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北部湾海域HDPE材质牡蛎筏式养殖装备水动力分析
1
作者 杨东斌 杜东升 蒙占彬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9,共14页
为有效改善广西北部湾海域竹木材质牡蛎筏式养殖装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损坏与环境污染现象,提高其抗风浪能力,以广西北部湾海域常见长15 m、宽12 m单筏为例,选用HDPE材质筏式养殖装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QWA软件建立水动力分析... 为有效改善广西北部湾海域竹木材质牡蛎筏式养殖装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损坏与环境污染现象,提高其抗风浪能力,以广西北部湾海域常见长15 m、宽12 m单筏为例,选用HDPE材质筏式养殖装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QWA软件建立水动力分析模型,并基于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方法,以系泊长度与系泊角度作为响应指标,开展筏式养殖装备水动力特性及运动响应研究,获取筏式养殖装备各自由度运动响应和系泊张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7级疾风海况迎浪条件下,不同系泊长度与系泊角度下,筏式养殖装备运动响应与系泊缆绳张力均发生显著变化,在系泊缆绳长度与2.5倍水深之比l/2.5 d=1.08和系泊缆绳夹角小于30°时筏式养殖装备运动响应与系泊缆绳张力较小,确定该条件下为最优系泊形式。该研究通过理论和数值仿真分析,为筏式养殖装备面对不同海况下结构状态与安全性提供参数对比和预警,同时也为HDPE材料更好地应用于筏式养殖装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筏式养殖 HDPE 水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旋转机械大数据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宫文峰 张美玲 陈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77,共14页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智能高效的模式识别技术,已得到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机械装备故障诊断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加有效地从多传感器原始故障数据中提取出故障特征,解决单一诊断算法提取时序数据特征时的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智能高效的模式识别技术,已得到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机械装备故障诊断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加有效地从多传感器原始故障数据中提取出故障特征,解决单一诊断算法提取时序数据特征时的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全局均值池化卷积神经网络(LSTM-GCNN)的深度循环卷积神经网络新算法,用于机械装备大数据的故障智能诊断。该算法首先运用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从多通道原始数据中提取时间关联性记忆特征,然后再将特征数据输入到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中进行微小差异特征辨识,并且为了减少模型参数量和提高算法检测速度,设计了一个一维全局均值池化层用于代替传统1D-CNN算法中的全连接层结构。通过将提出的算法用于滚动轴承在1马力、2马力和3马力多种负载工况下采集的3通道振动信号数据进行诊断验证,分别得到100%、99.85%和99.78%的诊断准确率,实验结果相比传统的DNN、LSTM和CNN算法具有更加优越的诊断性能;对齿轮箱在空载和承载两种运行工况下的8通道原始数据进行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分别高达99.93%和99.8%,具有良好的迁移通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循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多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智慧的船舶避碰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文灏 万红 +1 位作者 陈蜀喆 方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8,共8页
为更好地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混乱的问题,通过分析大量船舶AIS数据,按照让路船与直航船的标定,结合《规则》对会遇局面的3种划分,融合群体智慧,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全样本进行模拟,得到不同转向行为聚类特征,总结归纳出基... 为更好地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混乱的问题,通过分析大量船舶AIS数据,按照让路船与直航船的标定,结合《规则》对会遇局面的3种划分,融合群体智慧,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全样本进行模拟,得到不同转向行为聚类特征,总结归纳出基于群体智慧的船舶避碰决策。最后运用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对所得到的船舶避碰决策进行验证评估。结果表明,该船舶避碰决策研究在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时能够克服《规则》对于传统会遇局面避碰行为指导中的风险衡量失真问题,研究成果可为船舶多船协同避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碰决策 群体智慧 风险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余热回收利用的相变材料在外场作用下的放热研究
4
作者 闫松银 韩晓春 +2 位作者 夏义江 王天任 曹士博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8,共7页
针对船舶中低温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优化相变储热材料(PCM)的放热性能,构建高效稳定的热能储存系统,为船舶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以Ba(OH)_(2)·8H_(2)O为基材,采用Fe_(3)O_(4)和CuO作为导热剂,通过两步法制备复合相变材... 针对船舶中低温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优化相变储热材料(PCM)的放热性能,构建高效稳定的热能储存系统,为船舶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以Ba(OH)_(2)·8H_(2)O为基材,采用Fe_(3)O_(4)和CuO作为导热剂,通过两步法制备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步冷曲线、DSC分析和热导率测试评估材料性能,并引入超声波技术改善过冷度和相分离现象。实验结果显示,添加1.0wt.%Fe_(3)O_(4)使导热率提升20.8%,潜热值增加9.1%;120W超声波处理后,过冷度归零且经50次热循环保持稳定,未出现相分层。超景深显微镜显示材料微观结构均匀,晶体颗粒分散良好。结论表明,超声波辅助Fe_(3)O_(4)改性的Ba(OH)2·8H 2O体系显著提升放热性能与循环稳定性,为船舶余热回收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余热回收 相变储热 超声波 放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5
作者 贾广攀 《现代农机》 2025年第4期115-118,共4页
工程训练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现场管理能力、岗位职责意识的重要载体。以北部湾大学为例,通过对工程训练课程中各实训工种的实际... 工程训练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现场管理能力、岗位职责意识的重要载体。以北部湾大学为例,通过对工程训练课程中各实训工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入实训,注重实训工种与课程思政元素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入领会、快速消化,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同时,在教学形式上采取翻转课堂、案例、项目、分组等多种形式进行,强调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的综合培养与训练,注重在实训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培养,最终实现工程训练课程思政育人,弘扬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训练课程3D打印模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科研 《现代农机》 202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3D打印是高校工程训练课程的一个重要模块,旨在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知识、传承工匠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文章将思政要素融入教学过程,以情感为激励;将目标任务作为学习成果,贯彻OBE教学理念。此外,搭建平台建立模型... 3D打印是高校工程训练课程的一个重要模块,旨在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知识、传承工匠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文章将思政要素融入教学过程,以情感为激励;将目标任务作为学习成果,贯彻OBE教学理念。此外,搭建平台建立模型库与线上拓展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分设基本内容、创新环节和加强环节。3D打印模块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教学改革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OBE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 思政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及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宾凯 石南辉 贾广攀 《现代农机》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为了使大学生在工程训练(或金工实习)焊接实践训练中获得良好的实训效果,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文章在参考国内其他高校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北部湾大学不同专业的工程训练教学设计流程,进行工程训练教学目标、学情、... 为了使大学生在工程训练(或金工实习)焊接实践训练中获得良好的实训效果,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文章在参考国内其他高校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北部湾大学不同专业的工程训练教学设计流程,进行工程训练教学目标、学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及模式、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工程训练焊接实训教学设计应用案例。此项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实训指导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设计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人才 实践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凹角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郑战光 陈俊翔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3,共9页
负泊松比结构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将星形蜂窝结构与内凹结构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内凹角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首先,基于对称性将胞元结构简化分析,利用能量法对该结构的泊松比和等效弹性模量解析式进行推... 负泊松比结构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将星形蜂窝结构与内凹结构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内凹角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首先,基于对称性将胞元结构简化分析,利用能量法对该结构的泊松比和等效弹性模量解析式进行推导。其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竖直方向压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分析,验证了解析表达式的准确性。最后,讨论了胞元结构的不同几何参数对结构等效泊松比和等效弹性模量变化的影响,并将该结构的等效力学性能与常规星形蜂窝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负泊松比特性,并且通过改变几何参数的大小,可以对结构的等效力学性能进行调整。研究结果可为新型负泊松比超材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角型蜂窝结构 能量法 胞元结构 力学性能 负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超细晶金属材料应变软化效应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9
作者 郑战光 樊佳楠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4,共7页
为了研究超细晶金属材料(Ultra-Fine Grain,UFG)在单轴拉伸加载条件下出现的应变软化现象,基于经典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残余内应力作用的修正模型,并将残余内应力及其演化的具体形式编成用户子程序。通过生成宏观试样的代... 为了研究超细晶金属材料(Ultra-Fine Grain,UFG)在单轴拉伸加载条件下出现的应变软化现象,基于经典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残余内应力作用的修正模型,并将残余内应力及其演化的具体形式编成用户子程序。通过生成宏观试样的代表性体积单元,对单轴拉伸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将有、无残余内应力作用这2种情况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修正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所修正的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到UFG金属材料的应变软化现象,而有、无残余内应力作用这2种情况下的晶体塑性模拟结果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说明从残余内应力形成及作用的角度上解释UFG金属材料应变软化现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金属材料 晶体塑性本构模型 单轴拉伸 应变软化效应 残余内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多晶纯铜晶格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郑战光 孙煜航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为了掌握应变速率对面心立方金属晶格应变的影响规律,以多晶纯铜为例,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理论的开源软件DAMASK,探讨在不同应变速率加载下多晶纯铜内部晶格应变演化和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升高,材料内各{hkl}族的轴向晶格... 为了掌握应变速率对面心立方金属晶格应变的影响规律,以多晶纯铜为例,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理论的开源软件DAMASK,探讨在不同应变速率加载下多晶纯铜内部晶格应变演化和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升高,材料内各{hkl}族的轴向晶格应变和横向晶格应变增加,同时轴向晶格应变分布和横向晶格应变分布的均匀性变差,且不同{hkl}族的晶格应变的演化与分布规律也不相同。加载过程中{200}族的晶格应变演化出现较为明显的非线性响应,改变应变速率对{200}族的晶格应变演化的影响较大。加载后{111}族的晶格应变分布的均匀性最好,并且在较高应变速率下{111}族的晶格应变分布仍有相对较好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纯铜 晶格应变 晶体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廓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及工艺参数增效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熠 唐源斌 +2 位作者 黄晓燕 鲁娟 马俊燕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在轮廓铣削中,为满足质量要求并提高加工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轮廓曲率特征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考虑轮廓曲率特征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分别设计了直线、凸弧和凹弧的铣削正交试验,以获取在不同轮廓曲率下的表面粗糙度数据。基于试验结果,利... 在轮廓铣削中,为满足质量要求并提高加工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轮廓曲率特征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考虑轮廓曲率特征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分别设计了直线、凸弧和凹弧的铣削正交试验,以获取在不同轮廓曲率下的表面粗糙度数据。基于试验结果,利用雪消融优化(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算法改进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分别建立直线、凸弧及凹弧铣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以表面粗糙度与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构建轮廓铣削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算法进行求解,获得不同轮廓铣削方式下,满足规定粗糙度要求并最大化材料去除率的铣削工艺参数。将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应用于实际轮廓加工,结果表明,各轮廓区域的粗糙度均能满足质量要求,且加工效率平均提升了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铣削 轮廓曲率 表面粗糙度 神经网络 材料去除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吃水条件下船舶运动及附加阻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建星 于佳晖 +4 位作者 余杨 徐立新 韩梦雪 李牧之 李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1-1616,共6页
为研究不同吃水对船舶运动与附加阻力的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建立了满载、压载以及满载和压载之间2个吃水条件下KVLCC2船舶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和势流理论计算得到不同吃水船舶在波浪中升沉、纵摇运动响应和附加阻力值,并... 为研究不同吃水对船舶运动与附加阻力的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建立了满载、压载以及满载和压载之间2个吃水条件下KVLCC2船舶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和势流理论计算得到不同吃水船舶在波浪中升沉、纵摇运动响应和附加阻力值,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船舶运动与附加阻力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船舶升沉运动受吃水条件影响大于纵摇运动;针对不同吃水条件,提出吃水形状因子改进附加阻力半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阻力 计算流体动力学 势流理论 吃水 升沉运动 纵摇运动 半经验公式 KVLC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邻域粗糙集与优化SVM的多信息融合焊接缺陷识别
13
作者 冯志强 曾宪平 +4 位作者 方乃文 赵代娣 黎泉 罗玖田 黎欣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60,共11页
针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焊接过程产生的“大数据”,将邻域粗糙集(neighborhood rough set,NRS)与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相结合,提出一种多信息融合焊接缺陷识别方法,以特征重要性为启发信息构造基于NRS的快速约简算... 针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焊接过程产生的“大数据”,将邻域粗糙集(neighborhood rough set,NRS)与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相结合,提出一种多信息融合焊接缺陷识别方法,以特征重要性为启发信息构造基于NRS的快速约简算法,利用野狗优化算法(dingo optimization algorithm,DOA)选取SVM的关键参数,通过试验获取熔池图像、焊接电流和振动信号等焊接信息,采用特征融合与NRS约简生成精简的数据集,载入DOA-SVM进行优化训练后建立焊接缺陷识别模型,设计多组试验对该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6种焊缝质量类别识别准确率为98.03%,且训练和预测时间短、泛化能力强,能满足焊接质量在线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域粗糙集 焊接缺陷识别 支持向量机 多信息融合 野狗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在海流环境下的水动力性能与运动控制研究
14
作者 窦义哲 吴家鸣 +2 位作者 董志强 杨显原 韩翔希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546,共12页
采用重叠网格与滑移网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有来流情况下水下机器人的水动力性能和运动控制,通过运用PID控制方法对脐带缆和导管螺旋桨进行联合操纵,能够实现来流情况下的垂向升沉运动以及来流变化情况下水下机器人的深度保持,通过PID... 采用重叠网格与滑移网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有来流情况下水下机器人的水动力性能和运动控制,通过运用PID控制方法对脐带缆和导管螺旋桨进行联合操纵,能够实现来流情况下的垂向升沉运动以及来流变化情况下水下机器人的深度保持,通过PID方法对尾部螺旋桨进行控制能够较好地调整水下机器人的纵倾角,实现定深情况下机器人姿态接近平衡,也能在升沉运动的复杂工况下使水下机器人全程保持给定的纵倾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导管螺旋桨 水动力 PID控制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剪叉甘蔗转运车结构稳定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15
作者 陶利民 徐冰 +1 位作者 李尚平 闫昱晓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0,共6页
广西甘蔗多种植在丘陵地区,甘蔗转运车卸载时对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研究一种自主研发的双剪叉式甘蔗转运车的结构稳定性,采用瞬态动力学仿真,对比了单、双剪叉两种设计方案,随后基于相似性原理搭建了试验平台,以剪叉杆应力为指标,分析... 广西甘蔗多种植在丘陵地区,甘蔗转运车卸载时对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研究一种自主研发的双剪叉式甘蔗转运车的结构稳定性,采用瞬态动力学仿真,对比了单、双剪叉两种设计方案,随后基于相似性原理搭建了试验平台,以剪叉杆应力为指标,分析了影响双剪叉式甘蔗转运车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最后通过样机实测验证了平台试验结果。仿真、试验研究和样机实测表明,双剪叉机构应力较单剪叉机构更小,载重、支腿跨距因素对转运车结构稳定性影响显著,剪叉杆在大角度、重载荷工况下不会发生结构失效,样机实测应力为66.41MPa,与平台实测应力相差0.4%,二者一致性较好。综上,双剪叉式甘蔗转运车结构稳定性能够满足丘陵地区的使用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双剪叉式甘蔗转运车样机开发及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甘蔗转运车 双剪叉提升机构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波浪补偿机构结构设计与优化
16
作者 陶利民 李霄楠 +2 位作者 刘友健 韩伟 唐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
为提高海上货物转运的安全性,提出基于绳牵引并联装置的六自由度波浪补偿机构结构设计方案。以4级海况为背景,增大工作空间为目的,在补偿需求和抗摆约束下,使用Matlab软件求解多组不同参数机构在横摇和纵摇方向的力旋量可行工作空间与... 为提高海上货物转运的安全性,提出基于绳牵引并联装置的六自由度波浪补偿机构结构设计方案。以4级海况为背景,增大工作空间为目的,在补偿需求和抗摆约束下,使用Matlab软件求解多组不同参数机构在横摇和纵摇方向的力旋量可行工作空间与动平台抗摆轨迹,逐一对比分析优化机构参数,最终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仿真结论的正确性,证明了4级海况下机构具有足够的波浪补偿能力并可完全消除负载摆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补偿 补偿需求 抗摆约束 参数优化 样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HPO_(4)·12H_(2)O少辅料新型复合相变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
17
作者 汪永杰 曹士博 +3 位作者 罗孝学 韩晓春 王强强 王天任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52-6158,共7页
Na_(2)HPO_(4)·12H_(2)O具有35~36℃相变温度,与人类体温相近,且具有较高的潜热为230~280 J/g,运用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领域具有较大潜力。为了制备成核剂和增稠剂等辅料含量较低的Na_(2)HPO_(4)·12H_(2)O复合相变材料,通... Na_(2)HPO_(4)·12H_(2)O具有35~36℃相变温度,与人类体温相近,且具有较高的潜热为230~280 J/g,运用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领域具有较大潜力。为了制备成核剂和增稠剂等辅料含量较低的Na_(2)HPO_(4)·12H_(2)O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对成核剂筛选找到一种新型成核剂磷酸二氢钾(PDP),并进一步研究了添加较低含量为的纳米TiO_(2)能有进一步改善过冷;通过分析研究增稠剂种类与添加量对基材性能影响,并进行筛选;制备出了一种以Na_(2)HPO_(4)·12H_(2)O为基材,质量分数配比为Na_(2)HPO_(4)·12H_(2)O+1.25%PDP+1.5%纳米TiO_(2)+1%PSSA(聚丙烯酸钠)的新型热稳定良好的复合相变材料。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Na_(2)HPO_(4)·12H_(2)O体系,相变温度为35℃,过冷度为1.5℃,潜热值为203.19 J/g;100次循环后过冷度与相变温度无明细变化,潜热值下降为192.85 g/J,约为初始的97.5%,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HPO_(4)·12H_(2)O 纳米TiO_(2) 复合相变材料 过冷度 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三圆柱流致振动响应特性及海流能捕获效率研究
18
作者 贾姗姗 何海华 +3 位作者 徐鹏 李贺 张媛 张兆德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6-712,共7页
为分析流体流动与圆柱簇运动之间复杂的流固耦合(FSI)作用,提出一种针对亚临界雷诺数下不同间距比和约束条件对串列三圆柱流致振动影响的研究。通过采用三维数值的计算方法,研究在雷诺数R_(e)=(2.6966~8.0899)×10^(4)、间距比L/D=1... 为分析流体流动与圆柱簇运动之间复杂的流固耦合(FSI)作用,提出一种针对亚临界雷诺数下不同间距比和约束条件对串列三圆柱流致振动影响的研究。通过采用三维数值的计算方法,研究在雷诺数R_(e)=(2.6966~8.0899)×10^(4)、间距比L/D=1.7~5.0和约化速度U_(r)=3.67~11.0范围内的3个等尺寸串列圆柱的横向流致振动现象,通过对比无量纲振幅、频率、升力系数和捕获效率,分析串列三圆柱的流固耦合动态响应特性。研究发现:当间距比L/D=3,且上游圆柱固定不动时,中下游圆柱的振动效果最为强烈,此时上游圆柱振动锁定的区域明显变宽,并且在锁定区域内振幅明显高于其他间距工况,表明不同间距和约束条件布置时,多圆柱间的振动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能 圆柱 动力响应 计算流体力学 流致振动 能量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道疏浚物浮式输送新型装置系泊及稳性分析
19
作者 闫松银 李富春 +2 位作者 杨阳 杜东升 夏义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2-158,共7页
传统的疏浚作业方式效率低、环境干扰大、运输成本高,平陆运河建设过程中设计了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物浮式输送装置。为保障其实际操作工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借助AQWA、MOSES软件建立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对该新型装置... 传统的疏浚作业方式效率低、环境干扰大、运输成本高,平陆运河建设过程中设计了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物浮式输送装置。为保障其实际操作工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借助AQWA、MOSES软件建立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对该新型装置进行的稳性和系泊分析,计算得出新型装置在风浪流作用下的位移、横摇角度、缆绳张力等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验证了带缆桩结构强度与装置的完整稳性指标。通过计算分析,本研究为该新型装置的系泊及稳性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输送装置 航道疏浚物 系泊分析 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卫星通信系统资源优化管理
20
作者 颜晓娟 王承祥 张千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为了缓解卫星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受限与业务数量不断增长且服务质量(QoS)要求多样之间的矛盾,联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强化学习(DRL),在用户时延QoS约束和最小性能要求下,以系统性能最大化为目标研究资源优化管理问题。首先,分析了... 为了缓解卫星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受限与业务数量不断增长且服务质量(QoS)要求多样之间的矛盾,联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强化学习(DRL),在用户时延QoS约束和最小性能要求下,以系统性能最大化为目标研究资源优化管理问题。首先,分析了用户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正交多址接入(OMA)技术下的可达性能,推导了最小性能要求和系统关键参数对多址接入技术选择的影响。其次,利用ANN对特定场景下用户选择多址接入技术,避免在NOMA技术不适用场景进行功率优化分配。最后,提出上下界可变DRL算法,根据奖励动态地调整NOMA用户对功率分配因子的寻优区间,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时延QoS约束对用户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小性能要求对NOMA技术应用优势的影响,以及所提方案在提高收敛速度和卫星通信网络可达性能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资源优化 人工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时延服务质量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