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1
1
作者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05,共3页
关键词 医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大分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简介(2)──3 载脂蛋白基因异常表达引起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保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65-68,共4页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简介(2)──3载脂蛋白基因异常表达引起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因素涉及血管内膜的损伤、平滑肌细胞的...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简介(2)──3载脂蛋白基因异常表达引起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因素涉及血管内膜的损伤、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也涉及血液组成成分的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分子生物学 载脂蛋白 基因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甲状旁腺素(1-34)衍生物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4
3
作者 狄旭 刘长征 +4 位作者 陈松森 张艳丽 邓艳春 孙兰 杨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为研究Gly hPTH(1 34)衍生物的生物学活性 ,用重叠PCR方法合成编码hPTH(1 34)的DNA片段 ,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GEX 2T的缩短型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ST6 9△的 3′末端 ,构建正确读码框架的融合基因 .在两个基因间引入蛋白质羟胺切割位点序... 为研究Gly hPTH(1 34)衍生物的生物学活性 ,用重叠PCR方法合成编码hPTH(1 34)的DNA片段 ,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GEX 2T的缩短型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ST6 9△的 3′末端 ,构建正确读码框架的融合基因 .在两个基因间引入蛋白质羟胺切割位点序列 ,转入E .coliJM10 9中 ,IPTG诱导表达 .该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0 %以上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盐酸羟胺切割表达产物 .分析表明 ,80 %左右的融合蛋白被裂解为GST6 9△和Gly hPTH(1 34) .经分子筛柱层析和反相层析分离纯化获得重组Gly hPTH(1 34)衍生物 ,纯度达 98%以上 ,回收率约为 10mg/升发酵液 ,分子量为 4 177,等电点 (pI)为 8 4 0 ,N端 16个氨基酸 ,除第一个为甘氨酸外 ,其余与天然hPTH(1 34)序列一致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 ,Gly hPTH(1 34)衍生物具有hPTH(1 34)的免疫学活性 .体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Gly hPTH(1 34)衍生物能刺激人成骨细胞HOSTE85增殖、增加细胞内胶原合成、ALP活性增高和cAMP生成量增加 ,并呈量效关系 ,提示它具有与化学合成的hPTH(1 34)相同的生物学活性 ,N端多一个Gly对其活性无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hPTH(1—34)衍生物 融合表达 羟胺切割 纯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FGF基因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和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莉馨 李永勇 +3 位作者 张娅捷 范洪学 张金三 林剑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融合蛋白表达方式将编码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cDNA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为bFGF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来源。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及DNA重组技术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5Z... 目的:通过融合蛋白表达方式将编码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cDNA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为bFGF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来源。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及DNA重组技术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5Z载体并测序,然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XH上。结果:转化重组质粒pLX1的大肠杆菌经42℃温控诱导45h,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35000,薄层扫描分析表明该蛋白占菌体总蛋白量的99%。经FactorXa酶切后得到分子量约为17000的bFGF,其生物学活性ED50为229ng/ml。结论:经PCR方法扩增的bFGF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基因克隆 纯化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多泮抑制小鼠胸主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莹 武栗妃 +1 位作者 杜文静 曹济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一型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NDP)是否对小鼠胸主动脉瘤(TAA)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对3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β-氨基丙腈(BAPN)复制TAA模型。25只小鼠分为三组:对照组、BAPN组、BAPN+FNDP组(腹腔注射FNDP)。统计TAA的发... 目的探讨多巴胺一型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NDP)是否对小鼠胸主动脉瘤(TAA)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对3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β-氨基丙腈(BAPN)复制TAA模型。25只小鼠分为三组:对照组、BAPN组、BAPN+FNDP组(腹腔注射FNDP)。统计TAA的发生率和生存率,观察胸主动脉的大体变化,弹力蛋白(Elastin)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酶2(MMP2)、基质金属酶9(MMP9)和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68)的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的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多巴胺受体1(D1DR)、多巴胺受体2(D2DR)、多巴胺受体3(D3DR)、多巴胺受体5(D5DR)、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APN组有明显的TAA形成,胸主动脉壁弹力纤维紊乱与断裂,且D1DR和D5DR的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与BAPN组相比,BAPN+FNDP组小鼠TAA的形成率和动脉瘤破裂率明显降低;胸主动脉壁的弹力纤维紊乱与断裂明显改善;胸主动脉壁内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中MMP2的酶活性显著降低;胸主动脉壁中巨噬细胞浸润显著降低,且IL-1β、IL-6、TNF-α和MCP-1的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α-SMA和SM22α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FNDP可抑制小鼠TAA的进展,有可能成为治疗TAA的一个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 多巴胺受体 非诺多泮 巨噬细胞 炎症 基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中锌指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晓波 张俊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真核生物中的许多蛋白质分子包含锌指结构区,这类蛋白称为锌指蛋白.锌指蛋白因其包含特殊的指状结构,在对DNA、蛋白质和RNA的识别和结合中起重要作用.许多锌指蛋白的锌指结构域包含能与DNA特异结合的区域,并与某些效应结构域(如KRAB、S... 真核生物中的许多蛋白质分子包含锌指结构区,这类蛋白称为锌指蛋白.锌指蛋白因其包含特殊的指状结构,在对DNA、蛋白质和RNA的识别和结合中起重要作用.许多锌指蛋白的锌指结构域包含能与DNA特异结合的区域,并与某些效应结构域(如KRAB、SCAN、BTB/POZ、SNAG、SANT和PLAG等)相连,这类锌指蛋白常作为转录因子起作用,可调控靶基因的转录.一些锌指蛋白包含蛋白质识别结构域(如LIM锌指、MYND锌指、PHD锌指和RING锌指等),它们能够特异地介导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被称作蛋白适配器.此外,某些锌指蛋白还可以结合RNA,起转录后调控作用.本文就锌指蛋白与DNA、RNA以及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 功能结构域 转录因子 蛋白质适配器 RNA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黏附分子NECL1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并诱导其分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阴彬 陈涛 +2 位作者 高静 袁建刚 彭小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9-673,795-796,共7页
目的在NECL1表达缺失的神经胶质瘤细胞系中探讨神经黏附分子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在U251胶质瘤细胞系中,通过划痕及Transwell实验观察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通过对细胞外金属蛋白酶活... 目的在NECL1表达缺失的神经胶质瘤细胞系中探讨神经黏附分子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在U251胶质瘤细胞系中,通过划痕及Transwell实验观察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通过对细胞外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检测证明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不同培养密度的U251细胞,对NECL1恢复表达后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在NECL1表达缺失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恢复NECL1的表达后,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受到了抑制。NECL1恢复表达的U251细胞有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神经黏附分子NECL1作为一个潜在的胶质瘤抑制因子,对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同时,NECL1具有诱导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 NECL1 转移 侵袭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型MT基因的鉴定及其基因家族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玉凤 李一勤 刘进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440-12442,12461,共4页
[目的]探讨水稻MT基因家族各成员在基因结构上的差异及相互间的进化关系。[方法]从经重金属处理的水稻幼苗中分离到3个新的植物MT,对其进行RT-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以及水稻和拟南芥MT基因家族的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RT-PCR和Nor... [目的]探讨水稻MT基因家族各成员在基因结构上的差异及相互间的进化关系。[方法]从经重金属处理的水稻幼苗中分离到3个新的植物MT,对其进行RT-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以及水稻和拟南芥MT基因家族的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RT-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水稻中3个MT基因的表达均受重金属的诱导,在幼苗根部进行特异性表达。由水稻和拟南芥MT基因家族的序列比对提出植物MT的新分类方式。水稻I类OsMT基因家族的所有10个成员,定位到6条染色体上。同一类型的OsMT有高度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相似的Cys排列方式。新发现的3个OsMT家族在单子叶植物水稻中独有,属4型MT。[结论]水稻和拟南芥MT基因家族进化分析显示,植物MT至少发生在种子植物出现前,而4型MT可能发生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分离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水稻 NORTHERN杂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人喉癌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陈晓巍 刘德培 +2 位作者 王直中 刘庆辉 梁植权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10期51-54,共4页
以反转录病毒N2A为载体,使携带自身正调控序列的野生型p53基因反向插入N2A两端LTR间的XhoI位点,获得了野生型p53基因反转录病毒重组体,建立了产病毒的PA317细胞系。用该细胞系产生的新鲜病毒颗粒感染有p5... 以反转录病毒N2A为载体,使携带自身正调控序列的野生型p53基因反向插入N2A两端LTR间的XhoI位点,获得了野生型p53基因反转录病毒重组体,建立了产病毒的PA317细胞系。用该细胞系产生的新鲜病毒颗粒感染有p53基因异常的人喉癌细胞系(Hep2)和纤维肉瘤细胞系(MDAH041),Southern-blot分析证实野生型p53基因反转录病毒前病毒能稳定整合在受体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上并有表达。感染病毒后的肿瘤细胞恶性表型发生了逆转,在裸鼠体内形成生长缓慢的移植瘤或不形成移植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喉癌 肿瘤 细胞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主题:基因组医学与公共卫生——2004年亚太人类基因组与遗传学大会简介
10
作者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9-714,共6页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研究 基因组医学 公共卫生 2004年亚太人类基因组与遗传学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终末分化过程中三维基因组结构与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科 薛征 吕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4,共13页
真核细胞中的染色质DNA高度折叠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其空间组织方式对精准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发挥正常功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终末分化成熟过程中形态及基因表达谱常发生显著改变,同时伴随着明显的基因组三维结构变化。本文在简... 真核细胞中的染色质DNA高度折叠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其空间组织方式对精准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发挥正常功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终末分化成熟过程中形态及基因表达谱常发生显著改变,同时伴随着明显的基因组三维结构变化。本文在简单介绍三维基因组多层次组织结构(染色质领域、A/B区室、拓扑相关结构域和成环构象等)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细胞终末分化过程中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化与功能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当前三维基因组研究在解析细胞分化成熟过程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基因组 A/B区室 拓扑相关结构域 成环构象 细胞终末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能量代谢的共激活因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瑞 常永生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3-777,共5页
转录共激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GC1)家族是一类特异性存在于高能量代谢组织器官的因子,它们通过对转录因子的辅助作用促进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糖异生、脂肪酸氧化、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线粒体生物合成... 转录共激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GC1)家族是一类特异性存在于高能量代谢组织器官的因子,它们通过对转录因子的辅助作用促进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糖异生、脂肪酸氧化、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线粒体生物合成及氧化磷酸化解耦联等。PGC1蛋白序列无DNA结合结构域,通过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完成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机体对PGC1的活性调节可以通过转录水平或蛋白磷酸化、乙酰化/去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多种共价化学修饰完成。PGC1的表达失调与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动脉硬化、脑神经元坏死性疾病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 能量代谢 活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异常表达剪接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爱东 史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胃癌中有表达差异的剪接因子,研究异常表达的富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中的剪接因子10(SRSF10)对胃癌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下载胃癌以及癌旁组织的RNA-seq数据,对其采用生物...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胃癌中有表达差异的剪接因子,研究异常表达的富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中的剪接因子10(SRSF10)对胃癌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下载胃癌以及癌旁组织的RNA-seq数据,对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胃癌中差异表达的剪接因子。从中挑选出SRSF10研究其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SRSF10敲低的胃癌细胞,同时采用MTS、Transwell以及细胞划痕方法研究敲低SRSF10后对胃癌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胃癌中差异表达的剪接因子有48个,其中表达上调35个,表达下调13个。挑选表达上调的剪接因子SRSF10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SRSF10敲低后的胃癌细胞与正常胃癌细胞相比增殖减慢,迁移能力降低,划痕愈合能力下降。结论胃癌患者中存在较多有表达差异的剪接因子,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剪接因子SRSF10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剪接因子 富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中的剪接因子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脲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
14
作者 武瑶珉 张亚玺 +3 位作者 史娟 刘士廉 刘彦信 郑德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羟基脲(HU)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重组可溶性TRAIL(rsTRAIL)处理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来源的K562和SVT-35细胞,采用四唑氮盐/吩嗪硫酸甲酯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羟基脲(HU)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重组可溶性TRAIL(rsTRAIL)处理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来源的K562和SVT-35细胞,采用四唑氮盐/吩嗪硫酸甲酯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检测细胞对rsTRAIL的敏感性;化疗药物HU与rsTRAIL联合作用于对rsTRAIL不敏感的K562细胞,用四唑氮盐/吩嗪硫酸甲酯染色法检测细胞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激酶的活化水平,以及凋亡抑制蛋白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和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IAP1)的表达。结果用1μg/ml的rsTRAIL处理SVT-35细胞,其存活率达32%,而同样条件下K562细胞的存活率达93%;化疗药物HU和rsTRAIL联合处理K562细胞,与两者单独作用相比,细胞存活抑制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药物和rsTRAIL联合处理K562细胞,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活化受到抑制,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磷酸化水平上升;HU和rsTRAIL联合处理抑制凋亡抑制蛋白c-FLIP和c-IAP1的表达。结论 HU促进rsTRAIL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抑制Ras-MEK-ERK信号通路,激活JNK激酶,抑制c-FLIP和c-IA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羟基脲 细胞凋亡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光显像技术对血管生成抑制因子vasostatin在肿瘤细胞PC3中活性监测
15
作者 胡洁淼 邱飞婵 +5 位作者 阴彬 龚燕华 袁建刚 强伯勤 王世真 彭小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2-317,I0003,共7页
目的应用非侵入性活体显像技术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因子vasostatin。方法采用融合表达方案,将治疗基因vasostatin和报告基因fluc偶联构建融合表达载体,使表达的融合蛋白中两个蛋白互相不干扰,并有天然的特性。结果将稳定表达FLuc阳性对照和... 目的应用非侵入性活体显像技术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因子vasostatin。方法采用融合表达方案,将治疗基因vasostatin和报告基因fluc偶联构建融合表达载体,使表达的融合蛋白中两个蛋白互相不干扰,并有天然的特性。结果将稳定表达FLuc阳性对照和V10FL融合蛋白的PC3细胞进行体外生物发光显像。用稳定表达Fluc的PC3细胞构建荷瘤模型,用生物发光显像能检测到肿瘤的发生。结论可应用非侵入性活体显像技术进行体内和体外基因表达的检测与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光显像 VASOSTATIN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人FL与GM-CSF联合抗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艳丽 魏义举 +5 位作者 王亚栋 邓艳春 苏林 刘长征 杨克恭 陈松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3-628,共6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人F lt3 ligand(hFL)与GM-CSF在体内外的表达、体外生物学活性,体内扩增小鼠脾脏DCs及抑制小鼠EL-4淋巴瘤的效应。方法:应用AdEasy系统,将hFL和hGM-CSF DNA重组到穿梭质粒的两个独立转录单位上,得到重组腺病毒Ad-hFL...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人F lt3 ligand(hFL)与GM-CSF在体内外的表达、体外生物学活性,体内扩增小鼠脾脏DCs及抑制小鼠EL-4淋巴瘤的效应。方法:应用AdEasy系统,将hFL和hGM-CSF DNA重组到穿梭质粒的两个独立转录单位上,得到重组腺病毒Ad-hFL-hGM-CSF。采用ELISA、W estern b lot法测定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FL和hGM-CSF在体内外的表达情况。MTT法测定hFL和hGM-CSF刺激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重组腺病毒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s)的扩增情况。在移植EL-4淋巴瘤的小鼠皮下注射4次重组腺病毒(每次5×109pfu),研究其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结果:构建得到含有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FL-hGM-CSF,并在体内、外高效共表达hFL和hGM-CSF。hFL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hGM-CSF对TF1细胞,均有明显的刺激增殖作用。Ad-hFL-hGM-CSF显著扩增小鼠脾脏DCs至正常值的50倍。抑瘤实验中,Ad-hFL-hGM-CSF使小鼠EL-4淋巴瘤生长延慢,瘤体比对照组明显减小,抑瘤率为30%,P<0.05。病理切片显示,Ad-hFL-hGM-CSF治疗组肿瘤细胞间隙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腺病毒介导hFL和hGM-CSF在小鼠体内显著扩增脾脏DCs,并可抑制EL-4淋巴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L 树突状细胞(DC) 腺病毒 免疫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来源外泌体通过激活肺上皮细胞TLR3促进肺转移前微环境形成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刘艳芳 顾炎 +7 位作者 韩岩梅 张迁 蒋正平 张相 黄波 许小青 郑建明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I0013-I0015,共3页
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前微环境是指原发灶肿瘤能通过肿瘤来源物质动员和募集骨髓来源细胞到转移靶器官,与靶器官中基质细胞的协同作用,创造利于肿瘤细胞定居的“土壤”。多种骨髓来源细胞(如中性粒细胞等)被... 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前微环境是指原发灶肿瘤能通过肿瘤来源物质动员和募集骨髓来源细胞到转移靶器官,与靶器官中基质细胞的协同作用,创造利于肿瘤细胞定居的“土壤”。多种骨髓来源细胞(如中性粒细胞等)被证实参与了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微环境 肺转移 肺上皮细胞 外泌体 激活 肿瘤转移 来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及UrotensinⅡ基因中各有一个单核苷酸位点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孙红霞 杜玮南 +10 位作者 左瑾 吴国栋 史贵彬 沈岩 强伯勤 姚志建 杭建梅 王姮 黄薇 陈竺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以往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定位区域(1p36.33-p36.23)内寻找疾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公共SNP数据库中查找定位区域内10个候选基因中... 目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以往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定位区域(1p36.33-p36.23)内寻找疾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公共SNP数据库中查找定位区域内10个候选基因中的23个SNP位点,用单碱基延伸反应(singlebaseextension,SBE)法对北方汉族人群散发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及对照组(172例)进行分型及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23个SNP位点中有8个为中国北方人群常见SNP位点;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型分析显示,位于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基因中的一个位点(rs436045)及urotensinⅡ(UTS2)基因中的一个位点(rs228648),其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两个SNP位点可能和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上述两个位点所在的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白激酶Cζ亚型基因 UROTENSIN Ⅱ基因 中国 北方汉族人群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2型糖尿病 病例-对照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筏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岚 许彩民 +1 位作者 袁建刚 潘华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9,共6页
脂筏是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及蛋白质的微区 .小窝是脂筏的一种类型 ,由胆固醇、鞘脂及蛋白质组成 ,以小窝蛋白为标记蛋白 .脂筏的组分和结构特点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和构象转化 ,可以参与信号转导和细胞蛋白质运转 .一些感染性... 脂筏是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及蛋白质的微区 .小窝是脂筏的一种类型 ,由胆固醇、鞘脂及蛋白质组成 ,以小窝蛋白为标记蛋白 .脂筏的组分和结构特点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和构象转化 ,可以参与信号转导和细胞蛋白质运转 .一些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肌营养不良症及朊病毒病等可能与脂筏功能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结构 脂筏结构 功能 小窝蛋白 信号转导 糖肌醇磷脂-锚固蛋白 膜脂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营养型酵母系统表达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纯化及其性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秉仁 蔡良婉 +11 位作者 王欣 马雪梅 马晓骊 李旌军 李红卓 韦忠明 梁青 郑华军 唐琪浩 唐申秀 廖洪涛 向绪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 获得可用于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原料药。方法 化学合成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在甲基营养型酵母中表达并分泌到培养基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蛋白经 Phenysepharose 6 Fast Flow( high sub)柱、 Q-sepharose High Perfo... 目的 获得可用于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原料药。方法 化学合成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在甲基营养型酵母中表达并分泌到培养基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蛋白经 Phenysepharose 6 Fast Flow( high sub)柱、 Q-sepharose High Performance柱、 Superdex 30柱纯化后进行生物学性质检测。结果 纯化后的蛋白产物纯度达 98%,是无热源、无内毒素、无甲基营养型酵母染色体 DNA污染的,有正确的分子量、等电点、氨基末端氨基酸顺序、肽图、紫外光谱、及生物活性性质的重组蛋白。结论 纯化蛋白符合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的要求,为制备多种人表皮生长因子制剂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纯化 化学性质研究 生物活性 甲基营养型酵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