内细胞器Ca^(2+)释放,共同升高[Ca^(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通道 钙离子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力调控金属蛋白酶ADAMTS13构象和功能研究
7
作者 方金花 谷慧婷 +3 位作者 杨俊贤 方颖 吴建华 林蒋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4-94,共1页
目的金属蛋白酶ADAMTS13水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受损处的过度聚集和血栓的形成。ADAMTS13存在多种构象态,但血流剪应力是否会介导ADAMTS13构象转换,其调控机制如何尚未清楚。方法利用流动腔技术对ADAMTS13施加不同的... 目的金属蛋白酶ADAMTS13水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受损处的过度聚集和血栓的形成。ADAMTS13存在多种构象态,但血流剪应力是否会介导ADAMTS13构象转换,其调控机制如何尚未清楚。方法利用流动腔技术对ADAMTS13施加不同的作用力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技术其进行扫描,分析其分子构象特征。利用AFM拉伸技术对ADAMTS13进行力学加载,分析ADAMTS13分子解折叠力、分子长度和内部结构域间分子键生存时间。利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分析ADAMTS13解折叠过程。结果高流体剪应力(100 dyn/cm^(2))作用显著增加ADAMTS13分子的纵横比,分子的“闭合”态和“中间”态比例下降,而“伸展”态比例增加。AFM拉伸实验显示ADAMTS13发生解折叠后分子长度增加量呈双峰分布(10.3 nm和25.9 nm),平均解折叠力约为40 p N。ADAMTS13分子内部结构域间的分子键生存时间随作用力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逆锁键”-“滑移键”转换趋势。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外力作用下,exosite-4先解离,exosite-3后解离。结论本研究表明,高流体剪应力可伸展ADAMTS13分子构象。“逆锁键”-“滑移键”转换机制调控ADAMTS13分子的内部结构域间相互作用和解折叠。本研究为外力调控ADAMTS13构象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TS13 流体剪应力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金属蛋白酶 血管受损 分子键 解折叠 双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翔 余江 +1 位作者 张政波 晏沐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28,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全球最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约1139万。2005至2020年的15年间,除2009至2012年略有波动,城乡居民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从64.30/10万增至262.79/10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全球最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约1139万。2005至2020年的15年间,除2009至2012年略有波动,城乡居民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从64.30/10万增至262.79/10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压氧 心肌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 CD18抗原 NF-Κ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益民 薛晓娟 +9 位作者 梁丽军 张艳军 陈香美 李松 徐建国 王红阳 顾晓松 黄璐琦 付小兵 张伯礼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共9页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存在差距、中医药效果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国际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态势,探讨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强化医药卫生战略与制度建设,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速药品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办法;推动医学技术革新与标准化,构建关键技术平台;强化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基层服务提升;优化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创新资助评价与激励机制,旨在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水平迈向新高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 重大疾病诊疗 生物医学工程 中医药智能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模型技术前沿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金龙 张哲 +2 位作者 戴安琳 林恺 何昆仑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是大模型技术的主要特征。预训练数据类别及参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模型所具备的能力强弱,而不同的模型架构则可支撑不同类别的下游任务。近两年,围绕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序列与单细胞表达图谱等组学数据分析挖掘、大分子结构预测、新型药物设计和功能机制解析等多种应用场景,涌现了多种通用或专用大模型,展示出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及转化应用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本文旨在结合不同类别的生物数据特点和研究应用需求,概述生物数据特征及其用于生物大模型训练的技术方法,并进一步综述现有大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为提升生物大模型能力、拓展应用范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模型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分析 结构预测 功能解读 合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HERC4_041通过编码蛋白质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作用
11
作者 高原 周川孟 +8 位作者 伍华燕 王娅 吴茹诗 关佩莹 方俊涛 徐金东 刘宇鹏 胡志琴 单志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在心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人环状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提示,环状RNA circHERC4_041在心衰患者心肌中表达增加,RT-qPCR验证发现,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18)心肌组织相比,心衰患者(n=19)中circ HERC4_0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状RNA在心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人环状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提示,环状RNA circHERC4_041在心衰患者心肌中表达增加,RT-qPCR验证发现,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18)心肌组织相比,心衰患者(n=19)中circ HERC4_041的表达显著升高。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证实,circHERC4_041在人心肌细胞AC16胞质中丰富存在。利用腺病毒介导在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circHERC4_041可抑制mCFs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质表达。细胞增殖检测实验、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circHERC4_041时,mCF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被抑制(P<0.001)。序列分析提示,circHERC4_041包含潜在的核糖体进入序列和开放阅读框,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证实,circHERC4_041可翻译516个氨基酸的HERC4-516aa蛋白质,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胞质中。细胞功能实验证实,circHERC4_041通过特异翻译HERC4-516aa来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P<0.05)。通过IP-MS筛选和Co-IP鉴定证实,HERC4-516aa与转谷氨酰胺酶2(TGM2)具有特异的相互结合作用,并通过蛋白酶体途径促进TGM2降解。而利用腺病毒介导在mCFs中过表达TGM2可逆转HERC4-516aa对mCFs纤维化表型的抑制作用。本文证实,circHERC4_041翻译的HERC4-516aa蛋白质通过与TGM2相互作用,有效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环形RNA circHERC4_041 翻译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33104例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侯伟 付晓琳 +17 位作者 谢潇潇 张春燕 边佳昕 毛翛 文娟 罗春玉 金华 祝茜 戚庆炜 钱叶青 袁静 赵彦艳 尹爱兰 李树铁 蒋宇林 张蔓丽 肖锐 卢彦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1023,共9页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种PCR对223个基因的携带者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97个常染色体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55.58%,26个X连锁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1.84%。在16 669例家系中,共检出874对(5.24%)高危夫妇。其中常染色体基因高危夫妇584对(3.50%),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306对(1.84%),16对夫妇同时为常染色体基因和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最常检出的常染色体高危基因包括GJB2(常染色体隐性耳聋1A,393对),HBA1/HBA2(α-地中海贫血,36对)和PAH(苯丙酮尿症,14对),SMN1(脊髓性肌萎缩症,14对)。最常检出的X连锁高危基因包括G6PD(G6PD缺乏症,236对),DMD(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23对)和FMR1(脆性X综合征,17对)。除外G6PD后的高危夫妇率为3.91%(651/16 669),进一步除外GJB2 c.109G>A位点后,高危夫妇率为1.72%(287/16 669)。理论上严重的单基因病出生缺陷的发病率约为4.35‰(72.5/16 669)。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22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5%以上的高危夫妇,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54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9%以上的高危夫妇。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人群中223种单基因病的携带者频率,为中国人群的携带者筛查策略制定和panel设计提供依据。在携带者筛查实践中,针对某些特殊基因或变异位点的遗传咨询可能会面临困难。这些特殊基因或变异需要在检测前告知受检夫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不筛查这些基因或变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病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冬梅 耿旭景 +3 位作者 谭丽 张丹 项云改 宋玉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7-1711,1715,共6页
目的:探讨IL-6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高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ELISA实验检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中IL-6表达; MTT实验检测IL-6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增殖影响,Western blot、Transw... 目的:探讨IL-6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高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ELISA实验检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中IL-6表达; MTT实验检测IL-6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增殖影响,Western blot、Transwell实验检测IL-6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IL-6对细胞中STAT3/BCL6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患者组织中BCL6表达。结果:IL-6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中高表达; IL-6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 IL-6可促进细胞中p-STAT3、BCL6蛋白表达增加;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组织中BCL6高表达。结论:IL-6、BCL6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和组织中普遍高表达,IL-6可能通过激活STAT3/BCL6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提示IL-6和BCL6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子宫内膜异位 STAT3 BC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中水基铁磁流体在磁场作用下的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涛 徐华 +1 位作者 鲍秀琦 胡丽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03-805,共3页
以水基铁磁流体为载体,研究其在磁场作用下的聚集性.通过体外模拟和动物实验,说明铁磁流体中的10~20nm的磁性颗粒可以在磁场作用下聚集在靶部位.理论分析表明这种聚集是由于铁磁流体在磁场作用下形成了微米级的磁性液珠而产生的.
关键词 铁磁流体 靶向治疗 永磁磁体 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增强NK-92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海鹏 陈景 +5 位作者 陈秀云 叶汉深 李军 张普山 佘妙容 李晓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480,共6页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是否增强NK-92细胞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和厚朴酚对KG-1a细胞的毒性作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NK-92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是否增强NK-92细胞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和厚朴酚对KG-1a细胞的毒性作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NK-92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厚朴酚对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KG-1a细胞表面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atural killer group 2,member D,NKG2D)配体ULBP1、ULBP2和ULBP3的表达。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和厚朴酚浓度的增高,KG-1a细胞的活力逐渐降低,但24 h后KG-1a细胞活力仍大于40%。LDH实验表明,10μmol/L的和厚朴酚处理KG-1a细胞24 h后,NK-92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率比用药前显著提高(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和厚朴酚处理24 h后,在效靶比为5∶1时,NK-92细胞诱导KG-1a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1)。同时,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ULBP1、ULBP2和ULBP3)的表达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结论:和厚朴酚可以通过上调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增强NK-92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KG-1a细胞 NK-92细胞 NKG2D配体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6
作者 刘韵涵 姜明明 +5 位作者 李冬梅 丁瑜 解恒革 何昆仑 周武红 程艳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8-704,共7页
目的 基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并验证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 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含有完整吞咽... 目的 基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并验证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 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含有完整吞咽功能表述的老年脑卒中患者3994例,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1390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的2604例作为训练组。将训练组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823例和内部验证集781例,根据是否发生PSD将训练组患者分为PSD组773例和非PSD组1831例。以PSD发生为终点事件,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优选最佳模型后,采用夏普利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 SHAP)方法量化特征。结果 PSD组肌力等级、脑卒中侧、脑损伤区域与非P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非PSD组,血钾、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PSD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肌力等级、脑损伤区域、脑卒中侧、中性粒细胞、血清白蛋白、血钾是PSD的危险因素(P<0.05,P<0.01)。在外部验证中,RF、XGBoost、SVM、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0.902、0.877、0.868。SHAP值分布显示,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与PSD风险呈正相关;肌力等级与风险呈负相关;年龄增长与PSD风险呈正相关;幕下损伤比幕上或全区域损伤的预测作用更强;双侧和右侧损伤较左侧损伤的PSD风险更高。结论 基于XGBoost模型构建的老年患者PSD风险预测模型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预测 LOGISTIC模型 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长读测序鉴定肝癌细胞中低氧特异性转录本
17
作者 高力 沈晟齐 高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7,共10页
【目的】应用纳米孔长读长测序技术,深入分析正常肝实质细胞和肝癌细胞在低氧环境下的特异性转录组变化,以期阐明肿瘤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生存与转移的内在机制,从而为肿瘤的精准靶向治疗开辟新的视角与策略。【方法】实验选取正常肝实质... 【目的】应用纳米孔长读长测序技术,深入分析正常肝实质细胞和肝癌细胞在低氧环境下的特异性转录组变化,以期阐明肿瘤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生存与转移的内在机制,从而为肿瘤的精准靶向治疗开辟新的视角与策略。【方法】实验选取正常肝实质细胞系THLE-3与肝癌细胞系Hep3B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置于常氧与低氧条件下培养48 h后,提取其总RNA。随后,采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对这两种细胞系在不同氧浓度下的转录组进行高通量、高精度的测序分析。【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基于纳米孔三代测序技术的低氧转录本数据集,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测序精度。通过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我们系统地挖掘了参与低氧响应的关键生物通路(P<0.05)。进一步地,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我们深入探究了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在低氧特异性转录本翻译过程中,其蛋白质结构所发生的动态变化,为理解其功能调控提供了直接证据。【结论】纳米孔长读长测序技术的应用,不仅成功捕捉到了低氧条件下mRNA的特征性表达模式及特异性转录本,同时为深入探索低氧微环境下的转录组复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进一步结合蛋白结构模拟以及分子动力学的基础上,对低氧微环境中的蛋白结构提出新的探索路径。本研究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低氧特异性转录组学的研究内容,为低氧特异性蛋白结构探索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基础,更为未来肿瘤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低氧特异性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测序 低氧 转录本 可变剪切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性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元彪 俞德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6-462,共7页
溶瘤病毒可在肿瘤细胞中增殖复制,并溶解瘤细胞,释放肿瘤抗原,激发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它具有基因操控性、规模化、肿瘤选择性等生物学特征,从而成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优良载体。但是,肿瘤存在很强的免疫抑制网络,单纯性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可在肿瘤细胞中增殖复制,并溶解瘤细胞,释放肿瘤抗原,激发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它具有基因操控性、规模化、肿瘤选择性等生物学特征,从而成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优良载体。但是,肿瘤存在很强的免疫抑制网络,单纯性溶瘤病毒难以激发理想的免疫应答。因此,根据需要加载不同的免疫调控分子,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已成为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研究的新思路。基于这一原理设计的OncoVexGM-CSF、JX-594、CG0070、KH901等免疫增强型肿瘤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为肿瘤个性化疫苗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曙光。尽管如此,溶瘤病毒肿瘤疫苗在疗效评价标准、作用机制、给药方式与治疗方案等方面还需要更为深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个性化治疗 肿瘤疫苗 临床试验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因子与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调控
19
作者 李金儒 段昱 +1 位作者 戴新贵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8-1727,共20页
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为定位于内质网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在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STING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胞质内多种... 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为定位于内质网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在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STING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胞质内多种来源的异常DNA产生应答,发挥抗病毒与抗肿瘤的经典作用。在应对外界刺激和生存压力时,细胞器的功能与结构损伤同细胞死亡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维持细胞活力,机体进化出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用于调控细胞器功能,防止损伤因素持续存在而使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STING与多种细胞器调节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并且参与调节部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共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综述STING与细胞器相互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剖析STING在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以及多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旨在通过对STING及其下游通路和细胞器之间交互作用的总结与梳理,为人类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因子 细胞器功能损伤 相互调控 人类疾病 细胞器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关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草 王红 +7 位作者 吴雅慧 叶晓茜 黄尚志 石冰 梁赓义 曹卫华 吴涛 Terri H.BEATY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58,共7页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isolate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在806个中国人群的核心家庭...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isolate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在806个中国人群的核心家庭中,对叶酸/同型半胱氨酸通路上的18个基因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环境因素包括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及服用多维生素补充剂。结果:经过质量控制的筛选,共对257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个SNPs(rs6428977、rs12060264、rs7730643和rs4920037)与NSCL/P显著关联(P<0.05)。但在Bon-ferroni校正后,该通路上的代谢基因位点与NSCL/P之间的关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重检验校正后,未发现常见孕期环境暴露与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未发现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关联研究 叶酸 唇裂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高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