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相关自身抗体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吉开娟 孙超 赵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71,共9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目前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侵入性和内窥镜检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压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无痛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诊断更为适...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目前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侵入性和内窥镜检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压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无痛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诊断更为适用于早期肿瘤诊断,肿瘤自身抗体作为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在ESCC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大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ESCC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背景,种类发展,分析每种抗体在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潜力,探讨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ESCC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自身抗体 早期诊断 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冯颖杰 王雅静 +3 位作者 朱子凡 罗娜 方彭华 张真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0-384,I0001,共6页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新型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新型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P4-i)、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s)、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被发现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降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减少Tau蛋白磷酸化等病理生理过程延缓认知功能障碍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小鼠腹腔激活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和NO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燕 杨业金 +3 位作者 汪少娟 何为 韩玲 王辉丽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11期2017-2019,共3页
雷公藤多苷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哮喘、肝炎等,既可以抑制细胞免疫又可以抑制体液免疫。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小鼠腹腔活化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和NO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雷公藤多苷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哮喘、肝炎等,既可以抑制细胞免疫又可以抑制体液免疫。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小鼠腹腔活化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和NO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脂多糖(LPS)激活,给予雷公藤多甙(TWP)进行共同孵育;分别以间接MTT法和Griess试剂检测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和上清NO的含量变化。结果:雷公藤多苷能有效抑制小鼠腹腔激活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NO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巨噬细胞 子宫内膜异位症 杀伤活性 NO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及外显测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柳雪荣 詹雨 +5 位作者 李威 张李斌 赵梦雪 高鑫艳 陈志毅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军人忠诚量表》进行外显忠诚测量。结果 (1)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即均倾向于认为自我的忠诚高,非自我的忠诚低。(2)外显忠诚测评发现:军校学员被试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得分最高(4.79±0.34),对职业的忠诚次之(4.38±0.53),对单位及领导的忠诚相对较低(4.03±0.83)。在忠诚的3个维度上,规范忠诚水平最高,继续忠诚得分较低。(3)军人内隐忠诚与外显测量结果显示: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r=-0.030,P=0.823)、对职业的忠诚(r=-0.047,P=0.728)、对单位的忠诚(r=0.050,P=0.710)、对领导的忠诚(r=0.043,P=0.749)相关均不显著。结论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且外显测量的忠诚与内隐忠诚之间无显著相关,不能够通过单一的外显测量去判断他们的忠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效应 军校学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鼻咽癌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程爱兰 黄卫国 +8 位作者 张鹏飞 李茂玉 彭芳 李峰 李萃 易红 李美香 陈主初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为筛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分子标志物,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分别从NPC组织和正常鼻咽上皮组织(normal nasopharyngal epithelial tissue,NNET)中切割纯化NPC细胞和正常鼻... 为筛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分子标志物,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分别从NPC组织和正常鼻咽上皮组织(normal nasopharyngal epithelial tissue,NNET)中切割纯化NPC细胞和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ormal nasopharyngal epithelial cells,NNEC),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LCM纯化细胞的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Q-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点,Western blot检测差异蛋白cytokeratin8(CK8)在LCM纯化的NPC细胞和NNEC以及具有不同分化程度或转移潜能的4株NPC细胞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8在63例NPC、28例NNET及20例颈淋巴结转移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建立了LCM纯化的NPC细胞和NNEC的2-DE图谱,质谱鉴定了29个差异蛋白质,其中15个蛋白质只在NPC表达或表达明显增高,14个蛋白质在NPC中表达下调或缺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K8的表达水平在NPC中较NNET明显下调,并与NPC细胞株的分化程度和转移潜能有关;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K8在NPC组织中的表达较NNET明显下调,在颈淋巴结转移NPC中的表达较原发NPC明显上调.研究结果提示,CK8与NPC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望成为预测NPC转移和区别NPC分化程度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鼻咽癌 蛋白质组学 二维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 Western blo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隐球菌CAP10基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慧 胡子有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基因(CAP10)的方法,并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针对新型隐球菌CAP10基因序列,使用在线软件设计引物,并构建质粒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后用荧光定量PCR和LAM...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基因(CAP10)的方法,并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针对新型隐球菌CAP10基因序列,使用在线软件设计引物,并构建质粒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后用荧光定量PCR和LAMP两种方法检测定量的质粒,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检测临床标本。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CAP10质粒的敏感性为6.8×101拷贝,LAMP方法的敏感性为6.8×103拷贝,PCR检测阳性率比LAMP方法高。两种方法特异性好,对脑膜炎奈瑟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黄曲霉、黑曲霉和大肠埃希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CAP10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是需要特殊仪器;LAMP方法敏感性较低,但其操作简单,无需特殊仪器和设备,加入核酸染料即能观察结果。两者均适用于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新型隐球菌 CAP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02等位基因与云南宣威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唐睿珠 雷雨 +1 位作者 李继梅 郝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4-626,638,共4页
目的:探讨HLA-A*02等位基因及其亚型在云南宣威肺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肺癌高发区的防治研究提供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选取宣威籍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PCR-SSP)进行HLA-A位点及其HLA-A*02亚型分型。... 目的:探讨HLA-A*02等位基因及其亚型在云南宣威肺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肺癌高发区的防治研究提供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选取宣威籍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PCR-SSP)进行HLA-A位点及其HLA-A*02亚型分型。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HLA-A等位基因在两组之间频率分布的差异及肺癌HLA-A*02亚型多态性分布。结果: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HLA-A*02阳性率分别为68.75%及47.50%,肺癌组HLA-A*02阳性率显著增加(P=0.004,OR=2.432,95%CI=1.314~4.500);两组间HLA-A*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67%及25.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宣威健康人群HLA-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总体特征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一致;HLA-A*02阳性的肺癌组样本经高分辨检出HLA-A*0201、0203、0206、0207四种等位基因亚型,频率分别为29.73%、16.22%、13.51%、40.54%,符合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以A*0207为主的特征。结论:HLA-A*02可能与宣威肺癌易感相关,肺癌患者HLA-A*02亚型以A*0207为主,宣威地区人群属于南方汉族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宣威肺癌 HLA-A等位基因 HLA-A*02亚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SF1A A la133Se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结直肠癌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冯凯 路浩军 +4 位作者 贾海英 郑燕华 张军 景青萍 吴继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编码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76例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109例,直肠癌67例)和189... 目的探讨编码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76例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109例,直肠癌67例)和189例健康对照者的RASSF1A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基因-疾病关联分析和基因-性别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RASSF1A基因Ala133Ser多态位点在结直肠患者中的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基因型与性别在直肠癌中存在交互作用,Ala/Ser+Ser/Ser基因型可增加女性直肠癌的发生危险(OR=3.78,95%C I1.31~10.89)。结论 RASSF1A第133位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女性直肠癌遗传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乳酸和7种糖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正华 李晓宁 +4 位作者 易伦朝 谭斌斌 梁逸曾 曾茂茂 何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同时测定乳酸和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果糖、半乳糖、乳糖、1,5-脱水山梨醇、山梨醇7种糖的方法。选择核糖醇为内标,进样前先进行肟化反应再进行硅烷化反应。采用DB-5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温...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同时测定乳酸和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果糖、半乳糖、乳糖、1,5-脱水山梨醇、山梨醇7种糖的方法。选择核糖醇为内标,进样前先进行肟化反应再进行硅烷化反应。采用DB-5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70℃,保持4min,以8℃/min的速率升至300℃,保持3min。在优化测定条件下各对照品得到良好分离,且在测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8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5%~104.2%,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与日内RSD小于9.2%。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已成功应用于2型糖尿病大鼠和健康大鼠血清中乳酸和糖类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乳酸 血清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溢法ELISA,一种改进的二步法标记免疫实验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方和 张春燕 +2 位作者 李佩珊 李时君 陈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血清HBsAg检测二步法标记免疫试验。方法:在既往G6ELISA的基础上建立血清HB-sAg检测排溢法ELISA,采用系列稀释实验对方的相对显色强度,敏感性,及其对Hooks效应的拮抗能力进行考核,将其用于对一组临床标本的检测,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血清HBsAg检测二步法标记免疫试验。方法:在既往G6ELISA的基础上建立血清HB-sAg检测排溢法ELISA,采用系列稀释实验对方的相对显色强度,敏感性,及其对Hooks效应的拮抗能力进行考核,将其用于对一组临床标本的检测,并与经典二步法及一步法ELISA进行比较。结果:在大致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排溢法,二步法及一步法ELISA三者实验信号的强度大致相当;其敏感性分别为19.2、12.6及14.5pg/ml。当被检标本HBsAg浓度在37.5μg/ml时一步法ELISA开始显现Hooks效应,至2400μg/ml时测值已接近阈值;而排溢法及经典二步法ELISA两者对Hooks效应则表现出相似的拮抗。对231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112例高滴度阳性标本(经稀释实验证实)中出现中重度Hooks效应者一步法ELISA17例,占15.2%,而排溢法及其二步法ELISA则未见Hooks效应的影响。结论:在保证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排溢法ELISA在操作程度简化上与一步法相当,但可完全克服Hooks现象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免疫检测技术 ELISA 一步法ELISA HBSAG Hooks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尿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丁洁 徐洪 +4 位作者 董玉山 赵舒 曹颖 成秀梅 杜惠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437-2440,共4页
目的:比较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异同,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揭示同病异证的生物学本质差异。方法:采用病证结合模式,以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 目的:比较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异同,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揭示同病异证的生物学本质差异。方法:采用病证结合模式,以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MSTFA)作为衍生化试剂对月经周期第2d(MC2)尿液代谢产物进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得出两组总离子流色谱图(TIC),结合非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寻找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的差异代谢产物。结果:两组检测出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有葡萄糖、果糖、异柠檬酸、乳酸、甘氨酸、原藻醇、马尿酸7种。与实寒组比较,虚寒组升高的有乳酸,降低的有葡萄糖、果糖、异柠檬酸、甘氨酸、原藻醇、马尿酸。结论:实寒证、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尿液的差异代谢物质涉及到糖、氨基酸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异常,主要差异点为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寒证 虚寒证 原发性痛经 代谢组学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敲除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晓 朱珂璇 +1 位作者 张蔷 赵玉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563-1566,共4页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逐渐引入成分敲除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敲除法和抗体敲除法。该类方法可以探讨同一成分在不同中药中的作用贡献,以及不同成分在同一中药中针对不同活...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逐渐引入成分敲除技术,主要包括色谱敲除法和抗体敲除法。该类方法可以探讨同一成分在不同中药中的作用贡献,以及不同成分在同一中药中针对不同活性的作用贡献,并对此进行主次区分与排序,从而获得新的研究结果。成分敲除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从全新的角度理解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而且有助于理解中药单味药内部不同成分之间"配伍"的现代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效物质基础 成分敲除 色谱敲除法 抗体敲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的提取及总皂苷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中立 欧阳柳凤 +2 位作者 张蔷 王昕 赵玉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596-1601,共6页
人参皂苷是人参重要的有效成分,研究显示人参皂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并可以作用于机体多个系统。人参皂苷的提取是进行人参皂苷活性研究的重要前提,现有多种提取工艺被应用,虽都能够获得人参皂苷,但也导致了人参皂苷质量标准的不同,这... 人参皂苷是人参重要的有效成分,研究显示人参皂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并可以作用于机体多个系统。人参皂苷的提取是进行人参皂苷活性研究的重要前提,现有多种提取工艺被应用,虽都能够获得人参皂苷,但也导致了人参皂苷质量标准的不同,这为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的基础研究以及人参皂苷的临床应用设置了障碍。联合优化相关工艺发现高效便捷且质量标准统一的高纯度人参总皂苷提取工艺,能够保证人参皂苷相关研究物质基础的一致性,同时在临床应用相关药物时可以根据最佳工艺的原理改变剂型或改变药物处理方法增加药物疗效,逆向应用则可以补充完善药物质量控制手段。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人参皂苷分离纯化工艺和方法作一综述,为发展优化人参总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提取 纯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对新鲜冰冻血浆诱导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芳 谭潭 +3 位作者 李建国 马虹英 陈主初 段朝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8-535,共8页
探讨冷藏是否导致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TGF-β)发生变化并降低其对内皮细胞迁移的诱导能力及其分子机制.为证实冷藏可能导致FFP中TGF-β的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其功能,首... 探讨冷藏是否导致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TGF-β)发生变化并降低其对内皮细胞迁移的诱导能力及其分子机制.为证实冷藏可能导致FFP中TGF-β的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其功能,首先采用ELISA法分析当天解冻FFP(FFP Day 0)和解冻后4℃冷藏1~5天FFP中TGF-β含量,迁移实验及Western blot分析比较FFP(Day 0)和FFP(Day 5)处理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ECs)后的细胞迁移率及TGF-β信号通路Smad2和Smad3磷酸化,进一步采用ALK5-siRNA和ALK5特异性抑制剂阻断细胞TGF-βⅠ型受体ALK5的活性,分析下调TGF-β/Smad2/3信号传导后的内皮细胞迁移率.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FFP中TGF-β1水平逐渐增加,其增加率为244.31 ng/(L.d)(P<0.05);与FFP(Day 0)相比,FFP(Day 5)诱导内皮细胞HPMECs的TGF-β信号通路Smad2/3磷酸化显著增加(P<0.05);不管是FFP(Day 0)还是FFP(Day 5)体外均能诱导内皮细胞迁移,与FFP(Day 0)相比,FFP(Day 5)诱导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阻断TGF-βⅠ型受体ALK5的活性、下调Smad 3信号传导可恢复FFP(Day5)诱导细胞迁移能力.上述结果表明,FFP能显著诱导内皮细胞迁移,4℃冷藏增加FFP中TGF-β1水平并增加内皮细胞TGF-β1信号传导,进而降低FFP诱导内皮细胞迁移.提示,FFP复苏疗效的提高可能与增加内皮细胞迁移有关,冷藏导致内皮细胞迁移降低进而降低FFP复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 新鲜冰冻血浆 内皮细胞 迁移 TGF—β/ALK5/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的作用及其与TNF-α、MAPK以及NF-κB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丽娟 薛一雪 +6 位作者 谷艳婷 张田 孙娜 张伟 张志勇 张文丽 郭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探讨缓激肽(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机制。方法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构建体外血瘤屏障模型,观察BK作用于C6细胞后的条件培养液(C6CM)对... 目的探讨缓激肽(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机制。方法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构建体外血瘤屏障模型,观察BK作用于C6细胞后的条件培养液(C6CM)对屏障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mRNA的转录水平(RT-PCR技术)、NF-κ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血瘤屏障通透性(伊文思蓝法)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6CM对体外血瘤屏障模型上occluding表达的影响。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增加,于120 min时达高峰后减少。C6CM作用于体外血瘤屏障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及NF-κB含量减少,且均于第120 min时达最低水平后开始增加。与此同时,体外血瘤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g的表达水平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缓激肽可诱发C6细胞释放TNF-α,释放的TNF-α可能是通过减少BMEC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和NF-κB的含量而导致血瘤屏障上occluding的表达减少,进而引起血瘤屏障开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紧密连接蛋白 血瘤屏障 MAPK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9/miR-29b/LOX影响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城 李昌熙 +2 位作者 王大新 戴燕 金世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96-2500,共5页
目的研究H19/miR-29b/LOX在胶质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qRT-PCR、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H19、LOX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增殖转移能力。通过荧光素酶实验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H19/miR-29b/LOX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19、... 目的研究H19/miR-29b/LOX在胶质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qRT-PCR、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H19、LOX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增殖转移能力。通过荧光素酶实验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H19/miR-29b/LOX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19、LOX在胶质瘤中随着转移程度异常表达量越高,正向调控细胞的转移增殖能力。H19能够结合miR-29b,而且miR-29b能够潜在靶向LOX基因,同时H19可以负向调控miR-29b。结论 H19/miR-29b/LOX在胶质瘤细胞中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9/miR-29b/LOX 胶质瘤细胞 增殖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抗皮质酮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昕 朱珂璇 +2 位作者 陈琳 黄玉芳 赵玉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575-1582,共8页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GTS)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星型胶质细胞(AS)可塑性损伤的影响,探讨GTS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Control、CORT、阳性药、低剂量GTS、中剂量GTS以及高剂量GTS。...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GTS)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星型胶质细胞(AS)可塑性损伤的影响,探讨GTS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Control、CORT、阳性药、低剂量GTS、中剂量GTS以及高剂量GTS。CORT组连续5周皮下注射CORT制备小鼠抑郁模型,各给药组在模型复制的后3周灌胃给予低剂量GTS(GTSL,每日12.5 mg·kg-1)、中剂量GTS(GTSM,每日25 mg·kg-1)、高剂量GTS(GTSH,每日50 mg·kg-1)和氟西汀(Flu,每日10 mg·kg-1)。在用药处理3周之后,进行行为学试验和血清CORT测定,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体视学方法定量海马(GFAP)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RT组在行为学检测中,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增加,GDNF、GFAP蛋白表达水平及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目显著下调。GTS各组均能改善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上调GDNF、GFAP蛋白水平,增加海马GFAP阳性细胞的数目。结论:GTS对CORT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AS可塑性损伤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可塑性 人参总皂苷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胆盐/磷脂-混合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国庆 张轩邈 +2 位作者 郑新川 朱仝飞 何凤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08-1712,共5页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胆盐/磷脂-混合胶束的制备与性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胆盐/磷脂-混合胶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影响因素情况下(磷脂比例、辅料总浓度、pH值、离子强度、水化介质温度),冬凌草甲素在混合胶束...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胆盐/磷脂-混合胶束的制备与性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胆盐/磷脂-混合胶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影响因素情况下(磷脂比例、辅料总浓度、pH值、离子强度、水化介质温度),冬凌草甲素在混合胶束中的溶解性情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胶束的稀释稳定性。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了粒径分布和电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了胶束粒径及表面形态。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25℃超纯水作为水化介质;磷脂比例在0~0.6范围内,增加磷脂比例,冬凌草甲素溶解度范围为(11.25±0.35)mg/mL~(4.66±0.41)mg/mL;辅料总浓度在1%~10%范围内,增加辅料总浓度,冬凌草甲素溶解度范围为(3.77±0.40)mg/mL~(19.74±0.96)mg/mL,载药量范围为(37.73±3.97)%~(19.74±0.96)%。胶束具有较好的稀释稳定性。载药胶束粒径为(10.92±2.90)nm,Zeta电位-(48.75±2.37)mV,胶束为类圆形实体,分布均一。结论:胆盐/磷脂混合胶束系统能够显著增加冬凌草甲素的溶解性,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粒径分布;有望开发成为冬凌草甲素的新型药物传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胆盐 磷脂 混合胶束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_2启动子曲古菌素A效应区域的研究
19
作者 郭志义 郝小惠 +5 位作者 田炜 谭菲菲 姜雪莲 李潇婷 胡倩倩 杨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研究在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条件下细胞周期素D2的调控机制。方法细胞周期素D2的mRNA水平通过RT-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2的启动子片段以A54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高保真PCR扩增获得,并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 目的研究在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条件下细胞周期素D2的调控机制。方法细胞周期素D2的mRNA水平通过RT-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2的启动子片段以A549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高保真PCR扩增获得,并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高保真PCR扩增出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启动子相对活性通过萤火虫酶报告基因方法确定。结果在TSA处理条件下,细胞周期素D2的mRNA水平上升。共构建4个以不同长度细胞周期素D2启动子片段驱动的报告基因质粒,分别命名为pGL3-1816CD2-LUC、pGL3-1358CD2-LUC、pGL3-720CD2-LUC和pGL3-524CD2-LUC。在TSA处理条件下,启动子活性的变化在-524 bp删切质粒时消失。结论 TSA条件下细胞周期素D2 mRNA水平上升是启动子依赖的;细胞周期素D2启动子的TSA效应区域在-720~-524 bp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D2 启动子 报告基因 曲古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预处理对H_2O_2诱导大鼠心肌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童 钟烨 +5 位作者 孙雅涵 韩学超 徐森 何玛莉 徐菁蔓 田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4-1501,共8页
为了探讨木犀草素能否通过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细胞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本实验分别用1、50、100、150μmol/L的木犀草素预处理大鼠心肌来源的H9c2细胞,再使用650μmol/L的H... 为了探讨木犀草素能否通过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细胞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本实验分别用1、50、100、150μmol/L的木犀草素预处理大鼠心肌来源的H9c2细胞,再使用650μmol/L的H_2O_2制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利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然后用最适浓度的木犀草素预处理H9c2细胞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P-ERK1/2、P-Akt、P-GSK-3β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最后我们发现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预处理均能提高细胞存活率,其中在100μmol/L时达到最佳效应。与H_2O_2组相比,100μmol/L的木犀草素预处理可以使TMRE(四甲基罗丹明乙酯)强度降低程度明显减轻,对抗H_2O_2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同时木犀草素预处理可以降低细胞色素C表达,使P-GSK-3β、P-Akt、P-ERK1/2表达升高,渥曼青霉素(PI3K抑制剂)和PD98059(ERK1/2抑制剂)可以阻断这种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木犀草素预处理可以减轻H_2O_2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RISK信号通路增加P-GSK-3β表达,抑制m PTP开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氧化应激损伤 RIS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